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首次病程录
支气管肺炎首次病程记录

支气管肺炎首次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支气管肺炎入院日期:2024年1月1日病程:第1天主要症状:患者于1月1日来到急诊科,主诉持续高热、咳嗽、咳痰、胸闷感等症状已有5天。
病程中症状逐渐加重,咳嗽咳痰量增多,伴有痰中带血。
呼吸急促,乏力,食欲减退。
体征检查:体温:39.5℃ 脉搏:110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30/90mmHg神志清楚,呼吸困难,皮肤潮红,双肺呼吸音减弱,湿性啰音可闻及右下肺区。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5×10^9/L C-反应蛋白:50mg/L静脉血气分析:pH 7.32 PaO2 70mmHg PaCO2 45mmHg辅助检查:胸部X线片:右下肺段出现磨玻璃影,右中肺脏有散在斑点状实变。
高辐射CT显示右下肺叶小叶实变,肺实质纹理增多。
诊断:治疗方案:1. 给予氧疗:吸氧6L/min,保持饱和度>92%2.抗生素治疗:静脉注射头孢呋辛1.5g,每6小时1次,共计7天3. 解痰:口服氨溴索15mg,每日3次4.控制症状:口服退热药,对痰药病程进展:支气管肺炎入院第1天患者入住呼吸内科病房,继续给予吸氧,保持氧饱和度稳定在95%以上。
根据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为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0.4g,每日2次,并从第2天开始添加口服喜替平5mg,每日1次,以降低体温。
病程中,患者的咳嗽症状有所缓解,胸闷感减轻,呼吸困难较前有所好转。
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值。
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下降至10×10^9/L,C-反应蛋白下降至20mg/L。
但是,患者仍然感到乏力,胃口不好。
治疗方案调整:1.继续给予氧疗,保持氧饱和度>92%2.继续抗生素治疗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0.4g,每日2次,共计9天3.补充营养,给予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并加强营养支持4.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负衡5.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调整镇咳药、退热药等用量和频次入院第1天的病程记录告一段落,目前患者的症状逐渐好转,但仍需继续治疗,密切观察病情进展。
肺炎患者大病历

肺炎患者大病历患者信息
- 姓名:张三
- 年龄:45岁
- 性别:男性
- 所在地:北京市
就诊记录
1. 就诊日期:2020年1月10日
- 主诉:发热、咳嗽、乏力
- 体温:38.5℃
- 咳嗽性质:干咳
- 其他症状:无明显胸闷、呼吸困难
- 既往病史:高血压,长期口服降压药物
2. 辅助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偏高
- 胸部CT:双肺多发炎性实变影
3. 临床诊断:感染导致的肺炎(COVID-19)
4. 治疗方案:
- 隔离治疗:入院隔离治疗,单间,严格防护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辅助治疗,症状调解、支持治疗- 对症治疗:
- 解热药物:退烧药物控制发热
- 咳嗽药物:止咳药物缓解咳嗽
- 其他支持治疗:增强免疫力,补充营养
5. 治疗效果:
- 病情逐渐好转:体温下降至正常范围,咳嗽减轻
- 病情监测:定期进行胸部CT、血常规等检查
6. 出院计划:
- 病情稳定:体温正常,咳嗽症状明显减少
- 进一步康复:出院后继续隔离治疗,注意休息,饮食调养- 随访指导:定期复诊,注意病情变化,遵循医生建议
结论及建议
根据张三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感染导致的肺炎。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隔离观察,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缓解和好转。
出院后,患者需要进一步康复,继续隔离治疗,并定期复诊监测病情。
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饮食调养,遵循医生的建议,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再次感染。
以上仅为初步诊断和治疗计划,具体治疗方案需与医生进一步协商和制定。
肺炎首次病程录

肺炎首次病程录答案:肺炎首次病程录是一份记录患者首次发病到治疗结束的医疗文档。
它包含了患者病情的详细描述、医生诊断、治疗方案、用药记录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扩展和深入分析: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可以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在肺炎首次病程录中,医生会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辅助诊断。
一般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体征可能包括呼吸急促、呼吸音异常等。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医生会做出肺炎的诊断。
例如,通过胸部X射线或CT扫描可以观察到肺部阴影,从而确认肺炎的存在。
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抗生素、退热药物、镇咳药物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会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和患者的病情而定。
抗生素可以有效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消除感染。
退热药物可以帮助控制患者的发热症状,镇咳药物则可减轻患者的咳嗽。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医生会记录患者所服用的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和频率。
这有助于监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以及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评估。
通过观察和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判断病情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肺炎首次病程录不仅对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还对后续的追踪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通过对大量患者的病程记录进行分析,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肺炎的病理生理过程,提高治疗效果,并且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肺炎的发生。
总结:肺炎首次病程录是一份记录患者肺炎发病期间的重要医疗文档。
它记录了患者的症状、体征、诊断、治疗方案、用药记录以及治疗效果评估。
通过对患者的病程进行详细记录,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同时,病程记录也为后续的追踪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药历-肺炎

