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3山东省高考作文题目分析

2006-2013山东省高考作文题目分析
2006-2013山东省高考作文题目分析

议论文写作

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第一部分:论证分析

一、常用论证方法:一阵见血,以理服人的逻辑推理过程

(一)事例论证

1、注意材料真实与确切

2、注意材料与观点的一致性、丰富性:古今中外、历史现实数字

3、注意叙事简介,概述重要主要情节

4、注意顺序:时间、空间、说理逻辑层次

5、切忌以叙代议,一定有议论!

(二)引用论证

1、要准确、贴切、自然

2、要精辟

3、切忌以引代议,一定有议论!结合引和议

(三)比喻论证

1、本体喻体之间要有相似性

2、用来比喻的事物使人们所熟知的

3、一定要有分析

4、用故事作比喻要概述故事内容

(四)对比论证:分纵横两类

1、对比要鲜明

2、正反对比应有主次

(五)引申类比:运用某个材料的引申义,通过类比,来论证文章的观点

1、类比论证是同一类事物或问题的相比,不同于比喻

2、引申的材料要完整简洁

3、要有分析!

二、常用的说理方法:分析

1、因果分析

2、意义分析

3、揭示实质

4、点面分析:有代表性的论据——概括性一般性结论

5、假设分析

6、条件分析:多用于分析解决问题时

7、正反分析

2006———2013山东省高考作文题目分析

20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审题立意点拨】

整个材料意在倡导勇于挑错、勇于改错的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可以从莫言的话“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切入立意,同时还可以从《咬文嚼字》杂志敢于给名人挑错、铁凝莫言等名人面对别人指出的错误,所持有的态度等角度着手。

从审题点上来说,材料提出主干来对考生来说并非困难,文章沿着“权威人物”——“被发现错误”——“诚恳接受错误”——“影响他人”的思维流程,这样我们就容易抽取在题目中的相应信息,在整个的思维流中,作家是一个维度而纠错人又是一个维度,也就是说,从作家角度来看强调了“改变自我寻求人生价值高度”“虚心接受错误实现自我”这两个大层次,而在纠错人的角度来说“寻求真理”与“不迷信权威”也是可以突破的内容,在内容中包含这些的属于完美审题。

201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孙中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立意点拨】

这则材料是个多义性的材料,内涵十分丰富。立意的角度很多。最好抓住一个角度重点写,这样能写出深度,也能保证中心的集中和突出。战胜困难,直面挫折和牺牲,顽强和毅力,改革与勇气,责任,理想,立志,献身真理等等方面,都可以成为切入的角度。总之,角度首先要选准,选准了角度,就确保了符合题意,不至于跑题,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文章取材的范围很广,可大可小。但对于大处着笔者,一定要注意防范大而空泛的毛病,不要写成革命史式的文章,切记空喊口号。最好能结合实际尤其中学生的实际来写,也要善于结合时代要求,使文章富有时代气息。材料虽已有百年历史,但是于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价值。

2011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审题立意】

今年山东卷作文采用了命题作文的形式,“这世界需要你”,其题旨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色彩和现实意义。从题目本身短语的组合构成来看,还是沿用了辩证分析的关系型话题形式,类似“春来草自

青”“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以及“光与影的辩证”。

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这世界需要你”中“这世界”三个字具有现实的指示性,需要我们认识到“这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对这种世界的现状我们持什么样的态度和评价。当我们从懵懂走向明理、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时候,其成长的历程,会让我们记住许多曾经让我们感怀的事情、回味许多曾经让我们感动的人物、体味许多曾经让我们受益的哲理,这些在我们的人生履历上留下印痕的点点滴滴,如甘泉濡湿着我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我们年轻的生命。但是,现实不仅仅是光明,背后还有更多的不平,更多的阴影,世俗红尘的拜金主义,管二代富二代的霸权和为非作歹时时冲击着我们的耳膜,道德的滑坡,食品安全的缺憾,人情的淡漠,法律的践踏等等,都需

要我们对此作出一个中肯而不是偏激的评价,就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也可以让我们当下的中学生深思该如何塑造我们的灵魂,确立我们良好的价值观。这无疑具有现实的指向性价值。

从人文素养的角度考虑,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就使学生所写的内容彰显着强烈的人文特色。文题“这世界需要你”的关键词是“你”。本处的“你”,亦应该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它并不囿于“人”的范畴。换言之,本文的写作对象“你”,可以写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个性鲜明的“人”——这个“人”,可以是对自己亲情奉献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亲人,可以是给自己友情力量的同学朋友,可以是教给自己学业、让自己远离愚昧和平庸的老师,可以是倾心给予自己帮助、让阳光照耀自己生活的陌生人……;但是,题目中的“你”更多的的是指向精神生活中抽象的概念,如引领自己到达成功彼岸的理想和信念,鼓舞自己跨越人生坎坷的勇气和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特别是针对现实世俗世界道德的滑坡,信仰危机和金钱权利的膜拜,“你”更重要的内涵应该放在形而上的价值意义上思考。因此,更完整的理解是:我们当今的这种世俗世界需要我们呼唤良知,呼唤道德,呼唤理想,呼唤诚信。总之,我们的世界是一个价值失衡的现实,缺失某些东西,需要我们深思。

