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材分析之令狐文艳创作
人教版本初中七年级的上册的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剖析七年级上册包含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和图形认识初步四章内容,供七年级上学期使用全书共需约61 课时,详细分派以下(仅供参照):第一章有理数18 课时第二章整式的加减8 课时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9 课时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16 课时一、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本册书在全套教科书中拥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主要内容是整个七~九年级教材系统的重要基础,书中的某些思想方法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一)从知识内容上来看,有理数的有关看法和运算是整个学段“数与代数” 领域内容的基础;整式的加减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睁开的,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此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余科学技术不行缺乏的数学工具;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内容也能为此后学好有关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打好基础;图形认识初步中所学习的怎样从详细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怎样掌握几何图形的实质特点以及图形的表示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应用等也都是整个“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
(二)从数学思想方法来看,整册教科书中表现的将实质问题抽象为数学识题,利用数学识题解决实质问题的模型化思想;很多性质、运算律表现时表现的从特别对象概括出一般规律的思想;“有理数”中利用数轴研究有理数的有关看法和性质中表现的数形联合思想;“一元一次方程” 中解方程的化归思想和程序化思想等等。
这些思想方法不单在本册书中,并且在后边其余各册书也都是带有一般性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科书内容及学习目标第一章“有理数”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看法及其运算。
经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认识有理数产生的必需性、有理数的意义,能够从事有理数的运算,领会“数的扩充”的一致性,并能解决一些简单实质问题。
第一,从实例出发引出负数,接着引进数轴、想反数、绝对值等对于有理数的一些看法,这样一方面加深对有理数(特别是负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有理数运算作准备,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乘方运算的意义、法例和运算律,这是本章的要点。
紫微斗数各星古诀整理之令狐文艳创作

紫微斗数令狐文艳各星古诀整理[紫微]紫微居子午,科权禄照最为奇。
紫微守命丑宫,前有吉曜来呼号,必当大权之职。
紫微居午,无羊陀,甲丁己生人,位至公卿。
紫微男亥女寅宫,壬甲生人富贵同。
紫微居卯酉,遇劫空四煞,多为脱俗僧人。
紫微无辅弼同行,则为孤君,美中不足。
紫微遇凶星,虽获吉而无道。
紫微天府,全依辅弼之功。
紫府同宫,终身福厚。
紫府同宫,无煞凑,甲生人享福终身。
紫府朝垣,食禄万钟。
紫府朝垣活禄逢,终身福厚至三公。
紫微与天府、左右、昌曲、禄马三合,极吉,食禄千钟,巨富大贵。
紫府日月居旺地,断定公侯器。
紫府夹命为贵格。
紫微贪狼同宫于卯酉,不忠不义,暱近奸人。
紫微贪狼为至淫,男女邪淫。
女命,紫微与贪狼同宫,男女邪淫。
紫微守命,天相左右来夹拱,为君臣庆会,有治国经邦之才。
紫微七杀化权,反作祯祥。
紫微七杀加空亡,虚名受荫。
紫微七杀同宫会四煞,不贵,孤独、刑伤。
紫破命临于丑未,再加吉曜,富贵堪期。
紫微破军,无左右,无吉曜,凶恶胥吏之徒。
紫微辰戌遇破军,富而不贵有虚名。
紫微辰戌遇破军,君臣不义。
紫微遇破军在辰戌丑未四墓宫,主为臣不忠,为子不孝。
紫微昌曲,富贵堪期。
紫微辅弼同宫,一呼百诺,居上品。
辅弼夹帝为上品,桃花犯主为至淫。
(身命紫微与贪狼同宫,男女邪淫,奸诈巧语。
得辅弼夹帝,贪狼受制,则不拘此论)紫微禄存同宫,贵不可言。
紫微与诸煞同宫,诸吉合照,君子在野,小人在位,主人奸诈假善。
紫微权禄遇羊陀,虽获吉而无道,主为人心术不正。
紫微居财帛,更兼化禄富奢翁。
或遇禄存亦可。
紫微遇武曲破军羊陀,欺公祸乱,只宜经商。
女命紫微在寅午申宫,吉贵美,旺夫益子。
女命紫微在子午酉及巳亥,加四煞,美玉瑕玷,日后不美。
运衰限衰,喜紫微之解凶恶。
[天机]天机与天梁、左右、昌曲会合,文为清显,武为忠良。
天机在丑未陷地守命,遇四煞冲破,下局,宜经商习艺。
天机巳亥逢,好饮、离宗、奸狡重。
机月同梁作吏人。
(命在寅申方论。
此四星必三合曲全,方准刀笔功名可就。
(人教版)初中全部语文教材分析之令狐文艳创作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令狐文艳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要求把握:以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以具体课文为例子,引入教学,举一反三,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引导、促使学生领悟、学会学习语文(读写)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三个年级、六册课文围绕总体目标,各有侧重点,层层深入(具体见下各册各单元分表)。
