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有源医疗器械相关法规

欧洲有源医疗器械相关法规
欧洲有源医疗器械相关法规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207/2012

of 9 March 2012

on electronic instructions for use of medical devices

(Text with EEA relevance)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Having regard to the Treaty o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European

Union,

Having regard to Council Directive 90/385/EEC of 20 June 1990 on the approximation of the laws of the Member States relating to active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 1 ), and in particular Article 9(10) thereof,

Having regard to Council Directive 93/42/EEC of 14 June 1993 concerning medical devices ( 2 ), and in particular Article 11(14) thereof, Whereas:

(1) For some medical devices the provision of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instead of in paper form can be beneficial for professional users. It can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burden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edical devices industry by reducing costs, while maintaining 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afety.

(2) Such possibility of providing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 -

tronic form instead of in paper form should be limited to certain medical devices and accessories intended to be used in specific conditions. In any case, for reasons of safety and efficiency users should always have the possi -bility to obtain thos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paper form on request.

(3)

In order to reduce potential risks as far as possible,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provision of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should be subject to a specific risk assessment by the manufacturer.

(4)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users have access to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about access to thos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and about the right to request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paper form, should be provided.

(5) To ensure unconditional access to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and to facilitate the communication of updates and of product alerts,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should also be available through a website.

(6) Regardless of the language obligations imposed on

manufacturers by the law of the Member States, manu -facturers who provid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should indicate on their website in which Union languages those instructions are available.

(7) Except for medical devices of Class I, as defined in Annex

IX to Directive 93/42/EEC, the fulfilment of the

obligations laid down in this Regulation should be

reviewed by a notified body during the procedure applicabl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based on a specific sampling method.

(8) As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privacy of natural

persons with respect to the processing of personal data

should be ensured by manufacturers and notified bodies as well, it is appropriate to provide that websites containing instructions for use of a medical device fulfil the requirements of Directive 95/46/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4 October 1995 on th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regard to the processing of personal data and on the free movement of such data ( 3 ).

(9) In order to ensure safety and consistency,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which are provided in addition to

complet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paper form should be covered by this Regulation as regards limited requirements in relation to their contents and websites.

(10) It is appropriate to provide for a deferred application of

this Regulation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smooth transition to

the new system and to allow all operators and Member States time to adapt to it.

(11) The measures provided for in this Regulation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pinion of the Committee set up by Article 6(2) of Directive 90/385/EEC,

HAS ADOPTED THIS REGULATION:

Article 1

This Regulation establishes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of medical devices referred to in point 15 of Annex 1 to Directive 90/385/EEC and in point 13 of Annex I to Directive 93/42/EEC may be provided in electronic form instead of in paper form.

It also establishes certain requirements concerning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which are provided in addition to complet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paper form relating to their contents and websites.

Article 2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Regulation,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s shall apply:

(a) ‘instructions for use’ means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manufacturer to inform the user of the device of its safe and proper use, of its expected performances and of any

( 1 ) OJ L 189, 20.7.1990, p. 17. ( 2 ) OJ L 169, 12.7.1993, p. 1.

( 3 ) OJ L 281, 23.11.1995, p. 31.

precautions to be taken as outlined in the relevant parts of point 15 of Annex 1 to Directive 90/385/EEC and of point

13 of Annex I to Directive 93/42/EEC;

(b)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means instructions

for use displayed in electronic form by the device, contained in portable electronic storage media supplied by the manu-facturer together with the device, or instructions for use available through a website;

(c) ‘professional users’ means persons using the medical device

in the course of their work and in the framework of a professional healthcare activity;

(d) ‘fixed installed medical devices’ means devices and their

accessories which are intended to be installed, fastened or otherwise secured at a specific location in a healthcare facility so that they cannot be moved from this location or detached without using tools or apparatus, and which are not specifically intended to be used within a mobile healthcare facility.

Article 3

1. Subject to the conditions set out in paragraph 2, manu-facturers may provid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instead of in paper form where those instructions relate to any of the following devices:

(a) active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and their accessories

covered by Directive 90/385/EEC intended to be used exclusively for the implantation or programming of a defined active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b)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and their accessories covered by

Directive 93/42/EEC intended to be used exclusively for the implantation of a defined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c) fixed installed medical devices covered by Directive

93/42/EEC;

(d) medical devices and their accessories covered by Directives

90/385/EEC and 93/42/EEC fitted with a built-in system visually displaying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e) stand-alone software covered by Directive 93/42/EEC.

2. Manufacturers may provid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instead of in paper form for the devices listed in paragraph 1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a) the devices and accessories are intended for exclusive use by

professional users;

(b) the use by other persons is not reasonably foreseeable.

Article 4

1. Manufacturers of devices referred to in Article 3 that provid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instead of in paper form shall undertake a documented risk assessment which shall cover at least the following elements:

(a)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of the intended users in

particular regarding the use of the device and user needs;

(b)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device will

be used;

(c)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of the intended user of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needed to display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d) access of the user to the reasonably foreseeable electronic

resources needed at the time of use;

(e) performance of safeguards to ensure that the electronic data

and content are protected from tampering;

(f) safety and back-up mechanisms in the event of a hardware

or software fault, particularly if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are integrated within the device;

(g) foreseeable medical emergency situations requiring the

provision of information in paper form;

(h) impact caused by the temporary unavailability of the

specific website or of the Internet in general, or of their access in the healthcare facility as well as the safety measures available to cope with such a situation;

(i) evaluation of the time period within which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shall be provided in paper form at the users request.

2. The risk assessment for the provision of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shall be updated in view of the experience gained in the post-marketing phase.

