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妇产科临床上应用米非司酮的探讨

3 2 用药 方法 .
2 4小 时分 4次 口服米非 司酮 片共 10毫 5
疗原则是在止血基础上促其闭经。在刮宫基础上加用米非司
酮, 能明显提高其 闭经率 , 降低复发率。
克, 最后 1 口服 米非 司酮时 , 次 同时 阴道 后穹 窿放 置米索 0 . 0 5— . 2 0 2毫克 ( 根据妊娠月份大小 , 放置剂量 不同 ) 。根据 宫
的支持 , 致使发育不 良, 出血 , 胚胎死亡发生流产 , 内源性 的前
列腺素使宫颈软化 , 子宫收缩 , 配伍米索前列醇后加 强了前列 腺素的作用 , 促使妊娠物排 出。 2 2 用药方 法 . 米非 司酮 每片 2 5毫克 , 日服两次 { 每 上午 服用 2 毫克 , 5 下午服 2 5毫克 }连用三天 , 四天早 上 7点空 , 第 腹服米索酮片 0 6毫克 , . 观察 2小时 , 如无宫缩 、 阴道 出血及 妊娠物排 出, 再加米索 0 2毫克 。服药前后均禁食 2小时 , . 服 用米索后 留院观察至妊娠 物排 出。另外 , 可酌情加 大米索 的
2 中期 妊娠 的终 止
力比黄体酮强 5倍 , 与蜕膜组织的孕激素受体结合 , 阻断孕 酮 的作用使蜕膜萎缩 、 坏死 , 绒毛变性 , 导致 体内血 D—H G水 C 平急剧下降 。米非司酮 同时也 能达到下丘 脑和垂体水 平 , 导 致L H黄体萎缩 , 从而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囊坏死 。
索前列醇( 简称米索) . 0 6毫克 ( 每片 0 2毫克 ) 服药前后 均 . , 禁食 2小时 , 服用米索后 留院观察 6小时。 近年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 已广泛应 用于临床 , 但部分患者 因炎症 多次连续 药流 、 人流 、 瘢痕 子宫 等 因素而致流产不全 , 出现部 分宫 内残 留而须再次行清宫术 。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的应用

软化 ,子 宫收 缩 ,发动分 娩 。而子 宫收缩 又进 一步 刺激 前 列腺 素 并 记录用 药至胎 儿及其 附属物排 除时 间, 检查胎 盘胎膜 是否完整 , 产 生,形 成外 源性 前列 腺素 启动 内源性 前 列腺素 合成 的循 环 ,进 重 复用 米索 前列 醇次 数 ,发现流 产不 全及 时清 宫 ,引产成 功率 在
1 . 2 终 止 中期 妊 娠 由于 产前 诊 断技 术 水平 的 不 断提 高及
米 非 司酮通 过与 孕酮 竞争 受体 ,使雌 和 ( 或 )孕激素 受体 的 比值 某 些社 会 因素 的 影 响, 中期 妊 娠 引 产 率近 年 来 一直 居 高 不 下 。 增 加 ,改变 局部 雌孕激 素平 衡 ,从而 干扰 孕酮 对妊 娠 的支持 : 米 米 非 司酮 配 伍 米 索前 列 醇 是 国 内临 床 广泛 应 用 、疗 效 肯 定多种 蛋 白酶 ,促使胶 原 蛋 白降解 ,纤 维
组织 软化 ,增加 子 宫平滑 肌张 力 ,促使 宫颈成 熟 、软化 , 同时兴 早晨 阴道后 穹窿放 置米索 l O O u g ,达不到有 效宫缩 则重 复给药 ,每 奋子 宫,诱发 宫缩而 发动分娩 。多年来 由于其副 作用小 , 有效 天 最多 给药 3 次 , 成功 率 在 9 0 % 左右 , 副作 用 小 , 方 法简 单 ,经 率高 , 在 妇产科得 到 了广 泛的应 用 。
酮 与 米 索 前 列 醇 不 仅 用 于终 止 早 孕 ,还 可 以终 止 中晚 期 妊 娠 ,治 疗 异 位 妊 娠 、 子 宫 肌 瘤 、功 血 、子 宫 内膜 异 位 、 产 后 出血
等疾病 。结论 :米非司酮与米 索前 列醇 已广泛应 用于妇产科 ,相信 其在妇产科将 有更加广泛的应 用前景 ,有待 于我们在 临 床 实践 中继 续研 究探 索 。 【 关 键 词 】 米 非 司酮 ;米 索前 列 醇 ;妇 产 科
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中国 中医药 咨讯
・
21 0 2年 4月 第 4卷 第 4期
Ap i 01 Vo . No r 2 2 l 1 4 4
26 ・ 4
Juna fC iaTrdt n l ieeMe iieIfr t n o r l hn a io a n s dcn omai o i Ch n o
自人类开始探究抗精神病药物 以来 ,很多药物被不断
地西泮为内指标对血浆 中的齐拉西酮浓度进行厂家提供 的 HL P C方法检测 ,对齐拉西酮片剂的人体 药动学进行探析
_ l J c
更新替换 , 目的是为 了让人类在抗精神病中不断取得进步 ,
齐拉西酮就是 目前最新型的非典型 的抗精神病 的药物 , 虽 然此药 目前仍在临床研究 中,但 其优 于其他传统药物 的优
米非司酮( 商品名 ) 隐, 一种新型 的抗孕酮药物 , 息 是 它 在分子水平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 ,从 而产生较强 的 抗孕酮作用。 是妊娠 的绒毛组织及蜕毛变性 , 内源性 前列醇 释放 , 发生 流产 , 它还作用 于下丘脑 , 抑制 L H峰为此被用 于紧急避孕 和新型 口服避孕药的研制 ,还被试用于治疗于 子宫肌瘤和子宫 内膜异位症 ,它破坏孕酮维持妊娠子宫处 于静息状态的作用 ,被用于 中期妊娠 引产 和足月妊娠诱导 分娩。米索前列醇属于前列 腺素 E类 。它的作 用机理是使 官颈结缔 组织 中胶原纤维降解 ,将贮存在细胞 中的胶原蛋 白酶及 弹力蛋 白酶释放出来 , 通过前列腺 素受体 ( G R) P — 或 激活宫颈胶原纤维酶 , 在短时间 内使宫颈软化 , 同时可引起 子 宫平 滑 肌 收 缩 。