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习题

认识论习题
认识论习题

认识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 )

A.经验论

B.教条主义

C.诡辩论

D.二元论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C.真理的两个不同阶段

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3.认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得到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

A.科学家们不断地发明创造

B.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与结合

C.社会实践的需要

D.人们追求知识的愿望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是对对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5.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6.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体现了( )

A.认识论中的唯物论

B.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C.认识论中的唯理论

D.认识论中的经验论

7.“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哪一个原理一致( )

A.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回到实践

D.从实践回到理性

8.有些同志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

A.类似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主义的错误

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0.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 )

A.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D.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1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12.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的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原理

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

13.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性质的观点是( )

A.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B.必须事事直接经验

C.只有经验事实而无客观事实

D.亲身经验比抽象理论可靠

14.相对真理是指( )

A.不含有绝对性质的真理

B.包含有错误因素的真理

C.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D.暂时正确的真理

1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C.真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

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1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17.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是(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现象的认识到本质的认识的飞跃

C.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8.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D.真理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

19.中国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这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论

B. 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论

C. 旧唯心主义实践论

D. 庸俗唯物主义实践论

20.实践高于理论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

A.普遍性 B.绝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21.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效果22.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 ( )

A.人们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3.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 )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2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 )

A.是绝对确定的

B.是不确定的

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D.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

25.“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

A.只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只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C.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D.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进而才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27.“认识开始于感觉”,这是( )

A.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B.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唯一正确的观点

D.正确的观点,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能接受它

2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

A.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能承认的正确观点

B.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29.认识论就是反映论,这是( )

A.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原则

B.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承认的原则

C.是可知论坚持的原则

D.一切不可知论都坚持的共同原则30.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是( )

A.承认矛盾还是否认矛盾

B.认识论和反映论的区别

C.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D.对世界的本质的认识的对立

3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 ( )

A矛盾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32.在认识问题上,“跟着感觉走”是 ( )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不可知论的思想表现

C.根据唯物论的观点

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33.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 )

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B.类似诡辩论的错误

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

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34.“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 )

A.唯物主义真理论

B.主观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 .形而上学真理论

35.真理多元论的错误实质在于 ( )

A.否认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不同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否认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

D.否认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36.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真理的 ( )

A.一元论

B.多元论

C.主观真理论

D.实用主义真理论37.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表明真理具有 ( )

A.相对性

B.阶级性

C.主观性

D.绝对性

38.“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这是 (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 )

A.诡辩论的观点

B.实用主义的观点

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4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本性是 ( )

A.主观的形式客观的内容

B.客观的形式主观的内容

C.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4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其主要依据是 ( )

A.它具有客观实在性

B.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C.它具有形式的多样性

D.它具有社会历史性

42.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是因为 ( )

A.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C.它是具有主观性活动

D.它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4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44.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个命题是 ( ) A.相对主义的 B.折中主义的

C. 唯心主义的

D.辩证唯物主义的

二、多项选择题

1.判断一个认识是否为真理,就看( )

A.它是否有用

B.在它面前人人是否平等

C.它是否是公认的

D.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E.它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2.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人们的认识( )

A.受到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B.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C.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D.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达到终极真理

E.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它( )

A.是多样的

B.是惟一的

C.是绝对的

D.是客观的

E.可以完全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认识

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 )

A.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B.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C.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D.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E.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5.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是( )

A.指导实践的理论应当是正确的.

