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的船》读后感
读这是你的船有感

读这是你的船有感读这是你的船有感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这是你的船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这是你的船有感1在董事长的倡议和关怀下,大友集团举行了读书月活动,虽然自己平时读书不少,但是多数为与工作相关的专业书籍,但是公司本次推荐的几本书让我对日常学习的内容有了更广阔的了解,更加丰富了我的阅读视野。
本次读书季最深刻的书为——这是你的船。
这是你的船!讲述了一位海军军官将一艘战斗力平庸的战舰带领出最强战舰和团队的事实。
本书阐述了如何发挥员工优势,如何提高下属积极性,如何驾驭和领导下属和团队,如何和领导沟通,如何改变人们的惯性思维和规律,如何将娱乐和工作结合起来提高效率等等的案例和方法。
虽然在一个团队里工作了很久,大家也不断强调团队协作,但是很多时候团队成员很难明白团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我们要让大家知道认识到,你是团队的一员,你是这条船上的一员,同时,你很重要。
缺了任何人这艘船无法正常发挥战斗力,很可能面临覆亡的风险。
只有让每一个人都发挥潜质让每一个人都参与之中,才能提高团队作用,提高战斗力。
这样团队中的成员才能吃的饱,干得好,走不了。
首先领导者要明确团队的目标,并让团队成员清晰的了解目标,同时明白他们在目标达成中不可或缺的功用。
只有这样,成员的精力才会集中到这个目标中。
在领导的过程中,作为中层管理者,我们要明白高层的目标是什么,并让下属知道大家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务必经常反思自己,看看问题是不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同时我们要给下属树立积极的影响,出现问题时要勇于承担责任。
一个不能承担责任的领导是无法成为优秀的领导的,在执行过程中下属就会畏首畏尾不能放手去执行。
在目标多数人都认可时,即使少数人有意见也必须100%完成。
有时候,我们需要聆听下属的声音,从他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一线的员工很多时候看问题都比较直接和透彻。
这是你的船读后感

这是你的船读后感篇一:《这是你的船》读后感1《这是你的船》读后感当读到《这是你的船》这本书,就被书中的内容与作者的激情深深吸引。
作者迈克.阿伯拉肖夫书中与我们分享了他成功的领导经验和管理技巧。
无论你是在陆地还是在海洋,无论你正在从事何种职业,本书都非常有价值。
通过《这是你的船》这本书,结合我们当前开展的“龙舟精神”,可以给我们以下几点体会:我理解的龙舟精神内涵包括以下三种精神、四种意识:三种精神:奋进争先精神、岗位奉献精神,团队合作精神。
四种意识:争先意识、奉献意识、大局意识、集体意识。
第一奋进争先精神:无论是龙舟竞技比赛,还是军舰远洋,首先是一种竞争过程。
永远争第一是终极目标,因此参加比赛的每个队员,必须要有奋进争先的精神,并具备战胜对手的意志和勇气。
中国移动的企业发展终极目标,同样是要在行业竞争过程中,争取领先与主导地位。
具体到分公司的各个经营单位,各个岗位的各个员工,需要具备永创第一的奋进争先精神,作到与对手比,与同行比,与同事比,从而把奋进争先衍变成工作中的动力。
第二岗位奉贤精神:在龙舟比赛中,小小龙舟岗位分工明确,划桨的划手、控舟的舵手、挥旗的指挥、擂鼓的啦啦队。
更有教练、对医、修船的工程师等等。
作为各个岗位的个体的人,首先在自己的岗位中奉贤工作。
作为公司中的各个岗位,无论是一线的营销员、后台的支撑员,综合的服务员,每个人就绝不可获缺奉献意识,将个体的精彩汇集成集体的精彩。
第三团队合作精神:赛龙舟讲究的是齐心协力万众一心的团体精神,个人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个人的力量要融汇在集体的力量中才能发挥出来,也就是说个人的价值要在集体的价值中才能体现出来。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公司,一个部门,就犹如一只竞赛的龙舟,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能使我们的船争先到达终点,只有大家同心同德,时刻强调大局意识、集体意识,朝着相同的方向迈出相同的步伐才能获取最大的力量,赢得最后的胜利!将“船”的理念用在企业上十分贴切。
这是你的船读后感

这是你的船读后感这是你的船读后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这是你的船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你的船读后感1作者迈克尔·阿伯拉肖夫原本是美国导弹驱逐舰“本福尔德号”的舰长。
1977年6月,当迈克尔·阿伯拉肖夫接管“本福尔德号”的时候,船上的水兵士气消沉,很多人都讨厌呆在这艘船上,甚至想赶紧退役。
但是,两年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全体官兵上下一心,整个团队士气高昂。
“本福尔德号”变成了美国海军的一只王牌驱逐舰。
