《城市给水管道工程》

合集下载

GB55026-2022《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

GB55026-2022《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

GB55026-2022《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一、引言GB55026-2022《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是为了规范城市给水工程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确保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本文档旨在给出相关规范要求,提供给水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管理和运维等相关人员参考。

二、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给水工程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包括:供水水源、水处理厂、输水管道、水池、泵站、供水管网、用户水表等。

三、术语和定义1.供水水源:指供水工程中用于采集、储存和净化水的地下水、地表水、蓄水库等。

2.水处理厂:指对供水水源进行水质调节、净化或改善,确保供水水质符合标准的工程设施。

3.输水管道:指将水从水处理厂输送至供水管网的管道系统。

4.水池:指用于储存水的设施,包括水库、水塔等。

5.泵站:指用于对供水进行加压或提升的工程设施。

6.供水管网:指连接水处理厂、水池、泵站和用户的管道系统。

7.用户水表:指安装在用户用水入户处用于计量水量的设备。

四、设计要求1.供水水源的选址应满足水质要求,距离城市建筑区域适宜。

2.水处理厂应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3.输水管道应考虑地质条件、沿线道路和建筑物等因素,确保稳定的输水能力。

4.水池的设计应满足储水需求,保证供水的连续性。

5.泵站的选址应合理,泵设备应具备足够的扬程和流量。

6.供水管网的布置应合理,管道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管网的运行压力应满足用户需求。

7.用户水表应选用精确可靠的计量设备,确保计量准确性。

五、施工要求1.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合理组织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

2.施工单位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3.施工中应对土方、混凝土、钢筋等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合格材料的使用。

4.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与配合,及时解决设计变更和技术问题。

5.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第一章 城市给水管道系统

第一章  城市给水管道系统

大河流域文明
内江城市
水的人工循环利用:是从天然水体中取水,经适当处理,水质满足用户的用水 标准后在生产、生活中使用,使用过的水变成了污水或废水,经过处理,水质达 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回天然水体的过程。
水体人工循环示意图
给水系统的概念
给水系统是指保证城市、工矿企业等用水的各项构筑物和 输配水管网组成的系统。
消防用水:是指火灾发生时,扑灭火灾所用的水。 浇洒道路用水:是指城市为降尘、降燥和冲洗道路所用的水。 浇洒绿地用水:是指为满足城市的绿化隔离带、绿地及街 心花园中植物的生长需求所用的水。
以上各种用水中,对水的要求均包括水质、水量和水压三 个方面。
2.给水系统的四种不同分类方法:
按使用目的: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按服务范围:区域给水系统、城镇给水系统、小区(或厂区) 给水系统、建筑给水系统。 按供水方式:重力水给水系统、压力水给水系统、重力水系 统和压力水系统并用的给水系统。 按水源种类:地表水源给水系统、地下水源给水系统。(常 用)
城市规划的 影响
水源的 影响
因地形高差较大或输水距离较长而分区,又有串联分区和并联分区 两类:采用串联分区,设泵站加压(或减压措施)从某一区取水,向另 一区供水;采用并联分区,不同压力要求的区域有不同泵站供水。 大型管网系统可能既有串联分区又有并联分区,以便更加节约能量。
河流
并联分区给水管网系统 a-高区;b-低区;1-净水厂;2-水塔;
多水源给水系统示意图 1-地表水水源;2-地下水水源;3-水塔;4-给水管网
河流
2)分系统给水系统:
(1)分区给水系统:
城镇地形较平坦,功能分区较明显或自然分隔而分区。如城镇被河流分隔 ,两岸工业和居民用水分别供给,自成给水系统,随着城镇发展,再考虑将管 网相互沟通,成为多水源给水系统。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摘要:给水管道工程施工是城市市政工程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在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市政管网整体使用功能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涉及多个方面,前期的勘察设计、施工准备环节、施工中的质量管控、施工后验收环节等,为了实现水资源的有效节约,对污水的集中排放与分类回收,加强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升社会市政工程施工环境,保障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效率是关键,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1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内容1.1市政给水管道施工前的污染源调查与分析管网隐患排查分析。

