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WORD版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姐是()A、.档次/抵挡唠叨/牢靠应许/应答如流B、混乱/浑浊噱头/戏谑强加/强人所难C、眼眶/框架宾馆/乒乓油炸/信息爆炸D、脂肪/指挥脊梁/枸杞累及/长年累月【答案解析】B2①许多科学技术正是在登月行动的刺激下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最终走向成熟,在商业上得到广泛运用。
②这家公司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开发出了能随时令变化、适应不同区域消费习惯和消费的快速产品组合,赢得了市场。
③细雨交织,竹林婆娑,山清水秀。
这里没有喧嚣,只有;没有奸诈,只有简单。
这份经过大自然锤炼而来的静谧,却恰恰让人震撼。
A、继而嗜好寂静B、既而癖好寂静C、既而嗜好宁静D、继而癖好宁静【答案解析】D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杨洁篪强调,安倍必须采取实际行动消除其严重错误的恶劣影响,我们奉劝安倍打消任何幻想,改弦更张,否则必将进一步失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B、垂涎于明前茶的号召力,一些不法商家趁机用“春茶”“早春茶”等概念打“擦边球”,图谋侥幸获取高利。
C、整体衣柜的优点在于量身定做,可以按照个人需求进行设计,既彰显个性、节省空间,又可做到与整体装修风格天衣无缝。
D、从二年级开始,刘老师就不胜其烦地教她怎样把鞋带穿进眼里,怎样打结,解开——系上——解开,每天示范多少遍。
【答案解析】B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考题中包括如何看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式奇迹”与空气污染、PM2.5等“中国式难题”,有一道选择题问考生“钓鱼岛的归属权在以下哪些文件中体现”。
B、一项名为《2013中国人年度感受》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的最大感受就是“累”,有人“身累”,有人“心累”,当然,也有人“累并快乐”或“累并幸福”着。
C、薄皮核桃、美国凯特杏、澳大利亚秋红油桃、欧洲榛子、乌克兰大樱桃……在万邦珍果园,尝一口异国他乡的果实、再闻一缕花香,这是山间独有的香甜。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C.光明日报新闻报道筹划部、文艺部和光明日报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光明微博微小说大赛?,于 3 月 1 日开场征稿。
D.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
假设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二、 (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 题。
孔子集五帝三代之大成,在整理阐释五经的根底上,创立仁礼之学,为中华民族的开展确立了仁和之道的人本主义精神方向,为社会人生提出普世道德价值标准,形成民族的文化血脉、根本性格和文化基因,故其在百家中脱颖而出,成为显学,而后成为中华文化主导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
孔子被誉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大成〞是孟子的评价,“至圣〞是司马迁的评价,“先师〞是元明清的封号。
司马迁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可谓至圣矣。
〞这个定位比拟准确:孔子不是神 (纬书之说 ),也不是“王〞 (唐代封号 ),而是“大成至圣先师〞,即继往开来的思想导师。
他使中华民族成为礼义之邦,成为高度文明的国家。
不管朝代如何变动,不管制度如何改革,中华民族延续的基因血脉和凝聚的精神纽带始终是儒学为主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否那么中华民族就离散了。
神化孔子是不对的,丑化孔子是罪过,敬重孔子应是常态。
两千多年的社会历史实践,反复地检验着儒学的真理性,鉴别着它的时代性与普遍性,考验着它的创新能力,特别在近现代它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复苏,焕发出了新的生命。
孔子儒家不是普通一个学派,也不是西方式的XX团体,它没有严密的组织制度,不重视自身有形力量的拓展,没有特殊的利益诉求,它是基于普遍人性的一种公共性的社会德教,致力于向社会和各领域提供根本道德标准和公共生活准那么,使社会人生沿着向上向善有序的文明方向前行。
同志把儒家“讲仁爱〞放在第一位,而仁爱的表达便是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测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测试语文试题2015.9说明: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5页。
第II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真正的“好”教师重“深教”而不唯“浅教”。
所谓“浅教”,唯重堆砌知识的形态,条块分割,外在于“人”:最令人痛心者,莫过于轻视甚或无视本应自如驾驭知识的强劲思想力。
复制了大量弥散着书香的“知识”却不知其何以如是,何以用之。
更心安理得于丢失开启未来世界的“金钥匙’—____ (质疑/置疑)批判、独立评论和逻辑演绎。
这就从本源上断开了重构新世界知识形态的可能。
梁启超先生早在“五·四”之前即_____(犀利/锋利)批判传统教育“偏于记性”、忽略悟性,至今不失为针砭时弊的教育箴言。
而“浅教”的对立面是“深教”,它以培育学生强大的逻辑理性、严谨思辩和超越性创造力为根本宗旨,以 ____(叫醒/唤醒)个人沉睡的“问题意识”、养成植根自由思维、独立人格之上的评论能力为终极境界;换言之,卓越教育所视之为“贵者”,并非复制传统知识的机械“记性”,而是创生无尽真知和新知的珍贵思想力及其相辅相成的表达力。
一切传统都会悄然老去,唯有茂盛的创造之树与时长青;一切知识都会暗然凋落,唯有成长的思想力和表达力才会孕育丰硕的创造之果。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强劲(jìn) 逻辑演绎B.悄然老去(qiǎo) 暗然凋落C.箴(zhēn)言相辅相成D.针砭(biǎn) 严谨思辩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质疑锋利叫醒B.质疑犀利唤醒C.置疑犀利唤醒D.置疑锋利叫醒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短小精悍的吕厚民,1950年被调到中南海,专门给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照相,开始了前后12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