迈克尔·阿伯拉肖夫用什么方法使得“本福尔德号”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这是你的船!”迈克尔·阿拉伯肖夫对水兵说:这就是你的船,所以你要对它负责,你要与这艘船共命运,所有属于你的事,都要自己决定,你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比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或者一点情绪波动,就有不想好好干甚至想要换个工作的念头,等静下心来的时候,就会觉得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把工作当成“这是我自己的公司。
”所以,工作中,我们要听从领导的安排,对的安排我们就应该好好去完成,做对的事情,也要考虑事情怎样会有更好的方法去完成。
在一个优秀的工作团队中工作,我们就要有团结,有凝聚力,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例如,一天完成多少业绩等等,一块奔着共同的目标一块努力奋斗。
在一个公司里我们就是一家人,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要承担起对这个家庭的责任,少一分抱怨,多一份责任和努力。
这是你的船读后感2利用周六半天的时间,认真的拜读了《这是你的船》第八章作者关于打破成规(不是常规)鼓励革新、充分调动下属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工作过程中注重技巧,同时确保团队成员有展现自我的平台,很有触动,特分享如下:一、集中精力做重要的事情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而做物业工作往往都是一些零散杂乱的工作,如何理清思路,做好重要的事非常关键,尤其对于团队的管理人员或者说带头人,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最新这是你的船读后感

这是你的船读后感〔通用10篇〕?这是你的船?一书与我们分享了阿伯拉肖夫舰长成功的领导经验和管理技巧。
“这是你的船!〞成为了现代企业的一个管理理念,把企业当作一艘船,让企业所有的人争取当一名出色的水手,共同管理好企业。
书中的管理方法可以总结为:确立目标,从执行者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有效的沟通,让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目标,给他们参与组织决策的时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建立信任,并最终使整个团队上下一心,一起肩负起主人翁的责任感,同舟共济直至成功。
一个企业要实现高速运转,有赖于下情能为上知,上意能迅速下达;有赖于部门内、部门之间互通信息、同甘共苦、协同作战。
良好的沟通能让员工产生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促使员工以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为企业工作。
作为领导者要找到一种全新的方式来鼓励人们不断向前,训练自己的手下学会独立思考,并根据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阿伯拉肖夫认为“被赋予的责任越多,他们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
〞所以在适当的时机要学会放权,所谓放权就是先给组织成员们确定一定的标准,然后让他们自由发挥。
仅有放权是不够的,还需要形成一定的共识,不能相互推卸责任,责任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对于每一个在职者来说工作就是责任的表达,一份工作就承当着一份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强加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促使我们在工作中做到更好,做到尽心尽责,不断前进。
我认为阿伯拉肖夫舰长在管理中最值得学习的就是让水兵们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
“这是你的船!要让它成为最好的〞!也就是说:你是这条船的主人,你必须以主人的心态来管理和照料这条船,应该主动的承当起责任。
作为一个企业如果自己员工也能确立一种“这是你的公司〞的信念,就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
同样,作为企业里的一员,要团结协作,要有凝聚力,管理者要让员工觉得有一种优越感和自主感,让员工主动承当责任,分享成功,这样企业才能整体运作平稳。
责任就是员工的工作宣言,一个人责任感的上下,决定了他工作绩效的上下。
这是你的船读后感12篇

这是你的船读后感(一):这是你的船!,这句熟悉而又久违了的话语再次在我的耳边响起,让我深思,催我振奋。
《这是你的船》作者迈克尔;阿伯拉肖夫原本就是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本福尔德号的舰长,书中讲述的是他管理军舰的故事。
