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站点与商业空间的多功能耦合设计——以上海市轨道交通L16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上盖建筑设计标准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上盖建筑设计标准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上盖建筑设计标准是由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上盖建筑设计的相关工作。
标准中包括了建筑物的基本要求、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建筑结构、安全标准等内容。
首先,标准明确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上盖建筑所需遵守的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建筑物的净高度等,这些要求都是为了确保建筑物与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其次,标准中对于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也作出了规定。
这些原则包括了建筑物的环境适应性、建筑物的可持续性、规划与设计的协调性等方面。
标准的规定旨在使建筑物既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需要,又能够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除此之外,标准还详细规定了建筑结构方面的要求。
包括建筑物的承重结构、防水处理、隔热隔音和防火等方面。
这些规定为城市轨道交通上盖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
最后,标准中还明确规定了建筑物的安全标准。
这些安全要求包括了建筑物对地震、火灾、烟气等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同时对于建筑物内部的安全隐患也做出了相应的安全要求。
总之,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上盖建筑设计标准是一份非常详细的指导性文件,旨在保障轨道交通与建筑物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保障乘客的安全。
1-6打造现代轨道交通网络的视觉向导_上海市轨道交通导示系统的设置

打造现代轨道交通网络的视觉向导上海市轨道交通导示系统的设置张建斌1,杨立兵1,章莉莉2(1.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摘 要:上海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到网络化时期后,对车站导示系统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形成科学有序、人文关怀的车站导示系统视觉形象,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标志设置指导手册!有关内容,介绍了标准地下两层车站、其他类型车站及换乘车站的导示系统设置要点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轨道交通;网络;导示;标志;换乘;视觉形象;信息分类上海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建成后,对轨道交通导示系统的设置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首先,网络中大量换乘车站复杂的空间需要有合理的导示;其次,由于网络的形成促进了车站周边商业的繁荣,车站如何与地铁商圈以及周边商业环境有序、合理的衔接,也是地铁导示系统外延部分的重要课题;再次,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与地面公共交通和出租车系统、停车场等进行合理、便捷的衔接和换乘。
这一切都需要借助设置人性化的导示系统,才能更好的服务乘客。
在整个轨道交通网络的运营中,导示系统具有引导人流进出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客流高峰时段,如何组织、引导客流已成为运营管理的一个重大课题。
清晰明确、连续完整、便于识别、灵活机动的导示系统,相比装修、设施、广告、环境艺术、商业开发等建设环节,在整个车站环境中具有首要性的视觉地位。
所以,导示系统的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是体现上海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总结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站在网络化的高度,结合社会多方面力量,并综合考虑导示系统与装修、设施、广告、环境艺术、商业开发的相互关系,以及导示信息后期运营的灵活性和拓展性,经过不断探索与论证,最近制订了上海市轨道交通标志设置指导手册!,以加强对上海轨道交通导示系统设计和实施的规范化管理。
1 标准地下两层车站的导示系统设置标准地下两层车站在轨道交通网络中数量最多,建筑结构相对统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导示系统设置的基本原则和标准也可为其他类型车站作为借鉴。
上海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的思考

上海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的思考陆圆圆李朝阳1673-8985(2015)02-0101-05 中图分类号TU984 A摘要上海根据“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要求,2007年在全市规划了ABCD4类共计145个综合交通枢纽。
通过对上海已建成和投入使用的综合交通枢纽进行调研评估,梳理枢纽在“空间布局、交通组织、设施运行、安全保障、环境营造”等5个方面的现状特点,剖析枢纽在管理机制、规划衔接、技术储备等方面的问题,并在乘客需求调查和城市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上海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建议,以求为上海及我国其他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新一轮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 | 公共交通 | 规划设计作者简介陆圆圆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工程师,硕士李朝阳上海交通大学教授0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发展与交通矛盾的日益突出,综合交通枢纽作为锚固城市交通网络的基础以及提高城市交通整体运行效率的关键节点,已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契机,加强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
上海于2006年组织开展了《上海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布局规划》(图1),其中约1/3的枢纽目前已建成和投入使用。
然而,受观念、环境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已投入使用的枢纽往往存在空间衔接弱、换乘效率低等问题,既影响了城市交通整体运行效率,又降低了公共交通吸引力。
因此,在我国各大城市正面临大量枢纽建设任务的形势下,如何从建成枢纽的使用情况出发,分析枢纽在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探索建设高效率、高品质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思路、原则及方法,切实方便市民出行、提升城市交通文明,已成为当前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
1 上海综合交通枢纽现状特点根据承担的交通功能和规模大小,规划将上海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分为A、B、C、D4类:A 类枢纽是以航空、铁路等大型对外交通设施为主,配套设置轨道交通车站、地面公交站、社会停车场、出租车营运站等市内交通设施,共同形成的大型市内外综合客运交通枢纽;B类枢纽是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主,结合地面公交站点、出租车营运站、社会停车场和长途客运站等其他交通设施,共同形成的大中型综合客运交通枢纽;C类枢纽是以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和机动车换乘为主体的停车换乘(P&R)枢纽;D类枢纽是以多条地面公交换乘站点为主体的小型枢纽[1]。
上海临港新城滴水湖站交通枢纽工程给排水与消防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探讨

