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和房奴一样英年早逝

合集下载

房奴经典段子大全

房奴经典段子大全

房奴经典段子大全导读:房奴经典段子大全现代社会人的压力越来越大,最主要的一方面就是房子的压力,对于很多刚性购房者来说,房子就是压垮人的最重一项。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描写房奴的经典段子:沁园春婚期将到,有钱公寓,没钱蜗居。

望长城内外,大厦林立。

工地上下,人浪涛涛。

早起晚睡,通宵达旦。

买个房子才达标。

缺钞票,看人山人海,一房难搞。

楼价如此虚高。

引无数贫民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见罢摇头。

唐宗宋祖,更是没招。

代天骄,成吉思汗只好住在蒙古包。

愁望眼,叹婚期难定,实在无着。

某打工者婚期将至房无着以前,资本家宁可把牛奶倒掉也不给穷人喝;现在,房产商宁可把房子空着也不给百姓住。

他们都一样坏房价让人昏呀,小桥流水人家,房贷压垮瘦马,高价不下,没房人在天涯。

元曲《天净沙》现代版早上一睁眼,今天还房贷100元。

“房奴”日记如果房子带给人们的不是幸福,要房子做什么?房奴”的感叹你买房了吗?买房贷款了吗?房贷还剩多少?上海女性相亲常提三个问题即使年收入12万元的中产人士,都得做房奴。

