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问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社会现象是反映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现象,教育认识现象是反映教育与学生认知活动关系的现象。
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中提炼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对象的课题。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教育学就是通过研究这些现象、问题,揭示教育背后所存在的客观规律,以作为教育者进行教育的依据和指南。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前者如教师、学生、教材、设备、教学、德育、管理等因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后者如学校与社区、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经济发展、教育与政治改革等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念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二、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根据其研究方法、理论的成熟水平,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三大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教育学萌芽阶段的特点萌芽阶段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只表现为许多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缺乏理论上的思考和经验上的总结。
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3)有关教育的论述包含于哲学或到的论述之中。
2.萌芽阶段中国的教育思想(1)《学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末期。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的主要内容(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8.其他 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
第三节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前苏联一批教育家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阐 述教育问题,逐渐形成社会主义教育学理论。我国早期的教 育家也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教育问题。
1. 克鲁普斯卡娅 代表作是《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2. 凯洛夫 主编《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篇文章构成。 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强调活动的动作教学方法,
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5. 苏霍姆林斯基 前苏联教育家,代表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
系统地论述了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他的著作被称为 “活的教育学”。
6. 布鲁姆 美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目标分类学》。
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 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参考教材
1、中公教材《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章第二节 三 教育学的发展
2、教育部考试中心教材研究所《教育知识与能 力》:第一章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杨贤江还著有《教育史ABC》。
二、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1.赞可夫 前苏联教育家,代表作《教学与发展》。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五)加强教育学的元理论研究
元研究是对某类研究活动本身存在问题(原问 题)的研究,其目的不是增加某一学科领域的 具体知识,而是反思该学科的研究行为,如科 学哲学、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都具有元研究 的性质。
第二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教育学的地位
教育学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课程体系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所有师范生共同 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师范专业课程,为成 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奠定基础。
“补救的办法是有的匠如何修理。 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就成了 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 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有一天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 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 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时陶先 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等在门口。
说说你的看法
“有人没有上过师范院校,却能成为一名 好教师。但是,很多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却 不一定称职。可见,教育学理论并不是成为 一个好教师的必要条件。”对此你有什么看 法?
二、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一)领会教育真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 (三)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四)帮助总结经验,从教育教学中研究 (五)培植教育理想,养成教育情怀 (六)为学习其他教育学知识提供理论指导
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 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
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 王友:“为你诚挚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 糖......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 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 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学科。
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教育学的起源、教育学的发展过程、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和教育学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历程中,教育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早期的教育形式可能是由父母或长辈亲自教导后代,传授生存技能和价值观。
教育学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并没有在此时出现。
直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提出了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理论,才为教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进步,教育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了相应的发展。
欧洲的教育学发展较早,早在16世纪的德国就有了第一所教育学院。
18世纪的法国先后出现了教育学院和教育学研究所。
到了19世纪,教育学开始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学派。
其中,罗素、杜威、佩斯卡尔等人的教育哲学为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而现代的教育学则更关注于教育实践的研究,包括教学方法、教育评估、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在教育学的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理论深刻影响了教育实践。
例如,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的改变,通过正反馈和惩罚来增强或抑制某种行为。
认知发展理论则强调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社会认知理论则认为学习是社会交往中的共同建构而产生的。
教育学的应用价值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还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学的研究为教师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同时,教育学研究还可以帮助制定教育政策,改进教育制度和教育课程。
在家庭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领域,教育学的应用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密不可分。
