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各论-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
❹运动功能障碍: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出现偏 瘫.不自主运动.面瘫.吞咽障碍等。❺精神障碍: 病变累及额叶底部.颞叶边缘系统,可发生幻觉. 失语.定向力障碍等精神情绪异常。
(3)病程:一般2~3周,多数病例可完全恢复, 少数患儿可遗留某些后遗症如癫痫.听力障碍. 肢体瘫痪以及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等。
病 毒 性
病毒性脑炎的病理生理
主要的 病理生理变化为直接入侵的病毒对 脑组织的破坏。脑组织.脑膜弥漫性充血.水 肿.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胶质细胞增 生及局部出血性软化坏死灶。除此之外, 免疫反应可导致神经脱髓病变及血管周围 的损伤 。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
多呈急性起病,病情的轻重与病变部位有关。如病 变在脑实质的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较脑膜炎重。 1.病毒性脑炎:主要表现为发热.惊厥.意识障碍及颅 内压增高症。 (1)前驱症状:为一般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头痛. 呕吐.腹泻等。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❶惊厥:多数表现为全身性 发作,严重者可呈惊厥持续状态。❷意识障碍:轻 者表现淡漠.迟钝.嗜睡和烦躁,重者谵妄.昏迷,甚 至呈深度昏迷。❸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婴儿前 囟饱满,严重者发生脑疝。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措施
4.健康教育: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里护理, 向家长提供日常生活护理及保护患儿的一般 知识,指导并鼓励家长坚持智力训练和瘫痪 肢体的功能锻炼。
谢谢大家
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或增高,外观清亮,白细 胞总数轻度增多,病程早期分类一多核细胞为主, 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升高,糖及氯化物 在正常范围。 2.病毒血检查:部分患儿取脑脊液进行病毒分离机 特异性抗体测试均为阳性,恢复期患儿血清特异性 抗体滴度较急性期高4倍以上具有诊断意义。 3.脑电图:病程早期脑电图即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 异性常慢性波背景活动,提示脑功能异常。
病毒性脑炎

提高免疫力
均衡饮食:保 证营养均衡, 多吃蔬菜水果
适量运动:每 天进行适量的 运动,增强体
质
充足睡眠:保 证每天有足够 的睡眠时间,
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心 态: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态,
减轻压力
谢谢
01
感染症状:发热、 头痛、恶心、呕 吐、意识障碍等
03
02
传播途径:主要 通过呼吸道、消 化道、虫媒等途 径传播
04
易感人群:儿童、 老年人、免疫功 能低下者等是高 危人群
免疫系统反应
免疫应答:免疫系 统识别并清除病毒,
产生炎症反应
神经损伤:炎症反 应导致神经细胞损
伤,引发脑炎
病毒入侵:病毒通 过呼吸道、消化道
C
B
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提高免疫力。
D
定期接种疫苗可以保持免疫 力,预防病毒性脑炎的复发。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
保持良好的作 息习惯,保证
充足的睡眠
3
保持良好的运 动习惯,增强 体质,提高免
疫力
2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均衡 饮食,多吃蔬
菜水果
4
保持良好的卫 生习惯,勤洗 手,避免接触
病毒感染源
04
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主要包
括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
和支持治疗。
病毒性脑炎分类
01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由单纯疱 疹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儿童和 年轻人。
03
流行性乙型脑炎:由流行性乙型 脑炎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亚洲 地区。
05
艾滋病毒性脑炎:由艾滋病毒感 染引起,常见于艾滋病患者。
02
肠道病毒性脑炎:由肠道病毒感 染引起,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
病毒性脑炎

临床表现
