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审计培训课程
《审计基础》课程标准

《审计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会计授课单位:学时: 72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学分:4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审计基础》课程是会计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模块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稽核、审计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基本评估出重大错报风险,运用审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业务循环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能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强烈的诚信、责任、团队合作等意识,成为具有较高素养的会计师事务所助理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
课程是在《会计基础》《初级会计实务》等基础上,为进一步拓宽学生专业理论层面和分析判断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后续课程有岗前综合培训、顶岗实习等。
(二)课程设计理念围绕着学院的高职办学特色,根据会计人才特点,结合我系实际,以注册会计师审计活动为主线,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目标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审计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审计问题,适应该岗位实际运用需要,并为学习理解并应用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做好铺垫。
(三)课程设计思路改变以往《审计基础》课程中审计概念和基本理论所占比重过大 ,而案例较少的不足,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案例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除加强课堂教学中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外,增加审计案例教学,并将审计调查分析能力一并纳入考试范围,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效果。
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学参考书目等教学资料,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课堂内外学习的重要依据,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拓展其知识面。
二、课程目标表2.1 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对应关系三、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表3.2 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模式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组织。
教师应选择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教师演示与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完成工作任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审计培训方案及内容

审计培训方案及内容
以下是 9 条关于审计培训方案及内容:
1. 咱来说说这审计培训方案哈,像给你一把钥匙,打开审计神秘大门。
比如学怎么看那些复杂的财务报表,就好比在一堆乱麻里找到关键线头,那可是相当重要啊!培训里肯定得有这一项啊!
2. 审计培训内容里面呀,肯定得有风险评估呀!这就像是给你装了个警报器,提前感知危险。
咱就说要是没这个,那不是两眼一抹黑嘛!你说是不是?
3. 你想想看,审计方法的培训多关键呀!就好像给了你一套趁手的工具,去解决那些棘手问题。
像什么抽样调查啦,详查啦,都得整明白呀!
4. 嘿!审计的职业道德培训可不能少哇!这就如同给你的心里树了一面旗帜,告诉你啥能做啥不能做。
不重视这个,那可不行哟,你说对不?
5. 培训方案里肯定得有实际案例分析呀!这简直就是让你亲临战场,提前感受战斗氛围。
就像老师给你讲战场上的故事,让你心里有底呀!
6. 内部审计程序也得好好讲讲呀!那可相当于给你画了一张迷宫地图,让你能顺利穿行。
不然岂不是要在那里面晕头转向呀,多吓人!
7. 审计报告的撰写培训那也是必不可少的呢!这就像给你一篇作文题目,教你怎么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不学会这个,成果怎么展现呢?
8. 对数据的分析培训,那可太重要啦!就如同给你一副特殊的眼镜,让你看清数据背后的秘密。
没这本事,怎么挖出真相呀!
9. 总之哇,一个好的审计培训方案就得全面,内容得丰富详细!像个百宝箱一样,啥都有!让人学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呀,对吧!。
审计培训课程

审计培训课程一、引言审计是指对企业或组织的财务、业务和管理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独立的调查与评价,以确定其合规性和有效性的过程。
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审计培训课程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审计培训课程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如何有效开展这一课程。
二、审计培训课程的内容1. 审计理论与方法:介绍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包括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抽样技术等,帮助培训人员理解审计的核心概念和操作方法。
2. 财务会计与报告分析:培训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知识,能够准确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3. 法律法规与合规审计: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公司法》等,以及合规审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帮助培训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合规合法。
4. 信息系统审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依赖于信息系统进行业务活动,因此信息系统审计变得尤为重要。
培训人员需要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方式,以及相应的审计方法。
5.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介绍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培训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和评估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建议。
6. 专项审计: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的审计,如金融业审计、环境保护审计等,介绍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方法。
三、审计培训课程的意义1.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审计人员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其专业水平,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评估企业的财务和业务活动。
2. 增强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审计培训不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使其能够胜任复杂的审计工作。
3. 促进审计行业的发展:通过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行业的声誉和形象,推动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如何有效开展审计培训课程1. 制定培训计划:根据目标群体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
审计培训计划课题

