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它包括以下方面:1. 实验室环境控制:实验室应符合微生物检验的有关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照明等。
实验室空气应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以确保无菌室的无菌状态,避免实验物品受到外界污染。
2. 设备设施的校验和维护:实验室应定期校验和维护微生物检验所使用的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准确度。
培养箱、灭菌器等设备需要周期性地进行校正,酶标仪等精密仪器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3.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微生物样品的采集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样品受到外界的污染。
采集后的样品应妥善保存,避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也要避免样品的变质,影响后续检验结果。
4. 质控菌株的使用:质量控制菌株是用于验证微生物检验方法的菌株。
实验室应定期使用质量控制菌株对检验结果进行验证,确保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实验室还需参加国家或行业的外部质量评估,与其他实验室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5. 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质量控制: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掌握微生物检验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
实验室还应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
6. 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数据记录和管理系统,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对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至关重要。
只有建立和执行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提高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微生物检验是指通过对微生物的检测来确定一定环境或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水平的检测过程。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会探讨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意义在微生物检验中,质量控制是确保测试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那么将很难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还可以帮助实验室及时发现和解决检测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检测的全过程处于标准化和规范化状态。
二、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内容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实验室环境的质量控制、试剂的质量控制、设备的质量控制以及人员的质量控制。
1. 实验室环境的质量控制实验室环境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实验室的布局、温湿度控制、消毒防护等方面。
合理的实验室布局可以有效地减少实验室内的交叉污染,保证实验室内的检测结果准确。
实验室内温湿度的控制可以保证微生物检验操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对实验室进行定期的消毒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减少实验室内的污染源,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试剂的质量控制在微生物检验中,试剂的质量对检测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试剂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试剂的采购渠道、储存条件、有效期等方面。
实验室在采购试剂时,应选择正规的供应商,确保试剂的质量可靠。
试剂的储存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试剂应在指定的温度和湿度下保存,以确保试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实验室还应定期检查试剂的有效期,过期的试剂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设备的质量控制微生物检验设备的质量对检测结果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设备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设备的选型、安装、维护和校准等方面。
实验室在选择微生物检验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准确性、稳定性和灵敏度,确保设备能够满足检测要求。
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定期的保养和维护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设备的校准也是非常重要的,设备的定期校准可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微生物检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技术,用于检测食品、药品、环境以及医疗机构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为了保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质量控制样品的选择与准备、质量控制的目标、质量控制的方法等内容。
一、质量控制样品的选择与准备在微生物检验中,质量控制样品的选择和准备是进行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
质量控制样品应具备代表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首先,质量控制样品应具备代表性。
选择的质量控制样品应能够反映实际样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并且能够覆盖实验室的检测范围。
例如,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可以选取已知含有特定菌群的食品样品作为质量控制样品。
其次,质量控制样品应具备稳定性。
质量控制样品的微生物含量应稳定,并且能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一致。
为了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可以进行冷冻保存或添加防腐剂等处理措施。
最后,质量控制样品应具备一致性。
同一个质量控制样品应具有相似的特性和微生物含量,以便在不同批次的检测中进行比较和验证。
可以通过定期对质量控制样品进行检测,确保微生物含量的一致性。
二、质量控制的目标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降低误差和偏差。
具体目标包括:1. 控制负对照样品的检测结果为阴性。
负对照样品是不含有目标微生物的样品,用于评估实验室的污染情况和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负对照样品的检测结果应为阴性,否则说明实验室存在污染问题。
2. 控制正对照样品的检测结果为阳性。
正对照样品是含有特定微生物的样品,用于评估实验室的检测方法和灵敏度。
正对照样品的检测结果应为阳性,否则说明实验室的检测方法存在问题。
3. 控制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同一样品在不同时间或者在不同实验室中进行检测,应该得到相似的结果。
通过控制质量控制样品的微生物含量和质量控制方法的一致性,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三、质量控制的方法在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
食品微生物检测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及关键控制点

