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三下《16生活与艺术中的花》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21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三年级下册《16.生活与艺术中的花》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花卉的美好寓意。
知道花是艺术家喜欢表现的主题,通过对花的描绘来表达美好愿望。
2、知道花卉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能从花的造型、色彩、用笔、寓意、材料等方面,用自己的语言对花卉作品进行欣赏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搜集、对比观察,在欣赏中交流、表达感受,运用比较、讨论、合作、研究等方法,完成对生活工艺术中的花的欣赏学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艺术欣赏活动的乐趣,体会大自然之美,形成善于观察、互相合作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作品的花之间的关系。
知道花卉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学难点能够对花卉作品大胆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教学准备师:课件绘画作品小红花花束教学过程:一、送花教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三件礼物,比较这三件礼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引出课题。
好的课堂氛围是成功课型的开端二、猜花1、小游戏:花名我来猜大屏幕出示各种常见的鲜花图片,学生猜花的名字,并自由说出各种花的相关知识。
2、实践:鲜花送给谁。
三、赏花(画)1、欣赏雁荡山美丽的风光图片,从而引出潘天寿先生的绘画作品《雁荡山花》。
2、学生初步欣赏《雁荡山花》,初步了解中国花卉写意画的艺术特色,并畅谈对这幅花卉作品的感受。
3、品评宋代林椿的《写生玉簪》、初步了解中国工笔花卉作品的艺术特色。
4、赏析法国画家雷东的粉彩画《瓶花》,了解西方油画在花卉造型上的艺术特色。
5、自主学习,阅读教材36页,深入了解三幅绘画作品。
6、小组合作学习,对比三幅花卉绘画作品,从画法、色彩、寓意等方面剖析三幅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法。
四、找花1、出示生活中用花装饰的物品图片,以及生活中各种场合及其它艺术形式中用到花的图片。
2、小游戏:花在我身边,说一说,人们用花装饰在什么地方?用什么形式装饰的?五、用花1、品评卫天霖的《写生花卉》和齐白石的《梅花》。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教案一:教学主题: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学目标:1. 了解花在生活与艺术中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一些常见花卉的名称和特点;3. 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1. 简介:花在生活和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花朵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还具有象征意义。
2. 常见的花卉: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花卉,如玫瑰、百合、郁金香等,并讲解它们的特点、象征意义以及在艺术中的应用。
3. 花的艺术表现形式:介绍花在绘画、摄影、雕塑等艺术形式中的表现方式,通过欣赏一些经典作品,培养学生对花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展示一些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谈谈对花的第一印象。
2. 导入:通过介绍花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3. 学习花卉知识: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花卉,让他们观察花朵的外貌、细节,并了解花卉的象征意义。
4. 欣赏艺术作品:展示一些花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可以通过投影、展示板等方式呈现作品。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花在生活与艺术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 总结:对学生进行激励性总结,强调花在生活与艺术中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更多地欣赏、创作和表达关于花的艺术。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讨论,检查学生对于花卉的了解程度。
2. 鼓励学生进行花艺术创作,评价其创作的美感和创意。
教学延伸:1.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到花市或花园观赏不同种类的花卉,并了解其养护方法。
2. 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更多的花艺术创作活动,并组织展览或分享会。
第16课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16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教案对象: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花的种类和特点,并能够运用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2. 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中花的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生活中常见的花的种类和特点2. 艺术作品中花的元素的表现方法3. 绘画技巧的运用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花的图片和实物,如玫瑰花、郁金香、向日葵等。
2. 准备一些艺术作品中花的元素的图片,如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等。
3. 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水彩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花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艺术家们喜欢以花为题材进行创作?二、欣赏艺术作品中的花的元素(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艺术作品中花的元素的图片,如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这些作品中的花的元素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效果。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三、学习绘画技巧(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如何正确握笔、如何调色等。
2. 教授学生一些绘画技巧,如如何描绘花的轮廓、如何运用色彩的渐变等。
3. 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进行花的创作。
四、实践创作(20分钟)1.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花进行创作,可以参考实物或图片。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花的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五、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2. 鼓励学生用适当的词汇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3.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每个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中花的美丽,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2、让学生了解花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象征意义,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
3、指导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创作以花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认识花的种类、形态和色彩特点,以及花在不同文化和艺术中的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掌握用不同艺术形式表现花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1)如何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花的艺术作品。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花在艺术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花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花的形态、色彩和纹理,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喜欢花,以及花给他们带来的感受。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花的种类,如玫瑰、百合、菊花、向日葵等,让学生了解不同花的特点和习性。