分析课文,不要纠缠在一些细微末节,重点:1、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线索和脉络,从字——词——句——节——段——篇,学会从具体内容中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习掌握更多的词汇(读、写的基础)。
3、读懂、理解、分析课文的内容(从表层义——深层义——比喻义——象征义)及作者如何表达的基本方法。
七年级上册本册重点提示:本册教材针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这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把握好本册语文的教学重点:引发兴趣,关注语文(大语文),立好规矩,打好基础。
针对初一新生,要发扬继承好小学中学语文的一些传统(如认真书写、教师指导细致等),又要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学、自我分析的能力。
基础能力培养的重点一是阅读能力(重点是记叙文),二是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得一笔好字),三是写作能力(逐步了解和掌握五种表达方式,重点是记叙文),四学习语文的一些良好习惯和基本方法。
学总体目标要求,在知识目标上,要围绕文言文阅读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方法展开教学(如实词的古今变化、虚词的运用、词类活用、主要的句式等),给予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各篇课文又要根据要求突出一、两个重点,逐步深化,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实译能力)。
明的道理寄寓在故事中巧妙含蓄地表达出来。
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
所讲述的故事好比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育好比灵魂。
”我国古代有许多寓言,到唐朝柳宗元开始,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孟姜女哭长城之令狐文艳创作

孟姜女哭长城令狐文艳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
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苏州有个书生叫范杞梁,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
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
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范杞梁藏了起来。
两位老人很喜欢范杞梁,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范杞梁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
孟姜女哭得象泪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
半年过去了,范杞梁一点消息也没有。
这时已是深秋季节,北风四起,芦花泛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
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启程上路,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范杞梁。
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吃了多少苦,才来到了长城脚下。
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范杞梁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
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
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
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会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
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范杞梁的尸骨。
她抱着这堆白骨,又伤心地痛哭起来。
秦始皇看到孟姜女很美丽,想逼她做妃子。
孟姜女假意答应了他,但要求秦始皇先办三件事:请和尚给范杞梁念四十九天经,然后把他好好地埋葬;秦始皇要亲自率文武大臣哭祭范杞梁;埋葬范杞梁后,孟姜女要去游山玩水,三天以后才能成亲。
秦始皇只得答应了孟姜女的要求。
三件事办完以后,孟姜女把秦始皇痛骂了一顿,然后纵身跳进了波涛滚滚的大海嘉峪山的传说在很久以前,从祁连山流下来的雪水,不断汇合成北大河,它穿过河西走廊中段的荒原,浇灌著那一带的良田,养育著那里的各族人民。
有一天,一个牧童正在荒原上放羊,迎头碰上一个古怪老头儿,身上背一袋子石沙,问他去北大河如何走,并说:"这北大河原是我的家,后来被一群百姓抢去,我这次来要用石沙堵住北大河。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版)之令狐文艳创作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令狐文艳目录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四格漫画之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
数学四格漫画——分苹果
令狐文艳
小白兔碰到了小熊猫,它说:“亲爱的小熊猫,妈妈给我买来了12个苹果,我想请你和我一起分享,好吗?”小熊猫高兴地答应了。
“让我和你们一起分享,好吗?”小花猫走了过来。
小白兔费了好大劲儿,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位分4个苹果。
就在这时,小猴子蹦蹦跳跳走了过来。
这可怎么办呢?
