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翻译的严谨性

合集下载

有关科技论文的翻译技巧汇总

有关科技论文的翻译技巧汇总

有关科技论文的翻译技巧汇总有关科技论文的翻译技巧汇总科技论文作为一种学术论文,是科研学者在实验基础上对人文自然工程等学科领域的现象进行科学阐述,经过总结得出结论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科技论文泛指sci、ei等论文。

如果要投ei和sci,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那就是论文翻译的问题。

今天小编整理一下关于科技论文翻译方面的一些小技巧。

科技论文翻译要求技术概念明确清楚,逻辑关系清晰突出,内容正确无误,数据准确精密,文字简洁明了,符合技术术语表达习惯,体现论文翻译的科学、准确、严谨的特征。

(1)、用分析结构法拆译长句科技论文的语言表达客观准确,逻辑性强,结构严谨。

为了更好地记录自然界的现象和科技界的动态,科技论文中所采用的句子往往偏长,结构复杂,这点在论文摘要翻译中尤为突出。

(2)、被动语态的使用科技论文本身具有科学性,重叙事和推理,因为读者看重的是作者的观点和发明的内容,而不是作者本人,因此通常不会采用第一或者第二人称,并且,由于论文的结论是在大量的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或是大量的考察基础之上,在医学论文翻译中为了表现其客观性就常用被动语态。

(3)、大量名词结构的使用由于科技论文的准确性,要求行文简洁,表达客观,信息量大,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因此在科技论文翻译的过程当中,可以大量地采用名词结构。

(4)、定语从句的应用汉语没有词形的`变化,句子中各种成分词的关系主要靠语序来表示和保持。

英语则不同,由于语法和修辞和句子结构等的需要,某些句子成分的语序发生变化。

特别是定语在句中的位置十分灵活,和汉语差异很大,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语序的调整。

(5)、非限定动词的应用如前文所述,科技文章要求行文简练,结构紧凑,为此,往往使用分词短语代替定语或状语从旬,使用分词独立结构代替状语从句或并列分句,使用不定式短语代替各种从句,介词+动名词短语代替定语或状语从句。

在学术论文的人工翻译过程中除了以上的5种技巧以外,还有很多的翻译技巧可以运用,有的时候会因为论文所涉及的领域不同而具体采用很独特的技巧。

学术论文摘要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学术论文摘要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学术论文摘要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摘要的定义在学术论文中,摘要是文章的简短描述,用以概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摘要一般要在正文之前出现,是读者了解论文主要内容的一个窗口。

摘要的内容通常来说,一篇学术论文的摘要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 研究背景介绍所研究领域的背景信息,解释为什么该研究问题很重要,以及它的研究意义。

2. 研究目的说明该研究的主要目的和研究问题,回答研究问题的方法、原理和方案等。

3. 研究方法描述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备,并简要介绍数据分析方法。

4. 研究结果陈述研究的结果和主要结论。

5. 结论总结研究结果,强调研究的意义和贡献。

摘要的撰写须知1. 省略冗长的介绍摘要要简明扼要地描述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

在撰写摘要时,应避免冗长繁琐的介绍,着重介绍研究的核心内容。

2. 语言要准确、精炼摘要应使用准确、精炼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抽象或主观的描述。

使用简短的句子,技术术语应用到位,语言表达应严谨准确。

3. 摘要字数要控制摘要的字数应控制在150-250个字左右。

如果摘要字数超过250个字,读者可能会认为摘要描述过于冗长,缺乏精练性。

4. 注意格式要求摘要应按照论文格式要求撰写。

如论文格式要求字体、字号和行距等,摘要也应按照相应要求来撰写。

5. 摘要的独立性摘要应该是独立的,不应该引用文献中的论文内容。

同时,也不应该使用所有人都知道的资讯和事实,应只说明本文而非以研究为主。

总结学术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的简短描述,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