病情轻重差异很大, 病情轻重差异很大,取决于脑膜及脑实质 受累的范围及程度。 受累的范围及程度。 一般来说, 一般来说,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经过较脑膜 炎严重。 炎严重。
病毒性脑炎
前驱感染症状, 前驱感染症状,常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 道感染。 道感染。 急性脑功能障碍表现:意识障碍; 急性脑功能障碍表现:意识障碍;颅高压 惊厥;神经系统局灶性累及症状: 症;惊厥;神经系统局灶性累及症状:① 如病变累及大脑皮质, 如病变累及大脑皮质,则表现为意识障碍 及全身性抽搐; 如病变累及额叶、 及全身性抽搐;②如病变累及额叶、颞叶 边缘系统,则主要表现为精神、情绪异常。 边缘系统,则主要表现为精神、情绪异常。
病毒性脑炎
丽水市中心医院儿科 潜丽俊
病毒性脑炎是指多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毒感染引起的急 性颅内炎症;若炎症仅累及脑实质, 性颅内炎症;若炎症仅累及脑实质,临床 表现为病毒性脑炎;若炎症仅累及脑膜, 表现为病毒性脑炎;若炎症仅累及脑膜, 临床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但由于脑膜与 临床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 脑实质解剖上相邻, 脑实质解剖上相邻,病毒感染常同时累及 二者,此时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二者,此时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病毒性脑膜脑炎
病毒性脑膜脑炎的临床表现, 病毒性脑膜脑炎的临床表现,除病毒性脑 炎临床表现外,同时有脑膜刺激征, 炎临床表现外,同时有脑膜刺激征,但脑 实质受累程度相对较轻, 实质受累程度相对较轻,常无局灶性神经 系统体征。 系统体征。
治疗
本病常呈自限过程,疗程多为2 本病常呈自限过程,疗程多为2~3周,无 特异性治疗。 特异性治疗。 急性期主要治疗原则是支持对症治疗, 急性期主要治疗原则是支持对症治疗,保 证脑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证脑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主要措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主要措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脑水 肿及颅高压;控制惊厥发作等。 肿及颅高压;控制惊厥发作等。
第十六章 第五节病毒性脑炎

第五节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是指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
由于病原体致病性能和宿主反应过程的差异,形成不同类型疾病。
若病变主要累及脑膜,临床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若病变主要影响大脑实质,则以病毒性脑炎为临床特征。
由于解剖上两者相邻近,若脑膜和脑实质同时受累,此时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大多数患者病程呈自限性。
【病因】临床工作中,目前仅能在1/4-1/3的中枢神经病毒感染病例中确定其致病病毒:其中80%为肠道病毒,其次为虫媒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腮腺炎摘毒和其他病毒等。
虽然目前在多数患者尚难确定其病原体,但从其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均能支持急性颅内病毒感染的诊断。
【病理】脑膜和(或)脑实质广泛性充血、水肿,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可见炎症细胞在小血管周围呈袖套样分布,血管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和髓鞘崩解。
病理改变大多弥漫分布,但也可在某些脑叶突出,呈相对局限倾向。
单纯疱疹病毒常引起颞叶为主的脑部病变。
有的脑炎患者,见到明显脱髓鞘病理表现,但相关神经元和轴突却相对完好。
此种改变是由于病毒感染激发的机体免疫应答,产生“感染后”或“过敏性”脑炎。
【发病机制】病毒经肠道(如肠道病毒)或呼吸道(如腺病毒和出疹性疾病)进入淋巴系统繁殖,然后经血流(虫媒病毒直接进入血流)感染颅外某些脏器,此时患者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若病毒在定居脏器内进一步繁殖,即可能入侵脑或脑膜组织,出现中枢神经症状。
因此,颅内急性病毒感染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大量病毒对脑组织的直接入侵和破坏,然而,若宿主对病毒抗原发生强烈免疫反应,将进一步导致脱髓鞘、血管与血管周围脑组织损害。
【临床表现】病情轻重差异很大,取决于脑膜或脑实质受累的相对程度。
一般说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经过较脑膜炎严重,重症脑炎更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后遗症。