房价扯动人们的心越来越羡慕乌龟,因为它从一出生就有一套住房。

房价不断攀升带来的感慨千金易得,一房难求;买房之难,难于上青天;人生何其短,大半为房产君不见住房之价天天涨,奔流直上不复还。

古诗新编买商品房太贵,买经济适用房没资格。

工薪族的尴尬豪宅,巨筑,巅峰巨献,但我想要的只是一套便宜舒适的居室而已。

房地产炫富广告令市民反感去年房价猛如虎,今年楼市“骑”老虎。

世事难预料多看看《论持久战》,一定会对你购房有所启发。

这并非玩笑住半辈子房,换一辈子帐。

不知划算不划算小两口子快结婚了,却一直不买房,丈母娘把女婿找来探讨,这下小女婿坐不住了,只好清仓典当,筹钱买房,这就是“刚性需求”,也就是“丈母娘要求”。

中国房地产副会长顾云昌的“剖析”降价不丢人,倒闭才丢人。

地产业内流行的一句话做完“房奴”,再当“墓奴”。

洛阳市北塔陵园5平米以上公墓价2万元/平方米,是当地活人住房平均价的10倍。

房奴现象分析

房奴现象分析

哪些人群属于“房奴” 哪些人群属于“房奴”?
• 大家谈房奴的时候,有一个 大家谈房奴的时候, 问题需要搞清: 问题需要搞清:房奴的主体 究竟是哪些人? 究竟是哪些人?这并不是一 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因为如 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果年轻人居多, 果年轻人居多,出现所谓的 房奴就很正常; 房奴就很正常;如果中年人 甚至老年人成为房奴的主体, 甚至老年人成为房奴的主体, 那肯定说明这是一种不正常 甚至危险的现象。从网上的 甚至危险的现象。 帖子以及一些调查来看, 帖子以及一些调查来看,可 以初步判断,成为房奴的, 以初步判断,成为房奴的, 大多数是20~30岁的年轻人。 岁的年轻人。 大多数是 岁的年轻人
BACK
不幸福的奴役生活
• ★不幸的理由一:背上一套房 不幸的理由一 背上一套房 从此拒绝娱乐,抵制浪漫 子,从此拒绝娱乐 抵制浪漫 担 从此拒绝娱乐 抵制浪漫,担 心失业,害怕生病 害怕生病,还有加息这 心失业 害怕生病 还有加息这 个恐怖的东西……人生最黄金 个恐怖的东西 人生最黄金 的20年在长长的债务单下黯 年在长长的债务单下黯 然失色。正如郭海萍所说:“这 然失色。正如郭海萍所说 这 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 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 根本来不及细想未来十年。 根本来不及细想未来十年。” • ★不幸的理由二 是房子为人 不幸的理由二:是房子为人 服务,而不是人为房子服务 而不是人为房子服务。 服务 而不是人为房子服务。 租房也一样过日子。 租房也一样过日子。如果赚钱 只是为了养房子,生活也失去 只是为了养房子 生活也失去 了意义。在房子的巨大压力下, 了意义。在房子的巨大压力下 苏淳险些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苏淳险些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值得吗?要当房奴?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要当房奴?
• 手中有房 心中不慌 手中有房,心中不慌 • ★幸福的理由一:“男人若真爱一个女人 先拍上一 男人若真爱一个女人,先拍上一 幸福的理由一 男人若真爱一个女人 摞票子,再奉上一幢房子 再奉上一幢房子。 毫无疑问,房子已经是 摞票子 再奉上一幢房子。”毫无疑问 房子已经是 当代爱情、婚姻的重要砝码。郭海藻的男友小贝, 当代爱情、婚姻的重要砝码。郭海藻的男友小贝 恰是这条幸福理由的反面写照。 恰是这条幸福理由的反面写照。 • ★幸福的理由二:与其每月为房东打工 不如用这 与其每月为房东打工,不如用这 幸福的理由二 与其每月为房东打工 笔钱供房,既是置业 既是置业,还是一笔稳赚 笔钱供房 既是置业 还是一笔稳赚 不赔的投资。 再说,房贷的压力 房贷的压力, 不赔的投资。 再说 房贷的压力 总能让许多不懂理财的青年学会 省钱、存钱。 省钱、存钱。

拿生命换房值不值?90后房奴过劳死

拿生命换房值不值?90后房奴过劳死

◎文/叶子为父母分忧,大专毕业生跳槽外企1990年,李哲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公岭镇一个贫苦农家,父亲李永启和母亲查玉兰皆为农民。

为了赚钱养家,李哲两岁那年,父母便双双去外地打工,将年幼的李哲交给外公外婆照顾。

每年只有在春节时,李哲才能与父母团聚。

由两位老人拉扯大的李哲本分老实,是个听话的乖孩子。

2007年9月,李哲高中毕业后,考入安庆理工学校五年制大专班就读。

2009年春节,李哲的父母从杭州回老家过年,一家人团聚闲聊,谈到李哲找对象的话题,李哲的母亲叹了口气:“唉,现在的女孩找对象都要看男方的家庭条件怎样,有没有房子车子。

我们家这么穷,哪个女孩看得上呀?”这句话似乎提醒了李哲的小姨,她建议李哲的父母在安庆给李哲买一套房子。

可是在安庆买一套房少说也得二三十万,以他们夫妻俩的积蓄,就是砸锅卖铁也买不起。

李哲的小姨劝道:“房价一年比一年高,你们现在不想办法买一套,以后就更买不起了。

”李哲的舅舅也支持这个提议:“是啊,你们可以先付30%的首付,其余的找银行贷款,以后再慢慢还。

”考虑到儿子毕业后要在城里找工作,娶妻生子,肯定得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思来想去,几个月后,李哲的父母在李哲小姨所居住的小区购买了一套110多平米的房子,总价30多万,首付10万。

李哲的父母拿出所有积蓄,又找李哲的小姨和舅舅借了几万元,用按揭的方式买了下来。

2012年交房后,李哲的小姨受李哲父母的委托,请装修队对新房进行了简单的装修,随后购置了一些家居用品,又花费了好几万。

为了这套房,李哲的父母不仅欠了亲戚近10万元债务,还欠下银行20万房贷,每月雷打不动地要还银行1700元。

为了还债,他们打算趁还干得动,再打几年工。

同时,他们也希望儿子快点毕业工作,为他们减轻压力。

2012年初,即将大专毕业的李哲在学校的安排下,前往上海一家企业实习。

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繁华景象深深吸引了李哲,毕业后,他决心在上海求职,费尽周折才在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