Article 5

Manufacturers of devices referred to in Article 3 may provid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instead of in paper form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1) the risk assessment referred to in Article 4 shall demon-

strate that providing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maintains or improves the level of safety obtained by

providing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paper form;

(2) they shall provid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in

all Member States where the product is made available or

put into service, unless duly justified in the risk assessment

referred to in Article 4;

(3) they shall have a system in place to provide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printed paper form at no additional

cost for the user, within the time period set out in the risk

assessment referred to in Article 4 and at the latest within

7 calendar days of receiving a request from the user or at

the time of delivery of the device if so requested at the

time of order;

(4) they shall provide, on the device or on a leaflet,

information on foreseeable medical emergency situations

and, for devices fitted with a built-in system visually

displaying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formation on how

to start the device;

(5) they shall ensure the proper design and functioning of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and provide verifi-

cation and validation evidence to this effect;

(6) for medical devices fitted with a built-in system visually

displaying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they shall ensure that

displaying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does not impede the

safe use of the device, in particular life-monitoring or

life-supporting functions;

(7) they shall provide, in their catalogue or in other appro-

priate device information support, information on software

and hardware requirements needed to display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8) they shall have a system in place to clearly indicate when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have been revised and to inform

each user of the device thereof if the revision was

necessary for safety reasons;

(9) for devices with a defined expiry date, except implantable

devices, they shall keep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available

for the users in electronic form for at least 2 years after

the end of the expiry date of the last produced device;

(10) for devices without a defined expiry date and for

implantable devices, they shall keep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available for the users in electronic form for a

period of 15 years after the last device has been manu-

factured.

Article 6

1. Manufacturers shall clearly indicate that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of the device are supplied in electronic form instead of in paper form.

That information shall be provided on the packaging for each unit or, where appropriate, on the sales packaging. In the case of fixed installed medical devices, that information shall also be provided on the device itself.

2. Manufacturers

shall provide information on how to access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That information shall be provided as set out in the second subparagraph of paragraph 1 or, if not practicable, in a paper document supplied with each device.

3. The information on how to access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shall contain the following:

(a) any information needed to view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b) a unique reference, giving direct access, and any other

information needed by the user to identify and access the appropriate instructions for use;

(c) relevant manufacturer contact details;

(d) where, how and within which tim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paper form can be requested and shall be obtained at no additional cost in conformity with Article 5.

4. Where a part of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s intended to be provided to the patient, that part shall not be provided in electronic form.

5.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shall be available entirely as text which may contain symbols and graphics with at least the same information as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paper form. Video or audio files may be offered in addition to the text.

Article 7

1. Where manufacturers provide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on an electronic storage medium together with the device or where the device itself is fitted with a built-in system visually displaying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shall also be made accessible to the users through a website.

2. Any website containing instructions for use of a device which are provided in electronic form instead of in paper form shall comply with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a)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shall be provided in a commonly

used format that can be read with freely available software;

(b) it shall be protected against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trusion;

(c) it shall be provid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 server downtime

and display errors are reduced as far as possible;

(d) it shall mention in which Union languages the manufacturer

provides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e) it shall fulfil the requirements of Directive 95/46/EC;

(f) the Internet address as displayed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6(2) shall be stable and directly accessible during the periods set out in points (9) and (10) of Article 5;

(g) all previous versions of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ssued in

electronic form and their date of publication shall be available on the website.

Article 8

Except for medical devices of Class I, as defined in Annex IX to Directive 93/42/EEC, the fulfilment of the obligations laid down in Articles 4 to 7 of this Regulation shall be reviewed by a notified body during the procedure applicabl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as referred to in Article 9 of Directive 90/385/EEC or Article 11 of Directive 93/42/EEC. The review shall be based on a specific sampling method adapted to the class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duct.

Article 9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electronic form which are provided in addition to complet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paper form shall be consistent with the content of the instructions for use in paper form.

Where such instructions for use are provided through a website, this website shall fulfil the requirements set out in points (b), (e) and (g) of paragraph 2 of Article 7.

Article 10

This Regulation shall enter into force on the 20th day following its publication in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It shall apply from 1 March 2013.

This Regulation shall be binding in its entirety and directly applicable in all Member States. Done at Brussels, 9 March 2012.

For the Commission

The President

José Manuel BARROSO

12组欧洲教育发展、现状与特点

欧洲教育的发展、特点与现状 ?1、英国的教育 ?2、德国的教育 ?3、欧洲教育的特点 ?4、欧洲教育的现状

一、英国的教育 一、教育改革 1、“教育机会平等”口号下的“应试教育”(1944年至20世纪60年代) 1944年推出的《巴特勒教育法》

《巴特勒教育法》的特点 ?1、向所有5—15岁的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 ?2、取消过去那种“初级教育”和“继续教育”两级分段制 ?总而言之: ?《巴特勒教育法》仍然是“11岁向上”考试,是智力、英语和算术的综合测试。根据这些测试结果,学生被归入以上三种不同的学校。 ?学习成绩优异的可以进入文法中学,以便为升入大学做准备;成绩良好且动手能力较强的可升入技术性的技术中学,以升入非大学高校为目标;大批学习成绩一般或低下的可升入职业性的现代中学,从而为中学毕业后走向劳动力市场做准备。

人人都想要的愉快教育 ?“教育过程平等”口号下的“愉快教育”(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 ?不平等:文法中学的地位最高,技术中学次之,现代中学的地位最低。11岁考试确实能给儿童进行分类,但在实践中能否科学地分类儿童,很值得怀疑。 ?愉快教育的特点:小学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严格分科的教学现象,全面鼓励学生学习,注重学生个性、兴趣发展和经验增长。