1.病毒性脑膜炎急性起病,或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前驱传染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软弱、嗜睡。
病毒性脑炎

3
增强扫描可不强化 或呈弥漫性、脑回 样强化。
Differential diagnosis
多发性硬化:临床症状多具有缓解、复
1
发或缓慢进程的特点。急性期CT增强扫 描病灶有强化。
脑梗死:患者年龄偏大,起病急,病灶
2
与血管分布一致。
脑肿瘤转移:病灶多发且有瘤结节,常
3
有原发病灶。
Image
MRI平扫示左侧颞叶、岛叶、 顶叶斑片状异常信号区, T2WI(A,B)及水抑制序列 (C,D)呈高信号,T1WI (E,F)呈略低信号,左侧颞 叶脑沟内少量出血,呈长条状 高信号。
Diagnosis
1
病毒性脑炎呈 急性或亚急性 起病,以精神 意识障碍、癫 痫为主要临床 表现
2
主要表现为脑组织 弥漫性肿胀,病变 侵犯以灰质为主; 急性脱髓鞘性脑炎 则主要位于皮层下 及侧脑室周围白质, 呈对称或不对称分 布。
Clinical manifestation
(一)前驱症状:
急性全身感染症状: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等。
(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惊厥:可为局限性,多为全身性,严重者可呈惊厥持续状态。 2.意识障碍:轻者反应淡漠、迟钝、嗜睡或烦躁,重者瞻望、昏迷、 甚至深度昏迷。 3.颅内压升高:头痛、呕吐,四肢肌张力升高、血压升高、患儿前囟饱满, 严重者发生脑疝。 4.运动功能障碍: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出现偏瘫、不自主运动、面瘫、 吞咽困难等。 5.精神障碍:病变累及额叶底部,颞叶边缘系统,可发生幻觉、失语、 定向力障 碍等精神情绪异常。
病变早期,病变侵 犯以灰质为主 主要表现为脑组织 弥漫性肿胀。
CT
急性脱髓鞘性脑炎则主要 位于皮层下及侧脑室周围 白质
病毒性脑炎

检查等,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血管病变、脑肿
瘤、线粒体脑病、全身性疾病脑内表现(如系统性红 斑狼疮)鉴别。
治疗
本病无特异性治疗 病程自限性,急性期正确的支持与对症治疗是保证病情顺利恢复、 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治疗
1、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合理营养供给:静脉营养或白蛋白。
2、控制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严格限制液体人量;过度通气;静脉注射脱水剂,如甘露醇、呋塞米等。
3、控制惊厥发作
可给予止惊剂、如地西泮、苯巴比妥等,如无效、可在控制性机械通气 下给予肌肉松弛剂。
治疗
4、呼吸道和心血管功能的监护与支持。
5、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
首选药物;其衍生物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有效。利巴韦林可能对控
病毒性脑炎
概念阐述 病毒性脑炎是指由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
病变主要累及脑膜,临床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
病变主要影响大脑实质,则以病毒性脑炎为临床特征; 脑膜和脑实质同时受累,此时成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大多数患者病程呈自限性。
病因
其中80%为肠道病毒,其次为虫媒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Reye综合征
Reye综合征是一种伴有肝功能障碍的快速进展性脑病,以急性弥漫性脑 水肿和肝脏为主的内脏脂肪变性为病理特征,曾被称为脑病合并内脏脂 肪变性。
其基本的病理生理特点为广泛性线粒体功能障碍,其机制尚不清楚, 90%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 本病具有遗传易感性,接触病毒或使用水杨酸药物后具有诱发本病的高 度危险性。
鉴别诊断 Reye综合征
急性脑病症状
肝功能异常 • 重症肝炎 • 肝性脑病
2.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这是一份关于病毒性脑炎的相关知识,希望您阅读后对您有所帮助!若有疑问,请随时向负责您的医生及护士咨询。
一、请您了解疾病基本概况1、什么是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由已知或可疑的病毒直接或间接侵入脑部引起脑实质炎症。
2、病毒性脑炎的病因:✧病毒引起,如呼吸道感染(如流感),皮肤黏膜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等)✧昆虫叮咬(如蚊子/螨)✧疫苗接种病毒进入机体后并不一定致病,关键在于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性和相互间作用.3、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发病前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精神神经症状:1)意识障碍轻者表现为反应迟钝、淡漠、烦躁、嗜睡、人格改变、记忆丧失;重者出现谵妄、昏迷。
