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落计数器计数方法详解
微生物菌落计数方法公式

微生物菌落计数方法公式
微生物菌落计数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实用的特点。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微生物菌落计数方法,并给出具体的
计算公式。
一、微生物菌落计数方法
1. 样品制备:将待检样品用无菌物质稀释到合适的浓度,以便以下操作。
2. 平板涂布:将稀释后的样品倒入培养基中,用无菌铁环平均涂布在
琼脂平板上,使每个平板上菌液涂布均匀。
3. 培养:将涂好的琼脂平板置于恒温恒湿培养箱内,在适宜的培养条
件下进行菌落生长。
4. 计数:菌落生长一定时间后,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观察并计数。
二、微生物菌落计数公式
1. 常见单位及定义:
(1)CFU:Colony Forming Unit,即菌落形成单位。
(2)MPN:Most Probable Number,即最可能数量。
2. CFU计算公式:
CFU = (菌落数 / 涂样量)×稀释倍数
3. MPN计算公式:
(1)假定重复涂法:MPN = (a / b)×所需稀释倍数
其中,a为总正涂数,b为总涂数。
(2)浓度穿网法:MPN = 浓度对应格数
对于MPN计算法,还需根据不同的稀释方法,选择相应的查表文献进行计算。
在使用MPN方法时,计算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稀释倍数。
以上就是微生物菌落计数方法及计算公式的详细介绍。
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简便、准确地对微生物进行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质量控制手段。
微生物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微生物菌落总数计数方法微生物菌落总数计数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列举了其中的50种方法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1. 胶平板法:将微生物样品通过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富营养培养基上,培养后统计菌落数量。
2. 液体计数法:使用专门的装置进行微生物菌落计数,例如波形计数器。
3. 膜过滤法:将微生物样品通过膜过滤器,然后将膜放到富养分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计数。
4. 容积法:将微生物样品通过稀释,然后使用容积计数器对其进行计数。
5. 水平采样法:将微生物样品通过固体培养基,然后根据采样水平进行菌落计数。
6. 微阵列计数法:使用微阵列技术进行微生物菌落计数,高通量,自动化程度高。
7. 波数计数法:通过光学检测装置对微生物样品的波数进行计数。
8. 流式细胞技术: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微生物样品中的细胞进行计数和分析。
9. PCR技术:通过定量PCR对微生物样品中的特定基因进行定量,从而间接计算出微生物菌落总数。
10. 分光光度计法: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微生物样品中生物的光学密度,进而计算其菌落总数。
11. 过膜法:利用薄膜将微生物分布均匀后计数。
12. 电子计数法:通过电子显微镜进行微生物菌落计数。
13. 温度计数法:根据微生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特性进行计数。
14. 荧光法:利用荧光染料对微生物菌落进行标记并计数。
15. 光学显微镜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微生物进行直接观察和计数。
16. 超声波法:利用超声技术将微生物分散均匀后计数。
17. 图像分析法:对微生物样品在图像上的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菌落总数。
18. 颜色计数法:通过颜色反应对微生物菌落进行计数。
19. 电泳计数法:通过蛋白电泳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20. 微型生物反应器法:利用微型生物反应器的特性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21. 电化学法:通过电化学技术对微生物样品进行计数。
22. 生物传感器法:利用生物传感器对微生物进行快速计数。
23. 感光计数法:利用光敏感材料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24. 气溶胶计数法:利用气溶胶技术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菌落总数计数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菌落的数量和密度。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平板计数法、薄层计数法、过滤膜计数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几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平板计数法是最常见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将待测菌液均匀涂布在含有固体营养培养基的平板上,通过菌落的生长扩散形成可见的单个菌落,再通过对菌落进行计数并乘以稀释倍数,最后得到待测菌液的菌落总数。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固体培养基。
