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统计分析报告
医疗数据分析报告

医疗数据分析报告概述医疗数据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通过对医疗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挖掘,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医疗决策和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介绍我对某医院的医疗数据进行的分析和研究,探索疾病发病率、治疗效果和医疗资源利用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一、疾病发病率分析通过对医院的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某医院最常见的疾病是什么,这对医院的专科设置和资源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本次分析中,我选取了某医院过去一年的病例数据,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数据显示,该医院最常见的疾病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
其中,高血压患者达到了53%,糖尿病患者占比为32%,冠心病患者占比为25%。
这些数据表明,该地区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医院应该进一步强化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二、治疗效果评估治疗效果评估是医疗数据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评估不同治疗手段的效果,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本次报告中,我选取了某医院的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治疗手段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数据显示,在心脏病患者中,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占比为60%,手术治疗占比为30%,其他治疗方式占比为10%。
进一步分析发现,手术治疗的患者中,80%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物治疗患者中,仅有50%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这表明手术治疗在心脏病患者中具有更好的效果,同时也提示医生和患者在治疗选择上要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
三、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医疗资源是医院运行的重要支撑,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本次分析中,我选取了某医院的手术室数据和床位利用率数据,对其进行了分析。
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内,该医院手术室的使用率平均为80%,其中骨科手术和心脏手术的占比最高。
同时,床位利用率平均为85%,病房床位的周转速度较快。
这表明该医院的手术室和病房资源利用较为充分,但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可以通过进一步提高手术室的利用率和优化床位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年度医院医疗统计分析报告

年度医院医疗统计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医院在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也需要对医疗数据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疾病发生率、医疗资源利用情况等。
本报告将针对某医院的医疗统计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相关信息和决策支持。
二、患者基本情况统计我们首先对医院医疗系统中的患者基本信息进行了统计,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等方面。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发现该医院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岁,以中老年患者为主。
其中,男性患者占比52%,女性患者占比48%。
民族方面,汉族患者占绝大多数,占比达到95%以上。
三、常见疾病统计分析我们对该医院的就诊数据进行了常见疾病的统计分析,以帮助医院更好地调配医疗资源和规划科室的专业设置。
统计结果显示,该医院最常见的疾病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分别占就诊人数的20%、15%和10%。
此外,还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四、药物使用情况统计在医疗统计分析中,了解药物使用情况对医院的用药经济管理和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我们对该医院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最常用的药物类别为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和心血管药物。
其中,抗生素使用量最大,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等常见疾病。
五、手术情况统计分析手术统计分析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们对该医院的手术数据进行了详细统计,以了解手术种类、手术时长等信息。
