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第一章 第8节 电容器的电容 教案2

合集下载

2019-2020人教版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一章 第8节 电容器的电容

2019-2020人教版物理选修3-1课件:第一章 第8节 电容器的电容

提示:两板正对面积减小,电压增大;板间距离增大,电压变大;插入
电介质,电压减小。由C=
Q U
可知,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与两板正对面积、相
对介电常数成正相关,与板间距离成负相关。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提示
活动4:讨论、交流、展示,得出结论。
(1)C=QU与C=4επrkSd的比较
②决定式:□09 C=4επrkSd 。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1)电容大的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一定多。( )
(2)电容的单位有F、μF、pF,1 F=103 μF=106 pF。( )
(3)电容为C的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若电荷量增大为2Q,则电容变为
2C。( )
(4)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是指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上所带电荷量的绝对
和的过程
将电容器的两极板与
方法
□05 电源两极 相连
场强变化 极板间的场强 □06 增强
由电源获得的 □08 电能 储
能量转化 存在电容器中
用导线将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极 板接通
极板间的场强 □07 减弱
□09 电场能 转化为其他能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3.电容
(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例2 (多选)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在电池两极,一 个带正电小球悬挂于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 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 )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选修3-1 第1章第8节 电容器的电容(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选修3-1 第1章第8节 电容器的电容(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选修3-1 第1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教案)【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常见的电容器2.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的电流情况3.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物理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视频,了解电容器的构造和特点,通过类比法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协助,大胆创新的精神。

2.渗透内因决定事物本质的哲学观点,3.展示电容器两极带等量异种电荷,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中的对称美【教学过程】★重难点一、电容器和电容★一、电容器1.电容器的功能和构造(1)功能: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元件(2)构造:两个彼此绝缘又互相靠近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3)平行板电容器:两块彼此隔开平行放置的金属板构成的最简单的电容器.两块金属板称为电容器的两极.(4)电容器的电荷量:电容器工作时,它的两块金属板的相对表面总是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Q和-Q,任意一块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做电容器的电荷量.2.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1)充电:电源使电容器的两极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如图甲.(2)放电:用导线将充好电的电容器的两极板相连,使两极板的异种电荷中和的过程,如图乙.(3)电容器充放电时的能量转化:充电后,电容器储存了电能.放电时,储存的电能释放出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二、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 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2.定义式:C =Q U.3.物理意义: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4.单位:法拉,简称法,符号F ,还有微法(μF)和皮法(pF),关系1 F =106μF =1012 pF. 5.对电容定义式C =QU 的理解(1)电容由电容器本身的构造决定电容器的电容是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用比值C =QU 来定义,但它却与Q 、U 无关,是由电容器自身的构造决定的,即使电容器不带电,其电容仍然存在,并且是一个确定的量.(2)定义式C =QU 表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由电容器的电容和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决定,Q 与U 成正比.与C 成正比.但不能说电容C 与Q 成正比,与U 成反比. 6.通过Q -U 图象来理解C =QU电容的Q -U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其斜率等于电容器的电容.其中Q 为一个极板上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U 为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可以看出,电容器电容也可以表示为C =ΔQΔU ,即电容器的电容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或减小)1 V 所需增加(或减小)的电荷量.三、常见的电容器1.电容器的种类(1)按电容是否可变①固定电容器:固定电容器的电容是固定不变的,如聚苯乙烯电容器和电解电容器.②可变电容器:是一种可以改变电容大小的电容器,通常由两组铝片组成,其中一组固定不动的叫定片,另一组可以转动的叫动片,转动动片时,两组铝片的正对面积发生变化,电容就随着改变.可变电容器的绝缘物质通常为空气或塑料介质.(2)按照电介质不同有纸介电容器、陶瓷电容器和电解电容器等2.电容器的符号(1)固定电容器:符号为“”(2)可变电容器:符号为“”(3)电解电容器:符号为“”3.击穿电压和额定电压(1)击穿电压:加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压不能超过某一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电介质将被击穿,电容器损坏,这个极限电压称为击穿电压.(2)额定电压:电容器长期工作时所能承受的电压.电容器外壳上标的就是额定电压,它比击穿电压要低.【典型例题】如右图所示连接电路,电源电动势为6V,先使开关S与1端相连,电源箱电容器充电,这个过程可以瞬间完成,然后把开关S掷向2端,电容器通过电阻R放电,电流传感器将测得的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据此图可估算电容器释放的电荷量,并进而估算电容器的电容为A .0.2FB .-21.310F ⨯ C .-34.510F ⨯ D .45.510F -⨯ 【答案】D★重难点二、平行板电容器★ 一、平行板电容器 1.平行板电容器(1)基本结构:由两块彼此绝缘、互相靠近的平行金属板组成,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电容器.(2)板间电场:板间(除边缘外)形成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 =U /d ,方向垂直极板平面. 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决定因素探究(1)方法:采取控制变量法,在电容器带电荷量Q 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S ,板间距离d ,板间电介质εr 中的一个量.(2)静电计电势差的意义:由于静电计的金属球与其中一个极板相连,两者电势相等,静电计的金属外壳与另一个极板相连(或同时接地),两者电势相等.所以静电计的电势差实质上也反映了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大小.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实验结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与极板的正对面积S 及板间的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 成正比,与极板间距离d 成反比,则C =εr S 4πkd .4.C =Q U 与C =εr S4π kd 的比较【特别提醒】(1)上述实验只能证明电容C 与εr 、S 和d 有关,公式C =εr S4πkd 是进一步精确实验得出的.式中的k 为静电力常量.(2)公式中,εr 是一个常数,与电介质的性质有关,称为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真空的相对介电常数为1,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与1十分接近.(3)公式C =εr S4πkd 为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此式表明电容器C 完全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及极板间电压U 无关. 二、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1.两类基本问题(1)电容器和一电源相连,让电容器的某一物理量发生变化,求其他物理量的变化。

