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半年各系车在中国市场表现如何

合集下载

2016年7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6年7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6年7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16年08月12日 16:24 来源:中汽协会行业信息部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6年7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均呈下降,同比呈较快增长。

1-7月,汽车产销保持稳定增长,增幅比上半年继续提升。

具体分析如下:1.汽车情况⑴.产销量环比继续下降,同比较快增长7月我国汽车产销量环比下降,同比保持增长,受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产销量增速高达20%以上。

本月产销率94.5%,企业库存增加。

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6万辆和185.2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4.4%和10.6%,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8.9%和23.0%,高于上年同期40.7和30.1个百分点。

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85.4万辆和1468.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0%和9.8%,高于上年同期8.2和9.4个百分点。

⑵.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速继续高于汽车总体7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1.8万辆和160.5万辆,产销量比上月分别下降3.0%和10.1%;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量分别增长31.8%和26.3%,同比继续保持增长,高于汽车总体增速2.9和3.3个百分点。

1-7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281.8万辆和1264.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1%和11.1%;与1-6月相比,产销量增速分别提高2.8和1.9个百分点。

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比上年同期,轿车产销分别下降2.3%和1.5%;SUV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分别增长43.7%和44.9%;MPV产销增速分别为15.9%和19.9%;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下降34.3%和33.3%。

7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14.4万辆,比同期增长38.6%,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速12.3个百分点。

1.6升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71.3%。

⑶.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高于同期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3.4万辆,同比增长27.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5%,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轿车销售14.2万辆,同比增长12.1%,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7.3%,比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中国品牌SUV销售31.4万辆,同比增长57.1%,占SUV销售总量的54.1%,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销售13.1万辆,同比增长38.4%,占MPV销售总量的85.6%,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2016年06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2016年06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6月乘用车市场回顾乘联会在年初判断2016年车市的前低、中高、后稳的零售较强走势在6月得到进一步验证。

今年6月有21个工作日,与2015年6月相近,但受到2015年6月股灾带来的影响,今年6月零售同比增速达23%的超高水平,这也是稍超越我们预期的高增长。

虽然去年6月的股灾影响的低基数对各类居民消费市场都会有影响,而今年6月国统局PMI 指数50的表现仍显疲软,但今年6月车市的高增长是消费领域相对突出的,尤其是第三周的周零售同比增速达43%。

虽然今年6月下旬的南方长江沿线水灾较重,但车市影响仅为最后一周的增速稍有影响。

6月部分自主品牌车企抢抓半年进度,在MPV/SUV 市场表现超强,由此也推动超低基数下的MPV 市场增速回升到37%,但SUV 仍是增长主要动力。

6月微型电动车表现较突出,推动电动轿车环比5月增速达到45%,也使总体新能源乘用车达到3.3万台,同比增长1.6倍。

6月厂家产销仍是较谨慎,5-6月厂家库存没有增长,今年主力厂家基本没有压库现象,渠道库存增加幅度低于2015年,因此批发增速的21%稍低于零售的23%增速。

7月乘用车市场展望由于今年车市呈现前低中高的走势,上半年总体增速符合预期,部分厂家上半年完成年度目标进度较好,在6月已经有部分厂家稳健产销,这有利于下半年的销量释放。

虽然7月有21个工作日,去年有23个工作日,7月的时间因素不利于增量。

但去年6-7月零售很差,很多厂家当时加大减产休假力度,强力应对市场低迷,形成去年7月的厂家销量低谷。

今年经济是平稳下行,车市也是平稳走势,超低基数下的7月车市增速将偏高速增长。

由于6月末以来的长江流域等地水灾超严重,水灾中的车市也是必然停滞,但水灾后的车市需求仍会恢复,换车需求也会增长,因此未来两个月的零售和批发高增长表现都不会受到太大干扰。

整车合资股比放开是重大利益调整近期放开合资股比的声音又有出现,我们目前判断股比放开近期无法实现。

放开整车合资股比不是为了公平竞争,在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放开整车合资股比可能是无奈的选择,这是开放的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利益争夺的必然焦点。

历年中国汽车市场总结表

历年中国汽车市场总结表

历年中国汽车市场总结表2000年-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总结表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市场也一路高歌猛进。

自2000年至今,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文将对20年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变化进行总结。

