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计算题汇总

合集下载

计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量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量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物理学B. 化学C. 测量和测量设备D. 生物学2. 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A. 米B. 千克C. 秒D. 安培3. 在测量中,误差的来源主要有:A. 测量者B. 测量设备C. 环境因素D. 所有上述因素4. 以下哪个不是测量误差的类型?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5. 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通常由哪个参数来表示?A. 分辨率B. 灵敏度C. 误差D. 精度6. 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是指:A. 仪器对被测量变化的响应能力B. 仪器的最小可测量值C. 仪器的测量范围D. 仪器的稳定性7. 测量数据的记录应遵循什么原则?A. 记录数据时可以进行四舍五入B. 记录数据时应该保留有效数字C. 记录数据时应该使用科学记数法D. 记录数据时应该使用原始数据8. 在进行测量时,以下哪个操作是错误的?A. 使用校准过的测量设备B. 测量前预热设备C. 测量时忽略环境条件D. 测量后记录数据9.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是指:A. 测量结果的误差B. 测量结果的不稳定性C. 测量结果的可信度D. 测量结果的不精确度10. 测量数据的分析中,以下哪个方法不是用于减少随机误差的?A. 重复测量B. 取平均值C. 使用更高精度的仪器D. 增加测量次数答案:1-5 C A D C D 6-10 A B C C 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计量学中的“量”是指具有______的物理量。

2. 测量误差的分类包括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______。

3. 测量仪器的精度通常由______来表示。

4. 测量数据的记录应遵循______原则。

5. 测量数据的分析中,重复测量和取平均值可以减少______误差。

答案:1. 量值 2. 粗大误差 3. 误差 4. 有效数字 5. 随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计量计价试题及答案

计量计价试题及答案

计量计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计量计价的基本原则是()。

A. 公开、公平、公正B. 合理、科学、准确C. 经济、效率、效益D. 合法、合规、合情答案:B2. 下列关于工程量清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B. 工程量清单仅包含工程的物理量C. 工程量清单应由投标人编制D. 工程量清单不需要反映工程的实际成本答案:A3. 计价方式中的“固定总价合同”指的是()。

A. 合同总价在合同执行期间不可调整B. 合同总价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调整C. 合同总价根据市场价格波动进行调整D. 合同总价根据工程进度进行调整答案:A4. 在工程计价中,通常采用的计价依据不包括()。

A. 工程量清单B. 施工图纸C. 市场价格信息D. 施工单位的财务报表答案:D5. 工程变更导致的成本调整,应依据()进行。

A. 变更令B. 施工日志C. 工程验收报告D. 施工单位的财务报表答案:A二、填空题1. 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根据__________和__________确定工程量。

答案:施工图纸、施工方案2. 工程计价的基本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工料单价法、综合单价法、总价法3. 合同价格调整的方式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价格水平调整、工程变更调整、索赔调整三、简答题1. 简述工程量清单的作用及其编制原则。

答:工程量清单是工程项目招标和合同管理的重要文件,它详细列出了工程项目中的各项工作内容和相应的工程量,为工程计价和结算提供了依据。

编制工程量清单的原则包括准确性、完整性、明晰性和合法性。

准确性要求清单中的工程量与实际施工需求相符;完整性要求清单涵盖工程项目的所有工作内容;明晰性要求清单表达清楚、易于理解;合法性要求清单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 说明固定总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的区别。

