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主观题
树立正确消费观答案

合作探究
1.既不超前消费也不抑制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进行消费。
如果抑制消费,会不利于生产的发展,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2.不超过自己的收入预期情况下的消费就不算超前消费。
但如果超过自己的收入预期而盲目贷款消费那就成了超前消费;超前消费对个人来说会使自己在经济上承受很大压力,可能会给自己留下信用不良的记录,也有可能会因此而破产;对社会来说可能会形成一批坏账,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个体现。
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4.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要用正当手段赚钱,合法经营致富。
要把钱用刀有利于国家和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DCCBBCD
答: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大学生作为消费者,自己创造的收入少甚至没有,因此,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大学生要有自己的主见,要保持冷静的头脑,避免随大流。
特别是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重视精神消费,反对只重视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
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2014高考政治复习资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014高考政治复习资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考点内容: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主旨是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节约资源。
表现为“5R”。
“绿色消费”原则体现了新的发展观的要求。
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例题】材料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方面,有的人花10万元天价买一盒月饼,有人乱吃野生动物,也有的人宁肯一掷千金一顿饭,却舍不得花几十元钱订购一份报纸;另一方面,城市和农村也还有为数不少的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任其发展,则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材料二:奥运会前夕,北京、天津、上海、沈阳、青岛、秦皇岛、香港七个2008年奥运会城市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日前向全社会再次发出“迎奥运、讲文明、营造和谐消费环境”的联合行动宣言,表示要积极围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在广大消费者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工作。
尤其开展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文明消费、可持续消费教育,以奥运为契机,提升消费者素质、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
(1)分析材料一中的消费行为。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消费,文明消费对公民个人有什么要求?【解题指导】1.读:首先,认真审读材料及设问要求。
材料中信息是否有效,取决于题目的设问。
此题设问1的关键词是“消费行为”。
设问2关键词是“消费要求”。
其次,进行信息筛选,找准关键词句,它们是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
材料一“经济的发展,天价,一掷千金,报纸,贫困”材料二“大量,合理正当”材料三“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文明消费、可持续消费”2.找:实际联系理论.养成看到材料或事例就能够联想,思考理论的习惯。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简答题

.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简答题
1.什么是绿色消费?请举出你所见到的一些不符合绿色消费的现象,并就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这句诗给我们什么警示?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答案:
1.①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②略。
(学生举出身边见到的不符合绿色消费的一两种现象,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办法。
本题答案具有开放性。
)
2.①是否能做到勤俭节约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和家庭的兴旺。
②任何时候都应该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国家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一个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更要戒奢以俭,即使将来国家富裕了,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仍然要发扬光大。
.。
高一政治寒假作业(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一政治寒假作业(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含解析)新人教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选择题1、网红经济以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依托社交媒体上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
这一经济形式( )A.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不值得提倡B.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应理性看待C.不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水平D.能够促进产业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2、某学校一美术生在炎热的夏天剃了光头,又买了一顶较厚的帽子,外出经常戴着帽子,引起其他同学异样的目光,学校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
这位美术生的做法属于哪种心.理引发的消费(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D.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3、某电子商务网站“每分钟能卖2358件衣服,全年出售的衣服连起来,长度可以往返月球两次”。
网络购物方便快捷,价格实惠。
许多人青睐网络购物,主要是基于( )A.求实心理B.从众心理C.攀比心理D.求异心理4、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也带来不同消费观念之间的碰撞。
做理智的消费者,我们应践行的正确原则是( )①量人为出,适度消费②抑制需求,适度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避免盲从,理性消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大学在校生都存在一种虚荣心理,小到吃、穿,大到住、行。
许多在校大学生自驾开车上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大学生把拥有苹果手机、平板、电脑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更有甚者,在自身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强行要求父母给自己购买高档电子产品,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这些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①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③违背了适度消费的原则④坚持了绿色消费的原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特别受欢迎的火锅店“海底捞”开展了一项“适量点菜,吃完有奖”活动,倡导“够吃正好”的消费理念,所有菜品都可以点半份,对传统的“有吃有剩”的观念提出了挑战。
06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经典试题(高中政治专项训练)

备考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06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让孩子趁着暑假出国游学,已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家长们无形中陷入“别人都去了,我也要去”的心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这给消费者的启示是()①学会勤俭节约,尽量少消费,不消费②树立正确消费现,摒弃盲目攀比心态③正确引导消费行为,科学理性消费④注重物质消费,克服只注重精神消费的倾向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花最合理的价钱,买最合适的商品,过更聪明的生活”,已经成为当下许多中国人的消费理念。