1. 2000年:2000年是中国汽车市场进入爆发期的一年。

当年,全国汽车销量达到209.3万辆,同比增长30.3%,其中国产汽车销量157.8万辆,同比增长52.8%。

2. 2001年:2001年,我国加入WTO,汽车关税逐步降低,导致汽车市场进一步开放。

当年,汽车销售继续增长,达到242万辆,同比增长15.2%。

进口汽车销量达到24.88万辆,同比增长52.3%。

3. 2002年:2002年,国内经济逐步恢复,汽车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当年,汽车销量达到311.5万辆,同比增长28.7%。

进口汽车销量达到29.09万辆,同比增长16.7%。

4. 2003年:2003年,SARS疫情席卷全国,汽车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当年,汽车销量达到379.2万辆,同比增长21.7%。

进口汽车销量达到33.43万辆,同比增长14.9%。

5. 2004年:2004年,国内汽车市场进一步放开,给予外资企业更多发展机会。

当年,汽车销量达到573.2万辆,同比增长51.2%。

进口汽车销量达到42.82万辆,同比增长28.3%。

6. 2005年:2005年,汽车市场继续高速增长,但较2004年有所降温。

当年,汽车销量达到580.5万辆,同比增长1.3%。

进口汽车销量也出现小幅下降,为40.49万辆,同比下降5.6%。

7. 2006年:2006年,国内政策环境逐渐趋向成熟,汽车市场进入成熟期。

当年,汽车销量达到766.8万辆,同比增长32.0%。

进口汽车销量达到61.99万辆,同比增长53.5%。

8. 2007年: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给我国汽车市场带来严峻挑战。

当年,汽车销售额为792.5万辆,同比增长3.2%。

2016年全国各省市各牌汽车销量

2016年全国各省市各牌汽车销量

所有权 个人 个人 个人 单位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单位 个人 个人 购买咨询电话微信 个人 单位 个人 个人
车身颜色 白色 黑色 棕色 红色 白色 红色 白色 灰色 蓝色 白色 灰色 蓝色 白色 蓝色 白色 白色 灰色 白 白 白 白 白 灰 白 白 白 白色 白色
款型 排量 风神S30 2014款 1.5L MT 感恩型 1.5L 科雷嘉 2016款 2.0L CVT 豪华型 2.0L 科雷嘉 2016款 2.0L CVT 至尊型 2.0L 科雷嘉 2016款 2.0L CVT 尊贵型 2.0L 科雷嘉 2016款 2.0L CVT 至尊型 2.0L 科雷嘉 2016款 2.0L CVT 至尊型 2.0L 科雷嘉 2016款 2.0L CVT 尊贵型 2.0L 科雷嘉 2016款 2.0L CVT 尊贵型 2.0L 科雷嘉 2016款 2.0L CVT 豪华型 2.0L 风行S500 2016款 1.5L MT 豪华型 1.5L 风行S500 2016款 1.5L MT 豪华型 1.5L 风行S500 2016款 1.5L MT 豪华型Ⅱ 1.5L 风行S500 2016款 1.5L MT 舒适型 1.5L 风行S500 2016款 1.5L MT 舒适型 1.5L 风行S500 2016款 1.6L CVT 豪华型 1.6L 风行S500 2016款 1.6L MT 豪华型 1.6L 风行S500 2016款 1.6L MT 尊享型 1.6L 高尔夫 2016款 1.6L AT 舒适型 1.6L 高尔夫嘉旅 2016款 1.4T DCT 豪华型 高功率 1.4T 高尔夫嘉旅 2016款 1.6L AT 舒适型 1.6L 捷达 2015款 1.4L MT 时尚型质惠版 1.4L 捷达 2015款 1.4L MT 时尚型质惠版 1.4L 捷达 2015款 1.4L MT 时尚型质惠版 1.4L 捷达 2015款 1.6L MT 时尚型质惠版 1.6L 捷达 2015款 1.6L MT 舒适型质惠版 1.6L 捷达 出租型 1.6L 普拉多 2016款 3.5L AT TX-L 3.5L 普拉多 2016款 3.5L AT TX-L NAVI 3.5L

二手车市场调查报告分析总结

二手车市场调查报告分析总结

二手车市场调查报告分析总结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新车市场逐渐走向成熟,而二手车行业却存在较多问题。

