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液细菌培养对泌尿系统感染 筛查的效果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对比分析

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对比分析

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对比分析[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的方法及效果,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疑似尿路感染的受检者286例,分别采取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观察对比2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性。

结果以尿细菌培养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尿细菌培养检出尿路感染为132例,占46.2%,准确率为100%;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的检出尿路感染为140例,占49.0%,其中假阳性有25例,占17.9%,灵敏度为82.1%,假阴性有17例,占12.1%,特异性为87.9%,准确率为87.1%,两组检测结果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与尿细菌培养皆能有效诊断出尿路感染,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虽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但其检测方法简便,能够协助临床进行早期筛查,而尿培养结果相对精确,能够作为临床的确诊依据,但细菌培养时间较长,无法满足大批量早期筛查的需要,2种检测手段皆有其利弊,应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使用。

[关键词] 尿沉渣白细胞;细菌定量计数;尿细菌培养;尿路感染[中图分类号] r44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a)-0063-02尿液细菌培养用于诊断泌尿系统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可靠依据,但通常需要3 d左右方可完成常规细菌培养,无法及时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提供出检查数据,容易耽误病情[1]。

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uf-10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与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进行检测,以早期获取较为准确的数据,协助临床尽早诊断,及时制定出治疗方案。

为了分析比较尿沉渣西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的方法及效果,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现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疑似尿路感染的受检者286例分别采用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资料,将结果报道如下。

细菌培养和尿沉渣细菌对定量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

细菌培养和尿沉渣细菌对定量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

块黏弹性改变绘制出来可反 映全部凝血全貌及纤溶能 力 的图像 ,能准确迅速获知结果 ,目前 已广泛应用。
T E G参 数主要有 R值 、K值 、M A值 、 角 、L Y 3 0 、 E P L 值 、C L 3 0 、C I 等 ,其 中 R值 是指 T E G反应 时 间 ( 血样开始检测至第一块血凝块形成 的时 间 ),其缩 短提示血液呈高凝状态 ,延 长则提示缺乏凝血 因子 , 5~ l O m i n为正 常值。K值是指从 R终点到 T E G振 幅
西藏医药 2 0 1 7 年第 3 8卷第 2 期 ( 总1 3 1 期)
出血的患者 )的凝血功能 ,进行合理安全有效 地成分 输血对 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T E G是 目前临床上唯一用少量全血动态监 测凝血 全过程 的一种凝血检测方法 。它依据凝血过程 中血凝 据T E G相关实验数据指导临床输血可有效减少该组患 者 的术 中和术后 2 4 h出血量 ,与 C o r w i n等 【 8 ] 的报道 结果相符 。究其原 因可能与 T E G在 1 5 m i n 左右 即可得 出报告 ,并能动态反应患者机体 的凝血状态有关 。 综上所述 ,应用血栓 弹力 图技术能够指导外科医
本 文 责任 编 辑
石 泉 责
பைடு நூலகம்
●基 础医学 ●
细菌培养和尿沉渣细菌对定量诊 断尿路感 染的临床价值
钟 文 杨晓 冬 林桂 花 福 建 省 宁德 市 医院 3 5 2 0 0 0
摘 要 目的 :分析 细菌培养和尿 沉渣 细菌定量诊 断尿路感 染的价值 。方 法:选择 我 院 2 0 1 5年 7月 ~ 2 0 1 6年 7月随机 抽 取的 9 0 例 门诊 或住 院患者 ,采集 其 中段尿液 , 进 行细 菌培 养和尿 沉渣细 菌定量检测 ,分析其诊 断效果及价 值 。结果 : 9 f ) 份尿 液样 本 中,细 菌培 养检 查结 果 阳性 4 4 例 ,比 率 4 8 . 9 %, 阴性 4 6 例 ,比率 5 1 . 1 %,与 尿沉 渣细 菌定量检 测 结果 阳 性4 2例 ,比率 4 6 . 7 %,阴性 4 8 例 ,比率 5 3 . 7 % 比较后 .差 异无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以尿 液细 茵培 养结 果 为参照 标 准 ,尿沉 渣细菌 定量检测 的敏 感度 为 5 2 . 8 %,特异度 为 7 8 . 5 %,准确 率 为 7 6 . 8 %,阳性预测 值 为 4 6 . 7 %,阴性预测 值 为 5 3 . 7 5 %,尿沉渣 细 茵定量检测在 尿路 感染诊 断 中的 阴性预 测值远 远 高于阳性预 测值 。结论 :虽然尿沉渣 细菌 定量检测 不 能直接 作为诊 断疾病的依据 ,但其及 时性 、高效性 、准确率 对快速鉴 别尿路感 染有 着重要 价值 。 关 键词 细菌培养 尿 沉渣 定量 尿路 感染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差异分析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差异分析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差异分析1. 引言1.1 尿液检验的重要性尿液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生化指标、细胞成分等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评估疗效。

