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春晓》教学设计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的了解⼤⾃然的春天,塑造合作精神。
过程与⽅法 通过参与活动,增强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
知识与技能 学会⽤轻柔的声⾳演唱优美、抒情的歌曲《春晓》。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地演唱歌曲《春晓》。
【难点】利⽤声⾳、⾝体律动、打击乐器创编情景剧。
三、教学⽤具 图⽚、杯⼦等供学⽣创造的教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新课 复习《杜鹃圆舞曲》 ⽼师引导学⽣根据⾳乐表演《杜鹃圆舞曲》。
⽼师设置问题:春天除了有杜鹃还有那些声⾳? 学⽣⾃由回答。
⽼师归纳总结:春天万物复苏,⼤地绿⾊盎然,同时也带来了美妙的声⾳,⽐如河⾥⼩鸭⼦的声⾳、⼩燕⼦的声⾳、春⾬的声⾳、⼩草发芽的声⾳等等,都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展⽰图⽚) (⼆)新课教学 1朗读《春晓》 学⽣朗读歌词,由⽼师引导体会诗歌韵味和意境。
学⽣跟随⾳乐表演诗朗诵。
2.欣赏《春晓》 ⽼师设置问题:这⾸歌曲描写了春天的景物,你们说说描写了春天什么样的景物呢? 学⽣⾃由回答。
⽼师归纳总结:在⾳乐中我们听到了⼩鸟的叫声、风⾬声,还看到了落花,好像给我们展⽰了春天⾬前、⾬中、⾬后三幅画⾯。
⽼师设置问题:歌曲的速度是快的还是慢的?它表达了⼀种什么样的情绪? 学⽣⾃由回答。
⽼师归纳总结:歌曲的速度是⽐较慢的,优美、抒情的的旋律好像是在歌颂春天、赞美春天。
3.学唱歌曲 (1)⽼师弹奏、范唱歌曲 ⽼师设置问题:⾳乐中从歌词和旋律中有⼏处不⼀样的地⽅? 学⽣讨论回答。
⽼师归纳总结:歌曲分三个部分,从歌词中可以看出*部分是诗歌,⽐较抒情优美;第⼆部分是以“啦”的形式展开,速度稍快,情绪也变得欢快起来;第三部分⼜是*部分的再现。
《春晓》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

《春晓》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春晓》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春晓》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诗人孟浩然。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春晓》的教案设计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
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
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决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1.学生自学生字。
2.动笔描绘春天的美景。
五、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第一课时使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图意,明确字词的意思。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第二课时学会生字,让学生练笔。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这篇讲读课文是一首古诗。
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和鸟在空中飞翔,正是诗的意境。
这首唐诗有四行两句。
作者描述了一幅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
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窗外传来了一片婉转悦耳的鸟叫声,这是通过所闻描述春天早晨的情景。
第二句讲朦胧中想起昨天夜里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了。
这是通过所想来描述春天夜里的情景。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的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解题: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板书3.春晓(齐读)。
春晓备课教案(通用5篇)

春晓备课教案(通用5篇)春晓备课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晓备课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晓备课教案1教材分析《春晓》一诗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
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赅,情真意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古、诗”等生字,会写“古、声”等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背诵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中两首古诗的学习,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1、识记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春天的美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新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分配一课时。
教学思路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师:你能说说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春天吗?(学生结合实际自由说)2、课件出示: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
(师适时解说)师:草青了,树绿了,花儿开了,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多么诱人的春色。
多么美好的春光啊!(播放停止)师:古时候,诗人们为此写下了许多精彩的诗篇,《春晓》就是其中的一首。
3、理解题意4、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反复认读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三、深入理解,体会意境。
1、(出示第一句古诗)指名读一读?2、你有哪些字或词语不理解?(学生发言,全班探讨)3、理解整句诗的意思: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4、春天的早晨,睡得这么舒服,一醒来听到这么美妙的叫声,心情真舒畅呀,来试试看,第一句如何读呢?(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5、出示后三句古诗。
春晓教案9篇

In many cases, what we lack is not ideas, but the courage to act.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春晓教案9篇春晓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同学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字词、背诵古诗难点:理解意境课前准备有关春天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
谁愿意把自身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意在调动同学的生活经验,激活同学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只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齐读。
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
出示整首诗。
(一)、读通。
1、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
(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竞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
(教学应建立在同学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干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2、同学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
(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
(也可做做动作协助理解)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
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
春晓教案集合6篇