胸片提示左下肺野及右肺中叶可见斑片状模糊影,血常规:白细胞10.97×10^9/L,中性粒细胞79.40%,c反应蛋白46.5mg/L”,肾功、电解质、血糖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查体:
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无肿大。头颅无异常。鼻通气良好,扁桃体无肿大,咽部充血。颈软,气管居中,颈部未扪及团块。胸廓无畸形,两侧呼吸运动对称,两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确切干湿鸣音。心腹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2015-06-26
1.病程记录:
患者体温正常,咳嗽,咯痰,咯黄白色粘稠痰,量少。
2.检查回报:
生化全套(血清):谷丙转氨酶:17.6U/L;谷草转氨酶:17.3U/L;白蛋白:47.2g/L;前白蛋白:161mg/L↓;钾:4.49mmol/L;钠:139.6mmol/L。
3.用药情况:
继续抗感染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
社区性获得性肺炎(CAP),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应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患者为青年,且已在院外自行口服抗菌药物,因此在入院后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抗生素的抗菌谱应尽量覆盖可能感染的细菌。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荐,患者可以选用的抗菌药物包括:1.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用大环内酯类;2.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单用或联用大环内酯类;3.氟喹诺酮类单用或联用大环内酯类。鉴于患者入院前自行口服“阿奇霉素”疗效不佳,住院医师选择了头孢菌素类“头孢硫脒”作为抗感染初治药物,给药方案为2g,bid,ivgtt,该给药方案符合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特点,能取得较好的抗菌效果。
药物治疗监护计划:
支气管肺炎首次病程记录

支气管肺炎首次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支气管肺炎患者:XXX年龄:XX岁性别:女入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诉:咳嗽、咳痰、发热4天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颜面无菲躲蓝紫,卧床休息,病危标志无。
查体:体温XX°C,呼吸频率XX次/分钟,心率XX次/分钟,血压XXX mmHg,氧饱和度XX%。
颈部无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呼吸道无异常啰音,双侧肺呼吸音增粗,可闻及各段支气管支气管呼吸音及湿罗音,刺激性咳嗽,心脏听诊无异常。
辅助检查:1.血常规:WBCXX×10^9/L,中性粒细胞XX%,淋巴细胞XX%,血小板XX×10^9/L,HbXXg/L。
2.咯痰常规:粘稠,混浊,白细胞(+),红细胞(+)。
3.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增多,散在斑片状阴影。
4.肺功能检查:弥散功能减低,气流受限。
初步诊断:支气管肺炎。
治疗方案:1.抗生素治疗: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XXXg q8h,辅以口服利福平XXXmg tid。
2.祛痰:利舒酮XXXmg q8h静脉滴注。
3.支气管扩张:沙丁胺醇XXXug q4h静脉滴注。
4.镇痛:吗啡XXXmg q6h静脉滴注。
5.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给予液体支持,维持水电解负平衡。
观察指标:1.监测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2.观察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的变化。
3.每日进行肺部听诊,观察罗音、呼吸音等的变化。
4.监测血常规、肺功能、血气分析等指标。
病程进展:第二天,患者体温降至XX°C左右,呼吸频率保持在XX次/分钟左右,咳嗽咳痰减轻,颜面潮红,神志清楚,心率XX次/分钟,血压XXX/XXX mmHg,氧饱和度XX%。
血常规示WBCXX×10^9/L,中性粒细胞XX%,淋巴细胞XX%,HbXXg/L,血小板XX×10^9/L。
咯痰常规示:咯痰量逐渐减少,粘稠,白细胞(±),红细胞(±)。
第三天,患者体温进一步降至XX°C左右,呼吸频率保持在XX次/分钟左右,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无胸闷,神志清楚,活动能力改善,心率XX次/分钟,血压XXX/XXX mmHg,氧饱和度XX%。
(完整word版)住院病历--肺炎