人教版物理课件:选修3-1第一章第八节电容器的电容 (共45张PPT)

人教版物理课件:选修3-1第一章第八节电容器的电容 (共45张PPT)

电容 电容
单位: 法[拉] F
常用单位: 微法(μF) 皮法( p F )
单位换算: 1μF=10-6F 1 pF= 10-12 F
注意
电容器充电完成后,两极板上分别带有 等量异种电荷,而电容器定义式中的Q指的 是一个极板所带电荷的绝对值。
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平行板电容器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电容 器,我们以平行板电容器为例研究影响平行板电 容器的因素。 实验中我 们使用静电计 测量平行板电 容器两极板间 的电势差U。
(1)改变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保持极板上的电荷 量Q不变,两极板间距 d不变,改变两极板的 正对面积,通过静电计 指针的变化来观测两极 板电势差的变化。 得知: 电容C与正对面 积S成正比。
(2)改变两极板间的距离 保持极板上的电荷 量Q不变,两极板正对 面积S不变,改变两极 板间的距离d,通过静 电计指针的变化来观测 两极板电势差的变化。 得知: 电容C与两极板间 距成反比。
电容器的充电
如图,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 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就分别带上了等量 的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做充电。从灵敏电流计可以 观察到短暂的充电电流。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 联系,两个极板上的电荷 S A 由于相互吸引而保存下来, C E Q 两极板间有电场存在。充 U 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 Q 电能储存在电容器中。
聚苯乙烯电容器
以聚苯乙烯膜 为电介质,把两层 铝箔隔开,卷起来, 就制成了聚苯乙烯 电容器。改变铝箔 的面积和薄膜的厚 度可以制成不同电 容的聚苯乙烯电容 器。
电解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是用 铝板做一个极板,用 铝箔上很薄的一层氧 化膜做电介质,用浸 过电解液的纸做另一 个电极板(要靠另一 铝箔与外部引线连接) 制成的。由于氧化膜 很薄,所以电容很大。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1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1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1.下面关于电容器及其电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就组成了电容器,跟这两个导体是否带电无关B.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每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代数和C.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成反比D.一个电容器的电荷量增加ΔQ=1.0×10-6C时,两板间电压升高10V,则电容器的电容无法确定解析:选A.电容器既然是储存电荷的容器,它里面有无电荷不影响其储存电荷的能力,A正确;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指任一极板电荷量的绝对值,B错;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结构决定,不随带电量的变化而变化,C错;C=QU=ΔQΔU可求电容器的电容,D错.2.对于给定的电容器,描述其电容C、电荷量Q、电压U之间相应关系的图应是下图中的( )图1-8-6解析:选B.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储存电荷特性的物理量,仅由电容器本身决定,对于给定的电容器,其电容C的大小与电荷量Q、电压U均无关.3.(20xx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1-8-7).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图1-8-7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D.保持d不变,减小S,由θ不变解析:选A.保持S 不变,增大d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由于电容器的电荷量不变,由Q =CU 可以判断极板间电势差变大,静电计指针偏角θ变大,选项A 正确,B 错误;保持d 不变,减小S ,电容器电容变小,由Q =CU 可以判断极板间电势差变大,选项C 、D 错误.4.如图1-8-8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 、B 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 ,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8-8A .保持S 闭合,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B .保持S 闭合,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C .