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兄弟姐妹算式
可打印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打印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打印版)一、米和厘米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
1米 =100厘米1米-40厘米 =60厘米1-40 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
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
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1米解析: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转换成相同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6-3=3厘米。
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例题: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直角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顶点边2、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3、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从1.2.3.4.5.6.7.8.9数字中任选三个数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数

从1.2.3.4.5.6.7.8.9数字中任选三个数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数
追问:
女儿2年及.老师出的题....我还是不怎么懂!
回答:
排列组合以前是高中数学的内容呢,不知现在小学低年级已经涉及到这些内容了。
教改真是了不起。
从9个不同的数中任意取出3个成一组,一共有多少组呢?用“组合数公式”计算就行了。
组合数公式=9!(读作:9的阶乘=9*8*7*6*5*5*4*3*2*1)除以[3!*(9-3)!]=9!/3!*6!;
也就是,分子中的“9的阶乘”先与分母中的“6的阶乘”相约后剩下9*8*7;再与分母中3的阶乘=3*2*1=6相约就剩下3*4*7=84了。
这是现成的可套用的公式,用起来很简单。
只是这种解释不知能不能交代清楚。
我想,二年级刚学乘法吧?是不是这样做可以训练约分的能力。
一年级二年级奥数暑期培优题库

一年级奥数测试卷1.哥哥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2.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6.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7.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8.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9.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10.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竺嬗?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11.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12.哥哥送给弟弟5支铅笔后,还剩6支,哥哥原来有几支铅笔?13.第二中队有8名男同学,女同学的人数跟男同学同样多,第二中队共有多少名同学?14.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几张?15.猫妈妈给小白5条鱼,给小花4条鱼,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条,它们还有几条?16.同学们到体育馆借球,一班借了9只,二班借了6只。
体育馆的球共减少了几只?17.明明从布袋里拿出5个白皮球和5个花皮球后,白皮球剩下10个,花皮球剩下5个。
布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白皮球,多少个花皮球?18.芳芳做了14朵花,晶晶做了8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19.妈妈买回一些鸭蛋和12个鸡蛋,吃了8个鸡蛋后,剩下的鸡蛋和鸭蛋同样多,问妈妈一共买回几个蛋?20.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来了7只黑山羊,现在共有几只羊?21.冬冬有5支铅笔,南南有9支铅笔,冬冬再买几支就和南南的一样多?22.小平家距学校2千米,一次他上学走了1千米,想起忘带铅笔盒,又回家去取。
兄弟姐妹个数

兄弟姐妹个数至于兄弟姐妹的排行就比较复杂了,一般从八字格局上很不容易判断出来,但通过实践,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命书中讲,命主在家中居大居小,是不用分析五行,流年和大小运的,只需从四柱就可判定,方法有两点(此不论随母改嫁和父娶继母的“隔山”兄弟姐妹):第一、必须弄清和记住六甲、六乙、六丙、六丁、六戊、六己、六庚、六辛、六壬和六癸的顺序排列,阳天干顺数,阴天干逆数。
列举如下(顺数):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乙: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乙卯六丙: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丙寅六丁: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丁卯六戊:戊子戊戌戊申戊午戊辰戊寅六己:己丑己亥己酉己未己巳己卯六庚:庚子庚戌庚申庚午庚辰庚寅六辛:辛丑辛亥辛酉辛未辛巳辛卯六壬:辛子壬戌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六癸:癸丑癸亥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第二、根据上述看十干寄十二宫所处之状态,也就是看日干生于何字,居八卦何宫,如甲木长生于亥居乾宫,乙木长生于午居离宫,其它依此类推,八宫居位只是推算时的参考,并非全以卦位定排行,主要还是以长生之位和十组六列干支的顺逆排位来定。
如丁酉日主生酉月,丁长生在酉,酉字不伤,可判定为老大,若年支有卯,卯酉相冲,就要细分五行,看谁的力量大而克过对方,以此来判定是否居大。
再如庚寅日主生辰月,庚长生于巳,阳干阴生须逆数,故庚辰为老大,庚寅为老二,若柱中有申冲寅,还须详作分析,另加判断而定。
有歌云:阳干阳生必为大,不受冲刑必不差,阳干阴生需逆数,巳生数辰应记住;阴干阴生大定准,不逢刑冲是己身,阴干阳生顺数出,午生数未定不移。
为便于初学者掌握,现举例说明如下:1、兄弟四个,自居老二,兄长有损。
乾造:丁丑甲辰庚寅丁亥分析:日主生于辰月,庚长生在巳,阳干阴生需逆数,故庚辰为老大,庚寅才为老二;柱中土多金旺,生时为亥,寅申巳亥旺四个,但庚之长生巳被寅刑,亥冲,辰为阳,与庚配为长位,故此命克兄,又年支丑为金墓,埋辛金劫财,故亦克姐妹,弟无妨,果然。
2、兄弟六个,无姐无妹,身为老大。
2024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

