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含解版) 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检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单元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诗歌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基础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诗人总是成为感知时代的先锋,诗歌总是成为时代的号角和第一声春雷。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那么,在新时代,一直充当着时代先行者、价值引领者的诗人何为?诗歌何为?伟大的诗歌产生于伟大的社会实践,古今中外皆然。
盛唐诗歌最具代表性,其中又以唐代边塞诗最为典型。
《全唐诗》近五万首,边塞诗只有两千余首,却被认为是唐诗中最具思想性、想象力与艺术性的诗篇。
所谓诗歌的“盛唐气象”,主要是由边塞诗表现出来的。
盛唐的美学形象也主要是由边塞诗建构起来的。
边塞诗充分展现了一种自由的、积极的、开放的精神,以及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色彩。
到西域去,到边疆去,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是当时读书人和有志之士的共同心声,也是一种伟大的社会实践。
边塞诗因为反映普遍社会情绪和理想生活样貌,所以脍炙人口,让人震撼。
当代社会正在进行伟大的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
这里说的雄心既是一种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思想准备。
在新时代,诗歌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时代诗歌,要解决好个人性与人民性的问题,传承、开放与创新的问题,还有如何书写时代与现实的问题。
新时代诗歌应该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新时期文学就是从确立主体意识开始的,但那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主体意识,曾对人性的解放、人道的弘扬起过积极作用,但过于强调自我,导致后来解构主义思潮泛滥,否定传统、贬低英雄、反对崇高,直至解构一切宏大叙事,最终走向了历史虚无主义。
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本身就包含了个体意识和民族意识,是建立在个体和民族基础之上又超越具体的个人和民族的。
我们要走向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发现和自我创造的建构主义,不断走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附答案解析)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30分)(一)根据提示默写。
(每空1分,共10分)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出自《桃花源记》一文,常用来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的成语是“__________”,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世界的成语是“__________”,常用来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3、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
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二句,填写在横线上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苏拭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①,。
②,。
4、更深月色半人家,。
今夜偏知春色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分)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在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采访中,我们一次次地感受到她无私无畏、打黑除恶的hào①然正气;一次次地感受到她爱民、亲民、敬民、为民的zhōnɡ②肠柔情,也一次次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对这样的好干部的拥dāi③。
她是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公安局长的kǎi④模,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①②③④3、名著阅读根据下面文字,写出A、B两个人物的名字。
(2分)A 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B 叫:“兄弟,俺自从你受官司,又无处救你。
打听得你刺配沧州,便来开封府前寻你,却撞见酒保来请两个人,说话,酒家疑心,恐这厮们在路上害你,就一路跟了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不求甚解》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第15课《不求甚解》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马南邨,原名________,当代作家.《不求甚解》一文选自杂文集________。
答案:邓拓 |《燕山夜话》解析:第一空要根据要求填写原名,不能填写笔名,书集句要用书名号。
点评:对于文学常识在学习中要准确记忆,丰富自己的知识。
2.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藻饰zǎo 狡黠xiá 大而无当dàngB、诘难nàn咀嚼jiǎo 味同嚼蜡juéC、滞碍 chì 劝诫jiè 抠字句kōuD、轻鄙bǐ 粗糙cāo 吹毛求疵cī答案:A解析:用反选排除法,B“嚼”读jué,C“滞"读zhì,D“鄙”读bǐ,答案为A。
点评:对于文学常识在学习中要准确记忆,丰富自己的知识。
3.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
她的温声细语在耳边流淌,仿佛阳光穿透浓荫,撒下一地的色彩斑澜。
B。
让我们以志向为矛、以坚韧为弓,持之以恒地捶打命运这堵厚实冰冷的墙。
C.读书可不求甚解,但不可潦草应付;可咬文嚼字,但不可吹毛求次.D.一阵暖风熏过,花儿们抖落一冬的沉闷,相互拥抱嘻闹.答案:B解析:用反选排除法,A“澜”为“斓”,C“次”为“疵”,D“嘻"为“嬉”,答案为B。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夏天的庐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季节。
B。
从2014年9月1日起,我校将基本上完全启动课堂教学改革。
C.班主任老师围绕如何更好地开展“五小行动”,畅所欲言,广泛地交流了意见。
D。
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和后人利益为代价。
答案: C解析:用反选排除法, A句压缩句子主干可知“庐山是季节”主谓搭配不当,B句“基本上”与“完全"矛盾,D句谓语“杜绝"之后的宾语部分缺少中心语“行为",答案为C.点评: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统编九上语文第四单元检测02【2024秋九上语文阶段测试卷】(解答版)

统编九上语文第四单元检测02【2024秋九上语文阶段测试卷】范围:第4单元(建议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学习活动,下面是小华和小章搜集到的材料,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忙解决。
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