上海临港新城滴水湖站交通枢纽工程给排水与消防系统设计及
关键技术探讨
屠怡倩
【期刊名称】《中国市政工程》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以上海临港新城滴水湖站交通枢纽工程中地下空间及地面广场的给排水及消防设计为例,针对设计要点、难点和关键技术进行重点论述。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屠怡倩
【作者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2001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2.1
【相关文献】
1.上海临港新城滴水湖站地下空间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J], 吴晓维
2.轨道交通站点与商业空间的多功能耦合设计--以上海市轨道交通L16工程临港新城站为例 [J], 刘苗苗
3.上海临港新城滴水湖出海闸SMW工法桩的质量控制 [J], 卢琦琳
4.走笔滴水湖实录新城杯(一)——2016年上海“南汇新城杯”华东六省一市城市象棋团体赛纪实 [J], 陈日旭
5.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动物园站和空港一路站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J], 董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中的结合部工程的分类及实施方案

就 上海 轨 道 交 通 1 号 线 ( 1 以下 简 度 上 很 难 统 一 ; ③ 由于 物 业 开 发 对 连接 模 式 , 是 以大量 的通道 相 互连
l 嘉 称 1 号 线 )是 上 海 轨道 交通 网络 中 市 场 变 化 过 于 敏 感 ,不 可 避 免 地 会 接 。在 1号 线嘉 定 段南 翔站 、 定新 l
极 为 重 要 的 市 域 线 路 ,规 划 总 长 对 实 现综合 开 发 意 图带来 负 面 影响 。 城 站都 采用 了该 连接 方 式 。
10 m, 2 其嘉 定段线 路总 长约3 m, k 1 k
1 号 线嘉 定 段在 站点 综 合 开 发 l
设 l 座 车 站 ,其 中 9 车 站 均 需 综 的 过 程 中 , 出了 结 合部 工 程 , 0 座 提 以最 合 开 发 ,其 周 边 开 发 与 车 站 整体 规 大 限 度 地 解 决 以上 矛 盾 和 问题 。 结 划 、同步 ( 期 )实施 , 轨 道 交通 合 部 工 程 主 要 实 现 轨道 交 通 车 站 和 分 将 规 划 与 站点 周边 土地 利用 和城 市 规 物业 开 发在 建筑 和 功 能上 良好 衔接 , 划相 结 合 , 实施 轨 道 交通 站 点 综 合 创 造 出 良好 的 步 行环 境 ,通 过 合理
分 类和 实施 方 案进 行 一 些 初 步分 析 。
式连接 方式是 传统 的物业与 车站相结
合 的方 式 , 不能 最大 限度 地 体现 轨道
关 键 词 :轨 道 交通 ;综 合 开 发 ;结合 部 工 程
交通车 站与开 发紧密 结合的意 图 。已
建成 的 1 号线 徐 家汇 站与 周边 开 发 的
结 合 部 工 程 的范 围 及具 体 内容
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空间耦合关系以上海市为例

