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心里学的大学生寝室研究
寝室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潜在影响

具有 重要 的影响, 目 前我 国大学生心理 问题 E l 益突 出,寝 室是 大学生主 要 的活动空间,文章针对大学生寝 室环境,通过调 查问卷方式对寝室的
卫生环境 ,学 习氛围和寝室课余活动方面进行调 查分析 ,发现寝室环境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潜在的影响 ,提 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从而为大学生
2 0 1 4年 第 1 期
电子 技 术 论 坛
寝室环境对大 学生 心理 的潜在影 响
■陆 瑶 李江丹 邱胜楠 王玉莹
大学生是这个时代的特殊群体 ,其生活环境对他们 心理的健康发展
1 、寝室环境对大学生勤奋习惯 的潜在影响 : 调查显示大部分 同学选择打扫寝室 的周期在三天 以上 , 虽然女生寝 室清扫情况好过男生寝室 , 但情况也不容乐观 , 这种寝室卫生清扫不及 时 的情况十分普遍 , 物品随意摆放 , 不经常通风导致室内异味 , 这些都 是现在大学生寝室的通病 , 这不仅对大学 生身体健康不利 , 而且对大学 生 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也存在负面影响 。 而且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 是独生子女 , 生活 自理能力较差 , 惰性较强 , 没人督促从不主动打扫卫
8 1 %的人在课余时 间选择玩游戏 ,上网聊天等活动 ,1 9 %的人在课 余时 间选择看书学习 , 在学习氛围浓厚 的寝室 中生活 , 就会养成主动学习的
为此 , 我们针对大学生 的 日 常行为 习惯设计 了调查 问卷 , 问题涉及 寝室卫生情况 、 学习情况 、 寝室成员关系和课余活动等方 面, 贴近学生 实 际生活 ,能够真实反映寝室环 境存在 的问题 。本次共发放 问卷 5 0 0
二、研究 的现实意义
随意乱丢 , 打扫时只打扫 自己附近 的卫生 而不管他人 , 这种不 良的寝室
基于环境心理学宿舍改造(青年社区)建筑设计

基于环境心理学宿舍改造(青年社区)建筑设计建筑0702 1601070206 胡玥宿舍是一种集体式的公共住宅,可以说是一种私密性非常低的居住场所。
阿尔托曼曾对私密性提出以下定义:对接近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的选择性控制。
从这定义可以看出,私密性是指对自己生活方式或交往方式的控制。
但是现在的大学宿舍往往是不能满足居住者这一要求的。
因此我们对那些老校区即将废弃的宿舍进行改造,将其改建为为低收入的刚毕业的大学青年服务的青年公寓。
本设计是中联杯的设计竞赛项目,是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的。
设计的最终成果是我与吴钰敏同学共同完成的。
该设计的背景是:在21世纪的今天,如同北京的唐家岭,在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城市的不同角落,也聚居着大批刚刚融入社会、踏入大都市的年轻人。
对于刚进入城市生活、开始事业发展的年轻人而言,在交通拥挤、房价飞涨的城市环境中,他们的生存空间在哪里?他们的未来将会怎样?设计要点:“我的城市,我的明天”为主题,进行“创意青年社区”的概念设计。
在对所选改造对象进行深入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设计主题及改造措施,通过建筑内部空间、外部空间体现以下要点:1.设计鼓励运用恰当的建筑、环境语言来表达对变动中的社会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对人文精神的表达。
2.设计者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准确发现、把握周边现有建筑、环境中的不足,在恰当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地解决方案;3.设计能够注重生态环境、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采用低碳材料,注意节约能源。
在对人文精神的表达上,我们致力于将建筑的舒适性与经济性结合起来。
通常,住宅的基本功能越合理,居民的满意程度就越高。
居民经常提及的、降低满意程度的住宅功能问题有:房间的大小和平面布置欠妥;使用空间不足;私密性缺乏;卫生、采暖及厨房设施较差等。
研究发现,对住宅满意程度的评价十分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造成不满的其他重要因素包括:是否住在独门独户,是否住宅为自己所有,住宅的私密性是否良好,邻里单位中是否有自己的朋友,以及对邻里单位的其他状况是否满意等。
高校学生宿舍微环境心理健康状况浅析

高校学生宿舍微环境心理健康状况浅析张之明摘要:宿舍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成员朝夕相处,相互影响明显。
有研究者将宿舍比作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
但近来,因宿舍关系不和谐而引发的多起事件,又挑动了社会的敏感神经。
本调研组对上海十余所高校学生进行调研,探究学生宿舍微环境心理健康状况,找出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以期对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宿舍微环境心理健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教育投入加大,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转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迈入大学校门。