当阿伯拉肖夫接任本福尔德号舰长时,这艘配备了当时美国海军最先进装备、价格不菲的舰艇却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舰上官兵士气低迷,很多人厌恶呆在这艘船上,甚至大家都想着赶紧退役。
阿伯拉肖夫接任舰长后,意识到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务必改善自己的领导水平。
领导者务必首先学会克服自身的局限,他们务必把组织的目标放在个人的利益之前,有了这样的理念,阿伯拉肖夫舰长凭着自己的坚定、智慧与诚挚,两年之后,状况有了彻底的改变,全舰官兵上下一心,整个团队士气高昂,本福尔德号成了美国海军的一艘王牌导弹驱逐舰。
而在这个过程中,阿伯拉肖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是你的船!这是你的船,就是这句简短的话语成了本福尔德号全舰310名官兵一致的口号,大家自然而然凝聚成了一支充满自信、干劲十足的团队,不仅仅同舟共济,而且每个人都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阿伯拉肖夫成功地把这艘导弹驱逐舰改造成为美国海军公认的典范!阿伯拉肖夫在《这是你的船》一书中以看似平静的叙述传递着人文管理的思想,字里行间闪烁着管理智慧的火花。
通读全书,我受益匪浅。
《这是你的船》,阿伯拉肖夫透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将管理的精髓呈现给我们,在我看来,阅读这本书也是一个真正了解学习管理的过程。
说到管理,我们多数人都会觉得那是象征着一种权力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实这种观点必然导致单方面的命令,没有反馈,也谈不上管理,因为此时的天平是失衡的。
阿伯拉肖夫舰长在上任不久便与水兵进行一对一的谈话,并透过这种方式与每一位水兵建立起私人关系,以此来达成一种一致的目标,使得水兵们把自己的命运与本福尔德号联系起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
与此不同,许多领导者往往只是习惯于传达一种命令,要求员工做到什么程度,并没有从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结果就是命令的执行,长此以往,工作就会变得毫无乐趣。
这是你的船的读后感(精选5篇)

这是你的船的读后感(精选5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这是你的船的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这是你的船的读后感1最近,一本《这是你的船》的书籍在公司火爆的传阅,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静下心来,仔细读完了这本书。
书中的故事和理念再到公司管理,使我很受启发,受益匪浅。
作者在接管“本福尔德号”的时候,船上的水手士气消沉,不愿意在船上,有的甚至想退役。
在作者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带领下,船上的官兵充满自信,干劲十足,而且每个人都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你的船”,逐渐成为全体船员的口号。
“本福尔德号”也成为了太平洋最优秀的舰艇。
同样的,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又何尝不是一条船。
在这艘船上,每位员工都相当于一名水手。
每个部门,相当于船上的小指挥部。
每位管理人员,相当于船上小指挥部的指挥官。
只有每位员工坚定目标,每个部门上下一心,每位指挥员相互信任,才能肩负起对企业的责任,才能乘风破浪,最终像“本福尔德号”一样,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借用书中这一段话,这是你的船,你就是船的主人,所以你要对它负责,与它共命运,也要与船上的官兵共命运,你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因为这是你的船,这条船承载着我们大家的梦想和期盼。
是啊,因为这是我的船,这条船承载着我的梦想,我奋斗的方向,我与船是命运共同体。
所以,作为一名企业高层管理者,我们要对自己身边的同事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只有自己与同事都成长了,我们才能为企业的发付出行动,才能承担起企业赋予我们的责任。
如何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船员,从本书中,我体会有三点:一、忠诚,是一种义务“士兵必须忠诚于统帅”,一个充满战斗力的团队,人人都会忠诚于团队。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各员工之间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在当今的社会里,到处充满着诱惑,忠诚是体现我们认同企业最真挚的感情,怎么体现对公司的忠诚,我觉得是绝对服从。
这是你的船读后感