(2)讲解花的形态结构,包括花瓣、花蕊、花茎、叶子等,让学生对花的组成有更清晰的认识。
(3)阐述花在不同文化和艺术中的象征意义,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牡丹象征着富贵;在西方文化中,玫瑰常常代表爱情。
3、艺术作品欣赏(20 分钟)(1)展示一些以花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如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等,引导学生欣赏画家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和构图来表现花的美。
(2)欣赏一些以花为元素的雕塑、摄影和手工艺品,让学生感受不同艺术形式对花的独特诠释。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这些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创作实践(40 分钟)(1)绘画创作: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花,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2)手工制作:指导学生用彩纸、彩泥、树枝等材料制作花的手工艺品,如纸花、彩泥花束等。
(3)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建议。
5、作品展示与评价(15 分钟)(1)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人美版美术3年级下册16《生活与艺术中的花》课件

如果你是小小设计师, 你想在房间里挂哪幅画? 说一说你自己的想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蓝花瓶
潘天寿
笔墨苍古、凝炼老辣,而且大气磅礴, 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 代结构美。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 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 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 远;勾石方长起菱角;墨韵浓、重、焦、 淡相渗叠,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
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 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 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 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 面灵动 ,引人入胜。
保罗· 塞尚 (1839-1906) 后期
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毕生追 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 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 绘画之父”。 他指出:“世界上的一切物体 都可以概括为球体、圆柱体和 圆锥体”,从而在画面上做到 极大的概括。他的画面,色彩 和谐美丽,注重画面形和色的 平面布局,力求达到一种类似 图案一样的平面的和谐与均衡。
百合花
康乃馨
郁金香
勿忘我
牡丹
劳尔· 杜菲:出生在19世纪末、活
跃在20世纪上半叶的杜菲,是现代美 术史上最具有独创精神的画家之一。 他的作品充满无尽的自由与幸福的光 芒。蓝色的大海、赛会、音乐会、舞 场等,通过画家笔下几近东方写意般 的线条,泼墨般色彩的描绘,洋溢着 明朗、轻快、甜美的气息,高度的概 括,强力的表现,正是画家充满魅力 的真正原因。 观赏杜菲的作品是件愉快的事, 画家独特的造型和用色将观者无障碍 地带入他的世界,这世界展现了纯粹 的祥和宁静,揭示艺术的精髓和本质。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三下《16生活与艺术中的花》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13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三年级下册《16.生活与艺术中的花》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教材分析:通过欣赏·评述和学习花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它的主要特点,感受体验中西方画花的基本方法以及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表现方法,同时在创作时又不受表现方法、技能的限制,能大胆的将自己对花的认识和感受表现出来,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珍视民族文化的情感,在情感体验中提升文化素养。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生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审美观。
探究知识的热情高,认知水平随思维发展而迅速提高。
但在文化的情境中感受艺术,在艺术中体味情感,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感,因此,本节课我借助教材提供的资源,以“花”作为教与学的主线,师生的活动紧紧围绕“花”,从“热情”人手,创设动感课堂,调动主动参与,通过可视资源及媒体的辅助教学,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发创作的“激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美、表现美,陶醉在文化艺术的“浓情”里。
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寓意;2、能比较中外作品,用自己的语言评述其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3、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用花美化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教具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一、设计游戏,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老师现在就带你们一起去赏花。
1、游戏:“鲜花送给谁”课件展示:百合花、牡丹花、郁金香及其代表的寓意,让学生连线。
问:为什么这样连?生活中真是百花齐放,生活中花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生活与艺术中的花”之美!2、引入新课,出示课题:《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板书:“寓意美”)问:你还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代表着不同寓意的花吗?(大屏出示)二、创设氛围,主动感悟:(一)“艺术中的花”与“生活中的花”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姿态,更有不同的寓意、不同的表现形式。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说课稿

小学美术《生活与艺术中的花》说课稿美术学院郭文秀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四年级的第十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结合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四个学习领域来说,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欣赏自然与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综合能力。
下面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表现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花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寓意。
第二部分是美术作品中的花,这里包含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其绘画方法、材料各不相同,风格迥异,其中还提出了中西方绘画比较的问题。
第三部分是花在生活中的运用,这中间无形中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花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作品中的花源于生活,又美化了生活。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1、显性目标:⑴、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⑵、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2、隐性目标: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⑵、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自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
难点是: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1、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采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体现了重教学过程,轻结论的教学理念。