社会转型裹挟教育转型,随着社会生态和教育方式的转变,一些隐性问题向显性转化,大学生在享受大学校园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必须面对人际交往、学习生活费用、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因而发生的事件也日益引发社会各方的关注。
近些年来,和高校宿舍相关的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等惨烈事件,更是受到了社会大众的重视。
一、研究意义在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宿舍园区是高校必要组成部分。
相对于广阔的社会宏观大环境而言,宿舍可谓“微环境”。
由于这个“微环境”是大学生生活起居学习交流之处,又往往脱离学校教育管理的视线,隐私性强,所以学生在这个小圈子里可以说思想最活跃、谈吐最直白、活动最自由、行为最少忌讳,也因此成为各种事故的高发温床。
室友朝夕相处,即使关系不亲密,也是紧密无间,寝室氛围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调适、心理健康发展及为人处世态度的综合体现。
宿舍气氛融洽的学生,心态平和开朗、乐于交往帮助他人、有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如果宿舍生活不和谐,常会表现出孤僻、敏感、自我封闭等特点,一不如意就可能酿出事端。
对高校宿舍微环境的人际关系进行深层次的调研、分析、探究,对学生人格健全、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融洽及至顺利完成大学生活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我们党首次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倡议,并列为党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
寝室研究报告

寝室研究报告寝室研究报告1. 引言寝室是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学生们休息、学习和交流的场所。
寝室环境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寝室的布局、装饰和室内空气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品质的影响。
2.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我们在校园内选择了多个寝室进行调查,包括不同楼层、不同朝向和不同装饰风格的寝室。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询问了学生们对寝室布局、装饰和室内空气质量的感受和评价。
数据收集后,我们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
3. 结果3.1 布局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寝室的布局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布局可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
根据学生的评价,较为宽敞的学习区域、舒适的床位和合理摆放的书桌等因素对学习效果起到积极的影响。
3.2 装饰对生活品质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装饰风格对寝室的生活品质有着明显的影响。
美观、温馨的装饰可以让学生们在寝室内享受舒适的环境,促进身心的放松和休息。
而杂乱无章的寝室装饰则会带来紧张和疲劳感。
3.3 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室内空气质量是影响寝室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调查结果,学生们普遍认为通风效果、室内湿度和空气清新度对寝室的舒适度和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品质至关重要。
4. 讨论基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对于寝室的布局,建议提供宽敞的学习区域和舒适的床位,合理安排家具的摆放,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关于寝室的装饰,建议选择美观、温馨的装饰风格,保持寝室的整洁,创造一个放松和舒适的环境。
•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应该引起学生和学校的重视。
合理通风和湿度控制、定期清洁和室内植物的摆放都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5. 结论寝室的布局、装饰和室内空气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高校寝室环境及学生心理分析与对策

高校寝室环境及学生心理分析与对策肖罡【摘要】Dormitory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live. Therefore, building a good dormitory environment is key to creating a healthy atmosphere. In this thesis, reasons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negative phenomena 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environment situation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f dormitory. Meanwhile, measures and solutions for creating a healthy dormitory environment are suggested. Studie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factors determining atmosphere inside a dormitory: environment, education, student attitude, etc. If all of the above are good and healthy, the students living in the dormitory will have a far greater chance of academic success. Dormitory atmosphere plays a major role in quality education.