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学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一篇讲述一只老虎在森林中生活,却因为自己的窝囊而备受其他动物嘲笑的故事。
课文通过这只窝囊的大老虎的经历,让学生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不要只看表面的缺点,而忽略了内在的优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窝囊”、“嘲笑”等,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动物角色有一定的兴趣,可以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不以貌取人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难点: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窝囊”、“嘲笑”等,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内容。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3.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朗读和讲解,示范正确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课文文本。
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
3.教学卡片: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中的关键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只老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老虎的印象。
然后,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强调课文中的关键词,如“窝囊”、“嘲笑”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大老虎”、“小猴子”等,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导学目标•了解寓言故事《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寓意和主要内容•掌握故事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二、导学内容1. 故事背景《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描述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故事,道出了一个哲理。
2. 故事情节故事中,一只个头很大、气势很大的老虎在森林里嚣张跋扈,但实际上却十分胆小、懦弱,别的动物都不把他当回事。
最后,一只小虫的一声喝斥,让这只老虎一下子就变得柔顺起来。
3. 故事寓意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外表的强大和气势并不代表内心的强大,虚张声势最终是不能长久的,真正的强者应该有内心的坚强和勇气。
4.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寓意,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难点:把握故事情节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故事的意义。
三、学习任务1.仔细阅读故事《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理解故事情节及寓意。
2.整理出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写成笔记。
3.尝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事件发展。
四、课堂讨论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讨论: 1. 你认为故事中的大老虎为什么会显得如此窝囊? 2. 小虫的一声喝斥是如何改变了大老虎的态度的? 3. 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五、拓展练习1.请写一篇短文,描述你自己的一个成长经历,并谈谈你从中学到的道理。
2.和家人、朋友分享这个故事,并询问他们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领悟到勇气和真实力量的重要性,勇于直面内心的恐惧和挑战,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祝学习愉快!。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会认“囊、角”等生字,会写“段、俩”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表演老虎的经过。
2.过程与方法学习先提出问题,再整理提出的问题,然后逐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我”心情变化的过程,学会关心弱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我”表演老虎的经过。
【教学难点】感受“我”学习表演老虎以及上台演出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一说到老虎,我们往往会想到哪些词语呢?(威风凛凛、狐假虎威)是的,很多人都非常害怕老虎,会“谈虎色变”。
可是老师却遇到了一只与众不同的老虎,这只老虎非常“窝囊”。
这是怎么回事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及不理解的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用开火车读生字、请小老师听写生字等形式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3.学生分段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1.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全文共有22个自然段。
2.学习第1、2自然段。
(1)“我”所在的小学有一个什么活动?(每周六下午全校开周会,会上每个班级轮流表演节目。
)(2)“我”经常参加这个演出吗?(“我没在台上露过面”可见“我”从来都没有参加过这个活动,没有一点儿表演经验。
)四、积累词语,指导写字掌握以下词语:老虎班级比划尝试兄妹一段改变通情达理手枪幸亏挖土演技强大书写指导:“枪”的右半部分是“仓”,不要写错。
“挖”的右下部分是“乙”字,你要看清啊!“级、枪、挖、技、强”这几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书写时要注意这一点。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

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材分析《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我”在童年时一次难忘的经历:在一次班级演出中“我”扮演老虎,因为不会豁虎跳而遭到同学的嘲笑,自己却一直不明白原因。
这个单元虽然不是策略单元,但整个单元的重点却是学习“批注”这种阅读策略,可以按照策略单元的方法来学习。
文章篇幅较长,但学生阅读理解并没有太大困难,重点训练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教学目标1.能借助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表演时和表演后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能结合生活经验用合适的方式开导“我”。
教学重难点1.能借助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表演时和表演后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重点)2.能结合生活经验用合适的方式开导“我”。
(难点)教学过程板块一引出课题1. 出示老虎图片。
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凶猛,强壮,令人发颤……)2. 齐读课题(1)什么叫“窝囊”?(没本事,不中用,懦弱……)(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板块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疏通字词窝囊露面羡慕角色殷切撇嘴啊呜霉味亏得哄堂大笑笨拙唉声叹气(1)自由读,读准字音(2)抽生读(3)运用说话,理解“殷切”“亏得”。
强调“拙”读音。