食品微生物检测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及关键控制点一般情况下,同实验室检测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有关的无非是人、机、料、法、环这五个关键点。
但是对于微生物检测检验而言,这五个点不能够全面的评价其中的质控点。
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体现在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中。
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管控。
一、检测技术人员的要求必须是具有一定资质的微生物学或相关专业的人员来操作。
微生物检测不同与理化检测,其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因为大部分微生物的培养结果都需要技术人员通过感官进行判断。
理化检测可以学一下就可能掌握,但是微生物的操作是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来积累的。
除了对微生物感官的判断外,还需要掌握相关设备和试剂盒的使用,尤其是微生物生化鉴定设备和生化鉴定试剂盒,因为这两个产品对最终微生物种属的判定尤为关键。
比如沙门血清学检测中,对于血清型的分型就很有挑战性,因为有些沙门氏菌的血凝性很低,所以对于血清凝集与否的判定就很难,一步错就步步错,导致将血清型分错。
还有对于可疑菌种的判定,完全是依靠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视觉判断力,如果不熟悉典型菌落的形态,就容易将可疑菌判定错误。
二、设备的状况很多人说微生物检测过程中除了水浴锅、均质器、天平和培养箱外,不要什么特殊的设备。
这是实话,但也比较片面。
你知道抽滤装置在微生物检测过程中的作用吗?对于饮用水的检测而言,这套设备很重要,状况保护也很重要。
因为怎么能用有限过滤口对多数样品进行检测,而又不能够产生交叉污染。
这是有技巧的,对于钢制抽滤口而言,需要在每次抽滤完成后,需要点燃酒精棉球置于抽滤口中进行灭菌处理,之后再用下一个样品冲洗过滤口,这样就能很好的避免交叉污染。
三、样品的状况微生物检测对于样品的原始状态状况要求很高,必须是完整包装的,不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的。
这样检测结果才能很好的反应送检样品的真是微生物存在情况。
如果送来的样品外包装已经破损,样品外露,那是不符合被检条件的。
如一袋生湿面条送检,只是用普通的塑料袋包装,并且口也没有完全封严实。
食品微生物检验及其质量控制分析

质量控制食品微生物检验及其质量控制分析赵月守1,赵文琪2(1.晋中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山西榆次 030600;2.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辽宁大连 116044)摘 要:食品微生物检验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相关人员应当对此项工作有足够的重视,采取合理措施规避检验过程中可能对结果造成的影响,严格控制检验质量,提升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对食品微生物的特点、检验的主要内容、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食品微生物检验人员准确、快速地出具检验结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1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1 食品中的微生物食品微生物是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总称,包括生产型食品微生物和有害型病原微生物。
其中有害型病原微生物主要是指通过引起食物变质或者使食物携带病菌,导致人们食物中毒或使人、动物感染而发生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
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污染主要是由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引起的。
其大致可分为细菌、真菌和病毒。
它们的适应能力都比较强,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不注重操作规范,都有可能被微生物污染,而且还可能会有新型病原微生物污染食品,从而导致食物中毒的发生。
最常见的、极易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是细菌,其繁殖速度较快,细菌性食物中毒分为感染型和毒素型两种,毒素型又分为内毒素型和外毒素型两种。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它可以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下进行大量的繁殖,随食品进入人体肠道,从而引发人们食物中毒[1]。
与细菌污染不同,病毒性的污染是先污染动物,然后通过宿主等其他媒介进行传播,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1.2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1.2.1 菌落总数食品中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工业、卫生监测等领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其中主要包括污染项目的检测和食品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待检样品经过处理后,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数,被称为菌落总数。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微生物检验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微生物检验的目的和重要性、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常见的质量控制指标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微生物检验的目的和重要性微生物检验是指对食品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食品质量评价的过程。
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微生物检验可以发现食品中存在的致病菌、腐败菌等微生物污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
二、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为了确保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遵循一定的质量控制原则和方法。
1.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样品的采集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采集后应尽快送至实验室检测,避免样品变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动。
对于需要长时间保存的样品,应采取冷藏或冷冻等方法进行保存。
2. 实验室环境的控制:实验室环境的洁净度对微生物检验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实验室内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并且应配置适当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以保证检验操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3. 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质量控制样品是用来验证检验方法和仪器准确性的重要工具。
实验室应定期使用质量控制样品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样品应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制备,并与真实样品在性质和组成上尽可能接近。
4. 检验方法的验证:检验方法是保证微生物检验准确性的基础。
新的检验方法在使用前应进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可靠性和重复性。
验证包括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等指标的考察,通过与参考方法进行比较,确定新方法的适用性。
三、常见的质量控制指标1. 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是指含有已知数量的微生物的样品,阴性对照是指未检测到有微生物存在的样品。
