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灌肠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灌肠完整ppt课件

灌肠完整ppt课件

03
灌肠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包括准备用物、患者准备、灌入药液、观察反应等,注意事项
包括保持患者舒适、掌握药液温度、速度、量等,以及密切观察患者反
应。
新型灌肠技术展望
个性化灌肠方案
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 性化的灌肠方案,包括药液成分、温度、
速度等参数的个性化设置。
A 智能化灌肠技术
清洁作用
灌肠液中的水分和电解质可以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粪便 的排出。
治疗作用
灌肠液中的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发挥抗炎、抗菌、止血等 治疗作用。
营养作用
对于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灌肠液中可加入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 基酸等,以满足身体代谢需要。
适应症与禁忌症
肠道清洁
如术前准备、结肠镜检查前等。
俯卧位
患者俯卧于检查床上,双腿伸直或 微屈。此体位适用于直肠和乙状结 肠的检查,便于观察病变部位。
插入导管技巧及注意事项
导管选择
根据患者年龄、肛门大小和检查 目的选择合适的导管,一般成人 使用16-20号导尿管。
插入深度
根据患者情况插入导管深度一般 为10-15cm,避免过深导致肠壁 损伤。
01 02 03 04
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实现灌 肠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操
作准确性和患者舒适度。
B
C
D
拓展应用领域
探索灌肠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可能性, 如肠道微生物研究、营养吸收研究等。
新型灌肠药物研发
针对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需求,研 发具有更高疗效和更低副作用的新型灌肠 药物。
THANKS
感谢观看
缓解便秘症状
术前肠道准备
在手术前,通过灌肠清洁肠道,可以 减少手术中的污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灌肠法pptppt课件

灌肠法pptppt课件
具体方法:取坐位或右侧卧位,带上手套,右手食指 蘸液状石蜡油先探清造口肠管的行径,再插入肛管1015cm,导管周围绕凡士林纱布,将39-41℃的0.1%肥 皂水500-800ml自距造口40-60cm高处缓缓注入,速度 由慢到快,量由少到多,至有腹胀感为止,拔出肛管 以凡士林纱布轻轻压住造口,防止肥皂液溢出,至有 便意时放开。
保留灌肠
注意事项
慢性菌痢--- 乙状结肠/直肠,左侧卧位 阿米巴痢疾---回盲部,右侧卧位 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病人、排便失禁者 均不宜做保留灌肠,肠道病病人在晚间睡眠前 灌入为宜 垫高臀部10CM 插入长度---10-15CM 高度﹤30CM,保留药液1小时
关于结肠造瘘口灌肠法
结肠造瘘口灌肠法是利用温水或温盐水灌注刺激肠蠕 动以达到短时间内较彻底的排泄粪便,明显减少排便 次数,消除或减轻人工肛门的气味,减少肠道积气, 降低肠道口周围皮肤刺激反应的发生率。
心血管疾病
SUCCESS
THANK YOU
2023/12/17
小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 解除便秘、排除肠道积气、减轻腹胀。 适用于腹部/盆腔手术后以及危重、老幼病人
用物 灌肠液:
“1、2、3液”(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 温开水90ml) 油剂(甘油/石蜡油50 ml)加等量温开水
温度:38℃ 保留时间:10-20 min
操作要点:
1、卧位:左侧卧位 2、压力:40-60cm 3、插入深度:成人7- 10cm,小儿4-7cm。
注意
➢灌后一般保留5-10min,降温保留30min, 排便后30min,测量体温并记录。 ➢遵医嘱备溶液,掌握量、温度、浓度、流速
压力等 ➢肝昏迷—禁肥皂水 ➢心衰/钠储—禁NS ➢伤寒—量﹤500ml;压力﹤30cm ➢禁忌症: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

