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作者介绍、内容简介、人物分析、思想情感
骆驼祥子内容讲解

骆驼祥子内容讲解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舒庆春)于1939年创作的小说,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祥子的生活经历,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贫困、残酷和无奈,反映了个体在大时代浪潮中的挣扎与无奈。
以下是《骆驼祥子》的一些主要内容和核心主题:
祥子的生活经历:祥子是一个在20世纪初北京城里做力气活的人,为了摆脱贫困和追求更好的生活,他拼命地努力工作,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通过各种手段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在社会和命运的压力下,他始终难以摆脱贫困。
社会底层的艰辛:小说通过祥子的视角,深刻地描绘了当时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
这一社会群体在贫穷、艰难和无望中挣扎,生活艰难,命运多舛。
小说以真实的笔触展现了社会阶层的不公和贫富差距。
现代性与传统观念的碰撞:《骆驼祥子》所描绘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旧有的封建传统观念与新的市场经济冲突交织。
祥子代表了一个普通人在这种时代转变中的困境,他为了生存而放弃了一些传统道德底线,同时也为了追求现代生活而不断努力。
对人性的深刻思考:祥子的命运虽然充满了曲折和磨难,但他依然在生活的压力下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小说通过对祥子内心世界的描写,探讨了在困境中个体的选择和人性的复杂性。
骆驼的象征:小说中的骆驼象征着祥子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骆驼在沙漠中行走,独自承受艰苦,这与祥子在生活中不断奋斗的形象相呼应。
总的来说,《骆驼祥子》是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的小说,它引起了读者对社会问题、人性困境的深刻思考。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知识要点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知识点整理——《骆驼祥子》一、作品简介《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
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
[2]《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
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二、作者简介人民艺术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
1899年生于北京。
正红旗人,满族。
“五四”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
作品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月牙儿》、《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三、内容简介1.一流车夫: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足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
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2.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100块钱。
他马上用其中的96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
3.丢车与卖骆驼: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
后来祥子逃出来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钱回到了北平。
由于在梦话中透露了自己的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
4.二次奋斗: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家三十七八岁的闺女虎妞十分喜欢祥子。
祥子租了他家的一辆车,又开始为自己第二次买车而没命的赚钱。
后来在杨宅拉车,整天紧得发昏,受不了折磨后又回到了人和车厂。
5. 被敲钱空: 回来受到虎妞的诱惑,为躲避虎妞,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
而曹先生因为学生阮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
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孙侦探勒索,积蓄一空。
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
6.被迫结婚:祥子认了命,只好把自己交给刘家父女了。
可刘四爷并不肯“便宜了这个臭拉车的”招他做女婿。
老舍《骆驼祥子》里面的主要人物介绍

老舍《骆驼祥子》里面的主要人物介绍老舍《骆驼祥子》里面的主要人物介绍《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老舍《骆驼祥子》里面的主要人物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祥子祥子从农村刚到北平时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
后来,经过3年的省吃俭用,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车,但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