%针对当代大学生寝室环境及人际关系现状,分析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学生心理因素,并提出改善寝室卫生现状及逐步建立良好寝室环境的措施及办法。
大学宿舍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宿舍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摘要:宿舍作为大学生休息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
大学宿舍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宿舍的人际关系,而大学宿舍人际关系如何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成长。
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是相互作用的。
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可能性。
同时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普遍制约作用。
因此大学宿舍环境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以及高校管理者的关注。
本文主要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浅析大学宿舍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环境;宿舍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引言随着教育的改革,高校的扩招,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校园环境越来越复杂,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是培育大学生的肥沃土壤,既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又能有效地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并且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不健康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产生影响是消极的,阻碍其成长、发展。
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能够正常学习、生活、交往、发展的前提和基本保证。
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机械的,而在于大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认知与理解、评价。
校园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硬环境和校园软环境。
而校园硬环境又包括环境校园自然环境、宿舍环境、教室环境等;校园软环境主要包括学校信息环境、学校文化环境、校园竞争环境等。
而在这些环境中,学生除了上课,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的,正因为如此,大学宿舍就成了影响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主要分析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1.大学宿舍环境分析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社交的重要场所,宿舍环境是指一个宿舍呈现出来的物理样态以及精神面貌的综合。
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宿舍和谐度研究

失控分裂型 5 种。庄国波认为,大学生
通过分析借鉴所查阅的文献制定
宿舍人际关系有和谐型、弱和谐型、松 了访谈提纲,获得了 41 条项目。经过
散型、小群体型和失控分裂型 5 种类型。 归类与整理,最终获得 21 条项目。预
他们的分类方式是基于宿舍成员间的联 试问卷由宿舍人际关系判断模型与 21
系程度进行的,较好地表达出了当前大 条心理期望问题组成,在每一个项目
心 理 契 约 概 念 是 20 世 纪 60 年 代 由 莱 文 森(Levin - sion) 所 给 出, 可 以认为是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一种心理期 望。而在之后的研究中不同学者对心理 契约理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至今仍 未统一。如魏峰和张文贤所述,心理契 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心理契约 侧重于“心理”成分,是雇用双方基于 各种形式的承诺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 的主观理解;狭义的心理契约更偏向于 实证关系,是雇员出于对组织的理解, 和对组织管理者做出的承诺的感知而产 生的,对其与组织之间的、并不一定被 意识到的相互义务的一系列信念。根据 研究的理论基础,狭义的心理契约理解 更为学者们所广泛使用。这个概念的关 键在于对建立在承诺基础上的相互义务 的主观感知。目前,大部分心理契约的 研究都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局限在 一般雇员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有部分
