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戏剧与人生

合集下载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散文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散文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散文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散文一、如果人生是场折子戏“……如果人人都是一出折子戏,把最璀璨的部分留在别人生命里,如果人间失去脂粉的艳丽,还会不会有动情的演绎。

如果人人都是一出折子戏,在剧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欢乐悲喜,如果人间失去多彩的面具,是不是也会有人去留恋,去惋惜……”当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就被这样的词深深的吸引住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歌词在黄阅的演绎下竟让我无比的感动。

我曾经喜欢听无数歌手的歌,总是觉得谁唱得好,谁的歌比较流行我就为谁折服。

当遇见了‘折子戏’后我才发现曾经喜欢的那些只是三分钟热度,从没有真正的喜欢。

人生也许真的就象黄阅唱的那样只是一出折子戏,我们每个人在生活的舞台中永远只能扮演一个配角。

不管这个配角是悲还是喜,我们只要演好它,把最好的留给别人,那这样的人生就是一出最好的戏。

‘折子戏不过是全剧的几分之一,通常不会上演开始和结局……’。

当我们在生活当中所遇到的那些困难,那些打击和那些不测,其实就是一本剧里面的一出,我们不是这个世界的开始,世界也不会让我们成为结局,所以我们要心安理得的去接受,随遇而安的去叹服,不要怨恨这世界有多么的残忍,不要责怪这人生有多么的不公。

世界并不残忍,残忍的只有人性;人生并没有不公,不公的只是人心。

如果能坦荡的摘下人生多彩的面具我相信每个人都是善良的。

人性虽是多面,但它首先是以善为首的,因为世界的变化,因为时间的流逝,使人本善的心一点点的膨胀,一点点的失去本来应有的纯洁。

若在因生活的遭遇,换是上帝也会不得不戴上面具。

面具纵然是每个人遮掩自己丑陋的一面,但能够宽心的放下,我想会让自己更加的灿烂。

人生应该只求如此吧!二、残缺是种美丽‘……正是多了一种残缺不全的魅力,才没有那么多含恨不如意……’。

我想人生不是因为完美才美丽,而是因为多了一些不全才使人生变得缤纷,充满了魅力。

人从小到大,从生到死都在追求着完美,追寻着至上,没有人会想得到这些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其实到最后换来的只是一些带不走的杂碎。

读经典戏曲,品人生价值作文

读经典戏曲,品人生价值作文

读经典戏曲,品人生价值作文
哎呀,这晚上一来,古戏台上那灯光就开始摇曳了,感觉整个夜色都被那悠扬的唱腔给点亮了。

那唱词和动作,真的就像是在讲一个千年的故事,让人听得入迷。

说起《牡丹亭》啊,我就想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

他们的相遇简直就像是场梦,又凄美又动人。

杜丽娘为爱付出了生命,然后竟然还重生了。

你说这是不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探索呢?
再来说说《西厢记》吧,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小情侣,他们的爱情故事简直让人热血沸腾。

从相遇开始,相知、相恋,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对爱情的渴望。

他们追求幸福,不畏世俗的眼光,这种勇气和决心,咱们每个人都应该学学!。

人生如戏散文

人生如戏散文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就像一场大戏,每个人都是戏中的主角,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我们每个人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或悲或喜,或起或落,经历着种种磨难与挑战,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快乐。

有时候,我们会感到迷茫和无助,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大戏中的定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渐渐明白,每一个角色都有其价值和意义,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无论我们是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畏艰难,不惧挑战,勇往直前。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不仅要学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演绎出一场精彩的戏。

在这个大戏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善良的、有邪恶的、有聪明的、有愚蠢的、有慷慨的、有吝啬的……我们不能选择与谁相遇,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与他们相处。

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珍惜每一次与他人合作的机会。

只有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优点,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要学会在戏中寻找快乐和幸福。

人生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和顺利的,我们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

然而,正是这些挫折和困难让我们更加坚强和勇敢。

我们要学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从挫折中寻找力量和勇气,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当我们成功地演绎好自己的角色时,我们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这种快乐和幸福不仅仅来自于成功的喜悦,更来自于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总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我们要学会珍惜每一个角色,珍惜每一次与他人合作的机会,珍惜每一次在戏中找到快乐和幸福的机会。

让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畏艰难,不惧挑战,勇往直前。

让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出一场精彩的戏,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和丰富。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关于戏剧和人生价值的看法作文