B.要制定正确的行动计划和方案

C.要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E.要使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转化

6.下列表述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 )

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D.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性活动

E.实践是人的消极适应环境的活动

7.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一思想方法表明( )

A.书本知识对实际工作是不重要的

B.上级指示和决议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

C.一切结论应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

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E.要将上级的正确指示和决议尽可能的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8.“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这说明 ( )

A.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

B.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

C.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

D.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

E.真理和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以互相转化

9.“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这就是说: ( )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B.真理和谬误有确定的界限

C.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D.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E.有用的就是真理

10.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必然导致 ( )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C.形而上学

D.绝对主义

E.相对主义

11.实践能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是因为: ( )

A.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B.只有实践能把理论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比较

C.实践能证明某一认识是否对人有用

D.实践是人有目的的活动

E.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12.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关系是一致的,表现在: ( )

A.思想路线是认识论的具体化

B.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贯彻,应用和体现

C.思想路线是认识论的理论基础

D.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

E.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统一基础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则13.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得广泛和深刻。这一哲学观点在认识论上说明了 ( )

A.认识来源于经验

B.在经验的积累中加深认识

C.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

D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都超过青年人的认识

E.认识的深刻性与知识的积累有密切联系

1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表明 ( )

A.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B.人的认识运动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运动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D.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一致性

E.人类认识是不可靠的

15.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 )

A.理论要指导实践

B.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重要

D.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检验正确与否

E.理性认识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发展

1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 )

A.感性认识中包含理性认识的因素

B.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认识的因素

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E.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17.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C.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D.实践对认识起指导作用

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18.“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与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个论断揭示了 ( )

A.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科学的认识规律性

E.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未提出的一些理论,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 ( )

A.随着时间的转移已不具有真理性

B.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D.必须同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具体实践相结合

E. 有了新的突破

20.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

A.客观事物本身及其规律本身

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C.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并不否认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D.多数人承认的思想和观点

E.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21.“有用的就是真理”的错误实质是 ( )

A.夸大了真理的绝对性

B.把真理性和有用性混同

C.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

D.歪曲了真理的本性

E.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22.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承认 ( )

A.在相对真理中不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

B.世界是不可穷尽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C.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认识有待于扩展

D.真理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E.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定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2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指 ( )

A.相对真理离不开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可以离开相对真理

B.任何真理的发展是绝对性、相对性的统一

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

D.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E.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渗透

24.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相互包含是指 ( )

A.相对寓于绝对之中

B.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C.相对真理中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

D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没有固定不变的界限

E.任何真理都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

25.有人说:“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提出的新的路线方针政策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还不能证明它是真理,因而不能坚决贯彻执行。”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不承认党的新的路线方针政策 ( )

A.是建立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的

B.是经过试点证明其正确后制定的

C.只有在执行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不断完善

D.是马列主义指导下对现状经过调查研究制定的

E.都能在马列和毛泽东的著作中找到答案

26.我们党的组织原则之一是“少数服从多数”,有人就认为多数人的意见永远是真理。这个观点是 ( )

A.把多数人的意见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B.把真理的内容看作是人们的主观意志

C.把对同一对象的认识看作只能有一个真理

D.否认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E.否认有时真理是在少数人手里

2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 )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审美关系

E.主从关系

28.真理具有 ( )

A.具体性

B.全面性

C.过程性

D.客观性

E.普遍性2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 )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E.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30.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 )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3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32.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是 ( )

A.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是正确的

B.要有明显效果

C.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E.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三、辨析题

1、实践出真知,一个人要获得任何科学知识,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

2、说真理具有相对性,就是说真理里面包含着错误。

3、说真理具有绝对性,真理就不是近似的认识。

4、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就是绝对主义真理观。

5、社会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的统一。

6、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7、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9、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

四、材料分析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知识有三种: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直觉知识。

感性认识是由“传闻”或由“泛泛的经验”,即由自己的感官,想象而得来的知识。这种知识只有偶然性而无必然性,容易造成错误,因而是不可靠的。

理性知识和直觉知识是具有必然性和可靠性的知识。

材料2:

“人的认识本身如一张‘白纸’,在它上面没有一场标记,没有一场观念”。

“心灵后来出现了知识和观念,都是‘从经验来的’”“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来源于经验的”。

请回答:

(1)材料1、材料2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倾向?