写作对象“你”的丰富性,决定了本文选择的写作题材的丰富性。但审题时要把握住关键词“你”潜在的丰富信息。不管是实指还是虚指如知识、憧憬等,都不应该局限于人物本身,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加以拓宽。但必须注意是“你”,而不是“你们”,因此,其所代表的必须是单一的,而不是复数。“你”的内涵的指向性最好要单一,不要过于分散,如一会儿指母亲,一会儿指父亲,一会儿指老师,由“你”变成了“你们”。这种实在人物的罗列定位,必然会归为跑题作文。

另外,“这世界需要你”中的“你”,也暗示我们:最好以第二人称的口吻来写作文章,因为第二人称的陈述方式,易于事情过程的叙述和文章情感的抒发,易于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易于我们呼告式的议论等。如果写作本文时用第三人称的“他”取代“你”,或用“知识”等特定的称谓来代替,通篇都没有与题目相照应,就会陷入审题的误区,偷换概念,造成人称的混乱,从而影响表达的效果,那只能算是走题了。

2010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根据读后的感悟与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分析:

今年的作文题从命题形式上来说属于材料作文的范畴。材料选取了托尔斯泰的一则名言,这种命题形式在平时也一定训练过多次,应该说并不出乎人们的意料。但是,人们在考前对命题作文的期待更大一些,因为前两年考的都是命题作文,多少有一点让某些专家有些失望。

从整个的材料的拟情来看,它应该是从这个社会现实中发现我们社会,我们一个整体或者我们一个个人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次材料应该说对我们的生活非常的有指导性。从一些生活的具体现象来看,比如说我们现在连续的出现了汶川地震,随后又来玉树地震还有世界各地出现海啸、风雪灾害等等,这些可以告诉我们一个问题,就是灾害是无情的。但是人间往往是有爱的,灾害可以说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阴暗面,而人间的友爱,人间的情谊则是光明的一面。对社会生活中尤其我们现在对各种信息媒体都比较广泛应用,人们对社会中一些阴暗的现象或者阳光的一面都应该关注,先进与落后也常常有所比较,人们比较关注的社会的腐败问题,这个现象引起我们的一个思考。另外比较近一点的我们全国各地出现了跳楼、自杀等等这些社会现象,还有刚刚在年后3、4月份以来的侵害中小学生幼儿园孩子们的事件,应该说这次的材料作文从这个社会的大脉搏上,做了一个很好的切入。

从切入角度来讲,第一个可以从社会大方面来讲关注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第二个也可以从自己一个小的生活,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也行,只要你能够阐述人生中光明和阴暗是一种辩证存在就可以。第三个方面我觉得它是引导青年人定位自己的人生走向。从当代社会青年他们的生活和经历以及

人格的发展以及他们未来的完善上来看,这次的作文应该说是注重了引导青年人从感性走向更加理性,从年轻的冲动而又走向轻松成熟的过程。换句比较时髦的话来讲,它是非常有利的出现了我们教育改革中所强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一个三维目标,这是我就这次作文它符合的三个大的原则。

另外这次作文还存在的几个特点,就本次作文来看,有利于学生展开自自己的思维,关注生活,展示自己生活的经历和感受,观念和认识,展示自己无比丰富的内心世界,情感生活,展示自己的个性与能力,最终能够引导学生从经历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转化到能够总结生活经验,指导生活未来,创造美好生活这样一个良性的轨道。

2009年山东的高考作文题目分析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处,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命题出发点非常明确:与2008年的题目相比,降低了审题难度,有利于推进山东省素质教育的改革;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阅读社会、思考身边发生的重大社会现象,为高中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倡导学生有个性的表达,命题非常有层次,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话可说,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非常吻合。

《见证》这个题目可以这样理解:“见”看见或经历;“证”证明。因此这个题目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最好。如果写成记叙文,重点在“见”的记叙,“证”只是作为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如果写成议论文,重点在“证”,论述证明,“见”只作为材料或论据的一部分。因此,高考要求“文体特征鲜明”就表现在这里。

如果对这个题目还是理解不透,那么所给的那段材料表述十分清楚,既解释什么是“见证”,又指出写作的范围。这段材料共两句话。第一句是解释“见证”这个词的含义。“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明确指出“见证”既可指个人的经历,也可是社会人生历史的经历,这个“凝聚”一般指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第二句给我们指明了写作的范围,“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有成为历史的见证”,我们即可写现实人生,也可追溯历史人物或事件。可大可小,可远可近,可古可今,可实可虚。

今年毕业的这一届学生可以说见证了一系列重大事件:98年洪水;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金融风暴;免去了千百年来的农业税;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等等。这些事件无论是城市学生还是边远山村都会知道,对大家是公平的,更不要说历史人物和事件了。如果从一个方面写,可以这样命题:非典见证-----众志成城;如果从非典、地震、98洪水等几个方面写,可这样命题:非典、地震、洪水见证-----多难兴邦。

