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债券收益率曲线变动的判断
利率期限结构的应用

利率期限结构的应用32014090132贾雅麒一、基本含义期限之间的关系。
利率的期限结构反映了不同期限的资金供求关系,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不同期限资金的收益率与到期揭示了市场利率的总体水平和变化方向,为投资者从事债券投资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债券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二、四种类型1.预期理论:预期理论提出了以下命题: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在其有效期内人们所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平均值。
2.分割市场理论:分割市场理论将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市场看做完全独立和相互分割的。
到期期限不同的每种债券的利率取决于该债券的供给与需求,其他到期期限的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此毫无影响。
3.流动性溢价理论:流动性溢价理论是预期理论与分割市场理论结合的产物。
它认为长期债权的利率应当等于长期债权到期之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与随债券供求状况变动而变动的流动性溢价之和。
流动性溢价理论关键性的假设是,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这意味着某一债券的预期回报率的确会影响其他到期期限债券的预期回报率,但是,该理论承认投资者对不同期限债券的偏好。
换句话讲,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可以相互替代,但并非完全替代品。
4.期限优先理论:采取了较为间接地方法来修正预期理论,但得到的结论是相同的。
它假定投资者对某种到期期限的债券有着特别的偏好,即更愿意投资于这种期限的债券。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构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他们的基准利率大多主要是货币市场利率的一种。
日本的银行间拆借利率和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分别是日本和美国最重要的基准利率,伦敦同业银行拆借利率LIBOR 是英国的基准利率,甚至是许多其他国家的参考基准利率,而西班牙、法国、德国等国家都是以短期国债回购利率作为各自的基准利率。
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利率作为我国的市场基准利率,国内学者做了相关大量的研究。
赵宇龄(2003)指出一般构造债券收益率曲线是从标准的基准收益率曲线出发,进行各种变形分析得到。
存贷款利率水平提高对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动影响的分析

1月 1 2 2日)每天的收益率 曲线进行拟合 ,
表22Ts fHmg n yo 8 re方差齐性检验 ) - eto ooeet fV 7a ̄ ( i i
截距 Lv n t t s i D l D 2 S g e e e S a it c f f i.
175 .8 2 3 0 14 3 .8
So r e uc Su of S u res df Me n q ar F m q a a S u e Si . g
0 01 2 1 1 01 2 3 00
时期1( 升息前 ) 2 43 .50 时期2( 升息刚过 ) 26 6 .2 4 时期3( 升息后 ) 2 5 1 .5 7
Tt o al 2 5 3 .4 7
0 04 .4 8 0 00 .74 0 0 7 .4 7
0. 8 9 09
1 2 1 2 1 2
维普资讯
存贷款利率水平提高
对 国债收益率曲线 变动影响的分析
金 刚 浙 江 理 工 大 学 3 0 1 1 0 8
二 、单 因素方 差 实证分 析
( )国债 收益率数据选择及 收益率 曲线的 1
拟 合
本文的研究 目的是要通过考察银行存 贷款利率水平的提高对债券收益率曲线产 【 文章摘要】 债 券 收 益 率 曲 线 的 形 状 可 以 反 映 出 当时 长短期 利率 水平之 间 的 关 系, 它是市 场对 当前 经济状 况的判 断及对 未 来经济走 势预期 的结 果 ,本文运 用 单 因素 方差 分析的方法,X 0 4 来存  ̄2 0 年 贷款利率 首次提 高为切 入点 ,考察 了 在我 国特殊 的金 融运行体制 下 ,存贷 款 利率 变动对债 券市场 ,对债券 收益 率 曲线所产 生的影响 。 【 关键词】 债 券; 国债收益率曲线;单因素方差分析
2023年第三季度国债收益率曲线

2023年第三季度国债收益率曲线2023年第三季度国债收益率曲线是描述在该季度内国债各个期限的收益率变化趋势的一条曲线。
国债收益率曲线是衡量市场对于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预期的重要工具,对于投资者和政府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3年第三季度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状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状况、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市场预期等。
以下我将就这些因素对2023年第三季度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可能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宏观经济状况是影响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经济处于高增长状态,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市场预期央行可能会加息控制通胀。
