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十二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考易中考地理 专题十二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件

最高温度在海南,最 低温度在漠河
纬度因素:夏季太阳直 射北半球,北半球获 得的太阳光较多;北 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 方低,但日照时间比 南方长,获得的光热 不比南方少
最高温度在吐鲁番, 最低温度在青藏高原
第十页,共三十八页。
【例】下列关于我国气温分布(fēnbù)的叙述正确的是( )
2021/12/9
第四页,共三十八页。
(2)作为(zuòwéi)重要地形区界线的山脉(图 12.2):
2021/12/9
第五页,共三十八页。
2.按照山脉的走向记忆:
(1)我国东西(dōngxī)走向的三列山脉:北 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 是南岭。
(2)我国南北走向的重要山脉:横断 山脉。
(2016·泰安市)读“我国山脉示意图” (图12.6),完成1~2题。
B
1.图①山脉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位于我国三大阶梯分界线上 C.内流区域和外流(wàiliú)区域的分界线 2021/12/9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第十九页,共三十八页。
2.下列有关叙述(xùshù)正确的是( A) A.图①山脉与武夷山脉走向一致 B.图②山脉南侧为热带地区 C.图③山脉为我国地势一、二阶梯分界线 D.图④山脉为天山山脉
(图12.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甲地海拔高,雪山连绵 B.乙地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
C.丙地沟壑纵横,黄土层深厚 D.丁地有黄河注入(zhù rù),是我国内海
2021/12/9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2015·南通市)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jiētī)分 布示意图”(图12.9),完成12~14题。 12.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A
2024年中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培优专题十二中国的自然环境命题27 地形和地势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第2页
D.青藏高原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27 地形和地势
中பைடு நூலகம்·地理
答案:A 解析:我国的四大高原中,“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 一望无际的原野”描述的是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是我国四大 高原中最为平坦的,故A项正确。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 貌典型,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青藏高原是冰川广布,排除B、C、 D项。故选A项。
第5页
中考·地理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27 地形和地势
中考·地理
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农业多种 经营,A项正确;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不适宜发展种植业,B项 错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项错误;地势阶梯 落差大,便于发展水能,D项错误。故选A项。
第6页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27 地形和地势
第11页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27 地形和地势
A 5.我国陆地地势特征( )
A.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B.使各阶梯内部地势高差大 C.使许多大河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D.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
第12页
中考·地理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27 地形和地势
中考·地理
答案:A 解析:我国陆地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有利于海洋湿润 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A项正确;我国陆地地势特征使各阶 梯交界处地势高差大,B项错误;我国陆地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 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C项错误;我国陆地西高东低的地势特 征不会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D项错误。故选A项。
第14页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27 地形和地势
中考·地理
中考地理复习课件 专题十二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讲)

南北向山脉 西北-东南向山脉
弧形山脉
⑬横断山 、⑱ 贺兰山。
⑭ 阿尔泰山 。⑮ 祁连山 。⑯小兴安岭 。
⑰ 喜马拉雅山 ,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中国和 尼泊尔 交界处的 珠穆朗玛 峰,海拔8848.86米,是世界最高峰,有世界“第三极”之称
2.主要地形区
四大高原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世界 青藏高原
最高、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
除 青藏高原 等地外,我国 夏季普遍高温 。
分析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北方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但北方昼长 较南方长,得到太阳光热跟南方差不多。
提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气温分布及影响因素
读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分析我国年平均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点。
降水分布及影响因素
基本特点
原因
空间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逐渐渐少
我国东部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时间变化
季节 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 水集中在夏秋两季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 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 响,降水少
陉是其中最北的一条,古代商道和现代交通线路
的修建均以此为重要依托。
(2)图中军都陉主要沿_山__谷_(地形部位)延伸,沿
线甲地的海拔为_3_0_0_米__,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
高度为_3_0_0_米__,军都陉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有_促__进__了__该__地__区__人__员__和__物__资__的__流__通__,__促__进__了___ 商__业__的__发__展___,__并__且__为__现__代__交__通__线__路__的__修__建__提__供__了__基__础__,__降__低___了__修__建__难__度__,__促__进__了__经__济__的__发__展。。
专题12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2课 气候)(复习课件)-中考地理一轮大单元复习过过过(全国通用)