这个作文,人人都有话说,往往会庸俗化,大众化。要想得高分,必须注意:如果写成记叙文,必须把事件叙述得细腻充分,需有个人心灵的震撼;如果写成议论文,必须观点鲜明,详略得当,中心论点突出。否则,容易写的分散。

2008山东高考作文题目分析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08年山东卷)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春来草自青”,这句话出自哪里,有很多的说法,但大体上都是来自佛家的一些典故或论说中。佛家的禅语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平淡含蓄,而内蕴丰厚,所以这样的话语极需要我们向深处极力挖掘,多面拓展,而不能困在原处,走不出原来的圈子。这是一个话题作文,因此立意应该是宽泛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思考,能否在人生的体验中,历史社会中找到这样的联系点。

在分析这个作文话题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春”和“青”两个关键的字眼,要注意“自”这个字,草变青了,是因为春天来了,这两者之间是有着这样一种因果或条件的关系的。那么春天可以代表什么,

它可以界定为“环境”“条件”等,也可以界定为“机遇”“时机”等;既可以是人发展的小环境,又可以指国家、社会等特定的大气候。草又可以代表什么,可以界定为人或事物的本体。这个给考生留下的思路和想象的余地还是很大的。对素材的选择需要精心细致,切勿生硬搬用,但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素材,一定把与“春”和“青”相关的信息表述清楚,扣住话题本身来写。

这个作文话题应该说紧扣住了我们山东省今年的教育改革的步伐,实践了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今年高考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人文素养、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所以说这个作文题目的区分度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也可以作为一个风向标,指导学生在关注生活的同时,养成“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感悟生活”的习惯。

立意思路

1写希望、信念类:春天预示着希望,无论古今还是中外。而希望则代表着未来。春天的到来,带来了美好未来的希望,“春来草自青”,因为春天带给我们希望,预示着美好未来的希望;“春来草自青”,蕴含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春来草自青”,告诉我们要积极进取、把握人生。因为有春天般的成长环境,纵使道路无比曲折,我们也会百折不挠,因为“春来草自青”。

2写自己成长的经历、成长的收获类——记叙文:结合自身谈感悟,写过去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阻碍、迷茫和伤感,但在人生的四季里,这些都是暂时的。通过各种事例来展现对未来的希望和美好憧憬,毕竟人的成长是不可抗拒的。有很多困惑,随着我们的成长而得以解决。春意味着自己的成长,草自青则可指自己的收获和变化。

3战胜磨难类:小草经过严寒的冬天,受到过摧残、伤害,经历过磨难,可能面目全非,但是,春天一到,芳草碧天涯。正是因为春天的到来,才使万物复苏、百花盛开、小草吐绿变青。

任何一株小草,都能迎来自己的春天,并且春天是总会要来的。

4顺其自然类:遵循客观规律,崇尚自然,不要急于求成,等待时机,功到自然成等。例如人的成长,孩子的教育,事物的发展,努力后的结果,付出后的回报等。

07 年山东高考作文分析

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2007 年山东卷作文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该命题要理解两个关键词: 记忆,风化. "记忆"可以是生命个体的记忆,也可以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甚至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风化",其实就是对过往的遗忘,对历史的无视,对经验的麻木.概括地说,就是"时间使记忆风化".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什么样的记忆才不会被时间风化?肯定是那些在人生路上烙下深刻印记的经历,或者是民族发展过程中刻骨铭心的事件.它们影响人生的走向,影响历史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从具体写作看,本作文写作角度可大可小.小者写一己之情感,发一时之感慨,可以抒情,可以议论;大者可写一个民族甚至人类的经历,思考那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可写人生的光荣,可写历史的耻辱,总之,强调的是记忆的重要性,是尊重历史的重要性.

2007 年高考作文在延续近几年高考作文"以话题作文为主,稳中有变"的总体趋势下,强调了变化. 一是审题的难度有所降低.今年山东卷作文题采用了学生常见的话题形式, 只要是在话题范围内, 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写作角度, 题材, 自主确定文体. 其次, 避开了往年常用的"材料加话题"形式,免去各种铺垫,直接引出话题,同时也是一个明确的观点,因而审题难度相对较小. 此次作文题审题难度的降低, 意味着作文试题考查的重心将更多地转向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的深度,广度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二是立意选材更加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07年山东卷作文题的最大特点在于立意选材相对自由,既体现了适度的限制,又为学生提供了驰骋想象,展示个性的空间.07年山东卷作文题可供选择的文体很多:平时善于积累材料,擅长理性思维的考生可选择议论文,将丰富的事例用概括的语言写出来,会使文章显得思路开阔,洋洋洒洒;擅长形象思维,生活经历丰富,人生感悟深刻的考生可选择记叙文,只要情真意切,也会受到青睐……三是强调了"文体特征鲜明".山东卷作文题把"文体特征鲜明"明确写入要求当中, 不管是选择哪一种文体, 必须是写什么像什么, 不可以写成 "四不像" . 这对于平时在写作训练

中不愿意受文体约束,自以为是,信笔挥洒的考生,不能不说是敲响了警钟. 07年山东卷作文题,比较恰当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围绕"表达与交流"提出的六项要求.既可以考查学生在立意,选材,结构和语言方面的基本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个性体现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展示.