这样的情况下,较长期限的国债收益率可能会上升,以反映央行加息预期,而短期国债收益率可能较为稳定。
相反,如果经济增长疲软,通胀压力较小,央行可能会采取降息措施来刺激经济,这将使得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与之相应的短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也会下降。
其次,货币政策也是影响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重要因素。
央行调整利率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债收益率的变化。
如果央行采取严格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国债收益率可能出现上升,因为投资者倾向于购买高收益的国债。
而如果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国债收益率可能下降,因为投资者倾向于追求更高的回报率。
其次,财政政策也会对国债收益率曲线产生影响。
财政政策通常决定了政府的借贷需求,当政府需要增加借贷时,国债供应量会增加,据供需关系,国债价格可能会下降从而收益率上升。
相反,当政府需要减少借贷时,国债供应量会减少,国债价格可能会上升从而收益率下降。
因此,财政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国债收益率曲线产生较大的影响。
最后,市场预期也会对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态产生影响。
市场参与者对于未来经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的预期会影响他们对不同期限国债的需求和供应。
如果市场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投资者可能会加大购买短期国债的力度,从而使得短期国债的收益率下降;而对于较长期限的国债,投资者可能会减少购买力度,使得长期国债的收益率上升。
贝叶斯光滑样条模型构造债券收益率曲线的研究

贝叶斯光滑样条模型构造债券收益率曲线的研究【贝叶斯光滑样条模型构造债券收益率曲线的研究】1. 贝叶斯光滑样条模型的基本概念贝叶斯光滑样条模型是一种用于建模数据曲线的统计方法,它结合了贝叶斯统计的思想和光滑样条方法。
在构造债券收益率曲线的研究中,贝叶斯光滑样条模型能够有效地处理多个期限的债券收益率数据,并得到光滑、连续的曲线,从而更好地描述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变化。
2. 债券收益率曲线的重要性和应用债券收益率曲线是金融市场上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不同期限债券的收益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可以对市场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进行分析,并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构造准确、光滑的债券收益率曲线对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贝叶斯光滑样条模型在债券收益率曲线构造中的优势传统的方法在处理债券收益率数据时往往存在过度拟合或者不光滑的问题,而贝叶斯光滑样条模型能够通过引入贝叶斯统计的先验分布对收益率曲线进行光滑处理,有效避免拟合过度和不光滑的情况,从而更好地描述债券市场的实际情况。
4. 实证研究以国内某市场为例,我们利用贝叶斯光滑样条模型对债券收益率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
通过实证结果发现,贝叶斯光滑样条模型构造的债券收益率曲线更加光滑、连续,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实际情况,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参考。
5. 对贝叶斯光滑样条模型构造债券收益率曲线的理解在实际应用中,贝叶斯光滑样条模型不仅可以用于债券收益率曲线的构造,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金融数据的建模和分析。
它的优势在于能够结合统计学和光滑方法,更好地描述数据的变化趋势,并且能够通过贝叶斯统计的框架提供对参数的不确定性的估计,使得建模结果更加可靠。
6. 总结回顾贝叶斯光滑样条模型在债券收益率曲线构造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得到更加光滑、连续的曲线,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决策参考。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该模型在其他金融数据建模中的应用,并进行相关实证研究,以更好地推广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收益率曲线

收益率曲线收益率曲线(Yield Curve)是显示一组货币和信贷风险均相同,但期限不同的债券或其他金融工具收益率的图表。
纵轴代表收益率,横轴则是距离到期的时间。
收益率是指个别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利率是所有投资收益的一般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收益率等于利率,但也往往会发生收益率与利率的背离,这就导致资本流入或留出某个领域或某个时间,从而使收益率向利率靠拢。
债券收益率在时期中的走势未必均匀,这就有可能形成向上倾斜、水平以及向下倾斜的三种收益曲线。
