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学设计2024 秋季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 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历史现象,理解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历史的阶段性,认识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 时空观念:准确把握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时间跨度和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构建清晰的历史时空框架。
3. 史料实证:运用相关史料,如文献、图片、影像等,分析北洋政府的统治政策和军阀割据的局面,培养学生辨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4. 历史解释:能够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理解其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5. 家国情怀:通过了解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人民的苦难和抗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袁世凯复辟帝制。
2. 护国战争。
3. 军阀割据的局面。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北洋政府统治的本质和军阀割据的原因。
2. 分析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教参。
2. 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3. 历史文献、研究著作等。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重要历史事件和概念。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3.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北洋军阀时期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提问学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有哪些特点?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2. 新课教学袁世凯复辟帝制介绍袁世凯掌握政权后的统治措施。
讲述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包括筹备称帝、改国号等。
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护国战争讲解护国战争的背景、主要领导人、过程和结果。
展示护国战争的相关图片和史料,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激烈程度。
分析护国战争的历史意义。
军阀割据的局面介绍北洋军阀分裂后的主要派系和势力范围。
八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会以 失败告终呢?
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袁世凯称帝逆历史潮流而动,必
被人民所唾弃。
四、军阀割据
直系军阀 冯国璋和曹锟
滇系军阀 唐继尧
控制着江苏、江西、湖 北等省。
控制着云南、 贵州。
皖系军阀 段祺瑞
桂系军阀 陆荣廷
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
控制着广东、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广西。
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 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形势图
这次革命为什么被称为“二次 革命”?
二次革命是一场保卫民主共和 制度的战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1913年孙中山在上海举行会议决定发动二次革命
结果: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袁世凯早有布置……安徽、江西、广东、南京、上海,均因兵力薄弱 失败。湖南、福建两省,则自行取消独立。二次革命遂告失败。
北洋政府统治与军阀割据
1912
1916
袁世凯统治
军阀割据混战
1928
北洋政府 的统治与 军阀割据
二次革命
袁世凯复 辟帝制 护国战争
时间:1913年 导火线:“宋案” 结果:国民党力量涣散,被袁世凯镇压
对内独裁专制,对外出卖国家利益 复辟帝制:1915年末,准备1916年登基
爆发: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布独立 结果:1916年,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阁制的实行对总统权力有何影响?
限制
内阁
总统
同盟会会员宋教仁等在征得孙中山同意后,于 1912 年以 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 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33张PPT)

沪上,英士以弹丸之地,难以相抗。”
——林志元《杂稿·二次革命之检讨》
革命派力量涣散
材料二:战前,北洋政府陆军部直辖人数已经超过24万人,而革命党人实际控制
军队人数约为8万人。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
北洋政府和革命党人力量悬殊
材料三:我们希望中国各界能友好而尊敬地对待袁世凯,我们希望中国能产生 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个政府的领袖只能是袁世凯。 ——(英)葛雷《葛雷远东回忆录》
1913年3月,孙中山召集会议,发动二次革命 。
1913年7月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宣布独立。
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这就
是——
。
湖口
二次革命形势图
不同北到洋两军个交月战,时南,方国民各党省缺国乏民统党一军指挥队,全只被有袁李军烈 打罪钧候独和,立垮名黄四的,严兴川地失令分的区败通别国人。 缉在 民 采孙 ,湖党取中 被口人观和也望山 迫南做态、 流京了度黄 亡组一。兴 海织些等 外抵抵被 。抗抗,;以稍而“晚其乱一余党些宣”时布
北洋 政府
是指中华民国前期(1912-1928年),以袁 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 位的中国中央政府。
民主
独裁
限制袁世凯专制,维护共和。
1912年宋教仁组成国民党,并在 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有明显优势 。
今吾国之现行制,责任内阁制也 ;然有责任内阁制之名,而无责任 内阁制之实,故政治因之不举。
——宋教仁《代草国民党大政见》
破坏责任内阁制 ,建立独裁统治 。
在拟定内阁各部总长名单 1913年春,袁世
时,袁世凯竭力排斥革命党 凯为阻止国民党组
人。在袁世凯组织的政府中 织责任内阁,派人
,外交、内务、陆军、海军 、财政等重要部门的总长,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出卖国 家主权 ,接受 二十一 条
制造宋 教仁案
强迫国 会选举 他为正 式大总 统
解散 国会
修改总 统选举 法
计划称 帝,改 元
三、护国战争
P53材料研读: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 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思考:试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1.对内专制独裁
2.对外出卖国家
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下令解散_国__民__党___。 ③解散__国__会___。
谋正式总统
④废除《中华民国_临__时__约法》,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改_责__任__内__阁__制___为总
统制。
⑤修改总统__选__举___法,规定总统可
__无__限__期___连任,可指定继承人。谋终身总统
在拟定内阁各部总长名单时,袁世凯竭力排斥革命党人。在袁世凯 组织的政府中,外交、内务、陆军、海军、财政等重要部门的总长 ,都是他的亲信,由革命党人任总长的,只有当时人们称之为“冷 衙门”的教育、农林、工商、司法四部。
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府组织形式,内阁 一般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几个政党联盟的领袖 人物组成,其首脑称总理或首相,阁员叫部长或大臣。
北洋军阀
清朝末年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各 省统称为北洋。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 “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世 觊任北洋大臣,军队称北洋军。1912年,袁世觊 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北洋政府
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
