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配套课件-微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课件第八章

劳动力的供给
Max u(h ,m) s.t. w(24-h)=m Muh/w=Mum W上升 上升—— 上升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O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 生产要素市场
W(元/小时) 小时) 小时
O
闲暇H 闲暇
(小时) 小时)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
i I(投资) S(储蓄) E
ie
O
Ke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 生产要素市场
K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
三、地租的决定
土地供给曲线是垂 直的: 直的:我们假定土 地没有自用价值, 地没有自用价值, 只有生产性用途。 只有生产性用途。 当土地价格下降, 当土地价格下降, 土地也不会转移到 其它方面, 其它方面,因此是 垂直的。 垂直的。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 生产要素市场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
四、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收入比 例(%) 100 80 60 40 A F B G 20 40 60 80 100 人口比 例(%) P
洛沦斯曲线:反 映收入和财富 拥有平均化程 度的曲线。
基尼系数: G=A /(A+B), 0≤G≤1
20 O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 生产要素市场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供给
• 要素的供给者:消费者和生产者 要素的供给者: • 生产者供给要素(中间产品)的原则:利润最 生产者供给要素(中间产品)的原则: 大化 • 消费者供给要素的原则: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供给要素的原则: • 消费者拥有的资源(劳动力(时间)、土地等) 消费者拥有的资源(劳动力(时间) 土地等) 既定,其要素供给就是在一定要素价格水平上, 既定,其要素供给就是在一定要素价格水平上, 将全部既定资源在供给与自用之间作分配以求 总效用最大。 总效用最大。 条件:供给的边际效用与自用的边际效用相等。 条件:供给的边际效用与自用的边际效用相等。
高鸿业教授主编的国家级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南(微观部分)含教学辅导和习题解答

前言本书与教育部组编、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主编的国家级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包括宏、微观部分)配套使用。
每一章均有两部分内容: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学习指导包括各章的学习目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内容要点和基本概念等内容,针对性强,主要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内容;习题解答包括各章的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选择正确答案、计算、分析讨论等形式,这里有的是对教材中每一章后面的“复习与思考"题做的解答,还有的是对不脱离教材知识基础上的重要问题的解答,对学生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和准备考试有很大帮助.另外,本书有一个最大的特色,我们在本书的开始,设了一个名为“学习提速"的部分,用图示、图表、文字说明等各种形式总结和概括了教材的整个体系,各章的重点难点,将各章的知识点连接起来。
这些对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西方经济学非常有利.本书由山东财政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研室的部分教师集体完成,本书是我们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结晶。
我们在长期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非常好的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在此汇集成册,以期能对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读者有所帮助.本书是为适应高等学校的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需要,也是为适应高校开设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将作为教师讲授西方经济学的参考书,更是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辅助用书。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学习提速 (1)学习提速之微观部分………………………………………………………………………学习提速之宏观部分………………………………………………………………………上篇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引论……………………………………………………………………………………·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三章效用论…………………………………………………………………………………·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四章生产论…………………………………………………………………………………·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五章成本论…………………………………………………………………………………·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十一章福利经济学…………………………………………………………………………·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十二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学习指导…………………………………………………………………………………·习题解答…………………………………………………………………………………下篇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十四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十五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十八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理论……………………………………………………………………·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二十二章通货膨胀理论……………………………………………………………………·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第二十三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学习指导…………………………………………………………………………………·习题解答…………………………………………………………………………………(双页的上方左边标明学习提速或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单页的右边标明学许提速之微观部分或学习提速之宏观部分或相应章的名称)《西方经济学》学习提速以往我们在讲授《西方经济学》的时候,看到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许多问题,本来在听课的时候搞明白了,可是过不了多久,就有些象雾里看花那样,不清楚了,不明白了;或者,许多问题在自己看书的时候是明白的,可一旦把教材丢到一边,心里马上空起来,眼前一片茫然,觉得什么也不清楚了,什么也不明白了。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章ppt

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生产理论分短期和长期,划分是以生产者 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标准。 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假定资本投入量是固定的,用K表示,劳动 投入量是可变的,用L表示,则生产函数可 以写成:Q=f(L,K) 也被称为短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 L = M PL = ω ∂f M PK γ ∂K
第六节
1.等斜线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四、扩展线
第六节
2.扩展线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扩展线一定是一条等斜线
第七节
规模报酬
第二节
生产函数
二、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
1.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 Q=aL + bK (常数a,b>0)
第二节
生产函数
2.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也被称为里昂惕夫生 产函数) Q=min{L/u,K/v} (常数u、v 〉0)
α
第二节
生产函数
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β Q= ALα K (A、α和β为三个参数,0< α,β<1) 参数α和β的经济含义是:当α+β=1时, α和β分别表示劳 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 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另外,若α+β〉1,规模报酬递增; 若α+β= 1,规模报酬不变; 若α+β= 1,规模报酬递减。
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多 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Q=f(X1,X2,…,Xn)
假定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生产产品, 则两种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为: Q=f(L,K)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