2)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头晕甚至脑疝,婴儿的前囟饱满。
3)抽搐约 1/3 病人出现全身性或部分性癫痫发作;部分病人精神症状为首发。
4)运动功能障碍根据受损的部位可以表现为中枢性或周围性的一侧或单肢的瘫痪;亦可表现为锥体外系的运动障碍如舞蹈样动作、肌强直;亦可因脑神经瘫痪而有斜视、面瘫或吞咽障碍等。
5)精神障碍如记忆力减退、定向障碍、幻听、幻视;情绪改变、易怒,有时出现猜疑,常因此而误为精神病或额叶肿瘤。
✧伴随症状:不同病毒感染表现不同。
埃可病毒及柯萨奇病毒感染时常出现细小的麻疹样皮疹或同时有心肌炎、心包炎;流行性腮腺炎时腮腺肿大(亦可在腮腺肿大之前先有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口唇周围出现疱疹。
二、入院时需要准备哪些?1、请准备好相关病历,检查结果。
2、近期口服的药物,疾病发展的详细过程。
3、带好身份证,有医保者请带好相关证件。
4、请带好个人用品:洗漱用品,换洗衣物(医院提供热水壶、病号服)。
三、特殊检查1、腰穿,脑脊液检查★具体见附件1---腰椎穿刺术2、脑电图3、头颅 CT 及核磁共振四、四、治疗与用药1、抗病毒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
2、免疫治疗:常用的有干扰素及其诱生剂,转移因子等。
《病毒性脑炎》课件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患 者等。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接触病毒携带者,避免到 人群密集场所。
提高免疫力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 足睡眠等。
护理方法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等 ,及时处理。
调整饮食
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饮食,给予易消化、营养 丰富的食物。
遵医嘱治疗
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康 复治疗等。
神经功能缺损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语言、运动或认知方面的神经功能缺损。
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及时治疗
01
一旦发现患有病毒性脑炎,应立即就医并接受治疗,以降低并
发症的风险。
定期复查
02
在康复期间,应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并发
症。
健康生活方式
0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作息和适度锻
《病毒性脑炎》PPT课件
目 录
• 病毒性脑炎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病毒性脑炎的治疗 • 病毒性脑炎的预防与护理 • 病毒性脑炎的预后与并发症
01
病毒性脑炎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 起的脑部炎症,通常表现为脑实 质的病变。
特点
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可导致高 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 搐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恐惧等情绪 。
康复指导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包 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等。
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病情恢复 情况。
注意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 戒烟限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脑炎
3、躯体及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神经系统症状可与前驱症状 同时、或间隔数天、或紧接着前驱症状出现。 颅神经损害:可见中枢性面瘫、视乳头水肿,其他颅神经损 害症状。 运动机能障碍:约半数病人以癫痫发作起病,以大发作最多 见,其次为局灶性、肌痉挛、发生率27~86%; 以偏瘫最多见, 肌张力改变:发生率40%~70%;多为锥体外系,肌张力增 高时隐时现,时而上肢,时而下肢; 腱反射亢进,少数为减弱; 病理反射:检出率50%~80%;多为双铡,部分病人掌颏反 射、吸吮反射阳性。
病毒性脑炎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病毒学检查:病毒分离、免疫荧光及血清学检查; 在患者的血、脑脊液及脑组织中分离出腺病毒,及 尚待鉴定的DNA、RNA病毒。 免疫学:血及脑脊液检查:IgG含量高于正常值。 病理改变:脑组织肉眼可见受损的脑膜和脑实质 有弥漫性或局灶性病变,脑组织水肿,脑回增宽, 脑沟变窄;脑白质水肿,严重可见坏死。
病毒性脑炎
