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

合集下载

2024年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范文

2024年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范文

2024年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范文____年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我国由于人类活动过度破坏造成了严重的林业生产条件的恶化,林地面积减少,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____年我们制定了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在____年恢复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二、主要举措1. 提高森林保护意识(1)开展全民森林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公众的森林保护意识的培养。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森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森林保护行动。

(2)加强学校林业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林业知识,培养爱护森林的习惯。

2. 加强法律法规的落实(1)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加强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保护和修复基金制度,用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3. 加强林地保护(1)加强对国有林地的管理和保护,加强巡查和监控,严禁非法砍伐和滥伐现象的发生。

(2)完善林地使用权制度,鼓励农民合作社、企业和个人参与林地保护和经营。

4. 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1)加大造林和 afforestation的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择适宜的地区进行造林工作,引入抗旱、抗腐蚀和高效产材种苗品种。

(2)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林木的抗病虫能力。

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5. 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1)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完整性。

(2)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3)加强对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打击,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合法权益。

6. 推动林业产业发展(1)加强林木种苗和林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林业生产效益。

(2)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林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林业产品的附加值。

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和恢复植被方案(一)

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和恢复植被方案(一)

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和恢复植被方案(一)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和恢复植被问题分析由于人类过度砍伐森林和过度开荒耕地等等,导致地球上越来越多的地方变成了荒漠化和沙漠化区域,这些区域的土地不仅无法再次生长出植被,而且会因为水土流失等原因,加速土地贫瘠化、沙漠化的进程,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导致了约10亿人受到沙漠化或荒漠化困扰。

方案设计1. 种树造林种树造林是恢复植被的基本方法,我们可以在适宜生长的地方大规模地种树,通过生态工程改善环境。

主要方法包括:•选择适宜的树种,如防沙树、榆树、柞树等。

•应用先进技术,加强树苗的管理,提高成活率。

•进行深翻和破碎膜,为树木培育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 植被保护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现有的植被,防止进一步破坏。

主要方法包括:•坚决禁止过度开发和采伐,防止造成更大的破坏。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物种。

•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3.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利用人工手段恢复生态系统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沙漠植被修复,主要通过在沙地上种植植物,并建立勘测、种植、灌溉、修剪等系统,达到修复沙漠、防沙治沙的目的。

•海岸带植被恢复,通过种植海桑子、海葱子、沙垦草等海滨植物,来保护海岸生态系统。

•生态绿化,通过种植草坪、草地和建立植物园,改善城市环境,同时恢复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实施计划1. 选择不同的方案措施,根据实地情况和各方的意见制定具体实施计划。

2. 实地勘测,确定种植植物的适宜地点。

3. 建立科学的种植方案,包括研究最适宜种植的树种、种植时间和肥料使用等。

4. 大力宣传生态环保,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保育中来,共同构建美好的生态环境。

结语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很好地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避免人类过度破坏自然资源,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5. 资金保障•恢复生态的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可以向政府或者企业申请资助。

2023年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范文

2023年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范文

2023年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2023年来临之际,全球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和气候变化挑战,林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林木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加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恢复林业生产条件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2023年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方案。

二、目标设定1. 恢复林木资源,增加林地面积。

2. 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物多样性。

3. 提升林业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三、方案设计1. 林木资源恢复计划(1)加强林木培育和繁殖工作,大力发展林木良种繁育。

(2)加强林木保护,建立健全林木保护体系。

(3)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实施大规模森林建设项目。

(4)加强林木管理,提高林木的生长质量和栽培效果。

(5)加强抚育和采伐管理,合理利用可再生林木资源。

2. 生态环境改善计划(1)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提高火灾预防能力和应对能力。

(2)加强对害虫和病害的防治工作,控制害虫和病害的传播和繁殖。

(3)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推行防风治沙、水土流失治理等项目。

(4)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3. 林业生产提升计划(1)推广先进的林业生产技术,提高林业生产效益。

(2)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3)加大林产品开发和推广力度,推动林业产业升级。

(4)推动林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四、实施步骤1. 成立专门的林业生产恢复工作组,负责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2. 制定恢复林木资源的计划,并确定具体的培育繁育措施。

3. 实施大规模森林建设项目,增加林地面积。

4. 建立林木保护体系,加强对林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5. 加强火灾预防工作,提高森林火灾防治能力。

6. 实施害虫和病害防治工作,控制害虫和病害的传播和繁殖。

7. 推广先进的林业生产技术,提高林业生产水平。

8. 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9. 加大对林产品开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