尿液检验可以提供关于肾脏功能、泌尿系统疾病、代谢紊乱、感染等多方面的信息,是常规体检和各种疾病的诊断与监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尿液检验的重要性在于其简便、经济、非侵入性以及对多种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尿液中蕴含着大量有关机体健康状况的信息,通过检测尿液中的成分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征兆,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尿液检验还可以用于监测疾病的病程和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尿液检验可能是他们获知疾病变化和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

尿液检验在临床医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 尿沉渣与尿常规的定义和作用尿沉渣与尿常规是尿液检验中常见的两项检测项目,它们在尿液检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尿沉渣是指尿液中沉淀下来的固体物质,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细菌、颗粒等,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了解尿液中的形态和数量。

尿常规则是指对尿液中的生化成分如蛋白质、糖、酮体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可以反映肾脏和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状态。

尿液检验中的尿沉渣与尿常规项目是互相补充的,尿沉渣可以提供细胞和颗粒的信息,而尿常规可以提供生化成分的信息,综合起来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尿沉渣与尿常规的检测是尿液检验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环节,对于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以及预防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正文2.1 尿液检验的步骤和常规项目尿液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尿液中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身体内部的情况。

尿液检验一般包括收集尿样、尿液外观检查、尿液尿蛋白检测、尿糖检测、尿PH值检测、尿比重检测、尿沉渣检验等步骤。

1. 收集尿样:患者需在早晨第一次排尿后收集中段尿,并避免尿液污染,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液细菌培养比较及其在筛查泌尿系统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液细菌培养比较及其在筛查泌尿系统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染 中的阴性预示 准确率要高 于阳性 预示准确率 。
3 讨 论
尿 沉渣定 量分 析仪 采用 流式 细胞技 术 和电阻抗 检 测法原 理 , 同时运 用染 色技 术 , 染色 细胞 和有形 把 用 1 定 量 接 种 环取 尿 液 1 成分 经激光 激发 出 的荧 光 强度 、 向散 射 光 强度 信 前
对尿路 感染 患者 的 中段 尿 液 标 本 进 行 细 菌 定 量 计
数, 并与尿液细菌培养的结果 比较 。
1 材料 与方 法
注 : =00 5 P>0 0 .9 , .5
11 标本 收集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尿细菌培养 . 标本 30份 。 5
12 试剂 与仪 器 . 血琼 脂 培 养 皿 为 长 沙福 滋 堂 公 司产 品 ; 细菌 鉴定板 条 为法 国生物 梅里埃 公 司产 品 ; 尿沉 渣 定量 分析 试 剂 为 日本 sse 司 的 配 套 试 ym x公 剂 ; F10 i 全 自动 尿 沉 渣 定 量 分 析 仪 为 日本 U .00 型 ss 公 司产 品 ; K3 vn V 一2型 细 菌 鉴 定 仪 为法 国梅 里 埃 公 司产 品。
2 1 尿 沉渣 细 菌定 量 计 数 与尿 液 细 菌 培 养 结 果 比 .

30 尿液标 本 , 5例 尿沉 渣 细菌 计数 阳性 4 3例 , 阳
性率 1.9 , 22 % 细 7 7 %;
菌培养阳性 4 例, 1 阳性 率 1.1 阴性 39 , 17%, 0例 阴
决 定 了细菌 培养检 测结果 出来 慢 , 常是 1 , 通 —3d甚
献[表达如下 : 3 ] 无菌落生长为阴性 ; 有菌落生长为阳 性( —1 1 0菌落/ 每个平皿为少量 ;1 0 1 —1 0菌落/ 每 个平皿为中量 ; 0 菌落/ >10 每个平皿为大量 ) 。

对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液细菌培养筛查泌尿系统感染的对比分析

对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液细菌培养筛查泌尿系统感染的对比分析

对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液细菌培养筛查泌尿系统感染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泌尿系统发生感染使用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进行筛查的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将尿液标本共350例分别使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器和使用尿液细菌培养的方法进行筛查。

