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水管道工程》

《城市给水管道工程》
《城市给水管道工程》

《城市给水管道工程》

Urban Water Supply Pipeline Project

(环境工程专业)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54(讲授36学时+实验18学时)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或实验成绩、单元设计、实习基地现场实习共占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包括理论课与设计考勤)。

中文简介:《城市给水管道工程》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是环境工程专业限选的一门课程。主要内容是介绍城镇给水管道系统及设计的较完整的一系列理论知识及设计方法,能够进行城市给水收集系统的初步设计。本课程的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36学时为课堂教学,18个学时为实践教学。它的先行课程有工程制图、水力学、水泵及水泵站等课程,该课程是进一步进行给水管网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

计的基础,同时也是进一步修给水处理课程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

《城市给水管道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后续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工》的先行课程。其先修课程有普通物理、高等数学、环境工程原理、工程制图、泵与风机。

(二)课程的目的

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1)全面掌握和了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常识;(2)准确掌握有关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3)通过理论学习和课程设计的训练,而使学生能了解给水流域的划分及给水流量的计算,能够进行输配水工程的水力计算和管网布置,了解给水管网设计的基本过程,了解设计的思路和程序,加深对工程设计的理解,加强绘图练习及计算机绘图,加强利用参考书的能力,进一步熟悉工程设计的步骤及要求,为工程设计打下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综合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学生讲授、学生以小组完成的单元设计等,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讲授与提问、引导和自学、观察与实验相结合,使学生和教师之间能相互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应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实物、多媒体课件、图片、动画视频手段等有机结合,将原来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用生动的图像、动画和视频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

目标

学时

分配

第一章给水工程系统 2 第一节给水系统分类、组成、布置了解

第二节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了解

重点与难点:

(1)地表水/地下水给水系统; 分压/分质给水系统

(2)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1)按水源和供水方式考虑,选择给水系统的方式是什么?

(2)什么是统一给水、分压/分质给水,哪种系统用得最多? 水源对

给水系统布置的影响?

第二章设计用水量 6 第一节用水量的定额及变化掌握

第二节用水量的计算理解

重点与难点:

(1)生活用水定额;工业企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定额;消防用水定额;

其它用水定额; 用水量的季节、日平均、时平均、最大时、最小时的

变化

(2)生活用水量的计算方法;工业企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的计算方

法;消防用水水力计算量的计算方法;其它用水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1)设计城市给水系统时应考虑哪些用水量?

(2)生活用水定额按哪些条件确定?影响生活用水量的因素?

(3)城市大小和消防流量的关系?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的意

义?其大小对用水量的影响?

(4)掌握用水量计算方法?

笫三章:给水工程系统的工作情况10 第一节: 给水工程系统的流量关系掌握

第二节: 水塔和清水池容积计算掌握

第三节: 给水工程系统的水压关系掌握

重点与难点:

(1)取水构筑物/一泵站;二泵站/水塔/管网/清水池作用及关系?

(2)取水构筑物/一泵站设计水量;二泵站/水塔/管网设计水量;清

水池/水塔设计水量

(3)水塔/清水池;水塔和清水池容积计算的方法;水塔和清水池容

积计算的步骤

(4)一泵站水压线制作及扬程确定;二泵站在无水塔、网前水塔、

网后水塔水压线制作及扬程确定、水塔高度确定。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1)掌握有水塔和无水塔时清水池调节容积计算。

(2)地表水为水源时,取水构筑物和水处理构筑物、泵站和管网按

何流量计算?

(3)已知用水量曲线定出二泵站工作曲线?

(4)水塔/清水池起什么作用?哪些情况下应设水塔?

(5)有无水塔的管网,二泵站计算流量有何差别?

(6)二泵站无水塔和网前水塔,二泵站扬程如何计算?

(7)消防时二泵站扬程计算式?

(8)网后水塔管网在最高用水时,消防及转输时的水压线?

第四章:管网和输水管渠布置 6 第一节管网布置形式了解

第二节管网定线和输水管定线理解

重点与难点:

(1)何为枝状网/环状网; 枝状网/环状网优点及缺点; 枝状网/环

状网应用范围

(2)何为输水管; 管网和输水管定线的原则; 输水管最小坡度,

输水管间的连接管,泄水阀和排水阀设放点,管线埋设条件。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1)管网定线应确定哪些管线的位置?其余的管线位置和管径怎样确

定?

(2)管网布置摇考虑哪些主要附属设备?

(3)工企业管网和城市管网相比有何优点?

(4)输水管定线应考虑到哪些方面?

第五章:第五章管段流量,管径和水头失 4 第一节管网图形及简化理解

第二节沿线流量、节点流量和管段流量掌握

重点与难点:

(1)管网图形简化的是哪些管线

2

(2)比流量和沿线流量的计算方法;折算系数;初始管段流量分配的

方法。

(3)为什么要流量分配? 流量分配要考虑哪些?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1)学会管网图形简化的方法

(2)掌握沿线流量;节点流量;管段流量

(3)比流量和用水量的关系?初始管段流量分配的方法;

(4)流量分配要考虑哪些因素?

第六章管网水力计算8

第一节枝状网计算了解

第二节环状网计算原理掌握

第三节环状网计算(哈代克罗斯法)掌握

重点与难点:

(1)枝状网管道流量确定;干管和支管的水力计算方法。

(2)管道流量确定;何为干管;何为支管;干管和支管的水力计算

(3)环状网计算有哪些方法?环方程组解法原理?闭合差?控制

点?

(4)利用闭合差方法进行环状网水力计算

(5)校正流量含义?校正流量含义和闭合差关系?手工计算闭合差

精度?

(6)哈代克罗斯法平差步骤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1)枝状网计算过程是如何进行?

(2)如何划分干管和支管,定管径方法不同点?

(3)通过电子图片来讲解,使学生掌握如何进行环状网水力计算?

(4)掌握哈代克罗斯法平差步骤

第七章实验18

第一节水量统计3

第二节供水曲线制作,水塔.清水池容积求取3

第三节管网定线3

第四节管网水力汁算3

第五节平差结果图制作3

第六节节点大样图制作3

重点与难点:

(1)生活用水量统计方法;已知用水量曲线定出二泵站工作曲线。

水塔.清水池容积求取。

(2)管网定线的原则进行管网定线

(3)枝状网计算过程?

(4)哈代克罗斯法平差步骤?

(5)平差结果图制作方法

(6)节点大样图制作方法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1)根据已知资料进行生活用水量统计;已知用水量曲线定出二泵

站工作曲线。水塔.清水池容积求取。

(2)根据管网定线的原则进行管网定线

会进行枝状网计算步骤

(3)会哈代克罗斯法平差步骤进行环状网平差计算

(4)利用AUTO进行平差结果图制作

(5)利用AUTO节点大样图制作

3

大纲修订人:周康群修订日期:2014-04-07 大纲审定人:审定日期:

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