数学量与计量试题

数学量与计量试题

数学量与计量试题1. 60吨=()千克.A.600B.60000C.6000【答案】B【解析】把吨化成千克要乘上它们单位间的进率1000.据此解答.解:60吨=60×1000千克=60000千克.故答案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名数改写的知识:把高级单位上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上的数,要乘它们单位间的进率.2.一段公路长1千米80米,也就是长()A.1080米B.1008米C.1800米D.100080米【答案】A【解析】本题是长度的单位换算,由复名数化单名数,把1千米乘进率1000化成1000米,再与80米相加即可.解:1千米80米=1080米;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长度的单位换算,把1千米化成1000米再与80米相加即可.3.一个鸡蛋大约重多少?()A.6克B.60克C.600克【答案】B【解析】根据生活经验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个鸡蛋重应用“克”做单位,大约是60克,据此解答.解:一个鸡蛋大约重60克;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4.3元5角2分=元1米45厘米=米3.7元=元角1.25米=米分米厘米.【答案】3.52,1.45,3,7,1,2,5【解析】把3元5角2分化成元数,用2除以进率100,加上5除以进率10,再加上3,即可;把1米45厘米化成米数,用45除以进率100,然后再加上1即可;把3.7元化成复名数,整数部分3就是元数,然后把0.7化成角数,用0.7乘进率10;把1.25米化成复名数,整数部分1就是米数,0.2乘进率10就是分米数,0.05乘进率100就是厘米数,即可得解.解:3元5角2分=3.52元1米45厘米=1.45米3.7元=3元 7角1.25米=1米 2分米 5厘米;故答案为:3.52,1.45,3,7,1,2,5.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单位间的进率.5.妈妈体重大约52克.(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妈妈的体重,因为数据是52,应用“千克”做单位,是52千克.解:妈妈的体重大约52千克;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6.(2012•德阳模拟)把1.2千克:24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答案】50:1,50【解析】先把1.2千克换算单位,即1.2千克=1.2×1000=1200克,然后根据比的意义,再一步步化简和求比值.解:1.2千克:24克=1200克:24克=1200:24=50:1,比值是:50:1=50÷1=50.故填:50:1,50.点评:根据题意,先把比的前项后项统一单位,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7.写出与等式左边相等的小数.6元8角=元50厘米=米280克=千克28分米=米7吨900千克=吨.【答案】6.8,0.5,0.28,2.8,7.9.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解析】(1)是人民币的单位换算,由复名数化单名数,把8角除以进率10化成0.8元,再与6元相加.(2)、(4)是长度的单位换算都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其中(2)进率是100;(4)进率是10.(3)、(5)是质量的单位换算.其中(3)由低级单位克化高级单位千克,除以进率1000;(5)由复名数化单名数,把900千克除以进率1000化成0.9吨,再与7吨相加.解:(1)6元8角=6.8元(2)50厘米=0.5米(3)280克=0.28千克(4)28分米=2.8米(5)7吨900千克=7.9吨故答案为:6.8,0.5,0.28,2.8,7.9.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8.2米﹣3分米=分米 6千米﹣4000米=米7毫米+3毫米=厘米 75厘米﹣25厘米=分米3厘米+2毫米=毫米 1吨﹣200千克=千克5吨﹣2000千克=千克 6200千克﹣3200克=千克300千克+1700千克=吨 500克+500克=千克.【答案】17,2000,1,5,32,800,3000,6196.8,2,1【解析】(1)把2米换算成分米作单位的数,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2)把6千米换算成米作单位的数,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3)先计算7毫米+3毫米=10毫米,把10毫米换算成厘米作单位的数,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10;(4)先计算75厘米﹣25厘米=50厘米,把50厘米换算成分米作单位的数,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10;(5)把3厘米换算成毫米作单位的数,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6)把1吨换算成千克作单位的数,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7)把5吨换算成千克作单位的数,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8)把3200克换算成千克作单位的数,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9)先计算300千克+1700千克=2000千克,把2000千克换算成吨作单位的数,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10)先计算500克+500克=1000克,把1000克换算成千克作单位的数,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解:根据题意可得:(1)2×10=20;2米=20分米,20分米﹣3分米=17分米;所以,2米﹣3分米=17分米;(2)6×1000=6000;6千米=6000米;6000米﹣4000米=2000米;所以,6千米﹣4000米=2000米;(3)7毫米+3毫米=10毫米;10÷10=1;10毫米=1厘米;所以,7毫米+3毫米=1厘米;(4)75厘米﹣25厘米=50厘米;50÷10=5;50厘米=5分米;所以,75厘米﹣25厘米=5分米;(5)3×10=30;3厘米=30毫米,30毫米+2毫米=32毫米;所以,3厘米+2毫米=32毫米;(6)1×1000=1000;1吨=1000千克;1000千克﹣200千克=800千克;所以,1吨﹣200千克=800千克;(7)5×1000=5000;5吨=5000千克;5000千克﹣2000千克=3000千克;所以,5吨﹣2000千克=3000千克;(8)3200÷1000=3.2;3200克=3.2千克;6200千克﹣3.2千克=6196.8千克;所以,6200千克﹣3200克=6196.8千克;(9)300千克+1700千克=2000千克;2000÷1000=2;2000千克=2吨;所以,300千克+1700千克=2吨;(10)500克+500克=1000克;1000÷1000=1;1000克=1千克;所以,500克+500克=1千克.故答案为:17,2000,1,5,32,800,3000,6196.8,2,1.点评:单位之间的换算,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带有单位名称的数进行计算,要先换算成统一单位,然后再进一步计算.9.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5元2角9分+7元9角4分4米5厘米﹣1米36厘米.【答案】13.23元,2.69米【解析】(1)是人民币的名数计算,由复名数化成单名数再计算.把角数除以进率10化成元数,把分数除以进率100化成元数,把元数相加化成单名数再计算.(2)是长度的名数计算,由复名数化成单名数再计算.把厘米数除以进率100化成米数,米数相加化成单名数再计算.解:(1)5元2角9分+7元9角4分=5.29元+7.94元=13.23元;(2)4米5厘米﹣1米36厘米=4.05米﹣1.36米=2.69米;故答案为:13.23元,2.69米.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人民币的单位换算、长度的单位换算.注意单位间的进率;名数计算通常把复名数化成单名数再计算.10.丁丁用一把20厘米长的学生尺量电脑显示器的长度,量了2次,还多4厘米.电脑显示器长多少厘米?合几分米几厘米?【答案】电脑显示器长44厘米,4分米4厘米【解析】量了两次,即为20×2=40厘米,再加上多出的4厘米,即为电脑显示器的长.