这是你的船读后感这是你的船读后感这是你的船读后感1利用周末略读《这是你的船》,有所收获。
"无论我所服务的是国家、军队,还是一个企业、组织、机构,我都将奉行"这是我们的船"的法则;我将把我所服务的组织视为"我的船";我将竭尽所能贡献我的力量,主动、高效、热情地完成任务,用心去打造我自己的"船";我将视我的上司和同事为同舟共济的团队伙伴,我们是一条船上的合作者;我将与"船"同生死、共命运;因为——这是我们的船!"已成为了现代企业的一个管理理念:把你的所在的企业当作一艘船吧,这是大家共同的家,让家里所有的人努力去当一名出色的船员,共同管理和经营好企业,努力让企业茁壮健康的成长。
站好自己的岗位在船上每一位员工都有自己的岗位,每个岗位都有责任和权利。
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过程和目标负责。
工作绩效成果就是我们的尊严。
20xx年我们要努力完成公司和南方能源事业部给我们的各项指标,争取正向超指标完成。
每个人都应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找到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道路。
我们选择企业的时候,考虑的就是这个企业可以达成你的职业目标,那么,当你成为这个企业的一员时,就成为了船上的一名水兵,和其他船上的成员有了共同的目标,当这艘船在你和其他水兵们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到达目的地的同时,你的目标也将同时实现。
高效能的工作"人的一生就是和时间竞赛,时间是直线向前的,是稍纵即逝的,如果我们做不了它的主人,那么它就会做我们的主人。
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里,谁能做时间的主人,谁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大的效益,谁就有可能成为公司里的佼佼者。
一个善于把时间发挥到极至的人,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高效工作的人。
"现在我们IT行业节奏快,我们的客户南方电网的信息化建设节奏是火箭般的飞速发展,我们所有员工都会有大大小小的任务,要学会如何利用时间高效率的工作,才能掌握主动权,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
《这是你的船》读后感

这是你的船》读后感《这是你的船》读后感1每个企业就象是一艘航行在大海中的船,无论是刚刚启航,还是遨游四方,无一例外的就是一一它需要前进的动力。
而动力来自于哪里呢?如何才能一直保持着动力呢?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试图找出准确的答案,而现代管理理论中总是不断地从各种角度去诠释,因为管理是一种不可量化的艺术。
《这是你的船》一书中,作者以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去诠释了管理的艺术。
其实我觉得所谓“管理” 就象是一面“镜子”,你所想要的结果其实就在你的面前,也就是管理者自身。
谈到管理,绝大多数人会觉得那是象征着一种权力和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观点必然导致单方面的命令,没有反馈,也谈不上“管理”,因为此时的天平是失衡的。
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管理者所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希望下属成为的样子,是可以通过“镜子”反射出来的。
管理者对待事物的态度、行为、言语等,都会影响到下属。
其实,这便是企业文化的由来。
因此,如果管理者希望下属做到团结一致、有责任感、忠诚、富有激情、做事认真严谨,那么管理者必须自己首先要做到,因为你是你下属的“镜子”。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管理者只要看看自己下属的样子,就可以知道自己做事是什么风格的,因为你的下属同样也是你的“镜子”。
管理者与下属之间想要做到“镜面反射”,其实也不难,我仅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确定一个被整个团队所认同的统一的目标。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管理者的成就是建立在下属的成就之上的。
管理理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团队精神,当一个团队拥有着很强的向心力时,它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因为此时,员工的动力和激情将被完全的激发出来。
而这种向心力其实就是一个被整个团队所认同的统一的目标,所有人将围绕着这个共同的目标前进。
第二,将这个统一的目标以公开的方式准确的传达给下属。
诚然,一部分管理者其实是严以律己的,但是却会总是不停的抱怨下属做事不用脑子,做事的结果与自己想象的相去甚远。