审计培训计划课题一、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于成本管控、风险防范等方面需求日益增加,审计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份审计培训计划,以期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的监理质量和效益。
二、审计培训目标1.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益;2.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工作责任感;3.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4.培养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决策水平。
三、审计培训内容1.审计理论知识培训(1)审计基本概念与原则(2)审计法律法规(3)审计科目2.内部审计工作方法与技巧(1)审计工作流程与方法(2)数据分析与核查技巧(3)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练3.风险防范与内控管理(1)风险防范意识培养(2)内部控制要素与实施(3)风险评估与监控4.沟通协调与团队协作(1)沟通技巧与沟通心理学(2)团队建设与团队协作(3)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5.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培养(1)分析思维与逻辑推理(2)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3)综合案例分析与实战演练四、培训方式1.理论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网络视频直播、预录课程、面对面讲授等多种形式传达审计理论知识,吸收学员的学习需求。
2.实操演练通过模拟实战的方式进行内部审计案例研究,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分析判断能力。
3.团队建设组织学员开展团队合作活动,提高学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4.综合考核通过考试、综合测评等方式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确保培训效果。
五、培训计划执行1.确定培训课程根据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实际需求和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审计培训课程,并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
2.培训师资选拔选择具有丰富审计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师资进行培训。
审计基础培训

注册会计师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以实现下列目旳:
1、提供充分、合适旳统计,作为审计报告旳基础; 2、提供证据,证明其按照审计准则旳要求执行了审计工作; 3、有利于项目组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 4、有利于审计组员对是否按照《注会审计准则1121号--历史
财务信息审计旳质量控制》旳要求,推行其指导、监督与 复核审计工作旳责任进行监督;
•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取得审计结论、形 成审计意见而使用旳全部信息,涉及财务报表根 据旳会计统计中具有旳信息和其他信息。
• 1、会计统计中具有旳信息 会计统计主要涉及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总
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未在记账凭证中反应旳对 财务报表旳其他调整,以及支持成本分配、计算 、调整和披露旳手工计算表和电子数据表。
• 3、审计证据旳充分性
证据旳充分性是指证据对主体内心信念旳影响是否足 以致使主体就欲证对象到达符合要求旳确保水平上确实信 。
• 4、审计证据旳合适性
审计证据旳合适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旳衡量,即审计 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旳有关认定或发觉 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有关性和可靠性。
七、审计工作底稿
• 2、审计程序 • 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旳某个时间,对将要
获取旳某类审计证据怎样进行搜集旳详细指令。
• 注册会计师利用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涉及下列 四方面旳决策:
1)、选用何种审计程序
2)、对选定旳审计程序,应该选用多大旳样本规 模
3)、应该从总体中选用哪些项目
4)、何时执行这些程序
六、审计证据
对外不起鉴证作用,并向外界保密;而注册会计 师审计需要对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负责 ,对外出具旳审计报告具有鉴证作用。
四、审计职业规范
审计专业知识培训课程

2021年审计培训安排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与案例分析培训班
2021年04月19日—04月19日 南 审
2021年07月24日—07月28日 呼和浩特
2021年08月21日—08月25日 乌鲁木齐
2021年10月23日—10月27日 厦 门
内部审计实务操作技巧与案例分析培训班
2021年6月8日—6月12日
二、内部审计实务操作技巧与案例分析
1、培训内容 ①公布新准那么的目标与意义;②新准那么框架和内容;③国内外先 进的内部审计理念、工作思路及开展趋势;④内部审计中关注的重点 、难点问题;⑤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中的作用;⑥内部 审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⑦舞弊调查与审计;⑧结合案例讲解内部 审计实务操作技巧与技术方法。
内部审计职能上的变化
开展新阶段
开展阶段
职能
21世纪
起步阶段
80年代
监督 主要针对财务领域。监督 其是否真实、准确、合理, 是否存在舞弊?是否自觉 遵守财经纪律?是否遵守 财经政策?
90年代
职能 内部控制
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为 目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 价为主要职能,即:企业内 部审计人员依据一定的审计 标准对被审计对象的经营活 动及其效果的合理性进行分 析和判断。
昆明
2021年7月13日—7月17日
银川
2021年7月8日—7月13日
西宁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培训班
2021年6月10日—6月14日
贵阳
2021年9月18日—9月22日
成都
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培训班
2021年5月22日—5月26日
厦门
2021年8月14日—8月18日
长春
2021年11月06日—11月10日 昆 明
审计专题培训课程