下列关于这一消费理念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根据需要选择商品,追求简约的生活方式②追求的是高性价比,彰显消费理念的进步③要求节制消费,谨慎对待促销商品④是求实心理引发的理性消费、科学消费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3.时下,在许多大城市出现了“酷抠族”。
“酷抠族”是指拥有较高学历、较高收入的人群,他们精打细算,摒弃奢侈消费;他们关注打折信息、购买特价商品、打包吃剩饭菜、与人拼车出行……用最少的钱获取最大的满足感。
“酷抠族”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 )①适度消费的理念和主张②超前消费的理念和主张③抑制消费的理念和主张④节俭消费的理念和主张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4.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
“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
这里的“租生活”() ①提高了商品的质量②是钱货两清的消费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5.现在很多消费者喜欢在网上购物,但大多数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商品时不仅关注商品的价格,还关注店铺的钻石数量、信誉度、是不是正品、售后有无保障等等。
这种消费消费心理属于()A. 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B. 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C. 攀比心理主导的消费D.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6.漫画《践踏》(作者:赵国品)对我们的启示是()①经济活动参与者主动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②要建立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③消费者要坚持诚信原则④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④7.苹果、三星、华为相约斗地主,苹果:“我出7”,华为:“我出9”,三星“我炸!”这则段子近日火爆网络,note7发生爆炸,三星要哭死了!但与此同时,苹果却笑开花了,9月16日新款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售发,各家苹果零售店人满为患,黑色7P卖得最火,价格被炒作到2万多!除了苹果手机优越的性能之外,部分国人把拥有一部苹果手机作为炫耀的资本,月工资两三千也要疯狂买苹果,更有甚者居然不惜卖肾来获得,纯属虚荣心作祟。
2020届高考政治精练: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生活与消费(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原来被人遗忘、被国际品牌打压的“国货”又悄然走红于网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有很多明星在网上晒各家的经典“国货”,“国货”的销售额也随之大幅上升。
这些国货“走红”的主要原因有( )①消费者的从众心理②媒体对推动“国货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③消费者的求异心理④老国货承载着国民的文化和消费记忆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随着生活消费升级,人们吃喝玩乐的选择越来越多,也让不少人有了选择恐惧症。
今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发布“我们不一Young”吃喝玩乐指南,给年轻人提供日常消费的找店清单。
据悉,口碑这一指南根据商家的口碑人气值和用户评论,筛选出了当地最热门的餐厅、美容美发、健身舞蹈等商家店铺,堪称找好店时的“拔草指南”。
口碑这一指南体现( )A.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D.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3、“可以晚报到,‘新六样’不可或缺”,部分00后大学生坚持要求家长在开学前为其配齐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谓公认的“新六样”“开学标配”。
这种消费行为( )①是攀比心理引发的一种不健康消费②是从众心理引发的一种不理性消费③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④违背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随着一大批网络红人的出现,围绕“网红”产生的商业链条和营利模式也浮出水面,人们称之为“网红经济”。
它以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位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
可见“网红经济”()①进一步推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②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③充分利用了“网红”粉丝的从众消费心理④满足了个性化消费,引导产业升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伴随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多样化以及对产品安全的需要,人们对于跨境购物的需求越来越旺,“海外直邮”以其快速安全的特点成为消费者最多的跨境购物选择。
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答案共32页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答案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谢谢!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探究问题:1.“该不该买车”由什么决定?2.在买车问题上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3.在很多家庭拥有私家车的今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否已经有必要再提倡了?提示:1.买车主要取决于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汽车、汽油的价格水平。
2.做理智的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学习目标1.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含义。
理解艰苦奋斗在今天并不过时。
理解怎样正确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2.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通过本框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今天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预习自学探究点一消费心理面面观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________、追赶________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
________从众是不可取的。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有些人消费时喜欢追求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
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
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个别同学受__________的影响,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
这种消费心理是__________的。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很多因素:价格是否便宜,质量好不好,________是否到位,________是否齐全,操作是否简便,等等。
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________的消费。
: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的关系探究点二做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在自己的______________之内进行消费。
那些支出无计划,为了撑面子不惜举债消费而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的行为,是缺乏________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材料一:一位中学生一次生日晚会就花掉了父母800元,还辩称同学过生日都是这样,否则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一个下岗的母亲哭着诉说,孩子偷拿了她辛苦挣来的钱去买名牌运动鞋,在学校非“名牌”不穿;有些同学还喜欢穿奇装异服、戴饰品、烫发等;但绝大多数同学在消费时都能考虑自己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和自己的实际需要。
材料二:不少家庭开展了“家庭小会计”活动,上孩子当一个月家。
这一活动令孩子们感叹不已,原来家里用钱的地方那么多,家里原开支那么大。
怪不得妈妈面对喜爱的衣服,摇摇头走开;爸爸的皮鞋没有光泽了却仍不肯换新的。
有些学生过去动不动就要求父母买MP3、手机等,现在则宁愿参加一些“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等不花钱的活动;即使偶尔和家人外出吃饭,也是主动要求父母“打包”,其他方面的消费也做到了精打细算。
请问:
(1)材料一体现了当代中学生存在着什么样的消费心理?怎样看待这些消费心理?
