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金鱼和渔夫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渔夫和金鱼》教案

幼儿园大班《渔夫和金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让幼儿能够通过画面和文字理解故事。
3. 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让幼儿学会珍惜现有的生活,不贪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难点:让幼儿理解金鱼的要求,以及渔夫的善良和金鱼的贪婪。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渔夫和金鱼》故事动画或者图片。
2. 故事书:《渔夫和金鱼》。
3. 画纸、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金鱼或者渔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或者故事书,引导幼儿观看故事动画或者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解: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金鱼的要求和渔夫的善良。
3. 故事讨论:让幼儿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幼儿理解金鱼的贪婪和渔夫的善良。
4. 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金鱼或者渔夫,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幼儿的故事讲述和绘画活动,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程度,以及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六、教学延伸:1. 角色扮演: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渔夫和金鱼,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 情景对话: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渔夫和金鱼,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复述故事《渔夫和金鱼》,分享学习收获。
2. 家长协助幼儿用废旧材料制作金鱼或渔夫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八、教学反馈:1.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2.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 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其更符合幼儿的需求。
幼儿园大班《渔夫和金鱼》教案

幼儿园大班《渔夫和金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画面或道具展示故事情节。
3.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4. 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懂得珍惜和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画面或道具展示故事情节。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图片、道具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或游戏引入故事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述故事:利用课件、图片、道具等,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的魅力。
3. 角色扮演: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4. 讨论与思考: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故事情节的讲述和反应。
4. 通过课堂表现和评价,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制作: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制作相关的手工作品,如渔夫、金鱼等,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3. 音乐游戏:结合故事情节,创作一首相关的歌曲或舞蹈,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感受故事的魅力。
七、家园共育:1. 家长在家陪同幼儿回顾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讲述故事,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中进行相关的手工制作或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家长与教师沟通,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幼儿园大班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中的角色特征。
2. 能够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感受和思考,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幼儿懂得珍惜现有资源,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感变化。
2. 通过故事讨论,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幼儿学会珍惜和满足。
2. 如何激发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兴趣,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角色头饰、相关图片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富有童趣的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相关画面,引导幼儿对故事产生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渔夫和金鱼的行为,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情景扮演:邀请部分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扮演,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道理,让幼儿学会珍惜和满足。
6.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活动:让幼儿用纸张、彩泥等材料制作渔夫和金鱼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 音乐活动:教授一首与海洋或鱼类相关的儿歌,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兴趣。
2. 关注幼儿在讨论和情景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情感理解能力。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分享情况和家长对教学活动的看法。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引导。
幼儿园大班《渔夫和金鱼》教案

