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校李明如

合集下载

李明瑞、俞作豫烈士纪念馆

李明瑞、俞作豫烈士纪念馆

李明瑞、俞作豫烈士纪念馆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901年4月出生于北流市平政镇石梯口村。

1920年。

他以优异成绩从广东西南护法军燕塘讲武堂结业后。

开始戎马生涯。

历任排长。

连长。

营长。

1926年初。

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二旅旅长。

同年7月。

随李明瑞参加北伐战争。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俞作豫看清了蒋介石的反动面目。

以省亲为借口。

脱离桂系军队。

同年10月。

他在上海找到了中央党组织。

经陈勉恕。

朱锡昂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2月。

俞作豫参加了著名的广州起义。

1928年2月。

俞作豫和朱锡昂由香港秘密潜回北流。

在北流县城开设“华丰”“兴隆”货栈作掩护。

积极开展地下革命活动。

货栈招牌“华丰”。

为俞作豫亲笔题写。

现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

1929年6月。

俞作柏。

李明瑞主政广西。

俞作豫利用与俞作柏是亲兄弟。

与李明瑞是表兄弟的特殊关系。

协助邓小平对俞作柏。

李明瑞做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

使俞作柏。

李明瑞实行了一系列对革命有利的政策和措施。

俞作豫是龙州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起义后。

他担任红八军军长。

1930年3月。

敌人集中数倍于我的兵力。

大举进犯龙州。

俞作豫率部与敌人浴血奋战。

后因敌众我寡。

红八军被迫退出龙州。

同年8月。

俞作豫前往香港找党组织。

途中因叛徒出卖。

不幸被捕。

1930年9月6日。

李明瑞年仅29岁的俞作豫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广州黄花岗。

临刑前。

他写下了悲壮的诗句:“十载英名宜自慰。

一腔热血岂徒流。

”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献身革命的豪迈气概。

李明瑞俞作豫烈士纪念馆自1985年开馆至今。

接待了社会各界参观者达80多万人次。

学校师生踊跃到馆参观和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新党员来到烈士像前。

面对党旗举行入党宣誓;新兵入伍到这里瞻仰烈士英灵。

缅怀烈士的英雄事迹。

李明瑞。

俞作豫是在我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卓越的共产主义战士。

他们的崇高精神彪炳史册。

简介红七军老战士、国家邮电部原部长钟夫翔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1957年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第一期毕业学员合影

1957年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第一期毕业学员合影

1957年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第一期毕业学员合影1957年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第一期毕业学员合影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第一期毕业学员合影蒲德生1957年7月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第一期毕业学员合影1954年9月20日,战役系首期预科开课,1955年9月1日转入正科学习,1957年7月5日,第一期学员举行毕业典礼。

第一排左起:曾思玉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张翼翔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郭鹏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李作鹏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刘震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孙继先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钟期光(时任军事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陈伯钧(时任军事学院副院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杨得志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刘忠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张震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张祖谅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匡裕民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谢振华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谭希林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二排左起:贾陶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李夫克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吴克华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罗元发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刘转连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赵俊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王道邦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肖文玖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李成芳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刘永源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周志坚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贺晋年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詹化雨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查玉升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邓少东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第三排左起:刘贤权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吴富善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丁盛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梁仁芥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贾若瑜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卢胜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江燮元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秦基伟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黄新廷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肖永银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谢明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罗通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黄荣海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何以祥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李化民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陈宏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肖全夫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桑子贞(时任军事学院战役系助理员)注:军事学院战役系第一期有学员52人,其中李天佑上将、陈锡联上将、韩先楚上将、杜义德中将、陈先瑞中将、温玉成中将、廖汉生中将和杨尚高少将等八位将军未参加合影。

相山公园碑林李真革命老前辈题词

相山公园碑林李真革命老前辈题词

相山公园碑林李真革命老前辈题词摘要:一、相山公园碑林简介二、李真革命老前辈简介三、李真革命老前辈题词的背景与意义四、题词内容的具体解读五、相山公园碑林在我国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价值正文:相山公园碑林位于我国某市,是一个集历史文化、书法艺术于一体的碑刻群。

碑林内收录了历代名家的书法作品,旨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其中,李真革命老前辈的题词更是为碑林增色不少。

李真,原名李树森,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他投身革命事业,为我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是我国革命事业的一位杰出领导者。

在革命战争年代,李真不仅在战场上勇敢杀敌,还积极参与政治工作,为提高部队的政治觉悟和战斗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相山公园碑林中,李真革命老前辈的题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些题词既体现了李真同志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也展示了他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

李真革命老前辈的题词为碑林增色添彩,使碑林成为了一个更加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

李真革命老前辈的题词内容丰富多样,包括革命口号、名言警句等。

其中,最著名的题词当属“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李真同志一生为人民的信念和追求。

