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二-精选word文档 (4页)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教案)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教案)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

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教案◆背景描述《咏柳》、《春日》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篇课文。

◆设计特点1、两首诗即两幅画,呈现出不同的春天色彩。

从色彩感知入诗,在色彩对比中读诗,画面由模糊读至清晰。

2、文字有其声,有其色,有其形。

让想像来触摸文字,让想像来唤醒语言意象,体会诗意,诗情,诗趣。

一、设置疑问,关注色彩教学流程媒体运用备注(课前背诵“春天组诗”,重点关注《忆江南》)-1、课前背诵中追问:春天是什么颜色?【简单归纳: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春天是五彩缤纷的,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2、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有关春天的诗,诗人贺知章、朱熹笔下的春天又会呈现出怎样的色彩呢?①PPT出示:两首诗的内容课前用卡纸做好两个画框,板书内容均写在画框内。

课前背诵《忆江南》,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导入课题。

(渗透诗的节奏)板书课题: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二、两诗比较,感知色彩教学流程媒体运用备注1、按自己的节奏自由读《咏柳》《春日》①读很多次,看拼音,看注释,读正确流利,读懂古诗的意思②读很多次,读至抑扬顿挫2、谁想有滋有味地来读一读?提示: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边听边想像,你仿佛看到了画中的什么颜色?【指名多人读,关注读诗的韵律,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交流,板书导语:你看,文字不仅仅是文字,它里边还藏着颜色呢!②引导看黑板挂图黑板出示的两幅空白挂图,旨在作为学生想像的一个基点。

强调多音字(似)板书:绿色万紫千红●三、研读《咏柳》,沐浴绿教学流程媒体运用备注“妆”领全诗:1、自由读,指名一个一个读,将诗的韵律读到位。

2、请你再看看注释,边读边想象:在诗人的眼里,这棵柳树难道仅仅只是一棵树吗?3、聚焦“妆”柳树姑娘【生:对着河水梳妆打扮,那随风飘扬的柳枝仿佛是柳树姑娘的长头发(看图)】文字不仅仅是文字,她有形象,有颜色;甚至有动作有姿态。

看看柳树姑娘是怎样妆扮自己的?再读诗柳姿:【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优秀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优秀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理念】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学习《咏柳》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⑴“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⑵“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⑶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

(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⑷“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⑴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⑵指名读,师生评议。

⑶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四、背诵古诗第二课时学习《春日》一、复习导入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熟读背诵两首古诗。

【学习难点】领悟春天自然景物的美,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课老师布置的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咏柳)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叫做……(学生答:咏鹅)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6、出示课件中的图,你们右图中看到了什么?7、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贺知章。

(简介诗人生平)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边读古诗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4、从读“咏、碧、妆、裁、剪“要求学生会读,读准。

5、指名读,请其它学生正音,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1、指导第一、二句:⑴(放远处看到柳树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⑵诗人从远处看到了柳树,发生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丽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的多好,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2、自读第三、四句:⑴接下来,诗人又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样和同桌去读第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⑵学生自读,指名读,读到第三句时,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⑶读到第四句时,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四、指导说句写句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去和小伙伴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古诗《咏柳》《春日》教案(1)

古诗《咏柳》《春日》教案(1)

古诗《咏柳》《春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

这两首诗分别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和宋代诗人朱熹之手,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经典的文学作品。

所选章节为:《咏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二首》。

《春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二首》。

详细内容:1.《咏柳》:诗中描绘了春天柳树发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春日》:诗中描绘了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

2. 领悟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古诗阅读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寓意和意境。

2. 教学重点:掌握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学会欣赏古典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柳树发芽、万物复苏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的美好回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新课导入:(1)朗读《咏柳》和《春日》,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逐句解释诗中的关键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3. 例题讲解:以《咏柳》为例,讲解古诗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日》中的修辞手法。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咏柳》:(1)基本内容:春天、柳树、嫩绿、喜爱(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2. 《春日》:(1)基本内容:春天、阳光、万物、美好(2)修辞手法:对仗、排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