(2)材料1、材料2的缺陷在哪里?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笛卡尔说:关于观念,“我觉得有一些是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在无数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觉的判断有错误”,“内部感觉也是这样的”。他认为知识的可靠来源是理性,包括理性直观和演绎推理。“所有其他途径都应该看作错误的和有危险的而加以拒绝”。只有清楚明了“天赋观念”以及以它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的知识才是可靠的。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和斯宾诺莎《伦理学》材料2:

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本来如同一张纸,任何观念都来自经验。“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来源于经验的。”他认为,理智通过综合、比较、抽象而形成的复杂观念不反映事物的“实在本质”,只是“名义本质”和“一些标记”。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不仅构造知识,而且也构成物体。感官固然有错误,但“我们如果要努力以理性来改正这些,则我们会不知不觉陷入离奇的悖论、难关和矛盾中”。他认为人心有抽象作用是一切知识部门造成无数困难和错误的主要原因。

-------摘自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

材料3:

毛泽东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

请回答:

(1)材料1中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2)材料2中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3)简述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唯理论”和“经验论”评价的科学(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

。停滞了,老是那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要犯错。

-------摘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2:

“决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摘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3: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江泽民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

------江泽民

请回答:

(1)材料1、2、3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试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说明材料3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态度?

五、简答题和论述题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对立是什么?它与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什么是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3、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怎样的?在当前为什么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4、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在社会实践中,跟着感觉走”对吗?为什么?

5、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联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过程,说明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什么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才能得到?

6、在实际工作中,为什么必须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什么是真理?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8、怎么理解真理的客观性?“有用即真理”、“有权就有理”、“社会上大多数人承认的意见就是真理”对吗?为什么?

9、试用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0、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这一原则在当代

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伟大意义?

12、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一致性?

13、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2014年高考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之认识论试题整理归类

一、选择题 1、(海南单科卷17)以往台湾改良水果注重提高甜度,水果以甜而多汁著称。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台湾的科研人员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使水果回到合理的“糖酸比”,使菠萝、释迦、葡萄等当地优质水果带有一定酸味,以扩大销路。这表明(B) ①认识总是来源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 ②认识决定于实践并始终落后于实践 ③认识始终受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 ④实践的需要始终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海南单科卷21).“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唐朝诗人杜牧为此蹉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B) 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 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

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上海单科卷23). 周恩来总理曾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真理是人们(D) A. 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B. 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 C. 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D. 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4、(全国大纲卷30).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C )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知识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自测题及答案

日测内容:认识论 星期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观点B.反映论的观点 C.辩证观点D.唯物的观点 2.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一著名论断表明() 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B.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C.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D.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C.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D.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4.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B.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C.概念—判断—推理D.经验—理论—经验—理论 5.恩格斯提到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一观点说明()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具有科学性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列宁说:“人不能完全地把握一反映一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表明()A.人只能认识自己周边的具体事物 B.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C.人们无法达到对自然界最终的真理性的认识 D.人的认识能力是无法达到对绝对真理的把握 7.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 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 C.真理是多数人的主张,谬误是少数人的见解 D.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

哲学认识论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课练习题(哲学认识论) 1. 从1962年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前后十多次发射了火星探测器。1997年美国“火星探路者”号发回火星表面有远古水痕的照片,2002年美国“奥德赛”号发现火星北极区域可能含有大量“冰冻水”。2008年美国“凤凰”号第一次“触摸和品尝”到火星上的水,这对于多年来以找水为主要思路的火星探测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表明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2、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④“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为了应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针对第一代互联网数据包传送格式设计时的局限性,世界互联网工程组织设计并正式发布了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数据包传送格式。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 D.认识推动事物发展 4.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的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如果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描显微镜,可以看到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A.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能够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5.我国月球探测近期规划共分为“绕”、“落”和“回”三个阶段。目前我国月球探测的所有工作都在围绕“绕”这一目标进行。围绕“绕”这一目标进行科学实验,体现了实践是A.客观的物质性活动B.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C.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D.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活动 6.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就是说 ①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②只要敢于反对权威,就能树立创新意识 ③要敢于否定,树立革命的批判的精神④要不唯书、不唯上,抛弃旧有知识 A.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7.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重要任务。“没有和谐文化,就难以建成和谐社会”。这一观点说明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C.认识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 D.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 8.华夏文明五千载,历经无数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并没有屈服,更没有倒下,而是斗志弥坚,愈挫愈勇,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地从艰难困苦中挺了过来,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不屈不挠地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再次验证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多难兴邦!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真理是永恒不变的w.w.w.k.s.5.u.c.o.m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④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论习题