这些题词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革命事业、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同时也成为了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的典范。

相山公园碑林在我国文化传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个展示我国书法艺术的平台,还是一个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李真革命老前辈的题词为碑林增色添彩,更为我国的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

总之,相山公园碑林李真革命老前辈的题词是我国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它见证了我国革命历程,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国军事名人】李明瑞简介

【中国军事名人】李明瑞简介

已重新整理排版,欢迎下载支持【关键字】中国军事名人李明瑞简介李明瑞李明瑞(1896.11.9—1931.10),百色和龙州起义领导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

号裕生。

生于广西北流清湾乡朱砂村。

1918年考入云南讲武堂韶州(今韶关)分校炮兵科。

1920年毕业后到桂军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

1925年冬率部参加讨伐军阀邓本殷的南征战斗。

1926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旅长、师长、副军长。

在北伐战争中,率部参加贺胜桥、箬溪、德安、王家铺、龙潭等战役战斗,屡建战功,被誉为“虎将”。

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以拥护蒋介石为名倒戈桂系。

后参与主政广西,任广西军事特派员,广西绥靖司令兼国民党军整编第15师师长,广西编遣分区办事处主任。

10月联合张发奎誓师反对蒋介石,在南宁任南路讨蒋军副总司令。

反蒋失败后受中国共产党影响,毅然投身革命。

同年12月和次年2月,与邓小平、张云逸、俞作豫等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左右江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8军两军总指挥。

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指挥攻打榕江、百色等战斗。

同年11月奉命率红7军离开右江苏区,转战桂黔湘粤赣边,指挥奋战梅花村、强渡乐昌河和崇义突围等战斗,摆脱国民党军围追堵截,胜利到达湘赣苏区。

1931年4月任河西临时总指挥部总指挥,统一指挥赣江以西部队,取得安福廖塘桥伏击战和连克茶陵、安仁、遂川等城的胜利,配合了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作战。

5月任红7军军长,7月率部东渡赣江,在江西雩都(今于都)桥头与红一方面军主力会合被编入红3军团,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同年10月,在“肃反”中被诬陷杀害于江西雩都。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支持修改!1。

世人未识将军面 应知后勤建奇功

世人未识将军面  应知后勤建奇功

世人未识将军面应知后勤建奇功来祖国编辑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子江骑着一辆老旧的28寸自行车,他说这是低碳环保的一种生活方式,他喜欢。

为了这次采访,杨子江根据我们的采访提纲亲自手写了6张A4纸的正反面,并坚持了四个小时与记者进行对话。

限于篇幅,我们未能将这次对话的全部精彩内容公之于众,相信读者也能从字里行间重新发现杨至成这位一直低调的开国上将精彩的人生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中“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很多现在五十岁以上的人们记忆犹新,但是要说这炮是谁提供的就很少有人知道了,杨子江说“那一门迫击炮是我父亲从仓库里找出来的”。

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红军的军装好整齐,八角帽好威风,有人怀疑说,红军那会儿连饭都吃不上,怎么能穿上这么好的军装?杨子江说:“那是真的,我父亲光1929年一年中就为红军组织生产了6000套列宁式的军装”。

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将帅如云,人们掰着指头如数家珍般地回忆着那些横刀立马的英雄故事,却对那些同样在艰苦环境下默默支撑着部队供给系统的后勤英雄们少有关注。

现代战争中,后勤补给能直接决定一场战斗甚至一场战争的胜负,从这个角度解读,后勤官兵们一点都不比前方将士逊色。

杨至成,这位共和国的开国上将,这位从井冈山时期就紧跟毛泽东闹革命的侗族英雄,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被人们尊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勤之父”,他还被毛泽东、叶剑英等领导人称为“红军大管家”。

日前,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杨至成上将长子杨子江,和他一起走进那段鲜为人知的红军后勤历史,听杨子江讲述父亲的传奇人生。

猛将一受伤就搞后勤作为黄埔五期的高材生,杨至成1927年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事件后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当时黄埔师生集体宣誓加入国民党,这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下是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意志才能做出决定的。

从此以后,杨至成跟定共产党,开始了漫长的革命生涯。

按照杨子江的解释,父亲参加革命后与后勤的结缘始于四次受伤的经历。

带兵严宽相济的例子

带兵严宽相济的例子

带兵严宽相济的例子作为军队中的领导者,带兵的能力和方式非常重要。

一个充满慈悲心和严格执行纪律的领导者能够激励士兵们,提高士气和战斗力。

在历史中,有很多带兵严宽相济的例子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李红兵将军。

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优秀将领,曾参与多个战斗任务,展现出了独特的领导风格。

尽管他对战斗任务要求严格,并坚决执行各项纪律,但他也被士兵们广泛尊敬和爱戴。

他以身作则,与士兵们一起吃饭、训练,并始终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

他经常与士兵们进行心理交流,帮助他们排解压力,并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这种严宽相济的管理风格让士兵们感到被尊重和关怀,激发了他们的战斗意志和荣誉感。