那么二手车市场调查报告是什么呢?下面就随店铺看看二手车市场调查报告,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二手车市场调查报告篇一2015年关于二手车电商的投融资超过20起,近七成的投融资超过1000万美元。

去年以来,不少二手车电商选择用最昂贵的营销手段挖掘二手车市场潜力,砸下重金开打广告大战,来提升品牌知名度。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仅优信二手车、人人车、瓜子二手车3家企业已投放广告金额累计达到7.5亿元。

这股势头也延续到了今年。

在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车易拍后,二手车电商行业不仅没有降温,反借政策东风,再度炒热资本市场。

3月30日,二手车电商瓜子二手车和人人车同天召开媒体发布会宣告完成融资,其中,瓜子二手车完成2.045亿美元A轮融资,创下了二手车电商 A轮纪录之最。

人人车则正在进行1.5亿美元D轮融资,具体金额尚未最终确定。

同时,人人车发布其2016“纵横战略”,包括2年内拓展1000个城市的千城扩张计划,以及链接二手车产业上下游的开放生态计划。

更多最新二手车电商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二手车电商行业市场竞争力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此后一天,车猫网宣布与国机汽车达成协议,取得国机汽车真容二手车的控股权,意在北京启动非主机厂品牌二手车业务。

车猫网CEO黄巍表示,车猫网此次入股真容二手车,可以利用其已有的成熟店面和渠道,并结合车猫在运营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打造“4S店经销商+O2O电商”的新玩法。

而除了资本较量外,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二手车电商,在用户流量方面的竞争也日渐激烈。

此番优信二手车起诉58同城侵权,即源于流量纷争。

优信二手车称,4月2日,58同城在未经优信授权的情况下,在其网站上建立了以优信二手车为名,且功能齐备的子网站。

同时,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中搜索“优信二手车”,排名靠前的是“58同城优信二手车”的链接。

2016年国内汽车产销量

2016年国内汽车产销量
17.11
271749
2496529
15.28
-0.33
18.38
SUV
1088651
9152891
3.44
39.07
45.72
1082149
9047010
6.24
36.30
44.59
微客
61292
665945
10.93
-29.17
-38.32
63781
683502
21.96
-32.60
-37.81
85.78
91.09
106.68
105.24
107.43
126.29
年份
2015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产量
117.47
81.68
112.20
96.75
92.35
90.32
69.40
71.17
86.08
103.24
119.32
120.29
销量
122.19
80.90
722172
6471555
8.74
11.03
10.37
23.09
上汽集团
5863497
2
东风集团
493732
4276717
4.82
4.17
10.44
15.26
东风集团
3872502
3
一汽集团
227532
3105662
-30.47
-19.11
9.21

2016年汽车销量排名(全年完整版)

2016年汽车销量排名(全年完整版)

德国 中国 日本 捷克 美国 中国 中国 韩国 美国 中国 美国 捷克 日本 美国 中国 日本 中国 中国 日本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日本 中国 中国 法国 中国 韩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韩国 中国 捷克 日本 中国 日本 中国 中国 美国 中国 法国 中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C A A A0 B A A00 A A0 A B A0 A A0 A0 A A A00 A0 A A0 A0 A A0 A A0 B A A0 B A0 A00 A A B A0 A C A0 A0 C A A0 A A0 A B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奔驰E级 全球鹰GC7 日产骊威 斯柯达昕锐 福特蒙迪欧 全球鹰远景 全球鹰熊猫 现代伊兰特 雪佛兰爱唯欧三厢 东南菱致 福特蒙迪欧-致胜 斯柯达晶锐 铃木天语SX4 福特嘉年华两厢 长安CX20 日产骊威劲锐 海马福美来 宝骏乐驰 铃木雨燕 中华骏捷FSV 奇瑞E3 力帆320 东风风神A60 丰田威驰 东风风神S30 英伦SC6 标致508 中华H330 起亚K2两厢 比亚迪G6 一汽威志三厢 江南奥拓 起亚赛拉图 荣威550 斯柯达昊锐 铃木羚羊 东风风神H30 丰田皇冠 江淮同悦 海马丘比特 凯迪拉克XTS MG6 标致207三厢 青年莲花L3两厢 大众Crosspolo 马自达3星骋三厢 雪佛兰景程