小白兔、小熊猫、小花猫和小猴子围成圈坐下来,它们商量该如何平均分配。
小猴子鼻子一翘,说:“这还不简单,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不多不少,恰好每位3个。
”小兔、小熊猫和小花猫都拍手叫好。
当它们来到桌子旁,气得都睁大了眼睛!
怎么回事呢?狐狸正在盆里伸懒腰,苹果全被它吃完了。
令狐文艳。
去绝对值常用方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去绝对值常用“六招”(初一)令狐文艳去绝对值常用“六招” (初一)绝对值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后续学习的必备知识。
解绝对值问题要求高,难度大,不易把握,解题易陷入困境。
下面就教同学们去绝对值的常用几招。
一、根据定义去绝对值例1、当a = -5,b = 2, c = - 8时,求3│a│-2│b│- │c│的值分析:这里给出的是确定的数,所以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即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代值后即可去掉绝对值。
解:因为:a = -5<0,b =2>0, c = -8<0所以由绝对值的意义,原式 = 3 [ -(-5)] –2 ×2 -[ - ( - 8 ) ] = 7二、从数轴上“读取”相关信息去绝对值例2、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化简│c-a│+│c-b│+│a+b│-│a│分析:本题的关键是确定c - a、c-b、a + b的正负性,由数轴上点的位置特征,即可去绝对值。
解:由已知及数轴上点的位置特征知:a<0<c<b 且- a = b 从而 c – a >0 , c - b<0, a + b = 0 故原式 = c - a + [ - ( c – b ) ] + 0 - ( - a ) = b三、由非负数性质去绝对值例3:已知│a2-25│+ ( b – 2 )2= 0,求ab的值。
分析:因为绝对值、完全平方数为非负数,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这几个数均为“0”。
解:因为│a2-25│+ ( b – 2 )2= 0 由绝对值和非负数的性质:a2-25 = 0 且 b – 2 = 0即 a = 5 b = 2 或 a = - 5 b = 2 故 ab = 10或 ab = - 10四、用分类讨论法去绝对值例4、若abc≠0,求 + + 的值。
分析:因abc≠0,所以只需考虑a、b、c同为正号还是同为负号;两个同为正(负)号,另一个为负(正)号,共八种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全部内容之令狐文艳创作

⎪⎪⎪⎪⎩⎪⎪⎪⎪⎨⎧⎪⎩⎪⎨⎧--⎪⎩⎪⎨⎧---...5.351...2.03121321.0...321.,,负分数:如,,,正分数:如分数,,负整数:如,,,正整数:如整数数理有第一讲 有理数令狐文艳概念图1、像5,1,2,21,…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它们都比0大,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面加“+”号,如+5,+1.22、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如-10,-3,…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你能用所学过的数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吗?如果自行车车条的的长度比标准长度长2mm ,记作+2mm ,那么比标准长度短3mm 记作什么?如果恰好等于标准长度,那么记作什么?探索【1】 下列语句:①所有的整数都是正数;②所有的正数都是整数;③分数都是有理数;④奇数都是正数;⑤在有理数中不是负数就是正数,其中哪些语句是正确的?探索【2】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内:15,-6,-0.9,21,0,0.32,-411,51,8,-2,27,71,-43,3.4,1358.正整集:{ };负数集:{ };正分数集:{ };负分数集:{ };整数集:{ };自然数集:{ }.探索【3】 如果规定向南走10米记为+10米,那么-50米表示什么意义?轻松练习1、下列关于0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0是自然数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与有理数的关有---画法---单位长度正方向原点定义---数轴C.0是偶数 D.0既不是非正数,也不是非负数2、某班数学平均分为88分,88分以上如90分记作+2分,某同学的数学成绩为85分,则应记作( )A.+85分B.+3分C. -3D.-3分3、在有理数中( )A.有最大的数,也有最小的数B.有最大的数,但没有最小的数C.有最小的数,但没有最大的数D.既没有最大的数,也没有最小的数4、下列各数是正有理数的是( )A. -3.14B.32C.0D. - 165、正整数、_______、________统称正数,_______和______统称分数,_______和_______统称有理数.6、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负数集合:{ } 有理数集合:{ }7、(1)某人向东走5m ,又回头向西走5米,此人实际距离原地多少米?