根据所要检测菌落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并准备好。
固体培养基一般含有琼脂或明胶等物质,可以提供营养物质和支持菌落的生长。
2. 制备合适浓度的菌液。
将待测菌种培养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利用培养箱或摇床进行恒温、恒湿的培养,待菌液呈现合适浓度时即可使用。
3. 稀释菌液。
根据待测菌液的预估浓度,将适量的菌液和无菌生理盐水按一定比例进行稀释,以获得合适浓度的菌液。
4. 涂布菌落。
取一定数量的稀释后的菌液,利用灌注器或鱼鳞划线法将菌液均匀涂布在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
为了保证菌液的均匀分布,可以采取旋转、摇动等方法。
5. 培养菌落。
将涂布好的平板置于恒温、恒湿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根据菌种的不同,一般在30-37的温度下培养24-48小时。
6. 计数菌落。
在培养好的平板上,通过肉眼或借助显微镜仔细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并使用菌落计数器或放大镜进行计数。
根据菌落的密度和分布情况,可以选择在整个平板上计数,或者在特定区域计数后进行推算。
7. 乘以稀释倍数。
由于菌液在进行稀释时常用不同倍数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所以在计算菌落总数时需要将计数结果乘以稀释倍数,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薄层计数法是另一种常见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含有待测菌液的液体培养基均匀地倒入培养基皿中,使其能够覆盖整个底面。
待液体凝固后,菌落会在培养基表面生长,并且可以通过视觉或显微镜观察和计数菌落。
X97-A菌落计数器操作指南

1.0 目的
规范、指导操作微生物实验室菌落计数器。
2.0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菌落计数器。
3.0 职责
实验员:按标准操作指南使用和维护菌落计数器。
设备负责人:定期对菌落计数器的完好状况进行检查,并联系计量员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
实验室负责人:对菌落计数器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
4.0 操作规程
4.1 将计数笔插头插入仪器的插孔,打开电源开关。
4.2 开关打开后,计数池内灯亮,同时数字显示为“000”,表示允许进行计数。
(如数字不为“000”,按“复
位”键)。
4.3 将待检的培养皿倒置放入计数池内。
4.4 用计数笔在培养皿底面对所有的菌落逐个点数,每点数一个应听到“嘟”声才说明有效,否则应重点。
4.5 用放大镜仔细检查,确认点数无遗留,计数完毕,记录数据。
4.6 注意事项
4.6.1 仪器放置在平整牢固的实验台上使用。
4.6.2 点数菌落时,计数笔不要过于倾斜,轻轻点下至有弹跳感,听到“嘟”声即可,如点按过重易损坏计数
笔。
4.6.3 仪器应防潮、防剧烈震动,防直接日光暴晒,防酸碱侵蚀,用后应加防尘罩。
4.6.4 注意防止细菌污染计数池。
4.6.5 如发生不计数的问题,可按动校验键进行自动检查;如能计数,说明计数笔坏。
如仍不计数,则说明仪
器本身有故障。
不得随意拆卸,联系厂家检修。
5.0 附页:
无
6.0 修订记录:。
菌落计数器的计数方法

菌落计数器的计数方法菌落计数器由计数器、探笔、计数池等部分组成,计数器采用CMOS集成电路精心设计,LED数码管显示,字高13mm,清晰明亮,配合专用探笔,计数灵敏准确,菌落对比清楚。
便于观察。
可广泛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生物制品、化妆品、卫生用品、饮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临床标本中细菌数的检验。
那么菌落计数器都是怎样进行计数的呢?上海巴玖来为您详细讲解菌落计数器的计数方法。
1.计数器测定法即用血细胞计数器进行计数。
取一定体积的样品细胞悬液置于血细胞计数器的计数室内,用显微镜观察计数。
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O.1mm3),因而根据计数器刻度内的细菌数,可计算样品中的含菌数。
本法简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结果(本法不仅适于细菌计数,也适用于酵母菌及霉菌孢子计数)。
2.电子计数器计数法电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测定小孔中液体的电阻变化,小孔仅能通过一个细胞,当一个细胞通过这个小孔时,电阻明显增加,形成一个脉冲,自动记录在电子记录装置上。
该法测定结果较准确,但它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区分是否为细菌。
因此,要求菌悬液中不含任何碎片。
3.活细胞计数法常用的有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每个活的细菌能长出一个菌落的原理设计的。
取一定容量的菌悬液,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释,然后将定量的稀释液进行平板,根据培养出的菌落数,可算出培养物中的活菌数。
此法灵敏度高,是一种检测污染活菌数的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方法。
使用该法应注意:①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过多或过少均不准确;②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O.001%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③本法限用于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广泛应用于水、牛奶、食物、药品等各种材料的细菌检验,是常用的活菌计数法。