统计结果显示,该医院最常见的手术类型包括骨科手术、腹部手术和心脏手术。
手术时长方面,大部分手术在1-3小时之间。
六、住院情况统计分析我们进一步对该医院的住院数据进行了分析,以了解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0天,平均住院费用为5000元。
此外,我们还发现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呈正相关关系,住院天数越长,住院费用也越高。
七、医疗资源利用情况统计最后,我们对医疗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评估医院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率。
医院经营统计分析报表方案

医院经营统计分析报表方案一、前言医院经营分析是医院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只有做好医院经营统计分析,才能对医院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认识,为医院的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二、医院经营统计分析报表方案(一)收支统计分析表1.1 收支情况表本表主要用于对医院一段时间的收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方便医院管理层全面了解医院的经营状况。
(二)医疗服务统计分析表2.1门诊情况表本表依据门诊情况统计分析服务,反映不同科室的门诊人数,门诊收入情况、门诊药品收入情况等,以便医院更好的制定门诊发展计划。
2.2 住院情况表本表依据住院情况统计分析服务,反映不同科室的住院人次、床日、住院收入情况、住院药品收入情况等;以便医院更好的制定住院发展计划。
(三)药品统计分析表3.1 药品使用分析表本表主要统计分析医院在一定时期内的药品使用情况。
通过统计药品的名称、规格、剂型、数量、金额等数据,为医院的药品管理、药物应用指导等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3.2 药品来源分析表本表主要用于收集和分析不同渠道所采购的药品的品种、数量、金额等信息,反映医院在药品采购方面的优化和控制情况,为采购策略的制定、进一步节约药品费用提供参考。
(四)人力资源统计分析表4.1 人员数量统计表本表显示医院在职人员的行政等级、职称、性别、年龄、工资、经济效益等情况,反映医院的人力资源状况。
4.2 人员薪酬分析表本表依据不同岗位的年龄、学历、工作经验、职称等情况进行计算,以反映员工的工资福利状况,为医院提供合理化人员使用与管理的参考。
(五)财务分析5.1 财务分析表本表针对医院财务收入和支出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医院的收支规模趋势、盈利能力、成本费用构成等数据,从而为医院管理提供科学的规划和决策依据。
三、总结医院经营统计分析报表方案共涉及了5种类型的报表,包括收支统计分析表、医疗服务统计分析表、药品统计分析表、人力资源统计分析表和财务分析表。
这些报表对于医院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医院提供科学的规划和决策依据。
医院统计工作总结5篇

医院统计工作总结医院统计工作总结精选5篇(一)医院统计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医疗效劳的不断扩展和深化,医院的统计工作也愈发显得重要。
作为医院管理的一局部,统计工作既是医院管理的根据,也是医院绩效评估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我所在医院的统计工作进展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工作概况我所在医院统计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搜集:我们通过电子病历系统、门诊挂号系统、住院系统等途径搜集患者的根本信息、诊疗过程、费用等数据。
2.数据清洗:经过数据搜集,我们对搜集到的数据进展清洗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3.数据分析:通过对清洗后的数据进展分析,包括患者人数、就诊科室、疾病种类、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分析。
4.报表生成:根据分析结果,我们生成各种报表,包括每月的门诊人次报表、住院病案报表、药品使用报表等。
二、工作亮点在医院统计工作中,我们获得了一些亮点和成绩:1.数据自动化管理:我们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化搜集和统计,进步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错误率。
2.数据质量控制:我们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展数据清洗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3.报表生成的准确性:我们确保每份报表的准确性,及时提供应医院领导和各部门,为决策提供科学根据。
三、存在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乏:1.数据分析才能需进步:目前我们主要依赖于根本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于一些更复杂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还不熟悉。
2.跨部门协作不够顺畅:医院统计工作需要与其他部门严密合作,但由于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沟通的缺乏,协作效果有待进步。
3.数据保密工作待加强:医院数据涉及患者隐私,对数据的保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止信息泄露的风险。
四、改良方案为进一步进步医院的统计工作程度,我们提出以下改良方案:1.加强数据分析才能的培训:通过培训和学习,进步统计人员的数据分析才能,掌握更多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一个便于各部门之间共享信息和沟通的平台,加强跨部门协作。