现 将 目前 米非 司酮 及 米 索 前 列 醇 在 妇 产 科 领域临床应用 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11 米非 司酮及 米索 前列 醇应用 中最 成熟 的是 用于停 经 . 4 9天 以 内 的早 期 妊 娠 。 已经 通 过 国家 食 品 药 品 监督 管 理 局正 式批 准。 目前常规的抗早孕用法是①分次服法 : 空腹 或进食 2小时后 , 口服 2 m 一 0 g 非司酮 片 , 日 2次 , 5 g5r米 a 一 连服 2 3天 , - 总量 10 g 6片 ) 5 m( 每次服药后进食 2小时 , 第 3 4天 清晨空腹 口服米索前列 醇 6 0 g 顿服 法 : - 0 u. ② 用药第 天顿服米非 司酮 10 g 5 m ,服药后 3 — 8 时加服米索前 64 小 列醇 6 0 g 0u .我院 2 1 0 0年 1 一 0 0年 1 月 21 2月 3 1日门诊共 4 0例早孕妇女 , 5 用米 非司酮配伍米 索前 列醇用于抗早孕 , 结果完全流产 4 5人 占 9 %. 0 0 不完全流产 3 占 8 无 6人 %, 效 9人 占 2 。 % 1 米非司酮配伍 米索前列醇用于 中期妊娠。 非司酮为 . 2 米 受体水平孕激 素降低孕酮活性 , 使蜕膜失去支持 , 子宫肌 肉 失去抑制作用 引起蜕膜蜕化脱落 , 子宫肌 肉兴奋收缩 , 子宫 颈张力下降 ,米非 司酮降低前列腺素的分解是子 宫对前列 腺素 敏感性增 强而子 宫收缩 可进一 步刺激前列 腺 素的产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应用论文

浅谈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体会中图分类号:r9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224-02米非司酮问世于1985年。
由上海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合成国产制剂(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早期用于药物流产的同时经大量的实践以后用于妇科和产科。
该药在生殖领域中的功用受人瞩目,它能有效抑制排卵、深解黄体,干扰子宫内膜的发育功能。
诱发宫颈成熟和增加子宫肌细胞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等作用。
是合成国产制剂并作为受体水平节制生育的堕胎药,其与前列腺素序贯用药后流产率超过95%,近年来,米非司酮试用于妇科性激素依赖性疾病。
由于其有效、方便、价廉和较少副作用等优点,而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这是妇产科又一突破性进展。
其功绩不亚于40年前口服避孕药的发明,人们把避孕药比喻作抗生素的发明。
近几年非米司酮在妇产科的应用,引起了临床高度重视,不断研究实践,现将我们对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体会分析如下:1 米非司酮的药物功能是在口服后85%被吸收,生物利用率高达60%,作用无直接关系,也无积累作用1.1 对性轴的作用: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的作用。
可通过促性腺激素间接或直接作用于卵巢。
但因用药剂量和周期不同阶段,或病人间接反应性不同,而其结果变得异常复杂。
其在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2 对子宫的作用1.2.1 对子宫内膜的作用该药可产生,如避孕药的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不同,子宫内膜和月经周期不同步作用。
此作用常在用药后2d--3d出现,即使小剂量亦可抑制子宫内膜分泌现象。
故在黄体中晚期用药可使子宫内膜脱落。
出血与月经来潮。
但用量不大,则可出现少量短期出血。
随后黄体消退,再次月经来潮。
而大剂量时,可通过溶黄体作用经期提前。
该药对子宫内膜作用系通过竞争性结果黄体酮受体作用。
同时也可使蜕膜细胞变性,核分裂减少,继而导致绒毛组织变性,绒促性素(hcg)值下降和内源性前列素(pg)分泌增加,使蜕膜坏死出血和脱落。
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前用药

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前用药目的:探讨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前用药米非司酮对取环成功率的作用。
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06年6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已绝经、身体健康、无取环禁忌证、首次来院要求取环或外院多次取环失败的妇女28例,采用取环前用药米非司酮25 mg,日2次,口服,连续3 d后来院行取环术,观察其对取环成功率的影响。
结果:经过口服米非司酮药物后取环成功。
28例中仅2例需扩张宫口至5号取出。
结论:经使用米非司酮药物后明显提高了绝经期妇女取环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研究和推广。
标签: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取环前用药;宫内节育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避孕是实现计划生育的重要措施。