认识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 ) A.经验论 B.教条主义 C.诡辩论 D.二元论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C.真理的两个不同阶段 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3.认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得到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 A.科学家们不断地发明创造 B.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与结合 C.社会实践的需要 D.人们追求知识的愿望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是对对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5.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6.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体现了( ) A.认识论中的唯物论 B.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C.认识论中的唯理论 D.认识论中的经验论 7.“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哪一个原理一致( ) A.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回到实践 D.从实践回到理性 8.有些同志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 A.类似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主义的错误

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0.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 ) A.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D.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1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12.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的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原理 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 13.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性质的观点是( ) A.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B.必须事事直接经验 C.只有经验事实而无客观事实 D.亲身经验比抽象理论可靠 14.相对真理是指( ) A.不含有绝对性质的真理 B.包含有错误因素的真理 C.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D.暂时正确的真理 1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C.真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 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1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唯物论和认识论答题规律总结

唯物论主观题常见设问方式答题要点 1、上述材料怎样体现唯物论的观点? (1)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3)规律是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4)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2、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3、从“尊重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分析材料?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③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4、怎样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①意识能动的认识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5、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求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6、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1)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3)规律是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认识论主观试题

1.2016年4月,我国发射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其目标是研究、揭示微重力条件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的规律。这主要表明 ①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联系②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③人们能够认识、发现并利用规律④人们可认识到规律就可以改造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屠呦呦在艰苦的条件下,走访中国各地,从传统中医药典《肘后备急方》中找到灵感,不断实验,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青蒿素”的发现过程说明()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屠呦呦的走访为其奠定了基础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屠呦呦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实验,对青蒿素的认识得到了深化 ③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屠呦呦的发现推翻了前人的真理性认识,达到了终极 ④真理具有客观性,青蒿素能否治疗疟疾是屠呦呦克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丹麦女生在使用手机中发现,晚上睡觉若将开着的手机放在离自己很近的位置,第二天早上就无法集中上课,这让她怀疑手机辐射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于是她将研究转向手机辐射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经过试验发现,没有路由器的房间里的水芹和豌豆种子都能发芽并茁壮生长;有路由器的房间里的种子不仅没有生长,甚至大多数都死了。这表明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怀疑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2015年7月1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确认,“新视野”号冥王星探测器已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14日7时50分成功从距冥王星1.25万公里处飞掠,并陆续传回最新冥王星以及它的卫星卡戎的照片,“新视野”号成为人类首颗造访冥王星的探测器。冥王星是太阳系中最为神秘和鲜为人知的星球之一,其发现要追溯到85年前,2006年因轨道形态特质被降级为矮行星。这表明 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②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③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被推翻④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5.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 6.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它的发展是物理学界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广义相对论的预言被一一验证的事实告诉我们(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 ③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限制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现状,我国的人口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从“人多力量大”,到“一对夫妻生育一胎子女”,再到“双独二胎”、“单独二胎”,如今国家又开始放开二胎。计划生育政策是之所以需要逐渐完善,是因为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不断发展的真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③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④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诗歌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朗诵诗歌,不仅可以让我们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而且也能从中获得哲学智慧的启迪。下列诗句中,蕴含哲理相近或相似的是: 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9.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可以亲自尝一尝;你想知道砒霜是否有毒,却万万不能试一试,《本草纲目》上写得清清楚楚:“砒,大毒也”。这表明 A.有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有的认识来源于书本 B.任何认识都是在直接接触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 C.来源于亲身实践的认识比来源于书本的知识可靠得多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追求真理)