医院各项数据统计报告模板

XXXXXXXX医院XX月数据统计简报一、医疗服务工作量(一)总诊疗人次数X月,全院总诊疗人次数达xx万人次,同比上升xx%。
表1 总诊疗人次相同期对比表(单位:万人次)注:表2 总诊疗人次数前20位门诊科室统计表(单位:人次)(二)入出院人数xx月,全院入院人数为xx人次,同比上升xx%,其中xx、xx、xx科出院人数较多。
表3 入院人数同期对比表(单位:人次)表4 出院人数同期对比表(单位:人次)表5 出院人数前20位病区统计表(单位:人次)(三)手术人次数xx月,全院手术人次数为xx人次,同比上升xx%。
表6 手术人次数同期对比表(单位:人次)(四)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xx月,全院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为xx人次,同比上升xx%,其实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分别为xx人次(同比上升xx%)、xx人次(同比上升xx%)、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前xx 位病区详见表8。
表7 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同期对比表(单位:人次)表8 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前20位病区统计表(单位:人次)(五)医技科室工作量xx月,医技科室工作量增加比例最高的科室是xx,同比上升xx%。
增加比例最低的科室是xx ,同比上升xx %,见图6。
(六)内科实验室工作量xx月,内科实验室工作量增加比例最高的科室是xx ,同比上升xx %。
减少比例最高的科室是xx ,同比下降xx %,见图7。
二、医疗服务效率(一)病床使用率xx月,全院病床使用率为xx%,较去年同期上升xx%,其中xx 病床使用率最高(xx%),见表9。
表9 病床使用率同期对比表(单位:%)(二)病床周转次数xx月,全院病床周转次数为xx 次,同比增加xx次,其中病床周转次数最高xx,达xx 次,病床周转次数最低xx,为xx 次,见表10。
表10 病床周转次数同期对比表(单位:次)(三)平均住院日xx月,全院平均住院日为xx 天,同比上升xx %,除平均住院日大于xx 天外,平均住院日均小于xx天(),见表11。
医院每日收入分析报告

医院每日收入分析报告根据对医院每日收入的分析,以下是所得到的重要发现和结论:1. 收入总额统计:在分析期间内,医院的每日总收入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
收入总额的增加主要归因于患者数量的增加和医疗服务费用的提高。
2. 主要收入来源:医疗服务费用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
它包括诊断费、检验费、手术费、住院费等。
其中,住院费占据了医院收入的一大部分。
3. 患者类型对收入的影响:通过对患者类型的分析,发现在门诊方面,医保患者和自费患者的数量基本持平,但医保患者的收入相对较低;而在住院方面,医保患者的数量远远超过自费患者,并且医保患者的收入也更高。
4. 科室收入贡献度:在科室的收入贡献度方面,手术、内科和妇产科是医院的主要收入贡献者,在这些科室中,手术科的收入最为突出,可能是由于手术费用较高导致。
5. 收入波动原因:医院每日收入可能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假日或节假日时患者数量的减少、医保政策的调整、就诊人数的变化、医疗费用的调整等。
因此,在制定预算和经营策略时,需考虑这些因素的波动性。
6. 增加收入的建议:医院可以考虑以下的方法来增加每日收入: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自费患者;与商业保险合作,吸引更多的医保患者;提高手术科室的工作效率,增加手术项目的数量等。
7. 收入效益评估:在分析每日收入时,还应关注医院的成本和效益。
通过分析每项服务的成本和相应的收入,可以评估医院的收入效益,并做出调整和优化。
在医院每日收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上述发现和结论将有助于医院管理层制定精确的财务目标、调整医疗服务策略,并做出正确的决策以提高医院的收入。
医疗行业医院疾病统计报告

医疗行业医院疾病统计报告尊敬的上级领导:根据医疗行业的要求,我院将以下是对我院近期疾病统计的报告。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院所面临的健康挑战,并制定相关的策略和措施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
以下是我们的统计报告:一、疾病类型统计在报告期内,我院收治了各类疾病的患者。
通过对病例的录入和分类,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数量和比例,进而帮助我们了解该地区的常见疾病类型和发病率。
具体统计结果如下:1. 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患者的20%。
其中,肺炎病例最为突出,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50%。
2. 心血管疾病:占总患者的15%。
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等。
3. 消化系统疾病:占总患者的10%。
主要包括胃炎、胃溃疡等。
4. 泌尿系统疾病:占总患者的8%。
主要包括尿路感染、肾结石等。
5. 神经系统疾病:占总患者的7%。
主要包括脑卒中、帕金森病等。
二、患者年龄分布统计我们还对患者的年龄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群体特征,为针对性的医疗服务提供参考。
具体统计结果如下:1. 儿童及青少年:占总患者的20%。
主要包括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2. 中年人群:占总患者的50%。
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3. 老年人群:占总患者的30%。
主要包括认知障碍、关节炎等老年常见疾病。