管网隐患的排查工作,应首先由自来水公司进行引领,对城市的排水管网进行拉网式的排查作业,在排除隐患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实现汛期内的排水管网的顺畅性。

应逐步地落实上级管理责任体系,搭建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并结合实际工作,展开排水管网的大排查、大整治等活动。

此外,相关用水及污水排放单位应重点管网布设完整性及检查附属设施的外溢现象等。

排水出水口的水质监测。

排水出口处的水质监测需要借助监测器具来完成,以城市供水排水水质监测中心执行。

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创新研究出了在线水质监测软件控制系统,可根据需求设定某几个时间段的水质监测,并对数据实现在线呈现、在线处理及在线分享等,大大提升水质监测效率。

1.2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1)管道沟槽开挖及支护施工:市政给水管道沟槽开挖与支护工作量大,尤其是软地基基础条件,需要根据地基基础条件,选取科学合理的开挖与支护施工方式。

(2)管材安装施工:管材运抵施工现场后,需首先对管材进行质量检测,施工前需要对管基中心线及基线进行测量,测量所得数据应与设计数据相一致。

(3)检查井施工:首先应保证井内电缆与给水管道的布设不冲突,施工前,需要对管线进行布设的优化设计;若发现井内发生积水事故,对管线及电缆会造成施工不利;(4)沟槽回填施工:需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文件要求执行,如可采取对称回填作业方式,回填作业后还需要对土层压实,全面检查回填土的质量,回填土中杂物,树根、腐殖土等应尽量筛选剔除。

DB13(J)56—2005《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B13(J)56—2005《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1 总则1.0.1为了加强市政给水管道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河北省辖区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市政给水管道工程。

有特殊要求的市政给水管道工程,除特殊要求部分外,仍应按本规程执行。

1.0.3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劳动保护、防水、防爆、环境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1.0.4市政给水管道工程中采用的工程设计文件及承包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程的规定。

1.0.5本规程应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DB13(J)53-2005)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规程》(DB13(J)54-2005)配套使用。

1.0.6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热熔连接hot met connection由相同热塑性塑料制做的管材与管件互相连接时,采用专用热熔工具将连接部位表面加热,直接对其进行热熔和承插,冷却后连接成一体。

2.0.2法兰接头flanged joint指用螺栓紧固相邻管端上法兰使其连接牢固的接头,一般用于钢管、铸铁管、球墨铸铁管、塑料管、玻璃纤维管等管道。

2.0.3承插式接头socket (bell) and spigot joint将管端的平口端插入相邻的承口端构成的搭接接头。

承口和插口间空隙内用柔性密封材料时为柔性接头;用刚性密封材料时为刚性接头。

2.0.4严密性试验leak test对已敷设好的管道用液体或气体检查管道的压力及渗漏情况的试验统称。

2.0.5工作压力working pressure为确保管道长期安全运行,设计中对选用的公称压力等级管道在允许压力基础上,附加一定的安全余量后所采用的设计压力。

2.0.6允许压力permitted pressure在某一个介质温度下,确保一定使用寿命,管道系统可以承受的最大压力。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提升。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市民的饮水安全和城市的正常运转。

在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施工质量存在着一些通病,如管道破裂、渗漏、接口开裂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对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城市给水管网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 管道破裂管道破裂是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常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管道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存在缺陷所导致。

在管道材料方面,一些低质量的管材容易出现脆化、开裂等问题;在施工工艺方面,如果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或者操作不规范,也容易造成管道破裂。

3. 接口开裂市政给水管道工程中,管道的接口处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而一些管道接口处存在开裂的情况是施工质量常见的问题之一。

接口处开裂可能是由于接口处加工不当、焊接质量差等原因造成的,一旦发生开裂,不仅会导致渗漏,还会严重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

1. 严格管道材料选择为了避免管道破裂和渗漏等问题的发生,应严格选择管道材料。

在选择管道材料时,应首先确保管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并仔细检测管材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保证管材的质量可靠。