2006年高考作文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目详解

今年山东高考悄然回归材料作文。虽然还是富有文化个性的寓意作文,但和去年的寓言故事比起来,今年的诗歌更难理解和把握。2005年的“双赢的智慧”是一篇标准的话题作文,把中国人传统的处世哲理置于现代生活场景之中,规范明确可操作性强。而今年的诗歌语言含蓄,意义蕴藉,感情强烈,且没有明确的引导语来表明命题者的意图,加上考生平时疏忽审题的训练,考场中出现了大量的离题、偏题作文,以致一个文化大省没出现太多的满分作文,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

也正如命题者所说的那样“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本篇作文的难点就在于正确的认知材料,分析诗歌的寓意。那这首诗的寓意是什么呢?据诗人雷抒雁介绍,“星星”是人们向往的,这个意象具有广泛的象征性和暗示性,主要告诉人们现实是很复杂的,也有黑暗的东西,要擦亮眼睛,千万别为情绪和物象所迷惑!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和感悟的方面比较多,比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距离与认知的关系,盲目的向往和崇拜,等等。

要写好这篇作文,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我们的思维:

1.看待问题的角度 古诗里就告诫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复杂的现实世界更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以正确地认知世界。从“远”的角度去理解,“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可以联想到“距离产生美”;从近处看,“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则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脚踏实地、深入地看问题”;或把两者结合起来谈“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片面地看待问题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全面辩证才能避免迷信和盲目崇拜,正确认识自我和认知世界。

2.理智与情感 人们常把自己喜欢的、崇拜的或向往的东西比喻成“星星”,“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正是这种强烈的喜爱之情使人们放弃了冷静的思考,使自己的眼睛被假象和情感蒙蔽,从而犯了一些低级的错误。比如盲目的出国留学,使不少青少年浪费了宝贵的时光;盲目的追星,使有的未成年人迷失自我等等;迷信权威,而束缚了自己的视野。

3.重新认识 我们曾经有过一些认识,如今又有了不同的新发现。过去,我们没有人到过或者观察过外星体,星星在我们仰头注视时,是晶莹,透亮一如没有纤瑕的宝石;仔细地、就近了解了星星之后,才知道那里是充满灰尘、石渣的另一个世界,和地球一样复杂,充斥着污秽,甚至灾难。比如象牙塔内的腐败,医疗改革中的黑洞等,耀眼的光环蒙蔽了我们的双眼,重新认识可让我们找回真正的自我、完美的世界。

4.现象与本质,现实与幻想的差异 距离产生美,也产生错觉;这也让我们无法真实地认识事物本身存在的缺点和瑕疵。而且,当我们总是仰视时,就会产生崇拜和迷信,以为泥土和垃圾只在地上。星星不发光,只是反射阳光,是“借光”,亮晶晶地让人们以为那光是它自身的,也很有些“狐假虎威”。比如我们怀着憧憬起程,带着梦想拼搏的时候,更多的是四处碰壁无路可走,现实与幻想的差异让我们身心疲惫。

在具体的写作中,很多考生脱离或误解了所给诗歌的寓意,可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更有甚者,仅仅看到了“那儿有灰尘、石渣”这句话,就把立意定为了呼吁环境保护,让人啼笑皆非。命题者把一个成人的思维强加到涉世未深的高中学生身上,也确实有点勉为其难,但让考生思考这样的问题,