关于戏剧和人生价值的看法作文

关于戏剧和人生价值的看法作文人生如戏,这话不假。

但这戏可不是简简单单地在舞台上唱念做打,而是我们每个人实实在在经历的每一天。

就拿我前段时间的经历来说吧。

我所在的小城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戏剧团,演的是咱老百姓都熟悉的那些传统剧目。

那天,我怀着好奇的心走进了那个临时搭建的简陋剧场。

一进去,那种扑面而来的陈旧气息让我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木头椅子有些摇晃,坐上去嘎吱嘎吱响。

舞台上的幕布都有些褪色了,灯光也不算太亮堂。

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演员们一登场,那股子精气神瞬间就把全场给镇住了。

我看到那个演老生的演员,脸上的妆容画得一丝不苟,每一道皱纹里似乎都藏着故事。

他一开口,声音洪亮,底气十足,那台词仿佛不是从嘴里说出来的,而是从心里蹦出来的。

我就那么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心里琢磨着,他在这小小的舞台上,如此投入,如此卖力,到底图个啥?后来,我在后台碰到了他。

他卸了妆,一脸的疲惫,但眼神里却透着光。

我忍不住问他:“您这么辛苦,挣得也不多,为啥还坚持演呢?”他笑了笑,喝了口水,慢慢地说:“妹子,你不懂。

这戏啊,对我来说就是命。

我在台上的每一刻,都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

能让观众乐一乐,哭一哭,我就满足了。

”这话让我心里一震。

想想我们自己的人生,不也是一场戏吗?有时候我们是主角,光芒万丈;有时候我们是配角,默默无闻。

但无论处于什么位置,我们都在努力地演好自己的角色。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从小就梦想当画家。

可家里穷,供不起他上艺术院校。

但他不甘心啊,每天下班后就窝在自己那几平米的小出租屋里画画。

那屋里堆满了画纸、颜料,连个下脚的地儿都没有。

别人都笑话他不务正业,可他不在乎。

几年过去了,他的画终于被人赏识,办了画展。

那一刻,他站在展厅里,看着自己的作品,泪流满面。

他说:“这么多年的坚持,值了!”这让我想到,我们常常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可到底什么才是价值呢?是赚很多很多的钱?是拥有很高很高的地位?还是像那个戏剧演员和我的朋友那样,为了心中的热爱,不顾一切地去坚持,去付出?再回到那个剧场,那场戏演到高潮的时候,台下的观众们有的拍手叫好,有的抹着眼泪。

作文 读戏剧,悟人生

作文 读戏剧,悟人生

作文读戏剧,悟人生
听说那戏台上又开演了,一群人挤在那里看得津津有味。

那演员演得真好,就像咱们身边的大哥大姐,有笑有泪,有苦有甜。

哎呀,你看那个大侠,一出场就威风凛凛,好像咱们村里那个退伍的老兵,面对困难从不退缩。

他那一身正气,真让人佩服!
再看看那个小姑娘,长得真漂亮,就像咱们邻居家的小妹。

她在台上那么脆弱,那么无助,但始终保持着那份纯真和善良。

哎,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咱们不也是这样吗?
对了,还有那个大反派,一脸阴险狡诈。

他为了追求权力和财富,不择手段,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生活中不也有这样的人吗?为了利益,什么都做得出来。