10. 推动林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临时用地恢复方案

临时用地恢复方案

临时用地恢复方案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本文旨在介绍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实施方案。

该项目旨在通过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将在选址合理、施工条件合理、水土保持情况良好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二章选址合理性2.1 生产条件的合理性在进行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实施方案时,必须考虑生产条件的合理性。

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充分考虑土壤、气候、地形等因素,以确保恢复后的林地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施工条件的合理性在实施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施工条件的合理性。

我们将充分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2.3 水土保持情况在进行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实施方案时,必须考虑水土保持情况。

我们将充分考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恢复后的林地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2.4 临时用地选址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情况在进行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实施方案时,必须考虑临时用地选址是否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情况。

我们将充分考虑林地保护、利用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实施方案符合相关规划要求。

第三章期满恢复林业生产条件3.1 项目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在进行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实施方案时,必须考虑项目施工设计的合理性。

我们将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并在期满后恢复林业生产条件。

Chapter 1 n1.1 Project Overview1.1.1 Project NamePhase I of S313 XXX1.1.2 Project NatureNew n1.1.3 Project n Unitn Unit: XXX。

Ltd.Legal XXX: Tian Zhifang1.1.4 Owner NatureXXX1.1.5 Project Approval Unit and Approval DocumentApproval Unit: XXXApproval Document Number: Development and Reform n [2015] No。

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二篇)

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二篇)

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灾后恢复林业生产重建规划方案受高空稳定的西南气流和北方冷空气不断补充___的共同影响,今年___月中下旬以来,我县高海拔山区遭遇了罕见的持续低温冻雨或雨夹雪天气,等乡镇林木及毛竹因受冰雪重压,不同程度出现断梢、倒伏等现象,林业基层单位基础设施破坏严重。

为尽快恢复生产,结合本县实际,特提出如下重建规划方案:一、林业受灾情况经调查核实,截止月日,全县林业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其中:全县受损林木面积万亩,林木及竹林直接经济损失达亿元(人工商品林受灾万亩,损失万元;天然林受灾万亩,损失万元;毛竹林受灾___万亩,损失万元;受灾苗木亩,损失万元)。

竹山便道、林区公路及林业基层单位基础设施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二、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灾后恢复林业生产的总体目标是。

落实措施,强化责任,积极自救,尽快恢复,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到___年月底前完成受损毛竹的清理,___年月底前完成受损林木的规划采伐,___年月底前完成受灾林分的营造林及补植工作,___年月底前完成水、电、路等林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___年月底前完成林业基层单位的房屋重建。

三、灾后恢复重建的建设任务和内容1、。

裂毛竹,由竹农申请,林业部门及时、直接办理采伐许可证;对清理出山的受灾毛竹销售给本县加工企业外,林业部门积极协助竹农联系外销渠道;对毛竹林中的受损散生木优先给予安排采伐。

受灾人工商品林恢复生产技术措施。

对受灾程度(即主干断裂植株占总株数的比重)在___%以上的林分,经受灾林木处置鉴定工作组确认后,允许由林权单位申请进行皆伐,并在___年___月底前进行人工造林;对受灾程度(即主干断裂植株占总株数的比重)___%以下的林分只安排对被折木和压倒木进行采伐,局部采取补植措施。

受灾天然林恢复生产技术措施。

对以针叶树种占优势的天然商品林,参照受灾人工商品林标准执行;对以阔叶树种占优势的天然商品林,原则上不安排采伐,确因受灾特别严重的,经核实后可安排只对被折木和压倒木进行采伐清理,伐后要及时___人工造林更新;对采伐后不易恢复成林的高海拔地区、岩石裸露或立地条件恶劣的地区严禁采伐,采取自然生长、自然恢复。

完整版)临时用地恢复方案

完整版)临时用地恢复方案

完整版)临时用地恢复方案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本文旨在介绍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实施方案。

该方案的实施旨在通过合理的选址和施工条件,保护水土资源,恢复林地生产条件,提高林业生产效益。

第二章选址合理性2.1 生产条件的合理性在选择临时用地时,需要考虑生产条件的合理性,包括土壤肥力、水源充足性、气候适宜性等因素,以确保林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2 施工条件的合理性除了生产条件,施工条件也是选择临时用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需要考虑到交通便利性、施工材料的供应、施工人员的居住条件等因素,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3 水土保持情况在选择临时用地时,需要考虑水土保持情况,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水土资源造成损害,并保障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2.4 临时用地选址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情况在选择临时用地时,需要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情况,以确保临时用地不会对原有的林地资源造成影响,并保障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章期满恢复林业生产条件3.1 项目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在实施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方案中,需要考虑到项目施工设计的合理性,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林地资源造成损害,并保障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需要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期满恢复工作,恢复林地生产条件,保障林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3.2 期满后是否能够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结论在实施恢复措施之后,需要对其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能够在期满之后恢复林业生产条件。