第二次他又攒够了钱,却又被那可恶的孙侦探给怍了去。
第三次,他娶了虎妞,还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子,本来日子过得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虎妞却难产死了,祥子伤心欲绝,没法了,只好把车子卖了来安葬虎妞。
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
他所喜爱的小福子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它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
他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的行尸走肉。
当然祥子的性格中还蕴含着反抗及独立自主的性格。
比如他从杨宅愤而辞职,对车场主刘四的报复就体现了他的反抗精神。
而他一贯要强,希望能做一个能拉上属于自己的洋车的上等车夫,不愿听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60辆车,不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具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祥子的经历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也算说明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
2、虎妞虎妞在小说中兼有双重身份:车厂主刘四的女儿,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
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
她是个大胆泼辣、而且有点变态心理的三十多岁的老姑娘。
作为刘四的女儿,她在父亲的车行掌管事务,失去了最美好的时光,她在苦闷中也渴望得到幸福。
虎妞的性格中也继承了父亲的许多剥削者的特点:贪懒、刁钻、喜欢指使人呵斥人。
她的惨死和小福子的自杀,寄寓着作者对于社会恶势力的愤懑。
3、刘四爷旧社会的袍哥人物,年轻时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高利贷、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是土混混出身,懂得怎样对付穷人,改良办起了车场,具有许多剥削者的特点,但是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一个儿子来接自己的班,女儿虽能干但毕竟是女儿由于女儿中年了还未出嫁,觉着对不起她,平日里也挺让着她,但却不愿自己辛辛苦苦挣得的家产随着女儿一起给了别人于是断绝了与女儿的关系,最后连女儿的坟也不知道在哪儿。
《骆驼祥子》简介及赏析

《骆驼祥子》简介及赏析《骆驼祥子》简介及赏析《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骆驼祥子》简介及赏析,欢迎阅读!剧情概况祥子来自农村,立志买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
但是,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从军阀逃回来后,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接着,车厂厂主的女儿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
而祥子用虎妞的积蓄买的一辆车,在虎妞难产而死后,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
而在经过多次挫折后,并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而且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彻底地堕落了。
让他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无产者。
通过这个悲惨的艺术形象,人们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有较深的理解,并启发人们认识造成祥子悲剧的根源。
内容赏析祥子本来生活在农村,18岁的时候,不幸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便跑到北平城里来做工了。
生活迫使他当了人力车夫,他既年轻又有力气,不吸烟,不赌钱,咬牙苦干了3年,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买了一辆新车。
这使他几乎激动得哭出来。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
他幻想着照这样下去,干上两年,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祥子每天放胆地跑,对于什么时候出车也不大考虑,兵荒马乱的时候,他照样出去拉车。
有一天,为了多赚一点儿钱,他冒险把车拉到清华,途中连车带人被十来个兵捉了去。
这些日子,他随着兵们跑。
每天得扛着或推着兵们的东西,还得去挑水烧火喂牲口,汗从头上一直流到脚后跟,他恨透了那些乱兵。
他自食其力的理想第一次破灭了。
一天夜里,远处响起了炮声,军营一遍混乱,祥子趁势混出了军营,并且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3匹骆驼。
天亮时,他来到一个村子,仅以35元大洋就把3匹骆驼卖给了一个老头儿。
骆驼祥子主要内容及人物评析

骆驼祥子主要内容一.情节回顾祥子老家在乡间,十八岁时,父母去世,他便跑到北平来赚钱谋生。
带着乡间小伙子的健壮、木讷、勤快与诚实,卖力气换饭吃的事做过不少,最后他认定,拉车是件最好挣钱的活儿。
当他拉着租来的新车,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攒钱买一辆自己的车。
祥子省吃俭用,不吸烟,不喝酒,不赌钱,终于在三年中间凑足一百块血汗钱,买了一辆新车。
样子感到生活充满了希望,拉车也拉得越来越起劲儿。
但好景不长,北平城外军阀混战,大兵到处抓人抓车。
有一天,祥子为了多挣两块钱,抱着侥幸心理拉客出城。
不料走到半路,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兵捉去。