基本作用收益率曲线是分析利率走势和进行市场定价的基本工具,也是进行投资的重要依据。
国债在市场上自由交易时,不同期限及其对应的不同收益率,形成了债券市场的"基准利率曲线"。
市场因此而有了合理定价的基础,其他债券和各种金融资产均在这个曲线基础上,考虑风险溢价后确定适宜的价格。
在谈到利率,财经评论员通常会表示利率"走上" 或"走下",好像各个利率的走动均一致。
事实上,如果债券的年期不同,利率的走向便各有不同,年期长的利率与年期短的利率的走势可以分道扬镳。
最重要的是收益率曲线的整体形状,以及曲线对经济或市场在未来走势的启示。
想从收益率曲线中找出利率走势蛛丝马迹的投资者及公司企业,均紧密观察该曲线形状。
收益率曲线所根据的,是你买入政府短期、中期及长期国库债券后的所得收益率。
曲线让你按照持有债券直至取回本金的年期,比较各种债券的收益率。
收益率曲线的形状收益率曲线的纵轴代表收益率,横轴则是距离到期的时间。
收益率曲线有很多种,如政府公债的基准收益率曲线、存款收益率曲线、利率互换收益率曲线及信贷收益率曲线(credit curves)等。
基准收益率曲线是市场上其他证券的参照标准,所用的证券必须符合流动性、规模、价格、可得性、流通速度和其他一些特征标准。
收益率曲线并非静止不变,随时都可能发生快速的变动。
例如,中央银行官员的三言两语即可引发较高的通货膨胀预期,从而令长期债券价格下跌的幅度高于短期债券。
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解读

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解读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是指在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上,债券市场上的利率水平相对应的曲线。
这条曲线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市场对于未来经济情况的预期,并对债券市场进行投资决策。
本文将对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一、收益率曲线的类型常见的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有三种类型:正常型、倒挂型和平坦型。
1. 正常型收益率曲线正常型曲线表现为短期债券收益率低于长期债券收益率,即收益率随着到期期限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这种曲线通常代表经济状况良好,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保持乐观态度。
投资者会选择购买长期债券以获得更高收益。
2. 倒挂型收益率曲线倒挂型曲线表现为短期债券收益率高于长期债券收益率,即收益率随着到期期限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这种曲线通常代表经济前景不佳,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持谨慎态度。
投资者会选择购买短期债券以降低风险。
3. 平坦型收益率曲线平坦型曲线表现为短期债券收益率与长期债券收益率接近。
这种曲线通常代表市场对经济前景持中立态度,预期经济走势相对稳定。
投资者的选择相对灵活,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进行投资。
二、收益率曲线的形成原因1. 金融市场预期收益率曲线受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预期影响较大。
当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保持乐观态度时,投资者对未来盈利和回报期待较高,导致长期债券需求增加,进而拉升长期债券价格,降低长期债券收益率,形成正常型收益率曲线。
相反,当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前景持谨慎或悲观态度时,投资者更倾向于降低风险,选择购买短期债券,导致短期债券价格上涨,收益率下降,形成倒挂型收益率曲线。
2. 货币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对收益率曲线产生影响。
当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时,降低短期利率,导致短期债券收益率下降,形成倒挂型收益率曲线;相反,当央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时,提高短期利率,导致短期债券收益率上升,形成正常型收益率曲线。
3. 通胀预期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受到通胀预期的影响。
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解读

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解读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工具,并体现了市场对利率变动和信用风险的预期。
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是投资者对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收益率进行排序的结果,该曲线是分析市场情绪、预测经济走势以及制定投资策略的重要参考指标。
一、收益率曲线的构成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通常由以下几种类型的债券收益率组成:短期国库券收益率(T-Bill)、政府债券收益率(T-Bond)、公司债券收益率、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等。
这些收益率代表了不同到期期限债券的市场预期收益率。