对他们以后走向更为广阔的人生天地,或许具有重大的意义。2007年的高考作文依然会在文化和人生之间盘桓,变化的只不过是外壳,以不变应万变加强写作素养才是上策。

2017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满分作文

2017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报告(山东卷) 山东卷 题目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的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评分标准 高考作文评卷,网上阅卷综合管理系统记分标示区分为以下四块:内容(O~20分)、表达(0~20分)、发展(0~20分)、扣分(0~60分)。备标示区没有分等,但作文评分按分项分等进行。错别字、不够字数、没有标题等在扣分中体现。 一、等级评分标准 (一)一类卷(60~53分) 内容:1.审准材料隐含的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挖掘内涵与材料一致,精神与主题吻合;2.具有思辨色彩;3.贴近生活现实;4.例证新颖。 形式:1.中心突出;2.文体特征鲜明;3.有文采;4.行文流畅。 (二)二类卷(52~46分) 1.审清材料隐含的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挖掘内涵与材料基本一致;2.有一定的思辨性;3.能联系实际但内容不够充分;4.文章有不同程度松散。 (三)三类卷(45~36分)切入分:43分 1.对材料隐含的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把握不够清楚;2.逻辑性不清晰;3.思辨性弱或无;4.内容空泛甚至空洞;5.中心较为松散;6.文体不清晰;7.行文不够通顺。 (四)四类卷(35~25分)偏题 1.对材料隐含的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不理解或未表达;2.无思辨;3.抓住材料中个别字词作任意发挥。无整体把握;4.中心涣散;5.文体不清;6.卷面不清;7.文章较完整。 (五)五类卷(25分以下) 1.与材料毫无关系;2.内容混杂,不知所云(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差或抄袭)。 二、补充细则 基础等级 (一)关于评分标准 内容:以题意和内容为重点。 表达:以语言和文体为重点。记分应综合考查内容和表达两部分,一般情况下不跨等记分。基本符合题意的文章,表达项最多在一等分下限记分,发展等级不能超过10分。偏离题意的文章,内容项在四等记分,表达项一般不超过三等记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注】基础等级九项内容中,评卷中突出的是题意、内容和语言、文体四项,评卷时在注重题意和内容的同时,兼顾中心和感情,不合题意、运用不当、与中心游离的内容不能算内容充实。不跨等记分,比如说“内容”在三等的,“表达”只能在三等或相邻的二等和四等记分,不能跨到一等记分,“表达”在三等的,“内容”也不能在一等记分。 (二)关于表达

历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20-2020年)

历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20-2020年) 历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08-2018年) 北京卷高考作文题 2018年 2018北京高考作文题目: 今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仍然是二选一,要求考生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1、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 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 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 记叙文,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2018北京高考作文题目图片版: 2018北京高考微作文题目: 2017年 大作文题目二选一:“说纽带”、“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 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 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 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 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 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你怎么看? 【2017年北京高考微写作题三选一】北青报记者刚刚获悉,今 年高考作文“微写作”是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1.《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 情节并作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2.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 原著,自圆其说。 3.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地亚哥之中选择一人,依 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 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2016年 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神奇的书签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 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012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解读及优秀作文

审题训练: 中国近代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一段名言,“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请考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三自),文体是诗歌除外,要求文体特征鲜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文章。(∞分)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圈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总汇(全)

2012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船主与油漆工 (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海南、山西、新疆、云南、内蒙古、河北)给材料作文: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2012年大纲卷高考作文题:放下顾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火车巡逻员的故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山东省高考满分作文

不赶走任何人的书店实现了人人读而平等清人张潮谓,有功夫读书,谓之福。但现代社会,有多少人有这个福分?“挣更多钱”成为多数人最大的人生指挥棒,朝九晚五已是幸运,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寻常。如果说还能有点读书时间,也就只能在夜晚了。 所以,书店24小时营业,不赶走任何人,对一些人来说就堪称福音。受益人,可能是刚刚敲完代码的IT民工,刚刚签完版的媒体人,想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保安、电焊工,或者住宿没有着落的流浪汉。 不打烊的书店,不拒绝任何人的书店,就这样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读书、休憩的福地。而这完全得益于书店的包容。 这个世界上,谁都可能背叛你,谁都可能歧视你,只有知识不会。书店作为提供知识的重要场所,全时段向所有人敞开大门,秉持了知识的应有之义。 我想,全时段向所有人开放书店,做出这个决定的人,一定对那些热爱读书的人抱有完全的同情与理解,一定也是热爱读书的人。虽然他(们)要承担更大的成本压力,但他(们)内心会说,让更多人享有读书之福,没关系。而且运营得当,也未必就一定会造成损失。 想想台湾诚品书店的情景。寂静的城市里,总有那么一个地方为读书人、夜归人,点一盏灯。一排排书柜之间,人们沉浸在读书的海洋。这种独特的人生经验,没有这家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恐怕不好达成。 不打烊的书店,不拒绝任何人的书店,在某个地方,向人们释放着一座城市的包容与温度。我们生活的城市,难免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有

人住七宝楼台,有人夜宿大街;有人鲜衣华食,有人残羹冷炙,阶层标签是如此明显。 但在这个不拒绝任何人、谁都可以进的书店,在丰富的书本面前,人们的身份差别消失了,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读者。书本面前,没有谁比谁更高贵,也没有谁比谁更低贱。 一个对任何人不打烊的书店,就这样善意地达成了“人人读而平等”。它是一座城市的阅读绿洲,是每个夜归的人、住宿无着落的人的“接头据点”。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或许也可以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就是书店的样子。在这片知识的殿堂里,没有贫富的差距,没有读书时间的限制,众生平等。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09年高考作文题(全国卷Ⅰ) 全国Ⅰ材料作文: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于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9年高考作文题(全国卷II) 2009年全国卷2高考作文根据阅读材料,自拟题目: 材料一: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了做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材料二日本安藤发明方便面二战后,日本食品严重不足。一天,安藤百福偶而经过一家拉面摊,看到穿着简陋的人们顶着寒风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长队。这使他对拉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感到这是大众的一个巨大需求。1958年春天,安藤百福在大阪府池田市住宅的后院内建了一个10平方米的简陋小屋,找来了一台旧制面机,然后买了面粉、食油等,埋头于方便面的开发。 功夫不负有心人安藤百福设想的方便面是一种只要加入热水立刻就能食用的速食面,他开始研究时完全处在摸索阶段,早晨5点起床后便立刻钻进小屋,一直研究到深夜一两点,睡眠时间平均不到4小时,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