2015届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语文试卷B

1.默写。
(4分)【小题1】,__________,照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题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小题3】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小题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
2.默写:(1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②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③《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
④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⑤__________________,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⑥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物者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⑦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⑧《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哲理句是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在那颗星子下(舒婷)(1)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
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
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红殷殷的花雨梦中。
(2)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
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3)初一年级,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十一门课。
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
仅那个绷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
我私下又加了近十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读书。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测试语文试卷(扫描版).pdf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C(A劲jìng,B黯然,C思辨) 2.B 3.A(短小精悍:①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
此处取第①个意思。
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慢待另一方,指对人或事不同等看待。
可改为“顾此失彼”。
大而不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此处望文生义。
如履薄冰:形容非常谨慎、小心翼翼的样子。
对象不当。
) 4.A(B项,结构混乱。
“借口……为名”杂糅,可表述为“借口……”或“以……为名”。
C项,否定不当,“避免”与“不再”连用导致表意错误;D项,约数重复,去掉“近”或“余”。
) 5.B D(A是就微信阅读人数和其地位而言的,B项是就读者订阅的内容而言的,C项是就微信阅读的提供者们努力迎合读者偏好而言,此三项都是对文章部分内容的概括,不是对文章主旨的概括。
) C(“难免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无中生有。
) 8.D(“也必会引领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真正的幸福”错,原文说的是“也能给予我们以真正的幸福”。
) B(没有,不) 10.D(D项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介词,和/动词,结交;B项于是,就/才;C项介词,用/连词,因为) 11.B 12.D(D项中“没有哪个皇帝堪与他比”错,应为“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
) 13.(1)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承受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高台干什么呢?(判断句、产、奉、羞、“何以台为”,每点1分) 如今没想到能侥幸享尽天年,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祀,我如此不贤明,却能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就很好,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每句1分) 14.(1)上片先写送别时的凄苦怅惘。
前三句连用三个有关送别的典故,描绘了一幅情致缠绵的离别图景,表达了送别时凄苦怅惘的心境。
(2分)再写别后的怨春怀人之情。
残红凋落,莺声刺耳,进一步抒发了别后怨春怀人之情。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规定位置贴条形码。
2.本试卷满分150分,共10页,考试用时150分钟。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①“记忆”一词现在常能听到,但基本都是从技术层面来讲的。
计算机的内存也叫记忆,指的是信息的储存空间,这个“记忆”已经成为人人都理解的日常概念。
有人觉得电脑的记忆和人脑的记忆在工作方式上差不多——信息输进来,大脑进行记录,需要时再提取出来。
