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手术

合集下载

牙的手术名词解释

牙的手术名词解释

牙的手术名词解释牙齿是人类口腔中至关重要的器官,起着咀嚼食物和美化面部的作用。

然而,由于不良的口腔卫生和其他原因,我们可能需要进行一些与牙齿相关的手术治疗。

本文将为您解释一些与牙齿手术相关的常用名词,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些医学术语的含义。

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根管治疗是一种用于治疗牙齿感染和腐蚀的常见手术。

当牙齿发生深度蛀牙、牙髓感染或牙髓坏死时,根管治疗可以拯救牙齿,并且避免需要拔牙。

该过程包括清除感染的牙神经和血管组织,消毒根管,填充并封闭根管,以防止再次感染。

牙种植术(Dental Implant Surgery)牙种植术是一种替代缺失牙齿的常见手术。

在这个手术中,牙槽骨中植入人工牙根,然后在其上安装牙冠。

牙种植术是一种持久的解决方案,可以恢复口腔功能和美观。

拔牙(Tooth Extraction)拔牙是一种手术程序,通常在无法修复的牙齿或智齿生长不正常时进行。

拔牙可以通过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来完成,牙医通过运用特殊的工具和技术将牙齿从牙槽骨中彻底移除。

牙周手术(Periodontal Surgery)牙周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牙周病等牙龈和牙周组织疾病。

牙周手术的目的是修复或重塑受感染或损坏的牙周组织,保护牙齿的稳定性。

牙周手术可以包括牙龈切割术、牙周再生手术和牙周袋疗法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正畸手术(Orthognathic Surgery)正畸手术是一种用于矫正颌面畸形的手术治疗。

当牙齿与颌骨不协调或存在咬合问题时,正畸手术可以通过改变颌骨的大小和位置来改善咬合和面部外观。

这种手术通常由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和正畸医生共同完成。

牙髓移植(Pulpotomy)牙髓移植是一种牙齿手术治疗,用于牙髓坏死或受损的情况。

在该手术中,牙医将健康的牙髓组织移植到受损的牙齿中,以刺激新的牙髓组织生长,从而保留牙齿并恢复其功能。

矫正手术(Orthodontic Surgery)矫正手术也被称为颌骨手术,是一种在牙齿矫正治疗中使用的手术方法。

牙龈翻瓣术操作方法

牙龈翻瓣术操作方法

牙龈翻瓣术操作方法牙龈翻瓣术是一种牙周外科手术,用于治疗牙周疾病并改善牙齿外观。

它通常被用于修复牙周组织受损或出现牙齿根部缺失的情况。

以下是牙龈翻瓣术的详细操作步骤:1. 局部麻醉:在手术开始前,医生会给患者施以局部麻醉药物。

这可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不会感受到疼痛或不适。

2. 术前准备:医生会仔细检查患者的口腔情况,并进行适当的口腔卫生准备。

这可能包括牙齿清洁、拍X光片、牙龈测量等。

3. 翻瓣:医生会使用手术刀组织剪片直接在龈沟中切开牙龈组织。

他们会小心地将牙龈组织从牙齿表面上翻起,以便可以暴露出牙齿根部和牙周组织。

4. 根面处理:一旦牙龈组织被翻起,医生将使用手术刀、超声器或激光等工具清洁并平整牙齿根部。

这些工具可以去除附着在牙齿根部上的牙菌斑和牙石,并平滑牙齿根部表面,以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

5. 洗涤和冲洗:医生会使用生理盐水或抗菌药剂等来冲洗和清洁根面。

这可以帮助去除术区内的细菌和杂质,并预防感染的风险。

6. 缝合:一旦牙周组织处理完毕,医生会小心地将牙龈组织翻回到原位,并使用可吸收的缝合线或细小的钛合金钉将其固定在牙齿上。

7. 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医生会为患者提供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这可能包括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咀嚼或刺激术区、按时服用抗生素等。

8. 恢复和复查:患者通常需要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定期复查,以确保伤口的愈合情况和手术效果。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牙周炎管理、植骨或植牙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牙龈翻瓣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牙科专家来实施。