解:20×2+4,=40+4,=44(厘米),=4分米4厘米;答:电脑显示器长44厘米,4分米4厘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量了2次”的意义,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11. 3090千克 3900克 3吨900千克 9030克>>>.【答案】3吨900千克,3090千克,9030克,3090克【解析】首先统一质量单位,把复名数3吨900千克化成3900千克,把9030克除以进率1000化成9.03千克,把3900克除以进率1000化成3.9千克,再根据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解:3吨900千克>3090千克>9030克>3090克;故答案为:3吨900千克,3090千克,9030克,3090克.点评:本题是考查质量的单位换算、整数的大小比较.注意名数的比较要先统一单位再比较.12.直接写出下列各比化简后的最简单的整数比:(1)0.3吨:150千克=(2)0.6:=【答案】2:1,9:10【解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解:(1)0.3吨:150千克,=300千克:150千克,=300:150,=(300÷150):(150÷150),=2:1;(2)0.6:,=(0.6×3):(×3),=1.8:2,=(1.8×5):(2×5),=9:10.故答案为:2:1,9: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13.化简比.1.8:2.4 1.2吨:750千克.【答案】20:21 3:4 8:5【解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第三个小题先把比的前项1.2吨换算成1200千克,再根据化简比的方法化简比即可.解:(1):,=(×:(×24),=20:21;(2)1.8:2.4,=(1.8×5):(2.4×5),=9:12,=3:4;(3)1.2吨:750千克,=1200千克:750千克,=(1200÷150):(750÷150),=8:5.点评:此题考查化简比的方法,注意化简比的结果仍是一个比;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还要注意如果比的前后项是名数的,要先把单位化统一再求化简比.14.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13千米500米﹣9千米30米16千克80克+8千克42克.【答案】4.47千米 24.122千克【解析】(1)先把13千米500米换算成13.5千米,把9千米30米换算成9.03千米,进而相减得解;(2)先把16千克80克换算成16.08千克,把8千克42克换算成8.042千克,进而相加得解.解:(1)13千米500米﹣9千米30米,=13.5千米﹣9.03千米,=4.47千米;(2)16千克80克+8千克42克,=16.08千克+8.042千克,=24.122千克.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和名数的简单计算,要注意在做名数的计算题时,要先把名数的单位化统一后再计算;要注意题目要求,用小数计算,就需要把复名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15.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答案】克;千克;吨【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苹果的质量用“克”做单位;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猴子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鲸鱼的质量用“吨”作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解:如图所示:故答案为:克;千克;吨.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16.一桶油有7吨,上午卖了2吨460千克,下午卖了4吨4千克,还剩多少吨?(用小数计算)【答案】还剩0.536吨【解析】根据减法的意义,用总吨数减去上午卖的吨数,再减去下午卖的吨数,即能求得还剩多少吨.解:2吨460千克=2.46吨,4吨4千克=4.004吨;7﹣2.46﹣4.004=4.54﹣4.004,=0.536(吨);答:还剩0.536吨.点评:本题要求用小数计算,所以要以“吨”为单位进行计算.17.(2012•河西区模拟)1000克棉花和一千克铁一样重..【答案】正确【解析】1000克棉花和一千克铁的单位不统一,纺一单位后再进行比较.据此解答.解:1000克=1千克,1千克=1千克.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统一单位后再进行比较.让学生走出日常生活中铁比棉花重的误区.18.3米=分米 70分米=米 4000千克=吨 6千克=克吨=5000千克 2000米=千米 10千米=米 400毫米=厘米.【答案】30;7;4;6000;5;2;10000;40【解析】(1)把3米换算成分米数,用3乘进率10;(2)把70分米换算成米数,用70除以进率10;(3)把4000千克换算成吨数,用4000除以进率1000;(4)把6千克换算成克数,用6乘进率1000;(5)把5000千克换算成吨数,用5除以进率1000;(6)把2000米换算成千米数,用2000除以进率1000;(7)把6千米换算成米数,用10乘进率1000;(8)把400毫米换算成厘米数,用400除以进率10.解:(1)3米=30分米;(2)70分米=7米;(3)4000千克=4吨;(4)6千克=6000克;(5)5吨=5000千克;(6)2000米=2千米;(7)10千米=10000米;(8)400毫米=40厘米.故答案为:30;7;4;6000;5;2;10000;40.点评:考查了单位换算,解决单位换算题的关键是确定要换算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然后根据“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的办法进行换算.19. 1千克的棉花比1000克的铁轻.(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据此解答.解:1000克=1千克,所以1千克的棉花和1000克铁一样重.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关键是让学生走出铁比棉花重的误区.20. 1千克=克 1吨=千克3000千克=吨 6000克=千克6千克=克 4吨=千克.【答案】1000,1000,3,6,6000,4000【解析】运用重量单位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进行解答即可,1千克=1000克,1000克=1千克.1吨=1000千克.解: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3000千克=3吨 6000克=6千克6千克=6000克 4吨=4000千克.故答案为:1000,1000,3,6,6000,4000.点评:本题考查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转化.21.1厘米=毫米1分米=厘米1米=厘米1千米=米1吨=千克.【答案】10,10,100,1000,1000【解析】除(5)是质量的单位换算外,都是长度的单位换算,且都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其中(1)、(2)进率是10;(3)进率是100;(4)进率是1000.(5)由高级单位吨化低级单位千克,乘进率1000.解:(1)1厘米=10毫米;(2)1分米=10厘米;(3)1米=100厘米;(4)1千米=1000米;(5)1吨=1000千克;故答案为:10,10,100,1000,1000.点评:本题是考查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质量单位间的进率,需要记住.22.千米也叫,它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测量较远的路程时,一般用作单位,1千米=米.【答案】公里,千米,1000【解析】千米也叫公里,它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测量较远的路程时,一般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解:千米也叫公里,它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测量较远的路程时,一般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1000米.