潘海啸任春洋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空间耦合关系研究——以上海为例STUDYONSPATIALCOUPLlNGBETWEENTHEMETROANDUR-BANACTlVlTYCENTER——CASESTUDYINSHANGHAIPANHai×iao。
RENChunyangAbstract:Baseontheprincipleofplingbe铆eenthelandand仃ans—port,thisp印erdiscussesmeessentiali够ofthespatialcouplingbe觚eenmeMe缸DStationandU而anActiv崎center.Shanghaihasbeentakencasestudy.ThecriteriaofCenterCouplinghasbeenputfbnⅣardtoimprovemee—valuationofMenDtransportplaIlIling.Keywords:Me仃0,u】_banactiVi哆center,coupling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空间耦合关系木——以上海市为例潘海啸任春洋提要基于土地使用与交通系统相耦合的原则和目标,论述了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空间耦合的必要性,在对上海中心城区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耦合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空间耦合一致度”的评价指标,以完善目前的轨道交通规划的技术体系。
关键词轨道交通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耦合1引言面对严峻的能源和土地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或具有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特性的BRT系统在未来大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已经基本确立。
目前,不少特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已经进入快速的建设阶段。
作为一种快速、大运量的交通方式,轨道交通自从其出现以来,就表现出对城市空间、土地开发的导向作用,同时由于需要大规模的客流的支持,又表现出对土地开发依赖性的双重特点。
因此,国内城市应当重视轨道交通尤其是高密度的轨道交通系统对整个城市空间的巨大影响作用。
剖析上海轨道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

剖析上海轨道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
李蕾;郎益顺
【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通过对上海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分别就区域型商业中心、城市门户型商业中心、城市副中心型商业中心、交通沿线型社区商业中心四类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进行详细讨论,提出在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方兴未艾的新形势下,主体功能须符合商业在城市规划中的定位,按照商业规律实现商业交通一体发展,重点讨论了枢纽商业中心开发的三个方式.
【总页数】6页(P51-56)
【作者】李蕾;郎益顺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
【相关文献】
1.从交通综合体到城市综合体——论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的开发 [J], 李蕾
2.上海轨道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发展研究 [J], 宋培臣;林涛
3.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的问题探讨及改善策略分析 [J], 纪书锦;沈小军
4.枢纽型社会组织与社区分层、分类治理研究a-以上海市枢纽型社会组织为例 [J], 范明林;茅燕菲;曾鸣;
5.强化党建引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江西省开展枢纽型社会组织党建试点工作的思考 [J], 虞烈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设计