你怎么又回来了 ?“教育质量平等”口号下的“应试教育”回归(20世纪80年代末至现在)。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的政治家意识到英国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经济相比已经落后了。许多分析都指出经济与教育有着不可否认的因果联系,如果不从教育质量抓起,英国21世纪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还要下降。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练习题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练习资料 (20141208版) 1、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A) A、对 B、错 2、《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是医疗器械监管的最高法律。(A ) A、对 B、错 3、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 B )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 A )管理。 A、注册 B、备案 4、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业务以及第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业务的经营企业,还应当建立销售记录制度。( A ) A、对 B、错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计生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C ) 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未按照要求提交质量管理体系自查报告的; 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建立并执行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 ③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业务以及第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业务的经营企业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建立并执行销售记录制度的; ④对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使用单位未按照消毒和管理的规定进行处理的; ⑤医疗器械使用单位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或者未按照规定销毁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的;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E、①②④⑤ 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C ) 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未依照本条例规定整改、停止生产、报告的; ②生产、经营说明书、标签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医疗器械的;

③未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标示要求运输、贮存医疗器械的; ④转让过期、失效、淘汰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在用医疗器械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E、①②④ 7、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临床试验对人体具有较高风险的,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A ) A、对 B、错 8、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需要进行临床试验。(B ) A、对 B、错 9、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由(C )制定。 A、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国家食品药品认证中心 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10、开办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向(B )申请生产许可。 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B、所在地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所在地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1、开办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给( C )。 A、生产许可证 B、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C、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 12、《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有效期( B )年。 A、4年 B、5年 C、6年 13、《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不载明许可证编号,但附生产产品登记表( B )。 A、对 B、错 14、《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在有效期届满前( C )向原发证部门提出延续申请。 A、3个月 B、5个月 C、6个月 15、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委托生产医疗器械的应办理委托生产备案( A )。 A、对 B、错 16、医疗器械受委托生产企业生产产品只应当注明“受托生产”( B ) A、对 B、错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部分) 2015年02月05日 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的总体思路和原则是什么? 依据《条例》设定的原则和要求对《办法》进行修订。修订的总体思路与《条例》修订的总体思路保持一致,以分类管理为基础,以风险高低为依据,确定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的具体要求。医疗器械注册是一项行政许可制度,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其拟上市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及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以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过程。医疗器械备案是医疗器械备案人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提交的备案资料存档备查。对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管理,是基于产品风险的考虑设置的行政监管手段。备案人向行政机关报送资料,行政机关对备案资料进行形式审查,发给备案人备案凭证,并公布备案信息。通过备案存档收集信息并

开展后续监督检查,对不合乎法规要求的,应责成企业及时纠正或采取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 二、医疗器械备案和注册需分别向哪些部门申请? 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注册管理。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备案人向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进口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备案人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交备案资料。进口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医疗器械的注册、备案,参照进口医疗器械办理。 三、申请医疗器械备案需提交的资料? 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需提交安全风险分析报告、产品技术要求、产品检验报告、临床评价资料、产品说明书及最小销售单元标签设计样稿、生产制造信息、证明性文件、符合性声明等资料。 四、申请医疗器械注册需提交的资料? 申请医疗器械注册需提交申请表、证明性文件、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详细)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基础外科手术器械 医用缝合针:医用缝合针 基础外科用刀:手术刀柄皮片刀疣体剥离刀柳叶刀铲刀剃毛刀皮屑刮刀挑刀锋刀修脚刀修甲刀解剖刀手术刀片 基础外科用剪:手术剪组织剪综合组织剪拆线剪石膏剪解剖剪纱布绷带剪教育用手术剪 止血钳小血管止血钳蚊式止血钳组织钳硬质合金镶片持针钳持针钳创夹缝拆钳皮肤轧钳子弹钳纱布剥离钳海绵钳帕巾钳皮管钳基础外科用钳: 器械钳 基础外科用镊夹:小血管镊无损伤镊组织镊整形镊持针镊保健镊拔毛镊帕巾镊敷料镊解剖镊止血夹病历夹 基础外科用针、钩:动脉瘤针探针推毛针植毛针挑针直尖针静脉拉钩创口钩扁平拉钩双头拉钩皮肤拉钩解剖钩 刀片夹持器麻醉口罩麻醉开口器照明吸引器头粉刺取出器黑头粉刺压出器皮肤刮匙皮肤套刮器皮肤刮划测检器皮肤检查尺皮肤组基础外科其它器械: 织钻孔器开口器卷棉子毁形机洗瓶机 显微外科手术器械 显微外科用刀、凿:显微喉刀 显微外科用剪:显微剪显微枪形手术剪显微组织剪

显微外科用钳:显微枪形麦粒钳显微喉钳显微持针钳 显微外科用镊、夹:显微镊显微持针镊显微止血夹 显微外科用针、钩:显微耳针显微喉针显微耳钩显微喉钩 显微外科用其他器械:显微合拢器 神经外科手术器械 神经外科脑内用刀:脑神经刀可拆卸式脑膜刀脑神经刀脑膜刀 神经外科脑内用钳:肿瘤摘除钳脑组织咬除钳银夹钳U型夹钳动脉瘤夹钳 神经外科脑内用镊:脑膜镊垂体瘤镊肿瘤夹持镊 神经外科脑内用钩、刮:脑膜钩脑膜拉钩神经钩神经根拉钩交感神经钩脑刮匙脑垂体刮匙神经外科脑内用其他器械:脑活检抽吸器脑膜剥离器脑吸引器后颅凹牵开器手摇颅骨钻脑打针锤脑压板 眼科手术器械 眼科手术用剪:角膜剪眼用手术剪眼用组织剪 眼科手术用钳:晶体植入钳环状组织钳

欧洲语言种类.