在众多的避孕方式中,放环是目前采取最多的避孕方式。
节育环一般在绝经后半年内取出。
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宫颈、子宫开始萎缩,宫腔与环失去正常比例,环在宫腔内压迫肌层,宫颈变窄,增加取环的难度,甚至手术器械无法进入宫腔操作。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妇女仍采用宫内节育器(IUP)避孕,绝经后需要取出IUP的妇女很多,特别有绝经后多次取环失败的妇女。
为寻求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取环方法,笔者将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IUP取出困难者,取得良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4年6月~2006年6月在本院门诊就诊已绝经,身体健康,无取环禁忌证,首次来院要求取环或外院多次取环失败的妇女28例,年龄51~68岁,上环年限15~30年,绝经半年~17年。
绝经半年~2年8例,3~5年(绝经半年~5年16例均取环顺利)8例,6~10年6例,10年以上3例,多次取环失败3例。
取环适应证:健康妇女,B超常规检查有宫内节育器者,对米非司酮无过敏者。
取环禁忌证:①对米非司酮过敏者;②心、肝、肾疾病患者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③有服用前列腺素类药物禁忌者(如青光眼、哮喘、对前列腺类药物过敏及癫痫者)。
1.2 方法详细询问使用IUD的情况以及在外医院取环情况。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50综述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王金福(天津市西青医院,天津300380)[中图分类号]R979.2[文献标识码]B学科分类代码:350.40文章编码:100l一813I(2008)05—0050—02米非司酮是一种炔诺酮衍生物,其与孕酮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受体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可竞争性抑制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并具有抑制雌激素依赖性组织增生。
1。
和抗氧化作用‘2。
,由法国R ous sM—ucl“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合成,又称R u468。
本文就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现就其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I米非司酮用于早期妊娠的终止用药方法:米非司酮9:00服50m g,2l:oo服25m g,连服2d,第3天晨空腹服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O.6m g(每片0.2m g),服药前后均禁食2h,服用米索后留院观察6h。
近年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早期妊娠已广泛用于临床,但部分患者因炎症多次连续药流、人流、瘢痕子宫等因素而致流产不全,出现部分宫内残留而需再次行清官术。
药流后宫内残留为粘连于官腔壁的部分少量绒毛胚胎组织,而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抗孕激素,在体内与孕酮竞争抗体,引起蜕膜绒毛变性坏死,使之易与子宫壁分离,从而达到使其排出的目的,降低了药流、人流术后不全的再次清官率,同时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服药期间也无明混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2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的终止最早的药物流产方案是米非司酮600m g顿服,48h后口服米索前列醇o.4m∥j。
此方案完全流产率可达95%,但副作用发生率较高。
M ecks t r ot h等po经临床研究发现,米非司酮的剂量由600m g减少到200m g并不影响其流产的效果,反而明显减少了恶心、呕吐及月经延迟等副作用。
目前较常用的服药方法:米非司酮上午服25m g,下午服25—l l g,连用3d,第4天7:00空腹服米索0.6m g,观察2h,如无宫缩、阴道出血及妊娠物排出,再加服米索0.2m g。
米非司酮+中药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中药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未婚未育患者增多,随着血(β-HCG)和高分辨率B超的应用,使大部分异位妊娠在未破裂前得以诊断,为药物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为寻找简便、安全、疗效可靠的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7~2008年收治未破裂且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60例,行保守治疗,年龄18~42岁,停经时间32~66天,孕次1~5次,产次0~2次。