灌肠法PPTPPT幻灯片课件

灌肠法PPTPPT幻灯片课件
条形或带状 便秘时粪便坚硬、呈栗子样
3
粪便的性状-颜色
正常颜色为成人呈黄褐色或棕黄色。婴儿的 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
异常颜色: -柏油样便--为上消化道出血 -白陶土色便--胆道梗阻 -暗红色血便--下消化道出血 -果酱样便--肠套叠、阿米巴痢疾 -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痔疮或肛裂 -白色“米泔水”样便--霍乱、副霍乱
45
-协助患者排便 -操作后处理 (1)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2)洗手,并做好记
46
【注意事项】
-灌肠时插管深度为7~10cm,压力宜低 灌肠液注入的速度不得过快。
-每次抽吸灌肠液时应反折肛管尾段, 防止空气进入道,引起腹胀。

47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持正常排便习惯 的重要性。
30
u 大量不保留灌肠
-核对、解释 携用物至患者窗旁,核对患者 床号、姓名及灌肠溶液
-准备体位 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 褪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
- 垫巾 垫橡胶单和治疗巾于臀下 -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 -准备灌肠筒、戴手套 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
筒内液面高于肛门40–60cm。戴手套
老年患者应采取低压力、慢流速、低液量的灌肠法。 -准确掌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
液的量。 降温灌肠,可用28~32℃等渗盐水或用4℃等渗盐水,
保留30分钟后再排出,排便后隔半小时再测量体温并 记录
37
灌肠时患者如有腹胀或便意时,应嘱患者作深呼吸, 以减轻不适。
-灌肠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 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时, 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急救措施。 u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 和吸收.

灌肠法操作技术(原)ppt课件

灌肠法操作技术(原)ppt课件
拓展应用领域
除了传统的治疗领域外,未来灌肠法可能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肠道微生物研究、肠道 营养支持等。通过拓展应用领域,灌肠法将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可能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药名、 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向 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配合方法 。
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 曲,露出臀部,垫治疗巾于臀 下。
将灌肠液倒入灌肠筒内,挂于 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 60cm。肛管前端涂石蜡油, 轻轻插入直肠10~15cm,固 定后开放调节器,使液体缓慢 流入直肠。根据患者情况调节 灌肠筒高度和肛管插入深度。
03
灌肠法操作步骤详解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直肠滴入法
准备物品
灌肠液、输液器、头皮针、止血钳、治疗巾、一次性尿布 、水温计等。
核对与解释
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配合方法。
患者准备
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垫治疗巾于 臀下。
术前准备
对于需要肠道手术的患者,术前通 过灌肠法给予一定的药物或营养液 ,可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
01 02
灌肠法定义及分类
灌肠法是将药物或清洁液体通过肛门注入肠道,以达到治疗、清洁或检 查目的的一种医疗技术。根据灌肠目的和所用药物不同,可分为保留灌 肠、清洁灌肠等。
灌肠法适应症与禁忌症
灌肠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如便秘、肠道感染、中毒等。然而,对 于某些患者,如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灌肠法可能不适用。

《灌肠法》PPT课件

《灌肠法》PPT课件

新型灌肠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1 2
智能化灌肠设备研发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可能出现更加智能化的灌 肠设备,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个性化灌肠方案制定 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灌肠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3
新型灌肠药物研究
随着医药学的发展,未来可能出现更加高效、低 副作用的灌肠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 量。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根据并发症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如抗感染治疗、纠正电解
质紊乱等。
做好记录和交接班工作,确保患 者得到连续、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05
临床效果评价与改 进方向
灌肠法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介绍
01
02
03
症状缓解程度
观察患者灌肠后症状如腹 痛、腹泻等缓解程度,评 估灌肠法对患者症状的改 善效果。
《灌肠法》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灌肠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 灌肠液选择与配制 • 灌肠操作技巧与规范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临床效果评价与改进方向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灌肠法基本概念与 原理
灌肠法定义及作用
• 定义: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 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者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 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提高临床应用效果途径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01
提高医护人员对灌肠法的认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确保操作规范
和安全。
完善患者健康教育
02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灌肠法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加强临床实践与科研结合