2016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6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

p 今年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已达28.5万辆,同比增长达88.7%。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11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模
p 2014-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分布:
12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模
p 公交和专用车主推纯电动,乘用车主推插电式混合动力。
新能源客车 • 主要是公交客车的推广世界领先,推广数量最大,积累了丰富 的运营经验,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看逐渐趋向以纯电动化为主的 路线。 新能源乘用车 • 目前绝大部分国外的汽车巨头(大众、通用、宝马、戴姆勒、 沃尔沃)都宣布将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当前主要路线。 • 国内比亚迪在私人乘用车市场力推插电式混动,上汽、长安插 电式和纯电动都有开发,北汽、江淮、奇瑞等以纯电动为主。
10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模
p 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成绩也是非常惊人的。 p 2016年1-4月,新能源汽车生产94442辆,销售90529辆,比上年同 期分别增长126.8%和131.1%。
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52辆和66444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165.3%和17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890辆和24085辆, 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8.8%和64.1%。
283.3 24.84 34.17
-11.4 -13.4 -26.6
285.59 25.02 34.92
-10.3 -10.3 -23.6
4
p 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汽车制造大国
n n 2015年汽车累计出口72.82万辆,比上年下降20%。其中乘用 车出口42.77万辆,比上年下降19.8%; 商用车出口30.05万辆,比上年下降20.4%。
自主品牌善待培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上半年各系车在中国市场表现如何
据中汽协数据,2016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73.45万辆,同比增长12.78%。

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88%。

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215.68万辆、170万辆、130.48万辆、80.84万辆和30.24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53%、15.40%、11.82%、7.32%和2.74%。

2016年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3.36万辆,同比增长27.6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49%。

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31.83万辆、28.99万辆、21.02万辆、11.10万辆和3.64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84%、18.07%、13.10%、6.92%和2.27%。

2016年上半年,中国品牌销售占有率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而合资品牌中,除了日系车占有率有所提升,其余均呈现出一定幅度的下降。

7月是汽车销售的淡季,各品牌销量环比均出现下降。

看罢两组关于各国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数据表现,接下来,车界微视针对这些市场表现谈谈看法。

中国品牌:2016年是中国品牌逐渐发力的一年,在SUV领域,中国品牌表现十分强势,哈弗H6稳居SUV销量冠军宝座,传祺GS4销量也很强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合资品牌价格的下探,对国产SUV的挤压也越来越明显。

因此,中国品牌想要维持住在SUV界的地位,除了要保持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还要加紧产品品质的提升和品牌的建设。

在MPV领域,中国品牌依旧走性价比路线。

由于主要为家用,MPV在三四线城市或者乡镇地区的需求较高,针对目标消费市场,中国品牌MPV以超高性价比的优势,赢得了市场很好的反响。

但是车界微视认为,随着消费的升级,未来MPV会朝着高端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中国品牌MPV多以低价为主,缺少高端产品,因此也需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基础上,逐渐考虑在中高端层面进行布局。

在轿车领域,不管是吉利、长安或是奇瑞等车企,在不抛弃性价比的前提下,都走上了品质化的道路。

如吉利帝豪、长安逸动以及奇瑞艾瑞泽5等车型,凭借良好的品质和口碑,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可以说是中国轿车品牌形象担当。

车界微视认为,在当前市场,尽管SUV火热、MPV增长,但轿车终究占据着乘用车市场销量的最大份额,最能体现制造“功底”和“实力”,绝对是最需要坚守的领域。

应该来讲,中国品牌的轿车制造水平相对合资品牌还有差距,市场认可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中国品牌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抵抗住压力,持续强化产品品质,逐渐寻求品牌突破的机会。

德系:除了奔驰、宝马,大众集团下各个子品牌都是德系在中国市场的支柱。

一方面,BBA在华销量表现强势,仅上半年,奔驰品牌销售新车21.53万辆,同比激增34.0%;宝马交付新车23.30万辆,同比增长7.9%;奥迪共销售28.89万辆,同比增长6.9%。

豪华车价格的下探、消费水平的升级以及中国消费者的“面子”心理都是BBA表现强势的原因。

另外,除了奥迪,大众集团下的大众品牌、斯柯达品牌以及保时捷品牌在销量上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应该来讲,德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早,制造水平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此在国内,德系车不论品牌还是产品都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以大众为例,在产品层面不管是朗逸、捷达、速腾等车型,销量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也足以说明大众对于国内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把握准确度很高。