0
2
5
-
6
5
6
5
2
8
-
3
7
37
9
0
2
5
+
6
5
2
8
+
3
7
90-25-28=
37
试一试
知识回顾
连减运算
归纳总结
要点讲解
知识回顾
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退位的那个数要记得把借走的“1”减掉。
首页
知识回顾
连减运算
归纳总结
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则不必列竖式计算。
首页
运算顺序
竖式计算
归纳总结
1、
50-26+49=
45+38-24=
74-27+36=
44+52-37=
73
59
59
83
2、
67
61
51
45
45
39
3、计算下面各题,能口算的就口算。
35-14+40=
兔一共有多少只?
2+2+2=6(只)
3个2相加
鸡一共有多少只?
3+3+3+3=12(只)
4个3相加
和我一起摆一摆
( )个( )相加得( )。
=
2
2
2
2
2
10
2
5
10
4×2=8
2×4=8
( )个( )相加。
□+□+□+□=□
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写成: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1、用○、★、△代表三个数,有○+○+○=15,★+★+★=12,△+△+△=18,○+★+△=()解答:152、小明、小红、小亮三个人去看电影,他们买了三张座位相邻的票,他们三人的座位顺序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解答:(小明,小红,小亮)、(小明,小亮,小红)、(小红,小明,小亮)、(小红,小亮,小明)、(小亮,小明,小红)、(小亮,小红,小明),共6种。
3、张阿姨和李阿姨合买了一筐苹果,连筐一共是20公斤。
张阿姨从筐中取走10公斤,空筐重1公斤。
问李阿姨买到苹果多少公斤?合多少克?解答:李阿姨买到苹果:20-10-1=9(公斤)1000克×9=9000克答:李阿姨买到苹果9公斤,合9000克。
4、一个数加上8,乘以8,减去8,除以8,结果还是8,求这个数?解答:逆推。
从最后结果8开始:不除以8时,应是8×8=64;不减去8时,应是64+8=72;不乘以8时,应是72÷8=9;不加上8时,应是9-8=1;所以,可知此数为1。
5、把写着1到100这100个号码的牌子,像下面这样一次分给四个人,你知道第73号牌子会落在谁的手里吗?解答: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分给小明的牌子号码是1,5,9,13···号码除以4余1;分给小英的牌子号码是2,6,10,14···除以4余2;分给小芳的牌子号码是3,7,11···除以4余3;分给小军的牌子号码是4,8,12···除以4余0;(整除)因此,试用4除73看看余几?73÷4=18···余1可见73号牌子会落到小明手里。
6、二年级甲班有48人,无弟弟的有38人,有弟弟无妹妹的有8人,无弟弟有妹妹的人数是有弟弟的人数的2倍,既无弟弟又无妹妹的有()人。
解答:有弟弟的有48-38=10(人),既有弟弟又有妹妹的有10-8=2(人),单有妹妹的有2×2=4(人),单有弟弟的有8人,既无弟弟又无妹妹的有48-2-4-8=34(人)7、小公共汽车正向前跑着,售票员对车内的人数数了一遍,便说道,车里没买票的人数是买票的人数的2倍。
数学趣事50字

数学趣事50字趣味数学小故事三篇下面就是一个小故事,是一个数字之间的故事。
有一天,数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饭的时候,最小的一位说起话来了。
0弟弟说:“我们大家伙儿,一起拍几张合影吧,你们觉得怎么样?” 0的兄弟姐妹们一口齐声的说:“好啊。
”8哥哥说:“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错,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应照相机和胶卷,好吧?”老4说话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烦了一点,到不如用我的数码照相机,就这么定了吧。
”于是,它们变忙了起来,终于+号帮它们拍好了,就立刻把数码照相机送往冲印店,冲是冲好了,电脑姐姐身手想它们要钱,可它们到底谁付钱呢?它们一个个呆呆的望着对方,这是电脑姐姐说:“一共5元钱,你们一共十一个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钱?”在它们十一个人中,就数老六最聪明,这回它还是第一个算出了结果,你知道它是怎么算出来的吗?唐僧师徒摘桃子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
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
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
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
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
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
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
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
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
你知道他们每人摘多少个桃子吗?给数字一个生命小朋友们,当你轻轻地打开数学书的时候,是否看到了数字们微笑的脸?咦?数字怎么是活着的呢?当然是活着的喽!他们各有不同的性格。
你看,一向认为自己个头最高、腰板总是挺得直直的“1”,是多么傲慢呀。
他可以整除所有的数,但是他除了自身之外却不能被别的数整除,真可谓是“独霸将军”。
但是“2”却很和善,所以他和他的倍数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第5单元《连加 连减》 试卷试题含答案(2)