灌肠 操作ppt课件

灌肠 操作ppt课件
14-10
操作步骤
3、盖好被子,暴露臀部,消毒双手 4、垫巾
14-11
操作步骤
5、准备灌肠筒:将 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 ,筒内液面高于肛门 约40 ~60cm 6、戴手套
14-12
操作步骤
7、润滑肛管,排气
14-13
操作步骤
8、插肛管:一手垫 卫生纸分开肛门,暴露 肛门口嘱病人深呼吸 ,将肛管轻轻插入直 肠7-10cm
1000ml
儿童20140--55 00ml
肥皂液倒便入盆擦灌暖及净肠倒瓶便水试筒肥、盆温水内皂水布计温冲液壶洗量杯 14-7
一次性灌肠袋
14-8
操作步骤
1、携用物至床旁,解释 并核对,关闭门窗, 屏风遮挡
14-9
操作步骤
2、准备体位:协助病人 取左侧卧位,双膝曲屈 ,退裤至膝,臀部靠近 床边,垫橡胶单和治疗巾 于臀下,置弯盘于臀边 。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 病人可取仰卧位,臀下 垫便盆
11-18
2.小量不保留灌肠
【适用人群】 – 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的患者、危重患者、 年老体弱、小儿及孕妇等
【目的】 – 软化粪便,解除便秘 – 排除肠道内的气体,减轻腹胀
11-19
2.小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前准备】 – 评估患者并解释 – 患者准备 – 护士准备 – 用物准备 – 环境准备
11-20
留灌肠,则为清洁灌肠。
11-2
1.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 – 解除便秘、肠胀气。 – 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 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 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11-3
1.大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前准备】 – 评估患者并解释 环境准备

《几种灌肠法比较》课件

《几种灌肠法比较》课件

分重要,可以用温水清洗肛门。
结论
灌肠法效果明显
灌肠法对肠道的清洁作用非常明显,是一种有益的治疗便秘、清洁肠道、辅助诊断疾病的方
法。
注意操作技巧
灌肠法虽然简单,但需要注意所选择的方法及操作技巧,对于病人的管理和护理也是至关重
要。
灌肠法对肠道清洁的作用
有益作用
注意事项
灌肠可以帮助清洁肠道,减少便秘,促进营养吸收。
灌肠前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以免增加肠道负担。
传统灌肠法与现代灌肠法的区别
传统灌肠法
现代灌肠法

手工包紧湿纱布

使用专用设备字显示水温

液体无法保温

自动保温
灌肠前的准备工作
2
缓慢注水
灌肠过程中要缓慢注水,避免肠道过度膨胀,引发不适或损伤肠黏膜。
3
保持平躺
在灌肠过程中,保持平躺状态,防止灌肠水流进胃部或到心肺部。
灌肠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饮食调理
注意个人卫生
灌肠后应注意饮食卫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
灌肠后应及时清理灌肠袋等操作用具,个人卫生十
乳制品,避免油炸和刺激性食物。
几种灌肠法比较
探讨灌肠法的有效性,应用和作用,比较传统与现代的区别以及灌肠前后的
注意事项。
灌肠法在医学上的应用
1
治疗便秘
2
清理肠道
3
诊断疾病
灌肠法可刺激肠道,有助
灌肠过程中的水流可以帮
灌肠法可用于观察肠道,
于排便,常用于缓解便秘。
助清洗肠道,并可通过肛
辅助病理诊断,如结肠癌
门排出。
等。
1
清洁双手

灌肠法ppt课件

灌肠法ppt课件

案例三:内科疾病灌肠辅助治疗
总结词
辅助治疗、缓解症状
详细描述
对于一些内科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 、便秘等,灌肠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 方法,通过直肠给药直接作用于病变 部位,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灌肠前应准备好灌肠所需的各 种设备和材料,如灌肠筒、橡 胶管、手套、润滑剂等。
灌肠前应让患者排空大便,以 减少灌肠时的阻力。
灌肠液的配制
灌肠液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 行配制,如生理盐水、肥皂水等