二、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类型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通常呈现出以下几种形态:正常曲线、倒挂曲线、平坦曲线和中期拐点曲线。
1. 正常曲线正常曲线指短期债券的收益率低于长期债券的收益率。
这种曲线形态通常出现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市场对未来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预期通胀率上升,导致长期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较高。
2. 倒挂曲线倒挂曲线指短期债券的收益率高于长期债券的收益率。
这种曲线形态通常出现在经济衰退的前期,市场对未来经济前景存在担忧,投资者更愿意购买短期债券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3. 平坦曲线平坦曲线指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的收益率接近,没有明显的斜率变化。
这种曲线形态通常出现在经济增长放缓或通胀预期稳定的情况下。
4. 中期拐点曲线中期拐点曲线指曲线的形态由正常曲线转变为倒挂曲线或者由倒挂曲线转变为正常曲线。
这种曲线形态通常意味着市场对经济走势的预期发生改变,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前景存在担忧或者乐观。
三、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的解读对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的解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经济预期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的形态反映了市场对经济走势的预期。
正常曲线表明市场对经济增长和通胀前景持乐观态度,而倒挂曲线则暗示市场对经济衰退的忧虑。
根据收益率曲线的形态,投资者可以判断当前经济环境下的风险和机遇。
2. 货币政策预期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的形态也受到货币政策预期的影响。
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研究

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研究国债是政府发行的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工具,它是政府出售以税收以及其他收入为偿付来源的债券,以获得资金的方式。
近年来,中国国债的发行量取得了稳步增长。
然而,中国国债的收益率曲线如何发展,却一直是金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通过对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定义和发展状况进行简要分析,梳理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在多年来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债的投资价值,并对国债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和参考依据。
一、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定义国债收益率曲线是由不同久期的国债利率组成的一条曲线,可以看作是该国政府债券市场的内部收益率结构。
简单来说,就是国债收益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即债券收益率会随着发行期限的延长而递增。
当然除此之外,通货膨胀、央行货币政策等因素也会影响国债利率的变动。
二、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发展状况在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00年,当时中国政府发行了第一批5年期国债。
自此以后,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几乎每年都在发展,几乎每年都会推出新的期限,从一年期拓展到10年期。
从2007年开始,中国政府每年都会发行30年期国债,而2017年以来又增加了50年期国债的发行。
从2013年起,政府开始发行央行票据,这些票据的到期期限大多在1-3年,其利率水平偏低于国债利率。
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发展趋势一直是逐年上升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在2013年到2019年之间,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平均上涨了约3.7个百分点。
而从2020年到2021年,收益率曲线有所上涨,而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也有所上涨,达到3.3%。
三、国债的投资价值由于国债的发行期限较长、利息稳定和本金保证,国债是投资者追求安全性和稳定收益的首选。
此外,由于政府的后台支持,国债有更大的债券风险抵消空间,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投资保障。
