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教学设计4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教学设计4川教版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等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等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拓展与延伸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我过分强调了知识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这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我应该更多地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在教学策略上,我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把握不够准确。这导致我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没有能够及时调整教学难度和深度,使得部分学生感到跟不上教学进度,而部分学生则觉得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我应该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5.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建立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历程的时间线索和空间背景,理解不同时期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变革。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室进行布置。可以设置分组讨论区,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设置实验操作台,准备实验材料和器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空间。同时,可以利用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展示教学内容和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5.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教材内容、辅助材料和进行板书。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名师教学设计5川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名师教学设计5川

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确立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列大事年表方法,“以史带论”地形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这个历史概念。

利用教材南巡活动的照片及其说明文字,强调他的愿望“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三、知识与能力:邓小平理论形成及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

十二大、十三大、南方讲话、十四大、十五大的内容。

2学情分析该班学生的基础较差,但学生比较活跃,对老师的教学比较配合。

所以,注意提问的时候,适当简单,调动气氛。

3重点难点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难点: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4教学过程导入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得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这一时期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实践上表现为“改革开放”、理论上表现为邓小平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成了新时期的两大主题。

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我们熟知的“邓小平理论”。

探究新知一、理清教材线索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本课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如果将第一、二目合并为一个问题,那讲的是什么?那三、四两目讲的又是什么问题?[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阅读教材第一、二两目,思考下列问题:1、党的十二大、十三大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经过了哪几个重要的阶段?3、邓小平理论包含哪些内容?4、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主要内容、解决了当时面临的什么问题?有何意义?5、邓小平的理论正确与否?对于实践有何意义?三、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阅读教材,思考:1、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主要经过了哪几个阶段?何时正式确立的?3、党的十六大与邓小平理论有何联系?小结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谁在中共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了解中共十三大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基本路线的内容。

记住谁在中共十四大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概括,并将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记住中共十五大召开的时间和大会的主题。

记住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理解十六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他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其重要地位。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知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通过课外收集、整理有关邓小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学生明白: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引和理论的创新。

充分认识邓小平为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作出的历史性的贡献,使学生对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产生认同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缅怀邓小平的丰功伟绩。

通过学习当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使学生了解未来生活的美好蓝图,明确中国未来的奋斗方向,树立为实现这一美好前景奋发努力的目标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重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难点: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本课所涉及的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2、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各级司法部门要坚持什么原则?导入新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的邓小平理论体系,随后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又进一步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向了深化。

重庆市涪陵区第十九中学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12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重庆市涪陵区第十九中学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12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自习阅读教材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P75~77,完成下列内容的学习: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1.中共十二大(1)召开的时间:(2)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2.中共十三大(1)召开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系统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_,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确定了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邓小平南方谈话1.时间:_____________年。

2.主要内容:(1)强调必须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路线。

(2)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抓住机遇发展经济。

(3)提出判断是非的标准(三条)。

①是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是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2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教学设计4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2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教学设计4 川教版

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共十二大及其指导思想;四项基本原则;中共十三大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能力方面: (1)通过中共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推理的能力。

(2)通过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教学使学生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使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前提”,对学生进行安定团结的教育。

(2)通过中共十五大意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共十五大是具有跨世纪意义的大会。

(3)通过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教学,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中国共产党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使学生会联想思维方式。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邓小平“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和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史料,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3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1)中共十三大是重点。

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

十三大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四大内容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把握和理解本章内容和本节内容。

(2)中共十五大内容及意义是重点。

这次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发继往开来的大会,它为我们在下个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吹响了号角。

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教育学生自觉地为新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

2.难点分析:中共十三大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是难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学案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学案 川教版

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学习内容】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课标要求】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需要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记住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五大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能力;通过知道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设置,提升学生知识联系实际的方法。

通过历史材料和图表的解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与人合作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坚定继续改革开放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梳理知识点第一幕:走出贫困旁白:60年代的浙江瑞安古树村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地方,农民周万顺一家人世世代代都居住在这里。

要不是1978年的春风,古树村响应国家政策实行包产到户,这户朴实的农家也许还要世世代代过着填不饱肚子的日子。

问题:1978年的春风是指什么?国家在农村实行什么具体政策改变了古树村的面貌?第二幕:走出农村之镜头一旁白:80年代初,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祖国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踏步前进,周万顺一家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生活越过越好。