断开S ,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D .断开S ,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 解析:选AD.保持S 闭合,则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不变,由E =Ud可知,当A 板向B 板靠近时,E 增大,θ增大,A 正确,B 错误;断开S ,则两板带电荷量不变,则Q =CU =εrSU 4πkd =εrS 4πkE 可知,将A 板向B 板靠近,并不改变板间电场强度,故Q 不变,D 正确,C 错误.5.如图1-8-9所示,有的计算机键盘的每一个键下面都连一小块金属片,与该金属片隔有一定空气间隙的是另一块小的固定金属片,这两片金属片组成一个小电容器,该电容器的电容C 可用公式C =εS d计算,式中常量ε=9×10-12 F/ m ,S 表示金属片的正对面积,d 表示两金属片间的距离,当键按下时,此小电容器的电容发生变化,与之相连的电子线路就能检测是哪个键被按下了,从而给出相应的信号,设每个金属片的正对面积为50mm 2,键未按下时两金属片的距离为0.6 mm ,如果电容变化0.25 pF ,电子线路恰能检测出必要的信号,则键至少需要被按下多少 mm.图1-8-9解析:设金属片的原距离为d ,金属片被按下Δd 时电容变化ΔC =0.25 pF , 此时金属片间距为(d -Δd ),则C 1=εS d ,C 2=εS d -Δd. ΔC =C 2-C 1=εS (1d -Δd -1d), 代入数据得Δd =0.15 mm.答案:0.15 mm一、选择题1.某电容器的电容是30 μF ,额定电压为200 V ,击穿电压为400 V ,对于该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为使它的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1 V ,所需要的电荷量是3×10-5 CB .给电容器1C 的电荷量,两极板间的电压为3×10-5VC .该电容器能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6×10-3CD .该电容器两极板间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为200 V解析:选A.由ΔQ =C ·ΔU =30×10-6×1 C =3×10-5C ,A 对;由U =Q C=130×10-6V =3.3×104 V ,电容器被击穿 ,B 错;击穿电压为400 V 表示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为400 V ,最大电荷量Q =CU =3×10-5×400 C =1.2×10-2C ,C 、D 错.2.一个电容器带电荷量为Q 时,两极板间电压为U ,若使其带电荷量增加4.0×10-7 C 时,它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20 V ,则它的电容为( )A .1.0×10-8 FB .2.0×10-8 FC .4.0×10-8 FD .8.0×10-8 F解析:选B.由于电容与电容器上带电荷量和电势差大小无关,所以可根据电容的定义式推导出:C =ΔQ ΔU .因此电容C =4.0×10-720F =2.0×10-8 F. 3.如图1-8-10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 ,极板带电荷量为Q ,极板间距为d .今在两板间正中央放一带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则它所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 图1-8-10A .k 2Qq d2B .k 4Qq d2 C.Qq Cd D.2Qq Cd解析:选C.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电场为匀强电场,其电场强度为E =Q Cd ,因此点电荷q 在其中所受到的电场力为F =Eq =Qq Cd. 4.如图1-8-11所示,用电池对电容器充电,电路a 、b 之间接有一灵敏电流表,两极板之间有一个电荷q 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极板的间距变大,则( )图1-8-11A.电荷将向上加速运动B.电荷将向下加速运动C.电流表中将有从a到b的电流D.电流表中将有从b到a的电流解析:选BD.板距增大,由于板间电压不变,则E=U d变小,所以电场力变小,电荷向下加速,A错B对;由平行板电容公式可知,板间增大C变小,则Q=CU变小,电容器放电,C错D对.5.如图1-8-12所示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容器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液面高低的仪器原理图.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分别用导线接到指示器上,指示器可显示出电容的大小.下列关于该仪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1-8-12A.该仪器中电容器的电极分别是金属芯柱和导电液体B.金属芯柱外套的绝缘层越厚,该电容器的电容越大C.如果指示器显示电容增大了,则说明电容器中的液面升高了D.如果指示器显示电容减小了,则说明电容器中的液面升高了解析:选AC.类似于平行板电容器的结构,导体芯柱和导电液体构成电容器的两电极,导体芯柱的绝缘层就是两极间的电介质,其厚度d相当于两平板间的距离,所以厚度d越大,电容器的电容越小.导电液体深度h越大,则S越大,C越大,C增大时就表明h变大.故A、C正确.6.