住院病历姓名:陈--—性别:男年龄:50岁民族:布依族职业:务农婚姻:已婚籍贯:*** -——住址:--镇——村-—组入院日期:2013年6月26日记录日期:2013年6月26日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主诉:畏寒、发热伴咳嗽、咯痰10+天现病史:患者于10天前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8.0℃左右,伴咳嗽、咯痰,为阵发性咳嗽,痰为黄色脓性痰,量中,且感乏力、全身肌肉酸痛不适,经自行不规则口服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无明显好转而来本院就诊,门诊诊断为“肺炎"而收入住院。
病程中无胸痛、气急、盗汗、咯血,无心悸、胸闷,发病后精神、食欲欠佳,睡眠可,大便小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无食物、药物等过敏史,无手术、重大外伤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本地,未长期居住外地,无疫水接触史,无烟酒等特殊嗜好。
婚育史:26岁结婚,生育3子女,配偶及子女健康。
家族史:家族中无传染病接触史、无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T: 39。
0℃ P:84次/分 R: 20次/分 Bp: 130/85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取半卧位,体检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皮疹、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
眼睑无浮肿,结膜不充血,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无畸形,无脓性分泌物.鼻无畸形,通气良好.口唇不发绀,口腔粘膜无溃疡,咽不充血,扁桃体不肿大。
颈部对称,颈软,颈静脉不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
胸廓两侧对称,无畸形、压痛,胸壁静脉不曲张,两侧呼吸运动均匀对称,无肋间隙增宽或狭窄。
两侧语颤对称,未触及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
右中、下肺叩诊轻度浊音.右中、下肺呼吸音轻度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
5cm,搏动范围不弥散。
未触及震颤。
心浊音界不扩大。
心率74次/分,律齐,心音不减弱,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肺炎住院病历及病程记录

肺炎住院病历及病程记录病历记录姓名:XXX性别:男年龄:50岁入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诉:发热、咳嗽、乏力三天。
现病史:患者自三天前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和乏力,体温持续在38.5℃以上,咳嗽为干咳,伴有轻度气促。
患者自行口服退烧药后,体温下降,但症状并未缓解。
患者未去过流行病区,无与疫情相关的接触史。
既往史:患者无基础疾病史,无手术史。
家族史:患者无家族性疾病史。
个人史:患者近期未外出,以家庭为主要活动场所,饮食规律,未饮酒、不吸烟。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颜面表情自如,皮肤和黏膜无黄染,心跳齐率,未闻及心音异常。
腹部无压痛,无肝脾肿大。
肺部可闻及弥漫性粗糙湿罗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8.5×10^9/L,淋巴细胞计数3×10^9/L,血红蛋白130g/L,血小板数180×10^9/L。
CRP:阳性(>10mg/L)。
血电解质:正常。
肝功能:ALT 32 U/L,AST 30 U/L,TBIL 13 μmol/L,DBIL 4μmol/L,ALP 95 U/L,TP 75 g/L,ALB 40 g/L。
肾功能:尿素氮6.0 mmol/L,肌酐85 μmol/L,尿酸300 μmol/L。
C反应蛋白:20 mg/L。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初步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
治疗方案:1.对症支持治疗,消炎退热。
2.注射病毒抑制剂:利巴韦林。
3.加强治疗观察,定期监测血气分析、病毒核酸检测等指标。
4.卧床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病程记录第1天:患者入院后,查体显示双肺纹理增粗,可闻及部分湿罗音。
经血常规和血气分析等检测,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C反应蛋白阳性。
经胸部CT扫描,显示右肺下叶存在多个斑点状浸润影。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
入院记录肺炎