考点一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02 温度带的划分
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分布范围
大兴安岭北部山地
东北、内蒙古大部分及北疆 地区
主要农作物
春小麦
春小麦、大豆、玉米、甜 菜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及南 疆地区
冬小麦、玉米、苹果、梨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高原山地气候 垂直差异性显著,有的地区甚至终年冰雪覆盖
考点三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的影响
A 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中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 B 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中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综合发展 C 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形成中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D 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我国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景观
【 典 例 ·真 题 】
(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读甲、 乙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甲图中我国地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D)
A.①线以东为非季风区 B.②线以西人口稠密 C.③线以西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④线大致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2.根据乙图所示气候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祖国大美秋色,他选择的路线合理的是( B)
A.从广州向北到漠河 B.从漠河向南到广州
C.从上海向西到阿勒泰 D.从阿勒泰向东到上海
01 我国降水的分布
考点二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时间 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降 分布 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空间 分布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中考地理第12讲 中国的自然环境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4 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易混点)
(1)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及成因见下表:
地区
东北
秦岭—淮河以北
河流 黑龙江、松花江
黄河、海河
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珠江
流量 汛期
水量丰富(流经湿 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长(有春 汛、夏汛)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 润、半干旱区)
汛期短(雨季短)
水量丰富(降水量 大,流经湿润区)
用
利用不足
峡、小浪底等水利工程
主要危 害
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危 害,防洪成为治理长江的首要任
务
下游形成“地上河”,易 决口改道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 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
治理措 工程;修建水库;重点治理荆江 洪、蓄洪工程;加强中游
施 河段;中上游加强植树造林和水 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
土保持工作
江、汉江、湘江、赣江
河
宜昌(湖北)、湖口(江西)
河口(内蒙古)、桃花峪(河 南)
上游水能丰富;中游河道弯 上游水能丰富;中游含
曲,多支流、湖泊;下游水 沙量大;下游河床高,
流平缓,江阔水深
成为“地上河”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5 列表比较法记忆长江与黄河(重点)
续表:
长江
黄河
开发利 葛洲坝、三峡等水利工程,开发 龙羊峡、刘家峡、三门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4 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易混点)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17 -11.6 -2 5.9 14 17.7
降水量 (mm)
3.8
5.5
课题12 中国的自然环境(中考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一.地形特征
2.主要的地形区 (1)四大高原的特点: ①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远 看是山,近看成川)。 ④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②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2)三大平原特点: ⑨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 ⑩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⑪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 著名的“鱼米之乡”。
3.主要的山脉:山脉是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走向 东西
东北-西南 西北-东南 南北走向 弧形山脉
山脉名称
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贺兰山、横断山 喜马拉雅山脉
一.地形特征
4.熟悉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山脉
横断山脉 巫山
太行山脉 大兴安岭
春小麦、大豆、玉米 马铃薯 青稞
一.气温和降水
3.我国的降水差异 (1)降水的空间分布趋势: •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 时间分配也不均匀,集中在夏秋季节。
(3)我国降水最多地方—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 方—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800MM年降水量大 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A.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B.使各阶梯内部地势高差大
C.使许多大河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D.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
3.三级阶梯中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D )
A.第一级阶梯中部 B.第二级阶梯中部 C.第二级阶梯北部 D.第三级阶梯南部
(2022·北京·中考真题)重庆市有上万座桥。图为小明的手绘地图“重庆的桥”。读图,完成问题。4
【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专题12中国的自然环境(原卷版)

主题三中国地理专题12 中国的自然环境中考命题方向考向一地形和地势考向二气候考向三河流考向四自然灾害考向一地形和地势例1(2022·辽宁葫芦岛)读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我国各类地形中,面积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丘陵B.山地C.平原D.高原2.我国地形的类型特征是()①类型多样②山区面积广大③类型单一④耕地面积广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例2(2022·黑龙江哈尔滨)读中央气象台2022年五一假期天气提示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据图可知,提示注意保暖的地区是()A.东南丘陵B.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4.图中气温适宜的省区是()A.云南省B.黑龙江省C.广东省D.陕西省例3(2022·海南·中考真题)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读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北纬36°剖面)”,完成下面5-6小题。
5.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A.东高西低,呈斜坡状分布B.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C.北高南低,呈斜坡状分布D.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6.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地形区是()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四川盆地例4(2022·新疆·中考真题)山脉是地形的骨架。
据下图完成下面7-8小题。
7.图中所在的地形区描述正确的是()A.①为黄土高原B.②为华北平原C.③为青藏高原D.④为柴达木盆地8.图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地形区是()A.①B.②C.③D.④例5(2022·北京·中考真题)山脉是地形的骨架、通行的阻碍、河流的源头、风沙的屏障……图左为太行山脉及周边地区简图,图右为军都陉沿线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之一,将其两侧的地形区和地势阶梯填在①—④处。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陉(xíng),是指狭窄的通道。
专题12 中国的自然环境-备战2021年中考地理《速记宝典》(学生版)