(20xx年沈阳高二质检)如图1-8-13所示是一只利用电容器电容(C)测量角度(θ)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当动片和定片之间的角度(θ)发生变化时,电容(C)便发生变化,于是通过知道电容(C)的变化情况就可以知道角度(θ)的变化情况.下列图象中,最能正确反映角度(θ)与电容(C)之间关系的是( )图1-8-13图1-8-14解析:选B.两极板正对面积S=12(π-θ)R2,则S∝(π-θ)又因为C∝S,所以C∝(π-θ)令C=k(π-θ) ∴θ=π-Ck(k为常数)所以B正确.7.某电容器上标有“1.5 μF,9 V”的字样,则( )A.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能超过1.5×10-6 CB.该电容器所加电压不能超过9 VC.该电容器击穿电压为9 VD.当给该电容器加4.5 V的电压时,它的电容值变为0.75 μF解析:选B.该标示值为电容器电容和能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加在该电容器上的电压超过9 V就会击穿它.能够给它充的最大电荷量为Q=CU m=1.5 ×10-6×9 C=1.35×10-5C.电容器电容与所加电压无关,因此当给电容器加4.5V的电压时,其电容值仍为1.5 μF.故B正确.8.如图1-8-15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个极板为A、B,B板接地,A板带电荷量+Q,板间电场内有一固定点P.若将B板固定,A板下移一些,或者将A板固定,B板上移一些,在这两种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8-15A.A板下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不变B.A板下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升高C.B板上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降低D.B板上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减小,P点电势降低解析:选AC.A板下移,电荷密度不变,场强不变,又因P与B板距离不变,由U P=Ed知P点电势不变,A对,B错,B板上移,场强同样不变,但P与B板距离减小,故电势降低C对,D错.9.如图1-8-16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与电池相连,在距离两板等距的M点有一个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但仍在M点上方,稳定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8-16A.液滴将向下加速运动B.M点电势升高,液滴在M点的电势能将减小C.M点的电场强度变小了D.在a板移动前后两种情况下,若将液滴从a板移到b板,电场力做功相同解析:选BD.当将a向下平移时,板间场强增大,则液滴所受电场力增大,液滴将向上加速运动,A、C错误.由于b板接地且b与M间距未变,由U=Ed可知M 点电势将升高,液滴的电势能将减小,B正确.由于前后两种情况a与b板间电势差不变,所以将液滴从a板移到b板电场力做功相同,D正确.二、计算题10.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板间距离为d,极板足够长,当其带电荷量为Q时,沿两板中央水平射入的带电荷量为q的微粒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使电容器电量增大一倍,则该带电微粒落到某一极板上所需时间为多少?解析:利用平衡条件得mg =qE =qQ Cd .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d 2=at2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 ′-mg =ma ,又E ′=2Q Cd ,解得t =d g. 答案: d g11.如图1-8-17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接在U =12V 的直流电源上,电容C =3.0×10-10F ,两极板间距离d =1.20×10-3m ,取g =10 m/s 2,求:图1-8-17 (1)该电容器所带电量.(2)若板间有一带电微粒,其质量为m =2.0×10-3kg ,恰在板间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微粒带电量为多少?带何种电荷?解析:(1)由公式C =Q U得 Q =CU =3.0×10-10×12 C =3.6×10-9 C.(2)若带电微粒恰在极板间静止,则qE =mg ,而E =U d解得q =mgd U =2.0×10-3×10×1.20×10-312C =2.0×10-6 C微粒带负电荷.答案:(1)3.6×10-9 C (2)2.0×10-6 C 负电荷12.如图1-8-18所示,水平放置的A 、B 两平行板相距h ,有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在B 板之下H 处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进入两板间,小球恰好能打到A 板,求A 、B 板间的电势差.图1-8-18解析:如果电场力做正功,由动能定理得qU -mg (h +H )=0-m v 20/2,解得U =m[2g (h +H )-v 20]2q, 如果电场力做负功, 则有-qU -mg (h +H )=0-m v 20/2,。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1-8-电容器的电容(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1-8-电容器的电容(教案)