幼儿园大班《渔夫和金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2. 能够通过图片、动作、语言等形式表现故事内容。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4. 教育幼儿学会珍惜现有,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渔夫和金鱼》的阅读与理解。
2. 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情感。
3. 绘画活动,描绘故事中的场景。
4. 讨论活动,引导幼儿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渔夫和金鱼》。
2. 角色头饰。
3. 画纸、画笔、彩泥等绘画材料。
4. 讨论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谈论他们所知道的金鱼,引入故事《渔夫和金鱼》。
2. 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课件或图书,理解故事情节,关注渔夫和金鱼的情感变化。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情感。
4.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描绘故事中的场景,如海、渔船、金鱼等。
5. 讨论活动:引导幼儿思考并表达自己对于故事中渔夫和金鱼行为的看法,教育幼儿学会珍惜现有,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情感投入,评价他们的表现力。
3. 倾听幼儿在讨论活动中的发言,了解他们的思考深度和价值观。
4. 综合评价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现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相关活动,如讲述其他版本的《渔夫和金鱼》故事,或者讨论类似的主题。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渔夫和金鱼》主题展示区,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和角色扮演照片,激发其他幼儿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表现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幼儿在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幼儿园大班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中的角色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渔夫和金鱼的故事》2. 角色头饰:渔夫、金鱼、皇帝等3. 道具:鱼网、金鱼缸等4.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2. 讲述故事:请幼儿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角色的看法。
3.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角色行为,引导幼儿分析角色的对错。
4. 情景扮演:分组进行情景扮演,体验故事中的角色,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5. 创作环节:请幼儿利用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创作自己喜欢的角色或故事情节。
6. 展示作品: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相关主题,引导幼儿持续关注故事角色。
3. 相关活动:组织幼儿观看其他版本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和分析。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成长。
六、活动注意事项1. 在讲述故事时,要尽量生动、形象,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2. 在分组讨论环节,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言,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在情景扮演环节,要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4. 在创作环节,要尊重每个幼儿的创意,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5.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七、活动资源整合1. 利用幼儿园图书馆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多版本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书籍。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及教学反思《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设计意图:谁都有自己的童年,谁都有自己的梦,而童年的梦总是和童话故事联系在一起的。
童话故事总能给听过、看过它的人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起点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老太婆的极度贪婪,老渔夫的善良懦弱,以及小金鱼的知恩图报,使我们永远记住了贪得无厌不会有好结果。
相信幼儿能从这则故事中认识到,不劳而获的幸福生活是不能长久的,美好的生活只能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创造!活动目标:1.根据画面前后的联系,理解渔夫四次向金鱼索要礼物的故事情节,懂得人不能过于贪婪,只有付出才有获。
2.能初步认读简单的符号和文字,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有一定的阅读经验,知道渔夫是做什么的。
2.物质材料:教学大书1本,幼儿用书人手1本,小图片(如下)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1)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渔夫和金鱼。
你们知道渔夫是干什么的吗?他和金鱼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教师讲述故事前半段(1~4页),激发幼儿兴趣。
(3)师:渔夫捕到金鱼了吗?老太婆是怎样说的?渔夫会去向金鱼要木盆吗?2.阅读指导幼儿自主阅读5~l 5页,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1)出示图片l,请幼儿根据图片符号的提示阅读书的第5一l5页。
(2)思考:渔夫去向金鱼要了几次东西?分别要了什么?3.理解故事内容(1)找出故事发生发展的线索。
①老太婆让渔夫去向金鱼要了哪些东西?一共要了几次?(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2、3中的相应小图)②渔夫每次去向金鱼要东西,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4中的相应小图)为什么?(2)师幼共同整理图片(图片5),梳理故事情节。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教材分析本教案主要针对大班幼儿,以促进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为目的。
本堂课以童话故事《渔夫和金鱼》为教学内容,通过身体动作、演绎和讲述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听说能力目标:通过听故事和交流,培养幼儿听懂简单故事的能力。
2. 语言表达目标: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并且能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3. 想象力培养目标:通过故事中丰富的内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听故事和参与讲述中,理解故事情节和表达故事中的人物与情节。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保持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故事书《渔夫和金鱼》2. PPT或图片资料3. 老师及幼儿的服装道具(如渔夫帽子、鱼饵、鱼竿等)五、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老师穿着渔夫服装出现在幼儿面前,向幼儿展示渔夫的帽子、鱼竿等道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述(10分钟)通过展示故事图片或PPT,讲述故事《渔夫和金鱼》。
在讲述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适当的动作和表情,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3. 主题讨论(10分钟)用简单的问题引导幼儿回顾故事情节,如:渔夫在故事中做了什么?金鱼有什么特殊的能力?金鱼为什么要帮助渔夫?4. 角色扮演(15分钟)邀请几位幼儿参与角色扮演,老师扮演渔夫,其他幼儿扮演金鱼和其他角色。
老师通过引导幼儿进行对话和动作表演,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5. 故事复述(10分钟)随机选择几位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故事复述,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复述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能够理解并复述故事情节,表达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并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故事简介本故事讲述了一个渔夫捕到一个有异于常人的金鱼,金鱼会说人话,渔夫放了它后,金鱼送给他好处,渔夫却因贪念始终无法满足,最终因为自己的贪欲导致失去了宝贵的机会。
教学目标1.让孩子了解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学习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含义;2.培养孩子对渔夫和金鱼故事的理解能力;3.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孩子感受到故事的教育意义,懂得珍惜机会。
教学内容和流程第一部分:引入1.师生互动:老师在班级里设置一个捕鱼场景,学生扮演鱼和渔夫,练习用英语表达场景中的内容;2.谈论和观看具有钓鱼场景的故事片段。
第二部分:个人阅读1.让学生分成小组,阅读故事本身,并记录他们理解的难点;2.学生向其他小组分享他们自己的理解,以及借鉴其他小组的知识;3.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含义。
第三部分:小组讨论1.老师提出关于故事的问题,要求学生讨论和回答问题;2.小组间交流和互动,并在发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第四部分:巩固练习1.学生在班级里扮演故事中的人物,重现故事情节;2.学生读故事并回答关于故事的问题;第五部分:结尾1.总结教学内容,并给予学生乐器表扬;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教育意义,并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我们不能贪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审视和思考。
教学反思这个课程计划的目的是在课堂上灌输孩子们珍惜机会和平衡贪欲的思想。
通过故事的讲解和角色扮演的练习,学生们理解了故事的含义,并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表现,这样的体验也给了孩子们一个独一无二的现实经验。
我们的课堂练习能让学生们在团体中互相协作和交流,尤其是在进行小组讨论时。
这些互动环节可以促进学生的融入和沟通,让学生们放松并享受学习的过程。
最终,我们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案,形成了一个充满了互动和合作的班级,这让我们很自豪,同时也体现了合适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金鱼和渔夫故事教案
知识经验:有一定的阅读经验,知道渔夫是做什么的。
物质材料:教学大书1本,幼儿用书人手1本,小图片根据画面前后的联系,理解渔夫四次向金鱼索要礼物的故事情节,懂得人不能过于贪婪,只有付出才有获。
能初步认读简单的符号和文字,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1.导入活动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渔夫和金鱼。
你们知道渔夫是干什么的吗?他和金鱼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讲述故事前半段,激发幼儿兴趣。
师:渔夫捕到金鱼了吗?老太婆是怎样说的?渔夫会去向金鱼要木盆吗?
2.阅读指导
幼儿自主阅读5~l 5页,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出示图片l,请幼儿根据图片符号的提示阅读书的第5一l5页。
思考:渔夫去向金鱼要了几次东西?分别要了什么?
3.理解故事内容
找出故事发生发展的线索。
①老太婆让渔夫去向金鱼要了哪些东西?一共要了几
次?
②渔夫每次去向金鱼要东西,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师幼共同整理图片,梳理故事情节。
4.情感升华
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师:你们喜欢老太婆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做?
老太婆因为太贪心,结果失去了一切。
如果想得到,就必须付出,不劳而获是没有好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