故答案为:公里,千米,1000.点评:本题是考查长度及长度单位、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属于基础知识,要记住.23. 1千克冰比1千克水重.(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既然冰和水都重1千克,那就说明1千克冰和1千克水一样重,由此做出判断.解:由分析可知:1千克冰和1千克水一样重;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1千克冰和1千克水比轻重,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24. 30吨40千克 3040千克 30吨400千克 3004千克<<<.【答案】3004千克,3040千克,30吨40千克,30吨400千克【解析】本题是质量的名数大小比较,不同单位的名数大小比较,要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根据整数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解:30吨4千克=30004千克,30吨400克=30400千克,因此,3004千克<3040千克<30吨40千克<30吨400千克.故答案为:3004千克,3040千克,30吨40千克,30吨400千克.点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化成成什么单位要灵活掌握.25.一瓶矿泉水重500克,瓶矿泉水重5千克.【答案】10【解析】先将5千克化成克数,再看5000克里面包含多少瓶500克的矿泉水,用除法计算即可.解:5千克=5000克,5000÷500=10(瓶),答:10瓶矿泉水重5千克.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整数除法的应用,关键是要注意统一单位.26. 6500千克=吨千克.【答案】6,500【解析】把6500千克换算成复名数,用6500除以进率1000,商就是吨数,余数就是千克数.解:6500千克=6吨500千克.故答案为:6,500.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27.翡翠山湖小学运动场一圈是400米,是分米.【答案】4000【解析】本题是长度的单位换算,可把400米乘进率10化成4000分米.解:400米=4000分米因此,翡翠山湖小学运动场一圈是400米,是4000分米;故答案为:4000点评:本题是考查长度的单位换算,由高级单位米化低级单位分米,要乘进率10,28.毫米﹣9厘米=9毫米.【答案】99【解析】根据题意,先把9厘米换算成毫米作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要求几毫米减9厘米=9毫米,用差9毫米加上减数9厘米即可.解:根据题意可得:9×10=90;所以,9厘米=90毫米;9毫米+9厘米,=9毫米+90毫米,=99毫米;所以,99毫米﹣9厘米=9毫米.故答案为:99.点评:根据题意,先换算成统一单位,然后再根据被减数=减数+差进行解答即可.29. 2000克的冰一定比2千克的棉花重..【答案】错误【解析】根据题意,把2000克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2000÷1000=2;2000克=2千克;2000克的冰就是2千克的冰;2千克的冰与2千克的棉花一样重;所以,2000克的冰一定比2千克的棉花重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点评:先把不同单位换算成统一单位,然后再根据题意进一步解答即可.30. 15000Kg=t,千克=5吨.【答案】15,5000【解析】(1)把15000千克化成吨数,用15000除以进率1000;(2)把5吨化成千克数,用5乘进率1000;即可得解.解:(1)15000÷1000=15(t),所以15000Kg=15t;(2)5×1000=5000(千克),所以 5000千克=5吨;故答案为:15,5000.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31.60毫米=厘米 8米=分米4000千克=吨 3米﹣24分米=分米28毫米+52毫米=毫米=厘米.【答案】6,80,4,6,80,8【解析】除(3)外都是长度的单位换算与计算.(1)由低级单位毫米化高级单位厘米,除以进率10;(2)由高级单位米化低级单位分米,乘进率10;(4)把3米乘进率10化成30分米,再与24分米相减即可;(5)28毫米与52毫米的和是80毫米,除以进率10化成厘米即可.解:(1)60毫米=6厘米;(2)8米=80分米;(3)4000千克=4吨;(4)3米﹣24分米=6分米;(5)28毫米+52毫米=80毫米=8厘米;故答案为:6,80,4,6,80,8.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把不同的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32. 2080cm=m.【答案】20.8【解析】1米=100厘米,把低级单位数化成高级单位数,要除以它们间的进率100.解:2080÷100=20.8,2080厘米=20.8米,故答案为:20.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及换算.33.一包洗衣粉的重量是500克,2包洗衣粉的重量是克,合千克.【答案】1000,1【解析】一包洗衣粉的重量是500克,2包洗衣粉的重量是多少克,就是求2个500是多少,然后再把克化成千克.据此解答.解:500×2=1000(克)=1千克.故答案为:1000,1.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2包洗衣粉的重量,再根据单位之间互化的方法求出是多少千克.34. 990克再添上克正好是1千克.【答案】10【解析】先把1千克换算成1000克,再计算出990比1000少多少克,就需要添上多少克,据此列式为1000克﹣990克=10克.解:1千克=1000克,1000克﹣990克=10克,答:再添上10克正好是1千克.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名数的改写以及计算的方法.35.在横线里填上“>”、“<”或“=”3000克3千克 2吨2千克 600克5千克.【答案】=,>,<【解析】先统一单位,再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据此解答.解:(103000克=3千克,所以3000克=3千克,(2)2吨=2000千克,2000千克>2千克,所以2吨>2千克,(3)5千克=5000千克,600克<5000千克,所以600克<5千克.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大小.36. 300米比2千米要短..【答案】正确【解析】因为2千米=2000米,300米<2000米,所以300米比2千米要短;据此判断即可.解:由分析知:300米比2千米要短,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考查了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即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应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37.1米70厘米=米 7千克560克=千克7元4角2分=元 10吨80千克=吨.【答案】1.7,7.56,7.42,10.08【解析】(1)由复名数化单名数,把70厘米除以进率100化成0.7米,再与1米相加.(2)由复名数化单名数,把560克除以进率1000化成0.56千克,再与7千克相加.(3)由复名数化单名数,把4角除以进率10化成0.4元,2分除以进率100化成0.02元,再与7元相加.(4)由复名数化单名数,把80千克除以进率1000化成0.02吨,再与10吨相加.解:(1)1米70厘米=1.7米;(2)千克560克=7.56千克;(3)7元4角2分=7.42元;(4)10吨80千克=10.08吨.故答案为:1.7,7.56,7.42,10.08.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38.5吨=千克 6分米=厘米 1吨+400千克=千克 1米﹣4分米=分米40毫米=厘米 3千米=米 8000千克=吨 400米+600米=千米.【答案】5000,60,1400,6,4,3000,8,1【解析】(1)是质量的单位换算,由高级单位吨化低级单位千克,乘进率1000.(2)是长度单位的换算,由高级单位分米化低级单位厘米乘进率10.(3)是质量的单位换算与计算,把1吨乘进率1000化成成1000千克,再与400千克相加.(4)是长的单位换算与计算,把1米乘进率10化成10分米,再与4分米相减.(5)是长度的单位换算,由低级单位毫米化高级单位厘米,除以进率10.