若回头向西走了10米呢?(以向东为正)(2)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m ,江苏的茅山主峰比它低8438m ,茅山主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米?第二讲 数轴概念图: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3、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4、相反数: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探索【1】把数-3,-1,1.2,-21,3.5,212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用“<”号把它们连接起来.探索【2】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m n 10213 -0.25 0 +30探索【3】某人从A 地出发向东走10m ,然后折回向西走3m ,又折回向东走6m ,问此人 A 地哪个方向,距离多少?轻松练习:1、如图所示,数轴上的点M 和N 分别表示有理数m 和n ,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m>0,n>0B.m>0,n<0C.m<0,n>0D.m<0,n<02、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8)和(—8)B.—(—8)和+8C.—(—8)和+(+8)D.+8和+(—8)3、一个数的相反数是非负数,这个数一定是( )A.非正数B.非负数C.正数D.负数4、914-的相反数是_________,—16与____互为相反数,—(+3)表示______的相反数.5、化简—[—(+3.6)]=________.6、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的点有_______个,它们表示的数是______,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7、(1)写出所有比3小的正整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两个比—3大的负整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如图所示,在数轴上有A 、B 、C 三点,请回答:(1) 将点A 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后,点A 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_.(2) 将点B 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点B 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__.(3) 将点C 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点C 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__.9、化简下列各数中的符号.(1))313(-- (2))8(+- (3))75.0(-- (4))31(-+ (5))]2([+-- 10、若2x+1是-9的相反数,求x 的值.⎪⎪⎪⎩⎪⎪⎪⎨⎧--⎩⎨⎧有理数大小比较非负性性质代数意义几何意义意义绝对值10-1an0m 第三讲 绝对值概念图:1、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记作|a|.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零的绝对值是零,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表示为探索【一】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211- -0.3 0 )213(--探索【二】比较下列有理数大小. (1)—3和0 (2)—3和|—5| (3)-(-)31和|21-| 探索【三】比较-(-a )与—|a|的大小.探索【四】若数a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下图所示,则化简|a+1|的结果是( )A.a+1B. -C.a -1D. -a -探索【五】已知|a -1|+|b+2|=0,求a 和b 的值.练习: 1、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__________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2、21-的绝对值是_______,绝对值为3的数是_______,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________.3、绝对值不大于3的整数有________个,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2的相反数是______.5、-|-2|的倒数是( )A.2B.21C.21-D. -26、如图所示,点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分别为m 、n ,则A 、Bab c 0是________.