山东省高考历年高考作文题完整版

山东省高考历年高考作 文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 2016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解析1】山东卷2016高考作文是以材料作文的面目呈现的,自2011年是命题作文“世界需要你”之后,12、13、14、15年考的都是材料作文。可见,近五年来山东卷作文在出题形式上没有任何变化。该种命题形式,对考生来讲,没有丝毫的陌生感,比较好驾驭。 【解析2】属材料作文,题目范围要求较广。行囊随身带,有里面应有尽有,但有的有用,有的没用,有的也许会用,有的也许永远不用,但却不会丢掉,直到永远。其实,事先谁也说不准那个有用,那个没用,一切皆有可能。宁可带着不用,宁可带着不用,也不能用着没有。这个题目会有争议的,但不大。但写作角度还是有变化的。最后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 立意分析: ①做什么事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事考虑全面些,许多时候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旦踏上征程,很可能发现困难重重,充分的准备会使你从容应对,有备无患。 ②适当的的减负。总是带着沉重的行囊会加重负担,何况有的还是终生的负担呢。有的时候可以就地取材,或放开思路想想办法,谁能事事提前就考虑周到呢,有时候再大的困难也会“柳暗花明又一村”,重新找到新的出路,使我们豁然开朗。 ③保持好的心态,缺着不灰心,用着也不得意。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敢走,很多时候“船到桥头自然直”。 如果仅仅把“行囊”理解为成功路上的知识储备或工具用品会显得很肤浅;边缘化的立意:扔掉多余的负担,轻装前进。因为谁又能知道那个是多余的呢? 2015年山东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扇窗户,就是一幅画框。通过窗户,可以看到一幅幅画面:有的看到的是雅,有的看到的是俗;有的看到的是闹,有的看到的是静……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立定义;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3山东高考作文题目:为作家作品挑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着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

2013年高考作文题全汇总

2013高考作文试题汇总 作者阿道夫2013.6.7 高考是一件大事,个人的、家庭的。学校的、国家的、社会的。作文是时代的风向标,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包孕与启迪,其承载着太多。。。。。。 1.2013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材料作文,材料为两个科学家对话,爱迪生回到21世纪对手机怎么看,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2.2013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更重要的事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3.2013天津卷高考作文题吗目:___而知之 2013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___而知之(填入一个字,学字除外为题,写一篇文章 4.2013重庆卷高考作文题目:根据大豆写作文 今年重庆的语文科目作文题为材料作文,以大豆为题材,具体如下: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

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要求: 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5.2013安徽卷高考作文题目: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2013山东高考作文题目:材料作文自拟标题 2013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真题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位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文。

2017年高考作文山东卷满分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今年是山东高考语文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山东卷的作文虽然仍是材料作文,但明显改变了风格。2014年至2016年高考山东卷的作文虽也是材料作文,但都是给出一则有寓意或哲理的材料,尽量避免直接关注社会新闻热点,今年却是选择了一则有时效性的新闻材料,体现了向全国卷平稳回归的思想。2017年作文从所选材料来看,作文材料很好地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平等、友善。关注底层、弱势群体,很好地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体现了山东卷关注社会民生、关注现实的特点,切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能够很好地考查出学生写作水平。近几年山东卷作文淡化审题,其中2014年的“窗子就是一个画框”,2015年的“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2016年的“行囊已经备好”,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立意,今年的“某书店24小时营业”的材料也可以多角度立意。 从文体上来看,近几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一直有一个要求,这就是“文体特征鲜明”,这就是告诫考生,写的作文,应该是写什么像什么。议论文,那么就应该观点鲜明,论据充实,分析透彻,结构严谨;写书信,那么就应该做到格式齐全,开头有称呼,称呼之后是问候,主体部分写完后是祝愿语,最后是署名及写信时间。 从商家、经营者的角度来看,首先,24小时营业的经营模式以及模式背后的人文关怀,表明商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具有不以利益为先,追求精神价值的精神,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其次,24小时书店不拒绝任何人进入,体现了一种包容的思想;再次,这些来消 1

20192019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省份题目详细 新课标船主与油漆工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 那是 “ 工说: 漆 ” 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 “ 。船主说 ” 工钱已给过了 “ 漆工说: 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 “ 船主说: ” 顺便补的。 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 ” 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字作文。 800 大纲卷放下顾虑 周末,我从 ) 分 (60 字的文章。 80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 孩子,外衣脱 “ 地站在那里。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 ” 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 “ 妈妈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 ( 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 ) 作,不得抄袭。 北京卷火车巡逻员的故事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 ) 分 (6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此时,列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 …… 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这一个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 …… 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 ,写一篇 ) 诗歌除外 ( 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字的文章。 800 不少于 上海卷被舍弃的微光 不要 ( 字的文章 800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 ): 写成诗歌 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四川卷手握一滴水 《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沙漠干渴的大陆架 ……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重大的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 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要求:一则关于水的诗歌材料,从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了阐 为话题展开作文。 ” 水 “ 释,要求考生围绕