他在兵营里只好每天给大兵们扛行李,挑水烧水喂牲口。
他心疼那辆自己用血汗挣来的车。
后来大兵们吃了败仗,祥子乘黑从兵营里偷跑回来,还顺手拉了三匹大兵撤退时落下的骆驼,把它们卖了三十五块钱,从此他就有了“骆驼祥子”的外号。
祥子没有家,他就住在刘四爷老板的车厂里。
刘四爷开的车厂有六十多辆车,女儿虎妞协助他管理。
虎妞是个三十七八岁的老姑娘,长得虎头虎脑,像个男人一样。
刘四爷管外,虎妞管内,父女俩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桶一般。
样子对车有一种特殊的喜好,平时也不愿闲着,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干得高高兴兴。
因此有时祥子虽然不拉刘四爷的车,刘四爷仍允许他一直住在厂里。
一天晚上,虎妞诱使他喝酒,然后和祥子睡了一夜。
祥子清醒后十分憋闷,并开始竭力躲避她,恰逢老主顾曹先生要他拉包月,祥子便欢天喜地地搬到曹宅住。
不料,虎妞在裤腰里塞了个枕头,挺着肚子说是已怀了祥子的孩子,威胁祥子和她结婚。
祥子只好听从她的摆布。
曹先生的社会主义言论引起侦探特务的注意,他只得远走避难。
他让祥子回家送信,结果,祥子被孙侦探敲诈去了他的全部积蓄,买车的计划又一次破产了。
祥子没有别的路,只好又回到车厂。
刘四不能容忍自己的女儿和臭拉车的勾搭,迫使女儿作出抉择。
虎妞坚持选择祥子,刘四就立即与虎妞闹翻,并把祥子撵出门去。
虎妞要祥子向刘四告软服输,他不肯。
名著导读之《骆驼祥子》

老舍 (1899-1966) 原名舒庆春,字含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离婚》,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样子为实现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的故事,揭示了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与迫害,告诉人们单靠个人的力量奋斗是没有出路的,从而表现了作者对罪恶的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时,批判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中国人民愚昧、保守、落后的国民性。
①通过祥子从最初到最后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黑暗的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现实。
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触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③创造性地运用北平市民的口语,使通俗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怵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答:祥子开始是“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 ,而后来变成了“ 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
这是由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答: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他最终变成了麻木潦倒、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人。
(或:他最终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无业游民。
)以“骆驼祥子”来命名有三层含义:( 1 ) 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 2 ) 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
( 3 ) 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或: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
他善良淳朴。
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
《骆驼祥子》主要内容及人物评析

《骆驼祥子》主要内容及人物评析骆驼祥子主要内容祥子老家在乡间,十八岁时,父母去世,他便跑到北平来赚钱谋生。
带着乡间小伙子的健壮、木讷、勤快与诚实,卖力气换饭吃的事做过不少,最后他认定,拉车是件最好挣钱的活儿。
当他拉着租来的新车,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攒钱买一辆自己的车。
祥子省吃俭用,不吸烟,不喝酒,不赌钱,终于在三年中间凑足一百块血汗钱,买了一辆新车。
样子感到生活充满了希望,拉车也拉得越来越起劲儿。
但好景不长,北平城外军阀混战,大兵到处抓人抓车。
有一天,祥子为了多挣两块钱,抱着侥幸心理拉客出城。
不料走到半路,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兵捉去。
他在兵营里只好每天给大兵们扛行李,挑水烧水喂牲口。
他心疼那辆自己用血汗挣来的车。
后来大兵们吃了败仗,祥子乘黑从兵营里偷跑回来,还顺手拉了三匹大兵撤退时落下的骆驼,把它们卖了三十五块钱,从此他就有了“骆驼祥子”的外号。
祥子没有家,他就住在刘四爷老板的车厂里。
刘四爷开的车厂有六十多辆车,女儿虎妞协助他管理。
虎妞是个三十七八岁的老姑娘,长得虎头虎脑,像个男人一样。
刘四爷管外,虎妞管内,父女俩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桶一般。
样子对车有一种特殊的喜好,平时也不愿闲着,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干得高高兴兴。
因此有时祥子虽然不拉刘四爷的车,刘四爷仍允许他一直住在厂里。
一天晚上,虎妞诱使他喝酒,然后和祥子睡了一夜。
祥子清醒后十分憋闷,并开始竭力躲避她,恰逢老主顾曹先生要他拉包月,祥子便欢天喜地地搬到曹宅住。
不料,虎妞在裤腰里塞了个枕头,挺着肚子说是已怀了祥子的孩子,威胁祥子和她结婚。
祥子只好听从她的摆布。