4.比浊法比浊法是根据菌悬液的透光量间接地测定细菌的数量。
细菌悬浮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透光度成反比,与光密度成正比,所以,可用光电比色计测定菌液,用光密度(OD值)表示样品菌液浓度。
菌落计数仪使用说明

菌落计数仪使用说明1介绍菌落计数仪提供高效,准确,便利的菌落计数。
在完全的培养基上集中照明确保清晰迅速的结果。
通过使用计数探针接触计数(型号13332700/13332800),菌落通过数字显示记录,明亮的外观与其他结构形状相对容易区分。
2打开包装,组装小心地从包装箱里打开计数仪和附件的包装,检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没有破坏。
把设备放在硬的平的台子上。
安放在下端的支腿能被设置成任何倾斜的角度。
同样,1.5倍的放大镜可以升高或降低来适合用户使用。
1.5倍辅助镜(目录13333100)可以作为附件利用,被设计安放在现在镜片的上面来增加实际的放大效果到三倍。
3测试设备在使用菌落计数仪前,应该测试。
插入电线在地面120/60 V循环交流电插座(型号13332500/13332700)或230/50循环交流控制插座(型号13332600/13280000)。
利用位于相邻控制面板上的开关调整设备。
探针的尖端与地面部分连接。
如果菌落计数仪被操作,计数应该通过液晶显示屏登记。
按下重新设置按钮,使菌落计数仪的液晶显示屏显示为0。
4计数探针的护理应该保持计数探针的尖端的锋利。
如果探针是炖的,小的菌落很难计数,准确登记。
触碰菌落的探针尖端应该按照规定的实验操作程序清洁。
5操作菌落计数仪准确计数在营养培养基表面的菌落,放置没有盖的培养皿在菌落仪座上。
旋松座上的两个螺钉使培养皿在计数仪的中间位置。
插入地面连接线和计数探针进入位于设备后部的电线接口,这样L形探针就与琼脂表面接触。
经过较短的时间,位于探针的入口和出口伸进培养基和延迟电路开始一个计数。
特征与一个熟练操作者计数的最大速度并不冲突。
6灯泡更换菌落计数仪的光源是40瓦德白炽灯泡。
7清洁计数盘拧开设备左部的螺丝。
旋转放大镜到一边,打开连接在铰链上的连接。
技数盘被用位于后部的4个翼型螺丝固定,旋松螺丝,移出计数盘。
用洗涤剂或水清洁计数盘。
不要使用磨蚀性洗涤剂,这样会损坏计数盘的白网。
菌落计数器操作流程与方法 菌落计数器解决方案

菌落计数器操作流程与方法菌落计数器解决方案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育基混合,在确定温度下,培育确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育48小时--计数报告。
国内外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基本一致,从检样处理、稀释、倾注平皿到计数报告无何明显不同,只是在某些实在要求方面稍有差别,如有的国家在样品稀释和倾注培育进,对吸管内液体的流速,稀释液的振荡幅度、时间和次数以及放置时间等均作了比较实在的规定。
检验方法参见:GB4789.2—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SN0168—9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出口食品菌落计数》1.操作方法:培育到时间后,计数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
可用肉眼察看,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计算处原始样品中每克(或每ml)中的菌落数,进行报告。
2.到达规定培育时间,应立刻计数。
假如不能立刻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但不得超过24h。
3.计数时应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SN标准要求为25~250个菌落),若有二个稀释度均在30~300之间时,按国家标准方法要求应以二者比值决议,比值小于或等于2取平均数,比值大于2则其较小数字(有的规定不考虑其比值大小,均以平均数报告)。
4.若全部稀释度均不在计数区间。
如均大于300,则取最高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如均小于30,则以最低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之。
如菌落数有的大于300,有的又小于30,但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如全部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应按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
计算菌落数的方法

计算菌落数的方法在微生物学中,计算菌落数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评估食品、水源等环境的卫生状况,以及判断药物的抗菌效果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菌落数的方法。
1. 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计算菌落数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待测样品中的微生物直接计数。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如10毫升。
(2)将样品适当稀释,使其菌落数在30~300之间。
(3)将适当稀释后的样品均匀涂在培养基上。
(4)在适当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2. 漏斗法漏斗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菌落数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待测样品通过漏斗过滤,将微生物附着在过滤膜上,然后将过滤膜培养,最后计算菌落数。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如100毫升。