审计专题培训课程1. 简介审计是一种评估和验证组织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过程。
审计专题培训课程旨在提供给参与者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在组织内担任审计角色并有效地执行审计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审计专题培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并提供一些相关资源和建议,帮助参与者充分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2. 培训内容2.1 内部控制基础知识•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目标•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内部控制框架(如COSO框架)2.2 审计流程和方法•审计准备阶段: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时间表•审计执行阶段:收集证据、进行数据分析、检查流程和程序、进行抽样等•审计报告阶段:撰写审计报告,总结发现和建议2.3 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方法(如风险矩阵、风险评分模型)•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风险监控和持续改进2.4 审计技巧和工具•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如Excel、ACL等)•采样方法和抽样技术•访谈技巧和沟通技巧•冲突解决和问题解决技巧2.5 法律法规与伦理要求•审计师职业道德和伦理准则•相关法律法规(如《公司法》、《证券法》等)•数据保护与隐私要求3. 培训目标通过参加审计专题培训课程,参与者将能够:1.理解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组成要素;2.掌握审计流程和方法,包括准备阶段、执行阶段和报告阶段的具体步骤;3.学习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方法,以便能够识别并应对潜在风险;4.掌握一些常用的审计技巧和工具,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5.理解审计师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要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6.具备与被审计方和其他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4. 培训资源和建议4.1 培训资源•专业书籍和参考资料:提供有关内部控制、审计准则、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书籍和资料,供参与者深入学习和参考。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帮助参与者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视频教程:制作针对不同主题的视频教程,以便参与者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4.2 学习建议•积极参与讨论:在培训过程中,鼓励参与者积极提问、分享经验,并与其他参与者进行讨论,以促进知识交流和共同学习。
审计培训资料