灌肠液的温度应适宜,以接近体 温为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对肠道
造成刺激。
灌肠液的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而定,一般为500-1000ml。
灌肠的操作方法
患者应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将橡 胶管插入肛门约10-15cm。
在灌肠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 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灌肠 。
将灌肠液倒入灌肠筒中,连接橡胶管 ,缓慢将灌肠液注入肠道内。
灌肠后的处理
灌肠后应让患者保持 平卧姿势一段时间, 以避免液体流出。
灌肠后应注意保持患 者肛门周围的清洁卫 生。
灌肠法的疗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 技巧和经验,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
疗效不持久
灌肠法治疗疾病的疗效通常不持久, 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适用范围局限
对于某些疾病,灌肠法可能不是最佳 治疗方法,例如严重的肠道感染或肠 道出血等。
研究进展与展望
新型灌肠剂的研究
随着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新型灌肠剂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增多,如微 球制剂、纳米制剂等,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辅助诊断
灌肠法可以用于肠道疾病的诊 断,如结肠镜检查等。
禁忌症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七、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1. 体位: 一般情况 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患者
2. 禁忌证: 3. 灌肠中观察:
①病人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嘱病人张口深呼吸, 以放松腹部肌肉,并降低灌肠筒高度或减慢流速。
②液面不降,可转动肛管。
20
八、保留灌肠时有什么特别要求吗?
1、量 2、速度 3、压力 4、保留时间 5、体位 特殊疾病: 慢性细菌性痢疾
灌肠袋的长度与床面的距离
40cm
40cm
20cm
12

13
灌肠袋的长度与床面的距离
20cm 40cm
20cm
14
大量不保留灌肠插入长度
20cm
15
五、灌肠液的如何温度控制?
16
六、结肠造瘘患者如何灌肠?
17
患者郑某,灌肠前自行排便1次,灌肠后排便4次,正确的记录方法是
A.1/E B.4/E C.5/E D.1/4E
阿米巴痢疾 灌肠后
21
保留中药灌肠22源自九、各种灌肠法的并发症有哪些?
保留灌肠法
不保留灌肠法
23
不保留灌肠法
一、肠道黏膜损伤 二、肠道出血 三、肠穿孔、肠破裂 四、水中毒、电解质紊乱 五、虚脱 六、肠道感染 七、大便失禁
24
25

26
E.
18
操作步骤
一、操作前准备 (1)评估(2)准备灌肠溶液及用物(3)关闭门窗 ,适当遮挡。 二、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向病人解释,嘱其排尿, 屏风遮挡(2)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 部,垫治疗巾及橡胶单于臀下,弯盘放于臀边。 (3)挂灌肠筒于架上,润滑肛管,连接玻璃接管, 并排气,夹紧肛管。 (4)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松开夹子,使溶液缓慢 灌入。 (5)观察液体灌入情况,有便意时,适当放低灌肠 筒,并嘱病人深呼吸 (6)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 管拔出,放弯盘内,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保留 5~10分钟后排便 (7)清理用物,并做好记录。
4
一、灌肠法的分类
分类
大量不保留灌肠 不保留灌肠 小量不保留灌肠 保留灌肠
5
二、灌肠的目的
6
三、灌肠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1、插入困难损伤黏膜 2、灌肠液保留时间过短或边灌边流 3、流入不畅 4、污染床单位
7
灌肠袋的构造
20cm
8
9
10
四、大量不保留灌肠的高度如何控制?
11
各种灌肠法
外一科 陈小倩
1
2
3
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1、常见灌肠法有哪些分类? 2、为什么灌肠?目的是什么? 3、灌肠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4、大量不保留灌肠的高度如何控制? 5、灌肠液的温度如何控制? 6、结肠造瘘患者如何灌肠? 7、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8、保留灌肠时有什么特别要求吗? 9、各种灌肠法的并发症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