但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大众不断爆出企业丑闻,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车界微视认为,“小赢靠智,大赢靠德”,身为一个大企业,首先应该贯彻企业责任,不能因为蝇头之利而昏了头脑。

日系:随着情感因素的淡化,国内消费者对日系车的反感度也随着下降。

抛开主观看法,日系车的品质以及燃油经济性在国内市场还是有口皆碑的;加上购置税减半政策的促进作用,日系车的小排量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赢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

如轩逸和卡罗拉等车型,上半年的销量超过了14万辆,为日系品牌的销量做出了不少贡献。

7月份是销售淡季,不过三大日系品牌表现依旧抢眼,其中日系三强本田、日产、丰田在华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9.5%、8.9%、5.7%;马自达也凭借新车效应实现了30.2%的增长。

车界微视认为,随着下半年日系各大品牌新车的纷纷上市,日系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销量的增长。

不过随着新车型的推出,日系车的内部拼杀以及与其他品牌的厮杀也将越来越激烈。

美系:别克、雪佛兰和福特是美系在华的重要品牌,其中,别克上半年共销售新车56.85万辆,同比增长30%;雪佛兰共销售22.60万辆,同比下滑28.8%;福特销量56.46万辆,同比增长5%。

而克莱斯勒、林肯、凯迪拉克等品牌销量也实现了小幅增长。

随着竞争的激烈,近年来,美系加紧了在华的步伐,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越来越好。

以往,美系车给人费油的产品印象也随着涡轮增压技术以及车身轻量化技术的应用得到改变。

如今,美系车不论在动力性能方面还是燃油经济性方面,均实现了突破,迎合了市场的消费需求。

应该来讲,在SUV领域,昂科威、昂科拉、自由光、锐界、翼虎等车型的市场表现都不错,而在轿车领域,福睿斯、福克斯、科鲁兹等车型同样也有着较强的实力。

车界微视认为,如果美系品牌持续加强在产品层面的研发和管理,其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韩系:现代和起亚是韩系在华的两大重要品牌,以现代为例,现代在华SUV车型有途胜、ix25,今年的市场表现无可挑剔;主力轿车包括朗动、领动、名图和瑞纳等,除去领动,其余三款车型在华上半年的销量总和超过25万辆。

虽然销量基数较好,但需要看到的是,三款车型的销量均出现了一定的下滑,显得有些后继乏力。

而东风悦达起亚面临的情况更加严峻,除了K3表现较好,K2已没有当年的风采,其余的车型表现也均没什么亮点。

应该来讲,随着国产品牌和日系品牌的双重挤压,韩系车在华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韩系车在品牌方面与德系、日系和美系相比没有优势,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与国产品牌相比,韩系品牌在品质上的优势正在减小,而在价格方面却没有优势。

随着国产车型品质的逐渐提升,车界微视认为,韩系车若不做出相应调整,未来在华的状态将十分尴尬。

法系:国内市场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法系车特立独行,不符合国内的用车需求”。

其实这说明了法系车在国内市场卖不好的主要原因,那就是产品。

法系车在产品细节设计上不符合国内消费者的习惯,外观上也较为特立独行,因此不太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

今年,法系两大品牌-东风标致和雪铁龙,均出现了销量的下滑。

上半年,爱丽舍和标致308,销量分别下滑了12.1%和27.8%;东风标致旗下的SUV车型标致2008和标致3008,市场销售情况也不理想。

此外,法系车的产品更新速度也很慢,以东风标致为例,自去年4月新车上市到现在,都少有新款车型出现。

而在国内市场,新品层出不穷,且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围绕中国消费市场的习惯下功夫,法系车做出的调整缓慢,跟不上市场的节奏,因此表现较为低迷。

应该来讲,法系车不论在产品还是品牌层都有提升的空间。

中国市场庞大,法系没有理由放弃,根据消费者需求造车,加强品牌的建设,法系应不遗余力。

应该来讲,市场在变与不变中趋于平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谁都有许多机会,谁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值得骄傲的是,面对合资品牌的强势,中国品牌依旧展现出了不错的实力。

7月份是下半年的开端,销售情况需要特殊看待,下半年的市场会出现怎样的风云变幻,我们拭目以待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