第二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追求真 理) 一、哲学原理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 物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指导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 作用。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 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设问方式+答案组合】 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 2+3 真理的特点和从真理的角度出发 实践性,客观性 4+5 追求真理 5 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追求真理的角度 2+5看材料

用实践的观点 1+2+3 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角度出发 2-(1,2,3,4) 二、练习题训练: 1、(全国卷二2018-40)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挖据水着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国和实验室,解决了杂文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稽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起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来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 作为水着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师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稽技术培调班50多期,培调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者,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认识论练习题(答案)

认识论(同步测试)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的含义的是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自我”产生“非我”(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活动 2、认识的本质是 A.思维的自由创造物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客观实在自身 D.社会实践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A.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才能获得 B.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4、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分歧在于 A. 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B.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 是否承认认识是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D. 是否承认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5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 反映和被反映的实践关系 B. 改造与被改造的认识关系 C. 相互依存的关系 D. 相互作用的关系 6、“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与“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的对立,属于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7 、恩格斯指出:“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段话主要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B. 认识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发展速度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8 、“ 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9 、毛泽东说:“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 ,这表明 A.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B. 认识要靠实践来推动

哲学认识论模拟试题

2014年高考模拟试题选编认识论 1、(14年潍坊一模33)自古以来,火就是纸的“天敌”。“纸包不住火”。日前,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功合成出一种高柔韧性、可耐1000oC以上高温的新型无机材料纸张——羟基磷灰石“耐火纸”,从此“纸里也能包住火”。这说明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②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③改变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④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事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14年临沂一模20)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昕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表明 ①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②顺境中成功必然导致逆境中挫折 ③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14年济南一模34)2013年11月21日,多国研究人员利用埋在南极冰下的世界最大中微子探测器,首次捕捉到源自太阳系外的高能中微子,为揭示宇宙射线之谜奠定了基础。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物质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②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③人们能够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来改造客观世界 ④意识活动因其主动创造性而具有了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14年揭阳一模33)201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承诺: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将细颗粒(PM2.5)纳入空气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省级财政将投入2500万元从源头上治理PM2.5等大气污染问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应对PM2.5时,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从广东总结出来的特殊经验,可到全国推广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治理PM2.5重在行动 5、(14年滨州一模3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五个重大关系,其中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C.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6、(14年威海一模17)近年来,网络热词成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着文化 C.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7、(14年临沂一模22)当前,“明察秋毫”级别的成像能力早已不足挂齿,高分辨率的显微成像技术已经发展到能对化学键直接成像的水平。去年,美国研究者利用非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拍到了化学反应中旧共价键断裂、新共价键形成的全过程。科学家在结构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又可更进一步,高中化学课本上的分子结构图旁,终于可以为化学键配上货真价实的“素颜照”。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发展是一个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③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④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14年广州一模33)多年来,国家不断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起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胎子女”,本世纪初又开始实行“双独二胎”,2014年再过渡到“单独二胎”。…这表明 ①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调整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④政策制定要坚持与社会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14年淄博一模35)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顺利登月,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完成第一次互拍,这是中国国旗在地外天体上的第一次“留影”,标志着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表明 ①人们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思维规律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③科学设备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14年泰安一模24)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扎实开展。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重在取信于民,李克强到广西调研时强调指出:“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这句话强调了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1、(14年临沂一模9)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一些网络“大V”利用网络便利,甚至通过造谣传谣形成所谓“影响力”,谋取不当利益。近期,国家采取一系列行动打击网络谣言。谣言被转发一万遍也不会成为真理。这是因为 A.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不断超越 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D.