(2)分析两首诗中的修辞手法。

2. 答案:(1)翻译:《咏柳》译文;《春日》译文。

(2)修辞手法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首诗中的修辞手法。

咏柳春日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咏柳春日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咏柳春日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并背诵《咏柳》和《春日》这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诗的含义,感受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之情。

3、学习诗中描绘景物的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两首诗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1)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2)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美景与现实生活中的春天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春天的美景。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春天的视频,展示春天里柳树发芽、花朵盛开的美景。

2、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的美景,你们能想到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3、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咏柳》和《春日》。

(二)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理解诗意1、学习《咏柳》(1)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重点解释“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词句。

(2)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把柳树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3)让学生体会诗人对柳树的赞美之情。

2、学习《春日》(1)同样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诗句。

(2)提问学生:诗人在泗水之滨看到了怎样的景象?(3)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四)诗歌赏析1、对比两首诗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1)相同点:都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都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一、《咏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古诗的特点和形式。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咏物的艺术表现形式。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能够运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悟。

【教学内容】1. 古诗《咏柳》的赏析。

2. 体验咏物的艺术表现形式。

3. 自由创作一首咏物诗。

【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准备好《咏柳》的诗文和相关的图片,准备纸和笔供学生用来写诗。

2. 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关于柳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柳树的兴趣,让学生说说对柳树的第一印象。

3. 导入诗文:指导学生阅读《咏柳》的诗文,并缓慢朗读诗歌。

帮助学生了解古诗的特点和形式,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

4. 分析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语言运用等,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修辞手法,并与学生讨论为什么《咏柳》会被称为一首咏物诗。

5. 体验咏物诗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例如花、鸟、云等),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首咏物诗。

老师可以给予一些诗歌创作的指导和启示。

6. 互相朗读和分享:学生完成自己的诗歌后,互相朗读和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和学习。

7. 总结:老师总结咏物诗的特点和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朗读和分享来评价其对《咏柳》的理解程度和诗歌创作的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咏物诗作品,对其内容和语言进行评价和指导。

二、《春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古诗的特点和形式。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咏物的艺术表现形式。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能够运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对季节的感悟。

【教学内容】1. 古诗《春日》的赏析。

2. 体验咏物的艺术表现形式。

3. 自由创作一首咏物诗。

【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准备好《春日》的诗文和相关的图片,准备纸和笔供学生用来写诗。

2. 导入新课:给学生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让学生说说对春天的第一印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知识: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古诗两首》《春日》和《咏柳》教案(通用(1)

《古诗两首》《春日》和《咏柳》教案(通用(1)

《古诗两首》《春日》和《咏柳》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古诗两首》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春日》和《咏柳》两首古诗的学习与鉴赏。

《春日》描绘了春天景色的生机盎然,而《咏柳》则通过描绘柳树的生长姿态,展现了春天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春日》和《咏柳》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人对春天景色的描绘。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诗的基本内容、描绘手法和情感表达。

难点: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和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景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回忆和感受,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新课导入:介绍《春日》和《咏柳》的作者及背景,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课文讲解:a. 《春日》:详细讲解诗中的景物描绘、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

b. 《咏柳》: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感受柳树的生长之美。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春天的景色,进行课堂互动。

5. 例题讲解:选取两首古诗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赏析,指导学生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古诗两首》《春日》和《咏柳》2. 内容:a. 《春日》:描绘春天景色,表达赞美之情。

重点词汇:花、鸟、春、日。

b. 《咏柳》:通过描绘柳树,展现春天的美好。

重点词汇:柳、绿、细、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描述《春日》和《咏柳》中的景色。

b. 分析两首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2. 答案:a. 《春日》: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花儿盛开,鸟儿欢唱,阳光明媚,充满生机。

b. 《咏柳》:诗人通过描绘柳树的嫩绿、细长,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知识: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
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

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1)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
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3)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1)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