三、患者性别统计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患者的性别在不同疾病类型中的分布情况,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性别所面临的健康问题。
具体统计结果如下:1. 呼吸系统疾病:男性患者占65%。
2. 心血管疾病:男性患者占60%。
3. 消化系统疾病:男性患者占55%。
4. 泌尿系统疾病:男性患者占70%。
5. 神经系统疾病:男性患者占45%。
四、疾病季节性变化统计我们还对不同季节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比较,以发现患者的季节分布规律,为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具体统计结果如下:1. 冬季: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患者数量显著增加。
医院统计指标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院统计指标作为衡量医院运营状况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年度,我院在市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医院发展战略,以数据为依据,全面开展医院统计工作。
现将本年度医院统计指标年度总结如下:一、统计指标完成情况1. 资源配置(1)床位:本年度,我院实际开放床位为XXX张,重症医学科实际开放床位为XXX张,急诊留观实际开放床位为XXX张。
(2)人力资源:全院员工总数为XXX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为XXX人,其中医师数为XXX人,护理人员数为XXX人,医技人数为XXX人。
(3)医院医用建筑面积:本年度,医院医用建筑面积为XXX平方米。
2. 工作负荷(1)门急诊工作量:年门诊人次为XXX人次,健康体检人次为XXX人次,年急诊人次为XXX人次,留观人次为XXX人次。
(2)住院工作量:年住院患者入院例数为XXX例,出院例数为XXX例,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为XXX天。
(3)手术量:年住院手术例数为XXX例,年门诊手术例数为XXX例。
3. 治疗质量(1)手术冰冻与石蜡诊断符合例数:XXX例。
(2)恶性肿瘤手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例数:XXX例。
(3)住院患者死亡数:XXX例。
(4)住院患者自动出院例数:XXX例。
(5)住院手术例数:XXX例。
(6)住院手术死亡例数:XXX例。
(7)住院危重抢救例数:XXX例。
(8)住院危重抢救死亡例数:XXX例。
(9)急诊科危重抢救例数:XXX例。
(10)急诊科危重抢救死亡例数:XXX例。
(11)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XXX%(%)。
4. 工作效率(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XXX天。
(2)平均每张床位工作日:XXX天。
(3)床位使用率:XXX%。
(4)床位周转次数:XXX次。
5. 患者负担(1)每门诊人次费用:XXX元,其中药费XXX元。
(2)每住院人次费用:XXX元,其中药费XXX元。
6. 资产运营(1)流动比率:XX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统计分析报告
医院统计分析报告
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整合分析
摘要:绩效核算对于医院来说,是一种新型的经营管理理念。
文章结合医院经营实践,探讨医院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不足及新时期下运用绩效管理实施成本核算的重要作用、实施要求及具体的操作办法。
关键词:会计核算成本核算医院绩效
:F230:A
:
新世纪以来,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改革不断完善,医院绩效的评定开始显得愈发重要,医院的整合管理也开始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为优化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分配使用卫生资源,提高医疗保健的水平,医院急需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新时期下,通过绩效管理实施医院成本核算可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与水平,增强医疗机构市场竞争能力,完善激励机制,对医院管理规范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1.绩效成本管理部门职责。
医院的成本核算部门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部门,涉及到医院其他部门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医院只有建
立成本核算组织及各职能部门,才能保证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从组织管理的架构上来说,各级职能部门对医院各项成本支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目前各部门更多的却关注临床业务管理,而忽
视了医院成本管理的责任,而且,在对各部门进行职责划分时,一定要
重视单部门管理划分原则,尽量避免多部门管理下部门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
确定划分好各部门职责后,就要最终落实成本消耗部门与成本计划执行部门的责任。
在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医疗需求与经济效益总是不可协调的矛盾。
因此,在这种困境下,各科室不能只为满足医疗需求,不顾医院成本及效率与效益。
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应形成从领导到职工、从行政后勤到临床医技部门,全院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的成本核算系统。