(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7、与纽约的时差为-13(负号表示同一时刻纽约时间比北京时间晚).如果现在北京时间是15:00,那么纽约时间是_________.8、若|x -2|+|y+3|=0,则x=_____,y=_____.当x=_____时,1+|x+1|的最小值是________.9、用“<”连接下列各数.-2.5 1 |-3| —1 0 -(-2)10、 比较6543--和的大小. 11、如果x 与2互为相反数,那么|x —1|等于( )A.1B. -1C.3D. -3第四讲 有理数的加法概念图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4、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 加法的交换律:a+b=b+a(2) 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探索【1】计算:探索【二】计算:探索【三】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有( )① b+c>0 ②a+b>a+c ③a+c<0 ④a+b>0A.1个B.2个C.3个D.4个探索【四】一口水井,水面比井口低3m ,一只蜗牛从水面沿着井壁往井口爬,第一次往上爬了0.5m 后又往下滑了0.1m ;第二次往上爬了0.42m ,却又下滑了0.15m ;第三次往上爬了0.7m ,又下滑了0.15m ;第四次往上爬了0.75m ,又下滑了0.1m ;第五次往上爬了0.55m ,没有下滑;第六次蜗牛又往上⎪⎪⎪⎩⎪⎪⎪⎨⎧⎩⎨⎧⎪⎩⎪⎨⎧律合结律换交运算律一个数与零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同号两数相加则法法加的数理有爬了0.48m ,问蜗牛有没有爬出井口?练习:1、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有( )(1)918)9)(4(;500)50)(3(;6121)31)(2(;0)2()2(=+--=+-=+-+-+-A.1个B.2个C.3个D.4个2、某天股票A 开盘价20元,上午11:30跌1.2元,下午收盘时又涨了0.5元,则股票A 这天收盘价为( )A .18.3元 B.20元 C.0.5元 D.19.3元3、一个数是10,另一个数比10的相反数小2,则这两个数的和为( )A.18B.—2C.—18D.24、计算:._______1.6)2.5(______,)13()12(13)11(=+-=-++++-5、若|a|=3,|b|=2,则a+b=________.6、若a>0,b>0,则a+b_____0;若a<0,b<0,则a+b_____0;若a>0,b<0,|a|>|b|,则a+b____0;若a>0,b<0,|a|<|b|,则a+b_____0;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b____0.7、若|a -3|与|b+2|互为相反数,求a+b+5的值.8、小敏靠勤工俭学维持上大学的费用,下表是小敏一周的收(1)(2) 照这样一个月(按30天计算)小敏有多少节余?9、用适当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第五讲 有理数的减法概念图探索【一】计算:探索【二】计算:探索【三】设数轴上的点A 、B 、C分别表示数-3、21、4,利用数轴求A 与B ,B 与C ,A 与C 之间的距离,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探索【四】(1)某冷库温度是零下100C ,下降-30C 后又下降50C ,两次变化后冷库温度是多少?(2)零下120C 比零上120C 低多少?(3)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分别是437216和-,求A 、B两点的距离.练习:1、计算87--的值为( )A. -15B.-1C.15D.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有理数的差一定不大于被减少B.两个有理数的差一定小于这两个数的和C.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差等于零D.零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3、请看下面的算式:1)1(0;0|3|)3(;0)3()3(;0)2(2=--=---=+--=--其中正确的算式有( )A.1个B.2个C.3个D.4个4、在(—5)—( )= -7中的括号里应填( )A. -2B.+2C. -12 D+125、填空.(1)( )+(-8)=-12 (2)(+8)+( )= -12(3)( )+(-7.1)=8 (4)(-2)-( )= -7(5)(-10)-( )= -8 (5)(+2)-( )=156、计算.(1)(3.1+4.2)-(4.2-1.9) (2)(-2.4)-0.6-1.8(3)16983)41(+-- (4)731)72()71(---- (5)21614131-++- (6))321()313()1(--+-- 7、某潜艇从海平面以下27米上升到海平面以下18米,此潜艇上升了多少米?8、如图所示:311-(1)A 、B (2)B 、C 9、若a+b>a —b ,则a 、b 满足___________;若a+b=a -b ,则a 、b 满足____________;若a+b<a -b ,则a ,b 满足______________.10、若|2x -4|+3|6+2y|=0,求下列各式的值.