通过使用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可以验证检验方法和实验室操作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微生物检验是指对食品、饮水、医药和环境等领域中的微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的过程。
由于微生物检验结果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因此质量控制在微生物检验中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包括样品处理的质量控制和实验操作的质量控制。
一、样品处理的质量控制样品处理是微生物检验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分析结果。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样品的质量,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等。
1. 样品采集:样品的采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操作。
在采集环境样品时,应选择代表性的样品点,并使用无菌容器进行采集。
在采集食品样品时,应避免交叉污染,并保证样品的新鲜度和完整性。
2. 样品保存:样品保存的环境和条件对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有着重要影响。
在样品保存过程中,需要将样品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并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
还需要注意样品保存容器的选择,以避免杂质和污染。
3. 样品预处理:样品的预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微生物的富集和分离过程。
在此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避免人为误差的引入。
还需要对预处理方法进行验证和验证,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实验操作的质量控制实验操作是微生物检验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和方法,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环境对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污染和误差有着直接影响。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洁和无菌的状态。
还需要定期对实验室空气和工作台面等进行消毒和清洁。
2. 试剂和材料:选择正确的试剂和材料对于微生物检验的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符合标准和规范的试剂和材料,并对其进行充分的质量控制。
3. 操作规程和方法:实验操作应遵循标准操作规程和方法。
对于复杂的技术操作,还需要进行培训和操作规程的编写,以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还需要将操作步骤记录下来,以备后续的查证和追溯。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微生物检验是对生物体进行分析的一项重要检验,能够帮助我们诊断疾病、判断食品药品和环境的卫生等。
因此,保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一、实验室环境的控制微生物检验通常需要在严格的环境下进行,以避免空气、水、食品等污染物的干扰,这些干扰可能会导致误差或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因此,实验室应设立符合规范实验室环境,例如设定温度、湿度、压力差等参数,而且要经常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以确保稳定的环境和最少的外部污染。
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培养基是微生物检验中使用的最基本的试剂之一。
因此,制造高质量的培养基是非常重要的。
质量好的培养基应该是纯净的、有机质含量符合标准、无明显菌落,并且能够保持稳定的pH值。
同时,给培养基配置一定体积的热可凝胶,可以增加微生物的生长过程的可靠性,并帮助微生物的定量和分析。
三、标准菌株的使用与储存使用标准菌株可以帮助实验人员更准确地诊断和区分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并验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标准菌株是在质量管理规范下被培养和储存的重要资源。
因此,正确储存标准菌株,并在鉴定时与新鲜的细菌标本进行比对,以保证微生物检验的误差率被降到最低。
四、实验员的培训实验员的技能和经验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微生物检验的实验过程是非常精密的。
实验员应该受到稳定的培训计划和质量控制保障。
在质量保证上,与客户合作设定合理的检验项目,利用校验板、测定平板和其他表格进行内部验收,以保证实验员的实验结果准确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对实验室环境的控制、培养基、标准菌株的质量控制以及实验员的培训都应得到重视。
质量控制不仅需要实现监测任务中的一个突出的检测过程,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检测质量管理形势的内涵,确保微生物检验的确切性和可靠性。
有了科学的品管措施,微生物检验可以更完美的服务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8-04-19T14:35:08.58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作者:周秋良[导读] 本文对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质量控制的措施,希望能够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
衡阳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 421200 摘要: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微生物的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因此必须要对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提高重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微生物检验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对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质量控制的措施,希望能够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质量控制与其他行业相比,食品行业的流通速度快,对食品的检验结果显示,微生物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下图。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除了吃的饱,人们更加关注吃的好。
所谓的好,是指食品的质量有保障,能够吃的健康、吃的安全。
要想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并探究质量控制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一、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常用方法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有很多,每种检验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时,检验方法的选择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要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研究,才能够有效保证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
通常来讲,常用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现对这几种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抗体检验方法
抗体检验的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人们并不陌生,而抗体检验也分很多种,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抗体检验方法。
它是一种能够定量、定性测定特异抗原抗体的一种方法,具有非常明显的应用优势。