直到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他们家平静的生活。

一个在温州做小买卖的亲戚告诉他们:“国家开放了沿海的市场。

”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周万顺一家人卖了古树村世世代代居住的祖屋,到温州谋求商机。

他说:“我这是和电视里学,走自己的路!”问题:电视里说“走自己的路”是什么样的路?是在什么时间、会议上提出来的?第二幕:之镜头二旁白:刚来到城市,人生地不熟,又失去了原本的生活来源,周万顺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绝境,只能依靠捡破烂为生。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学案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学案 川教版

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教材分析:本课以时间为序,通过五次会议一次谈话(简称“五会一谈话”)集中概括地叙述了邓小平理论,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是中国现代史学习的重点。

它与本主题的第七课一起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纲。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包括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教材安排了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学习经济建设,第十一课和第四五主题学习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第六主题学习文化建设。

所以本课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相当于总起,其它各主题和课题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分述。

学习本课有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1、识记与理解:整理识记中共十二大到十六大的时间,能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次大会的主要内容;记住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简要概括三步走战略的内容;能说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

2、能力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知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学生明确:中国改革开放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引。

充分认识邓小平为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做的贡献,使学生对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产生认同感,发自内心地缅怀邓小平的丰功伟绩。

使学生明确中国未来的奋斗方向,树立奋发努力的目标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学习重点:党在社会主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学习难点:邓小平南方谈话。

本课所涉及的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突破重难点的措施: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引导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学习方法:读书指导法、小组讨论法、探究法、幻灯辅助。

课时:1课时(40分钟)学习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白板出示复习题目)1.结合所学,回顾中共历史上的重大会议有哪些?(明确:①、1921,中共一大,开天辟地,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②、1935,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1945,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④、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开始改革开放)2.引入新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教案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教案
91
图表表示:
中共十六大
时间:
重要内容:
课堂小结: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形成过程
会议名称
召开时间
重要内容
提出
基本形成
系统概括
正式形成
延伸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
教学难点:1、邓小平南方谈话
2、低水平的小康和高水平的小康的区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新课:
向老伯日记一(节选)
1982.9.20 星期一 晴
自从实行了计件工资,按劳分配以后,我们厂非常忙,没有人再敢吃大锅饭了,都在加班加点地工作,写日记的时间也少了。今天中午吃午饭的时候,看了一下报纸,才知道党的十二大刚刚闭幕。报纸的标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呢?我一定抽空好好研究一下。
中共十三大
时间:
重要内容:
答疑:为什么我们建设了30多年的社会主义,怎么还处于初级阶段呢?
从第8-11课当中,寻找中共十三大的五年间(1987.10-1992.9)我国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
向老伯日记三(节选)
1991.8.3 星期一 晴
我必须要写下这几天来的所见所感:二轻局组织我们系统的厂长来深圳参观了!虽然天气非常闷热,可一点不减特区的建设热情。深圳国贸大厦,有53层,楼高160米,是“神州第一高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楼房,直冲云霄。我们还参观了组装法国标致汽车的工厂,厂房既宽敞又明亮,里面的工人一排一排整齐地坐在流水线上,快速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旁边还有带袖套的监督人员。这里的厂长是不参加一线的生产的,只负责管理工厂,不像我们还要到一线参加生产。我怎么感觉这些监工和厂长不像我们属于劳动人民,他们更像是资本家。到底我们这样引进外资发展经济是错还是对呢?我们怎么来判断对与错呢?有什么标准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教学目标:1、记住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人。

记住中共十五大召开的时间和大会的主题,记住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
2、了解中共十三大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基本路线的内容。

3、理解十六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教学难点:1、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
2、本课所涉及的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教学方法:讲述法、计论法、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教案、教参、教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提问学生:这着歌曲歌颂的是哪位老人?他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充当过怎样的角色?由此导入新课。

二、导标:(1)出示教学目标
(2)出自自学提示题(师生共同完成任务,以提问和举手回答问题的形式解决自学指导。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1、中共十二大召开的时间和会议内容分别是什么?
(1982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2、中共十二大召开的时间和会议内容又是什么?
(1987年10月)(①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确定了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分别是什么?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己基本完成;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
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邓小平南方谈话]
1、邓小平提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什么?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
2、邓小平南巡有何历史意义?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21世纪)(内容:提出并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
、邓小平提出的判断是非的三条标准是(
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