(6)是长度的单位换算,由高级单位千米化低级单位米,乘进率1000.(7)是质量的单位换算,由低级单位千克化高级单位吨,除以进率1000.(8)是长度的单位换算与计算,左边相加后再化成高级单位千米.解:(1)5吨=5000千克;(2)6分米=60厘米;(3)1吨+400千克=1400千克;(4)1米﹣4分米=6分米;(5)40毫米=4厘米;(6)3千米=3000米;(7)8000千克=8吨;(8)400米+600米=1千米;故答案为:5000,60,1400,6,4,3000,8,1.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39. 12吨<1200千克..【答案】错误【解析】先把吨化成千克,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大小.据此解答.解:12吨=12×1000千克=12000千克,12000千克>1200千克,所以12吨>1200千克.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40.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12厘米+18厘米=分米; 5千米﹣3000米=米;8800千克﹣800千克=吨.【答案】3,2000,8【解析】(1)先计算12厘米+18厘米=30厘米,再把30厘米换算成分米数,用30除以进率10得3分米;(2)先把5千米换算成米数,用5乘进率1000得5000米,再用5000米﹣3000米=2000米;(3)先计算8800千克﹣800千克=8000千克,再把8000千克换算成吨数,用8000除以进率1000得8吨.解:(1)12厘米+18厘米=30厘米=3分米;(2)5千米﹣3000米=5000米﹣3000米=2000米;(3)8800千克﹣800千克=8000千克=8吨.故答案为:3,2000,8.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简单计算,要注意在做名数的计算题时,要先把名数的单位化统一后再计算.41.9分米=米;3角=元.【答案】0.9,0.3【解析】(1)是长度的单位换算,由低级单位分米化高级单位米,除以进率10.(2)是人民币的单位换算,由低级单位角化高级单位元,除以进率10.解:(1)9分米=0.9米;(2)3角=0.3元;故答案为:0.9,0.3.点评:本题是考查长度的单位换算、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42.比1米少2厘米是8厘米..【答案】×【解析】1米=100厘米,根据减法的意义可知,比1米少2厘米是100﹣2=98厘米.解:1米=100厘米,100﹣2=98(厘米).故比1米少2厘米是98厘米.故比1米少2厘米是8厘米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43. 70毫米=米 0.46吨=千克4.08吨=吨千克 5米4厘米=米.【答案】0.07,460,4,80,5.04【解析】(1)、(4)是长度的单位换算.(1)由低级单位毫米化高级单位米,除以进率1000;(4)由复名数化单名数,把4厘米除以进率100化成0.04米,再与5米相加.(2)、(3)是质量的单位换算.(2)由高级单位吨化低级单位千克,乘进率1000;(3)由单名数化复名数,4.08吨看作4吨与0.08吨的和,把0.08吨乘进率1000化成80千克,再与4吨写在一起.解:(1)70毫米=0.07米;(2)0.46吨=460千克;(3)4.08吨=4吨80千克;(4)5米4厘米=5.04米;故答案为:0.07,460,4,80,5.04.点评:本题是考查质量的单位换算、长度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44. 6000米+7000米=千米 5千米﹣2000米=米.【答案】13,3000【解析】先计算(6000米+7000米)得13000米,再把13000米换算成千米数,用13000除以进率1000得13千米;先把5千米换算成米数,用5乘进率1000得5000米;再计算(5000米﹣2000米)得3000米.解:6000米+7000米=13千米;5千米﹣2000米=3000米.故答案为:13,3000.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简单计算,要先把参加运算的名数的单位转化统一后,再进行计算.45.千克和千米都是长度单位..【答案】错误【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千克是质量单位,千米是长度单位;据此判断即可.解:千克是质量单位,千米是长度单位;所以千克和千米都是长度单位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区分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46. 4700千克﹣700千克=吨;1厘米﹣7毫米=毫米;1吨﹣200千克=千克;950米+1050米=千米.【答案】4,3,800,2【解析】(1)计算出4700千克﹣700千克的结果,除以千克和吨的进率1000即可;(2)先把1厘米化成毫米,乘厘米和毫米的进率10,然后再计算;(3)先把1吨化成千克,乘吨和千克的进率1000,然后再计算;(4)计算出950米+1050米的结果除以米和千米的进率1000即可.解:(1)4700千克﹣700千克=4000千克=4吨;(2)1厘米﹣7毫米=10毫米﹣7毫米=3毫米;(3)1吨﹣200千克=1000千克﹣200千克=800千克;(4)950米+1050米=2000米=2千米;故答案为:4,3,800,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名数的互化,注意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47. 3.05吨=千克 3米3厘米=米千米=2千米58米 3吨600千克=吨.【答案】3050,3.03,2.058,3.6【解析】(1)把3.05吨换算成千克数,用3.05乘进率1000得3050千克;(2)把3米3厘米换算成米数,先把3厘米换算成米数,用3除以进率100得0.03米,再加上3米得3.03米;(3)把2千米58米换算成千米数,先把58米换算成千米数,用58除以进率1000得0.058千米,再加上2千米得2.058千米;(4)把3吨600千克换算成吨数,先把600千克换算成吨数,用600除以进率1000得0.6吨,再加上3吨得3.6吨.解:3.05吨=3050千克;3米3厘米=3.03米;2.058千米=2千米58米;3吨600千克=3.6吨.故答案为:3050,3.03,2.058,3.6.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48. 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比较,铁比较重..【答案】错误【解析】因为1千克=1000克,所以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比较,一样重;据此说铁比较重为错误.解:1千克=1000克,因为棉花和铁的质量都是1千克,所以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比较,一样重;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换算,解决此题关键是理解棉花和铁的质量都是1千克,因此它们一样重,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49. 3000克=千克 10千克=克.【答案】3;10000【解析】把3000克换算成千克数,用3000除以进率1000即可;把10千克换算成克数,用10乘进率1000即可.解:3000克=3千克;10千克=10000克.故答案为:3;10000.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50. 5000克和5吨一样重.【答案】×【解析】因为,5吨=5000千克=5000000克,即可得出5000克和5吨不一样重.解:5吨=5000千克=5000000克,5000克<5吨.故答案为:×.点评:根据单位间的进率化成统一单位后比较即可.51.在横线里填上适合的质量单位.(1)卡车载重6.(2)李老师体重63.(3)一箱苹果重12.(4)一袋茶叶重250.【答案】吨,千克,千克,克【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卡车的载重6吨;李老师体重63千克;一根箱苹果重12千克;一袋茶叶重250克;据此解答.解:(1)卡车载重6吨;(2)李老师体重63千克;(3)一箱苹果重12千克;(4)一袋茶叶重250克;故答案为:吨,千克,千克,克.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52.一个西瓜大约重100克..(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一西瓜的重用“千克”做单位;据此判断.。