第一章 静电场1.3 电容器【教学目标】1、了解电容器的构造和常用电容器。

2、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3、了解电容器的电容。

4、经历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重点:电容器的概念、定义式及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

难点:电容的定义和引入;对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自主预习】1.两块相互靠近又 的导体组成电容器,电容器能储存电荷。

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叫 。

充电后电容器的两极带等量异种电荷, 叫电容器的带电量。

使带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叫 。

2.电容是用比值的方法定义的: 跟 的比值叫电容,即C= 。

此式与电阻的定义式R=U/I 有对称美。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符号是F ,且1F=1C/V 、1F=106μF=1012pF 。

值得注意的是:电容是描述电容器 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它由电容器本身的构造因数决定,对于平行板电容器:C=dSk πε4。

3.从构造上看,常用的电容器分两类: 和 ,前者的电容是固定不变的,后者一般是通过改变两极的正对面积来改变其电容的,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两极间的距离或改变电容器所充的 来改变其电容。

4.加在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不能超过某一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电介质将被击穿,电容器损坏,这个极限电压叫 。

电容器上一般都标明电容器的 和额定电压的数值,额定电压是指电容器长期工作时所能承受的电压,额定电压比击穿电压要 。

【典型例题】一、电容器的基本知识【例1】 电容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对电容器认识正确的是( )A .电容器的电容表示其储存电荷的能力B .电容器的电容与它所带的电荷量成正比C .电容器的电容与它两极板间的电压成正比D .电容的常用单位有μF 和pF,1 μF =103pF二、 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及动态分析问题【例2】连接在电池两极上的平行板电容器在两板间的距离减小时( )A.电容器的电容C 变大B. 电容器的带电量Q 变大C. 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势差U变大D.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变大【例3】.绝缘金属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静电计的指针偏转一定角度,若减小两极板a、b间的距离,同时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如图1-8-3所示,则( )A.电容器的电势差会减小B.电容器的电势差会增大C.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会减小D.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会增大【例4】.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如图所示构成一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7所示,接通开关S,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则( )A.保持S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B.保持S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荷量增大.C.断开S,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D.断开S,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三、电容器的充放电的问题【例5】两个较大的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分别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正、负极上,这时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油滴恰好静止在两板之间,如图3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两板非常缓慢地水平错开一些,那么在错开的过程中( )A.油滴将向上加速运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b流向aB.油滴将向下加速运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a流向bC.油滴静止不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b流向aD.油滴静止不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a流向b【课后练习】1.有一只电容器的规格是“1.5 μF,9 V”,那么( )A.这只电容器上的电荷量不能超过1.5×10-5 CB.这只电容器上的电荷量不能超过1.35×10-5 CC.这只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为9 VD.这只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9 V2.由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C=QU,可知( )A.若电容器不带电,则电容C为零B.电容C与所带的电荷量Q成正比,与电压U成反比C.电容C与所带的电荷量Q多少无关D.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1 V时所需增加的电荷量3.如图4所示,要使静电计的指针偏角变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A.使两极板靠近B.减小正对面积C.插入电介质D.用手碰一下负极板4.连接在电池两极上的平行板电容器,当两板间的距离减小时( )A.电容器的电容C变大B.电容器极板的带电荷量Q变大C.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变大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变大5.关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两极板的间距加大,电容将增大B.将两极板平行错开,使正对面积减小,电容将减小C.在下极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陶瓷板,电容将增大D.在下极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铝板,电容将增大6.一个电容器带电荷量为Q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若使其带电荷量增加4×10-7 C,电势差则增加20 V,则它的电容是( )A.1×10-8 F B.2×10-8 FC.4×10-8 F D.8×10-8 F7.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5所示,则( )A .保持开关S 闭合,带正电的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 B .保持开关S 闭合,带正电的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C .开关S 断开,带正电的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D .开关S 断开,带正电的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8.如图6所示,两块较大的金属板A 、B 相距为d ,平行放置并与一电源相连,S 闭合后,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将上板A 向左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下加速运动, G 中有a →b的电流B 若将上板A 向上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下加速运动, G 中有b →a 的电流C 若将下板B 向下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上加速运动, G 中有b →a 的电流D .若将S 断开,则油滴将做自由落体运动,G 中无电流通过9.有一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若使它带的电荷量减少3×10-4C ,其电压降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求电容器原来带的电荷量。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26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26张PPT)