评估应该包括对土地、水源、气候、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考虑。

如果评估结果表明,恢复措施已经成功实施,可以在期满之后恢复林业生产条件,那么就可以进行后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四章恢复措施4.1 恢复原则在实施恢复措施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保护和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水源保护和水土保持;优先考虑本地物种和当地社区的利益;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法。

恢复林业生产方案

恢复林业生产方案

恢复林业生产方案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人口增长等问题的加剧,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林业生产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

林业生产是国家经济支柱之一,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改善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林业生产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恢复和发展林业生产。

一、问题分析1. 林木质量下降在现代化的大范围林业生产中,为了追求高产量和快速增长,大量使用了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化学品,这种操作方法使得土壤和环境极度恶化,导致森林生态环境极度破坏,许多森林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化了很多。

此外,大面积植树缺少考虑生态恢复和植物适应性等问题,通常只注重一些经济产量目标,使得林木质量下降。

2. 森林资源短缺林业生产存在着资源短缺的问题。

当前,我国林木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林木资源较少。

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不断被开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也使得林木资源更加紧缺。

3. 市场需求下降由于物资的流通和市场的变化,林业产品的需求和消费市场也发生了变化。

一些原来热门的产品几乎不再受到市场重视,而新品种和文化也在林业生产中被广泛运用,这中间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市场波动和适应力的变化。

二、恢复方案1. 重视林木生态环境应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品在林业生产中的使用,并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应在新的种植计划中,考虑到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对不符合要求的做出禁止种植的规定。

建立全国性的林业绿化计划,对森林大范围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评估,制定相应的植树和保护方面的目标,改善、完善森林资源。

2. 注重南北方平衡应在南北方森木资源分配上作出调整。

这有助于更加合理地分散资源,不局限于某一地区的林木资源,使得林业生产的服务范围变得更广阔。

此外,加强对于林木质量的关注,并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南方地区植树的技术水平,改善北方地区森林的生态环境。

3. 拓展市场销售渠道要了解市场需求,调查并采集市场信息,依据市场认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产品结构和产销规模,消除不佳的影响因素,从而使产品的销售和使用受到更广泛的均衡发展。

国土三调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明确土壤质量

国土三调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明确土壤质量

国土三调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明确土壤质量一、背景介绍国土三调是指全国范围内对土地、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进行的一次全面的调查。

其中,林业资源是重要的调查内容之一。

在国土三调过程中,对于林业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可以为恢复林业生产提供重要依据。

二、问题分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经历了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植树造林。

这些活动对于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地区的土壤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等。

这些问题给恢复林业生产带来了困难。

三、方案设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明确土壤质量在国土三调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每个地区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估和分类。

通过这样做,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地区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制定恢复计划。

2.加强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是恢复林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们需要加强对于水土流失的治理和防范,减轻水土流失带来的损失。

3.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在恢复林业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一些绿色种植技术,比如:有机肥料、生物制剂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树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4.加强科学管理在林业生产中,科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计划和方案,并对于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四、实施步骤1.开展国土三调工作国土三调工作是恢复林业生产的基础。

我们需要加强对于国土三调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并确保工作质量达到要求。

2.评估土壤质量在国土三调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每个地区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估和分类。

通过这样做,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地区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制定恢复计划。

3.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在评估完每个地区的情况后,我们需要针对性地制定水土保持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修建护坡、植树造林、建设水利设施等。

4.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在恢复林业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一些绿色种植技术,比如:有机肥料、生物制剂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树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大面山二期风电场工程项目临时占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二〇一六年四月目录1项目概况2选址合理性3恢复措施4时间安排5资金投入附图: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大面山二期风电场工程项目临时用地林业用地生产条件恢复范围图1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大面山二期风电场工程项目1.2建设单位:四川省能投盐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3业主性质:国有企业1.4法人代表:何勇1.5项目负责人:吴平1.6项目批准单位及文号: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川发改能源[2015]202号)1.7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风电场项目总投资100757.35万元,采用50台单机容量2MW,总装机容量100MW,年发电量22226万千瓦时。