计量试题库及答案

计量试题库及答案

计量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计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的科学,它主要关注的是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以下哪项不是计量学的研究内容?A. 测量方法的标准化B. 测量设备的校准C. 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D. 测量设备的制造工艺答案:D2. 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主单位是:A. 米B. 厘米C. 毫米D. 千米答案:A3. 下列哪个单位不是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单位?A. 千克(kg)B. 安培(A)C. 摩尔(mol)D. 牛顿(N)答案:D二、填空题4. 计量仪器的校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仪器设备所指示的量值与_________之间的关联,通过测量一个或多个量值,将它们与对应的已知量值进行比较的过程。

答案:测量标准5. 在测量过程中,系统误差是指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_________之间的差异。

答案:真值三、简答题6. 简述计量学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答案:计量学在工业生产中至关重要,它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通过标准化的测量方法和精确的测量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保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此外,计量还有助于新产品的研发,通过精确的测量数据,工程师可以更好地理解产品性能,从而进行有效的设计和改进。

四、计算题7. 某工厂使用一台测量范围为0-1000mm的卡尺进行产品尺寸的测量。

如果卡尺的分度值为0.02mm,且在一次测量中读数为520.35mm,请计算该测量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假设所有误差来源都已考虑,且卡尺已经过校准)。

答案: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仪器的分辨率、仪器的校准误差、操作者的技能等。

在本题中,仅考虑仪器的分辨率,即分度值。

因此,该测量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可以近似为分度值的一半,即0.02mm / √3 ≈ 0.01mm。

五、论述题8. 论述在科学研究中,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区别及其重要性。

答案:在科学研究中,准确度和精密度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计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量考试试题及答案计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方法、测量工具和测量过程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计量考试的试题及答案示例: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哪一项?A. 测量方法B. 测量工具C. 测量过程D. 所有以上答案:D2. 以下哪个单位是长度的基本单位?A. 米B. 千克C. 秒D. 摩尔答案:A3. 国际单位制(SI)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克B. 千克C. 吨D. 磅答案:B4. 测量误差可以分为以下哪几类?A.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B.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C. 测量误差和估计误差D. 人为误差和仪器误差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测量仪器的校准方法?A. 直接比较法B. 标准物质法C. 替代法D. 经验法答案:D(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答案: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测量系统的不完善或操作者的偏差造成的,它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通常具有一致性或可预测性。

随机误差是由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它会导致测量结果的波动,但通常服从统计规律。

测量误差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减少误差是提高测量质量的关键。

2. 描述国际单位制(SI)的七个基本单位。

答案:国际单位制(SI)的七个基本单位包括:米(长度单位),千克(质量单位),秒(时间单位),安培(电流单位),开尔文(温度单位),摩尔(物质的量单位),坎德拉(光强单位)。

这些基本单位构成了国际单位制的基础,其他所有单位都是由这些基本单位导出的。

(此处省略其他简答题)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如果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值为5.6米,测量误差为±0.05米,请计算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并给出测量结果的准确表达。