入院记录肺炎患者姓名:XXX 病历号:XXX入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诉: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发热三天,伴有胸闷、乏力等症状,故来院就诊。
既往病史:患者无过敏史,无手术史。
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托拉塞米,血压稳定控制。
现病史:患者自述近日出现寒战、咳嗽、气促等症状,伴有低热,因症状加重,体温升高,才前来就诊。
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食欲减退,出现肺部不适感,近日开始一直胸闷且气喘,活动耐受力明显下降。
体格检查:体温:38.5℃脉搏:96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40/90mmHg心率:正常头颈部:无颈部淋巴结肿大。
胸部:听诊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呼吸音减弱。
腹部:软,无压痛,无包块。
四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5%淋巴细胞比例:10%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内。
2. 胸部X线检查:肺部显示双侧散在斑片状浸润阴影,以右下肺为主。
3. 咽拭子检查:采集的咽拭子标本检测结果阴性。
初步诊断:根据患者的主诉、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合流行病史,初步诊断为肺炎。
治疗方案:1. 给予氧疗,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4%以上。
2. 抗生素治疗:静脉推注头孢呋辛2g,每6小时一次。
3. 对症支持治疗:使用解热药物降低体温,糖皮质激素减轻肺部炎症反应,镇咳药缓解咳嗽症状。
预后评估:根据患者的体征、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预计治疗后患者症状将逐渐缓解并好转。
观察和治疗计划:1. 继续监测患者体温、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
2. 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炎症指标的变化。
3. 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出院计划:预计患者病情好转后,症状缓解,体温恢复正常,呼吸困难减轻,将进行出院评估并制定出院计划。
患者教育:1. 完成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并配合医生的随访。
2. 注意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
3. 出院后继续进行康复锻炼,增强体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殷昌群性别:女年龄: 53岁科别: 内科床号: 6 住院号数:
2011-9-9 09:30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因“反复咳嗽1+天”入院。
病史可靠即录
㈠病历特点: 患者于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无痰,偶伴发热(具体不详),时有气促,无呼吸困难,在家自服消炎药(具体不详),症状无缓解;遂来本院门诊,拟“支气管肺炎”收住我科。
病后,患者睡眠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一般健康状况:良好,无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
生于本乡,无长期外地居住史。
无特殊嗜好。
无家族遗传病史。
个人史:出生生长于本乡,生活条件好,无疫水、疫区涉足史,无不良嗜好。
家族史:无家族传染性、遗传倾向性疾病史。
月经生育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
T 37.5 ℃、 P 80次/分、 R 21 次/分、 Bp120/80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 ,营养良好,面容自如,主动体位,呼吸稍促。
皮肤湿,弹性正常,无水肿,无黄疸,无皮疹,无出血点,毛发分布正常。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无压痛。
头颅无畸形、无肿块。
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无混浊,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
耳无畸形,外耳道无分泌物。
双侧乳突无压痛,双耳听力正常。
鼻无畸形,通气好,无分泌物,各鼻副窦均无压痛。
口唇无发绀,齿龈无出血、无溢脓。
口腔粘膜无出血点、无溃疡,咽稍充血,扁桃体正常。
颈软对称,无颈静脉怒张、无异常搏动,甲状腺正常,气管居中。
胸廓两侧对称,无局部突出、无凹陷,无胸壁静脉曲张。
两侧呼吸动度相等,肋间隙无增宽、无变窄。
两侧语音震颤相等,无胸膜摩擦感。
两肺叩诊音清、呼吸音粗,可闻及中量湿罗音,未闻及哮鸣音。
心前区无隆起,触诊无震颤,心浊音界正常,心率 80 次/分,心律整齐。
心脏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
腹平坦,对称,腹壁静脉无怒张,无皮疹、无瘢痕、无肠型、无局限性隆起。
全腹柔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无振水
姓名: 殷昌群性别:女年龄: 53岁科别: 内科床号: 6 住院号数:
音。
胆囊:未触及,肝脏:未触及,脾脏:未触及,双肾:未触及。
肝浊音界存在,肝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
肠鸣音正常,无血管杂音,外生殖器未查,肛门未查。
脊柱弯曲度正常,无畸形,活动自如。
无压痛、无叩击痛。
四肢其余各关节无红肿,无肌肉萎缩,活动自如。
无水肿,生理征存在。
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情况:暂缺。
(二)初步诊断: 支气管肺炎
1、诊断依据:患者因“反复咳嗽1+天。
”入院。
体查T 37.5℃,咽充血,两肺叩诊音清、
呼吸音粗,可闻及中量湿罗音,未闻及哮鸣音。
2、鉴别诊断: 本病常同肺结核、肺癌等相鉴别但目前症状、体征不支持故暂不考虑。
㈢诊疗计划:
1、完善相关检查:B超、胸部X线等;
2、予抗炎、止咳、营养及对症治疗;
住院医师:
2013-5-3 09:30
患者入院第二天,无发热、咳嗽、咳痰无气促,无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等不适。
体查:T 36.8.℃,两肺叩诊音清、呼吸音粗,可闻及中量湿罗音。
心腹未见明显阳性体诊发现。
治疗同前,继观。
医师:2013-5-4 09:30
患者仍诉发热、咳嗽、咽痛但较入院明显减轻,余无特殊。
体查:T 37.6℃,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两肺叩诊音清、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罗音。
心腹阴性。
治疗上
姓名: 殷昌群性别:女年龄: 53岁科别: 内科床号: 6 住院号数:
无更改,继观。
医师:2013-5-5 09:00
患者未诉特殊不适,偶有无痰性干咳无发热、胸闷、气促、心悸无恶心、呕吐。
体查:T 37。
2.℃,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 82 次/分,心律整齐。
心脏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治疗同前,继观。
医师:2013-5-6 09:00
患者自诉病情好转,无发热、咳嗽、咳痰无胸闷、气促、心悸无恶心、呕吐等不适。
体查:。
两肺叩诊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率 82 次/分,心律整齐。
心脏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肝浊音界存在,肝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
肠鸣音正常。
给患者交待出院医嘱后办理出院。
医师签名:
姓名: 殷昌群性别:女年龄: 53岁科别: 内科床号: 6 住院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