做房奴的九大危害你中枪了么

做房奴的九大危害你中枪了么

做房奴的九大危害你中枪了么现在的楼市,房价一路看涨,无论是最新崛起的刚需购房族80后,还是想着改善置业的70后,大都面临着贷款,成为房奴的境地。

很多人都常听说“房奴”这个词,也经常给自己冠上“房奴”的帽子,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

一听着“房奴”二字,总是有一种苦大仇深的感觉。

而且,因为房奴,也造成了一些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今天来盘点一下盘点下房奴的十大危害,小伙伴们你们中枪了么?相关词解——来自度娘房奴(mortgage slave)一词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

“房奴”意思为房屋的奴隶。

“房奴”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

购房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

相关新闻——扒一扒那些年因为房子酿成的悲剧·恋人相爱七八年,为房产证上署名而分道扬镳云云...·女房奴为省钱还贷每天到单位接开水·房奴压力大月开销仅800元!·39岁台湾歌手自杀身亡因买房致资金周转不畅·五旬母亲没钱为儿子买房跳护城河自杀·广州一则情侣因为买不起房,惨遭丈母娘棒打鸳鸯,两人相约互捅自杀。

结果女方死了,男方没死,被告故意杀人...·一IT男买不起房,因无钱支付婚房首付款,在付款日期最后一天,选择了抢劫银行。

最后被抓在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接受审判。

………………每天都有如此的新闻出现,看着跟自己一样是房奴的,或者准备成为房奴的兄弟姐妹们,走上了极端的道路,你心里什么感触?而今,房子的价格,尤其是快节奏高压力的一线城市,还在变态地蹭蹭往上涨,为一线城市奋斗的人们增添了新的压力,对于一些人来说,更是成为了倒地前得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房子,过的什么生活?盘点房奴生活的十大危害一、增加生活压力。

做“房奴”还是“流浪族”

做“房奴”还是“流浪族”

怎么办?没有房子,孩子 E l 后入学将有一系列难题。买了房子是 “ 房奴” ,不买房子是 “ 流浪族” 。又有
谁 能给 出答案呢 ?
1 —1 9 28 2
维普资讯
林年婚月 先龄姬工 荆岁已 状资
l】一 (
陈先生: 个体户 年龄 :3 5岁
严先生: 政府机 关职员 年龄 :2 9岁 婚姻状况 :已婚 月工资 :2 0 0 0元左右
故| 三 :没 有积蓄 不敢要 孩子 I |
严先生 在政府某机 关单 位工作 ,和女 友恋爱三年 ,今年年初 为了结婚买 了一套 1 0 方米左右的房 0平
子 ,首付 1 万 元,贷款 2 年 。虽然 每个月要还数 目不小的房贷 ,但是拥有 自己的房子总是好过租房过 日 0 0 子 ,才有真正成家 的感觉。然而不久严 先生就 感觉有了房 子生活的幸福感却越来越少 ,烦恼也不断接踵而 至 :由于房子买得过大 , 月供 差不多占了总收入的一半 。一向 “ ” 了的老婆 不得 不跟着他过起 了 “ 奢侈 惯 节
记得刚搬家 时没 有钱买替桌 ,不敢邀请 同学朋 友到家里聚餐 ,只好把床 头柜 当餐桌凑合 了用一段时间。 ”
采编手记 :据了解,福州过半的买房人生活质量成倍下降,要节衣缩食努力还贷,担心下岗.记 . 者从装饰设计公司了解到,从装饰公司接到的装修业务情况可以明显察觉到许多人购房后根本没有经济能
质量 ,游玩 、购物与吃饭都变得精 打细算 ;曾经气
冲牛斗、特立独行 的。从此在老板面前 变得谨 小慎
微 。唯唯诺诺 过去幻 想和恋人享 受情调 生活的 ,
现在则 回到家熬 粥就 咸菜 了。 由此 , 不少人感叹 :做一个 “ 浪族”或 许更 流 快乐些 。