还应选择适用于城市给水管道的管道材料,以确保管道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2. 加强施工质量监管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与施工质量的监管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管。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工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进行严格监管,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还应加强对管道材料的验收,确保管道材料的质量可靠。

3.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往往与施工人员的素质有关,因此必须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首先要确保施工人员具有相关的资质和证书,具备扎实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施工经验;其次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施工技能和操作水平;最后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杜绝违规操作。

浅谈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工艺及其施工要求

浅谈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工艺及其施工要求

浅谈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工艺及其施工要求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和生活质量。

而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工艺及其施工要求对于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工艺及其施工要求进行浅谈。

一、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工艺1.前期准备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在进行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现场测量和勘察,了解地下管线情况和地质条件,确定管道敷设的线路和深度。

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如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

2.材料准备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所需要的管材、管件、阀门等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且需要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同时还需要根据工程需要进行管道加工,包括切割、焊接、弯曲等加工工艺。

3.管道敷设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管道敷设是施工的重要环节。

在敷设管道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管道的开挖、填埋和回填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管道进行支架、固定和连接等工艺处理。

4.管道连接在市政给水管道工程中,管道的连接工艺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管道的连接需要使用专用的连接件,如法兰、螺纹接头、焊接接头等。

连接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工艺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连接的牢固和密封性。

5.管道试压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管道的试压工艺。

试压是为了检验管道的密封性和承压能力,确保管道在使用中不会出现漏水、渗水等问题。

试压工艺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试验压力和试验时间进行操作。

6.保温防腐在市政给水管道工程中,管道的保温防腐工艺是为了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在管道敷设完成后,需要对管道进行防腐处理,如喷涂防腐涂料、包覆防腐材料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保温处理,以减少管道在使用中的热量损耗。

7.竣工验收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竣工验收工艺。

竣工验收是为了检验工程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管道的材料、施工质量、安全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测。

只有通过竣工验收后,工程才能投入使用。

2013一建市政工程实务12城市给排水、管道工程

2013一建市政工程实务12城市给排水、管道工程

12 1K415020城市供热管道工程施工1K415021掌握供热管道施工与安装要求二、施工技术及要求(一)土方开挖至槽底标高后,应由施工和监理(无监理的工程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等单位共同验收地基,必要时还应有勘察、设计人员参加。

对松软地基及坑洞应由设计(勘察)人提出处理意见。

(三)供热管道的连接方式主要有:螺纹连接(丝接)、法兰连接和焊接连接。

螺纹连接仅适用于小管径、低压力和较低温度的情况。

供热网管道的连接一般应采用焊接连接方式。

(九)管道穿过基础、墙壁、楼板处,应安装套管或预留孔洞,且焊口不得置于套管中、孔洞内以及隐蔽的地方,穿墙套管每侧应出墙20~25mm;穿过楼板的套管应高出板面50mm;三、管道附件安装要求(一)补偿器安装有补偿器装置的管段,在补偿器安装前,管道和固定支架之间不得进行固定。

L形、Z形、Ⅱ形补偿器一般在施工现场制作。

在直管段中设置补偿器的最大距离和补偿器弯头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靠近补偿器的两端,至少应各设有一个导向支架,保证运行时自由伸缩,不偏离中心。

当安装时的环境温度低于补偿零点(设计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差值的1/2)时,应对补偿器进行预拉伸,拉伸的具体数值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补偿器应与管道保持同轴,不得偏斜,有流向标记(箭头)的补偿器,安装时应使流向标记与管道介质流向一致。

采用直埋补偿器时,在回填后其固定端应可靠锚固,活动端应能自由变形。

补偿器的临时固定装置在管道安装、试压、保温完毕后,应将紧固件松开,保证在使用中可以自由伸缩。

(二)管道支架(托架、吊架、支墩、固定墩等)安装除埋地管道外,管道支架制作与安装是管道安装中的第一道工序。

管道支架的支承表面的标高可以采用在其上部加设金属垫板的方式进行调整,但金属垫板不得超过两层,垫板应与预埋铁件或钢结构进行焊接。

具有不同位移量或位移方向不同的管道,当设计无特殊要求时,不得共用同一吊杆或滑托。

管沟敷设时,在距沟口0.5m处应设支(吊)架。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在城市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给城市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该文从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通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施工质量通病1. 管材接头连接不牢固在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中,管材连接不牢固问题较为普遍。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加固,以及连接件本身的质量问题所致。