欧洲语言种类 欧洲的语言十分复杂。尽管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 目前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均较先进,逐渐消除了国家、民族间交往的一些语言上的障碍,但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民族结构复杂、交通方便,语言差别十分显著。 欧洲的语言大部分属于印欧语系,它是由印欧语的原始语言演变而来。此外, 在欧洲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民族讲乌拉尔、阿尔泰等语系的语言。 1. 印欧语系 (一罗曼语族(或称拉丁语族 包括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加泰隆语、加利西亚语、摩尔达维亚语、雷托罗曼语等。 (二日耳曼语族 分为西日耳曼语支和北日耳曼诺支, 前者包括德语、荷兰语、佛拉芒语、英语;后者包括丹麦语、瑞典语、挪威语和冰岛语。此外,一部分犹太人讲的意第绪语也属于日耳曼语族。 (三斯拉夫语族 分为东斯拉夫语支、西斯拉夫语支和南斯拉夫语支。东斯拉夫语支由俄罗斯诺、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组成;西斯拉夫语支包括波兰语、索布语、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属于南斯拉夫语支的语言,有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马其顿语、斯洛文尼亚语等。 (四克尔特语族 包括爱尔兰语、苏格兰盖尔语、威尔土语和布列塔尼语。 (五波罗的海语族

由拉脱维亚语和立陶宛语组成,或称其为列托—立陶宛语族。 (六希腊语族 希腊语自成一体。 (七阿尔巴尼亚语族 目前仅存阿尔巴尼亚语。 (八印度语族 目前在欧洲主要指吉卜赛人的本族语言。 2. 乌拉尔语系 (一芬兰语族 包括芬兰语、萨阿米语、爱沙尼亚语、卡累利阿语、莫尔多瓦语、马里语、乌德穆尔特语、科米语等。 (二乌戈尔语族 马扎尔语或称匈牙利语。 3. 阿尔泰语系 (一突厥语族 包括土耳其语、楚瓦什语、鞑靼语、巴什基尔语、哈萨克语。 (二蒙古语族 为卡尔梅克语。 4. 闪含语系 只有马耳他语。

(完整版)医疗器械全部法规汇总2018.1.8

目录 1.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3) 2.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28) 3.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 (47) 4.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修正案 (70) 5. 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 (71) 6. 医疗器械分类规则 (78) 7. 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 (87) 8.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90) 9.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程序的通知 (116) 10. 关于印发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的通知 (119) 11. 关于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有关事项的公告 (133) 12. 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 (154) 13. 关于发布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的通告 (165) 14.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 (231) 15. 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235 16. 关于发布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 (242) 17. 关于发布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 (356) 18. 关于发布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 (378) 19.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开展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预评价工作规定的通知 (382) 20. 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 (385) 21. 关于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 (414) 22. 关于发布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 (435) 23. 关于发布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 (450) 24. 关于实施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 (461) 25. 关于印发境内第三类和进口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的通知 (465) 26. 关于印发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的通知 (476) 27.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的公告 (492) 28. 关于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报资料编写指南的通告 (499) 29.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审评沟通交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告 (506) 30.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517) 31.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534) 32.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的公告 (549) 33.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公告 (560) 34.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的公告 (574) 35. 关于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的通知 (587) 36. 关于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备案有关事宜的公告 (596) 37. 关于实施《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 (607)

二类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大全

二类医疗器械分类 目录大全 6801 基础外科手术器械 序 名称品名举例类别号 1医用缝合针 医用缝合针 ( 不带线 )Ⅱ(不带线) 6803 神经外科手术器械 序 名称品名举例类别号 1神经外科脑 脑神经刀、可拆卸式脑膜刀、脑神经刀、脑膜刀Ⅱ内用刀 2神经外科脑 肿瘤摘除钳、脑组织咬除钳Ⅱ内用钳 3神经外科脑 脑膜镊、垂体瘤镊、肿瘤夹持镊Ⅱ内用镊 4神经外科脑脑膜钩、脑膜拉钩、神经钩、神经根拉钩、交感神 Ⅱ内用钩、刮经钩、脑刮匙、脑垂体刮匙 神经外科脑 5内用其他器脑活检抽吸器、脑膜剥离器Ⅱ械 6804 眼科手术器械 序 名称品名举例类别号 1眼科手术用二氧化碳眼科冷冻治疗仪、白内障超声乳化系统用 Ⅱ其他器械负压导管 口腔用其它 2一次性牙科冲洗针Ⅱ器械

6807 胸腔心血管外科手术器械 序 名称 号 胸腔心血管1 外科用钳品名举例类别 心内膜心肌活组织钳、心房侧壁钳、主动脉侧壁钳、 主动脉阻断钳、主动脉止血钳、主动脉游离钳、无 损伤肺动脉止血钳、无损伤动脉止血钳、无损伤动Ⅱ 脉导管钳、动脉侧壁钳、动脉阻断钳、静脉阻断钳、 腔静脉钳、腔静脉游离钳、主肺动脉钳 2胸腔心血管大隐静脉镊、心房止血器、心耳止血器、凹凸齿止 Ⅱ外科用镊、夹血夹 胸腔心血管 3外科用其他血管打洞钳(器)、心房打洞器、二尖瓣扩张器Ⅱ器械 胸腔心血管心内吸引器(头)、左房引流管、冠状动脉吸引器、 4外科用吸引冠状动脉灌注器、大隐静脉冲洗管、静脉撑开器、Ⅱ器短柄吸引器(头) 6808 腹部外科手术器械 序 名称品名举例类别号 1腹部外科用 食道吻合器、肠道吻合夹、肠道吻合器Ⅱ其他器械 6809 泌尿肛肠外科手术器械 序 名称品名举例类别号 1泌尿肛肠科 血管阻断钳、骼血管阻断钳、骼静脉侧壁钳Ⅱ用钳 2J 型导尿管、肛肠手术用多功能小针刀、弯头负压 Ⅱ吸力式套扎枪 6810 矫形外科(骨科)手术器械 序 名称品名举例类别号 1矫形(骨科) 椎管铲刀、椎管锉刀、手锥Ⅱ外科用刀、锥 2矫形(骨科)颈椎咬骨钳、颈椎双关节咬骨钳、脊柱侧弯矫正钳、Ⅱ