出宿舍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内在契约 宿舍成员间漠不关心;四是敌对型,即
关系。至今,心理契约还没有应用于宿 宿舍成员间关系十分恶劣,彼此敌对。
舍组织环境内部。
本研究的重点是探究宿舍人际关系
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 的现状,因此我们认为刘欣的分类中人
少的一个组织环境,对宿舍成员来说, 缘型和友好型都可以作为和谐型。我们
正式问卷依然主要采用了李科特五 点量尺作答,即让答者对 19 条心理契约 内容的期望程度和实际履行程度进行打 分(分值为 1-5)。为了保证正式问卷的 效度,我们事先设置了问卷的测谎条件。
环境心理学-宿舍-精选文档17页

(d)整体公共空间组合public mode
(e)公共私密的选择组合selective mode
LOGO
结论建议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LOGO
2.多间寝室交往空间改善
Several dorms nearby
2.1家庭式居住单元family unit
LOGO
在宿舍内一般的行为活动 activities in dorm
说明问题:在宿舍内部绝大部分时间都在 自己的个人空间内部活动,与宿舍其他人 交流除聊天之外并无其他活动,宿舍缺少 公共活动区以供多人进行其他交流行为, 大部分同学希望宿舍有更大的灵活性,满 足不同行为需求
40%
调查分析 survey and analysis
个人空间 半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
调查分析 survey and analysis
LOGO
1.问卷法questionnaire
其中与室友或楼栋其他同学交流2小时以下的占80%以上
女生70%
男生30% 其中与室友或楼栋其他同学交流2小时以下的占80%以上
调查分析 survey and analysis
说明问题:大多数人只把宿舍外部空 间当做通行过道,不愿多逗留,而逗 留部分的大多数也是进行自己的活动 如打电话,和其他人交往的很少,应 考虑优化室外空间,增加人的逗留使 交往成为可能。
LOGO
2.观察法observation
走廊和庭院空间人点分布图 打电话 行走 打招呼
调查分析 survey and analysis
以三间相邻宿舍为一个居住单 元,并取中间宿舍作为公共客厅。各个 功能相对完善,为不同层次的行为提供 了更为丰富的交往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环境心里学的大学生寝室研究
《环境心理学》期末课程论文
题目:基于环境心里学对大学生宿舍设计的研究
院所:生态学院园林园艺研究所
班级:园林111本
姓名:项伟栋
学号:19号
指导老师:戴庆敏
2013年6月17日
基于环境心里学对大学生宿舍设计的研究
生态学院园林111 项伟栋指导老师:戴庆敏
摘要:大学生宿舍是校园的重要部分,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
以往设计者在考虑其功能要求时,更着眼于生活中的操作性和行为性的物理要求与生理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的发展,人们在选择居住环境时,必然会将心理要求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为适应现代校园生活和建筑发展的多样性,很有必要基于环境心理对大学生宿舍的设计加以研究。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生态学院园林111班项伟栋
关键词:环境心理、大学生宿舍、
正文:
一.环境心理学理论
环境行为学已经逐渐受到建筑设计者的关注,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引入到建筑设计过程中,真正考虑使用者的需要与欲望,从纯粹的硬件营造中解放出来,既是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生活质量需求,同时也是使建筑设计迈向真正意义的人性化的重要一步。
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高校学生宿舍的设计
质量参差不齐,国内宿舍普遍功能相对单一,空间环境一般,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供学生睡觉为主的简单空间。
二.大学生的行为心理特点
作为同一年龄段上的人自然具有行为心理上的共性,然而,学生由于性别、年龄、生活背景的差异,必然在行为心理特点上显示出明显的差异。
大学生普遍具有渴望交往的意愿,同时希望体现个人特色,而有些人则喜欢离群索居;相对于司空见惯的事物,多数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他们更趋向一种能带来刺激感受的信息与生活体验。
在环境、心理与行为的动态关系中,人类只有通过认知环境,才能从环境中获得指导行为的方法,而环境必须通过人的认知与感受,才能验证它存在的合理性。
2.1交往性
大学生一般都比较喜欢表现自己,乐于与别人交往.集群生活可以更好得培养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更好得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引人注目。
比如喜欢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很想与同学进一步交流.