为获得帝国主义国家 支持,不惜牺牲国家 主权和民族利益,接 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 的“__二__十__一__条__”的 大部分内容。谋民国皇帝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二 次 革
统
命
正解
式散
总国
统
民 党
解废 修 接
散除 改 受
国《 总 二
会中 统 华选 民举 国法
十 一 条
临
时
约
法
》 天坛祭天仪式
谋帝制
1915-1916 1916-1928
1916
帝护
军
国国
阀
洪 宪 元 年 ”
为 “ 中 华
战 争
割 据
“皇帝之宝”“中华帝国之玺”
二、国体之争: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总统集权 独裁专制
限制总统 民主共和
二、国体之争: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第1号共4条 要求中国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所享有的一 切权利等;
第2号共7条 要求中国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
南满、安奉两铁路的期限为99年等;
万户涕泪,一人冠 冕,其心尚有“共和” 二字存耶?既忘共和,
第3号共2条 要求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等;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资产阶级革命派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就职仪式上的宣誓词: 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
精神,涤荡专北制洋之瑕军秽阀。谨守约法,
依国民之愿望 …… ——《袁世凯全集》
一、议席之争:“宋案”&二次革命
1、袁世凯破坏责任内阁制
“猿宋”教家仁天认为下在当时的中国政治形势
3. 通过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斗争梳理,认识到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 杂而艰巨的,要珍惜民主、捍卫共和。(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时 背 太平天 代 景 国运动
洋务 运动
甲午 战败
戊戌 《辛丑 变法 条约》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12.(沈阳中考)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 成立。同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 世凯继任。就任后,袁世凯于 1914 年修订《总 统选举法》,不但自己可以终身担任总统,还可 以由他的子孙继任,这与封建帝制已无多少差 别,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
破坏,“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上述材
(2)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袁世凯表面上对共 和与专制的态度是怎样的?实际上又是怎样 的?
答案:袁世凯表面上赞成共和,反对专
制。实际上却加紧实行独裁统治。
(3)结合史实,袁世凯后来是如何实行统治 的?
答案:迁都北京,改组内阁;强迫国会选 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 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 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知识点 4 军阀割据
表现:
派系 控制者
势力范围
直系 冯__国__璋__、曹锟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皖系
段__祺__瑞__
北京政府,安徽、浙江、 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 张__作__霖__ 滇系 唐继尧
东北地区 云南、贵州
桂系 陆荣廷
广东、广西
危害: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 出卖国家利益,依附_帝__国___主__义__,连年混战,中 国陷入了_军__阀__割__据___纷争的动乱之中。
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 ①护国战争 ②二次革命 ③宋教仁遇刺 ④袁世凯称帝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④①
10.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掌握
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
省的是( D )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4、材料四中的“民贼”是谁?阅读材料五,结合所学分析袁世凯 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
袁世凯 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
材料六
5、军阀割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连年不断的军阀纷争、割据与混战,使战火遍及大半个中国, 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空前灾难,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 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教仁主张的责任内阁指的是 什么?对袁世凯的权力有何威胁?
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行选举 袁世凯最后落选无疑
2、材料二中的“幕后指使者”究竟是谁?为什么他拒不接见应桂
馨? 袁世凯
袁世凯怕暴露自己的专制独裁野心
材料三: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供“二十一条”摘录内容: “一、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增加通商的权利……二、 日本在南满和内蒙东部享有各种经济、军事特权……三、…… 四、……五、中国警队及工厂由中日合办……六、中国政府聘日本 人担任政治、财政、军事顾问。”
桂系(陆荣廷为首) 控制着广东、广西
属于北洋军阀地方派系的是滇系、桂系。
统治:
对内: 实行军事
独裁统治
对外: 不惜出卖
国家利益, 依附帝国 主义。
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依据材料,说说北洋军阀混战对中国社会造 成哪些不利影响?
农村劳动力减少,田地荒芜, 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兵员军费大幅度增加,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结果: 南方政权被袁世凯所控制;
袁世凯的势力更加巩固、强大。
失败原因: 国民党力量涣散
袁世凯力量强大
1.对内政策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③ 1914年初,解散国会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不利影响?
北
洋 政
“宋案”
二次革命
府
的
统 治
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
与
军
阀
割
军阀割据
据
巩固训练
1.“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
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
B 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2.过程:
1913年,孙中山和黄兴号召 反袁,发起“二次革命”。
3.结果: 失败
4.失败原因:由于国民党力量 涣散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1.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下令解散国民党; (2)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 (3)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 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4)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 继承人;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北洋政府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 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 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 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1912年 1916年
3.经过:
4.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 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 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袁世凯复辟帝制为 什么失败了?