曹先生的社会主义言论引起侦探特务的注意,他只得远走避难。
他让祥子回家送信,结果,祥子被孙侦探敲诈去了他的全部积蓄,买车的计划又一次破产了。
祥子没有别的路,只好又回到车厂。
刘四不能容忍自己的女儿和臭拉车的勾搭,迫使女儿作出抉择。
虎妞坚持选择祥子,刘四就立即与虎妞闹翻,并把祥子撵出门去。
虎妞要祥子向刘四告软服输,他不肯。
《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分析及其思想主题的表达

《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分析及其思想主题的表达《骆驼祥子》是作家曹禺先生的“南派三叔”三部曲之一,深受文学爱好者的喜爱。
它的思想主题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该作品以旅行贩子骆驼祥子为索引,来讲述封建社会中各种阶级斗争的故事。
主要讲述了他与老汉,老母,老子等三位老人以及老子的姑娘小桂子和小桂子的情敌小飞鸿以及诸多令人难忘的令人振奋的故事。
哈立德教授将《骆驼祥子》视为南派三叔三部曲中最成功的一部作品,他说:“有许多戏剧性张力,动人的情节,精彩的情节变化以及精彩的银幕语言”。
《骆驼祥子》的人物形象是具有浓郁的文学艺术特色的,曹禺先生对人物的描写栩栩如生,情节详细流畅,色彩夸张,描写手法生动,使读者感受到曹禺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剧作技能。
骆驼祥子是一位智勇双全、坚持理想的形象,他毅力十足,情操高尚,勇敢坚守信仰,坚守正义,不畏艰难坚持自己的信念,尽管遇到许多困难和痛苦,也不悔改,无论任何环境都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他是一位勇敢的斗士和坚定的梦想家。
他不仅代表着曹禺先生的理想追求,也代表了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着面对种种困难,坚守信仰和理想的精神。
老汉、老母、老子、小桂子等人物也是具有浓郁文学艺术特色的。
老汉象征着封建大家庭中沉静贤德的中枢;老母则是有爱心,有责任感,贯彻自己的坚贞的母亲形象;老子则有一颗坚强的心,不畏权势,义正言辞;小桂子象征着封建家庭中未婚妇女独立追求婚姻自由的理想;小飞鸿则象征着封建家庭中风月追逐攀比不正之风。
他们把封建社会中各种阶级斗争一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思想主题,曹禺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文字表达了他朴实真挚的观点。
曹禺以骆驼祥子为典型,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看法。
他认为,尊重理想,珍惜真情,忠于正义,才能在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中走出一条宽广的大道,最终达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境界。
《骆驼祥子》表现出曹禺先生充满激情的文学精神,它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这一社会问题及追求理想的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有趣,使人们在娱乐之中更深刻地领悟到文学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骆驼祥子》
一.作者
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
民族:满族
代表作品: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二马》
《离婚》《牛天赐传》等;
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
短篇小说:《月牙儿》《柳家大院》《断魂枪》
剧本:《龙须沟》《茶馆》《方珍珠》
作品特色: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内容到形式的作品特色:雅俗
共赏。
侯老师扣微:529539352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
《骆驼祥子》标志着老舍小说的成熟,也是老舍小说的最高峰
二.写作背景作品以北平(现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
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
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
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了当时北京底层贫苦人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
的图景。
三.主要情节总体框架:三起三落
一起: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二起:卖骆驼,干包月,又攒了买车钱。
二落:被孙侦探敲诈了买车钱
三起:结婚后虎妞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又卖掉了车。
1.祥子的第一辆车
祥子 18 岁从乡下北平来拉车,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凑足了一百块钱,他认为不能
再等了,应该及早买车。
恰巧车铺有辆别人定做而没钱取货的车,经过讨价还价,祥子
最终以九十六元买下了这辆车。
祥子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车,非常激动,把买车的这
14
天定为自己和车的生日,他要开始全新的生活。
3. 匪兵抢车
北平城外军阀开始了混战,百姓也不得安宁,大兵到处抓人抓车。
一天,有人要去
清华,祥子心里清楚去那里风险很大,但因为客人出的价钱高,他和一个年轻光头的矮
子抱着侥幸的心理揽下了这桩生意。
结果还没到目的地,他们被十几个兵捉了去,祥子
的衣服鞋帽、洋车、甚至于系腰的布带,都被匪兵抢去了,人也被抓。
4. 祥子绰号的来历
祥子趁匪兵退却时,祥子乘黑从兵营里偷跑回来,还顺手拉了三匹骆驼,卖了 35 块
钱。
从此他落下"骆驼祥子"的外号。
(另一个说法:一天,祥子拉著车刚出西直
门就被
几个抓夫的大兵连人带车给抓走了。
在队伍逃走时,祥子痛心地看到自己的洋车拉著炮