网络最新流行语:你鸿毛了吗

网络最新流行语:你鸿毛了吗

网络最新流行语:你鸿毛了吗?惊曝!近年国内城镇青年非正常死亡人数大幅上升,已引起主流社会的高度重视。

人都有一死,但毛主席说过,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将其中的10大死因揭秘出来,为了避免置自己于重蹈覆辙的悲惨境地,大家可以对号入座,把这些死因当作镜子,用一句网络最新的流行语每天问问自己:你鸿毛了吗?NO.1 网上乱搞一夜情,失身网络色骗,被劫色劫财连带染病耻辱而死“乱交一族”。

如今的社会物欲横流,感情太不靠谱,交个稳定的异性朋友太困难!现在的网络可真方便,数不清的交友网站还有QQ,想放纵自己乱搞一夜情好容易。

可长此以往,不但失去了寻找人生另一半的信心和勇气,也丧失了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更有甚者,还被劫色劫财,弄不好再来个艾滋,在痛苦中耻辱而死!救赎方法:不管外在环境多么无耻,自己的内心最为关键。

保持善良纯洁的心灵,节制负面的欲望,才能真正体会到更高层次的幸福和快乐,才能得到上天的赐福,找到相知相爱的好伴侣!NO.2 疲劳驾驶,马路第一杀手!害己害人,“壮烈牺牲”典型的“找死一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上了车,当上了小资,感觉真不错!中国目前已有机动车超过1.5亿辆,驾车人数更是超过了2亿!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车祸造成的死伤人数也在大幅上升!根据统计疲劳驾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杀手,几乎所有重大车祸都有疲劳驾驶的影子!一年居然要死伤数十万!!!此种死法通常都是轰轰烈烈,不是飞上天就是着大火,不但自己玩完,还要搭上别人的多条性命,牵连无数家庭破碎,危害极大!因果恶报极大!有可能死后直奔地狱而去!慎之!慎之!救赎方法:除了睡觉休息,目前只听说过北京最上层圈子里流行一种喷剂,据传是一种神秘的道教秘方,好像叫什么“醒元本草”,几乎是瞬间清醒!由于长时间只闻其名,不见其身,被网民们戏称为“传说中”的醒元本草。

不过这种好东西我们老百姓可能无福享用,也许有钱有势的人命就是值钱吧。

NO.3 高分低能,文化底蕴浅,无力走出国门,在全球化竞争大潮中淹死“海苟一族”。

房子是一个人一生中最贵的消费品之一,做为70后、80后、90

房子是一个人一生中最贵的消费品之一,做为70后、80后、90

房子是一个人一生中最贵的消费品之一,做为70后、80后、90后这三代“房奴”,他们与房子究竟有着怎样的恩怨情仇?他们因房子究竟产生过什么样的人生故事?70后赶上买房好时机?80后满眼辛酸泪?90后炫富骄傲坐享其成?邀您一起品味三代房奴的“买房人生”。

购房心态70后:咱是房奴第一代1974年出生的王女士,大专毕业后当了两年教师,后又下海经商,再后来回归本职干起了心理咨询师。

2002年,王佳在成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住房,现在正准备换个大房子。

“我们完全算得上是‘房奴’第一代。

”王佳觉得,70后是个不上不下的年代,“风光不如老三届,牛气难抵暴发户”。

也正是如此,不知不觉中成就了买房事业,当上了房奴第一代,“我们这一代先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买房,过了几年就发现而立之年恰逢房价看涨,手上的房子已经成了自己最大的一笔财富,于是有人便开始炒房了。

”和80后相比,70后无疑是幸运的一代,他们不但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中坚力量,而且赶上了最后一波福利分房的好日子。

对于70后来说,买房似乎是一种顺理成章,就像结婚生子一样,到点就该办了。

相对目前的楼市,在70后大规模买房的时候,无论开发商的实力、产品、设计、规划还是理念,和现在都相差甚远。

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70后购房时对房子的认知,是无法和现在的80后相比的,“摸着石头过河,差不多就可以了”,或是当时购房的一种常态。

80后:我要当房奴看着现在的房价,70后理当为当年早买房而“偷着乐”,却苦了80后。

2010年,80后三十而立,大多数人都要面临结婚生子的压力,因此房子就成为头等大事。

然而,80后购房群体有别于其他年龄层的消费者,他们想买房但经济实力有限,能够承受的房价不高。

君不见,天涯、猫扑等论坛上经常会出现80后发出的“我想当房奴”、“大家每人捐我一元钱,我想买房结婚”等令人啼笑皆非的帖子;在此次调查中,70.5%的80后认为“90后涌入购房大军的现象”是因为“90后的爸妈有钱”。