(1)|x -y|;(2)|x|-|y|11、某市冬季的一天,最高气温为60C ,最低气温为-110C ,这天晚上的天气预报说将有一股冷空气袭击该市,第二天气温将下降10~120C.请你利用以上信息,估计第二天该市的最高气温不会高于多少摄氏度,最低气温不会低于多少摄氏度,以及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多少摄氏度.第六讲 有理数的加减(1)探索【1】计算:(1))32()31(-+- (2))7.10()8.10(++- (3)0)6(+- (4))7452(7452-+ 探索【2】计算:(1))3(6-- (2))2(0-- (3))5()7(---(4)0)2(--探索【3】计算:(1)563)8.12()52()8.59(+-+--+ (2))313(4183)832()2(++---+- 练习:1、计算:2、计算:3、计算:4、计算:第七讲 有理数的加减(2)探索【1】计算:探索【2】在数109,108,107,106,105,104,103,102的前面分别添加“+”或“-”,使它们的和为1. 你能想出多少种方法?探索【3】一个水井,水面比井口低3米,一只蜗牛从水面沿着井壁往井口爬,第一次往上爬了0.5米后又往下滑了0.1米;第二次往上爬了0.42米,却又下滑了0.15米;第三次往上爬了0.7米,却又下滑了0.15米;第四次往上爬了0.75米,却又下滑了0.1米;第五次往上爬了0.55米,没有下滑;第六次又往上爬了0.48米. 问蜗牛有没有爬出井口? 练习:1、计算:2、计算:3、潜水艇原来在水下200米处.若它下潜50米,接着又上浮130米,问这时潜水艇在水下多少米处?4、数轴上点A 表示5-,将A 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又向右移动8个单位,求此时A 点表示的数是多少?5、判断题:(1)若两个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都是负数. ( )(2)若两个数的差为正数,则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 )(3)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 )(4)零减去一个有理数,差必为负数. ( )(5)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的差为0. ( )6、出租车司机小王,某天下午的营运全在东西走向的人民路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这天下午他行车里程(单位:千米)如下:(1) 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王距下午出车时的出发点多远?在什么方向?(2) 若汽油耗油量为0.1升/千米,这天下午小王共耗油多少升?7、请在数1,2,3,…,2006,2007前适当加上“+”或“-”号,使它们的和的绝对值最小.8、某天早晨的温度为5℃,到中午上升了7℃,晚上又下降了6℃,求晚上的温度.9、要测量A 、B 两地的高度差,但又不能直接测量,找了D 、E 、F 、G 、H 共五个中间点,测量出一些高度差,结果如下表第八讲 绝对值的进一步介绍(一)探索【1】绝对值为10的整数有哪些?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有哪些?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共有多少个?它们的和为多少?探索【2】若0a 2≤≤-,化简|2a ||2a |-++.探索【3】若,0x <化简|x ||3x ||x 2|x ||---.探索【4】设a<0,且||x a a ≤,试化简|2x ||1x |--+.练习:1、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1)当b<0时,b |b |-=. ( )(2)若a 是有理数,则|a|一定是正数. ( )(3)当|m|=m 时,m>0. ( )(4)若.|b ||a |b a =-=,则 ( )(5)若a<b ,则|a|<|b|. ( )(6)a+|a|一定是正数. ( )2、若.|a |a 3|||a 3|a 20a --<,试化简 3、若.|1x ||1x |1x 1--+<<-,试化简4、绝对值小于100的整数有哪些?共多少个?它们的和是多少?5、已知.b a 311|b |325|a |的值,求,-==6、设a 和b 是有理数,若a>b ,那么|a|>|b|一定正确吗?如果正确,请你说出理由;如果不正确,请举出反例.第九讲 绝对值的进一步介绍(二)探索【1】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下图所示,试化简||a |a ||b ||a b ||b a |--+-++.探索【2】化简||x 5|x 2|x3|x |2--.探索【3】化简|3x 2||5x |-++..探索【4】若2002y x |2y ||1x |)互为相反数,试求(与++-.探索【5】.ab b a |b a |b a 的值,试求为有理数,且、-=+练习:1、化简.|51x ||51x |++-2、已知;有理数a 、b 、c 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化简.