真理与谬误界限明确,无法转化 12、(14年菏泽一模23)2013年6月20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空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地面上的单摆运动在太空中竟然成为神奇的圆周运动,这表明 ①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突破客观规律的限制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真理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世界是不可知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14年佛山一模33)中国成功将嫦娥二号送入太空带给人们的喜悦尚未消散,却迎来一个令人始料未及的消息一一12月9日中国与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03星”,因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这告诉我们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追求真理的过程永无止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14年德州一模24)物理学家麦克米兰根据传统理论断定,超导体的转变温度一般不能超过40K(约零下233摄氏度),被称为麦克米兰极限温度。中国科学家在掺Fe的SmOFeAs和CeOFeAs 中观测到了43K和41K的超导转变温度,并且利用高压合成技术制作出一大批不同元素构成的铁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主观能动性 (一)是什么: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精神状态 (二)为什么: (三)怎么办: ·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含义及表现 2、尊重、认识、利用客观规律 3、尊重客观条件,一切从实际出发 4、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解放思想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限制,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承认、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3、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积极、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让规律为人类服务。反之…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不能被创造或消灭;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 2、承认规律,尊重规律 3、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规律 4、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条件出发,利用规律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认识 Ⅰ.认识的根本任务 (一)是什么: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为什么: 1、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 2、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的指导实践(真理、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其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怎么办: 1、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前提) 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关键) Ⅱ.认识的深化与发展 (一)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1、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2、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次飞跃 (二)认识需要不断的深化、拓展、发展 Ⅲ.科学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 (二)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创新 三、实践(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 Ⅰ.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3、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Ⅱ.基本形式 (一)生产实践 1、含义: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的活动 2、作用: ①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②生产实践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③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3、现实意义: ①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②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 (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1、内容: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各阶层、各阶级之间 的关系,对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革 2、作用: ①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能够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马克思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得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辩证唯物论得认识论之第一得与基本得观点就是( )。 A、实践得观点 B、联系得观点 C、发展得观点 D、物质 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 )。 A、就是理性自主得道德活动 B、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就是指道德伦理行为 C、就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得社会性得物质活动 D、就是主观改造客观对象得创造性得精神活动 3、在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与能动性得因素就是()。 A、实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实践行为 D、实践中介 4、实践活动所指向得对象就是()。 A、实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实践行为 D、实践中介 5、达成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相互作用得就是()。 A、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实践行为 D、实践中介 6、实践得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关系中,最根本得关系就是()。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指向关系 7、主体把眼睛作为自己身体器官得延长包括在主体得活动之中,属于()。 A、实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主体客体化 D、客体主体化 8、“见多识广”这一成语所包含得哲理就是( )。 A、实践就是认识得来源 B、实践就是认识发展得动力 C、实践就是认识发展得动力 D、实践就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得唯一标准 9、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得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表明()。 A、实践就是认识得来源 B、实践就是认识发展得动力 C、实践就是认识发展得动力 D、实践就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得唯一标准 10、把人得认识瞧成就是上帝得启示或绝对精神得产物,这种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 D、辩证法 1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蕴含得哲理就是( )。 A、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B、经验就是判断就是非得标准 C、时间就是检验就是非得标准 D、实践就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得标准 12、牛顿说“假如我能够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得肩膀上。”这句话肯定了( )。 A、感性认识得作用 B、理性认识得作用 C、直接经验得作用 D、间接经验得作用 13.毛泽东指出:“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得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就是认识论得辩证法。”这句话表明()。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与深化为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D、理性认识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14、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得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就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 A、实践水平得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得提高 B、实践就是人类认识得基础与来源 C、理论对实践得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由实践到认识得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得第二次飞跃更加重要

认识论高考题

认识论主观题 副标题 一、论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0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现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 (3)结合学习冯洪钱的事迹,班级举行“我的青春?我的梦”主题班会,请你以“理想?奋斗?价值”为关键词拟定一份要点式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关键词对应相应要点,总字数100字左右。 【答案】(1) ①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 ②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 ③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 (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兽医药研制及其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 (3)(6分)评分量表