手术后,患者可能会经历一些不适和恢复期。

因此,在进行这种手术之前,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并了解手术的风险和禁忌症。

总而言之,牙龈翻瓣术是一种常见的牙周外科手术,用于治疗牙周疾病和改善牙齿外观。

它通过清除和平整牙齿根部,并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来提高口腔健康。

通过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术后护理,牙龈翻瓣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牙周组织和美丽的笑容。

牙周外科手术基本技术精品PPT课件

牙周外科手术基本技术精品PPT课件
牙周外科
牙周手术基本技术
切口原则 缝合技术
牙周翻瓣切口一般为梯形切口,其垂直切口应保留完整的 龈乳头,其位置在手术区域远中牙的牙龈乳头远中,近中牙的 牙龈乳头近中
切口的基本原则
45度角切口,加大组织接触面,利于愈合。
保留龈乳头切口设计
临床上常出现龈乳头 敞开式的II期愈合。 尤其是导致植骨后失 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 1,应位于龈乳头三角基线的下方
2,进针应挂上骨膜
一、间断缝合
最常用,适用于唇舌侧张力适度,高低一致时ຫໍສະໝຸດ 改良间断缝合——牙间8字缝合
适用于颊舌侧高度不等,间距较远,张力较 大的情况
二、悬吊缝合法(Sling suture)
利用切口附近的牙齿作为固定组织瓣的 支点的缝合法。 适用于两侧龈瓣高度一致但组织张力大 ,难以拉拢缝合的。 分为单、双乳头和连续悬吊缝合法
单乳头悬吊缝合法
悬吊缝合法——双乳头悬吊缝合
连续悬吊缝合法
三、褥式缝合法(Mattress suture)
这种缝合可将牙龈组织穿压在缝线之 下,有利于消除死腔,增加龈组织与根面 的贴合,促进牙周新附着,常用于自体牙 龈游离移植术及骨移植术。
水平褥式缝合
垂直褥式缝合法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牙周手术

牙周手术

牙周手术牙周手术是一种牙周疾病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牙周炎、牙周袋形成等牙周疾病的治疗中。

牙周疾病是指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牙周组织的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牙周袋形成,进而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牙周手术通过切除病变组织、清除牙石等方式,能够有效治疗牙周疾病并恢复牙周组织的健康。

一、牙周疾病的危害牙周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口腔健康。

牙周疾病不仅会引起口腔不适,还会导致各种临床症状,如牙齿松动、牙龈出血、口臭等。

长期不进行治疗,还会引发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因此,及时治疗牙周疾病非常重要。

二、牙周手术的原理牙周手术是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清除牙石,修复牙周组织,以达到治疗牙周疾病的效果。

牙周手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患者感到少量疼痛,手术过程中也会给予镇痛治疗。

牙周手术的具体操作方式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口腔情况。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刮治术、翻瓣手术、成形术等。

刮治术适用于轻度牙周炎的患者,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和清除牙石,达到修复牙周组织的目的。

翻瓣手术适用于严重牙周炎的患者,手术中切开牙龈组织,将其翻开以清除病变组织和牙石,并进行修复。

成形术适用于牙周袋形成的患者,手术中通过修复牙周组织,恢复牙周的稳定。

三、牙周手术的优势牙周手术作为治疗牙周疾病的常用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彻底清除病因:牙周手术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和清除牙石,彻底清除了牙周疾病的病因,从源头上解决了问题。

2.修复牙周组织:牙周手术能够修复受损的牙周组织,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有利于患者牙周的恢复健康。