在撰写学术论文的摘要时,要注意控制字数、语言精炼、突出重点,尽可能地体现研究的原创性和独立性。

论文摘要写作要求

论文摘要写作要求

论文摘要写作要求论文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不容赘言,故需逐字推敲。

内容必须完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为了国际交流,还应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虽以中文摘要为基础,但要考虑到不能阅读中文的读者的需求,实质性的内容不能遗漏。

1、摘要的要素(1)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2)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

(3)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4)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启发,建议,预测等。

2、编写注意事项(1)摘要应避免出现专业学科内常识性内容;不得与引言内容高度重复;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信息,并切忌罗列段落标题来代替摘要。

(2)摘要结构严谨,语义确切。

句型力求简单,字数在150字左右。

(3)省略"我们""笔者""本文"这样的主语。

(4)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保持一致,术语使用规范。

3、摘要写作举例(1)提倡的论文摘要摘要:【目的】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研究是瓦斯灾害防治的基础。

介绍了大峪沟矿区的地质构造特征,【方法】现场实测并判识了大量的瓦斯含量数据,分析了大峪沟矿区的瓦斯赋存规律。

【结果】研究表明:大峪沟矿区二1煤层自西向东、由浅至深煤层瓦斯含量逐渐增高,至该区深部因受F9断层的影响,煤层瓦斯又趋降低。

【结论】煤层埋藏深度和地质构造是控制大峪沟矿区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

论文摘要英译的常见问题

论文摘要英译的常见问题

论文摘要英译的常见问题国内很多学术论文都有英文摘要。

有一些文章中文写得很好,看了颇受启发,但摘要写得一般,很可惜。

受一期刊之托,审了三期约60篇文章的论文英文摘要,发现了不少问题,现将比较常见的列举如下(其中也有不少是我自己的毛病,也被老师、编辑揪过,不希望大家再犯同样错误):句长:摘要最多最大的弊病,是句子太长,比如中文中说:“本着…,在…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立足于…,在分析了…的基础上,作者联系当前实际…”。

这些中文表述本来就不好,如翻译成英文还是照搬:Based on…, and according to…那看的人就会非常费劲,却掌握不了文章的内容和重点。

英语如果一般,那么还是把句子写短一点好。

最好一句话一个意思,如果两句话没有逻辑关系,不要硬扯到一块。

比如“本着对…的分析,本文提出了…的模型”,这里本来就说了两件事,第一,你的文章分析了一些文献(或其它内容),第二,你的文章又提出了一个模型。

在文章结构上这是两件事,为何不说成:This paper starts with an analysis of… It then proposes… 不要从句套从句、叠床架屋,套得让人不知所云,看到后面忘了前面,除非你能够明确各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用英文准确表述出来。

当然英文作者有时候也写长句子,但是一般他们对自己的语法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句子虽长但是前后连贯。

如果实在掌握不好,可请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或专业翻译去翻或把关。

语法:建议多审查几回,同时还要用Word的Spell Check功能查一下拼写,避免一些低级错误,有的作者交上来的稿子很马虎,拼错的词很多,给编者、读者印象不好。

有一些语法问题属搭配不当。

有一些说法在中文中好像问题倒不是很大,比如有人说“持续性创新”,这个中文好像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翻译成英文后就让人有些费解,如sustained innovation. 因为创新一般是对一个持续很久的产品、模式、观念的一种反拨,在语义上它有短暂性(被广泛应用后就不再是innovation)而非持续性,说它出现了,被采用了倒是可以理解,sustained innovation 让人费解。

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结构要素及语言特点探讨论文

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结构要素及语言特点探讨论文

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结构要素及语言特点探讨论文文章在阐明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从写作要素、时态、句子结构和基本句型几个方面对英文摘要的特点进行了详细讨论 ,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结构要素及语言特点探讨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结构要素及语言特点探讨全文如下:摘要:摘要是对一篇文献要点的总结和概括,是构成完整论文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信息、帮助读者在最快时间内定位文献的基本内容、还为电子期刊的文献检索提供了便利。

因此,旨在对一些已发表论文摘要的结构要素及摘要的语言特点做出分析及评论,以便能为学术论文摘要写作的规范化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结构要素;语言特点一、摘要的结构要素摘要的结构要素,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主题阐述;(2)背景信息;(3)目的陈述;(4)方法论和语料;(5)研究结果/发现;(6)研究所带来的启示/结论[1]。