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设计摘要:一、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概述二、工程设计目标和原则三、交通枢纽设计方案四、配套设施设计方案五、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六、工程效益分析七、总结正文: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设计一、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概述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一项重大的交通枢纽建设工程。
该工程旨在提升上海东站的运输能力,缓解上海市区的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
二、工程设计目标和原则1.提升运输能力:通过扩大上海东站的规模,提高运输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出行需求。
2.优化交通布局:合理规划交通枢纽与配套设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方便旅客出行。
3.绿色环保: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4.安全舒适:以人为本,确保旅客安全舒适地出行。
三、交通枢纽设计方案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采用立体化的设计,将不同交通方式的高效整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铁路线:设置多个站台,满足不同列车的停靠需求。
2.地铁站:接入地铁线路,方便旅客换乘地铁出行。
3.公交站:设置多个公交站点,提供多种公交线路,满足旅客不同的出行需求。
4.长途汽车站:提供长途汽车服务,满足长途出行需求。
5.停车场:设置充足的停车位,方便旅客自驾出行。
四、配套设施设计方案1.商业设施:设置购物、餐饮等商业区域,满足旅客购物和餐饮需求。
2.休闲设施:设置休息、娱乐等区域,让旅客在候车时可以放松身心。
3.旅客服务:提供咨询、导乘等一站式服务,方便旅客出行。
4.安全设施:设置安全检测设备,确保旅客出行安全。
五、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合理规划排水、绿化等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工程效益分析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提升上海市区的交通能力,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结 语
参考 文献 :
【 1 ]J T / T 7 2 2 -2 0 0 8公路 桥梁钢结构 防腐涂装技术 条件 [ s ] .
[ 2 ] 余 凤翔 . 城 市人行天 桥设计 上几个 问题 的探讨 [ J 1 . 城市道桥 与防
中 圄彳 丛譬
刘 苗 苗: 轨 道 交 通 站 点 与 商 业 空 间 的 多 功 能 耦 合 设 计
— —
以上海市轨道交通 L 1 6工程临港新城站为例
2 0 1 5年 第 2期
4) 轨 交车 站与商业 空 间连 接 。商业 空 间的地 合体 ,两者互 相促 进 ,相互交融。在制定轨道交通
下2 层 与轨道交通 车站的站厅层平接 ,以紧贴轨道 交 通 车 站 侧 墙 的 阳光 步行 廊 为东 西 向 通 道 ,轨 道 交 沉广场 出入 口形成地下 2 层 的步行骨架 ,将轨道交 通空 间 、商业空 间有机地联 系在一起 。吸引大量轨 规划 时首先要 明确 轨道交通站点和周围商业建 筑 的
关 系 ,更 多地 考 虑 城 市 发展 、土 地 利用 规 划 和 现 有
通站厅层 的非付 费区构成南北 向联 系 ,和两侧 的下 建筑 物的规划关 系。只有将轨道交通 整体发展 战略
与城市发展 战略相协调 ,才能最 大限度地发挥 轨道 交通在城市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 。 本工程现 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临港新城站将轨 道交通 、公共交通 、商业开发有机地结合 ,为滴水 湖 畔增加一道靓丽 的风景 ,并获得 多方认可 和广泛
觉心理上大大减少地下空 间所带来 的封 闭单调 、方
【 3 3 J 边 经卫 . 大城 市空间发展 与轨道交 通 [ M] .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 出
版社 , 2 0 0 6 .
向不明 、与世隔绝等负面影响 。本工程通过采光天
窗 、下沉广场 、阳光步行廊共享空间等方式 ,极大 改善地 下空间的品质。
2 0 0 7 (1 1 )3 4 — 3 9 .
轨 道交通与商业 建筑是一种特 殊形态的建筑综
( 上接第 7 5页 )
监测结果见 图 1 2 。
£2 . 0 0
1 . 0 O 0. 0 0
一
出入 国家会展 中心的空 中通道 ,为徐 民东路空间景
观 轴线 的建 设 奠 定 早 期 基 础 。
洪 ,2 0 0 4( 3): 2 9 — 3 2 . 『 3 3 ]G B 5 0 0 0 9 -2 0 1 2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 [ s ] .
1 )人行 天桥 的建 成 ,提供 了地 面行人 过街及
7 9 Biblioteka 4 结语 [ 4 ] 潘海 啸 , 任春海 . 时代建筑 【 J J . 2 0 0 9( 5 )1 9 — 2 1 . [ 5 ] 韩冬 青 , 冯金 龙 . 城市 建筑一体 化设计 [ M ] . 南京 : 东南 大学 出版
社 1 9 9 9 .
[ 6 ] 胡敏 . 轨道 交通对 城市 空 间布局 的影 响探 析 f J ] . 现 代城市 研究 ,
满足照度和节约采光能耗 的要求 ,而且满足人们对
自然 阳光 、空 间方 向感 、 白昼 交 替 、 阴 晴变 化 、季 参考文献 :
[ 1 】 惠英 . 城市 轨 道交 通站 点地 区规划 与 建设 研究 [ J 1 . 城 市规 划 汇
刊, 2 0 0 2( 2)3 0 — 3 3 .
好评 。
交客流 ,创造更好 的地下空 间利用价值 ; 在步行骨
架通 道 的周 边配 置各种商场 、大型超 市或专卖 店 , 通过 中庭 和下沉式广场将整个步行 系统 串联 ,提供 个立体 的空 间体系 。 在地下形成一个步行 、 购物 、
一
公交换乘等多功能 的地下城 。 5 )采光设 计 。在 地下空 间 中 ,自然采光 不仅
节气候等 自然信息感知 的心理要求 。地下空 间中的
自然 采 光 增 加 空 间 的开 敞感 ,改 善 通 风 效 果 ,在 视
[ 2 】代 晓利 . 商 业 与 轨道 交 通 相 结 合 的 理 性 设 计 [ J J . 现 代 城 市 研
究 。 2 0 0 9( 8)5 7 — 6 3 .
2 )钢箱 梁 主梁简 洁大气 ,涂装 和铺 装与 中博
会 主体建 筑协 调 ; Y形雨篷收排水迅速 、通 畅并兼
顾 景观。
1 . 0 0
3 )钢箱梁节段划分 、吊装 、临时支撑 、焊接 、
m 弗一 2 . O H 0
落架等关键环节 ,技术合理 ,可操作性强 。
4 )经连 续监测 ,钢箱梁 吊装施 工对地 铁车 站
监测点名称
图1 2 轨 交 2号 线 下 行 线 位 移 监 测
的变形影 响满足相关要求 。
在 诸光 路会 展 环路 施 工 和天桥 吊装 施 工 的综
合 工 况 下 ,吊装 完 成 时 ,上 行 线 道 床 累 计 垂 直 位移 一 1 . 1 6~O . 6 0 m m,下 行 线 道 床 累计 垂 直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