3.预防并发症:牙周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等并发症。

牙周手术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护牙齿的健康。

4.改善口腔环境:牙周手术不仅能够治疗牙周疾病,还能够改善口腔的环境,提高口腔卫生水平。

四、牙周手术后的注意事项进行牙周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1.饮食方面:手术后一周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酸甜食品等。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内斜切口 沟内切口 牙间切口 (牙间水平 切口)
内斜切口是翻瓣术中最关键的情况,也 是目前采用最多的切口。
根据手术目的的不同,将该切口的位置 作调整。
纵行切口:也称为垂直切口(vertical incision),其目的是减小组织张力,更好 地暴露术区。一般从水平切口的近中或近、 远中端作纵行切口,切口从龈缘开始,经 过附着龈,越过膜龈联合,直达牙槽粘膜 或达颊侧移行沟处。 可单侧或双侧。
手术方法
1、检查牙龈情况 2、消除牙石、清洁口腔,麻醉,常规消毒
铺巾 3、标记牙周袋底
用牙周探针或记号镊探测牙周袋深度,并 在牙龈表面用尖头探针蘸甲紫按所探测牙 周袋深度刺入以上标记
4、牙龈切除
用斧形刀在标记的根方1mm~2mm处,与 牙长轴成45°角,刀口斜向冠方,切入牙 龈,一刀切至牙周袋底硬组织上,连续切 除。若牙龈较厚可呈30 °角或更小。
牙龈成形术:较之相似,目的较单一。
适应症
牙龈组织因炎症增生肥大,经基础治疗未 能消除
后牙区中等深度牙术后牙根外露过多 牙槽骨缺损或形态不佳,需做骨修整者 牙周袋较深,超过膜龈联合或骨下袋
常用手术器械
斧形刀 柳叶刀 龈乳头刀
使用手术的方法切除部分牙周袋及袋 内壁,并翻起牙龈的粘膜骨膜瓣,在直视 下刮净龈下牙石和肉芽组织,必要时可修 整牙槽骨,然后将龈瓣复位、缝合,达到 消除牙周袋、或使牙周袋变浅的目的。
本质:直视下进行根面平整
适应症:
1、基础治疗后2个月,仍有≥5mm的深牙周袋 或复杂性牙周袋,并探诊出血。
2、袋底超过膜龈联合的深牙周袋。
牙周手术治疗
第二阶段治疗 ✓ 牙龈切除术、牙龈成形术 ✓ 翻瓣术 ✓ GTR ✓ 根分叉病变的手术 ✓ 牙冠延长术 ✓ 膜龈手术

牙周手术

牙周手术

牙周手术(复制品)手术治疗是牙周病总体治疗计划的第二阶段,是牙周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牙周炎发展到严重阶段后,单靠基础治疗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对牙周软,硬组织进行处理,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从而保持牙周组织健康,延长患牙在口腔内的寿命,维持牙列的完整性,促进全身健康。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始于19世纪未及20世纪初,经历切除性手术,重建性手术,再生性手术三个发展阶段。

1切除性手术(resective surgery)19世纪未Robicsek提出了牙龈切除术,20世纪初,Neuma nn(1912年),Widman(1918),Cieszynski(1926年)等提出了翻办术。

手术的目的在于切除“坏死感染”的组织和“病变的牙龈”炎症软组织,“感染和坏死的骨质”,从而消灭牙周袋2 重建性手术20世纪70年代Ramfjord和Nissle提出了改良Widman翻办术,手术目的不再是消灭牙周袋,而是使袋变浅到可以维护的程度,重建牙龈和牙槽骨的生理外形,有利于菌斑控制。

3再生性手术(regenerative surgery)20世纪80年代Nyman(1982年),Gottlow(1986年)等提出了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uide tissue regeneration ),使牙周手术为获得新附着的目的变为可能。

牙周手术治疗的目的1消除牙周袋或使牙周袋变浅。

2修整软、硬组织缺陷和不良的外形,建立具有生理外形的和谐的软硬组织形态,便于患者自我菌斑控制和口腔卫生的维护。

3 建立新的牙周附着装置,恢复牙周组织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牙周手术治疗的时机及适应证牙周基础治疗6-8周后进行评估,X线检查,治疗后的反应,牙周组织的情况,吸烟,全身健康状况等。