2012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解读及优秀作文

2012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解读及优秀作文

贴近时代特色彰显文化底蕴 ——对2012年语文高考作文的分析今年的作文材料选取了中国近代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一段名言,“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请考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作文。 这段材料所蕴含的内容与当今时代对年轻人提出的要求相契合,可以引导考生深入思考,将个人的学习生活与社会、时代结合起来,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关注现实,志存高远,为了实现理想而心无旁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试卷中体现出的时代特色,有助于引导考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不断关注社会,关注时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以下是山大文学院王小舒教授对今年作文材料的分析和评分细则。 今年的作文在去年命题作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回归,是材料作文,材料选用的孙中山先生,孙中山的这段话是孙中山先生在1913年写给邓泽如的一封书信中的一段话。 之所以选择这段材料的是背景是:一是今年是辛亥革命后一百年后的第一年;二是在十八大召开之时,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如何继续深化我们的改革,中国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新一代大学生如何在新时期思考当代的中国现实发展与改革等问题已经摆在了国家和人民的面前。 这个材料的身体难度不大,既有明确的指向改革与发展,同时有比较开阔,空间比较大,同学们感到有话可说。 本题的题干是要求考生根据自己感悟和联想,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三自),文体是诗歌除外,要求文体特征鲜明。 对作文的评分依据三个等级层面制定:内容、表达和发展等级。 内容要求方面,多了一项思想健康,把切合题意改为符合题意,降低了考生的审题难度。 符合题意: 材料可以分为三部分,学生要从三要素来把握材料: 1.要有担当。担当具体指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对世界有所承担,有所贡献。另外还要有自我的体验与投入,可以是一个人、一辈人、一批人; 2.要有奋力拼搏。考生在文章中要体现不畏艰难、猛力向前奋力拼搏的方面;

2013年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一、全国大纲卷 2013年大纲卷高考作文题:经验与勇气 据大河报消息 2013年高考[微博]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3年新课标卷(河南、陕西、陕西等地区高考作文题: 材料作文: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 二、全国新课标卷 以下为2013年全国卷(适用省:贵州甘肃青海广西西藏云南河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 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三、北京卷

材料作文,材料为两个科学家对话,爱迪生回到21世纪对手机怎么看,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四、天津卷 2013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___而知之 (填入一个字,学字除外为题,写一篇文章 五、上海卷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六、重庆卷 今年重庆的语文科目作文题为材料作文,以大豆为题材,具体如下: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要求: 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2017山东卷高考作文范文

2017山东卷高考作文范文 导读:本文2017山东卷高考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六月艳阳天,高考如期至。十年寒窗苦,朝朝不停歇。平稳保心态,从容应对答。坚持得胜利,金榜必题名!高考频道带来2017年的山东卷高考作文范文,祝你高考大捷! 2017山东卷高考作文范文作文题:24小时共享书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她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范文 读书,是中国人自古以来不容否认的大事。 首先要有空间。最好是在专门的书房,书房不求大,但求有一张宽敞的书桌,一排顶到天花板的书架。然而,苦于房价居高等显而易见的理由,当今中国家庭少有专门的书房,哪怕中产者有多余的房间,也宁可装修成影音室。

其次要有仪式感。上香叩拜沐浴更衣,自是延续至今的风俗。“葛优躺”在沙发上乱翻书,在很多人眼里是不算读书的。子曰,敬神如神在,每一个书生都要想象背后有一把先生的鞭子伺候,不正襟危坐、挺直腰杆,就是辱没先人。 再次要有选择。高考前翻几本武侠玄幻小说,会被视为不务正业;大学图书馆里不摊开几本“考研”“公考”习题,就好像对不住同学们拼搏未来的肃穆。选择书还要看场合,在咖啡馆里撩妹,摆本米兰·昆德拉或是村上春树已经过时了,最好请出奈保尔和帕慕克加持。 对书的崇拜浸淫许久,以至于书成了一种象征物。所谓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无非是人们书崇拜的全方位表达。世上哪有那么多书可读?人生岂能只凭读书度日? 因为读书兹事体大,所以生发出各类想象。书不仅用于传播知识和信息,还有教化人心的绝妙功效。除了一介武夫秦始皇,历朝皇帝老儿多爱书,有了书才有了统治,有了对异端理直气壮的驱逐法条。在这里,书染上了浓厚的比喻色彩。要我说,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所思所想,都要端着本厚厚的字典查一查、翻一翻,考证个源源本本,这人生过得未免也太无趣些了! 书崇拜究竟引领文明进步,还是一条封闭、丑恶的裹脚布,是一个不得不考量的问题。书固然可以是文化的载体,也可能是文明的绊脚石。就在天朝上国的冬烘先生们还纠结于古今之辩时,欧美人轻而易举地用坚船利炮撞开了腐朽的关门。百无一用是书生,恰恰是对书本最大的讽刺。遇事第一反应就是书上怎么说的,也许讨个聪明,也