我们发现中文摘要在译成英文时,描述往往所占篇幅更大。

因此,英文摘要应简洁明了,对资料进行精心筛选,做到简明扼要。

例1:摘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信息的编码综合和解码分析并不是绝对机械的反映和转换。

发话人传递的信息和受话人接收的信息不等值的现象时有发生,容易导致交际双方产生误解。

从交际过程中的信道干扰、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以及个体的认知差异等三个方面研究言语信息差产生的原因,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者的言语信息差的调控,从而达到交际语言准确、得体的目的。

Abstract:(1)The integrated encoding of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its decoding analysis cannot be mechanically reflected and transformed in inter - cultural communication.(2)Frequently,what the speaker says and what the receiver understands cannot be equalized in its intentional meaning,thus causing misunderstandings and conflicts. (3)Three causes for information gap have been analyzed:interference of the information channel,the different cultural factors,and the speakers’different cognitive ability,for the purpose of adjusting information gap to effectuate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这篇英文摘要中的“ information gap” 和“three causes”说明了该研究的领域是信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句(1)中出现的“language information ”和“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则进一步补充说明了该研究的主题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言语信息差的产生原因;前2句都是对该研究背景信息的描述;句(3)则点明了研究的方法并部分预示了语料的可能来源和该研究的目的;但是摘要结构要素的第五、六部分并未体现在摘要中。

英文论文翻译中的翻译技巧与规范

英文论文翻译中的翻译技巧与规范

英文论文翻译中的翻译技巧与规范英文论文作为国际性的学术文献,其具有的权威性和学术性质,使得其在国内外学术交流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对于学术研究者而言,翻译英文论文的能力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技能。

然而,在翻译英文论文时,很多翻译者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理解翻译英文论文的技巧和规范,很容易造成文献的意义、准确性或学术性不足,引起误解。

本文旨在探讨英文论文翻译中的一些具体的翻译技巧和规范,让翻译者能够更好的应对。

一、学术特性及翻译初衷翻译英文论文,首先要理解学术特性,确定翻译的初衷。

因为英文论文作为国际性的学术文献,其语言和思维方式与中文学术文献或常规语言有较大的不同,因此需要翻译者将学术性和准确性作为翻译的核心,避免文献的原意被误解或篡改。

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词语的精确性,保持与原文的一致性,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丢失或歧义。

同时,在考虑对翻译结果的忠实性的时候,更应该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二、熟悉学科常用词汇英文论文所涉及到的学科内容非常广泛,不同学科之间的术语词汇也存在着差异,而这些词汇常常是翻译者易于犯错的地方。

因此,翻译者最好事先了解学科的主要术语,提前准备,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还可以使用在线术语词典或翻译工具等资源来辅助翻译。

三、结构梳理和段落转换英文论文的结构一般都比较清晰,包括摘要、引言、研究方法、结果分析、讨论和结论等各个方面。

翻译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些结构,保持翻译的清晰和连贯性。

特别是在段落转换的时候,需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过渡,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献的整体思路。

四、注意语法规范和用词准确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应该注意语法规范和用词准确。

英文的语法相对较为严谨,翻译时使用的中文语法也应尽可能严格。

同时,在熟悉学科术语和翻译常用词汇的基础上,翻译者还需要注意选用准确的词汇,以保证翻译的精确性和专业性。

五、文献排版和格式化英文论文通常有一种特别的文献排版和格式化,即使用APA、MLA、哈佛等格式进行排版。

关于外事翻译的特点

关于外事翻译的特点

关于外事翻译的特点论文关键词:外事翻译政治敏感性纪律性外交文书论文摘要: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而在神州大地蓬勃推进,外事翻译作为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越来越受人瞩目,外事翻译的政治敏感性、时事性、纪律性使它有别于其它翻译。

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深受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影响。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外事翻译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多。