中国、美国和欧洲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中国、美国和欧洲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在北美和欧洲,过去的30年目睹了高等教育领域内史无前例的扩张以及近期内为改革和重建所作的努力。我自己所在的大学,哈佛大学,30年来首次全面彻底地修改了它的本科生教程,而欧洲大学在其本科教育结构层面上所施行的改革甚至更为彻底。但是地球上恐怕没有任何地方高等教育所经历的变革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经历的那样更具有革命性。30年前,中国的大学才刚刚从文化革命的灰烬中重新起步。今天,它们已经以稳健的姿态在国际上朝着教育和研究的领先地位迈进。 以武汉大学为例,这所有争议的中国资格最老的近代大学,彰显出中国高教系统在过去一个世纪内所经历的巨大变化。武汉以及所处的湖北省长期以来在中国商业、学术和政治发展方面居于中心地位。1893年,先于北京大学五年,以改革著称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建立了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在随后的年代里该校成为20世纪中国一系列核心事件的目击者:那场于1912年推翻满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即发生在武汉;武汉也是1927年分庭抗礼的两个国民政府之一武汉政府的所在地和1938年蒋介石西迁抗战政府的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武汉成为大工业基地。今天,武汉上游的湖北省西部是全世界最大的工程项目三峡工程的所在地(一所称之为“三峡大学”的大学也建立于此)。 1949年之前,武汉大学拥有骄人的发展历史,但是它在文化革命期间几乎被损失殆尽。今天,武汉大学是一所拥有近3500名教工、3万名本科生和1·7万名研究生的综合性大学。它能够在143个学科内授予博士学位,其学位的涵盖面甚至超过了哈佛。 武汉大学的更新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宏大叙事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在大众高等教育方面所经历的这场革命使美国上世纪50年代和欧洲70年代所经历的同类改革相形见绌。中国的这场

如何确定医疗器械分类类目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医疗器械分类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根据我从业的网来天下医疗器械商城网站的分析,结合行业内专业的目录参考,我总结出自己的目录模板,放在这里供行业内的朋友参考,互相学习借鉴,希望能帮助解决有关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问题。 以下是分类图,一级类目为: 全部商品分类 配件大全 医用耗材 医疗器械 一级类目配件大全分类如下: 全部商品分类 配件大全 医用灯泡电(源)线 超声探头穿刺架 球管导联线 医用耗材 胶片灯泡口罩手套鞋罩急救包胃管 吸氧管B超打印纸 医疗器械 胎儿/母婴监护仪 麻醉监护仪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动态血压仪常用配件 医用灯泡电(源头)线电池开关插头转换头连接器 超声配件 超声探头穿刺架球管 电子配件 稳压器涡轮机显像 自动排水系统 手术配件 双极镊双极电缆电极 止血带专业连接管 诊察配件 血氧探头心电胸吸球肢体夹 血压袖套导联线\延长线血压连接管血压充气装置体温探头 检验配件 橡胶实验用品塑料实验用品 移液器支架血压连接器 牙科配件 牙科手机配件牙科大型配件 牙科其他配件

一级类目医用耗材分类如下: 常用耗材 口罩 手套 鞋罩 医用服装 纤维毛巾PE 制品 利器盒 病历夹 硅胶垫 医用标记材料 碘伏棉棒 检验耗材 移液器吸头(盒) 胶塞 洗耳球 乳胶帽\管 乳胶球 其他 一次性管包/护理 胃管 护理管 吸氧管 导尿管 换药包 产包 手术包 急救包 导尿包 橡胶布 护理袋 造口袋 肛门袋 引流袋 肛门圈 备皮刀 大便球妇科冲洗器 胶片/试剂(纸) 医用胶片 血糖试纸 尿液试纸 生化试剂 B 超打印纸 采血/消毒 微量血气采血器 采血管 手消毒液 吸氧/雾化 吸氧面罩 一次性吸氧管 一次性雾化器 冰敷/降温 医用冰毯 医用冰帽 医用冰带 医用冰枕 退热凝胶 一次性冰袋 全部商品分类 配件大全 医用灯泡 电(源)线 超声探头 穿刺架 球管 导联线 医用耗材 胶片 口罩 手套 鞋罩 急救包 胃管 吸氧管 B 超打印纸 医疗器械 胎儿/母婴监护仪 心电监护仪 麻醉监护仪 心电图机 动态血压仪