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是否手术?做什么样的手术?估计手术的效果。

经基础治疗后,口腔卫生良好,但仍具有以下情况者:1 经龈下刮治后牙周袋仍≧5mm,探诊有出血和溢脓。

3,牙周外科手术-基本技术

3,牙周外科手术-基本技术

二、悬吊缝合法(Sling suture) 悬吊缝合法
利用切口附近的牙齿作为固定组织瓣的 支点的缝合法。 支点的缝合法。 适用于两侧龈瓣高度一致但组织张力大, 适用于两侧龈瓣高度一致但组织张力大, 难以拉拢缝合的。 难以拉拢缝合的。 分为单、 分为单、双乳头和连续悬吊缝合法
单乳头悬吊缝合法
悬吊缝合法——双乳头悬吊缝合 双乳头悬吊缝合 悬吊缝合法
正三角针
圆针 牙周手术主要用针
缝合进针位置: 缝合进针位置:主要目的是防止术后缝线撕脱
因此 1,应位于龈乳头三角基线的下方 ,
2,进针应挂上骨膜 ,
一、间断缝合
最常用,适用于唇舌侧张力适度,高低一致时 最常用,适用于唇舌侧张力适度,
改良间断缝合——牙间8字缝合 牙间8 改良间断缝合 牙间
适用于颊舌侧高度不等,间距较远, 适用于颊舌侧高度不等,间距较远,张力较 大的情况
保留龈乳头切口设计
临床上常出现龈乳头 敞开式的II期愈合。 敞开式的 期愈合。 期愈合 尤其是导致植骨后失 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将牙间隙形态分为3 近远中宽;II型 颊舌径窄; 将牙间隙形态分为3型:I型 近远中宽;II型 颊舌径窄; III型 III型 近远中窄而颊舌径宽
(Thomas F.Flemmig, A.Jung, K.Bolaz. Lappenoperationen Zur rekonstruktiven Therapie interdentaler Knochendefekte. Parodontologie 1994;4:277-289)
牙周外科
牙周手术基本技术切口Fra bibliotek则 缝合技术牙周翻瓣切口一般为梯形切口, 牙周翻瓣切口一般为梯形切口,其垂直切口应保留完整的 龈乳头,其位置在手术区域远中牙的牙龈乳头远中, 龈乳头,其位置在手术区域远中牙的牙龈乳头远中,近中牙的 牙龈乳头近中

牙周治疗流程

牙周治疗流程

牙周治疗流程
牙周疾病是口腔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

牙周治疗是指针对牙周疾病进行的一系列治疗措施,包括牙周炎、牙周病等。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牙周治疗的流程。

第一步,口腔检查。

牙周治疗的第一步是口腔检查,包括口腔内部的检查和X光片的拍摄。

通过口腔检查,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牙周状况,包括牙龈的情况、牙周袋的深度、牙齿的松动程度等。

X光片可以帮助医生观察牙周组织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牙周骨质破坏等情况。

第二步,牙周病初步治疗。

牙周治疗的第二步是牙周病的初步治疗,包括洁牙、刮治等措施。

洁牙是指清除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的牙菌斑和牙石,以及牙周袋内的病理菌斑。

刮治是指清除牙周袋内的牙石和坏死组织,使牙周袋内部得以清洁。

第三步,根面平整术。

对于牙周袋深度较大的患者,需要进行根面平整术。

这是一种
手术治疗方法,通过手术清除牙周袋内的病理组织和牙石,使根面
恢复光滑,有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

第四步,牙周修复。

牙周治疗的最后一步是牙周修复,包括牙周组织再生术、牙周
膜移植术等。

这些手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牙周组织的健康,提高牙
齿的稳固性和美观度。

总结。

牙周治疗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
持口腔卫生,定期复诊检查。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保持口腔健康。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周手术(复制品)
手术治疗是牙周病总体治疗计划的第二阶段,是牙周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牙周炎发展到严重阶段后,单靠基础治疗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对牙周软,硬组织进行处理,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从而保持牙周组织健康,延长患牙在口腔内的寿命,维持
牙列的完整性,促进全身健康。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始于19世纪未及20世纪初,经历切除性手术,重建性手术,再生性手术三个发展阶段。

1切除性手术(resective surgery)
19世纪未Robicsek提出了牙龈切除术,20世纪初,Neuma nn(1912年),Widman(1918),Cieszynski(1926年)等提出了翻办术。