⑶肾上腺皮质激素:是免疫抑制剂,能破坏或减少 淋巴细胞、抗B和T细胞的功能,能抑制炎症反应、 干扰素和抗体形成;且能改变神经胶质、胶质疤痕 而使脑组织再生。临床使用意见不一致。其有抗炎 消水肿、稳定溶酶体系统而防止抗原抗体反应时产 生有害物质,因此在适当时机上使用,且掌握适当 的剂量和疗程,有治疗价值。不少人主张早期、大 剂量、短疗程方法。一般用地塞米松15~20mg,加 糖盐水500ml,每日一次,10~14天,改口服、渐 减量。
病毒性脑炎
五、鉴别诊断 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病的约占23%。 ⑴疾病早期:与精神分裂症鉴别;可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 抑制,幻觉、妄想等症状;但可有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 出汗、记忆力、理解力、计算力、判断力下一步降。 ⑵疾病中期:与其他感染性精神病及其他脑器性疾病鉴别; 表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嗜睡、浅昏迷、昏迷或谵妄状态 ,发热。躯体感染现象,细菌学检查; ⑶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膜炎鉴别;脑脊液检查可有细菌 或结核杆菌存在。 ⑷与颅内占位性病变鉴别;CT检查可鉴别。
病毒性脑炎
5、对症治疗:对严重抽搐、高热、脑水肿者,给予物理降温及脱 水治疗(可用甘露醇、速尿等静脉点滴)。对有精神症状者, 使用抗精神病药宜小剂量缓慢加药。体质好或青壮年可肌注, 一般氯丙嗪每天50~150mg,或奋乃静10~20mg;肌肉注射可 给氯丙嗪、非那根各12.5~25mg.症状较轻或恢复期者,酌情给 予抗焦虑药,注意产生依赖性. 高压氧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每日一次,边续10次为一 疗程。每疗程间隔3~5天。病程在40天以内者有效率可达95% 以上。早期采用高压氧治疗可减轻症状,脑电图可见改变。 慢性期及后遗症期,特殊教育、劳动训练、功能锻炼,促进 康复。
病毒性脑炎
江西省心理康复中心 龚发金
病毒性脑炎
一、概述 许多颅内感染是由病毒所致,除脑炎以外,主 要病变是脱髓鞘和/或变性,称为慢病毒感染或慢 病毒疾病的慢性疾病过程。 脑的病理改变:主要为病毒的直接损害,组织 的病理反应(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 分为:①急性病毒性脑炎;包括流行性乙型脑 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等;②慢病毒脑炎,如亚 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等。
病毒性脑炎
显微镜检查:神经细胞是病毒寄生和损害的主要对 象,可见神经细胞变性、被吞食、消失和包涵体的 出现;胶质细胞增生,脱髓鞘、软化灶形成,胶质 细胞内可有包涵体。 过敏反应性脱髓鞘脑炎:可见明显的髓鞘脱失,面 神经轴突、神经节细胞、胶质细胞等相对地完整或 改变轻微。髓鞘脱失病灶散在于脑和脊髓的白质, 特别是小静脉周围或脑室周围。
病毒性脑炎
六、治疗 1、抗病毒化学疗法: ⑴碘苷(疱疹净)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有一定疗效; 50~100mg/kg.d加葡萄糖液静滴,3~5日为一疗程. ⑵阿糖胞苷:用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巨细胞 病毒感染。1~8mg/kg.d.静注或静滴,连续3~5天. ⑶阿糖腺苷:对单纯疱疹病毒最有效.10~15mg/ kg.d。6~12小 时内静滴完,用3~5日.副作用:恶心、呕吐、造血功能障碍等。 ⑷阿糖腺嘌呤:主要用于疱疹性脑炎。15mg/ kg.d.每日静滴 12小时,共10日。
病毒性脑炎
四、诊断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感染症状或明确的病前感染 史; 2、在运动兴奋或运动抑制的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 障碍,随病程逐渐加深; 3、不同病期的精神症状及神经系统体征,特别是肌张 力增高等锥体外系体征及多汗、小便失禁的出现。 4、脑脊液压力及白细胞和蛋白质轻度升高或正常。但 查不到细菌感染(包括结核杆菌等)感染的证据;
病毒性脑炎
原发性病毒性脑炎:发热及脑脊液异常多见; 脱髓鞘脑炎:皮质内固醇治疗效果好,视觉诱发电位变化; 病毒分离、血清及脑脊液的免疫抗体、病理检查有利于确诊 单纯疱疹脑炎:是一种最常见的病毒性脑炎,发病年龄多在 30岁以上,秋季发生多见,在早期出现明显的精神异常极为 多见,与其累及额、颞叶有关;出现意识障碍多,症状严重 ,出现肢体瘫痪较多。 脑脊液:细胞、蛋白明显增多,可见红细胞; 脑电图:多广泛性异常,与意识障碍严重有关。 头部CT:多异常,主要为额颞叶低密度区,少数低密度区内 有点片状高密度影,是脑实质坏死出血的表现。
病毒性脑炎
脑膜刺激征:占30%~60%;多数属于轻度或中度 ;表现为颈部稍抵抗或克尼格征阳性。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出汗增多是本病特征性表现之 一;经常汗如雨下,即使在寒冬也大汗淋漓;多汗 约占20%左右,有的报导达86%;出汗增多提示下 丘脑受损,而且病情较重。还有唾液增多、颜面潮 红、颜面油脂增多;国内报导大小便失禁较突出, 尤其尿失禁更常见,占30%~89%,且为早期症状 之一。推测其病变可能影响了旁中央小叶,少数可 表现为尿潴留。