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多样的表现手法,给我们留下了刻板的印象。
《故乡》中,少年闰土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中年闰土愚昧迟钝、思想麻木,以至于现在的“我”总觉得和他的隔膜似障壁。
《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在菲利普夫妇的眼中——流氓无赖,可恨至极;在若瑟夫的眼中——衣衫褴lǚ,可怜之至。
《孤独之旅》中,杜小康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不得不辍学,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
在一场xiē斯底里的暴风雨后,他“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1.(2分)小华对一些字的读音和字形不太确定,请你帮他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曲折()愚昧()衣衫褴lǚ()xiē()斯底里Qū mèi褛歇2.(2分)小章不知道“歇斯底里”的意思,请你帮他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3.(2分)小华觉得画线句子有语病,但是又不知道错在哪里,请你帮他指出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搭配不当,可把“刻板”改为“深刻”4.(3分)小章阅读材料后感悟颇深,打算拟写一副对联,他已经写好了上联“小说虽小,内隐世间百态”,你认为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下联的是()A.奇闻或奇,包罗江湖万象B.明月当明,空有沧海一人C.闲书且闲,尽显天下炎凉D.流芳大作,中藏天下千秋C5.(3分)在讨论读流行作品还是读经典名著的问题时,小雨认为应该读流行作品,小雯却认为应该读经典名著,对此,你怎么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应该把阅读经典名著和阅读流行作品结合起来。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卷第四单元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推敲(qiāo)藻饰(zǎo)诘难(jié)咬文嚼字(jué)B.矫揉造作(jiāo)睾肾(gāo)阐证(chǎn)狂妄自大(wàng)C.统筹(chóu)狡黠(xiá)提倡(chàng)吹毛求疵(zī)D.滞碍(zhì)要诀(jué)伦理(lún)豁然贯通(huò)2.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一首歌谣,_____口头唱,_____要刻呀,漆呀,把它保留在什么东西上。
(2)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_____了。
(3)我们_____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A.虽然还拓展鉴赏B.不但还扩大鉴赏C.虽然但是扩大欣赏D.不但而且拓展欣赏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能力测评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有继承性、延续性,代代传承,积久而成传统。
文化又有时代性,随时代变迁而更新发展。
所以文化的发展是变和不变的统一,传承延续和更新发展的统一。
文化发展中不变的是它的根本特质、精神、核心价值,变的是其根本特质、精神、核心价值在不同时代环境条件下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
前者是本,后者是末。
所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就是要传承延续,创新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通过创新发展而延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指的是文化发展中不变的那一方面。
也就是其根本特质、精神和核心价值。
它贯穿于民族发展的始终。
作为民族的根与魂是不变的,也是不能变的。
一旦遭到破坏,民族的生命也就终结。
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意味着它是我们立足的根本、生命的灵魂。
而不只是某种可资借鉴、应用的资源。
它的意义在于是根,是魂,而不是在用。
近百年的革命斗争,近70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以至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都植根于中华数千年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离不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这个根与魂。
文化发展中不变的是本,变的是末。
二者又不是截然二分,而是互相联结在一起的。
文化的传承延续不是简单地保守已有的一切,更不是回到过去。
传承延续必须与时代同步创新发展。
传统的精神、思想、核心价值,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获得新的内容和形式。
不变的根与魂,要通过变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而延续发展。
这就是我们说的对传统文化要作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举例来说,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统是民族精神,或者说是民族魂的重要内容。
它贯穿古今,是支撑我们民族历经磨难而能克服困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力量。
而它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又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爱国主义传统的延续传承,本身就是变和不变统一的过程。
不变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统,通过不断变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而传承延续和发展。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污蔑.(miè)脊.梁(jí)自欺.欺人(qī)B.渺.茫(miǎo)省.悟(xǐng)前仆.后继(pú)C.笼.罩(lǒnɡ)抹杀.(shà)宰相.(xiànɡ)D.慨.叹(kǎi)诓.骗(kuānɡ)搽.粉(chá)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玄虚B.地大物搏求神拜佛脂粉C.前扑后继埋头苦干渺茫D.舍身求法自欺欺人竹蔑3.本文语言饱含感情,请分析下列句子各表现了什么感情,为它选择恰当的选项。
(1)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2)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3)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4)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 )A.讽刺B.赞颂C.自豪D.愤慨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B.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为民请命:为了人民而保全自己,解除困苦)C.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玄虚:空而不切实;靠不住;不可信)D.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伤感现在的事情)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B.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C.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D.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018-2019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8-2019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氛围(fēn) 绮丽(qí) 忸怩(niǔ)B. 淳厚(chún) 铿锵(jiāng) 尴尬(gà)C. 虔诚(qián) 寥廓(liáo) 讪讪(shàn)D. 睿智(ruì) 木讷(nè) 害臊(zào)【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的识记能力。