385
2361
④
﹣9.3
1.6
21.4
19.5
125
表格中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气候资料相符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2020·贵州六盘水·中考真题)秦岭-准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地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一致的是()
①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1月0℃等温线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成都平原
9.(2020·宁夏)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2020年6月,搭载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发射。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示意图”。
(1)西昌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从地势阶梯分布上看,西昌、太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级阶梯。
C.③山脉是我国半干早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④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如图为我国各类地势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如图中B代表的地势类型是( )
A.山地B.高原C.盆地D.平原
4.D类地势要素分布在我国的( )
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大陆架上
②时间分配规律: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季。
(2)干湿地区: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四类干湿地区。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
非季风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四类干湿地区对应的年降水量、植被与农业类 型:
4.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5.我国的气候类型 A是 热带季风 气候,B是亚热带季风 气候,C是 温带季风 气候,D是温带大陆性气候,E是高原山
地气候。 6.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 位置、
长江中下游 平原。
5.我国的地势特征: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6.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与阶梯内主要地形区
二、气候
1.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 大 ,
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与 秦岭 (山脉
)— 淮河 (河流)一线吻合。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普遍 高温 。
专题十二 中国的自然环境
考纲要求 考点冲刺 难点冲刺 真题冲刺 模拟冲刺
1.运用中国地形图指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主要的山脉 ,理解我国的地形特征;运用我国三级阶梯示意图,识
2.运用我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出我国冬季 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在我国温度带分布图上指出我 国自南向北的五个温度带,并能指图说出亚热带和暖温 带的分界线;在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上指出我国自东向 西的四个干湿地区,并能指图说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
(2)在不同地区,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一般 来说,南方雨季开始 早 ,结束 晚 , 雨季 长 ;北方雨季开始 晚 ,结束
早 ,雨季 短 。
(3)①A 湿润 地区,B 半湿润 地区,
C 山东 地区,D 日本 地区。 ②A与B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与 菲律宾 (山脉 )— 半干旱 (河流)一线吻合。B与C的分界
耕作 业,但在发展 林 业、牧业、 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有优势。
3.主要山脉
(1)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A 大兴安岭 、B 太行山脉 等。 (2)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F 祁连山脉 、
O 阿尔泰山脉 等。 (3)东西走向的山脉:K 天山山脉、E 昆仑山脉 、
M 秦岭 、N 南岭 、L 阴山 等。
3.在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上指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 洋、北冰洋的河流,能够区分内流河和外流河、内流区 和外流区等概念,了解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及 其对沿岸地区的影响。
一、地形和地势
1.我国的地形特征: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山地与山区 (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 总面积的 1/3 。 (2)通常把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 区,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2/3 。 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
海陆 位置和 地形 等。 7.季风气候显著 (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西南部离印度洋也近,是世界上受 季风 影 响显著的国家。
(2)根据下图完成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特点。
三、河流 1.河流的作用: 灌溉 、养殖、 航运 、 发电和 旅游 等。 2.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主要的外流 河及注入的大洋:
6.长江流域示意图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唐古拉 山脉,注
入 东 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
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2)长江干支流大部位于 亚热带 (温度带)
,无
结冰期。
(3)河段划分:源头到宜昌是 上 游,由
宜昌到湖口是 中 游,由湖口到入海口是
下
游。
(4)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 水能宝库 ” ,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上 游河段。 (5)长江航运发达,被称为“ 黄金水道 ”。 (6)长江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 三峡 。
(4)南北走向的山脉:G 横断山脉 。 (5)弧形山脉:P 喜马拉雅山脉 。
4.主要地形区
(1)四大高原:
A是 青藏 高原,B是 黄土 高原,
C是 云贵
高原,D是 内蒙古 高原。
(2)四大盆地:
H是 准噶尔 盆地,I是 塔里木 盆地,J是
四川 盆地,K是 柴达木 盆地。
(3)三大平原: E是 东北 平原,F是 华北 平原,G是
(7)长江最大的支流是 汉江 ,在武汉注入
长江。
7.黄河流域示意图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巴颜喀拉 山脉,
注入 渤 海,干流呈巨大的“ 几
”
字形,是我国的第 二 长河。
(2)河段划分:源头到河口是黄河的 上 游
,河口到桃花峪是黄河的 中 游,桃花峪
到入海口是黄河的 下 游。
(3)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 造了 河套 平原和 宁夏 平原。
(4)黄河中游流经 黄土 高原,水土流失严 重;下游流经 华北 平原,泥沙沉积,形成 了“ 地上 河”。
(5)黄河不同河段的忧患及治理措施:
8.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 洪涝 、 台风 、
寒潮 等。
(2)地质灾害主要有 地震 、 滑坡 、 泥石流 等。
一、我国地势特征及影响
二、识记我国主要山脉的空间分布 1.按一定方位及山脉走向记忆。
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
3.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我国
最大的内流河是 塔里木 河。
4.汇集河水的地域称为河流的流域。外流河的流 域称为 外流 区,占全国总面积的 2/3 , 内流河的流域称为 内流 区,占全国总面
积的 1/3 。
5.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流量、流速 、汛期和 枯水 期、 含沙量 、 结冰期 等 方面。我国夏季降水多,流量大,形成 汛 期 ;冬季降水少,流量小,形成 枯水 期。秦 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 结冰 现象。
2.结合中国政区记忆——许多主要山脉位于两省 区交界线上,利用已学省级行政区的分布来加强 记忆山脉的空间分布,如下图:
3.利用中国地形区分记忆——山脉是地形的骨架。许多主 要山脉成为某些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这样可以将二者 的分布有机地结合起来记忆,效果更好。如右图:
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青藏 高原,原
因是 海拔高
。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1)温度带的划分: A 寒温带 、B 中温带 、C 暖温带 、 D 亚热带 、E 热带 、F高原气候区。 (2)C与D的分界线大致与 秦岭 (山脉)—
淮河 (河流)一线吻合。
3.东西干湿的差异显著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 向 西北内陆 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