关于春晓教案集合6篇春晓教案篇1 教学要求:1.学会7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记住意、写美观〕2.学习两首古诗,熟读成诵,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欢之情。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外阅读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人,介绍作者,诗名《春雨》唐杜甫《春晓》唐孟浩然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认读古诗以及生字词;2.指名读古诗,指导正音;3.齐读生字词,齐读古诗。
三.解读诗文,读通诗句《春雨》1.春雨的特点是什么?2.重点理解:好雨——知时节——乃——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3.朗读《春晓》1.重点理解:眠——不觉晓——啼鸟——知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人们对春天有怎样的感情?3.朗读四.理解诗情,读好诗句,熟读成诵1.欣赏感受。
听教师介绍和古诗有关的课外资料,进一步理解诗情,练习朗读;2.指名诵读,品评指导3.齐读〔配乐〕4.背诵五.课后作业设计1.搜集2-3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2.朗读背诵《春雨》、《春晓》;3.预习生字第二课时六.朗读古诗,稳固复习七.拓展体会1.小组汇报搜集的诗歌;2.教师评点。
八.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稳固字音2.自学生字,主动记字3.教师重点指导:随、晓4.学生临描,教师巡视九.课后作业设计1.“春天的歌”诗歌朗读会2.“我爱春天”书法比赛春晓教案篇2 教学目的: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教学重点、难点: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2、附点节奏的演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古诗《春晓》教案

古诗《春晓》教案古诗《春晓》教案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春晓》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春晓》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同学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字词、背诵古诗难点:理解意境课前准备有关春天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
谁愿意把自身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意在调动同学的生活经验,激活同学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只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齐读。
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
出示整首诗。
(一)、读通。
1、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
(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竞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
(教学应建立在同学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干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2、同学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
(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
(也可做做动作协助理解)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
2024最新-《古诗两首》之《春晓》教学设计(8篇)

《古诗两首》之《春晓》教学设计(8篇)以下是漂亮的编辑为大伙儿整理的《古诗两首》之《春晓》教学设计(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两首》之《春晓》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教学这两首古诗时,没有逐字逐句教学生诗句的意思,而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了解诗意大略,以赏析的角度教会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板书设计:古诗两首咏柳春日碧玉妆成一树高,胜日寻芳似水滨,万条垂下绿丝绦。
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等闲识得东风面,二月春风似剪刀。
万紫千红总是春。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指名学生背诵。
二、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1、学生认读诗歌《咏柳》。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读注释,同桌互相交流。
古诗《春晓》教学设计(通用9篇)

古诗《春晓》教学设计(通用9篇)古诗《春晓》教学设计(通用9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春晓》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春晓》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会读会写5个生字,认读3个生字。
2.初步理解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对美的鉴赏力。
3.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是难点。
课前准备挂图、CAI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春晓》(板书课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
孟浩然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这首诗写出了春雨后早晨的美丽景色。
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二、教师范读教师一边读,一边演示电脑课件(画面:春天的早晨,小鸟在树枝上唱歌,地上落满了花瓣。
)三、学生轻声读,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四、指导学习生字1.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书生字,带领学生读音、组词。
2.学生书空练习。
说说记生字的方法。
教师重点指导:夜:yè,8笔,要注意写好下面部分,不要少写一点。
雨:yǔ,8笔,下面部分左右都是两点。
声:shēng,7笔,上面是“士”,不要写成“土”。
知:zhī,8笔,左右结构。
左边的第5笔是点不是捺。
少:shǎo,4笔。
多音字,又读shào。
五、课堂练习1.数笔画数,把笔画数相同的字写在一起。
雨来春知声闻夜7画(来声) 8画(雨知夜) 9画(春闻)2.在练习本上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二、导读课文,理解大意指名学生朗读后,逐行导读。
第一行:眠,就是睡觉。
不觉晓,不知不觉就天亮了。
这句话连起来讲是:春天夜晚睡得很熟,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第二行:处处,到处。
闻啼鸟,听到鸟的叫声。
这句话连起来讲就是:一觉醒来,到处可以听到鸟的叫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晓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
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
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首诗就是《春晓》。
(板书课题)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
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解疑合探
(一)自读课文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
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二)、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三)、练习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四)、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重点指导: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
3.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三、质疑再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静下心来想一想探究的两个问题自己弄明白了吗?还有没有其它的疑问?
3、学生根据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疑问。
四、拓展运用1、自主测试
(1)自编题:你想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编题(语言积累、写法运用、字词巩固等)
(2)组织学生自我解答。
(3)在班级交流典型试题,引导学生评价。
2、课堂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