另一个例子是丘吉尔。

他是英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领导者,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

丘吉尔坚守平等和公正的原则,无论是对待士兵还是其他人,他都给予了同等的尊重和关怀。

他经常亲自前往战场,与士兵们进行交流,并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来保护士兵们的安全。

他以身作则,始终保持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这种严宽相济的领导风格使得丘吉尔成为了一个受人爱戴的领导者,并激励了士兵们为保卫国家而奋斗。

以上的例子表明,严宽相济的领导方式在军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严格执行纪律可以确保士兵们的训练和行动的效果,而慈悲心和关怀能够提高士兵们的士气和归属感。

这种领导方式能够建立起士兵与领导者之间的信任和尊重,为团队的成功和士兵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领导者,我们可以从这些例子中吸取教训。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和照顾士兵们的生活和健康,给予他们尊重和支持。

同时,我们要保证纪律的严格执行,鼓励士兵们团结一致,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只有通过严宽相济的方式,我们才能够建立起强大的团队,实现更大的成功。

开国女军官(四)

开国女军官(四)

开国女军官(四)开国女军官蒲德生1955年授军衔时全军女军人有11万人,被转业复员者达10万人,而被授予军衔的女军人仅有4665人。

至1965年撤消军衔制时为止,累计授予、晋升校级军衔的总共几十名。

这些校以上女军官是革命战争的腥风血雨中拼杀出来的,她们战功显著,不愧为巾帼英豪。

她们之中的许多人还是开国将帅的伴侣,所以这些将帅的功勋章里,也记载着她们的功劳。

她们是开国女军官一、开国女少将李贞(1955年授)甘泗淇上将的夫人二、开国女大校毛诚(1955年授)肖月华(1960年被授予)林月琴(1961年被授予)罗荣桓元帅的夫人三、开国女上校丁志辉(1955年授)王长德(1960年被授予)谭政大将的夫人王新兰(1955年授)肖华上将的夫人叶群,林彪元帅的夫人田普,许世友上将的夫人权卫华(1961年授)李基少将的夫人刘坚(1955年授)杨梅生中将的夫人余伟(1955年授)何德全中将的夫人李中秋,李中权少将的妹妹李瑞麟(1961年被授予)何锐(1955年授)袁克服少将的夫人汪荣华(1955年授)刘伯承元帅的夫人吴朝祥(1955年授)陈真仁(1955年授)傅连暲中将的夫人陈斐然(1955年授)傅秋涛上将的夫人周东屏(1960年授)徐海东大将的夫人胡朋(1955年授)胡可大校的夫人郝治平(1955年授)罗瑞卿大将的夫人鄢仪贞(1955年授)吉合少将的夫人彭素(1957年授)董其采(1955年授、1964年晋升)李作鹏中将的夫人四、开国女中校王蓁(1955年授、1964年晋升)徐杰三大校夫人史凌(1963年授)廖政国少将的夫人史群英(1960年授)田华(1962年授、1964年晋升)冯苏(1960年授、1963年晋升)汤池少将的夫人冯明英(1962年授海军中校军衔)王宏坤上将的夫人刘奇(1955年授)张鹏展大校的夫人刘子文(1955年授)李开湘少将的夫人阮若珊(1961年授)黄宗江的夫人李凯(1961年授)李玉兰,张令彬中将的夫人李蓝丁,苑化冰大校的夫人杨炬(1960年授、1962年晋升)王树声大将的夫人何林(1955年授大尉、1963年晋升中校)陆政大校的夫人何曼秋(1955年授)张汝光少将的夫人余光(1963年授)袁渊少将的夫人张苏(1955年授)李定灼少将的夫人奕乐义(1955年授)张庆源中校的夫人杜启远(1955年授、1962年晋升)李天佑上将的夫人范景明(1955年授)王宗槐中将的夫人金瑞英(1955年授)马文波少将的夫人赵政(1955年授、1961年晋升)万海峰大校的夫人柳星,秦光远少将的夫人胡敏,邱会作中将的夫人常凯(1955年授)秦仪华(1960年授)孙仪之少将的夫人黄海云(1955年授)赖春风少将的夫人潘家珍(1961年授)刘子云少将的夫人五、开国女少校马忆湘(1960年授)晏福生中将的夫人王苹(1955年授)公寅华(1964年晋升)史导,王秉璋中将的夫人朱应明(1962年被授予)李则文(1955年授)张步峰少将的夫人李光明(1961年被授予)谭冠三中将的夫人吴继春(1960年授)詹化雨少将的夫人杨磊(1955年授)杨国群(1960年被授予)罗友林大校的夫人江林(1955年授)张广才少将的夫人杜影(1955年授)陈联(1955年授)张雍耿少将的夫人孟瑜,龙飞虎少将的夫人侯正芳(1955年授)毛普安大校的夫人段桂卿(1955年授)姜平(1955年授)贺炳炎上将的夫人姜竞(1955年授)郑文甫大校的夫人郭长春(1955年授)白志文少将的夫人唐渠(1955年授)阎玉珍(1955年授、后晋升少校)何德庆少将的夫人窦克(1955年授)郭天民上将的夫人路伟(1955年授、后晋升少校)戴觉敏(1955年授)饶正锡中将的夫人六、开国女尉官翟云英大尉,刘亚楼上将夫人彭允耐大尉,彭桂卿大校夫人李德序上尉,岳振华大校夫人范景阳上尉,易耀彩少将夫人附: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评授军衔的工作完成以后,总干部部于1956年2月1日向中央军委写出《评衔工作总结》报告,所附“评衔工作总结各种统计表”之“已评定军衔的妇女干部职务与军衔级别对照统计表”显示,在全军军事行政和技术干部中,女性被授予准尉以上军衔者只有4665名,占当时准尉以上该类授衔人数的0.817%。