常见电容器的分类方法
①按形状分:圆柱形电容器,平行板电容 器,球形电容器等.
②按构造分: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 半可变电容器等.
可变电容器通常是通过改变正对面积或改 变极板间距离来改变电容的.
③按极板间使用的电介质分:空气电容器, 真空电容器,塑料薄膜电容器,云母电容器, 陶瓷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
2、电容的定义式: C Q U
Q指每一个极板带电量绝对值, U表示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电压.
3、物理意义: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 领的物理量 4、单位:
国际单位制:法拉——法(F) 1F=1C / V 常用单位:微法(μF);皮法(pF)
1F=106μF=1012pF
思考:
甲同学说:“电容器带电越多, 电容越大,不带电时,电容为零”。 此说法对吗?为什么?
3、电容器的作用:容纳储存电荷
圆柱型水杯容器的储水问题:hhABC
1.水位每升高h,试比较A、B、C的储水量
2.哪个储水本领大? 如何反映其储水本领?
水量V 深度h
截面积S
思考与讨论
那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本领 如何表征呢?
CQ U
二.电容
1、电容器所带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 电势差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符号C。
1.8电容器的电容
知识目标 (1)知道电容器的基本构造,了解电 容器的充电、放电过程,认识常见的电 容器。 (2)理解电容的物理意义,掌握电容 的定义公式、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计 算。 (3)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 的因素,能利用公式判断平行板电容器 电容的变化。
观察图片
一些常见的电容器
d表示两板间的距离
εr是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与电介质 的性质有关。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共17张PPT)