对欧洲职业教育学分转移的认识

对欧洲职业教育学分转移的认识 [摘要]欧洲职业教育的学分转移(ECVET)是职业教育在欧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更侧重于转移功能。其思想假设于:对能力的共同认可,对在其他国家获得的能力是可以被认可的、评估的,并可以和本国的能力结合在一起的,不同国家间的不同职业教育在学分为参考的思想下具有等同的性质;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同时导致了这种学分转移体制面临着多方面、多层次的挑战。 [关键词]欧洲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学分学分转移 一、如何看待欧洲职业教育学分转移 欧洲一体化带给了欧洲发展新的生命力。管理学之父——德鲁克1935年将他由维也纳移居美国的缘由归于欧洲坚守传统,他认为“在美国,人们展望未来”,而“在欧洲,人们却试图再创昨天的辉煌”①,欧洲无法创新成为德鲁克选择美国的主要原因,那么从20世纪后期欧洲发生的一切推翻了德鲁克对欧洲的认识,一体化成为欧洲贡献给世界的最具震撼力的创新。一体化由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联盟构想,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已成为欧洲社会的代名词,换句话讲,任何一个领域在欧洲是不能将一体化思想排除在外的。 综观50年的发展历程,职业教育越来越被认为是欧洲创建劳动力市场、实施就业战略、提升竞争力、增加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欧洲之外,人们认为欧洲的职业教育是一体的;然而在欧洲内部,国与国之间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体制差别极大,欧洲职业教育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随处可见。在职业教育模式上有双元制(学徒制)、学校模式和能力模式。在管理体制上,有在中央集权制下的职业教育体系,如法国、捷克、卢森堡、土耳其等国;有在分权体制下的职业教育体系,如英国、德国、芬兰、奥地利等国。在管理机构上,有分属于教育部的,有分属于劳动就业部门的,还有教育部和劳动就业部二者都参与管理的。欧洲一体化与职业教育的多样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如何解决这种矛盾,成为欧洲职业教育学分转移所考虑的关键问题。 欧洲计划在2010年的最后期限过渡到高等教育新的学分体制框架下,职业教育属于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步伐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11月12日欧洲教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解读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 解读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 一、《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规范医疗器械命名是医疗器械监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使用通用名称有助于生产、流通、使用、监管各方对医疗器械产品进行高效的识别,是正确使用和科学监管的前提。 2014年国务院发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医疗器械应当使用通用名称。通用名称应当符合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医疗器械命名规则。”。 《条例》发布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借鉴全球医疗器械术语系统(GMDN)的构建思路和相关标准,参照药品通用名称命名的.格式和内容,组织制定了《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经过系统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规则》于2015年12月21日以总局令第19号发布,2016年4月1日起施行。 二、《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制定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医疗器械产品种类繁多、技术特点复杂、组成结构差异大,规范命名难度大,要实现对每一个具体产品的规范命名,需要建立一套以“规则-术语-数据库”为架构的医疗器械命名系统。 《规则》主要明确了通用名称命名的基本原则、内容要求、结构组成及禁

用词等,对现有产品名称中不符合基本原则和夸张绝对等内容进行规范,重点解决当前名称相对混乱、误导识别等问题,是命名工作的统领。依据规则,分领域对核心词和特征词制定术语,形成术语“字典”,对通用名称层次、角度、词序及技术用语等进行系统规范,解决现有名称中不标准、不系统等问题,是命名工作的技术支持。根据产品特点,选择适宜的术语,组合生成通用名称,汇总形成通用名称数据库,是命名工作的具体落地。根据技术发展适时对术语和数据库进行更新,逐步形成一个科学规范高效的医疗器械动态命名体系。 医疗器械命名与分类和编码共同构成医疗器械监管的重要基础。命名解决产品是什么的问题,分类解决产品风险问题,标识编码解决产品的唯一性识别和追溯问题,三者相互关联,在医疗器械全程监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通用名称应具有什么样的组成结构? 《规则》明确了通用名称命名的基本原则是合法、科学、明确、真实,即通用名称命名应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应采用专业术语及词汇进行表述,应与产品的真实属性相一致。《规则》规定通用名称应当使用中文,并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实施中,对于一些多年应用,且形成行业共识的专业词汇,如X射线,C反应蛋白等,在通用名称中使用也是被允许的。 《规则》规定了“具有相同或相似预期目的、共同技术同品种医疗器械应使用相同的通用名称”与YY/T 0468-201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医疗器械术语系统数据结构》标准(等同采用ISO 15225:2010 Medical devices—Quality management—Medical device nomenclature data structure)相一致,明确了通用名称是共性名称的定位,又与国际命名相关标准的要求相接轨。 具体来说,“具有相同或相似预期目的”,是指产品的预期使用相同或相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试题-答案

法律法规试题 一、单选题(15题,每题1分) 1、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发《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决定。 A、10 B、15 C、20 D、30 答案: D 2、从事医疗器械生产活动,非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有与生产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生产场地、环境条件、生产设备以及专业技术人员; B、有对生产的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检验的机构或者专职检验人员以及检验设备; C、产品标准 D、有保证医疗器械质量的管理制度; 答案:C 3、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和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不用提交的资料( ) A、仓库地址的地理位置图、平面图、房屋产权证明(或租赁协议)复印件产品、技术要求; B、产品检验报告; C、注册产品标准 答案:A 4、医用中心制氧系统按医疗器械的结构特征、使用状态分类,为( ) A、有源医疗器械、接触或进入人体器械 B、有源医疗器械、非接触人体器械 C、无源医疗器械、接触或进入人体器械 D、无源医疗器械、非接触人体器械 答案:B 5、涂改、倒卖、出租、出借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或者以期货形式非法转让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由县组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 )罚款。 A、5000元以上10000万以下 B、5000元以上20000万以下 C、3万元以下 答案: C 6、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的法律责任主体是( ) A、医疗器械制造商 B、技术监督管理部门 C、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复核备案部门 答案: A 7、医疗器械使用状态可分为接触或进入人体器械和非接触人体器械,属于非接触人体器械的内容是:( ) A、对医疗效果的影响,其程序分为:基本不影响;有间接影响;有重要影响 B、使用时限分为:暂时使用;短期使用;长期使用