答案: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为0.05米。

因此,测量结果的准确表达应为5.6±0.05米。

三、电能计量部分

三、电能计量部分

三 电能计量计算题部分第一类:4.感应式电能表潜动转盘转一转时间t 为40秒钟,每天不用电时间为19小时,电能表常数为3600转/千瓦时,共潜动36天,请计算应退给用户电量为多少千瓦时。

【W=17.1】 (4)解:(1)先求出每小时潜动多少转:转秒秒90403600=(2)kWh kWh1.17/360036h 1990P =⨯⨯=∆转天转答:应退给用户电量为17.1千瓦时 16、340为同类计算题16.感应式电能表潜动转盘转一转时间t 为50秒钟,每天不用电时间为19小时,电能表常数为3600转/千瓦时,共潜动36天,请计算应退给用户电量为几千瓦时。

【W=13.68】 (2)340.感应式电能表潜动转盘转一转时间t 为30秒钟,每天不用电时间为19小时,电能表常数为3600转/千瓦时,共潜动36天,请计算应退给用户电量=千瓦时。

【W=22.8】 (1)第二类:36.某电能表常数C 为450r/(kW h ),负载功率P 为2kW,计量倍率K 为50/5,该表表盘10min (T )应转几转;若实际测得转数n 为14r,表计实际误差为%。

【N=15.0r=-6.666666666666667】 (2)解:t :10min=600sr 1510360060045023600=⨯⨯⨯=⨯⨯⨯=k s t C P n%6667.6%100151514-=⨯-=r答:该表表盘10min (T )应转15转;若实际测得转数n 为14r,表计实际误差为-6.6667%。

69、134为同类计算题69.某电能表常数C 为450r/(kW h ),负载功率P 为2kW,计量倍率K 为50/5,该表表盘9min (T )应转几转;若实际测得转数n 为14r,表计实际误差为多少%。

【N=13.5r=3.7037037037037037】 (2)134.某电能表常数C 为450r/(kW h ),负载功率P 为2kW,计量倍率K 为50/5,该表表盘14min (T )应转几转;若实际测得转数n 为14r,表计实际误差= %。

计量考试试题模拟考及答案

计量考试试题模拟考及答案

计量考试试题模拟考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量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测量技术B. 测量误差C. 测量单位D. 测量过程答案:D2.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多少个?A. 6个B. 7个C. 8个D. 9个答案:B3. 以下哪个是长度单位?A. 米B. 千克C. 秒D. 安培答案:A4. 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与哪个因素有关?A. 测量方法B. 测量仪器C. 测量环境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误差B. 环境误差C. 操作者误差D. 测量对象的不稳定性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______误差。

答案:粗大7. 国际单位制中的电流单位是以物理学家______的名字命名的。

答案:安培8.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是为了评估测量结果的______。

答案:可信度9. 计量检定是确保测量设备______和准确性的活动。

答案:一致性10. 计量学中的“溯源性”是指测量结果能够追溯到______单位。

答案:国际标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测量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测量过程中的固定因素引起的,具有可重复性;随机误差是由测量过程中的随机因素引起的,具有不可预测性;粗大误差通常由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引起,可以通过仔细检查和重复测量来避免。

12. 什么是测量不确定度?它在测量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测量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偏差范围。

它在测量中的作用是评估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帮助用户了解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13. 什么是计量检定?它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计量检定是对测量设备进行的一种校准和验证过程,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其目的是保证测量设备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能够提供可靠的测量结果。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假设有一个测量仪器,其测量误差分布为正态分布,标准差为0.5mm。

计量与计价计算题

计量与计价计算题

计算题1.某单位传达室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如图示,室内外高差-0.30m,砖基础采用MU10标准砖,水泥砂浆砌砖,混凝土基础采用C20,垫层采用C10混凝土。

要求计算下列清单项目的工程量。

(20分)0 砖基础m30 带形基础m30 垫层m3解:1、0 砖基础m3外墙长:(+)×2=25.2m内墙长:-1=5.16m截面积:×+××2=0.3864m2体积V=(+)×=11.73m3|2、0 带形基础m3外墙长:(+)×2=25.2m内墙长:-1=4.4m截面积:1×=0.25m2体积V=(+)×=7.4m33、0 垫层m3外墙长:(+)×2=25.2m内墙长:-=4.2m截面积:×=0.12m2体积V=(+)×=2.94m3#1.某单位传达室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如图示,室内外高差-0.30m,砖基础采用MU10标准砖,水泥砂浆砌砖,混凝土基础采用C20,垫层采用C10混凝土。

要求计算下列清单项目的工程量。

(20分)0 挖基础土方m30 土石方回填(室内)m30 砖基础m30 带形基础m3解:1、0 挖基础土方m3基础长:外墙:(+)×2=25.2m内墙:4.2m 基础深:1.6m 基础宽:1.2m¥体积V=+××=56.45m32、0 土石方回填(室内)m3()×(-)×2×=10.4 m33、0 砖基础m3外墙长:(+)×2=25.2m内墙长:-=5.16m截面积:×+××2=0.3864m2体积V=(+)×=11.73m34、0 带形基础m3外墙长:(+)×2=25.2m…内墙长:-1=4.4m截面积:1×=0.25m2体积V=(+)×=1.某单位传达室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如图示,室内外高差-0.30m,土壤为三类干土,场内运土150m,用双轮车运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截距项 表示当产量X为0时工厂的平均总成本为26.28,也就量工厂的平均固定成本;(2分)斜率项 表示产量每增加1个单位,引起总成本平均增加4.26个单位。(2分)
9.有10户家庭的收入(X,元)和消费(Y,百元)数据如下表:
10户家庭的收入(X)与消费(Y)的资料
X
20
30
33
4