从古代的教育哲学到现代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教育学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学派。
教育学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还涵盖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教育。
04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前学科时期前科学时期科学化时期1.前学科时期(1)在教育实践上,有了学校实体的产生,有了教育教学的研究。
代表人物,有孔子、苏格拉底等。
孔子苏格拉底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启:开其意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发:达其辞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对话式,问答式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通过问答的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
(2)出现了教育研究的文本。
如《学记》,《论演说家的教育》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记》亚里士多德:博雅教育思想2.前科学化时期·(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大教学论》泛智主义教育主张:——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教学:“讲述与传授的艺术”3.科学化时期赫尔巴特,1806年,《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进入科学化时期。
赫尔巴特提出:教育学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由此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知识基础。
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美)桑代克创立了现代教育心理学。
桑代克的猫与迷笼实验桑代克约翰·杜威实验学校等研究主要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教育科学化形成的标志。
这些教育家的实验教育学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新进展,教育学不再局限于一门学科,而是成为众多学科组成的教育科学体系。
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在探索人如何才能得到发展道路上,无数教育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来探索。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马克思的教育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
第1章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1章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
从人类社会开始出现教育现象以来,教育学便开始悄然形成并逐渐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教育学的起源、发展和现代教育学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教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教育学的国家之一、《尚书》和《礼记》中记载了大量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这被视为中国教育学的起源。
古希腊则是西方教育学的起源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了教育的目的、方法和价值观,从而奠定了希腊教育学的基础。
其次,教育学在中世纪经历了相对停滞的发展。
由于中世纪的宗教统治,教育受到束缚,教育学的研究陷入停滞状态。
直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们开始重视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教育学才重新得到关注。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从灌输提高到培养个性,这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思想基础。
再次,现代教育学的特点是以科学性为基础,强调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
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兴起和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启蒙运动强调通过理性思维改变社会,教育学开始借鉴科学方法,强调教育应以实证研究为基础。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教育学开始注重研究教育的实践应用,为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到了20世纪,教育学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影响下,教育学形成了多元化的研究体系,并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教育学者。
例如,美国的约翰·杜威提出了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德国的弗洛伊德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儿童发展和教育问题,开启了心理学在教育学中的应用;法国的罗洛·迪伊从社会学角度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社会问题。
这些教育学家的贡献丰富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而言之,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篇章。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引言: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产生与发展正是为了研究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探索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在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并且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介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概述: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就有人开始思考教育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并对其主要内容和趋势进行探讨。
一、教育学的起源1.古代教育思想的形成2.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影响3.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演变二、教育学的确立与发展1.近代教育学的奠基者a.康德的教育哲学思想b.小黑的教育心理学理论2.教育学独立学科的形成a.19世纪教育学的快速发展b.教育学的分支学科的形成三、现代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立1.行为主义教育学理论a.形式反应理论b.激励理论2.认知心理学理论a.信息加工理论b.学习过程理论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1.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学中的应用a.问卷调查法b.实验研究法2.教育评价方法的探讨a.教育评价的定义与意义b.教育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五、教育学的发展趋势1.教育全球化与跨文化教育研究a.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b.跨文化教育的概念与特点2.科技与教育的结合a.网络教育的发展b.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总结: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产生与发展与教育实践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对教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理论建立、研究方法与应用以及未来趋势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学的本质和意义,并且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未来的教育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积极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教育现象。
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事实(亦称教育现象)具有广泛的含义:一方面,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说明教育学研究对象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客观存在物,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而不是主观臆测的各种观念;另一方面,教育事实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还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这些是教育学研究对象中的教育事实部分。
2.教育问题。
问题是研究的核心,一切研究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
教育学探询和发现教育问题、分析和解释教育问题,应答和解决教育问题。
例如教育本质问题,教育、社会、人三者关系问题,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形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以及教育过程问题,教育主体问题,教育制度、教育管理问题等。