医疗器械注册相关法规汇总

序号关键词文件名称生效日期链接编号 1法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14/6/1https://www.360docs.net/doc/09590094.html,/WS01/CL0784/97814.html国务院令第650号 2法规《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2016/4/1https://www.360docs.net/doc/09590094.html,/WS01/CL0053/139000.html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3法规《医疗器械分类规则》2015/7/14https://www.360docs.net/doc/09590094.html,/WS01/CL0053/124222.html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4法规《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2014/10/1https://www.360docs.net/doc/09590094.html,/WS01/CL0053/103758.html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6号5法规《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2014/10/1https://www.360docs.net/doc/09590094.html,/WS01/CL0053/103756.html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4号6法规《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2014/10/1https://www.360docs.net/doc/09590094.html,/WS01/CL0053/103757.html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5号7法规(解读)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五2015/11/19https://www.360docs.net/doc/09590094.html,/WS01/CL1692/135463.html 8法规(解读)关于执行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2015/11/4https://www.360docs.net/doc/09590094.html,/WS01/CL0845/134021.html食药监械管〔2015〕247号 9法规(解读)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四2015/11/2https://www.360docs.net/doc/09590094.html,/WS01/CL1692/133864.html 10法规(解读)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三(关于《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的修订说明)2015/7/16https://www.360docs.net/doc/09590094.html,/WS01/CL1692/124283.html 11法规(解读)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二(《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部分)2015/2/5https://www.360docs.net/doc/09590094.html,/WS01/CL1692/113955.html 12法规(解读)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体外诊断试剂 注册管理办法》部分) 2015/2/5https://www.360docs.net/doc/09590094.html,/WS01/CL1692/113956.html 13注册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2015/8/18https://www.360docs.net/doc/09590094.html,/WS01/CL0056/126821.html国发〔2015〕44号 博济医药汇总:医疗器械相关法规

医疗器械注册员必备法规

医疗器械注册员必备法规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自2014年6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配套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陆续密集出台。 新法规的出台意味着医疗器械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医疗器械注册人熟悉这些必备的法规,对企业正常运行、产品如期顺利上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发布和正在征求意见的系列法规文件目录如下,具体内容参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行政法规 1.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 2. 国务院关于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80号) 部门规章 1.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CFDA局令第4号) 2.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CFDA局令第5号) 3. 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CFDA局令第6号) 4.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CFDA局令第7号)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修正版)(2017年11月21日发布) 5. 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CFDA局令第8号) 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修正版)(2017年11月21日发布) 6. 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CFDA局令第14号) 7. 医疗器械分类规则(CFDA局令第15号) 8. 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CFDA局令第18号) 9. 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CFDA局令第19号) 10.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CFDA 国家卫计委令第25号) 11. 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CFDA局令第29号) 12.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修正案(CFDA局令第30号) 13. 关于调整部分医疗器械行政审批事项审批程序的决定(CFDA局令第32号) 14. 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CFDA局令第33号) 15.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CFDA局令第38号) 产品分类界定 1. 关于可降解泪道栓子等53个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食药监办〔2013〕11号) 2. 关于体外高频治疗机等47个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食药监办械管〔2013〕31号) 3. 关于血细胞分离机用耗材等11个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食药监办械管〔2013〕68号) 4. 关于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制备用套装等23个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食药监办械管〔2013〕69号)

医疗器械相关法规汇总

一、主要注册法规 《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31号) 2002年1月4日发布,2002年5月1日实施 《境内第三类和进口医疗器械注册文件受理标准》(国药监械[2002]18号) 2002年1月22日发布并实施 关于执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药监械[2002]223号) 2002年7月2日发布并实施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规范的通知》(国药监械[2002]407号) 2002年11月7日发布并实施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5号令) 2004年1月17日发布,2004年4月1日实施 《关于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后说明书更改备案有关事项的公告》(国食药监械[2004]55号)2004年3月11日发布并实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0号令《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 2004年7月8日发布并实施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6号令) 2004年8月9日发布并实施 关于向生产企业提供境内第三类、境外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副本有关操作程序的通知(食药监械函[2005]42号) 2005年7月5日发布并实施 关于《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重新注册有关问题的解释意见(国食药监械[2006]284号)2006年6月26日发布并实施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咨询管理规范》

2007年3月26日发布并实施 《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纠错-技术审评环节管理规范》 2007年3月26日发布并实施 《医疗器械说明书备案审查规范》 2007年4月30日发布并实施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和审查指南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7]345号) 2007年6月15日发布并实施 《关于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变更申请有关事项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7]778号) 2007年12月25日发布并实施 关于执行GB 《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有关事项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8]314号) 2008年6月26日发布,2008年7月1日实施 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8]409号)2008年7月23日发布并实施 《关于清理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文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8]518号) 2008年9月16日发布并实施 《关于境外医疗器械标签和包装标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8]634号) 2008年11月3日发布并实施 《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的暂行规定》中涉及重新注册产品注册申报资料的说明》 2009年2月23日发布并实施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关于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报若干技术问题的说明》 2009年7月30日发布并实施

2020年最新国内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清单

2020年最新国内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清单 一、行政法规 1 项 1.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0 号) 二、部门规章 16 项 1.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CFDA 局令第4 号) 2.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CFDA 局令第5 号) 3.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CFDA 局令第6 号) 4.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CFDA 局令第7 号) 5.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CFDA 局令第8 号) 6.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CFDA 局令第14 号) 7.医疗器械分类规则(CFDA 局令第15 号) 8.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CFDA 局令第18 号) 9.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CFDA 局令第19 号) 10.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CFDA 国家卫计委令第25 号) 11.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CFDA 局令第29 号) 12.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修正案(CFDA 局令第30 号) 13. 关于调整部分医疗器械行政审批事项审批程序的决定(CFDA 局令第32 号) 14. 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CFDA 局令第33 号) 15.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CFDA 局令第38 号) 16.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 号) 三、通告 40 项 1. 关于发布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的通告(CFDA 通告2014 年第8 号)