课时练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小朋友排队买票,小军从前边数排第3,后边有5个人,这一队共有几人?()A.7B.8C.92.看图列式计算,正确的是()A.3+2+4=9(个)B.3-2+4=5(个)C.4-3+2=3(个)D.4-2+3=5(个)3.看图列式计算,正确的是()A.9-3-2=4B.9-2-4=3C.9-4-3=2D.9-4+3=2 4.8+2+3与7+3+3结果()。
A.不同B.相同C.无法比较5.9-4()4+2+1。
A.<B.>C.=二、填空题(共5题;共12分)6.同学们做操,小红前面有8个同学,后面有4个同学,这一队一共有________个同学。
7.红红有6张邮票,送给弟弟2张,送给妹妹4张,红红还有________张。
8.根据图画写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填上数使每横行、竖行三个数的和是10。
10.一组有8个同学,小华前面有2人,后面有________人.三、解答题(共5题;共25分)11.12.13.14.有一盘,妈妈吃了2个,爸爸吃了3个,还剩几个?15.一共有多少只大雁?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B5.A二、填空题6.137.08.3+3+4=10;4+3+2=9;8+1-5=4;10-1-4=5 9.10.5三、解答题11.8-3-2=312.10-6-2=213.4+3+2=914.10-2-3=5(个)15.2+5+1=8(只)答:一共有8只大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算式
民办利民小学李丽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P60
教学目标:1.能够看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理解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2.探究一组相关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的交换与逆的关系。
3.通过应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价值。
4.学会在同一情节中,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对一个情景设置的不同问题,探索交换与逆的关系。
教学难点:加法算式、减法算式中逆关系的发现与应用。
教学准备:小圆片、PPT课件、练习纸、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发现奥秘。
1.请一名学生上黑板前动手摆小圆片。
师:根据他摆的小圆片,你们能写出哪些数学算式呢?请小组里的小朋友相互说一说.(小组学习,并汇报)
师根据生汇报板书算式。
2.课件出示动物图片(两只蝴蝶和三只蜜蜂)
(1)学生独立列算式。
(2)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根据示意图说明列出的算式分别表示的意思。
(3)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2+3=5 3+2=5 5-2=3 5-3=2
3.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关系?
4.师生共同小结:一道加法算式中,交换一下加数的位置,就变成了另外一道加法算式,而加法算式中的和是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两个加数分别是减数和差,所以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揭示课题:板书:组算式
6.练习:书P60第3题。
二、综合运用,体验知识。
1.基本练习。
(1)帮小白兔和小花猫找好朋友(连线):
3+5=8
8-1=7
8-3=5
7+1=8
1+7=8
小花猫8-1=7 小猪
5+3=8 4+6=10 8-7=1
9-4=5
8-5=3
(2)说出4+6=10和9-4=5的其它三道算式。
2.综合练习
(1)游戏:找朋友。
(6,4)(3,0)(7,12)
请同学们看看手中的哪一张卡片上的数分别和它们是好朋友,并组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2).找出不是好朋友的数.
8,12,13,3,5.
(3).判断:(它们是好朋友吗?)
①、3 5 8 ( )
②、1 5 3 ( )
③、4+5=9 5+4=9
5-4=1 5-1=4 ( )
三、结合实际,生活应用.
课件出示水果图,请学生观察,讨论后尝试列出水果算式.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学习上的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组算式
根据学生摆圆片
如:4+3=7 3+2=5
3+4=7 2+3=5
7-3=4 5-3=2
7-4=3 5-2=3
一、连线
3+5=8
8-1=7
8-3=5
7+1=8
1+7=8
小白兔8-1=7 小花猫5+3=8 4+6=10 8-7=1
9-4=5
8-5=3
.二、找出不是好朋友的数.
8,12,13,3,5.
三、判断:(它们是好朋友吗?)
①、3 5 8 ( )
②、1 5 3 ( )
③、4+5=9 5+4=9
5-4=1 5-1=4 ( )
教学设计:
组算式这节课通过对加减法关系的初步探究,使学生建立交换、逆问题间关系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具体实例的应用,理解组成的两个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
教学中通过不同情景的展示,提供探究的材料,引发学生兴趣,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主探究,并最终找到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整堂课的设计分以下几个层次展开:提出问题------探究关系,发现奥秘-------综合应用,发展技能-------培养能力,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并对此有初步的感悟。
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有机结合,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求,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了一幅幅生动、可爱的小动物情景图,学生被一幅幅情景图深深地吸引,一个个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浓厚,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难题的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由于上课时间紧,内容又是整理与提高中的内容,孙涛同学在练习“0 、 3 、3”三个数组成算式时,出现了0-3=3时,我让另外一位小朋友帮他纠正“小数不能减大数”时,孙涛改正说:3-3=0后,当时我认为学生已掌握了现有的知识,只不过一时疏忽说错了。
现在,我想:0-3在那时我可以再渗透一下,到高年级我们也会做0-3这一道数学题了。
还有,在学生练习判断题时,我的目的是想让学生能通过找一道题的逆算式,来检验它是否正确。
为学生以后学习验算作铺垫,也算是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延伸。
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有学生说出原因时我只点了一下。
总之,数学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欲望和探究能力。
因此,我将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继续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经常提出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探求新知,努力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而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