哎呀,这场戏真是太好看了!每个角色都像咱们身边的人,每个故事都像咱们的生活。

看完之后,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啊!。

戏剧,不是生活的片断,而是人生的浓缩经典散文

戏剧,不是生活的片断,而是人生的浓缩经典散文

戏剧,不是生活的片断,而是人生的浓缩经典散文戏剧,不是生活的片断,而是人生的浓缩经典散文这样看来,您亲自动手写的东西确实是丰富多彩啊。

是不断有人找您写剧本吗?最初在松竹公司那会儿,不管谁来找我写,我都应下来,写了相当多的剧本。

我就是这样从起步经过一段飞跃,留下了各种各样的作品。

公司的决策层和制片人读了这些剧本后很放心,认为什么样的东西都可以交给我来写,所以后来就变成滚雪球了(笑)。

通过接这些活儿,我逐渐掌握了一个匠人的技能。

不过,这也存在一个个人喜好的问题,也有人讨厌我写的剧本。

我能一直坚持写到现在也是命运使然吧。

如今回过头读这些剧本,我总能感到自己所做的是非常棘手的工作。

您有什么秘诀吗?如果打算自己拍,剧本写起来多少会好一些。

因为我不会腻烦,结局也会比较有趣,会沉浸在一种创造一切的满足感中。

有些剧作家显得很清高,但我磨炼技艺的愿望很强,所以谁来找我写,我都会接下来。

您经常储备一些存货吗?是的。

和商店一样,剧作家没有存货是不行的,这是我的想法。

所以,没人来找我写的时候,我也要写些东西存下来。

这样很占用时间吧?我五天就能写一个剧本,都是想好后一气呵成完成创作的。

我必须做到有人来找我,问我“有剧本吗?”时,我能马上拿出来。

我所经营的是一家“不用预定的餐馆”。

如果你是一个专业的剧作家,你必须常常要在橱窗里摆上你的商品。

如果这使你感到痛苦,那说明你完蛋了。

如今我还在写剧本,就摆在这里呢。

我想这些剧本得等我死了才能拍出来吧(笑)。

那些老人很少有人自己主动去写。

一提起我,他们都会表现出意外的神情。

不过,这是工作,必须去做。

您说五天写一个剧本,听起来您很淡泊。

不过这时间也太短了吧?我的情况是,如果第三天还想不出好点子,这个剧本就算不行了。

结构在开始写的时候最好不要一下子限定住。

即便在写提纲的时候,我认为细节还是在没有实际动笔之前不知道为好。

过了三天,有点担心的时候,你可以将写好的东西逆向斟酌一下。

总之,大的方面概括好后,一边定细节一边写,并且要一边舍弃一边重新思考。

读懂人生看透戏诗歌散文

读懂人生看透戏诗歌散文

读懂人生看透戏诗歌散文
读懂人生看透戏诗歌散文
戏如人生,人生是戏
戏是演员按着固定的剧本演人生
人生是没有观众的心怎么想就怎么演
犹如雾里看花,始终没有结局的戏
戏剧演的再好再真也复活不了事实的原本
人生活得再苦再累也是现实的生动
闲看别人的戏剧,不如读懂自己的人生
自己永远是自己命运和生活的主角,自己的剧本自己写
精彩不精彩,用心没用心,感动不感动,自己比谁都明白
戏剧用艺术的'虚构,跌宕故事情节的曲折,博的是人们的眼泪
千人的故事千人张脸浓缩一部完美动人,感悟就挂在落幕的背后人生,活在现实里,走出风,走过雨,却看不透处世的迷雾
因为人生没有剧本,谁的经验谁的答案都不可能通用,自己摸索自己实践,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的,才是最最真
人生,许许多多的预料出乎预料,让你啼笑皆非
戏剧,再多再多的情节曲折动人,也是虚构
无数的人生在现实中行走,没留下文字,却留下了传说和戏剧
戏剧就是把无数的人生升华,升华再升华,让你看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
读懂人生,看透戏,其实还是用一种谜底去猜另一个谜底
局内局外,戏里戏外,全凭一颗真心去领悟,去感知,去探索。

戏与人生散文

戏与人生散文

戏与人生散文戏与人生散文好友寒梅傲雪大姐最近写了一张帖子,邀我去欣赏,题目是《有感越剧名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文章诉说她在央视戏剧频道看到越剧名片《蝶双飞》(古装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勾起了自己对往事的回忆,追溯自己的艺术人生和道路,触景生情,颇有感慨。

我也自然而然地随她的文字,身临其境,感受人生,蹉叹人生。

于是我留下了这样一段感言:“俗话说‘人生如戏’,又说‘戏如人生’,我觉得都是非常有道理的。

每个人都会在人生舞台上扮演一个角色,或主角或配角,或主演或龙套,但不演是不行的。

姐姐就是一位主角,舞台上当主角、不逊色,唱做念打,不含糊;生活上依然是主角、主家政,蒸煮烹烧,不马虎;即使在失伴独处的日子里,依然是主宰着自己,网伴春秋,琴棋书画一样不缺。

姐姐呀,你真的是‘人生如戏’。

你为人忠恳、实在,像祝英台一样忠于情感,宁折不弯,你演绎的角色,勾画了你的人生道路。

这就是‘戏如人生。

’往后的路还会很长,你要一如既往的演下去,演出你更加精彩的人生!”空间留言发出后,总感觉“意犹未尽”,很多话像是没说完,许多需要展开来的却碍于篇幅只能点到为止,思绪继续蔓延,我就继续把这篇“未写完的空间留言”写完吧,现在公开发表出来,供朋友们咀嚼。

就说这“戏”吧,最初是从劳动歌舞中演变来的,先秦时期《诗经》里的“颂”,《楚辞》中的“九歌”,大多是祭祀中的`歌舞,到汉魏、中唐才出现戏剧萌芽状态的“百戏”,到了晚唐才有了戏剧的雏型,宋、金开始有了“杂剧”和“诸宫调”,真正成熟的还是在元朝,最早的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一本四折的元杂剧,以元北曲为依托,做唱念打,生旦净末丑,导演根据故事情节,按曲词、说白、科泛(动作表情)布局,达到刻画人物,叙述故事的效果。