2.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CFDA 通告2014 年第 9 号) 3.关于发布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CFDA 通告2014 年第14 号) 4.关于发布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CFDA 通告2014 年第 16 号) 5. 关于发布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CFDA 通告2014 年第 17 号) 6. 关于发布禁止委托生产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CFDA 通告2014 年第18 号) 7.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供应商审核指南的通告(CFDA 通告2015 年第1 号) 8.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CFDA 通告2015 年第14 号) 9.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销售证明管理规定的通告(CFDA 通告2015 年第 18 号) 10.关于贯彻落实小微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政策的通告(CFDA 通告2015 年 第31 号) 11.关于生产一次性使用无菌注、输器具产品有关事项的通告(CFDA 通告2015 年第71 号) 12.关于发布医疗器械注册证补办程序等5 个相关工作程序的通告(CFDA 通告 2015 年第91 号) 13.关于发布医疗器械注册指定检验工作管理规定的通告(CFDA 通告2015 年第 94 号)

职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职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8 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兴起,工业发展便要求社会培养一定数量的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以适应这种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用传统的手工业学徒制方式培养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已不能适应工业化生产发展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正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首先在一些工业化国家产生的。现在,职业教育广泛发展,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职业教育体制确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钦定学堂章程》。当时把实施职业教育的学堂叫做实业学堂,实业学堂分为三级:简易实业学堂修业3年,中等及高等实业学堂各修业4年。嗣后修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对农工商各级各类实业学堂和艺徒学堂的入学条件、学制、培养目标等都做了明文规定,还设置了为实业学堂培养师资的实业师范学堂。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实业学校令》,规定此类学校以教授农、工、商必须之知识技能为目的,分完全的普通实业教育和简易的普通实业教育两种。之后,又公布《实业学校规程》,分实业学校为农业、工业、商业、商船及补习学校数种,还专门设置了女子实业学校。1917年5月,教育界和实业界黄炎培等48人在上海发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将实业教育正式改名为职业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专科学院的学制。其中,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有专科学院和学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有中等专科学校(包括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和农业中学等。这些职业性质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技术人才和劳动后备力量。然而,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却不容乐观,需要我们作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 一职业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很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缺乏应有的吸引力,成了人们无奈的选择。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和现实问题。据陕西师范大学郝文武、周海涛对陕西、内蒙古、四川、青海四省区的调查,220所职业中学中,以就业情况的优劣为标准划分,发展好的68所,占样本总数的30.9%,发展不景气的152所,占69.1%。他们分析影响本地区或本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时指出:资金不足的162所,占样本总数的73.6% ;教师短缺水平低的63所,占28.6% ;教学设备差的98所,占44.5% ;领导不得力的109所,占49.5% 。① 这四个省区虽然是全国欠发达的省区,但所反映的问题却带有普遍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近70%。广大的农村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招生难,经费、师资、设备不足,教学质量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此外,随着高校扩招,“普高热”升温,除职业中学面临着更加难堪的困境外,普通中专和中技校也面临着很多不景气。据山西省阳泉市李根喜、黄龙银、赵传珠等人对本市

国外职业教育 (1)

第一篇法国职业教育 1. 法国职业教育基本特征 在法国传统文化中认为,靠体力劳动不仅辛苦而且劳动获得的报酬比较少,处于社会底层,也没有社会地位,所以人们普遍对职业教育也不够重视。一些职业学校也没有更多的资源来发展职业教育,这样一来经济发展就会因为缺少某些技术人员的支持而显得后劲不足,也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法国政府开始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试图扭转这种局面,尝试了许多办法,主要通过立法与资金投入这两方面来改善。 (一)上行下效,改善备受轻视的职教处境 在1919年颁布了第一部职业教育法《阿斯蒂埃法》,到2004 年《终身职业培训和社会对话》的试行,法国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来加强公民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与参与,这个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保护及推广作用。 除了立法以外,法国政府对于职业教育投资也有很大的力度,法国的职业技术学生可以免缴其他的培训学费,而且对于18岁以下的学院可以免费接受职业教育,其他学员的学费也由地方政府及行业部门,还有社会捐赠承担。这样充足的职业经费不仅增添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还使基础设施,高端技术或设备,以及高端人才的获得变得更为容易。 (二)多元衔接,搭建四通八达的职教“网络” 整体来看法国职业教育的结构网络,可以看做一个四通八达交错复杂的“网络”图,不仅有横向的水平扩展,还有纵向的宽度延伸。这些交错“网络”领域,主要可以分为职业教育的培训内容,技术人员的资格认证,以及办学主体,国际联系等方面内容。主要衔接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1.普职衔接 第一,普职衔接体现在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纵横交错,从横向方面来看,法国职业教育体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校内部的职业教育,这个主要是以升学为目的;另一部分是校外的学徒培训中心,这一类是主要满足技术就业为目的的人群。而且两部分之间独立却也相互联系,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学员可以根据自己是升学还是就业不同的目的选择其中一种,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随时转变,灵活的协调了职业升学与技术就业的关系。从纵向上看,两种职业教育体系均颁发以就业为目的的职业中专、职业专科,及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本科、职业硕士等连贯的职业学历,不同的职业学历依次贯通,有效衔接了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从纵横上看,双轨之间的同等学历也可相互转换。 第二,还体现在职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有效衔接上。第一部职业教育法《阿斯蒂埃法》里面清楚地提出了职业教育还应该包含普及的文化教育,基础的专业知识,技能劳动实习等三个方面,相比中国国内的职业教育,明显前两个方面重视不够,只是对技能劳动实习较为的强调。随后法国1947年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也再一次强调普通教育的重要性。例如,为了达到普通文化知识和职业能力知识之间的平衡与衔接,法国从初中阶段就设置了职业初探课程,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减少学生从接受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之间的不适应及落差感,顺利完成两种不同类型教育的过渡。另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还可以同级转换。如学生在攻读完中等职业教育后,除了继续攻读高等职业教育外,还可在获得职业高中会考证书后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 2.依“证”衔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