被房子牺牲 房奴的出路在哪里

被房子牺牲 房奴的出路在哪里

被房子"牺牲" "房奴"的出路在哪里?新华网2009年12月02日文章:近来,一部直面现实的都市题材电视剧《蜗居》在全国热播。

《蜗居》以“房奴”等话题为切入点,讲述白领如蜗牛居无定所,拼命赚钱买房的故事,因道出了市井小民的的卑微心声、中国人惯有的“地主情结”,以及都市人面临种种生活难题和诱惑时不同的选择,引起社会强烈共鸣与反思。

《蜗居》演绎“房奴”现实悲歌《蜗居》一剧描述来自乡下、有复旦大学高学历的女主角郭海萍和丈夫在大城市奋斗的心酸故事。

郭海萍和丈夫在租来的小房子过了五年。

为了买房,夫妻俩极尽节俭,连每月33元的交通费都想尽办法省下来;鸡蛋不舍得买,连吃包方便面都成了奢望;把孩子送回老家抚养,弄得孩子几乎不认识父母。

为了房子,海萍夫妇背上了高利贷债务,妹妹海藻为了帮姐姐还高利贷,甚至走上“职业二奶”的道路。

"父母在,不按揭",什么成就了《蜗居》“我就是同海萍一样的人”“我就同小贝一样活着”……身处房价高歌猛进的2009年,无论是购买首套住房的“刚需”,还是因生了孩子购买改善性住房的父母,房奴们对于这部电视剧可谓“心有戚戚焉”。

“里边的故事太真实了,让人无法回避,欲罢不能。

”在北京漂泊的陈阳敏夫妻俩感慨地告诉记者。

已经“奔三”的陈阳敏夫妻俩月收入不到8千元,每月除去伙食、房租、水电、交通费,剩余的钱根本不够抚养刚满1岁的孩子,只能将其放在海南老家由父母照看。

北京朝阳区的漂亮楼盘,夫妻俩望了几年仍不可及,“租房多年,对房东忍气吞声,受尽委屈。

想买房,看看每平米3万元的房价,我们的存款也许只够房子的一块瓷砖。

海萍做房奴不幸,我们这些做不了房奴的更不幸。

”“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如果30年还完贷款,利息都滚出一套房子来了!”《蜗居》中这样的经典台词很多,而其最能获得社会广泛认同的还是海萍的那段话,“每天一睁开眼,房贷六千、吃穿用住两千五、孩子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管理费三百四、煤气水电二百,我每天至少得进帐四百,这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一语道尽不少都市人的心酸煎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歪歪”、“楼脆脆”给人民敲响了警钟。

这些建筑只能持续25-30年。

如果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高房价、低寿命,是对房产市场的绝妙讽刺,现在买房已经成为蜗居一族的遥不可及的梦想,即使能够摆脱蜗居一族,辛辛苦苦攒首付,忙忙碌碌还房贷,做一个备受束缚的房奴,可是到头来自己房子的寿命只有30年,许多过劳的房奴像购买的房子一样英年早逝撒手人寰。

国内住宅的平均寿命却仅仅为30年不到英国建筑132年寿命的四分之一,不到美国平均寿命74年的二分之一。

这个冷酷的事实,让《物权法》起草时争议的土地使用权70年后成为笑话。

按照住宅土地使用权的年限,应该有70年;而按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

民居很显然不属于“重要建筑物”之列,但法定的年限最少应该满足50年的使用。

实际情况是中国的建筑寿命50年罕见,30年则普遍。

北京四环内的普通住宅,每平方米4万元已并不稀罕。

在欧美等国的房价"跌跌不休"的情况下,花3000万人民币,在美国可以购置一处永久产权的庄园,在欧洲可以置下一座文物式的城堡。

而在北京的中心地带,却只能购买在楼房间距极近的"豪宅",而且没有法定的永久产权。

全球一半以上的水泥,都浇注在中国的土地上,而捆绑着祖宗三代人收入的房子,却只能维持30年。

相当多的建筑工程、资料在造假,2007年年底到2008年广州新建的商品房,最好还是不要买。

因为这段时间建造的楼盘普遍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

由于建筑结构问题,有的钢筋混凝土的寿命不过25年左右。

扬州政府“偷卖”了土地的小区,不过8年就面临拆迁的命运;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楼,用了才7年,就要被爆破拆除。