后来《窦娥冤》把戏曲推向高峰,更加成熟。

明清时期戏曲发展更快,地方剧种频频出现,梆子腔、秦腔、徽调、楚调、昆曲、评调、越调等数十种戏曲唱腔,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为戏剧的发展提供土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戏剧与人生
【篇一:散文:戏剧与人生】
一句词,未动声而身影转变万千,一场戏,高歌低吟悲喜自知。

如戏,戏如人生,唱过方只深邃,看过方感情浓。

半辈子的演绎,只
为一挥手的瞬间,一生的舞台,唯有自己未曾看过的精彩。

关于那
些戏曲的剧本,总想找些属于自己的,关于那些和荒谬的事,来祭
奠青春的离奇和不羁。

然,笔尖的力量总是太弱,寥寥片语却已思
绪无处。

人生的始端从何开始,又从哪结束。

圣人笔下的智慧写尽了一生繁
华与颓败的,始终左右不了戏剧的一生,曲终人散之际,长叹一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悲壮如歌,绕梁永世而不熄。

看不透红尘,藏身与中,事事不解,唯看浅薄,前来与后去,多少
无奈。

今生与前世,银蟾望月,古不变,今不变,万事顺自然,辗
转不息。

行立人世间,一撇一捺,一人一伴,有知己,有亲人,有
爱人,有子孙万万也未可,却话雪梅至寒,春竹不常在,百花齐放
嫣然一瞬,生命如烟云,难聚易散。

解不了自己,读不了别人。

一生为一曲,编写秋音,唱流水潺潺,
委婉动听。

一生为一词,伴着音填词,词尽曲终,人散于世。

一生
如歌,埋于黄土之中,真可谓,千年未改音常在,人不还身魂已消。

毕竟戏剧一生,舞台大否,观赏人几多?过往不管今朝盛,白骨不
念血肉躯。

朝朝如新,暮暮如终。

若不看恋世繁华,随心而安,不
求美羹,坦然而心静。

人一世,走一遭,风云变换无常,多是荆棘
牵绊,生命多时脆弱,老骥也遇悲哀之事,事事难料。

无争名利千千,无需枷锁万万。

眸子无光,黑夜无尽,残留一堆灰烬,恋于尘缘,岂不悲哉!常怀天下多怜人,且走且珍惜!
【篇二:散文:戏剧与人生】
一方青席,一曲秋月,一缕清风,仰望星空,尽享那近水楼台先得
月的惬意,月虽缺,然唯此夜,风景独好。

四十五度角的仰望,即使再闪耀的星辰也让那双浊眼看得朦胧。


柔双眼,想把这满天星辰看得更真,睁着,睁着,却朦胧依旧。


是便这样劝服自己,眼浊,心明便好,看与不看,那闪星皎月都挂
在那里,不远不近。

望着这千百年来诗家人都爱吟哦的对象,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
年初照人?像这样在有生之年都晓不得的疑问,自是无趣,便大多
时不去理会的。

自然,这月,不是此夜的角儿,我要说的,是这月
下的戏,要侃的,是这月下的人与事。

不远处,虾饼,甘蔗,水果,应有尽有。

那些年,在成群欢笑的孩
童里,也有我的身影。

只是,与那东奔西串的影儿不同,我喜欢,
近近的,静静的看着眼前这一波三折的戏儿。

如今,又是一年欢乐时。

然而,今年的我,没有去了。

而是在自家
楼台上铺一张青席,亮一盏青灯,听着那时而欢快时而凄迷的曲调,写着那月下的人与事,竟难相信,一向欢快,活泼的高胡(粤胡)
既能奏起《步步高》这样振奋人心的激昂,也能拉出今夜这凄迷的
离合之情。

写至此,倏地静了。

戏曲楼台处又落幕了,渐渐地,落幕时的那一
曲秋月又起,也不知今夜映的是何曲目,往年第一天大多是《六国
大封相》的。

大多数戏都是善始善终的,人人称道,这自然是好。

然而,这半途
的坎坷,谁人又解其中味?自是愤愤的道一声:满曲荒唐言
与戏,孰难辨?便是这戏。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谁人能自清?假
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称员外,称老爷,想功就名成,
究非真富贵;呼夫人,呼娘子,看郎才女貌,到底假夫妻。