审计培训资料一、培训概述本次审计培训旨在提高参训人员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技能,以及加强其在审计过程中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以下是本次培训的具体内容。
二、审计基础知识1. 审计定义及目的审计是指对特定对象进行系统性的、独立的调查和评估,旨在为相关方提供有关对象的可靠信息和意见。
其目的是确保对象的财务报告准确无误、资产得到充分保护以及运营活动符合法规和行业标准。
2. 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包括计划、风险评估、内控评价、测试、分析、发现和报告等一系列程序。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各种审计方法,如询问、观察、抽样、对比分析等。
3. 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师的最终输出,其内容必须准确、清晰明了。
报告应包括对财务报表的意见,以及对发现的重大问题的描述和建议。
审计报告是审计师责任和专业形象的重要体现。
三、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1. 内部控制定义和要素内部控制是组织内部确保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可靠性和合法性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
其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督。
2. 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组织内各项活动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确保制定合适的控制措施。
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概率分析、影响度分析、风险矩阵等。
3. 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是审计师评估和测试组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提供改进建议的过程。
审计师需要了解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审计工作。
四、职业道德和国际准则1. 审计师职业道德审计师需要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包括诚实、保密、独立性、专业判断等。
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应保持客观中立,不受利益冲突和压力的干扰。
2. 国际审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是全球审计师公认的规范,为确保审计工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提供了指导。
审计师需要熟悉并遵守国际审计准则,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五、案例分析和讨论本次培训还将组织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旨在通过实际案例演练,加深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委托人
经济责任关系 委托关系
审计人
审查与被 被审计人
审查
4、审什么——审计的对象
▪ 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行为(财政、财务收支活动) 5、怎样审 1)审计依据: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审计
法、公司法、注册会计师法、会计法) 2)怎样实施(审计的目标):总目标(评价受托
执行审计的是谁 审查谁 查的内容 怎样审查
专职机构和人员
1、谁审——审计的主体(审计人)
国家审计机关(署、厅、局) 内部审计机构(部门、单位、内部) 民间审计组织(会计师事物所、审计事物所)
2、审谁——审计的客体(被审计人 )
客体:国家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等。
3、审计关系人 ——指构成一项审计活动的相互有责任关系
6)其他责任
▪ 主要是业务承接中的职业道德。具体来讲 :
1、不得有可能损害职业形象的行为:
(1)伪造审计报告书; (2)扣留客户的有关记录; (3)以任何原因歧视客户; (4)曾被监禁,或偷漏个人所得税,或帮 他人偷漏所得税。
(四)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 1、基本要求 独立原则:实质上独立\形式上独立 客观原则 、不得从事不能胜任的业务; 2、注册会计师对助理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 的责任; 3、接受后续教育
3、技术规范
▪ 审计标准、会计标准和其他技术标准
1、不得对未来事项可实现程度做出保证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3、按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的关系分类
▪ 外部审计
▪ 内部审计
4、按审计实施的依据分类
▪ 强制审计
国家审计
▪ 委托审计
民间审计
5、按审计是否通知被审单位分类
▪ 预告审计
▪ 突击审计
案例分析:
▪ (一)采购员王某借用采购款5000元,其中有 1500元长期不报账,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经济行为 ? (二)销售员李某有时销售的货款不能及时收回 ,拖欠货款20000元,时间半年以上,请问这是 一种什么行为? (三)出纳员张某,在库存现金中经常有没有领 导批准的借条、金额300元,这又是一种什么行 为?
;
2、不得代行委托单位的管理决策职能。
4、对被审计单位的责任
▪ 1、按时按质完成委托业务;
2、保密责任;
3、不能按服务成果的大小决定收费标准的 高低,而是按规定标准收费.
5、对同行的责任
*配合同行工作; *不得损害同行利益; *不得雇佣正在其他会计师事物所执业的注册
会计师 *不得以不正当手段与同行争揽业务
(二)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 1968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三)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及其人员
▪ 1983年9月15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审 计署
▪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二、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
(一)组织形式 ▪ 总经理之上董事会之下; ▪ 总经理之下各职能部门之上; ▪ 财务部之下 请大家思考:这三种形式哪种最合理? (二)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包括: ▪ 部门内部审计机构 ▪ 单位内部审计机构
2.民间审计业务
2、会计咨询\服务业务:代理纳税申报\代理记 账\资产评估\审核企业前景资料等
3、其他法定审计业务 ▪ “三资企业”的验资\会计报表的审计. ▪ 股份企业的验资\改组审计,会计报表审计. ▪ 企业对外保送的会计报表的审计.
(三)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管理体制
▪ 法律规范 ▪ 政府监督 ▪ 行业自律
三 审计的分类
(一)基本分类 1、按审计主体分 国家审计 民间审计 内部审计 2、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 财务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
社会责任审计
3、按审计方式分类 就地审计和报送审计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1、按审查的范围分类 全面审计 专项审计 :扶贫基金
2、按审计实施时间分类 事前审计 事中审计 :跨年度的工程 事后审计
答案:
▪ (一)(二)侵占公款 (三)挪用公款
第二章 审计组织结构与审计准则
一、国家审计机构及人员 (一 )国家审计的模式 1、立法型国家审计机关 最早实行于英国,特点是审计机关由议会领
导 2、司法型国家审计机关 创立于法国
(一 )国家审计的模式
3、行政型国家审计机关 最早实行于苏联 4、独立型审计机关 最早实行于德国
差错或舞弊。
这个阶段的审计也被称为详细审计或英式审 计
2、民间审计
(2)第二阶段:财务审计阶段 源于美国,审计目标是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
允性 A 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 B 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二、审计的性质与职能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对被审计单
位的经济行为及其结果进行审查,以证实 其与既定行为标准的一致程度,并将审查 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的经济监督活动。
基础审计第1讲
责任教师:李弘
为什么要学审计学
▪ 会计专业的必修课 ▪ 会计行业本身要求对审计的基本知识有所
了解 ▪ 为有志于注册会计师考试而打基础
第一章 绪论
三个问题: ▪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 审计的性质和职能 ▪ 审计的分类
一、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审计的产生 1、前提条件:经济责任关系 源于财产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经济责任关系);具体目标(三性原则:真实性 、合法性和效益性) 3)审计职能:监督、评价和鉴证
(二)审计的性质
▪ 审计的性质: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 独立性体现在四个方面:经济独立、机构
独立、人员独立、工作独立
(三)审计的职能
▪ 经济监督——审计基本的、首要的职能 ▪ 经济鉴证 ▪ 经济评价
(二)审计的发展
1、国家审计: 从属国家监察职能阶段——》专门审计职能
阶段——》独立审计职能阶段 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国家审计署成立于1983
年9月
2、民间审计
▪ 民间审计产生于英国,发展、完善于美国 (1)第一阶段:以英国为中心的错弊审计阶
段 产生于:1720年英国的南海公司破产事件
查尔斯·斯内尔 审计的基本目标:确认企业的会计资料有无
三、民间审计组织及人员
(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 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
(二)民间审计业务
1、审计业务: ▪ 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 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 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项中的审基业务
,出具有关的报告. ▪ 其他
注册会计师依法出具的报告,具有证明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