外事翻译已成为一个具有独特专业性的翻译领域。

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外事翻译的特点做一探讨。

一、坚定的政治立场外事翻译不同于其它翻译,有其特定的要求。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外交人员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

外事翻译工作者作为外交人员,工作在国际斗争的最前线,只有对祖国忠诚、政治立场坚定的人才能够经受住考验。

政治觉悟是区分外事翻译和其他类型翻译的最重要的特点。

外交部翻译室前主任曾讲过这样一个例子,她在英国做论文期间,曾到英国国家外交部调研进入该部需要经过哪些考试,结果科目繁多,包括心理测试、调查备选人员的家庭、在英国居留时间、家庭的政治倾向、犯罪记录、生活方式等。

她曾向英国外交部政策规划部部长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外交人员的标准是什么?”部长回答说:“为政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也许是对外交人员,包括外事翻译标准的最好诠释。

二、把握国家政策国家元首之间的官方会谈、国际谈判、会议都不免涉及到国际国内事务,及时掌握本国政府的立场和观点,翻译才可以做到准确到位。

例如,2000年外交部新成立一个办公室“外交部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办公室”。

那么如何翻译“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呢?日方的翻译是“abandoned chemicalweapons of Japan”和“Japanese abandoned chemicalweapons”。

从这两种翻译中可以看出日方希望强调“日本化学武器”而不强调是谁遗弃的。

很明显,日本人希望弱化事件的性质。

科技论文摘要的撰写要求和注意事项

科技论文摘要的撰写要求和注意事项

科技论文摘要的撰写要求和注意事项科技论文摘要是对文章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一般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一方面是让读者简单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是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

但有些作者对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意义缺乏充分认识,在写作时并没有抓住其要领,以至于撰写出来的摘要往往是不合格的,从而影响到论文的成功发表。

为此,蓝译编译分别就科技论文中、英文摘要的撰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做以下探讨和分析。

一、中文摘要的撰写要求和注意事项1.由于大多数检索数据库只收录论文的摘要、或者读者只能免费看到摘要内容,因此要保证摘要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自明性。

尽量避免在摘要中引用参考文献、图表等。

如果确有必要,应在引文出现的位置将引文的书目信息标注在方括号内。

2.不得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

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

句子之间要前后连贯,互相呼应。

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

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

4.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

5.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6.缩略语、略称、代号等,除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理解外,在首次出现时注明全称或加以说明。

7.应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要注意正确使用简化字和标点符号。

二、英文摘要的撰写要求和注意事项。

由于大多数作者在写英文摘要时,都是把论文前面的中文摘要翻译成英文,因此在确保英文摘要的完整性前提下,应注意以下几点具体要求:1.删去不必要的词语,如“据报道……”的翻译。

2.不要使用一些并不增加任何新的信息或并不能增进读者对摘要的理解的词语。

3.尽量使用最简单的谓语动词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摘要翻译的严谨性
泛瑞翻译
论文,尤其是学术论文,其具有的科学严谨性是这类论文的根本,而论文的摘要作为这篇论文高度概括的核心内容,必然对内容的严谨性要求更加的严格。

由此可见,论文摘要翻译的严谨性是尤为重要的。

有一些说法本身是很有争议性的,不要拿出来用作自己的假设,比如有作者说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cor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这个说法在美国,是可能引起部门械斗的。

很多教育技术老师坚决认为教育技术的重心是教育而非“信息技术”,不然教育技术系就应该在信息技术学院下面,而非在教育学院下面。

当然也有一些学校真是这样做的,但起码还有很多人不认同,很有争议性,那么就少在摘要中将这个有争议的说法,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来使用。

另外一个可以归结为严谨的问题是书面语和口头语的问题。

应该尽量减少What’s more这些口语化说法,可用Futhermore, 甚至根本不用这些,而是一环套一环把意思表述清楚。

另外一些用词或者词组,如Try to,其实也是比较口语化的。

我以前用这个词,老师都给改成seek to.
最好不用etc. 这样的说法,因为显得好像比较马虎,不如说Include such …as…虽然意思差不多,但是后者给人印象是严谨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