因此,投资者可以从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化中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并从中获取财务上的稳定利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分割因素对交易所国债收益率期限结构影响的分析——兼评2004年10月升息对交易所国债收益率影响杨辉中央财经大学公共财政学院,2003级博士研究生yanghui sales&trading department citics securities corporation,Ph.D.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债券市场分割,尤其是投资者偏好不同、债券供求结构不平衡等因素对交易所国债收益率的影响,论文认为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有效改善,则未来收益率曲线结构可能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同时论文进一步提出完善收益率曲线的若干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mpacts of market segmentation, especially the difference of investment preference, im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for bonds on the treasury bond yields of Stock Exchang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f the above factors cannot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the term structure of yield curve wouldn’t change a lot in the future. In addition, this paper offers some advice on how to perfect the term structure of yield curve.关键词收益率期限结构市场分割理论keywords: term structure of yield curve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一、我国债券收益率波动特征分析一般来说货币政策操作对债券利率结构影响非常明显。
货币当局往往会调整短期利率(基准利率),通过政策传导影响中长期利率变动。
在市场化国家,无论是公开市场操作还是利率政策变动都会将货币当局的政策意图反映在市场利率变动中。
2004年10月28日央行升息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参见表1),长期利率上升幅度较大,这反映了央行试图对目前长期利率偏低进行纠正,但是这种意图在债券收益率曲线变动上反映并不明显,虽然短期债券收益率上升较长期债券多,但是幅度较小,只有不足10BP。
从结果来看债券收益率更多的是类似平行移动,这与政策意图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表1 2004年10月28日利率变动情况从债券市场变化特征来看,我国债券市场变动与美国有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从收益率曲线变动来看,美国连续升息四次之后,收益率呈现明显的平坦化趋势,其中2年期与10年期利差缩小100多BP(如图1所示)。
这种特征在美国历史上反映的同样明显。
但是在我国这种特征并不明显。
其次,从债券期限结构来看,我国收益率曲线是从4-5年期之后出现明显的平坦化特征,而美国是从2年期便有着明显平坦化特征;图1 美国2004年1.1-11.11日债券利差变动图数据来源:彭博第三,从绝对收益水平来看,我国债券收益率目前明显高于美国国债,尤其是考虑到税收因素以后,利差更为明显。
而在今年年初我国债券收益率明显低于美国债券,这表明今年以来我国收益率变动幅度远远大于美国国债。
图2 2004年以来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数据来源:北方之星)图3 2004 年11月12日中美收益率曲线(数据来源:第一创业证券、中信证券)二、市场分割对未来收益率变动的影响影响未来债券市场走势的因素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一是升息预期、二是资金面变动。
从影响未来资金面变动尤其是央票发行规模的因素来看,主要包括几方面:货币乘数、外汇占款、政府存款等,此外,未来到期票据规模也是影响央行发行票据规模的重要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外,市场分割因素对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
1.债券期限的理论主要有预期理论和市场分割理论。
而预期理论包括了完全预期理论、流动性理论和产地偏好理论等。
预期理论沿用了有关短期预期利率的假设,并假定当前长期债券的远期利率同未来短期利率的市场预期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关于是否还有其他因素也影响远期利率以及如何影响的问题上,预期理论中的三种理论也是有所区别的。
1市场分割理论认为,投资者有受其负债性质决定的偏好,收益率曲线形状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资产负债管理的约束。
同时市场分割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假设投资者和借款人都不会变更期限品种1具体区别参见《债券市场分析与策略》,弗兰克.J.法博兹著,袁东译,第四版,百家出版社以便能够利用由预期和远期利率差额所产生的机会。
因此根据市场分割理论,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取决于每一期限品种证券的供给和需求。
虽然上述每一种理论假设前提不同,对债券收益率的解释各有特点。
对于处于初期阶段的我国债券市场来说,市场分割理论无疑更具解释力。
市场分割理论提出了两个观点值得关注。
一是投资者对不同期限债券的偏好不同,并且相互之间转换动力不强;二是不同期限债券供求关系将直接影响债券收益率曲线形状。