2. 管道破损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常常出现的一个质量问题是管道破损。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施工时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竖向支架加固;管道周围施工不当,导致振动过大;管道内部施工时存在疏忽等。

3. 渗漏问题市政水管的渗漏问题一直存在。

这一问题可能来自于管材的材质不合适,或者是管道施工过程中的漏洞所致。

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对问题进行及时的检查和修复。

4. 排水不畅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排水不畅。

排水不畅可能来自于管道设计的问题,也可能是由于管道施工时的土方分布问题所致。

由于排水不畅问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产生原因分析1. 技术不合格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取决于工程技术的水平。

由于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或者是施工单位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和设备,往往会导致一些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

2. 施工管理不善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管理环节非常重要。

不善的施工管理不仅可能导致工程进度滞后,而且还可能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

3. 材料问题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包括管材、连接件等,这些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

如果选择的材料不合格,就会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

三、防治措施1. 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管理是防治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首要措施。

这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相关法律和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操作程序和技术要求,并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给水管道工程》
Urban Water Supply Pipeline Project
(环境工程专业)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54(讲授36学时+实验18学时)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或实验成绩、单元设计、实习基地现场实习共占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包括理论课与设计考勤)。

中文简介:《城市给水管道工程》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是环境工程专业限选的一门课程。

主要内容是介绍城镇给水管道系统及设计的较完整的一系列理论知识及设计方法,能够进行城市给水收集系统的初步设计。

本课程的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36学时为课堂教学,18个学时为实践教学。

它的先行课程有工程制图、水力学、水泵及水泵站等课程,该课程是进一步进行给水管网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
计的基础,同时也是进一步修给水处理课程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
《城市给水管道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是后续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工》的先行课程。

其先修课程有普通物理、高等数学、环境工程原理、工程制图、泵与风机。

(二)课程的目的
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1)全面掌握和了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常识;(2)准确掌握有关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3)通过理论学习和课程设计的训练,而使学生能了解给水流域的划分及给水流量的计算,能够进行输配水工程的水力计算和管网布置,了解给水管网设计的基本过程,了解设计的思路和程序,加深对工程设计的理解,加强绘图练习及计算机绘图,加强利用参考书的能力,进一步熟悉工程设计的步骤及要求,为工程设计打下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综合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学生讲授、学生以小组完成的单元设计等,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讲授与提问、引导和自学、观察与实验相结合,使学生和教师之间能相互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应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实物、多媒体课件、图片、动画视频手段等有机结合,将原来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用生动的图像、动画和视频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
目标
学时
分配
第一章给水工程系统 2 第一节给水系统分类、组成、布置了解
第二节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了解
重点与难点:
(1)地表水/地下水给水系统; 分压/分质给水系统
(2)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1)按水源和供水方式考虑,选择给水系统的方式是什么?
(2)什么是统一给水、分压/分质给水,哪种系统用得最多? 水源对
给水系统布置的影响?
第二章设计用水量 6 第一节用水量的定额及变化掌握
第二节用水量的计算理解
重点与难点:
(1)生活用水定额;工业企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定额;消防用水定额;
其它用水定额; 用水量的季节、日平均、时平均、最大时、最小时的
变化
(2)生活用水量的计算方法;工业企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的计算方
法;消防用水水力计算量的计算方法;其它用水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1)设计城市给水系统时应考虑哪些用水量?
(2)生活用水定额按哪些条件确定?影响生活用水量的因素?
(3)城市大小和消防流量的关系?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的意
义?其大小对用水量的影响?
(4)掌握用水量计算方法?
笫三章:给水工程系统的工作情况10 第一节: 给水工程系统的流量关系掌握
第二节: 水塔和清水池容积计算掌握
第三节: 给水工程系统的水压关系掌握
重点与难点:
(1)取水构筑物/一泵站;二泵站/水塔/管网/清水池作用及关系?
(2)取水构筑物/一泵站设计水量;二泵站/水塔/管网设计水量;清
水池/水塔设计水量
(3)水塔/清水池;水塔和清水池容积计算的方法;水塔和清水池容
积计算的步骤
(4)一泵站水压线制作及扬程确定;二泵站在无水塔、网前水塔、
网后水塔水压线制作及扬程确定、水塔高度确定。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1)掌握有水塔和无水塔时清水池调节容积计算。