全国30多个省份的90多个城市中的180多个建筑工程,96.1%的合格。

远低于国际和法定标准的30年寿命基本合格。

很多人三代人联合购买不足70年的使用权后,实际得到的可能是被打了折扣的一个短命的建筑。

建筑物的短命,是房地产各种乱象的生命体征反应。

对一个已经失去理性的行业而言,寿命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追逐的不过是一个注定要破灭的泡泡。

当泡泡破灭之后,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还是公众。

提高民用建筑的耐久年限标准,加强相关执法问责,制定建筑物的拆除标准,决不能说拆就拆。

这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遏制房产泡泡的出现,使之在法律的强力之下,尽快回归正常轨道。

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

南昌市1999年建成的、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四星级五湖大酒店被爆破拆除,要在原址重建一座五星级酒店;安徽省六安市2004年建成的皖西路华安新宇小区被挂牌出让,将面临整体拆迁。

城市规划短视、混乱是建筑"短命"的一个重要原因。

规划滞后、混乱,与未来城市发展步伐不协调,建筑质量再过硬也难逃"夭折"厄运。

而造成规划不合理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人为因素。

很多地方规划的随意性强。

一些地方“规划跟着领导变”,领导换一届规划就得调一回,一些"年富力强"的建筑因此被拆除。

设计缺陷使得一些建筑“未老先衰”,不堪续用。

开发商为最大化降低成本,往往以牺牲建筑的某些功能,尤其是"超前"的功能为代价。

2009年6月,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一幢13层在建莲花景苑商品楼,因施工程序错误形成地基压力差,楼体整体倒塌,造成一名工人死亡,引起业界巨大震荡。

房屋倾倒的主要原因是紧贴7号楼北侧在短期内堆土过高,最高处达10米左右。

与此同时,紧临大楼南侧的地下车库基坑正在开挖,开挖深度达4.6米。

大楼两侧的压力差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导致房屋倾倒。

紧接着南京再现“楼脆脆”。

2009年10月武汉新洲区邾城街南街社区振兴里,一栋新建6层正在粉刷装修的楼房突然倒塌,是地基不牢固引发倒塌。

是户主擅自将原来的平房推倒重建的,事先并没有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事故发生时已经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外墙粉刷装修。

建筑“短命症”流行,不仅造成经济负担、资源浪费、环境压力,还会导致一些权属纠纷。

短寿的建筑每年将产生数以亿吨计的建筑垃圾,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环境威胁。

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12000吨建筑垃圾,而中国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0%。

现在商品房住宅的产权是70年,比其平均使用寿命要长40年,建筑"短命"所造成的"权证在、物业亡"的脱节现象,将引发一连串的社会问题。

穷尽几代人积蓄,花高价竟买了个短命房!“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的数据一出,立即引来如潮反应。

将矛头指向豆腐渣工程。

确实,近年来,楼倒倒、楼裂裂、楼歪歪……因为建筑质量而引发的公共事件越来越多。

强制开发商对房子进行70年的保修,房子短命问题或可迎刃而解。

质量问题只是导致部分建筑短命。

按有关法律法规,房子本来是至少要有50年以上“保质期”的。

拉低建筑平均寿命的根本原因是多数建筑都没能寿终正寝。

而没能寿终正寝的原因是政府的随意拆迁和拆迁背后的畸形政绩观。

为了GDP,为了城市“高”、“大”的形象,一些地方主政者视规划如无物,巨无霸推土机轰隆隆推进,荡平的并不仅是危旧房,还有很多像武汉5岁别墅群那样质量完全没有问题的新房。