按照《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FD002-2007),工程等级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

风电场计划施工总工期为20个月。

大面山二期风电场工程拟接入一期建设的220KV升压站,通过一回220KV线路送至安宁220KV变电站(送出工程另行核准)。

建设主要由50台风机及箱变、施工道路(路基、边坡)、风电机组安装场地、渣场、张牵场和35KV集电线路(长度42km,双回折合为单回)七部分组成。

项目总用地面积28.9338hm2,其中林地面积27.3812hm2,占总面积的95.81%。

1.8项目拟使用土地概况项目建设拟使用各类土地总面积28.9338hm2,其中:林地面积27.3812hm2,占总使用面积的94.63%,临时占用林地面积25.5213 hm2,永久占用林地面积1.8599 hm2;非林地面积为1.5526hm2,占总使用面积的5.37%。

1.8项目临时占地拟使用林地概况项目建设临时拟使用林地25.5213hm2,乔木林地面积17.8983hm2,占临时拟使用林地总面积的70.13%;灌木林地面积5.8592hm2,占临时拟使用林地总面积的22.96%;宜林地面积1.7638hm2,占临时拟使用林地总面积的6.91%。

项目建设按拟使用林地建设用途分:路基占地9.5587hm2,边坡占地5.7372hm2,安装场地占地7.7659hm2,塔基施工占地0.4904hm2,渣场占地1.8491hm2,张牵场占地0.1200 hm2。

1.9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编写背景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临时占用林地监督管理的通知》(林资发[2015]121号)文规定,建设项目临时占用林地,申请人应当提交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或者与林地权利人签订的临时占用林地恢复林生生产条件的协议。

四川省能投盐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于2016年4月委托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大面山二期风电场工程项目临时用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方案。

2选址合理性2.1临时用地概况该项目临时占地用途为施工道路(路基、边坡),安装场地,塔基施工,渣场,张牵场。

风力发电机组吊装时的临时场地(安装场地):主要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和箱变等工程基础施工、设施设备组装和安装,调查范围及面积以用地红线图为准,本次共设计50处安装场地,占地性质为临时。

塔基施工用地(塔基施工):主要用于堆料、弃土、组塔时的滑轮支架等作业用途,本项目用地面积为单个塔基施工占地40 m2,占地性质为临时。

渣场:主要用于道路边坡开挖形成的弃渣,调查范围及面积以渣场用地设计图为准,本次共设置2个渣场,占地性质为临时。

张牵场:线路架设时为了满足线缆对方、起重、固定、动力设备防治等需要,需设置张牵场,本项目共设置4个张牵场,每个张牵场占地面积300 m2,占地性质为临时。

2.2临时用地选址合理性安装场地项目共建设50个安装场地,用于风机和箱变的基础施工、设施设备组装和安装等,布置于山顶或山脊上,各安装场地布置位置不存在不良物理地址现象,山体稳定性较好,场地相对平缓,两侧两侧坡度在20°~30°之间。

安装场地共占用林地面积7.7659 hm2,其中乔木林地5.6381 hm2,灌木林地1.8996 hm2,宜林地0.2282 hm2。

在区域范围内有条件建设风机位置,优先避开林木密集覆盖区域。

安装场地的选址具有唯一性和合理性。

塔基施工主要用于堆料、弃土、组塔时的滑轮支架等作业用途,本项目用地面积为单个塔基施工占地40 m2,共占用林地面0.4904 hm2,其中乔木林地0.2600 hm2,灌木林地0.2104hm2,宜林地0.0200hm2,占地范围合理。

选址位于塔基旁,尽量选用了塔基旁的非林地或尽量避免占用质量好的林地,选址具有唯一性和合理性。

张牵场线路架设时为了满足线缆对方、起重、固定、动力设备防治等需要,需设置张牵场,本项目共设置4个张牵场,共占用林地面0.1200 hm2,其中乔木林地0.0600 hm2,灌木林地0.0600hm2。

根据输电线路走向及塔基架设要求,张牵场选址尽量避免占用优质林地,选址具有唯一性和合理性。

渣场项目共设置2个渣场,分别是位于森林经营所红格作业区四林班的1#渣场,位于和爱彝族乡团结村干塘组的2#渣场,占地面积分别为1.6956 hm2和0.1535 hm2。