(2)地表水为水源时,取水构筑物和水处理构筑物、泵站和管网按
何流量计算?
(3)已知用水量曲线定出二泵站工作曲线?
(4)水塔/清水池起什么作用?哪些情况下应设水塔?
(5)有无水塔的管网,二泵站计算流量有何差别?
(6)二泵站无水塔和网前水塔,二泵站扬程如何计算?
(7)消防时二泵站扬程计算式?
(8)网后水塔管网在最高用水时,消防及转输时的水压线?
第四章:管网和输水管渠布置 6 第一节管网布置形式了解
第二节管网定线和输水管定线理解
重点与难点:
(1)何为枝状网/环状网; 枝状网/环状网优点及缺点; 枝状网/环
状网应用范围
(2)何为输水管; 管网和输水管定线的原则; 输水管最小坡度,
输水管间的连接管,泄水阀和排水阀设放点,管线埋设条件。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1)管网定线应确定哪些管线的位置?其余的管线位置和管径怎样确
定?
(2)管网布置摇考虑哪些主要附属设备?
(3)工企业管网和城市管网相比有何优点?
(4)输水管定线应考虑到哪些方面?
第五章:第五章管段流量,管径和水头失 4 第一节管网图形及简化理解
第二节沿线流量、节点流量和管段流量掌握
重点与难点:
(1)管网图形简化的是哪些管线
2
(2)比流量和沿线流量的计算方法;折算系数;初始管段流量分配的
方法。

(3)为什么要流量分配? 流量分配要考虑哪些?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1)学会管网图形简化的方法
(2)掌握沿线流量;节点流量;管段流量
(3)比流量和用水量的关系?初始管段流量分配的方法;
(4)流量分配要考虑哪些因素?
第六章管网水力计算8
第一节枝状网计算了解
第二节环状网计算原理掌握
第三节环状网计算(哈代克罗斯法)掌握
重点与难点:
(1)枝状网管道流量确定;干管和支管的水力计算方法。

(2)管道流量确定;何为干管;何为支管;干管和支管的水力计算
(3)环状网计算有哪些方法?环方程组解法原理?闭合差?控制
点?
(4)利用闭合差方法进行环状网水力计算
(5)校正流量含义?校正流量含义和闭合差关系?手工计算闭合差
精度?
(6)哈代克罗斯法平差步骤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1)枝状网计算过程是如何进行?
(2)如何划分干管和支管,定管径方法不同点?
(3)通过电子图片来讲解,使学生掌握如何进行环状网水力计算?
(4)掌握哈代克罗斯法平差步骤
第七章实验18
第一节水量统计3
第二节供水曲线制作,水塔.清水池容积求取3
第三节管网定线3
第四节管网水力汁算3
第五节平差结果图制作3
第六节节点大样图制作3
重点与难点:
(1)生活用水量统计方法;已知用水量曲线定出二泵站工作曲线。

水塔.清水池容积求取。

(2)管网定线的原则进行管网定线
(3)枝状网计算过程?
(4)哈代克罗斯法平差步骤?
(5)平差结果图制作方法
(6)节点大样图制作方法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1)根据已知资料进行生活用水量统计;已知用水量曲线定出二泵
站工作曲线。

水塔.清水池容积求取。

(2)根据管网定线的原则进行管网定线
会进行枝状网计算步骤
(3)会哈代克罗斯法平差步骤进行环状网平差计算
(4)利用AUTO进行平差结果图制作
(5)利用AUTO节点大样图制作
3
大纲修订人:周康群修订日期:2014-04-07 大纲审定人:审定日期: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