唯物论认识论原理及典型例题

唯物论认识论原理及典型例题 答哲学问答题的技巧: 1、审清设问的角度。如果要你运用唯物论分析材料,你首先要清楚唯物论有哪些哲学原理,然后按照前后顺序一个一个在头脑里过一下,看材料适用其中的哪些原理。 2、分清层次。答题时不应急于下笔,想清楚我答题要用几个原理,形成几层意思,然后着笔用(1)……(2)……(3)……(4)……区分开来分层表述。 3、原理+方法论。在答哲学题目时,应该最先呈现哲学原理,然后书写该原理的方法论,最后联系材料结合哲理分析说明。这是解答哲学题普遍适用的方法。 4、特别要重视第一部分即哲学原理的表述,该部分在一道题目的分数中占大头。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典型例题】 1、青蛙是农田的“守护神”,一只青蛙的扑捉量可超过自己的体重,50只青蛙就能使6亩的稻田免遭虫害,蛙粪又是上等有机肥料。青蛙还间接对疟疾及其他一些疾病的爆发有抑制作用。近年来,有些国家大肆捕食青蛙,破坏了生态平衡,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如,孟加拉国人从稻田中捕了5000万只青蛙,出口到西方国家的食品市场,其所得不过1000万美元,结果造成虫灾严重,该国不得不每年花3000万美元从国外购买灭虫药,而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又十分严重。 阅读上述材料,用唯物论原理分析该国的做法。(10分) 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界具有物质性),自然界的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4分)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规律,要尊重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随心所欲地活动,否则就会受到惩罚。(4分)该国大势捕抓青蛙,破坏了生态平衡,违背了客观规律,因而受到了惩罚。 (2分)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 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 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典型例题】 1、最近十年,国际上生产柴油发动机的喷油系统的主流技术从机械式转向电控式。面对这种技术变化,原来我国该行业最大的企业A担心自己无力自主开发出能够达到欧洲标准的技术,无法进入欧洲市场,于是决定与外国企业合资以引进技术。合资的结果是:外国企业控股67%:把企业A的几百名技术人员全部纳入合资企业;还规定企业A其他分公司的同类产品永远不能进入欧洲市场。由于决策失误,目前企业A已经濒临破产。 我国另外一家企业B则决定自主开发电动喷油系统。该企业在不断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实验,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成功开发出了达到欧洲标准的电控喷油系统。现在,其产品打进了欧洲市场,企业蒸蒸日上,成为国内该行业的领头羊。 运用唯物论原理分析,两个企业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命运?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企业A在错误意识的支配下,过分依赖外部技术,忽视了自主创新,导致企业濒临破产。企业B 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在学习外国技术的同时,努力创新,终于取得于成功。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抓紧修订和完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和推行行为规范,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时代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运用所学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为什么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意见》中所提出的措施体现了唯物论的那些道理? (1)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求青少年要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等,以正确的思想意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使自己能够健康成长。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推行行为规范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反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和特点,反映时代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这一措施,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要求。②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尊重规律。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 3、某乡政府根据县有关部门的意见,要将该乡各村的部分跟耕地和果园挖成养殖水产的鱼塘,以增加水产养殖,但大多数村的农民反对这样做。他们认为,该乡离市区近,蔬菜、柑桔销路好,又有种植蔬菜和柑桔的经验。乡政府通过进一步论证后,决定根据该乡的具体情况加强对农民培育蔬菜的技术指导,从而使农民种菜植橘经济效益可观。 问:上述材料包含了唯物论的什么哲理?(10分) (1)上述材料包含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最先呈现哲学原理)(3分)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主观主义。(然后书写该原理的方法论)(1分)该乡政府具体分析了该乡的实际情况,即离市区近,蔬菜、柑橘销路好,又有种植经验,对农民加强种植技术指导和服务,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后联系材料结合哲理分析说明。)(1分)(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最先呈现哲学原理)(3分) 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然后书写该原理的方法论)(1分) 该乡正确决策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使农民种菜植橘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指导作用。(最后联系材料结合哲理分析说明。)(1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 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