工作电压 击穿电压
课程导学 思考讨论 展示交流 学标检评 课后作业 返回首页
练习1: 有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 为 3 V,所带电荷量为4.5×10-4 C,此电容器的 电容是多少?将电容器的电压降为2V,电容器的 电容是多少?所带电荷量是多少?
课程导学 思考讨论 展示交流 学标检评 课后作业 返回首页 练习2:
是指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
的绝对值。
电容器带电量Q与板间电压U的关系
Q A
B
0
U
课程导学 思考讨论
(2)定义
展示交流 学标检评 课后作业 返回首页
展评1 展评2 展评3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 板之间的电势差U之比,叫作电容器的电 容,用 C 表示。
(3)定义式: C Q U
课程导学 思考讨论 展示交流 学标检评 课后作业 返回首页
课程导学 思考讨论 展示交流 学标检评 课后作业 返回首页
1.电容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是什么?
2.复述电容的物理意义、国际单位并写出 其定义式,指明公式中各个物理量。
3.写出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并指明公式 中的各个物理量。
课程导学 思考讨论
1.初识电容器
(1)结构:
展示交流 学标检评 课后作业 返回首页
③保持Q不变,只改变ԑr,观察U的变化。
课程导学 思考讨论 展示交流 学标检评
展评1 展评2 展评3
(2)表达式:
课后作业
返回首页
其中,S 为平行板的正对面积,d为 板间距, ԑr 相对介电常数。
课程导学 思考讨论 展示交流 学标检评 课后作业 返回首页
4.常用电容器
展评1 展评2 展评3
固定电容器 可变电容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含解析)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电容器的电容一课一练单项选择题1.对电容C=QU,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充电电荷量越多,电容增加越大B.电容器的电容跟它两极板间所加电压成反比C.电容器的电容越大,所带电荷量就越多D.对于确定的电容器,它所充的电荷量跟它两极板间所加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解析:选D.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储存电荷特性的物理量,一旦电容器确定了,电容C便不再变化.C=QU是定义式,不是决定式,无论带电荷量Q和电压U如何变化,其比值始终不变.因此,应选D.2.对于给定的电容器,下列描述其电容C、电荷量Q、电势差U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是( )解析:选A.对于给定电容器的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决定的,与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的大小和两极板间的电压U的大小无关,不能认为C与Q成正比,与U成反比,故B、C错误,A正确.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极板间的电压成正比,而不是不随电压变化,故D错误.故选A.3.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变化情况是( ) A.C和U均增大B.C增大,U减小C.C减小,U增大 D.C和U均减小解析:选B.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公式C=εrS4πkd,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后,电容C增大,因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不变,由C=QU可知,U=QC减小,B正确.故选B.4.一个电容器带电荷量为Q时,两极板间电压为U,若使其带电荷量增加4 .0×10-7 C时,它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20 V,则它的电容为( )A.1.0×10-8 F B.2.0×10-8 FC.4.0×10-8 F D.8.0×10-8 F解析:选B.由于电容与电容器上带电荷量和电势差大小无关,所以可根据电容的定义式推导出:C=ΔQΔU.因此电容C=4.0×10-720F=2.0×10-8 F.故选B.5.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D.保持d不变,减小S,由θ不变解析:选A.静电计指针偏角体现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大小.在做选项所示的操作中,电容器电荷量Q保持不变,C=QU=εrS4πkd.保持S不变,增大d,则C减小,U增大,偏角θ增大,选项A正确、B错误;保持d不变,减小S,则C 减小,偏角θ也增大,选项C、D均错误.故选A.6.某电容式话筒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E为电源,R为电阻,薄片P和Q 为两金属极板.对着话筒说话时,P振动而Q可视为不动.在P、Q间距增大过程中( )A.P、Q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增大B.P上电荷量保持不变C.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D.M点的电势比N点的高解析:选D.P、Q间距增大,根据C=εrS4πkd,C减小,A选项错误.电容器极板电压保持不变,根据C=QU,P上电荷量减少,电容器放电,方向为M到N,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7.如图所示,两极板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源连接,电键S 闭合,电容器两板间有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微粒静止不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微粒带的是正电B .两极板的电压等于mgd /qC .断开电键S ,微粒将向下做加速运动D .保持电键S 闭合,把电容器两极板距离增大,微粒将向上做加速运动 解析:选B.由平衡条件知,微粒受电场力向上,故带负电,A 错误;由q ·U d =mg 得:U =mgd q,B 正确;断开电键后,微粒仍静止,C 错误;S 闭合,d 增大,由E =U d知,E 减小,qE <mg ,向下加速,D 错误.故选B. 8.将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电压、电场强度大小和极板所带的电荷分别用d 、U 、E 和Q 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持U 不变,将d 变为原来的两倍,则E 变为原来的一半B .保持E 不变,将d 变为原来的一半,则U 变为原来的两倍C .保持d 不变,将Q 变为原来的两倍,则U 变为原来的一半D .保持d 不变,将Q 变为原来的一半,则E 变为原来的两倍解析:选A.E =U d,保持U 不变,将d 变为原来的两倍,E 变为原来的一半,A 正确;保持E 不变,将d 变为原来的一半,则U 变为原来的一半,B 错误;C =Q U ,C =εS 4πkd ,保持d 不变,C 不变,Q 加倍,U 加倍,C 错误;E =U d=Q Cd =Q εS 4πkd·d =4πkQ εS ,则Q 变为原来的一半,E 变为原来的一半,D 错误,故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第一章第8节电容
器的电容教案2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讲解了电容的功用,通过介绍电容器的构造及使用,使学生认识电容器有储存电荷的本领,同时介绍了电容的概念、定义式,再讲解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整个这一节的内容,是后面学习LC振荡电路的必备知识,是学习交变电路和电子线路的基础,关于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和电容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又比较抽象,因此再教学中,可以多增设实验,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媒体展示电容器实物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常见的电容器的构成;
2、通过电容充放电现象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电场能的基本概念,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的能量转换;
3、通过多媒体展示“水容量”和“电容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定义式,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4、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并能运用其讨论有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物观察与演示,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与体会,在具体练习的计算过程中理解掌握电容器的相关概念、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兴趣;电容器两极带等量异种电荷,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中的对称美。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电容的概念,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
2.难点
电容的概念,电容器的电量与电压的关系,电容的充、放电
3.疑点
两极间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电量的多少是衡量电容器电容大小的标志。