(1)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 (3)“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 利益,引起众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袁世凯众叛亲离
袁世凯失败启示: 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必败
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 奉系军阀 滇系军阀 桂系军阀
奉系军阀 东北
皖系军阀
北京
云南 滇系军阀
贵州
山东
江 直系军阀
安徽
湖北湖北 苏 浙江 江江
浙江
福建 西西福建
广西 广东 桂系军阀
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农户减少 耕地减少 荒地增加 陆军增加 军费增加
袁世凯。 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爱国豪杰 共同奋起,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称共万
民和户
贼两涕
字泪
存、
耶 ?
一 人
《 讨 袁 檄 文 》
孙 中 山
既 忘 共 和 , 即
冠 冕 , 其 心 尚
有
护国战争爆发 • 时间:1915年底 • 主要人物: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 地点:云南 • 经过: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不少省份积极响应,
探究2:材料四和图一中指的是什么事件?和 图二有什么联系?图二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由此可见它与辛亥革命有何关系?
目的:武力反袁防止其独裁,维护辛亥革命 建立的民主共和制度
关系:“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图一 图二
材料五:1913年3月,孙中山主张武力反袁。但是只有江西都督李烈钧、 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等少数人拥护他的主张。… 二次革命开始。虽有多省宣布独立讨袁。但革命党人却停留在 观望,犹豫的态度上,没有把握形势。
⑦1915年末下令以1916年为__“__中__华__帝__国__洪__宪__元__年”
独裁专制
民主共和
二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独
十 一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条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霸 中 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1)这是什么文件的主要内容? (2)签订的双方分别是? (3)文件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
课堂小结
北 洋 政 府 的 统 治 和 军 阀
1914-1918 1914-1918 1914-1918 1914-1918 1916-1918
减少1500多万户 减少2600多万亩 减少4900多万亩
增加92万多人 增加5000多万元
根据上述表格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 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军阀割据混战,导致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 离失所,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益增长的军队人 数和军费开支,使中国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
(4)文件中“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 不得租借或转让他国”反映的实质目 的是什么?
(1)二十一条 (2)袁世凯和日本 (3)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
积极地寻找靠山。
(4)排斥其他列强,独霸 中国。
材料中的“一人冠冕”指的是谁?由《讨袁 檄文》可以看出,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 态度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要发表此文?
材料六:在军事行动上,他们不善用兵,各地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军 事指挥机构,使本来就不足的兵力更显分散。
材料七:1913年4月,袁世凯又向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订了 2500万英镑的“善后大借款”,用作武力消灭国民党的军费。
探究三:据材料分析“二次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国民党力量涣散,实力薄弱;缺乏统一领导。 袁世凯实力强大,背后又有帝国主义国家支持;
在参众两院中,国民党获得议席最多,按约法精神应由该党理事
长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
探究一:据材料指出宋教仁为什么要改组国民党?宋教仁主张的责任 内阁对谁造成了威胁?
由国民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国会竞选,进而组织由革命派主导 的内阁,从而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材料四: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于上海 沪宁车站,全国震惊。时为临时大总统的袁世 凯说:“何物狂徒,胆敢毁我共和元勋?”下 令通缉凶手。后来,参与行刺的应桂馨到北京, 要求幕后指使者兑现“毁宋酬勋”,后者拒不 接见,应离京去津,途中被刺身亡。
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 结果: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 意义:它挫败了袁世凯的复辟阴谋,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三、护国战争
材料一:袁世凯三路攻滇计划失败,加上在广东、山东等地袁 军亦遭到打击,外交上又连受挫折,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 取消帝制,但仍居大总统位。6月16日,成为孤家寡人的袁世凯 在广大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1.二次革命 2.袁世凯复辟帝制 3.护国战争 4,军阀割据
北洋政府出现在中国近代史上由南京临时政府 (1912年成立)向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成立)过 渡的时期,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统治最为混乱的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袁世凯违背历史潮流复辟帝制 的丑闻,但同时也孕育着新时代的曙光。中国的无 产阶级在反对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过程中登上历史 舞台,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神秘面纱。
梳理教材内容,整理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
①1913年10月强迫国会选举他为___正__式__大__总__统_ ②1914年初,解散__国__民__党___和___国__会__ ③废除_《_中__华_民__国_临__时_约__法_》_,颁布__《__中_华__民_国__约_法_ 》 ④改责任内阁制为___总__统__制__________ 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_总__统_可__无_限__期_连__任_,__可_指__定_继承人 ⑥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从“合法斗争”到武力反袁
材料一:1912年8月,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统一共和党等几个小
党派,组成国民党。
材料二:改责任内阁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
负责任是也。
——宋教仁《国民党欢迎会演说词》
材料三:1913年2月,依据临时约法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会选举。
材料二:……袁世凯借机要挟民主革命派和清廷,大耍手腕,
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不久又搞复辟,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
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天皇帝就见
上帝去了。可见逆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而动,肯定是短命
的。
——毛泽东
小组讨论: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会失败?
袁世凯失败原因:
1、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2、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