这以假
乱真,便像往年听那折子戏《狸猫换太子》一样,这假,来得自然,令人触不及防,你便不假思索的把它当真了。

(那太子命好,竟一
波三折后,属于他的谁也索不走)。

倒是我等凡人,哪能人人有此
等好命?所以啊,时而被这假东西坑了爹,也莫怪。

舍真取假,就是人常说的:摆在眼前的好东西不索,非爱那天边坑
爹的假货。

敢问,元芳,你怎么看?愚蠢至极?不,那是大智若愚。

《真假包拯》倒也有趣,那人真不识趣,竟冒天下大不韪,装起了
假青天。

为保黎民安危,那皇帝老儿自是不敢马虎,派了个巡案,
破了这案,用的正是这招舍真取假。

固然,并不是真真叫你弃了那
真的,只是让你且将它放一边,让那假的走马上任,有无文墨,一
点便知。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晚清名伶德珺如如是说。

然鄙人始终觉得,这
人生如戏,倒不及戏如人生来得贴切。

此话怎讲?因为啊。

这戏能
演的人生,终究也只是精彩的部分。

人生如戏,你演不全,亦演不完。

此戏非彼戏!就拿戏曲里那苦守十八年寒窑的王宝钏来说话吧。

说人话!大多数人,从那戏中,只知道,结果是这寒窑女与她爱郎
团圆了,果真如此?非也。

就在第十八天,这位苦女离世了,十八
年苦守只换得这十八日荣华。

我们没能从戏曲中看到结局的结局她
没能将此爱进行到底,因为还有个代战。

只能说,这人生只是形式上如戏。

开幕落幕相似,仅此而已。

京剧,鲁剧,越剧还有十几年前在外婆乡下看过的雷剧几个人儿支
着那布偶在说唱,有点像皮影戏。

中国的戏种多得数不胜数,南腔
北调,不知为何独爱那粤剧,或许自己是广东人的缘故吧,受了那
吕文成的熏陶,便有了恋家情怀,亦或是戏里的人或事,让自己心
动了。

今日大诚说木心消沉,其实不然,阿木的内心依然有渴望,
这种渴望,正如对戏曲的执着,不深不浅
【篇三:散文:戏剧与人生】
赵光耀
少时熟悉豫剧,初出茅庐的峰哥是武把式,卖羊肉串的张家大个是
正面人物,金玲是响当当的女旦。

村东一墙之隔,是,最东侧是戏台。

逢年过节,锣鼓家什一开,戏就唱起来了。

《王宝钏》之王宝
钏忍受寒窑十八年之苦,不曾体会,只是觉得其情可怜。

亟待西安
之行,遇到寒窑景点,方觉古人之苦。

原来是那样刻骨铭心,凄凄
惨惨。

再就是曲剧《诸葛亮吊孝》,申凤梅老先生悲从腔调生,字字珠玑,却是含情脉脉。

1994年5月,湖北黄梅县领导古道热肠,席间请当
地黄梅戏剧团团长登台表演,让我近距离体验过往的黄梅曲风。


寻根问祖,江西的采茶戏是为渊源。

上世纪八十年代,彼时在江西
九江求学,途径瑞昌三眼桥地方,村民自娱自乐,听得到采茶戏剧,民风柔韧,唱腔婉转。

九十年代到北京,八一湖畔,晨风飒爽,有京腔韵味随风飘散。


协礼堂、央视演播室、海淀剧院等等,都有我作为观众的洗耳恭听。

记忆犹新,民族文化宫拍摄京剧时,孔颖给我讲述戏曲欣赏的一幕幕。

彼时,福建高甲戏、上海沪剧、东北二人转、山西二人台、天
津大鼓、宁夏花花等等,都是我与戏剧结下的不解之缘。

而在与常
香玉攀谈中,对于戏剧又有很深的感触。

2003年我们一家人坐在杭州西湖,听小百花剧团演戏,醲郁的西湖
风情万种,连同“天上掉下一个林”戏词入耳入心,柔然回肠,如同
品尝西湖醋鱼一般惬意。

当年,长沙求学,李谷一花鼓戏相当了得,他听过;后来,豫剧《卷席筒》来湖南演出,初道不冷不热,然假
以时日,以至于洛阳纸贵,一票难求。

就好比今年两会,豫剧进京,唱过会期,还要再演一月。

同学,闻听乡音,也极想近前一观。


为孝女千里致电,询问票源。

后经协调,如愿以偿。

而在早前,相
约游人,摈弃世俗,回归戏场,看一出湘剧和折子戏。

戏剧人生,
我们何尝不是在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