其实,那并不一定是下属没有恪尽职守,而是你是否确定有准确的表达出你的指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你的船》读后感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迈克尔·阿伯拉肖夫的管理著作——《这是你的船》。
书中介绍了阿伯拉肖夫从“树立典范、积极聆听、有效沟通、建立信任、注重结果、理性冒险、打破成规、培养人才、同心协力、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阐述了自己如何在两年里,将“本福尔德号”从一艘让人头疼的舰艇打造成美国海军最优秀的舰艇,建立一支严谨高效而卓有成效的团队。
短短的两年时间,舰艇上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得不让我佩服阿伯拉肖夫的管理方法。
特别是,他在工作中非常重视“人”的作用,意识到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激发出人的潜能,才能使一个团队有更强的战斗力。
下面我就阿伯拉肖夫“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简要地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有效沟通,了解下属
阿伯拉肖夫曾遇到一件事。
一个水兵在站岗的时候睡着了,当时他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就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使那位水兵受到了惩罚。
事后,了解实际情况的他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他提醒自己,以后再遇到下属犯错的事情时,一定多花一点时间弄清事情的真相,然后再进行处理。
我们在工作中又何尝不应该如此?一个领导发现下属做错了事,有时仅仅看到了事情结果,在没有深入去了解原因的情况下,就武断地批评,甚至责成人事部门严肃处理。
试想,一个受了委屈的人,在以后的工作中
还有多少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被领导冤枉了的下属,他怎会有主人翁的意识?如果一个领导总是在还没有搞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就枉下结论,他的威信何在?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沟通、了解下属呢?就像阿伯拉肖夫那样去做,重视与下属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下决定前,即使自己觉得完美无缺,也最好与下属先沟通,让下属了解这个决定。
这样既能使决策顺利付诸实施,又能使员工觉得得到领导的重视,工作起来也自然会尽心尽力,再创佳绩也为期不远。
二、多方引导,激励下属
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主要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刺激为辅。
阿伯拉肖夫对下属的激励方法有许多。
如目标引导,他为各个岗位上的人都制定了相应的目标,引导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从而改变了舰上松散的局面,让每个人都焕发出了活力。
因此,在工作中,要给不同层次的员工下达切实可行的目标,达成了,许以职务待遇。
即使没有达成目标,就权当把投入的经费作为学徒费,也可吃一堑,长一智,为以后的腾飞扫除部分障碍。
再如注意培养下属的自信,多表扬,多肯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自我,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这种看起来好像是大人激励小朋友的伎俩,却被阿伯拉肖夫看作是极有效的管理方法。
事实上,每个人都一样,都愿意听好话,都喜欢被表扬,都希望被认可。
试想,又有哪位员工不希望尽心尽力地把工作做好,既使不是很成功,也总是有成功的地方,他多么希望领导能说一句肯定的话。
而领导如果只看到了不足的方面,而没有看到成功的地方,就给予了批评,他以后工作中还会有积极性吗?因此,评价任何一位员工,应带着凸透镜去找他的优点,带着凹透镜去看他的不足,那这样的员工才会有灿烂的明天。
三、因时制宜,培养下属
阿伯拉肖夫接管“本福尔德号”时,发现存在着分工过细的现象,一个岗位只有一个人负责。
为了避免某个岗位失去人手,从而使管理处于被动的局面,他针对每个岗位都培养了三到五级的后备梯队,从而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们在工作中为了公司、部门、团队的长远发展也应该注意培养下属员工。
现在的公司、部门、团队的战斗力取决于成员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
试想,如果我们的员工不时时保持充电,紧追变化的形势,我们又如何能保持竞争力呢?
最后,我用《这是你的船》中的一句话来结束,“记住:这是你的船!要让它成为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