7


11
2.233582
Adjusted R-squared
0.892292
F-statistic
75.55898
Durbin-Watson stat
2.077648
Prob(F-statistic)
0.000024
(1)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及解释能力。
(2)在95%的置信度下检验参数的显著性。( , , , )
138
588
145
583
135
575
127
567
111
502
102
446
94
379
X:年均汇率(日元/美元)Y:汽车出口数量(万辆)
问题:(1)画出X与Y关系的散点图。
(2)计算X与Y的相关系数。其中 , , , , (3)采用直线回归方程拟和出的模型为
t值1.24277.2797R2=0.8688F=52.99
(2) 代表的是样本值,而 代表的是给定 的条件下 的期望值,即 。此模型是根据样本数据得出的回归结果,左边应当是 的期望值,因此是 而不是 。(3分)
(3)没有遗漏,因为这是根据样本做出的回归结果,并不是理论模型。(2分)
(4)截距项101.4表示在X取0时Y的水平,本例中它没有实际意义;斜率项-4.78表明利率X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引起政府债券价格Y降低478美元。(3分)
(2)由于 ,故 。(3分)
(3)回归模型R2=0.81,表明拟合优度较高,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为81%,即收入对消费的解释能力为81%,回归直线拟合观测点较为理想。(4分)
4.已知估计回归模型得
且 , ,求判定系数和相关系数。
答:判定系数: = =0.8688(3分)
相关系数: (2分)
解释参数的经济意义。
答:(1)(2分)散点图如下:
(2) =0.9321(3分)
(3)截距项81.72表示当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为0时日本的汽车出口量,这个数据没有实际意义;(2分)斜率项3.65表示汽车出口量与美元兑换日元的汇率正相关,当美元兑换日元的汇率每上升1元,会引起日本汽车出口量上升3.65万辆。(3分)
(3)在95%的置信度下,预测当X=45(百元)时,消费(Y)的置信区间。(其中 , )
答:(1)回归模型的R2=0.9042,表明在消费Y的总变差中,由回归直线解释的部分占到90%以上,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及解释能力较好。(2分)
(2)对于斜率项, > ,即表明斜率项显著不为0,家庭收入对消费有显著影响。(2分)对于截距项, > ,即表明截距项也显著不为0,通过了显著性检验。(2分)
2.已知一模型的最小二乘的回归结果如下:
标准差(45.2)(1.53)n=30R2=0.31
其中,Y:政府债券价格(百美元),X:利率(%)。
回答以下问题:(1)系数的符号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为什么左边是 而不是 ;
(3)在此模型中是否漏了误差项 ;(4)该模型参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答:(1)系数的符号是正确的,政府债券的价格与利率是负相关关系,利率的上升会引起政府债券价格的下降。(2分)
答: (2分)
(2分)
故回归直线为: (1分)
8.下表中的数据是从某个行业5个不同的工厂收集的,请回答以下问题:
总成本Y与产量X的数据
Y
80
44
51
70
61
X
12
4

11
8
(1)估计这个行业的线性总成本函数:
(2) 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答:(1)由于 , , , , , , ,得
(3分)
(2分)
总成本函数为: (1分)
(3)Yf=2.17+0.2023×45=11.2735(2分)
(2分)
95%置信区间为(11.2735-4.823,11.2735+4.823),即(6.4505,16.0965)。(2分)
10.已知相关系数r=0.6,估计标准误差 ,样本容量n=62。
5
4
8
10
9
10
若建立的消费Y对收入X的回归直线的Eviews输出结果如下:
DependentVariable:Y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

0.202298
0.023273
C
2.172664
0.720217
R-squared
0.904259
S.D.dependent var
3.估计消费函数模型 得
t值(13.1)(18.7)n=19 R2=0.81
其中,C:消费(元)Y:收入(元)
已知 , , , 。
问:(1)利用t值检验参数 的显著性(α=0.05);(2)确定参数 的标准差;(3)判断一下该模型的拟合情况。
答:(1)提出原假设H0: ,H1: 。由于t统计量=18.7,临界值 ,由于18.7>2.1098,故拒绝原假设H0: ,即认为参数 是显著的
(2)根据以上数据,分别拟合了以下两个模型:模型一:
模型二: 分别求两个模型的样本决定系数。
答:(1)(2分)散点图如下:
根据图形可知,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拟合倒数模型较合适。(2分)
(2)模型一: =0.8554(3分)
模型二: =0.8052(3分)
7.根据容量n=30的样本观测值数据计算得到下列数据: , , , , ,试估计Y对X的回归直线。
计量计算题汇总
———————————————————————————————— 作者:
———————————————————————————————— 日期:

1.下表为日本的汇率与汽车出口数量数据,
年度
1986
1987
1988
1989
199
93
1994
1995
X
Y
168
661
145
631
128
610
5.有如下表数据
日本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的关系
年份
物价上涨率(%)P
失业率(%)U
1986
0.6
2.8
1987
0.1
2.8
1988
0.7
2.5
1989
2.3
2.3
1990
3.1
2.1
19913.32.1 Nhomakorabea1992
1.6
2.2
1993
1.3
2.5
1994
0.7
2.9
1995
-0.1
3.2
(1)设横轴是U,纵轴是P,画出散点图。根据图形判断,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拟合什么样的模型比较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