病毒性脑炎
⑵脑电图:EEG异常达85%~96%;主要为弥漫性高波幅慢波 ,可在弥漫性异常的背景上有局限性改变加重。有时出现棘波 、尖波或棘-慢波复合及周期性复合波等。 一般在急性期EEG轻度异常,疾病进展,异常程度亦逐渐加重 ,高峰期最高,随着疾病而恢复,或稍慢于临床。 以精神异常为主要症状者,EEG异常相同。轻者绝大多数为 弥漫性低~中波幅Ø 及ð波,少数病例有高尖波或高波幅ð波。 有癫痫发作的病毒性脑炎:EEG多为弥漫性异常,可达 82.4%;急性期后EEG仍不正常且阵发性放电者,预示将有癫 痫发作。
病毒性脑炎
⑸无环鸟苷:已在临床使用,可能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方面其是有效的药物。每次5mg/kg,每8小时静滴一次,连 续7天为一疗程。单纯疱疹病毒对无环鸟苷可产生耐药性。 副作用为:谵妄、震颤、皮疹、血尿、转氨酶暂时升高。 ⑹病毒唑:0.5~1g/d,小儿20~30mg/ kg.d.静脉滴注,连用 7~10天。 上述药物均有胃肠道反应、骨髓造血抑制、脱发、肝功能 损害等毒性作用。有些可造成较持久和严重的不良结果,应 引起重视。 能选择抑制病毒而又不影响细胞的核酸或蛋白质的代谢, 是最理想的药物,已报告有盐酸胞胍,羟苄苯胼咪唑。也有 用四环素族等广谱抗菌药物及乌洛托品(40%5ml静注,每 日一次,7~10日)。
病毒性脑炎
2、研究证明病毒感染所致的组织损害,其中部分是 免疫反应的结果,故发展了免疫治疗。 ⑴干扰素(interferon)及其诱生剂:能抑制病毒血 症并防止病毒侵入脑部,在感染病毒后潜伏期使用 ,效果较显著。 ⑵转移因子:适用于免疫缺损患者,通过逆转细胞 的免疫缺陷,可使疾病缓解。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 有些效果。
病毒性脑炎
儿童病例:为散发,无明显季节性;病前1~2周,可有上呼 吸道感染和消化道症状。以昏迷、抽搐突然起病为多见。主 要症状:意识障碍、抽搐、癫痫、尿失禁、多汗、颅神经损 害、肢体瘫痪、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病理反射阳性、脑 膜刺激征阳性。儿童病例以意识障碍、抽搐或癫痫、阳性病 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等甚为突出。 急性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是一种最常见的散发急性致死性脑 炎,占病毒性脑炎的10%,在坏死性脑炎中占20%~75%, 是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主要原因。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以成 人为多,从口腔粘膜感染。
病毒性脑炎
4、病程和预后:多为急性病程,有时为亚急性;一 般预后较好;死亡率为0~30%,平均10%;后遗症 轻微。约有10%复发,可间隔数周到数月;复发表 现 与初发基本相同。 单纯疱疹脑炎较非单纯疱疹脑炎预后差,前者自 然病死率为70%,采用阿糖腺苷治疗病死率为40% ,瑞曲报导用无环鸟苷治疗病死率为19%。
病毒性脑炎
3、中医中药治疗 ⑴急性期:涤痰汤加味或在涤痰汤、白虎汤和犀角 地黄汤的基础上重用清热凉血的犀角(10g)和生 石膏(60~150g),加用板兰根、大青叶。高热昏 迷者可配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 ⑵恢复期:补气、补血、养阴。元气虽衰,余邪未 尽,忌用过于温补腻滞方,可用生脉散加味。
病毒性脑炎
5、EEG有弥漫性异常(或局灶性) 6、血清抗体滴度明显增高(特别是恢复期比急性期 高4倍以上); 7、脑脊液查到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抗体。 精神障碍为主的病毒性脑炎:神经系统体征如锥体 束征或腱反射的改变,多出现有精神症状之后,不 恒定存在,部位及性质也可改变,须反复检查才能 确定;有些病例始终不见意识障碍及神经系统体征 。
病毒性脑炎
三、临床表现及分型 一般具有弥漫性脑损害的症状及体征,有的病例 可有局灶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大多数亚急性和慢性 感染的病人起病隐袭,呈进行性发展,主要是脑部 受损征象,智能障碍明显且进展为痴呆。 急性期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大多数2周内症状达 到高峰。 1、前驱症状:部分病例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 或消化道症状,如头痛、微热或中度发热,部份病 例体温正常;还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
病毒性脑炎
2、精神障碍:出现率高达81% ;出现在病期的各个时期,甚 至于构成本病的主要临床相;以精神障碍起病的,往往与疾 病高峰时的表现基本相似,而程度较轻。以精神障碍为首发 ,常误诊为精神病。 ⑴意识障碍:最多见,国内报导达90%;以嗜睡、朦胧、 混浊、谵妄、错乱状态较多,可有昏迷;早期一天之中时轻 时重,病情加重,意识障碍加深并持续;部分病例的意识始 终是清晰的。 ⑵精神分裂样症状:精神分裂症样表现; ⑶智能障碍:轻度记忆障碍、注意力涣散、错构、虚构、甚 至严重的痴呆状态。部份病例记忆障碍非常严重。有人认为 记忆障碍为单纯疱疹脑炎的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