(2)联系材料二,分析中学生怎样才能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中学生过生日、赶时髦、追时尚、买名牌、受偶像影响、买手机等多是由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引起的,是不可取的。
中学
生着奇装异服等多为求异心理在消费中的表现。
应当肯定张扬个性的必要,但不应是流于家眷打扮,而应把寻求差异的心理更多地放在创造性思维上。
大多数中学生在消费时能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和自己的实际需要,这是一种求实心理,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2)①应当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保证消费与自己的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消费中心理
避免情绪化,应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
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并做到可持续发展。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无论对国家、对个人都是极为重要的。
2、
“90后”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他们追求时尚、个性,标榜“我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
他们追求和享受品牌,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讲究排场。
他们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90后”消费特征体现的消费心理。
(2)“90后”追求个性、热衷与众不同的消费,有何积极意义?
[答案](1)喜欢追随时尚体现了从众心理;追求个性、与众不同体现了求异心理;追求和享受品牌体现了攀比心理。
(2) 追求个性、热衷对新产品与众不同的消费,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这种消费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创新、进步。
3非选择题
10.2013年3月27日,《合肥热线》发表文章《月入多少才敢当房奴,月薪多少才不恐慌》。
文章说,有人调查显示,在上海,普通住宅均价已突破20000~30000元/平方米。
目前大多白领月收入在税前7000~10000元之间,月薪是房价的1/3。
据调查,我国31.9%的房贷一族,每月还贷款占月收入的5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房奴”。
其中,中低收入家庭一味追求住房的高档化也是导致“房奴”出现的重要原因。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近年来我国出现“房奴”现象的原因是怎样的?
(2)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答案](1)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贷款消费是预支未来收入而进行的消费。
贷款购房超出还贷能力,从而挤占其他家庭消费支出,导致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下降。
②物价水平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
在家庭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物价的上涨会导致家庭消费水平的下降。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一部分人在住房消费中存在着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盲目追求住房的高档化,这是导致“房奴”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2)①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②国家要加强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稳定房价,引导合理消费。
4、辨析题
据调查,有70%以上的人表示愿意“打包”。
“打包”是勤俭节约的体现,但现在我国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勤俭节约已经过时。
(1)题中认为“打包”是勤俭节约的体现有一定道理。
“打包”意味着把吃剩的饭菜带回去,避免了浪费,70%以上的人表示愿意“打包”表明了社会大多数人已经有了勤俭意识。
但“打包”毕竟是盲目点菜的结果,比“打包”更好的是精打细算,合理点菜,这才更符合勤俭节约的精神。
(2)认为现在我国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勤俭节约已经过时的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勤俭节约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国家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支撑,一个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仍然需要发扬这一精神,即使将来国家富裕了,也需要继续发扬光大。
勤俭节约是生活困难时期的要求,现在已经实现了小康,可以不必勤俭节约了。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
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更要戒奢从俭。
实践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生活困难时期的要求,现在已经实现了小康,仍然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要发扬光大。
所以题目观点是错误的。
5.中学生“卖肾买iPad2”值不值?
2011年06月03日15:43 来源:人民网
背景:17岁的安徽高中生小郑在网上接触到一个卖肾中介,4月28日卖肾中介用2万元做诱饵,带他到湖南春州一家毫无资质的医院进行了肾摘除手术。
一个月过去了,小郑的身体每况日下,现在他追悔莫及。
而他卖肾的初衷是“想买一个iPad2,但是没钱”。
卖肾后,小郑买了笔记本电脑、苹果手机等。
请结合本课知识分析:(1)小郑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消费心理?
从众心理、攀比心理
(2)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答: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6、
目前一些高中存在着“吃的看广告,穿的看牌子,玩的看流行”的现象。
有些学生的消费超过了父母消费的总和,给家庭经济带来了压力。
针对这种情况,某校高一(9)班召开了“聚焦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的主题班会。
(1)上述某些学生的消费行为属于哪种消费心理?
(2)举例说明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3)针对有些学生日常消费状况,请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阐明课题确立的意义。
【思路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探究性的高考模拟题。
第(1)问盲目跟风消费,追逐名牌,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第(2)问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旨在检测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答案】(1)攀比心理。
(2)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课题:中学生消费心理面面观或中学生消费现象透视等。
意义:①养成良好消费习惯,提升自身消费质量。
②矫正消费行为,合理引导生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