2.我国债券市场分割对收益率影响明显。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不但从组织结构上被分割成交易所债券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柜台市场;而且,每个市场中的产品特点、投资者特征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从投资主体构成来看,在交易所债券市场中的主要参与主体是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投资公司、企业等;银行间市场的主要参与主体是商业银行(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全国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农信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商业银行、农信社等无法参与交易所债券交易(跨市场品种可以变通方式从交易所转入银行间市场进行交易)。
第二,从需求结构来看,投资者需求特征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保险公司主要偏重于长期债券,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需求偏好较为丰富,但是明显表现在对中短期品种的偏好;基金公司明显偏好短期债券;证券公司等其他机构受到资金影响,并不是最主要的长期投资者。
第三,从交易动机来看,保险公司更多的是买入持有到期的策略,交易并不积极;四大国有银行受到其资金规模庞大的影响,交易量与其持仓量相比也是较低,当前交易相对活跃的机构主要是股份制银行、农信社、基金、证券公司以及投资公司等机构。
由于市场分割和投资偏好割裂,投资者或者通过长期投资或者通过短期波段操作获取债券波动收益,利用预期与远期利率差额进行套利的操作还比较有限。
这一特点明显反映在上述债券收益率曲线变动特征上。
3.交易所国债供给结构不合理影响债券收益率曲线结构。
从债券供求关系来看,目前交易所市场品种较为丰富的主要集中在5-7年期,10年期以上债券供给非常少,只有010303和010107等少数几只,供给远远不能够满足保险公司等长期机构投资者的需求,而且由于久期较长,利率风险较大,在升息预期下,投机机构参与程度较低,这一方面导致了债券交易不够活跃,有时价格存在失真现象;另一方面也使收益率缺乏上升的动力。
1-2年期短期债券中交易较为活跃的也只有010401和010405等少数债券,由于债券流动性较强,基金等机构将该类债券更多的是看作资金管理工具。
随着基金规模不断扩大,需求非常旺盛,对债券收益要求相对较低。
这种对流动性的明显偏好和资金面相对宽裕导致了短期债券对利率变动预期敏感性较差。
3-7年期债券尤其是4-5年期债券由于具有供给较多,供求相对平衡、收益率水平较高,期限适中便于投机等特征,债券收益率随着市场预期变化波动非常明显。
因此收益率曲线在3-7年期这一区间是非常敏感部分,能够随着市场预期而作出迅速反映。
这一特征进一步被一些投机机构所利用,通过做空等操作手法,进一步加大了本部分曲线的波动浮动和敏感度。
三、对未来收益率曲线结构的判断尽管受到未来升息因素影响,收益率曲线可能会呈现逐步平坦化的特征,但是由于受到市场分割、投资偏好迥异以及债券供求结构失衡等因素影响,这一过程可能非常缓慢,未来债券收益率曲线结构可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具体来说,受到供求失衡因素影响,尽管长期债券收益率变动压力较大,但是由于未来供给依然有限,因此收益率曲线长端上升幅度可能不会太大;短期债券受到需求旺盛、资金面较为宽裕等因素影响,收益率上升幅度不会很大;中期品种依然是市场波动较大的区间,4-7年期品种依然是敏感性最高的。
这意味着未来5-7年基准利率的意义非常突出,随着升息预期变化,这一部分反映会更加真实和敏感,而且波动幅度可能要大于短期债和长期债券,从而使曲线中部凸出特征明显。
收益率曲线结构不发生大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这种结构合理,如果未来要对收益率曲线作出重大修正,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加快债券市场统一的步伐,减少市场分割对收益率曲线的负面影响。
当更多交易较为活跃的机构进入债券市场,势必会对收益率曲线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第二,进一步丰富债券投资主体,目前投资者对收益率曲线蕴涵远期利率的理解存在差别,因此有必要引入新的投资主体,尤其是扩大国外投资机构的投资范围和投资规模,通过交易方式多样化,不断修正收益率曲线结构。
第三,平衡债券供求关系。
国债作为金边债券,有义务形成较为完整的收益率曲线,因此未来交易所债券发行应该一方面继续保持5年期、7年期基准利率的地位,同时应该增加短期债券如1年、2年期和长期限如10年期债券的发行规模,平衡市场供求失衡状况。
对于期限更短的债券如1年以内,由于目前央票已经很好的发挥了基准利率的作用,因此仅仅从收益率曲线的角度来看,相对而言并不迫切。
第四,进一步疏导资金流通渠道。
目前短期债券包括回购利率收益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间资金面较为宽裕,这种宽裕的现象与整体偏紧的社会资金环境相比是背离的。
这种状况一方面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容易向央行发出错误信号,影响货币政策操作。
因此未来应该进一步疏导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的关系,在资金循环过程中真正体现资金价格,并且对货币政策操作更为敏感。
第五,从长期来看,在条件成熟之后,加快利率期货和相关衍生产品的推出。
美国的实践表明期货市场的存在对现货定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债券市场分析与策略》,弗兰克.J.法博兹著,袁东译,第四版,百家出版社2.中信证券研究报告:《对央票发行情况的分析及投资策略》,杨辉,200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