结果:经过尿沉渣细菌计数,43例呈现阳性, 307例呈现阴性;经过尿液的细菌培养,41例呈现阳性,309例呈现阴性。

两者经过比较,没有统计学的差异。

结论:泌尿系统发生感染后使用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法可以作为筛查的标准,但仍然要配合使用尿液细菌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尿沉渣细菌计数尿液细菌培养泌尿系统感染【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187-01泌尿系统发生感染后使用尿液细菌培养进行检查确诊的方式临床的应用广泛,它的缺点是检查结果需要在3天以后才能得出,并且检测结果大部分为阴性,因此不能做到快速、准确进行筛查。

本次研究中,对泌尿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尿液使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器对细菌进行定量的计数,同时和使用尿液细菌培养检查进行比较,对其检查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随机采集我院收治病人中段尿液,全程实施无菌操作,采集后实施尿液的细菌培养检测和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检测。

仪器选择:细菌培养器皿选择国产的血琼脂培养器皿,选择法国的细菌检测条,对尿沉渣进行分析的试剂选择尿沉渣定量检测仪器所带的试剂,尿沉渣检测仪器选择UF-1000i型全自动的尿沉渣分析仪。

1.2检测方法。

(1)尿液细菌培养。

使用定量接种环取一环尿液,均匀涂抹在血琼脂培养器皿上进行接种。

使用37摄氏度的培养箱对培养皿进行培育,持续18~24个小时,对出现的菌落数目进行统计。

计数方法:没有出现菌落表示为阴性;有菌落出现表示为阳性。

(2)使用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

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后,剩余的尿液使用尿沉渣定量分析对细菌的数量进行计数。

细菌数大于等于8000/ l表示患者尿路呈阳性。

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对比分析

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对比分析
阳性率 3 4 . O 6 %, 阴性 率 为 6 5 . 9 4 % ,并且 P值 > 0 . 0 5 ,不 存 在统 计 显著 性差 异 ;A组 阳性 符 合率 为 9 5 . 8 9 %, 阴性 符合 率 为 9 9 . 5 3 %,并 且
P值 > 0 . 0 5 ,不存 在 统计 显著 性 差异 ;A 组病 患 满意度 9 9 . 5 3 %,B 组病 患满 意度 9 3 . 4 7 %,A 组花 费费 用低 于 B 组 ,并且 尸值 < O . O 5 ,存
存在严 重的感染 ;②患者本 身具有严重 的基 础疾病如糖尿 病、高血压
病 、肝硬化 以及 冠心病等 ;③患者的腹腔 内其他脏器合 并损伤或者 患 者 的全身具有 严重的多 发伤 ,需要尽快进 行手术 。对于 高龄患者 、出 现失血性 休克 的患者 需要进行 大量 的输血 ,输血量超 过 l 6 0 0 mL 的患 者 、战争 时由高速火器造 成的损伤 的患者 以及进行 手术的时问 明显 延 误超过8 h 的患者 ,在选择 一期修复手术时必须要慎重 。
2 0 2 ・I l 缶 床研究 ・
腹膜 炎症状不典 型或者是迟 发性 肠破裂 的情 况 ,如果在手 术的过程 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 e b r u a r y 2 01 3 , Vo 1 . 1 1 , No . 5 综合 以上 的报道 ,我们研 究小组认为对 于结肠破裂进 行一期手术 的患者 只要不存在上述 的手术禁 忌证 即可进行 。在进行 手术之前 以及 手术 之后要注意对 患者进行有效 的胃肠减压 、在 治疗的过程 中合 理的 使用抗 生素 ,同时要尽 早的为患者持 补充蛋 白质 、糖类和热量补 充患 者 的营养 ,维持水 电解质 以及酸碱 平衡。在进行 手术的过程 中要 进行 彻底 的探查 ,在进 行结肠灌洗 时要彻 底 ,在为 患者修补创 E l 、吻合 口 的时候要严格做 到 : “ 上要 空 ,口要松 ,下 要通 “ 的要求 ,保 证结肠 部位具有 良好 的血液循环 严格 按照要求为 患者 冲洗腹腔 ,要进 行充 分的引流 ,并且 要保证 引流的通畅。在手术 之后进行常规 的扩 肛 ,争

泌尿系统感染筛查采用尿液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的效果对比

泌尿系统感染筛查采用尿液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的效果对比

泌尿系统感染筛查采用尿液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的效果对比目的:以尿液细菌培养为对照,探讨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应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筛查的应用价值。

方法:留取180例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间行尿液细菌培养的受试者尿液样本,分别进行尿液细菌培养试验和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试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结果: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筛查泌尿系统感染的阳性率为62.2%,尿液细菌培养法的阳性率为56.7%,两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法筛查泌尿系统感染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94.1%,阳性预测率96.1%,阴性预测率82.1%。