(4)多音字学习露、角、哄、啊、唉(5)书写指导殷、段、炼(练)3.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抽生说,尽可能用简洁的语言)全校演出,我扮演一只大老虎,结果演砸了。
板块三再读课文,梳理板块1.围绕“表演”,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1)师讲解第1部分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如果在文中找一个词语概括这个部分的意思,可以用哪个词?(羡慕)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把握每个部分的关键意思,寻找或提炼词语进行概括。
(2)生默读,思考,批注(巡视时发现部分孩子在归纳时有困难,或者意见不一)(3)小组交流,达成一致(4)小组代表交流1-2 羡慕3-4 选拔5-16 排练17-20 演出21-22 疑惑2.作者的疑惑是什么?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表演大老虎?3.到底什么是豁虎跳呢?在书中找一找。
四年级上册语文《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作者对“窝囊”与“勇敢”的反思。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合作,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学会运用批注等阅读方法,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成功的追求。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学会运用批注等阅读方法,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窝囊”与“勇敢”的内涵,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资源•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原文•多媒体课件(包含老虎的图片、相关视频片段)•生字新词卡片第一课时一、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复习旧知:回顾之前学习的课文,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创设情境:•展示老虎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老虎的特点,如威风凛凛、凶猛等。
•提问学生:“如果你是一只老虎,你会有怎样的表现?”引导学生想象并表达。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中的‘我’却与你们想象的老虎大不相同,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只‘窝囊’的老虎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主阅读: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认读生字新词,并尝试理解词义。
2.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读法,解答学生遇到的生字新词问题。
3.全班朗读: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语调和停顿。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整体感知: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思考“我”为何被称为“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2.分段讨论:•教师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并简要介绍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每个部分的大意和重点词句,尝试找出体现“我”情感变化的句子。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质疑。
3.理清层次:•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层次,并板书出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学案)语文四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学案)语
文四年级上册
基本信息
•书名:《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作者:未知
•出版社:部编版
•适用年级:四年级上册
内容简介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只老虎因为脚底下有伤,结果被猎人打伤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友爱与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这篇课文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心、勇气和责任感具有积极意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友爱与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案
第一部分:课文导入
•让学生观看图片,简单描述老虎受伤的情景;
•提问:你们觉得人类与动物应该怎样相处?为什么?
第二部分:课文理解
•带领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讲解生词和生字;
•分组讨论:你们认为主人公怎样帮助老虎?你们会怎样做?
第三部分:情感体会
•谈论友爱与助人为乐的意义;
•组织学生讲述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
第四部分:语文表达
•让学生总结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友爱和助人为乐的看法。
课后作业
1.完成课文习题;
2.带来一篇关于友爱和助人的真实故事。
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友爱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人。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只老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和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和窝囊。
课文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寓言故事有一定的喜爱。
但他们在理解和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有限,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扩展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窝囊”、“英勇”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理解勇敢不仅仅是外表的威风,更在于内心的勇敢和担当。
学生能学会关爱动物,尊重生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认读词语,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所传达的道理,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享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课文音频:准备课文朗读音频,方便学生跟读和理解。
3.教学卡片:制作词语卡片,方便学生认读和复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只老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老虎的认识。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读。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述老虎的词语,如“窝囊”、“英勇”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老虎为什么被称为“窝囊的大老虎”?–课文中的其他动物对老虎的态度如何?–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总结。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导学案【第1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1.认识“囊、羡、殷”等9个生字,会认读“露、角、啊、哄、唉”4个多音字,会写“段、俩、练”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文艺、表演”等15个词语,读准轻声的词语。