这种不按法规办事的大拆大建行为若不得到有效遏制,中国房屋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而其寿命却会越来越短。

贪欲太多,造成许多“房奴”英年早逝。

做人要知道错过的是一段光阴,留下来的依然是那份不变的牵挂;走过的是一段往事,沉淀下来的依然是那份不变的真诚;经历过的是一段缘份,藏在心底的依然是一份不变的祝福,牵挂永远,真诚永远,祝福永远,择高处翼,居中间坐,向宽处行,许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圣人不宁置天物而能与世推移,遇见一位良师益友能不断进步,对生活,工作,人生有更高的认识。

静处时不断思考,到底为什么而活着,想成为什么,想要什么!人活一生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在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什么让自己觉得最有意义。

一个情字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为情困、为情累,为情忙,但谁又能离得开了!亲情、友情、爱情。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

珍惜自己所拥有,不羡他人福乐长。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就是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生活;“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则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

心存济世,此乃大贵之内命相,太过热心不妥,太过则热病丛生,太冷则枯木寒岩。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极高明而道中庸。

曾经有一套房放在面前,可是没有珍惜,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即使七大姑八大姨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都借到,也要买那套房。

三成房贷族,月供占收入50%以上成为‘房奴’。

背负着银行贷款,供养着又爱又恨的房子。

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家庭储蓄锐减,众‘房奴’情绪低落、苦闷不堪。

很多人总觉得要结婚就一定要买房子,尤其是女性。

在他们看来,只有买了房子才觉得稳定,才有安全感。

北京有一户人家,一家三口只有2000元/月的收入,因为拆迁得到了一套价值500万的房子,但是需要贷款购买,一个号称500万元资产的人家却过着不是人过的日子。

不要关注‘所有权’,只要关注‘使用权’和‘收益权’。

把房子卖掉,在大路边买了一个50万的门面,虽然那个门面只有8平方,并且形状也不规则,很多人都看不起眼,结果他买的门面每个月可以收租金8000元。

然后用5000元租了一套房子。

在住房标准并没降低的前提下,收入却增加了3000元/月,从此过上了好日子。

如果经济条件不错,买房就不会对生活造成很大压力。

有的人,收入很低,却要学别人贷款买房,没钱供房就要啃老。

人类的脑子很迟钝,谁说一定要有房子?谁说养孩子一定要买很多东西?就旧社会养孩子好那么多东西吗?欲望太多必定相对贫穷,没房子么租房子。

女人不肯就不是真的爱你,何必要模仿别人一样活着。

40族结婚时住的是6平米的亭子间一直住到两个儿子20岁。

现在的年轻人买房要买两室甚至三室,买不起就啃老都是狼崽子。

婚房由父母支付首付的比例已占到53%,在很多人心中,似乎有了房子,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一个人过早买房子住他不只是损失了当前的投资机会和生命,而且他以后大部分的投资机会和好的就业机会也会丧失掉。

因为他每天在路上几个小时的颠簸,一回到家就只想睡觉,没有精力去寻找更好的就业和投资机会。

有的父母55岁到了退休年龄,如果不是为了买房,那几十万积蓄够他们安逸的养老了。

孩子上大学时就说了,他们要再多干几年,攒买房的钱。

工资水平是很低的,不退休的话,工资之外,还有些别的收入;退休的话,就只剩退休金了。

很多年轻人买房,往往是拿父母的钱。

也就是父母拿钱给子女买房,必然降低老人生活质量。

老年人身体往往不太好,所以需要一笔钱用在医疗方面,但是把钱给了子女,必然就会在这方面少投入,从而影响到健康。

老人在没钱的情况下,势必减少社交活动,这样将减少与他人接触排解心中郁闷的机会,从而导致心理压抑。

没有能力不要当“房奴”。

成为“房奴”并不是无奈,而是活该。

事实上,房子是不是自己的,并不是重要,重要就是能否给自己使用。

房大不如心大,房宽不如心宽。

钱多未必幸福,快快乐乐的活着比什么都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