对不对?②错!数据和信息被输进电脑的内存,等到需要提取时,除非出现什么技术故障,正常情况下会与当初存进去时一模一样地被提取出来。
在这个程度上,可以说两者是相似的。
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吧?有时候,原本正在房间里做着什么事,突然想起来要到另外的房间拿个东西。
起身去拿的半路上,被什么打了岔,好比说注意到广播里放的曲子,听到旁边有人说了什么好笑的话,到了要去的那个房间,却一下子想不起到底是来干什么了。
这种令人沮丧、心烦的情况,却偏偏是人脑处理记忆的方式出奇复杂而造成的诸多怪癖之一。
③大多数人最熟悉的记忆分类方法是区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
它们的名称很恰当:短期记忆最多持續一分钟;长期记忆能够与你终生相伴。
④短期记忆维持时间不长,但负责对实时的信息做有意识的操作,也就是我们当前正在想的事。
我们之所以能够思考,是因为信息就在短期记忆中;这就是短期记忆的功能。
长期记忆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辅助我们思考,但真正进行思考的是短期记忆.⑤为什么短期记忆就那么限量?部分原因是它在不停地工作。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pdf

山东省实验中学 201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参省/参差 累及/累卵 行头/行当 蹈藉/慰藉 B.隽永/隽秀 菲薄/芳菲 煞尾/煞白 歆羡/钦慕 C.椽子/姻缘 踮脚/惦记 草茎/颈项 负荷/荷 D.尽快/尽管 泪/温驯 修葺/鹿茸 舟楫/作揖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笨胚 戳子 不更事 屈打成召 B.张皇 简朴 怅寥廓 前合后偃 C.圭臬 诀绝 打牙祭 神智慌乱 D.桥礅 暧昧 拴马桩 回光反照 3.填入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成就还没有 ,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
②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
和最受诬蔑的人。
③临近的密密挤拚的人群,在讲,在听,在微笑,在皱眉,在____,在保留…… A.湮没 忌恨给予 B.淹没 忌恨 给以 C.湮没 记恨 给予 D.淹没 记恨 给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她要一个子儿一个子儿的捍卫自己那可怜的钱包,讨价还价,睚眦必报 B.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
C.你这人真不懂眉眼高低,人家正发愁呢,你还开玩笑。
D.国际社会上,一些国家只要是美国不为已甚,就希望同美国继续友好往来。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是这个城里唯一的一所大学,,这所大学一直对孩子们充满了神秘感。
B.本刊将制定全新的规划,继续保持稿件的编辑水平,促进文学刊物的高品质。
C.北京是一座悠久的城市,岁月的雕饰在北京的各个角落留下了珍贵的符号,请救救北京的符号! D.许多游客反映,有些景点的票价太贵,如“三孔”泰山,票价都在60元至100元之间。
【精解精析】山东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数英物化生5份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英语试题山东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数试题山东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物理试题山东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山东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题【试卷综评】本试卷以新课标为指导,单项选择题目知识覆盖面广、考查知识点灵活。
两篇完形填空,旨在考查教师平时在该部分教学执行情况。
阅读理解选材具有时代性,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选项设计灵活合理,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书面表达联系实际以把健康生活方式为题,考查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总之,本次诊断性考试试卷难度适中,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
第I卷(共105分)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55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题文】1.He was unhappy when he sold his violin.After all,he ____________ it for a very long time.A.has had B.had had C.has D.had【答案】【知识点】A9A11动词的时态与语态【答案解析】B。
解析:题干中sold的动作发生在过去,had的动作发生在sold之前,也就是“过去的过去”,故用过去完成时。
【技巧点拨】熟记过去完成时的用法,别无他法。
【典型总结】过去完成时的基本用法归纳过去完成时表示一个动作或状态在过去某一时间或动作之前已经完成或结束,即“过去的过去”;也可以指过去的动作延续到过去的某个时刻。
这里的过去时间可以用某个时间状语表示,也可以通过上下文表示。
1)表示一个动作或状态在过去某一时间或动作之前已经完成或结束,也有可能早已结束或完成。
例如:When he was in Beijing, he visited places where he had played as a child. 他在北京的时候游览了他儿时曾玩过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实验中学2009级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行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伺候/赏赐朔风/塑造教诲/晦涩难懂癖好/藏否人物B.披露/露骨桔梗/诘责觊觎/瑕不掩瑜着落/不着痕迹C.胴体/恫吓荏苒/妊娠矢志/试目以待邋遢/大加挞伐D.阡陌/纤细押解/邂逅数码/数见不鲜栈道/打开信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国粹缉拿活性炭搬师回朝B.安份蝉联下马威相形见拙C.厮打杀青协奏曲牙牙学语D.坐阵装潢贴标签皇天厚士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固然令世人刮目相看,但是,部分地区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这种饮鸠止渴的做法最终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印度博帕尔事件、日本水误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无一不是前车之鉴。