2.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景,仿照写一写。
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3.结合文中描写“我”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说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
4.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是否真的窝囊,可以怎么开导“我”。
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景仿照写一写。
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难点结合课文中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说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
1.生字词教学生字词教学中要求认读的词语中有几个多音字,多音字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语境,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多音字。
2.批注阅读首先,在本文的学习中,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划分段落;然后结合上下文揣摩人物心情;通过展开合理想象来进入课文情境的方法去学习语言,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想、所感写在课文的空白处,教师要多加督促。
3.抓住标题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
读书伊始,指导学生抓住题眼,把握全文,将“一只大老虎”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两个标题进行对比,使学生既理解了“窝囊”一词的意思,又在“窝囊”这一词的影响下阅读课文。
1.预习提纲(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标注出难写的生字、难读的字音。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囊、羡、殷”等9个生字,会认读“露、角、啊、哄、唉”5个多音字,会写“段、俩、练”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文艺、表演”等15个词语,读准轻声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学习目标】
1.认识“囊、级、露”等14个生字,会写“念、级、段”等12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
5.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学习重点】
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学习难点】
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学习过程】
一、资料链接。
1.教材分析: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叶至善回忆他童年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
课文内容浅显,但耐人寻味。
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可以归纳为三部分: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
在讲述怎样演老虎时,故事中的老师与演“哥哥”的小朋友有不同意见。
那个小朋友一直认为扮老虎要有“豁虎跳”,而老师却认为不一定要“豁虎跳”,二者的矛盾贯穿始终。
演老虎的“我”一直按老师的指导排练、演出。
正式演出时“砸”了。
于是“我”寻求原因。
有意思的是作者没有直接道出原因,而是以“我至今还不明白”结尾,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
2.作者介绍:
叶至善(1918—2006年),江苏苏州人,曾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兼《中学生》主编。
代表作:曾先后参与和领导编辑大型丛书《少年百科丛书》、《中国历史小丛书》、《中国历史故事集》、《儿童自然科学丛书》等。
3.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虎,俗称老虎,是哺乳纲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是亚洲的特有种类,原产地主要是
东北亚和东南亚。
虎是一种高度进化的猎食动物,也是自然界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成年虎的身长可达2-3.5米,尾长1米,重达200-350公斤。
在它庞大的体型与有力肌肉之外,它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白色到橘红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条纹,它们下半部的颜色较淡。
凶猛至极、力量极大,原有“森林之王”、“百兽之王”之称,之后学习狮子用“万兽之王”之称以及用“万兽之皇”之称。
二、预习课文。
1.看拼音,写词语。
xìnɡ kuī wā tǔ táo pǎo kù zi
()()()()
2.连一连。
笨拙的机灵的期待的窝囊的
小朋友表演老虎目光
3.补充成语,并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通情()理唉()叹气垂()丧气哄()大笑
4.基础积累大巩固。
从文中抄写心理描写的语段。
5.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是按照()、()、()三部分来写的。
在讲述怎样演老虎时,故事中的老师与演“哥哥”的小朋友有意见()。
那个小朋友一直认为扮老虎要有“豁虎跳”,而老师却认为不一定要“豁虎跳”,二者的矛盾贯穿始终。
6.重点段落品析。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片段)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
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
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
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
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
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
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一阵阵接连不断。
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老师倒没说什么。
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
”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后来呢?后来我上动物园总要去看看老虎,想看看老虎是怎么豁虎跳的。
可是老虎在笼子里不是打瞌睡,就是垂头丧气地踱来踱去,从没见过它们豁过什么虎跳。
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豁虎跳会惹起哄堂大笑呢?我至今还不明白。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忽然——()立刻——()至今——()
(2)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从“终于”一词中,可以看出“我”什么样的心情?
(3)“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哄堂大笑,请你告诉他。
7.你去过动物园吗?在你眼中的老虎是什么样子的?赶快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1.幸亏挖土逃跑裤子
2.笨拙的表演机灵的小朋友期待的目光窝囊的老虎
3.通情达理唉声叹气垂头丧气哄堂大笑
通情达理:李叔叔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我们都愿意和他说话。
4.略。
5.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不同
6.(1)突然马上如今
(2)非常期待上台表演。
(3)因为这只窝囊的大老虎,动作虽然笨拙,但是却很可爱,很有趣。
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