2.2独立性
大学生一般区别于中学,课后时间较多。
每个人几乎都有很多的课外支配时间,这时候就需要独立的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想让别人发现的小秘密。
多数大学生摆脱了他们早已厌倦的、父母的唠唠叨叨,远离家乡进入大学,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做主,过上了真正的独立生活,这无疑为独立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条件。
因此,大学生自理能力明显增强,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独立意识
由个体性独立向社会性独立高一级水平发展,由自立于家庭、自立于伙伴向自立于社会过渡。
2.3新鲜感
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有对新鲜事物的新鲜感,追求新事物。
对于墨守成规,千篇一律的东西往往都会感到厌倦。
比如到一个新鲜的环境,从高中宿舍到大学宿舍,如果还是同样的宿舍环境,就会感到厌倦,从而降低他们的积极性。
三.从实例分析丽水学院宿舍设计
3.1走廊设计
丽水学院走廊设计一般采用长廊式,传统的长廊式学生宿舍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一条长长的走廊,串起一间间的房间,几个楼梯、集中式的卫生间。
但丽水学院好多宿舍改进了设计方案,一般是每间宿舍自带一个卫生间和阳台,优化了环境条件。
长廊式走廊有缺点也有优点,首先其典型的砖混结构形式使其具有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的特点。
其次是便于管理。
再就是利于同学之间交往,同层宿舍楼住宿的人多,联系比较方便。
缺点是走廊两侧均为寝室,居住人数多,人员来往频繁,声音嘈杂,对室内干扰较大。
只有一个朝向,而且由于两排房屋并列相对,无法开门开窗产生穿堂风,采光和通风都大大低于外廊式住宅;由于走廊内设,没有天然光照明,因此过于黑暗。
3.2室内居住空间设计
居住空间首先要满足起码的功能要求——采光、通风、合适的尺
度、方便安全舒
适。
其次居住空
间作为学生停留
时间较长的地方,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独立性与对新鲜感的追求,还要注重在宿舍内室友间的交流。
宿舍的功能有学习,睡眠,储藏,卫浴,交往,娱乐等。
3.2.1.宿舍室内床位设计
床位设计需要考虑人体尺度:①两个床单之间长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6米②两床床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1米③两排床或床与墙之间的走到宽度不小于1.2米。
以笔者所在寝室为例:在房间一侧放两张床相连,上铺是休息睡觉的地方,下面是放电脑各种衣服的休闲区。
与相邻床位有一面墙壁隔开,既能保证室友间的私密性,又能很好的与室友交流。
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人能很好的生活和交流。
3.2.2宿舍室内阳台设
计
阳台设计需要很好的
采光率,并与洗漱台集
合在一起。
笔者宿舍对
面也是一幢宿舍楼,不
过与对面宿舍有一定
的距离,这样能保证很好的采光率,一天之中有大部分时间在宿舍中光线明
亮,这样设计在宿舍生活中不
会造成没有阳光二造成心理
压抑。
阳光多了人自然就开朗
了。
缺点是阳台面积过小,在
阳台活动交流的可能性较小,
只能容一两个人在阳台同时
洗漱。
3.2.3宿舍室内厕所设计
厕所设计是整合了洗浴和厕所的功能,能够满足一个宿舍四个人的日常作息。
在厕所的左侧有一天天窗,使用厕所时既能有良好的通风效果,更重要的时候在一个很小的封闭空间里不会感到压抑。
参考文献
[1] 霍光,霍维国. 高校学生宿舍设计的新趋势[J].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2] 叶燕锋. 快乐的舞台——学校空间设计专辑[J]. 现代装饰. 2012 (01)
[3] 刘明娟,王洪光. 谈高校学生宿舍的平面设计[J]. 四川建筑. 2007 (06)
[4] 李斌. 环境行为学的环境行为理论及其拓展[J]. 建筑学报. 2008 (02)
[5] 魏薇,刘阳. 高校学生宿舍交往空间设计探析[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6] 邵涛,陈强. 交流,让宿舍更美好——高校学生宿舍建筑设计探讨[J]. 南方建筑. 2003 (03)
[7] 魏薇. 谈高校学生宿舍设计的发展趋势[J]. 安徽建筑. 2008 (04)
[8] 黄樟. 大学宿舍空间设计模式的探讨[J]. 广西城镇建设. 2010 (12)
[9] 张雷. 学生宿舍的类型与形式初探[J]. 世界建筑. 2003 (10)
[10] 陈立. 高校学生宿舍设计探析[D]. 北方工业大学. 2011
[11] 孙传菲. 现代高校学生公寓优化设计研究[D]. 东华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