渣场建设占用乔木林地面积1.6956hm2,占用宜林地面积0.1535hm2。

本项目土石方开挖总量约94000m3,回填总量约52000m3。

开挖出的土石方,除部分用于工程土石方回填、路面材料及用作工程所需砌料源外,其余均按弃渣处理。

东区部分弃渣量较小,渣场选在干塘组一废弃养鸡场旁的宜林地(国家级二级公益林地)内,地块内无活立木蓄积,其地质条件稳定,容渣量4万方,不占用基本农田,不涉及林木采伐。

南区部分共设置1个渣场,该地块林种为森林经营所红格作业区的用材林,坡度较缓,地质稳定,不涉及基本农田,容渣量45万方,运距3.1km。

原方案设置四个渣场,占地约7 hm2,经过对设计方案优化,减少道路边坡开挖,弃土量随之减少,渣场缩减为2个,渣场选址具有唯一性和合理性。

施工道路项目运输道路主要利用大面山防火通道,该通道由红格镇沿大面山主山脊延伸至和爱彝族乡,风机与防火通道之间交通运输通过改扩建或新建道路满足项目施工,施工道路建设分为路基和边坡,路基宽5.5m,道路总长约18km,施工道路占用乔木林地10.2446hm2,灌木林地3.6892hm2,宜林地1.3621hm2,非林地0.5495hm2,道路建设尽量沿原有机耕道改扩建,没有机耕道的情况下则开挖新建,优先避开林木密集覆盖区域,道路的选址具有唯一性和合理性。

3恢复措施3.1恢复措施安装场地及塔基施工临时用地仅需在现地进行基层压实后覆盖表土。

(一)完成需要恢复临时占地的基础清理和排水工作;(二)对基础土层进行压实;(三)鉴于盐边县气候较干燥,土层表面水分蒸发较快,压实表面应适当洒水湿润;(四)为保证覆盖土层与基础层结合良好,铺土前需将压实结合层面湿润并刨毛1-2cm深;(五)不得漏压、欠压和过压,压实合格后方可铺上层表土;(六)铺筑表土层厚度30cm。

施工道路为泥结石路面。

需先对原路面进行铲除,压实后进行表土覆盖。

渣场达到设计要求的堆置高度时,对渣场顶面高低不平现状进行土地平整,压实后覆盖原土壤。

4时间安排在用地审批主管部门批准的临时用地期限到期三个月内,完成临时用地的林业生产条件恢复。

5资金投入5.1、工程量与用工量测算工程量测算临时使用林地恢复面积25.5213hm2,泥结石路面铲除 5.7372 hm2,渣场土地平整1.8491 hm2,基础清理面积25.5213hm2,基层压实面积25.5213hm2,表土覆盖面积25.5213hm2,。

用工量及概算指标本次森林植被恢复造林共需劳动力9956个工日,其中泥结石路面铲除861工日、渣场土地平整227工日、基础清理2297个工日、基层压实3828个工日、表土覆盖3828个工日。

5.2投资概算依据与指标概算依据根据《林业基本建设概算编制办法》,劳动力设计参照省二期速丰林规划综合定额标准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项目会计核算办法(试行)》,并结合盐边县具体情况及施工作业特点分项确定。

概算指标(1)工程概算指标泥结石路面铲除10工日/亩,渣场土地平整10工日/亩,基础清理:6工日/亩;基层压实:10工日/亩;表土覆盖:10工日/亩。

详见表5-1。

(2)工日定额根据盐边县的经济情况及现行的市场劳务用工定额,按每个工日100元计算。

(4)其他费用概算指标其他成本为直接费用的5%,主要包括调查设计、建设单位管理、审查验收等;基本预备费为所有费用的5%。

三、投资概算经测算,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大面山二期风电场工程项目临时用地恢复生产条件造林共需造林总投资122.2777万元。

其中,直接成本110.9095万元、占总投资的90.7%,其它成本5.5455万元、占总投资的4.54%,预备费5.8227万元、占总投资的4.76%。

1、直接成本:该项目植被恢复造林总投资中,直接成本110.9095万元、占总投资的90.70%。

2、其它成本:该项目植被恢复造林总投资中,其它成本为5.5455万元,占总投资的4.54%,主要用于建设单位管理费、审查验收费、护林防火等开支。

3、预备费:该项目植被恢复造林总投资中,预备费为5.8227万元,占总投资的4.76%。

四、资金筹措该项目恢复临时用地林而已生产条件,共需造林资金122.2777万元,由项目建设单位支出该部分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