4.解决办法
用充了电的电容器短路放电产生白炽的火花使学生感受到电容器有“容纳(储存)电荷”
的功能。

为使学生理解充、放电的抽象过程。

用自制的充放电的电路中的示教电流表显示充、放电过程,为使学生理解电容器电量与电压的抽象关系,不同电压、不同电容的电容器充电再放电时的声音与亮光形象的展示这一抽象关系。

运用演示实验讲授这一课,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若只停留在理论上和抽象的论证,学生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三、教具准备:常见的电容器示教板,带电羽的平行板电容器,静电计,介质板,感应起电机,电线,各种电容器(包括“25V 4700μF”电容一只和一个可用来拆开的纸制电容器),学生电源一个,导线若干,起电机.
四、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示,引入新课
两块相互靠近,平行放置的金属板,如果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它们之间有没有电场?(同时板画)
两金属板间有没有电势差?
教师归纳小结:
由此可见,相互靠近的两金属板构成的装置具有储存电荷的
作用,或者说它可以容纳电荷,而两板所带正、负电荷越多,板
间电场就越强,两板间的电势差就越大(稍作解释)。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使两金属板带上正、负电荷呢?
将两金属极分别按到电源的正、负两板上(同时画出电路)。

(实验演示1)将“25v 4700μF”电容器(出示实物)充以16V电压,然后短路放电产生白炽的火花,并发出较大的声响。

(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兴趣)然后教师明确告诉学生“电容器可以容纳电荷”。

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学生疑惑)现在我们来学习有关电容器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
展示各种电容器。

并做解释:这是一种能容纳电荷的容器,今天我们来先来学习它——电容器以及描述它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电容
1、电容器
(1)构造: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讲解:电容器中将两片锡箔纸作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两个极板非常靠近,中间的绝缘层用薄绝缘纸充当,分别用两根导线连接两极.这就是电容器的结构)。

(2)电容器的充电、放电:
[实验演示2]: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这个过程叫做充电。

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充电电流。

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联系,两个极板间有电场存在,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电能贮存在电场中,称为电场能。

[实验演示3]: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互相中和,电容器就不带电了,这个过程叫放电。

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放电电流。

放电后,两极板间不存在电场,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问题1:电容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什么?待学生讨论后总结如下:【板书】充电——带电量Q增加,板间电压U增加,板间场强E增加,电能转化为电场能
放电——带电量Q减少,板间电压U减少,板间场强E减少,电场能转化为电能
问题2:电容器可以充入的电量是无限的么?如何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且
听下面分解。


2、电容
与水容器类比后得出(动画演示)。

说明:对于给定电容器,相当
于给定柱形水容器,C (类比于横截面积)不变。

这是量度式,不是关
系式。

在C 一定情况下,Q=CU ,Q 正比于U 。

(板书)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公式:U
Q C = 单位:法拉(F )还有微法(μF )和皮法(pF ) 1F=10-6μF=10-12pF
(4)电容的物理意义: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由导体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的,与电容器是不是带电无关。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实验演示4]感应起电机给静电计带电(详参阅教材)
说明(多媒体演示):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来测量电势差。

把它的金属球与一个导体相连,把它的金属外壳与另一个导体相连,从指针的偏转角度可以量出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势差U 。

平等板电容器由两块平行相互绝缘金属板构成:①两极间距d ;②两极正对面积S .
(2)、量度: ,Q 是某一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
(3)、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① .
,( 、 不变),d 越大,偏转角度越小,C 越小。

② .
,( 、 不变),S 越小,静电计的偏转角度越大, U 越大,电容C
越小; ③.保持Q 、d 、S 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板,静电计的偏转角度并且减小,电势差U 越小电容C 增大。

说明插入比不插入电介质时电容大.
为介电常数,k 为静电力恒量.这里也可以用能的观点加以分析:电介质板插入过程中,由于束缚电荷与极板上电荷相互吸引力做功,电势能减少,故电势差降低.
(4)、结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与介电常数ε成正比,跟正对面积S 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d 成反比。

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真空 kd S C π4= 介质 kd
S C r πε4= 4、常用电容器(结合课本介绍P 135),出示常用的电容器
(1)介绍固定电容器.
(2)介绍可变电容器.
(3)介绍击穿电压.
(三)、典型例题讲解
例1、(幻灯展示)
例2、(幻灯展示)
例3.(幻灯展示)
(四)小结:对本节内容要点进行概括
(幻灯展示)
五、巩固新课:1、引导学生完成问题与练习。

2、阅读教材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