第一章引论一、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答: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主要以家庭、厂商(企业)和市场等单个经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学科。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个量是指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相适应的经济变量,如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效用和价格等。
微观经济学在分析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假设总量固定不变,又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2.稀缺答: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故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
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
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
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3.经济人答: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
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西方经济学_微观部分_高鸿业_第四版_第1章引论--21-59页PPT资料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一、关于西方经济学
资产阶级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经
济
学
无产阶级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
(马克思的政治 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Hale Waihona Puke 二、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经济”的概念
词典中“经济”(Economy)的含义:
一指“经世济民”、“经邦济世”,有治国富国 、利民裕民之道,含盖着广泛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二指日常生活中的俭省节约; 三指金融工商等事业 的活动。
20世纪30年代,传统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三次 比较重大的修改和补充:
第一次修改和补充是关于垄断问题。虽然资 本主义已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进入垄断阶 段,但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传统经济学 仍然把垄断当作“例外的现象”。为了改变 这种状态,张伯伦和罗宾逊于1933年对垄断 问题进行了论述。
第二次修改和补充是凯恩斯主义。由于西方国家 处于1929年后的大萧条状态,西方国家日益为甚 地以解决失业问题为目标来干预经济生活,以便 保证政治上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经济学 的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已经不 能适应社会需要。为了提供国家以解决失业问题 为目标来干预经济生活的理论根据.
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 创。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 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 好的资源配置办法。 庸俗经济学: 庸俗经济学后: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以流通领域为研 究中心,主张重视发展对外贸易,在对外贸 易中遵循多卖少买的原则,以保证货币流入 国内的目的。
要的共同点,即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因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课件第四章

弹性是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 的反应程度的概念。
弹性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弹性可以分为不 同的类型,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弹性应用
弹性理论在经济学中广泛应用于研 究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变动的影响。
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的定义
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 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
应程度。
需求弹性的分类
根据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 度,可以将需求弹性分为需求富
有弹性和需求缺乏弹性。
需求弹性的计算
需求弹性的计算公式为需求量变 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之比。
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的定义
供给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 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弹性的分类
根据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可以将供给 弹性分为供给富有弹性和供给缺乏弹性。
大化。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成本等 于边际收益,即MC=MR。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 现,如改变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调
整产品结构等。
生产者选择理论的应用
生产者选择理论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如企业决策、产业组织、市场 竞争等。
在产业组织方面,生产者选择理论可 以用于分析产业结构和市场集中度, 以及企业间的竞争关系。
生产者行为理论的核心是生产函 数和成本函数,通过这两个函数 来描述生产者在不同产量下的最
优选择。
生产者行为理论还包括生产者剩 余和生产者供给等概念,这些概 念有助于理解市场供求关系和资
源配置。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条 件下,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使得生产成本最小化,从而实现利润最
在企业决策方面,生产者选择理论可 以帮助企业制定最优的生产计划,提 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273
274
291
297
第十五章 产品—货币市场均 衡: 与总需求曲线
第一节产品市场均衡
• 投资需求与利率的关系
• IS曲线推导的代数方法
• IS曲线推导的几何方法
• 总需求-总供给法
• 投资-储蓄相等法
•
两象限
•
四象限
326
327
329
第四节价格调整与总需求曲线
• 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皮古效应) • 投资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凯恩斯效应
7
第六节需求的价格弹性
• 定义 • 几何意义 • 分类 • 比较 • 决定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
38
图2-18(a)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41
图2-18(b)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42
图2-18(c)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43
图2-18(d)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44
图2-18(e)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膨胀
418
不同情况下的非均衡
• 古典失业均衡 • 凯恩斯失业均衡 • 抑制性通货膨胀均衡 • 消费不足均衡 • 封闭的非均衡与开放的非均衡 • 非均衡条件下的经济政策。
476
第三节新凯恩斯主义的市场出 清理论
• 新凯恩斯主义的特点 • 粘性工资 • 长期合同 • 效率工资 • 粘性价格
477
第四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非均 衡状态
207
208
209
210
第三节完全信息动态均衡
•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 重复博弈 • 冷酷战略 • 战略行动 • 首先行动优势 • 承诺与确实可信的威胁
212
215
216
217
4、效用论-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四版ppt课件