3、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课件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
三、学法指导: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教学思路及设想:一、导入:(通过鲜花实物,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人美版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旨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花入手,观察花的形态之美,认识常见花卉的不同寓意,在此基础上,感受中西方艺术作品不同视角,不同表现形式,了解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作品中花的关系,感受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归于生活的特性。
二、教学目标1.了解花卉的美好寓意,知道花卉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从花的造型,色彩,用笔,寓意,材料等方面,用自己的语言对花卉作品进行欣赏评价。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作品中的花之间的关系。
知道花卉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难点:能够对花卉作品大胆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过渡语: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总结:花不仅美丽,还可以净化环境,装点生活空间!以花为主题的作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共同学习:2、引出并出示课题《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二)讲授新课1、识花知寓意(1)过渡语:生活中的花很多,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总结: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花有牡丹、月季、百合、康乃馨、郁金香、玫瑰等。
(2)过渡语:每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特点,人们根据花的外形特点和生长特点赋予它们不同的品格,我们来了解一下!牡丹——中国国花,象征着富贵、吉祥。
百合——寓意纯洁、顺利,象征着百年好合。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康乃馨——送给长辈,祝愿幸福、安康。
(3)过渡语:这是著名的花中四君子,它们分别是:梅花、兰花、翠竹、菊花。
梅花——有不畏风雪,百折不挠的精神。
兰花——象征着高洁、典雅,是君子之花。
翠竹——不与百花争艳,却顶风冒雨坚韧不拔。
菊花——高雅、傲霜,是隐士之花。
2、对比获新知(1)过渡语:正因为花的美丽和它所传达的美好寓意,使它成为艺术家们乐于表现的题材。
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作品中的花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总结:生活中的花,自然、纯洁、没有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通过欣赏发现中国传统绘画、建筑、工艺品中花优美的造型;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其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情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学习用花美化生活。
【教学难点】: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理解、感悟绘画作品的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教具】:花的图片、资料、第七册教学课件
【学具】:自己搜集到的花的资料(图片、花语)
【教学过程】
一、预见教学,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现状进行教学预测,并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搜集资料,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语言并制作教学课件。
二、搜索资料,感知欣赏
学生根据所学课题进行多渠道的资料搜集(各种花的图片),在收集、准备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课题的关注。
三、设置问题氛围,激发探究热情
1、出示一个装满各种盛开的花的花瓶。
师: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的花。
不同的花人们根据它的外貌、品格给了它们不同的花语。
看老师花篮里的花,百合花寓意纯洁、顺利、心想事成,郁金香象征爱、荣誉。
下面向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搜到的资料,看看你们都找到了哪些有关花的资料。
(让学生展示自己搜到的资料、图片)
花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也是艺术家们乐于表现的题材之一。
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板书课题。
四、谈话交流,质疑解疑
1、欣赏并分析西方油画作品中的花。
用课件展示或者让学生欣赏课本中的《银莲花》和《蓝花瓶》,出示问题:
1) 生活中的瓶花与艺术作品中的瓶花有什么不同?(生活中的:自然、纯洁、没有情感。
艺术中的:色彩鲜艳、具有装饰性、艺术性、富有情感。
)
2) 这两副画面中的花分别体现了怎样不同的美感?(《银莲花》:线条奔放、色彩艳丽、笔触明快,画家对花的形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强力的表现,作品中充满了活泼自由的气息。
《蓝花瓶》:形象鲜明、形体结实,色彩与笔触庄重大方,作品体现了瓶花的高贵。
)师:塞尚在西方美术界一直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他作画常以黑色的线勾画物体的轮廓,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欣赏并分析中国画作品中的花。
用课件展示或者让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写生玉簪》和《露气》,出示问题:
1) 两副中国画在绘画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写生玉簪》:工笔画----柔美细腻。
《露气》:写意画----大气豪放。
)
2) 画面色彩有什么特点?(设色清淡,层次分明,清新淡雅,浓淡相宜。
)
3、比较中西方绘画作品中的花:教师选出西方和中国画的两副作品让学生观察并比较。
(西方绘画多以瓶花、静物出现,展现花的造型和色彩的魅力。
中国画多表现自然中生长的花,配以飞禽、昆虫增加生气。
)
4、比较生活与艺术作品中的花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1) 我们通常在什么地方见到花呢?(公园、街道、家里、生日、婚礼、开业庆典等)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花语,它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并且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教师解说的同时可以播放搜集到的有关花用途的图片)
2) 艺术作品中的花是经过艺术家的加工再创造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装饰性和艺术性。
师总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3) 分析了许多生活与艺术作品中花的不同表现形式,谁能说一下生活与艺术作品中的花都有什么共同作用?(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得到美的享受。
)
五、展示收获,评价整合
花及有关花的作品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如果让你选择课本中的一副作品
去装饰美化你们自己的小天地,你会选择哪一副?为什么?分析时可根据表现形式、色彩、笔触及作品内容去分析。
(在这一环节,也可以让学生观赏花卉,画一副花的记忆画。
)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花以及有关它的作品对我们生活的美化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家居设计、服装设计、园林设计等等。
(教师讲解同时可展示搜集到的图片,如没有多媒体教学,也可欣赏课本中的作品。
)
让学生在自主搜集资料的同时,了解花的种类、特点及其表达的含义。
初步感受花带给我们的美感与温情。
通过实物与绘画作品的对照,使学生更加了解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
通过具体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西方油画的艺术魅力。
体会国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到中西方绘画形式的不同。
感悟绘画作品不同风格的表现魅力。
通过分析让学生体会“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
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学会更深一层理解、欣赏、评述绘画作品。
将艺术回归于生活,再次拉近学生生活与艺术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