谨防误读形声字,如“绮”读qǐ而不读qí(骑),“锵”读qiāng 而不读jiāng(将),“臊”读sào而不读zào (燥)。
得分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把汉字写在括号里。
一生的时光,该有多少的温馨串织?那些虽然稍纵即逝却潮润我眼móu()的份份感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淡忘的阕阕故事,都会在心中,渐渐累积,渐渐沉diàn()成一份最凝重、最美丽、最juàn()永的温馨,任岁月侵shí(),心境变迁,永不会漠视,永远的珍惜。
【答案】眸淀隽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书写及音形转换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
平时要注意抓住形旁与声旁的特点来正确书写汉字,并及时积累。
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要注意平时容易混淆的字形,如“眸”不要误写成“谋”,“淀”不要误写成“绽”,“隽”不要误写成“携”,“蚀”不要误写成“食”。
得分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书写要正确、规范。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____,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
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_______,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_______。
人生如茶,有时________也是一种成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检测卷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氛围(fēn) 绮丽(qí) 忸怩(niǔ)B. 淳厚(chún) 铿锵(jiāng) 尴尬(gà)C. 虔诚(qián) 寥廓(liáo) 讪讪(shàn)D. 睿智(ruì) 木讷(nè) 害臊(zào)【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的识记能力。
谨防误读形声字,如“绮”读qǐ而不读qí(骑),“锵”读qiāng而不读jiāng(将),“臊”读sào而不读zào (燥)。
得分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把汉字写在括号里。
一生的时光,该有多少的温馨串织?那些虽然稍纵即逝却潮润我眼móu()的份份感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淡忘的阕阕故事,都会在心中,渐渐累积,渐渐沉diàn()成一份最凝重、最美丽、最juàn()永的温馨,任岁月侵shí(),心境变迁,永不会漠视,永远的珍惜。
【答案】眸淀隽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书写及音形转换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
平时要注意抓住形旁与声旁的特点来正确书写汉字,并及时积累。
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要注意平时容易混淆的字形,如“眸”不要误写成“谋”,“淀”不要误写成“绽”,“隽”不要误写成“携”,“蚀”不要误写成“食”。
得分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书写要正确、规范。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____,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
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_______,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_______。
人生如茶,有时________也是一种成全。
A. 浅薄大彻大悟流露煎熬B. 浅显大功告成表露折磨C. 浅易渐入佳境吐露磨难D. 肤浅大梦初醒透露痛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及运用能力。
主要考查近义词辨析和词语间的搭配能力。
近义词的辨析要注意词语的细微差别,可以从词义范围、轻重、感情色彩和适用对象等方面考虑。
(1)浅薄的意思是肤浅,多指人的学识、修养等不深厚,很浅显;浅显的意思是浅近明了,容易懂;“浅易”意同“浅显”;“肤浅”的意思是局限于表面的、浅薄的、不深刻的。
句中指的是学生对知识认识不深刻,所以浅薄和肤浅都可以。
(2)大彻大悟是最彻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觉悟;大功告成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渐入佳境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大梦初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句中的意思是巴金经历人生的挫折变得能明白许多真理,所以大彻大悟更恰当。
(3)流露指意思、感情等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表露指流露,显示;吐露说出实情或真心话;透露指透漏,泄漏消息。
句中指冰心作品的主题是她人性的体现,所以流露和表露都可以。
(4)煎熬比喻焦虑、痛苦,受折磨;折磨是使身心承受痛苦;磨难指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遭受折磨;痛苦指人感到难过。
句中强调认识困境对人的成长有积极作用,所以煎熬和磨难都可以。
综上分析,应选A。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B. 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 我曾经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D. “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标点符号用法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调动平时对标点符号常识的积累,对各项标点符号逐一排查。
特别注意有引号、冒号、问号、顿号、分号、省略号、书名号的地方。
并列成分有强调之意时应该用逗号。
所以D项中的顿号应该为逗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句意明确A. 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B. 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C. 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 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B项没有语病。
其他各项语病如下:A项“歌声”与“浮现”搭配不当,可删去“的歌声”。