参观李蔚如烈士墓

参观李蔚如烈士墓

参观李蔚如烈士墓心得11月13日,***地税局团支部围绕全区“创建先进基层团组织,争当优秀共青团员”的主题,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助力创先争优”的团组织活动。

一行数十人参观了李蔚如烈士陵墓,瞻仰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李蔚如是涪陵大顺乡人。

是早期同盟会会员之一。

川军中将,川东著名的农民自卫军领袖,能文善武,倡学兴教,擅长军事。

李尉如曾先后担任蜀军政府涪陵地方司令长官,护国军四川招讨军参谋兼军法处长,重庆镇守使署参谋长,四川省军府参谋长兼成都陆军讲武学堂堂长等职,享有“四川同盟会九人团”的大哥之誉。

1924年李蔚如回到涪陵,创办四镇乡农民武装、“四镇乡农民运动讲习所”和造福桑梓的更新小学。

1925年又创建了川东青年的革命学校--弋阳国民师范学校。

1926年在与吴玉章、刘伯承、杨闇公紧密的革命工作关系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他把涪陵地区的革命烈火越烧越旺,在川东形成高潮,以至重庆爆发震惊中外的“三·三一”惨案后,还接纳了一些党内的知名干部和革命同志。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6月李蔚如被涪陵驻军郭汝栋诱骗绑架,7月上旬被解送至重庆南岸黄桷垭时,遭刘湘、王陵基杀害,时年44岁。

其在20多岁时,更曾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学书学剑两不成,飘零湖海一身轻。

拼将傲骨撑天地,剩有灵犀照古今。

雪冷眉山人易老,春回歇浦我消魂。

何日得扫单于墓,立马燕然为勒铭。

诗以言志,表达了他决心铲除清朝腐朽统治,不怕牺牲,革命到底的抱负。

看着一幕幕的浮雕刻画,听着一场场的革命故事,让人心中的敬佩油然而生。

作为一名年轻的公务员人员,内心是难以平静的。

在相同的年岁,我们和革命先烈的所思所想所经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困难,都不可同日而语。

革命先烈为了国家民族,抛却头颅,舍生取义,将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中,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风骨气节,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站在李蔚如先烈的墓前,重温着入团的誓词,我们庄严的宣誓,立志继承革命先烈的热血之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求有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但是要做到事事创先,充分发挥共青团员作为党的生力军的积极作用,多向优秀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做到让群众放心满意,更好的树立我们**的良好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校李明如
李明如,1911年生,江西省吉水县枫江乡上桥下村人。

原名陈焕文。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念过一年半书,全家基本上靠打渔为生。

1927年春节本县农协少先队。

1930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历任红军第3军第7师4团2连战士、班长、排长,红军15师4团4连连长。

第三次反“围剿”结束后到瑞金红军大学学习半年。

毕业后任红五军团第14师43团3营营长。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任红三军团总部侦察参谋。

红军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2师第4团参谋长。

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

1936年“西安事变”后,到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半年。

毕业后到山西新军做统战工作。

1938年5月任山西新军教导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同年7月任猗氏县人民抗日游击支队中队长、大队长。

1939年7月任山西新军212旅55团团长。

1940年9月任山西新军决死第1纵队作战科科长。

1941年6月到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

1942年1月任八路军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

1944年夏任八路军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团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代理司令员。

1949年夏到华北军政大学学习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底任山西忻县军分区司令员。

1953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
事学院函授系学习3年。

1958年冬任山西省军区晋北军分区司令员。

1961年夏任山西省军区忻州军分区司令员。

1964年1月离职休养。

享受正军级待遇。

1955年授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勋荣誉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