诊断标准:根据《妇产科学》第6版宫外孕诊断标准[1]。
①症状:有停经史,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
②体征:腹部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尤以病侧为明显;妇科检查阴道后穹隆饱满,有触痛,子宫颈有明显举痛,内出血多时子宫有漂感,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不相符,子宫一侧可触及包块,触痛明显。
③其他检查:血HGG阳性;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红色不凝血;诊性刮宫未见绒毛,仅见蜕膜组织;B超检查宫腔内空虚,宫旁出现低声区,其内探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
病例纳入标准:①宫外孕妇未破裂或流产型,内出血少;②无活动性出血,生命体型稳定;③B超未见输卵管妊娠包块内有胎心搏动及胎芽;④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000mIU/ml;⑤宫外孕包块最大径≤6cm;⑥患者自愿要求药物保守治疗。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文献[2],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B超监测盆腔包块消失,血HCG降至正常(<10mIU/ml);②有效:临床症状减轻,B超监测盆腔包块缩小,血HCG正常或接近(<10mIU/ml);③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B超监测盆腔包块无变化或增大,血HCG下降不满意或上升而改用其他药或有破裂出血等手术指征而改为手术治疗。
病例剔除标准:①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残角子宫妊娠、卵巢妊娠;②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血液系统疾病;③血Hb<10mg/ml;④血PLT<100×109/L。
治疗方法:米非司酮组+中药(n=30)和甲氨蝶呤组+中药(n=30)。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抗孕酮药物,在终止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及死胎引产中的疗效肯定。
近年来,随着对米菲丝绒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妇产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米非司酮在妇产科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米非司酮;妇产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米非司酮是炔诺酮的衍生物,属于受体水平抗孕酮激素,由法国roussel-uclaf公司1982年研制成功,其能使蜕膜萎缩、坏死,绒毛组织变性,黄体溶解、胚囊坏死,同时由于妊娠蜕膜坏死,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pg),促进子宫收缩及宫颈软化[1]。
其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米非司酮已经由单纯的抗早孕发展到终止中期妊娠及死胎引产,均获得安全、高效的成功率。
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抗孕酮药物,在终止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及死胎引产中的疗效肯定。
近年来,随着对米非司酮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妇产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现就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做一综述,报告如下。
1 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米非司酮的分子式为c29h35no2,在11β位上的4-二甲胺苯基和17α位上的丙炔基侧链,17α位上的取代基与孕激素受体(pr)具有较高的结合力,即与抗孕激素作用有关。
孕酮又称妊娠激素,在妊娠中起关键作用。
米非司酮与孕酮受体结合能力为孕酮的3-5倍,酮具有使宫颈组织的胶原纤维发生降解的作用。
应用米非司酮使蜕膜萎缩、坏死,绒毛组织变性,黄体溶解、胚囊坏死。
同时米非司酮还能抑制子宫内膜细胞释放前列腺素f2a,抑制前列腺素代谢酶,增加子宫平滑肌的敏感性,促进子宫收缩及宫颈软化。
米非司酮的药物动力学特点为吸收快,服药后1h达到高峰;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等作用,半衰期为25-30min;无蓄积作用[2]。
小剂量息隐片合并前列腺素类药物,可明显提高其终止早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