C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D项有歧义,可改为“张教授身体瘦弱的父亲”。
6.下列对名著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通过护送、借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B. 余光中在《乡愁》中设置了四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
C. 《白鹭》是一篇富有诗意的散文。
作者通过对白鹭的赞美,讴歌了那些“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D. 鲁藜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诗人。
他以诗人的身份写的《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是对曾卓的诗《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评论。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内容的能力。
平时要注意积累关于作者、作品、背景和体裁等方面的文学常识,并且及时做笔记。
正确的应是:曾卓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诗人。
他以诗人的身份写的《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是对鲁藜的诗《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评论。
7.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A.《水浒传》中浔阳楼吟反诗、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等故事都与宋公明有关。
B.孙悟空具有超高的斗争艺术,他善于透过迷人的假象认清妖魔鬼怪的本来面目。
C.《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用讽刺手法和虚构的情节,剖析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现实。
D.保尔具有这样的人格魅力: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
(2)《格列佛游记》中语言学校的教授提出取消词汇,采用以物示意的办法表达思想。
请你依据原著内容说说这个办法的不方便之处。
【答案】(1)C(2)如果一个人要办的事情较多,范围也较广泛,他就不得不把一大捆东西背在背上,费时费力。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内容的能力。
学习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到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
(1)题要逐项分析判断。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
通过格列佛在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所以C是错误的。
(2)题要熟悉《格列佛游记》的内容甚至细节。
根据提示,在小说中寻找相关情节,第三卷格列佛游历飞岛国时,语言学校的三位教授计划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采用以物示意的办法表达思想。
小说中提到“这方法只有一点不便,就是,如果一个人要办的事很大,种类又很多,那他就必须将一大捆东西背在身上,除非他有钱,能雇上一两个身强力壮的佣人随侍左右。
我就常常看到有两位大学问家,背上的负荷压得他们腰都快断了……”,针对问题依此整合答案即可。
8.语文综合运用。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和张宝艳夫妻的颁奖词让人眼前一亮,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诗经》《宋词》等国学经典。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
请完成下列任务。
(1)识国学按要求填写书名。
(写两个)国学经典不仅有《诗经》《宋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赞国学完成下面对联。
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下联:__________________(3)荐国学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中考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答案】 (1). (1)示例:《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书》《礼》《易》《春秋》(任写两个即可) (2). (2)示例一:爱国学完善自我示例二:品美文润泽心灵(3)示例:小杨你好!中考结束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看电视剧和网络小说是放松的好方式,但是我们也要抽时间多读国学经典,提高自身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你说对吧。
(有称呼,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对国学经典的认识。
要熟知国学经典常识,平时注意积累。
国学经典,包括蒙学及经、史、子、集等。
“蒙学”是指启蒙教育,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书》《礼》《春秋》《诗》《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包括《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
包括《楚辞》《全唐诗》《宋词》《李太白集》等。
除《论语》《宋词》外,任写两个即可。
(2) 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
做好本题,考生首先仔细阅读题干所给的情境“赞国学”,然后根据对联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同的要求,对照上联,从题目设定的情景中选取或组织词性相同的词语,对出即可。
上联的“读经典”是动宾短语,且内容上与国学有关,可用“爱国学”“品美文”等来对,“丰富人生”是动宾短语,内容上是前一个短语意思的结果,可用“完善自我”“润泽心灵”等来对。
(3) 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中的劝说他人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第一步要分析情景,明确题意。
本题要求通过劝说小杨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
第二步要正确、得体地表达。
首先要礼貌地称呼对方;然后可以先肯定他的想法,再向他讲明读国学经典著作的好处;注意语气要委婉,可以加上象征性的征询,如“你说对吧”“你认为呢”等。
语言表达要简明、通顺、连贯、得体。
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9.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与“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10.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感情,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怎样实现这一转化的?【答案】9.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修饰“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以小见大,反衬出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浓,对祖国怀念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