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筛查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筛查大部分的阳性病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也可为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指导。

标签:泌尿系统感染;尿液细菌培养;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临床筛查泌尿系统感染在临床比较常见和多发,主要因细菌侵袭引起,少数病例可能为原虫、真菌或病毒引发[1]。

对泌尿系统致病菌的检测与诊断是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因而选择适用性强、便捷性好、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受到广泛关注[2]。

传统的尿液细菌培养尽管可起到一定的诊断作用,但其用时较长,一般需要3 d才可获得检查结果,时间较长,不利于临床及时施治。

近些年来有研究报道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法在进行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中具有适用性[3],现以我院病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应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筛查的应用价值,希望为临床选择更为适当的诊断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仪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系统为日本希森美康(Sysmex)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型号UF1000i。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为法国生物梅里矣公司生产,型号VITEK232。

1.2试剂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检测试剂为日本希森美康公司配套试剂盒,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相关说明。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差异分析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差异分析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差异分析【摘要】尿液检验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尿沉渣与尿常规是尿液检验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尿沉渣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沉淀物,而尿常规则是通过尿液检测仪器进行分析。

两者在检测方法和结果解读上存在一定的异同点,尿沉渣更贴近细胞和颗粒物的形态特征,而尿常规则更加精准和快速。

在疾病诊断方面,尿沉渣和尿常规都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尿液检验方法,充分发挥尿沉渣与尿常规的互补性,在临床诊断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尿沉渣和尿常规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将有助于提高尿液检验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尿液检验、尿沉渣、尿常规、指导意义、检测方法、异同点、疾病诊断、重要性、完善方法、互补性1. 引言1.1 尿液检验的重要性尿液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验手段,通过对尿液中的成分和性质进行分析,可以提供大量关于人体内部健康状况的信息。

尿液检验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疾病:尿液中含有大量关于肾脏、泌尿系统和全身内脏器官的信息,通过尿液检验可以检测出各种疾病的早期征兆或病理变化,如糖尿病、肾炎、膀胱炎等。

2. 药物监测:部分药物代谢产物或药物自身可以通过尿液排泄,因此尿液检验也可以用于监测患者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情况,指导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

3. 健康管理:尿液检验可以评估人体的代谢状况、水电解质平衡、肾功能等,帮助人们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4. 预防疾病:通过定期进行尿液检验,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调整生活方式,降低患病风险。

尿液检验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诊断和监测价值,能够帮助医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指导治疗和健康管理。

1.2 尿沉渣与尿常规的概念尿沉渣与尿常规是尿液检验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检测尿液中的各种成分和异常情况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尿沉渣是指尿液中沉淀下来的固体物质,包括细胞、细菌、结晶、粘液等,通常通过离心或过滤等方法进行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液细菌培养对泌尿系统感染筛查的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陈春玲
来源:《延边医学》2014年第18期
摘要:目的对比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液细菌培养在泌尿系统感染筛查的效果分析,为早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期间采集的尿液标本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先后采用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及尿液细菌培养方式分别对尿液标本进行检测。

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的符合程度。

结果本组320例尿液标本中尿沉渣中的检测敏感性仅为48.6%(34/70);假阳性率高达47.7%,特异性为87.6%,诊断符合率为79.6%。

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在尿路感染诊断上存在敏感性低、假阳性高等缺点,不适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

尿液细菌培养是尿路感染的诊断。

关键词:泌尿系统感染;细菌培养;细菌定量计数;尿沉渣;对比分析
泌尿系统感染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快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尿液细菌培养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查诊断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但该方式检测周期较长,常规培养需3天才可出结果,阴性检出率往往超过80%[1],因而无法为临床诊断提供及时且准确的依据。

笔者特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期间采集的320例尿液标本同时进行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对比研究,期望找到快速的诊断方法。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采集的320例尿液标本进行研究,标本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患者需检测的中段尿液,采样和分析过程均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

其中男性185例,女性135例;年龄28-62岁,平均(48.4±10.8)岁。

320例标本均在无菌采集后立即送检,分别采用尿沉渣定量计数、尿液细菌培养对标本进行检测。

1.2检测仪器及方法
1.2.1检测仪器及试剂
①采用日本Sysmesx公司生产的UF 1000i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系统和相应配套试剂、质控品;②采用珠海迪尔公司生产的96LⅡ全自动分析系统和配套鉴定卡;③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麦康凯平板和血液琼脂平板。