P TU
TU
Q MU
MU
P’ Q
西方经济学第1章 10
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 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解释: 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心理原因:人性。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 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地主饿了却 只有看着金子发呆。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长工也不愿白白地把饼送 给地主。
❖ 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地主却静静地躺 着,永远留在大树上了。
说明效用因时因地而异。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
西方经济学第1章 6
只生一个好? 婚姻——为什么离婚?
MU
P’ Q
西方经济学第1章 11
6、货币的边际效用
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货币也适用。 随着货币的不断增加,货币边际效用递减。
“富人的钱 不值钱, 穷人的时 间不值 钱”。
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用。
2
20
50
3
10
60
4
0
60
5
-10
50
MU TU(Q) Q
M Ulim TU (Q)dT(Q U )
Q 0 Q
dQ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到 两个,
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单位增加 到8个,
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位;
西方经济学第1章 9
4、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
当MU > 0, TU↑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
1 MR P (1 ) ed
第一节
垄断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一)
第一节
垄断
(二)
第一节
垄断
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垄断厂商的产量和价格
第一节
垄断
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
第一节
垄断
六、价格歧视
1.一级价格歧视
(一)
第一节
垄断
(二)
第一节
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
三、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可以写为: LMC(Q)=△LTC(Q)/△Q =lim △LTC(Q)/△Q Q 0 1.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
dLTC 因为 LMC ,可由LTC曲线的斜率值描绘出LMC曲线 dQ
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
2.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
PS = P0Q0-
Q0 f(Q)dQ 0
第五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S(P) = Si(p)
i 1
n
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二、厂商进出一个行业
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LAC=SAC
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二节
垄断竞争
七、非价格竞争
垄断竞争厂商往往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 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 段来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这就是非价 格竞争。
第三节
寡头
一、寡头市场的特征
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 售的这样的一种市场组织。 形成原因
不同方式分类: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 勾结行为和独立行动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 曲线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 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垄断 垄断竞争 寡头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 不同市场的比较
第一节
垄断
一、垄断市场的条件
第一,市场上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 品。 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 能。
相当程度
比较困难
垄断
很大程度, 但经常受到 管制
很困难,几乎 公用事业, 不可能 如水、电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 曲线和收益曲线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 质的。 第三,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第四,信息是完全的。
第二节
第二节
Hale Waihona Puke 垄断竞争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第二节
垄断竞争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的条件:MR=SMC
第二节
垄断竞争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 AR=LAC=SAC
第二节
垄断竞争
五、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
第二节
垄断竞争
六、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由于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 关系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不存在具 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
一、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二、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三、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八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第八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二、消费者统治说法的理论基础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 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起决定性作用。 “货币选票”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利润最大化(一)
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利润最大化(二)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 供给曲线
一、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 供给曲线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 供给曲线
三、生产者剩余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9 8 7 6 5 4 3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边际产品价值 VMP=MP×P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2.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 —— 要素价格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 曲线和收益曲线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 曲线和收益曲线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 曲线和收益曲线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1.厂商的收益的概念
厂商的收益就是厂商的销售收入。
总收益 平均收益 边际收益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 曲线和收益曲线
某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
第四节
2.纳什均衡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
乙
L R
U 甲 D
7
10
3
5
6
8
8
9
第四节
1.囚犯困境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
三、寡头厂商的共谋及其特征 乙 坦 白 坦 白 甲 不坦白
-5
-5
-1
-7
不坦白
-7
-1
-2
-2
第四节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
2.囚犯困境模型的扩展应用:寡头厂商合作的不稳定性 3.重复博弈:走出囚犯困境
第三节
寡头
二、古诺模型
第三节
寡头
均衡解得:
第三节
寡头
三、斯威齐模型
第三节
寡头
四、寡头厂商的供给曲线 不存在寡头厂商和行业的具有规律性的供 给曲线
第四节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
一、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第四节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
二、博弈均衡的基本概念
1.占有策略均衡 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唯一 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由博弈所有参与 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 衡。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西方经济学
组 编 教育部高教司
主 编
编写者
高鸿业
刘文忻(北京大学) 冯金华(前武汉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
尹伯成(复旦大学)
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重要问题
分别说明其他三类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 和产量的决定; 不同市场组织的经济效果的比较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一、完全竞争厂商 1.在产品市场上完全竞争; 2.在要素市场上完全竞争。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二、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1.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厂商的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数量L 边际产品MP 产品价格P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西方经济学
组 编 教育部高教司
主 编
编写者
高鸿业
刘文忻(北京大学) 冯金华(前武汉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
尹伯成(复旦大学)
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的需求方面
重要问题
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 说明要素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第一节
厂商 市场类型 数目 完全竞争 很多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产品差 别程度 完全无差别 对价格控 制的程度 没有 进出一个行业 的难易程度 很容易 接近哪种 商品市场 一些农产 品 一些轻工 产品、零 售业 钢、汽车、 石油
垄断竞争 很多
有差别
有一些
比较容易
寡头
几个 有差别或无差 别 惟一 惟一的产品, 且无相近的替 代品
3.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VMP = W 或者 MP· P =W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要素价格 W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要素数量 边际产品 产品价格 边际产品价值 L MP P VMP=MP×P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9 8 7 6 5 4 3 2 1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销售量Q
价格P
总收益 平均收益 边际收益 TR=P×Q AR=TR/Q MR=△TR/△ Q 100 200 300 400 500 1 1 1 1 1 1 1 1 1 1
100 200 300 400 500
1 1 1 1 1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 曲线和收益曲线
第三节
垄断
2.二级价格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