弹滚到山涧裏去了……大兵们逃散了,祥子意外地拣了乱军留下的三匹骆驼。
他卖了骆
驼,又回到了车厂,幻想著再买辆洋车。
大家传说祥子卖了 30 匹骆驼,发了大财,给他
取了个绰号叫"骆驼祥子")。
5. 怒辞杨宅
为了赚钱再买辆车,祥子为杨宅拉起了包月。
杨先生有两位太太,还有一大群孩子。
祥子每天接送完这个,又要去伺候那个,同时还要干杂活。
更可恨的是,主人不把仆人
当人看,食宿很差。
在杨家的第四天,在送走一位女客人后,因为杨太太的无理,他不
堪忍受侮辱,愤怒地将钱摔在杨太太脸上,辞去了这份工作。
(这段精彩的描写,突出了
祥子善良坚忍的外表下还蕴藏着反抗的要求。
丰富了人物性格。
)
6. 祥子与虎妞
祥子回到了人和车行,刘四爷和虎妞都十分喜欢祥子。
虎妞请祥子喝酒。
酒后,在
迷迷糊糊中祥子被虎妞骗上了床。
事后,祥子心里万分矛盾,对虎妞既愤恨又想念,同
时还夹杂着害怕。
后为躲避虎妞去了曹先生家做包月车夫。
7. 祥子的失落
一天,天气寒冷,祥子拉曹先生看夜场电影,祥子以及一些拉包月的车夫在一家茶
馆喝茶聊天。
碰见了饿晕倒地的车夫老马。
祥子为老车夫买了 10 个羊肉包子,老车夫只
拿了两个,其它全给了自己的孙子小马。
老车夫和他的孙儿小马儿拥有自己的车,命运
却这样悲惨,祥子异常悲观,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这个故事中,祥子买肉包给老马,
体现了他有爱心的一面)
8. 曹家遇险(孙侦探的敲诈)
祭灶那天晚上,祥子拉曹先生回家,路上被侦缉队盯上了。
原来曹先生经常宣传社
会主义言论,他被一个叫阮明的学生告发了。
曹先生赶忙远走避难,他让祥子回家送信。
一到家,祥子就被孙侦探抓住了。
孙侦探敲榨去了他的全部积蓄。
买车的计划又一次肥
皂泡似地破灭了。
(此节描绘波澜迭起,人物心理通过细微动作暴露无遗,充分表现了不
解灾难根源的祥子的绝望心情。
二次买车希望的破灭,促成了祥子与虎妞的悲剧婚姻,
15
是祥子命运转折的关键之处。
)
9. 祥子结婚
曹先生因为被自己的学生阮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
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侦探
勒索,积蓄一空,又回到了人和车行。
在刘四爷的寿礼上,虎妞因为祥子与刘四爷闹翻,
后自作主张与祥子成亲。
新婚之夜,祥子才知道原来虎妞的怀孕是假,是专为骗他的。
10. 虎妞去世
虎妞用自己的私房钱为祥子买了一辆车(车是同院车夫二强子的),可是祥子想做一
流车夫的信心已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所磨灭。
虎妞怀孕了,祥子拼命地拉车,他病倒了。
这场大病使他体力消耗,虎妞手中的钱也用完了。
为了生活,祥子硬撑着去拉车。
虎妞
的产期到了,由于她年岁大、不爱活动,胎儿过大,难产死去。
祥子为了帮虎妞办丧事,
无奈又卖了洋车。
邻女小福子事后向祥子示好,可是祥子因为负担不起她一家,又回到
了车行拉车。
11. 偶遇刘四爷
自从虎妞去世后,祥子对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已经失去信心。
他在夏先生家做包月车
夫的时候,与夏姨太太发生了关系,并得了性病。
从此祥子变了,染上了抢生意、抽烟、
喝酒和赌博的毛病,干活也不像以前一样拼命了。
虽然希望还时不时地在祥子的脑里迸
出些小火花,他却再没勇气站起来了。
某天祥子拉车时偶遇刘四爷,在怒斥刘四爷后却
突然决定振作起来。
祥子找到了曹先生,打算听从其建议重新过上有希望的日子。
但是
在祥子得知小福子被卖到白房子做低等风尘女子,因不堪折磨而上吊自杀的消息后,心
里对未来所抱的一点希望也破灭了。
12. 晦暗的地狱
这是对祥子和虎妞所住的大杂院的一次鸟瞰。
勾勒出大杂院普通居民的苦难生活。
作者用滴着血和泪的笔锋,画出了那人间地狱的活景。
13. 最后的绝望
三起三落,祥子买车的愿望终成泡影,但他心中还期待着能与他喜欢的小福子结合。
然而,小福子自杀了,祥子生活的信念悄然死灭。
他不再想也不再希望,甚至连绝望也
感觉不到了。
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已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
这些章节有力控诉了
黑暗势力对善良美好人性的扭曲摧残。
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
四.主要人物形象 1.祥子出身于旧社会下层劳动人民家庭,勤劳善良、忠厚老实、健壮、坚忍、自尊
好强、吃苦耐劳、注重信用和讲义气、有美好的理想,有小生产者共有的积极
进取的求生意志和人生理想。
可是自己不爱的虎妞和爱的小福子想继死后,他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最终成为一具行尸走肉,变得麻木、潦倒、狡猾、
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16
2.虎妞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长得虎头虎脑,性格大胆泼辣,办事爽快利落,
在和祥子的感情纠葛中,她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
但她贪吃懒惰,好逸恶劳,市侩气很浓,总想控制祥子。
由于是车厂主人女儿,在
钱财和地位上有很大优越感,她不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这是她和祥子
理想的主要分歧所在,祥子要的是自食其力。
最后因为难产而死。
虑妞既是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社会的牺牲品。
是剥削者也是被剥削者。
3.刘四爷 "土混混"出身的车厂老板,典型的剥削阶级代表,残忍霸道,极端自私自利。
毫无亲情可言,损人利己。
对待车厂工人在表面的客气下掩藏着实际的凶狠。
4.小福子本质善良却命运悲惨的女子,善良、坚忍的贫苦妇女的典型。
代表着贫穷家庭少女的普遍命运。
5.二强子灵魂被扭曲的可怜的醉鬼,也有悲哀和痛苦,但更多是麻木。
五.主题本书以人力车夫祥子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
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
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了当时北京底层贫苦人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