谁都不希望这些悲剧在中国重演。
好在国人已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呼之欲出了。
A.刮目相看B.饮鸩止渴C.前车之鉴D.呼之欲出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楼市面临的政策风险、资金风险、泡沫风险,已成为压在房地产市场上的“三座大山”,监管部门对风险的判断要亦步亦趋。
B.“忧国不谋身”,其深意在于,一个人要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不为自己的利益而斤斤计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持之有故。
C.江苏慈善家陈光标近几年持续向社会或个人捐钱捐物,不仅一个人坚持不懈地做公益,而且还引领社会力量做慈善,确实无可厚非。
D.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密码挂失费等项目在严罚下销声匿迹,但银行的新收费仍层出不穷,如开立存折是免费的,要与存折一起办张新卡却要收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8月16日零时起,我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新图使部分高铁降低速度;各席别票价在现行票价水平基础上,下浮5%左右。
B.为彻底摧毁传销组织,公安部将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统一开展打击传销,目前广西公安机关正全力抓捕传销人员。
C.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D.距离中秋节已经不到一个月,月饼市场开始火热起来。
不少商场和糕点店陆续将月饼摆上架,即将大规模上市。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史学社会化是历史知识由生产者向社会大众传播,并为社会大众所选择与接受,从而作用于社会的过程。
它在史学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历史研究得以走出象牙塔,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建立起联系,既可以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也可以为史学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史学社会化需要娱乐化吗?这是很多人都会产生的疑问,也道出了对学术娱乐化倾向的担心。
确实,近年学术娱乐化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以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为平台,造就了易中天、于丹等一批学术明星,在整个社会掀起了一阵阵热潮。
对这股热潮,有人歌颂,说它为历史文化的普及发挥了专业人士无法企及的巨大作用;有人批判,说它的媚俗降低了历史文化的品格,将历史文化低俗化了,损害了学术的神圣与尊严。
走学术娱乐化道路,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2004年,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一书在中国出版,他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文化的严谨、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简单快感。
毫无疑问,史学的社会化需要娱乐化,但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娱乐化只是一种传播策略。
就一般民众的历史文化水平和接受特点而言,娱乐化是他们最喜欢、最能够接受的传播方式,至于所接受信息的正确与否,根本不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也就是说,他们接受史学社会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娱乐,虽然这种接受也有学习知识的功能。
既然客体有娱乐的需求又有选择的权利,那么史学社会化只有尊重这种需求和权利,采取娱乐化的方式,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但是,如果主体一味迎合客体的需求,就会丧失主体的地位,变成了媚俗,难以达成史学社会化教育和启迪大众的基本目标。
但是,要真正达到双赢,史学社会化主体需要具备很高的素质,能够很好地把握娱乐化与科学性的尺度与平衡。
一个现实的证据,就是最为学者们批判的宫廷秘史、历史传奇类题材常常是节目收视率最高的,而专业水准较高的节目,如“叶嘉莹讲诗词”、“周汝昌评四大名著”等反而少有观众叫好。
这说明,主体要在娱乐化与科学性之间寻找平衡、把握尺度是何等困难。
史学的娱乐化是有限度的,不是所有的学术问题都可以通过娱乐化方式进行传播。
万卫在谈到“百家讲坛”的选题时就曾谈到,合适的选题往往是既结合主讲人的专业方向又符合电视传播特点的话题。
有些话题不是不能讲的,而主要是离观众太远、大众完全不了解。
还有些题目是不好讲的,比如《易经》曾讨论过很多次,但最后,主讲人还是觉得没把握。
这种情况说明,史学社会化的内容需要经过科学的选择,有些史学问题可以通过娱乐化方式进行传播,有些史学问题则只能通过小众的精英学术进行研究,不一定非要走向大众化。
6.关于“史学的娱乐化”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史学娱乐化使得史学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建立起联系,为史学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B.史学的娱乐化是其社会过程中必经的途径。
涉及三方面:生产者、社会大众,社会。
C.主体如果一味迎合客体的需求,就会丧失主体的地位,难以达成史学社会化教育和启迪大众的最终目标。
D.对史学娱乐化的批判,是对史学科学性的尊重和支持,也是对当前学术娱乐化倾向的担心。