首先通过聚苯乙烯来获得抗原,然后在获得抗原之后,使之与酶融合过后的抗体发生反应,目的是为了获取抗原抗体复合物,最后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检验的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法主要用在金黄葡萄球菌的检验种,能够准确的检验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
(二)电阻电导测定法
在食品微生物的检验种,利用电阻电导测定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测定溶液导电率来确定微生物的含量,主要应用的原理是,大分子物质和小分子物质的不同导电度,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属于大分子的物质,其他氨基酸等属于小分子物质,目前这种检验方法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1]。
(三)免疫学技术法
由于抗原和抗体之间会发生一种特定的结合反应,因此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在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过程中应用免疫学技术法。
免疫学技术法中,在病原体的催化作用下,能够形成免疫球蛋白,并以此来实现对食品微生物的检验。
免疫学技术法也分为很多种,目前对免疫沉淀法和乳胶凝集法的应用比较多。
免疫学技术法有很多优势,例如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等,尤其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弯曲杆菌以及沙门氏菌的检验上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但是除了上述优点之外,免疫学技术法也有一些显著的缺点,检验的灵敏度有所欠缺,而且存在很严重的交叉反应现象。
由此可见,在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对于检验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科学合理地选择检验方法,才能保证检验结构的真实、准确和可靠。
(四)快速酶触反应及代谢产物检测法还有一种通过指示剂与细菌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酶发生反应的检测方法,也就是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有很多种定性测量的方式,例如API鉴定系统,API鉴定系统的应用范围较广,能够鉴定约550 种细菌;除此之外,还有平板培养的方法,主要被用在沙门氏菌的检验中。
但是最常见的一种代谢产物检测方法其实是Biolog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主要原因是这种方法的灵敏度较高,而且操作简单。
除此之外,TTC法和Petrifilm 计数的方法也是非常主要的快速酶触反应检测方式[2]。
(五)商品化快速检验法
商品化快速检验法是一种定量测定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有染色成像计数和ATP生物发光技术两种。
所谓染色成像技术方法,就是一种观测染色细胞颜色的方法,大约需要耗时半小时左右,通过紫外线显微镜观测即可;而ATP 生物发光技术法的鉴定检测时间稍久,大约需要一小时左右,利用的原理是将ATP与荧光物质结合,对荧光值的大小进行观测,如果观测到橙色细胞即为活细胞,绿色细胞即为死细胞。
二、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要想保证食品安全,就需要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进行控制,确保结果的准确,总的来说,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控制,包括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检验方法的选择、检测环境的把握以及检验过程的规范。
以下对这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一)检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控制
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是由人来操作的,因此检测人员是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检测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等都会给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决定了能否准确的进行试验操作、能否会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决定了是否能够确保结果的真实性。
由此可见,严格控制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其法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不断更新其相关专业知识设备操作水平,是保障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的重要方式[3]。
(二)检验方法的控制
我国在食品检测方面,有很多法律法规,确定了相应的标准,所以说,在对食品进行检验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有效标准或者行业内制订的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并确保检验样品的标准现行有效,严格控制检验方法,以防由于检验方法不当而引起检测结果的偏差。
(三)检测环境的控制
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对检测环境的控制十分重要,对检验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控制好检测环境,即使检验方法得当、检验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强也是没用的。
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实验室进行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所以确保实验室无污染是重中之重。
在实验室的布局上,要尽可能地减少潜在污染源,除此之外,检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还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确保达到合格的消毒时间,在平时也要定期检测实验室内病原菌的含量,确保实验室不受污染,提供良好的检测环境[4]。
(四)检验全过程的控制
在确保检验人员具备较高综合素质、检测方法选择合理、检验环境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要对检验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规范的进行操作流程,试剂的种类选择和培养基的制作方法标准,把控好每一项流程的质量,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例如对于固态食品的样品检测要用重量法,对于液态食品的样品检测要用体积法等等 [5]。
除此之外,在检验过程中,难以避免会产生垃圾废物,要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避免发生病原菌传染。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微生物的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来说至关重要,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有很多,需要根据应用的条件合理的进行选择,并加强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从检验人员、检验方法、检验环境和检验全过程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准确度和效率,保障食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赵智花.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质量控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4):71,56.
[2]赵春艳.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质量控制[J].现代食品,2016,1(2):87-89.
[3]邓军.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质量控制[J].现代食品,2017,(2):21-22.
[4]黄显云.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质量控制[J].科技尚品,2017,(6):20.
[5]李戈燕,刘燕,尼加提等.浅谈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