1.2.2尿液细菌培养法
320例标本均先行尿液细菌培养检测,使用定量接种环分别沾取一环尿液标本,均匀涂抹于血液平板,置于培养箱内,温度维持在37℃,24h后对孵育的菌落进行计数。

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裂速度快,分裂后即分开,菌落数多。

大于105CFU/ml的为正常菌尿细菌;介于
104CFU/ml至105CFU/ml间的为可疑菌尿细菌。

格兰仕阳性菌分裂缓慢,分裂后不分开,菌落数少。

大于103CFU/ml的为正常菌尿细菌,若有外界污染其菌落数常小于103CFU/ml;如细菌数为105CFU/ml,但培养皿中产生多种细菌,也应谨慎污染的可能[2]。

1.2.3尿沉渣定量计数法
取行尿液细菌培养后的尿液标本,应用尿沉渣全自动定量分析仪对细菌数进行检测。

若细菌数超过8/HP,则提示表现症状的患者尿液细菌在培养后的细菌数大于102CFU/ml,若为
10/HP则等同103CFU/ml;若表现症状却未检出细菌,则提示衣原体等感染[3]。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

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
2结果
2.1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阴性结果分析
320例尿液标本中尿沉渣定量检出阳性65例,阴性31例;尿液培养检出阳性70例,阴性250例。

详见表1.
表1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阴性结果分析(n;%)
2.2两种检测结果阳性率、阴性率比较,详见表2.
表2两种检测结果比较(n;%)
注:两种检测方式在阳性及阴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检测对尿路感染的诊断评价
将尿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作为参照,则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检测的敏感度为48.6%(34/70),特异度为87.62%,检测符合率达79.06%;假阳性率达47.7%(31/65)。

3结论
临床实验室一直将尿液细菌培养作为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但细菌生长的特性决定了该方法的检测周期长,常常需要3-5天,有时更久。

同时,该检测方法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实践中阳性培养率较低,例如培养基的质量、种类等都对培养结果有重大影响,无法及时并准确的提供临床诊断所需依据,但仍被认为是泌尿系统感染诊断的“金标准”。

尿沉渣定量计数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用一种尿常规检查方法。

尿沉渣分析仪应用电阻抗检测和流式细胞技术的远离原理,同时结合染色技术,将染色细胞及有形成分通过激光而激发出前向散射光、荧光强度信号和细胞产生的各种电阻抗均转变为电信号,然后采用定量分析各种有形成分。

该检测分析方式具有高效、快速等特点,适合标准化操作,更可应用于批量筛查[4]。

尿沉淀定量计数的检测中的染色液为一种荧光色素,可与细菌体内核酸成分结合;稀释液试剂有助于区分尿液标本中的细胞微小片段及微小黏液成分等杂质,避免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保了微小细菌检测和计数的准确性[5]。

本组320例研究标本中,尿沉渣定量计数检出阳性65例(20.31%),阴性255例(79.69%),尿液细菌培养检出阳性70例(21.88%),阴性250例(78.13%);以细菌培养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检测的特异度为87.62%,检测符合率达79.06%,从单纯阴、阳性检出数据上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本研究中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检测的由于所检标本中阴性比例较高,结果显示特异度和检测符合率非常不错,容易造成错误的理解。

我们在评价一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时更主要的是考核其检测灵敏度、特异性、预测值等指标,本研究中的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检测的敏感度仅为48.6%(34/70),而假阳性率高达47.7%(31/65),无论从误诊还是漏诊方面来看,都是非常高的,因而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检测用于尿路感染的诊断是不适用的。

尿路感染的诊断是以找到病原体作为依据的。

虽然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检测从理论上讲应有助于其早期诊断,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尿液中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对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检测的准确性产生较大的误差,本研究中的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检测的敏感度仅为48.6%
(34/70),而假阳性率高达47.7%(31/65)。

而且在真阳性患者的感染病原体种属不清及药敏试验结果未知的前提下是没有办法用药与治疗的,否则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材工”,细菌培养虽然耗时较长,但可以帮助了解感染病原体状况及其药物耐受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只要严格控制标本采集与运送要求,及时接种检测,尿液细菌培养检测就能真正发挥尿路感染诊断“金标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贤芝.尿液不同检测方法对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
志,2011,25(3):265-266.
[2]朱婕,牛爱荣,赵自云等.尿沉渣与干化学联合检测在泌尿系统感染中的应用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4):1093-1095.
[3]艾根伟.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液细菌培养比较及其在筛查泌尿系统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0):237.
[4]胡金波,张艳玲.尿沉渣镜检在泌尿系感染诊断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8):207.
[5]郑明江,陈逢春.尿液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筛查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3):123-124,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