2.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责任最终落实的保障是绩效考核,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一切责任只是空谈。
绩效考核的内容可分为三类。
(1)对职能管理部门的考核。
管理绩效的体现,可以分为定量与定性两方面。
在定量考核上,对各部门管辖的支出制定明确的量化指标,评价各部门成本管理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定性考核中,可以通过专家委员会评价相关管理部门的成本管理方案、管理落实情况,也可通过问卷形式,动员全体职工都参与对部门管理业绩的评价。
(2)对成本消耗部门的考核。
根据成本消耗的特性,划分收益性成本消耗与非收益性成本消耗。
对收益性成本消耗,实施绩效追踪考核制度。
考核结果与各部门的年度评价、负责人聘任、奖金分配等相关,调动各部门积极性。
对非收益性成本消耗的部门,通过专家委员会对消耗是否高于正常消耗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各部门的年度考核、负责人聘任、奖金分配等挂钩,促使各部门重视成本效率。
(3)对执行部门的考核。
执行部门涉及的成本面广,成本构成复杂,因此对其考核主要是制定总体考核指标。
对于临床业务科室,可以综
合评价其经济效益、成本控制水平。
对于行政后勤科室,可以分析其费用水平,评价其合理性,并且可以通过逐步建立内部服务价格机制,独立考核后勤辅助部门、管理部门运行成本的合理性。
此外,对于医院不同时期的成本管理重点,可以设定单项成本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二、制定绩效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
1.确立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的对象指具有一定的权限,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医院内部单位,医院的每个科室都应是成本核算的对象。
但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可对一些较大科室进行进一步细化。
2.对成本进行统一归集、计算、分配。
首先,房屋、建筑物的折旧费。
根据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和预计可使用年限估算总折旧费,再按各部门使用面积分摊计入各科室成本。
由于账务上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所以固定资产的价值可根据账面原价或重估价值来计算;其次,工资、福利费、招待费、交通费、科研费、培训费等费用,以在财务部门领用或报销的金额据实计入各科室成本。
最后,医疗设备的折旧费可根据设备的价值和预计可使用年限计算每月的折旧费计入各
科室成本。
计算时应针对设备的不同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一些科技含量高、更新快的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对于一些使用频率不均、使用时损耗大的设备可采用工作量法。
其次,医院广告费、管理费等费用应分摊到各部门,并计入各部门消耗情况统计中。
三、确保绩效成本核算的技术实现与建立监督评价体系
1.确保绩效成本核算的技术实现成本核算要面对大量的原始数据,近千项的测算指标和复杂的评价模型,为此必须编制科室成本核算及
绩效考核管理程序。
在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网上在线数据,使测算作业方便、快速,使考核的指标结果准确、及时。
它的应用可以提高办公效率,减轻工作压力和节省人力。
为此程序设计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对数据一是通过数据接口采集业务科室的基础数据,二是设有汇总数据的直接输入。
第二,对指标体系、计算方法、被核算对象(科室)和评价模型有灵活的系统设定。
第三,用形成的结果数据完成对科室的管理操作。
第四,对核算数据形成历史积累及产生相应的管理分析结果。
2.建立监督评价体系最后,主要是要划分责任单元。
责任单元是医院内部按责权统一的原则划分的相对独立的,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并能反映经济责任情况的内部单位。
责任单元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建制单位组成。
责任单元按控制范围可分为两类,即成本单元和收益单元。
成本单元是指对成本或费用负责的内部责任单位,即只考核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而不考核其收入的责任单位。
划分了责任单元后,还必须建立起医院、部门或科室、员工的信息沟通渠道,信息的收集、分享、交流是成功实施绩效管理的重要保证,包括调整计划、提供帮助、及时激励、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在反馈、沟通过程中达到了绩效监督的目的。
医院根据反馈的结果对数据进行合理调整后,再将绩效核算的结果即绩效工资分配至部门,部门根据对员工的个人考核结果再发放至个人。
其体现这一部分工资与员工个人的业绩、部门业绩以及医院业绩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薪酬分配的竞争和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任益炯,金永春,张录法.国有医院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xx(4)
2.赛岳,段德春.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xx(3)
3.杨丽坤.医院成本核算的现状与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xx(6)
4.赵玉亭.医院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的改进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xx(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