7.关于史学“科学性”与“娱乐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史学的社会化需要娱乐化,但和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娱乐化只是一种传播策略。
B.易中天、于丹等人对史学的娱乐化传播,使得学术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远离了史学的科学性。
C.史学社会化如果不尊重民众的娱乐化需要,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D.史学娱乐化是史学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学术娱乐化中,文化的严谨性、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简单快感。
B.即使史学社会中的传播主体有很高的素质,现在仍无法把握其中娱乐化与科学性的平衡。
C.史学娱乐化是有限度的,观众不了解的话题不适合以娱乐方式传播。
D.史学娱乐化要符合三个条件——主讲人的专业方向、电视传播特点,话题观众须了解。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
弘治十二年进士。
授行人。
正德时,历两京御史。
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
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
”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
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
”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
筑黄潭堤。
调扬州。
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
诸嬖幸皆怒。
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
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
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
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
”帝笑而遣之。
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
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
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
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①。
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
微瑶,民且重困。
驾旋,瑶扈至宝应。
中官邱得用铁縆②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
扬人见瑶,无不感泣。
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
已,累迁工部尚书。
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
西苑宫殿成,帝臵宴。
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
”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
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
以忧去。
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
帝幸承天,瑶扈从。
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
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
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
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
以老致仕去。
瑶端亮清介。
既归,僻处陋巷。
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
卒年八十九。
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节选自《明史·蒋瑶列传》)注:①“疋”pǐ同“匹”②縆gēng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瑶执不可。
执:坚持。
B.微瑶,民且重困。
微:认为……卑贱。
C.竟扈至临清而返。
竟:竟然。
D.迨迁陕西参政。
迨:等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C.因请停不急者。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以老致仕去。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蒋瑶全心为民的一组是()①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
②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
”③此花已绝,今无以献。
④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
⑤扬人见瑶,无不感泣。
⑥既归,僻处陋巷。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德年间,蒋瑶力陈时政弊端,他认为在内府各局担任监督的宦官人数增加太多,这样会导致军队耗费太大,以致损耗国力。
B.武宗南巡至扬州,随行的权幸因扬州繁华富庶,向蒋瑶大肆索要财物,蒋瑶对此暗中抵制,后被权幸用铁绳捆绑数日才被释放,扬州人对此无不感慨落泪。
C.皇帝对蒋瑶非常器重,在宴会上,他下令将蒋瑶的席位移至殿内,然后把皇亲移到殿右来为蒋瑶让出席位,并且强调尊重贤才比亲近亲人更重要。
D.嘉靖年间,朝廷工程繁多,耗费巨大,蒋瑶严格遵循皇帝的意图进行规划设计,对此皇帝非常高兴,并多次对他进行赏赐。
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有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
(4分)(2)瑶规画咸称帝意,一数有赉予。
(3分)(3)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