手术的目的在于切除“坏死感染”的组织和“病变的牙龈”炎症软组织,“感染和坏死的骨质”,从而消灭牙周袋
2 重建性手术
20世纪70年代Ramfjord和Nissle提出了改良Widman翻办术,手术目的不再是消灭牙周袋,而是使袋变浅到可以维护的程度,重建牙龈和牙槽骨的生理外形,有利于菌斑控制。

3再生性手术(regenerative surgery)
20世纪80年代Nyman(1982年),Gottlow(1986年)等提出了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uide tissue regeneration ),使牙周手术为获得新附着的目的变为可能。

牙周手术治疗的目的
1消除牙周袋或使牙周袋变浅。

2修整软、硬组织缺陷和不良的外形,建立具有生理外形的和谐的软硬组织形态,便于患者自我菌斑控制和口腔卫生的维护。

3 建立新的牙周附着装置,恢复牙周组织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牙周手术治疗的时机及适应证
牙周基础治疗6-8周后进行评估,X线检查,治疗后的反应,牙周组织的情况,吸烟,全身健康状况等。

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是否手术?做什么样的手术?估计手术的效果。

经基础治疗后,口腔卫生良好,但仍具有以下情况者:
1 经龈下刮治后牙周袋仍≧5mm,探诊有出血和溢脓。

2 深的牙周袋、磨牙根分叉区和前磨牙区。

3 牙槽骨外形不规则,须手术修整骨外形或进行植骨术,或进行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4 后牙根分叉病变2度到3度者病损处需要进行截根、分根、半牙切除等。

5 最后一个磨牙的远中骨袋需手术治疗。

6 附着龈过窄,牙龈退缩,需采用膜龈手术治疗者。

7 龋坏或牙折断达龈下而影响牙体修复,或者修复学破坏了生物学宽度,或者前牙临床牙冠短,笑线高,需手术延长临床牙冠以利治疗修复后改善美观者。

牙周手术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1 术前准备
2 局部麻醉
3 消毒及交叉感染的预防
4 切口、翻瓣等软组织处理
5 清创和根面平整
6 硬组织处理等其他手术处理
7 缝合
8 牙周塞治剂的应用
9 术后护理
植骨材料的种类
1 自体骨:植骨材料来源于患者自身,成骨作用。

2 异体骨:来源于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骨引导或者骨诱导。

3 异种骨:来源于不同的物种,骨引导。

4 骨替代品:合成的材料或无机材料,骨引导,部分有骨诱导作用。

牙周手术
1 牙龈切除(成形)术
2 翻瓣术
3 GTR (引导组织再生术)
4 GBR(引导骨组织再生术)
5 膜龈手术(牙周美容手术)
常见的手术方法及愈合方式
常用手术方式
1 冠向复位办术
2 牙周翻瓣术
3 自体牙移植术、自体牙再植术。

(手术步骤及方法见多媒体)
牙周病治疗后组织的愈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牙结合上皮愈合。

2 骨-牙粘连、根吸收。

3 牙周袋复发。

4 以上所有方式的联合。

5 牙周组织再生-新附着。

牙周病治疗后组织愈合的理想方式是牙周组织再生—牙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重建。

如何获得牙周组织再生是牙周病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牙周病术后的处理及注意事项
1 术区护理主要保持牙周塞治剂稳固。

24小时内不刷牙,进软食。

24小时以后可以用药水含漱,可刷术区以外的牙齿,保持口腔清洁,控制菌斑沉积。

2 术后5-7天复诊。

如手术治疗较好,无出血、水肿、塞治剂稳固,则可不动塞治剂,再等7天复诊。

如术后出血或塞治剂脱落,则随时复诊。

将塞治剂去除,检查有无变坏组织,如有则清除之,有肉芽组织也用晶体硝酸银棒烧灼肉芽组织,然后再换塞
治剂。

第二次复诊时(10-14天后),情况良好,即可将塞治剂去除。

3 术后用药可给抗菌素或消炎药物3日,止疼药物1-2天,漱口水3 天。

4 术后3个月内不可探测牙周袋,术区3个月内尽量避免咬硬物,必须保持口腔清洁。

5 患牙修复必须2 -3 个月后进行。

6 松动牙处理的临床程序。

7 调合治疗。

8 夹板固定的利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