(2)将样品通过漏斗过滤,过滤膜上附着的微生物即为待测菌落。
(3)将过滤膜放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4)在适当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计算菌落数。
3. 筛选法筛选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微生物菌落数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待测样品通过筛网过滤,将微生物附着在筛网上,然后将筛网培养,最后计算菌落数。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如100毫升。
(2)将样品通过筛网过滤,筛网上附着的微生物即为待测菌落。
(3)将筛网放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4)在适当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计算菌落数。
计算菌落数是微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不同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样品类型和实验目的。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落计数器计数方法详解
菌落计数器由计数器、探笔、计数池等部分组成,计数器采用CMOS集成电路精心设计,LED数码管显示,字高13mm,清晰明亮,配合专用探笔,计数灵敏准确,菌落对比清楚。
便于观察。
可广泛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生物制品、化妆品、卫生用品、饮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临床标本中细菌数的检验。
那么菌落计数器都是怎样进行计数的呢?上海巴玖来为您详细讲解菌落计数器的计数方法。
1.计数器测定法
即用血细胞计数器进行计数。
取一定体积的样品细胞悬液置于血细胞计数器的计数室内,用显微镜观察计数。
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O.1mm3),因而根据计数器刻度内的细菌数,可计算样品中的含菌数。
本法简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结果(本法不仅适于细菌计数,也适用于酵母菌及霉菌孢子计数)。
2.电子计数器计数法
电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测定小孔中液体的电阻变化,小孔仅能通过一个细胞,当一个细胞通过这个小孔时,电阻明显增加,形成一个脉冲,自动记录在电子记录装置上。
该法测定结果较准确,但它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区分是否为细菌。
因此,要求菌悬液中不含任何碎片。
3.活细胞计数法
常用的有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每个活的细菌能长出一个菌落的原理设计的。
取一定容量的菌悬液,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释,然后将定量的稀释液进行平板,根据培养出的菌落数,可算出培养物中的活菌数。
此法灵敏度高,是一种检测污染活菌数的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方法。
使用该法应注意:①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过多或过少均不准确;②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O.001%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③本法限用于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广泛应用于水、牛奶、食物、药品等各种材料的细菌检验,是常用的活菌计数法。
4.比浊法
比浊法是根据菌悬液的透光量间接地测定细菌的数量。
细菌悬浮液的浓度在一定
范围内与透光度成反比,与光密度成正比,所以,可用光电比色计测定菌液,用光密度(OD值)表示样品菌液浓度。
此法简便快捷,但只能检测含有大量细菌的悬浮液,得出相对的细菌数目,对颜色太深的样品,不能用此法测定。
5.测定细胞重量法
此法分为湿重法和干重法。
湿重法系单位体积培养物经离心后将湿菌体进行称重;干重法系单位体积培养物经离心后,以清水洗净放人干燥器加热烘干,使之失去水分然后称重。
此法适于菌体浓度较高的样品,是测定丝状真菌生长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6.测定细胞总氮量或总碳量
氮、碳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含量较稳定,测定氮、碳的含量可以推知细胞的质量。
此法适于细胞浓度较高的样品。
7、颜色改变单位法(colourchangeunit,简称CCU)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很小,用一般的比浊法无法计数的微生物,比如支原体等,因为支原体的液体培养物是完全透明的,呈现为清亮透明红色,因此无法用比浊法来计数,由于支原体固体培养很困难,用cfu法也不容易计数,因此需要用特殊的计数方法,即CCU法。
它是以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的代谢活力为指标,来计数微生物的相对含量的。
标签:
菌落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