|b a ||c b ||c a |+-+++3、若.b a |b ||a ||b a |应满足的关系,,试求+=-4、|b a ||b a |0|b a ||b a |2005200520052005-++=-++,化简已知. 5、.|1x 5||5x 3||3x 2|+--+-化简6、设a 是有理数,求a+|a|的值.第十讲 一元一次方程探索【1】 解下列方程:(1)m m -=-534 (2)x x 11856=-(3))72(65)8(5-=-+x x (4))13(72)21(31+=-x x探索【2】 解方程121312=--+x x探索【3】小张在解方程1523=-x a (x 为未知数)时,误将x 2-看做+2x ,得方程的解为x =3,请求出常数a 的值和原方程的解.探索【4】解关于x 的方程1242+=-mx x m练习:1、如果式子32+x 与5-x 互为相反数,则x =_______.2、当k=_____时,方程835+=-x k x 的解是2-.3、若代数式61221++-x x 与131+-x 的值相等,则x =______.4、如果03245=--a x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a =_____,此时方程的解为_____.5、解下列方程6、解关于x 的方程.7、若,0)43(|32|2=+-++y x x 求2)1(-y 的值.8、解方程11312-+=-a x x ,小明在去分母时,方程的右边1-没有乘以3,因而他求得方程的解为x =6.求a 的值,并正确地解方程.巩固与加强: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利民商店把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又以7折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20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2、A 、B 两地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的速度为 4.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5.5千米/时,求甲、乙两人几小时后相遇?3、某中学开展校外植树活动,让七年级学生单独植树,需要7.5小时完成;让八年级学生单独种植,需要5小时完成,现在让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先一起种植1小时,再由八年级学生单独完成剩余部分,共需多少小时完成?4、丽水市为打造“浙江绿谷”品牌,决定在省城举办农副产品展销活动,某外贸公司推出品牌“山山牌”香菇、“奇尔”牌慧明茶共10吨前往参展,用6辆骑车装运,每辆汽车规定满载,且只能装运一种产品;因包装限制,每辆汽车满载时能装香菇1.5吨或茶叶2吨,问装运香菇、茶叶的汽车各需要多少辆?5、晓晓商店以每支4元的价格进100支钢笔,卖出时每支的标价是6元,当卖出一部分钢笔后,剩余的打9折出售,卖完时商店盈利188元,其中打9折的钢笔有几支?6、某班学生到一景点春游,队伍从学校出发,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的运用-式的认识-式的运算- 式的运用的知识探究的过程中体现“数式通性中的海拔高度。
(2)用正负数表示会计学中的账目收入与支出。
二、纵向整合教材内容(第1章有理数为例)
(一)同类知识在整个学段中(或相邻年级)前后知识之间的关系。(前面所学知识是后面所学知识的基础)
(二)同类知识在知识体系中位置关系及知识间的结构关系。
(二)不同的知识模块间的联系
(1)整式的加减、乘除法充分利用“数式通性”,在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来研究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例如:有理数的加减与整式中合并同类项之间的联系(系数相加减);有理数的乘除与整式的乘除之间的联系;有理数中分数的表示与分式之间的联系(表示形式);有理数的乘法分配律与二次根式的加减之间的联系。
(2)从“数到式”共同体现类比、抽象、概括等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逐步掌握“特殊-一般-特殊”“具体-抽象-具体”等螺旋上升的认识方法。
(三)学科知识内部的联系(思想、方法)
(1)有理数利用数轴研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律体现的数形结合思想。
(2)有理数的运算、实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之间体现类比的思想,数的运算是式的运算的特殊形式。
案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材分析
令狐文艳
立体整合教材:(第1章有理数为例)
一、横向整合教材内容
(一)单元知识按照教材编排逻辑顺序的层递性关系。
(二)
(1)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利于对负数进一步的认识,为学习有理数运算做准备;绝对值可以促进对数轴概念的理解,也是数的的小比较,数的运算的基础。
(2)加法、乘法主要掌握符号法则(合理性),掌握减法、除法如何由加法、乘法转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