3.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教育学研究教育规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存在于教育领域中的某一规律进行揭示和说明;二是对整个教育活动的规律体系进行阐释和解释。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l 古代中国1.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例如:(1)“有教无类”;(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5)“因材施教”2.孟子(1)性善论:人的本性中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
(2)教育目的:明人伦。
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
学作为专门的学问,它的产生要晚得多。
生 与
教育学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
发
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而
展
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返回
退出
教 育
(一)西方教育学的发展历史
学 的
(二)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历史
产
生
与
发
展
返回
退出
教
(一)西方教育学的发展历史
育
学 的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代表作有《伦理学》和《政治学》。
返回
退出
昆体良(35~96)
Quintilianus,Marcus Fabius
教
育
学
古罗马著名演说家、
的 产
教育理论家昆体良被公
生
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
与
一位教育理论家。他的
发
《雄辩术原理》也成为
展
西方第一部系统阐述教
育理论的著作。
返回
退出
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
教
育
学
的
产
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生
与
发
展
返回
退出
教 育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特定的认识对象和研究的特定
学
领域。
的
《矛盾论》 (毛泽东)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
产 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
生 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
与
学的对象”。
发
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教育问题
拉斐尔·圣齐奥 (1483-1520) 《雅典学派》
返回
退出
苏格拉底及其后继者们的教育活动,都孕育了
教 较为丰富而系统的教育理论。
育 学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 哲学家, 长期以教育为业。他
的
的教育方式十分独特,经常用
产
启发、辩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生
他是古希腊道德哲学的创始人,
与 发
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 寻找普遍道德,强调道德是由 理性指导的,指出“美德就是
与
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发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
展
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
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学生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返回
退出
教
育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
学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的学生。
的
产
代表作:《理想国》
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知识”。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
返回
退出
苏格拉底在教育实践中常运用谈话法,即“苏格拉底
教
问答法”。
育
学 的
谈话时先装作别人比他聪明,通过巧妙的诘问,
产
将对方引导到错误的一面,从而感到自己的无知,他
生
认为这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叫苏格拉底讽刺。
与
第二步叫定义,通过反复诘难和归纳过程,引伸
发
生
与
发
展
返回
退出
教
育
学
的
产
生
与
柏拉图认为有一个暂时的“现实世界”和一个
发
永恒的“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
展
的模糊摹本,“理念世界”是光明、至善的王国。
人类要想通过“现实世界”实现“理念世界”,其
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教育。
返回
退出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学生。
教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身体和灵魂是不可分离的,灵魂有三
育
种:一是植物的,表现为营养与繁殖;二是动物的,表现为感
学
觉与欲望;三是理性的,表现为理智和沉思。前两种是非理性
的
的。与上述三种灵魂相适应的有三方面的教育:体育、德育和
产
智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德、智、体得到和谐的发展。
生
亚里士多德主张一切公民都应受同样的教育,关心教育是国家
源泉;离开了实践活动、实际的经验,教育学就成为无
本之木、无源之水。
返回
退出
教
育
学
教育学: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
的
产
律的一门科学。
生
与
发
展
返回
退出
教
育
学
的 产
二 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生
与
发
展
返回
退出
教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源远流长,随着人类社
育 学
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
的
人类社会同在。而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教育
产 生
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
与
3、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
发
展
返回
退出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教
育 学 的
在西方,教育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斯巴达式的教育作为一种古典的教育方式,对欧美教
产
育的影响很大。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使文化
生
教育出现了繁荣景象。
与
发
展
返回
退出
教 育 学 的 产 生 与 发 展
与
的职责。因为,如果公民都无守秩序的习惯,不受守秩序的教
发
育的习惯,不受守秩序的教育,任何法律都是不起作用的。
展
亚里士多德曾在雅典的吕克昂阿波罗神庙附近建立了自己的学
校,从事教学多年,习惯在林中,一边散步一边讲学,故称
“逍遥派”。这种学风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有句名言:
“我爱老师,我尤爱真理”,也为后人所铭记。
教
育
学
的
教育学的创立而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前后经历了二
产 生
百多年的时间。
与
(1)教育学雏形时期
发
展
(2)教育学学科形成时期
返回
退出
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
教
育
学 的
❖ 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为什么?
返回
退出
教育现象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吗?
教
育 学
所谓教育现象,指的是存在于社会中的有关教育活动
的
的一种客观实在。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一切培
产
养人的活动外在表现和表面特征。虽然这种社会现象是
生
客观存在并且融合在整个的社会现象当中;但是,它只
与 发 展
有被人们关注、讨论、评说,被看作是“教育问题”时, 才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展
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
得出结论。
后来教育史上的启发式教学就是从此发展来的。
返回
退出
苏格拉底问答法示例
教 育
学 有一回,苏格拉底问一个学生:“人人都说
的
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产 学生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
生
道德的。”
与 发 展
教育问题:从教育现象中概括出的科学研究的问题。
返回
退出
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吗?
教
育
学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
的
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
产
必然趋势。
生 与
探求教育规律,离不开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
发
究。教育规律和反映教育规律要求的教育理论,不是
展
教育经验的汇编;教育的实践经验乃是发展教育学的
苏格拉底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 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
不道德了。”
返回
退出
教
育 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
学
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
的
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
产
吗?”
生 学生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