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6高考作文题目汇总,你觉得哪个最难写? 2016年全国高考今天正式拉开帷幕,共有940万名考生走进考场。目前,第一场语文考试已经结束,我们先看看各地的作文题目,这些题目你都会吗? 全国 全国一卷:结合漫画写作文 全国二卷: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 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经,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全国三卷:小羽的创业故事 阅读材料,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北京 大作文题为二选一。一个是老腔,何以让人震撼。一个是神奇的书签。 具体要求: 1:《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老腔已超越了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微作文题三个。第一个,给即将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建议。第二个,不少班级家长自己组了等班级。谈谈看法。第三个,请以荷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以上全部要求不超过150字。 天津: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上海:谈谈对评价他人生活的看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江苏: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有人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无话的时候也要说出自己的见解。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

山东省历年高考英语作文及范文

山东省历年高考英语作文及范文 2005年山东高考英语作文及范文 假设你是新华中学的学生李华,得知某英文报招聘兼职记者,你有意应聘,请按下列要点给报社写一封自荐信。 * 表示感兴趣 * 说明优势:知识面、英语水平、合作精神、相关经历 * 希望得到回复注意: 1. 词数:100左右 2.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范文: Dear Sir or Madam, I’m a student from Xinhua Middle School. I’m glad to learn that you want a few part-time Englis h reporters. I’m quite interested in it. I think I’m fit for the job. As a student, I’ve read a lot and have much knowledge in many fields. I’m fond of English and do well in both speaking and writing. Besides, I’m easy to get along with and enjoy working together with others. Above all, I once worked as a reporter for my school broa dcasting station. So I’m sure I can do the job well if I get the position. 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Yours faithfully, Li Hua 2006年山东高考英语作文范文 请用英语写一篇100词左右的短文,简要描述漫画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就漫画主题发表感想,题目自拟。参考词汇:公民道德—civic virtue 任老师补充:吐痰:spit,扔垃圾:litter 任老师建议:漫画开头一般会用From the picture we can see,------ 范文: Who Lose Civic Virtue? One day, a child went home after class. On his way home, he saw some adults spit on the groun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oad, a man threw the garbage on the ground after eating a banana. The ch ild found a book Civic Virtue, lying on the ground. So he picked up the book and shouted, “Who l ose civic virtue?” The child’s words should make people think more. Now, many people are scared of civic virtue, a nd don’t protect public environment at all. I wish this cartoon can wake their virtue and make our l ife better.

2006-2013山东省高考作文题目分析

议论文写作 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第一部分:论证分析 一、常用论证方法:一阵见血,以理服人的逻辑推理过程 (一)事例论证 1、注意材料真实与确切 2、注意材料与观点的一致性、丰富性:古今中外、历史现实数字 3、注意叙事简介,概述重要主要情节 4、注意顺序:时间、空间、说理逻辑层次 5、切忌以叙代议,一定有议论! (二)引用论证 1、要准确、贴切、自然 2、要精辟 3、切忌以引代议,一定有议论!结合引和议 (三)比喻论证 1、本体喻体之间要有相似性 2、用来比喻的事物使人们所熟知的 3、一定要有分析 4、用故事作比喻要概述故事内容 (四)对比论证:分纵横两类 1、对比要鲜明 2、正反对比应有主次 (五)引申类比:运用某个材料的引申义,通过类比,来论证文章的观点 1、类比论证是同一类事物或问题的相比,不同于比喻 2、引申的材料要完整简洁 3、要有分析! 二、常用的说理方法:分析 1、因果分析 2、意义分析 3、揭示实质 4、点面分析:有代表性的论据——概括性一般性结论 5、假设分析 6、条件分析:多用于分析解决问题时 7、正反分析

2006———2013山东省高考作文题目分析 20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审题立意点拨】 整个材料意在倡导勇于挑错、勇于改错的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可以从莫言的话“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切入立意,同时还可以从《咬文嚼字》杂志敢于给名人挑错、铁凝莫言等名人面对别人指出的错误,所持有的态度等角度着手。 从审题点上来说,材料提出主干来对考生来说并非困难,文章沿着“权威人物”——“被发现错误”——“诚恳接受错误”——“影响他人”的思维流程,这样我们就容易抽取在题目中的相应信息,在整个的思维流中,作家是一个维度而纠错人又是一个维度,也就是说,从作家角度来看强调了“改变自我寻求人生价值高度”“虚心接受错误实现自我”这两个大层次,而在纠错人的角度来说“寻求真理”与“不迷信权威”也是可以突破的内容,在内容中包含这些的属于完美审题。 201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孙中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立意点拨】 这则材料是个多义性的材料,内涵十分丰富。立意的角度很多。最好抓住一个角度重点写,这样能写出深度,也能保证中心的集中和突出。战胜困难,直面挫折和牺牲,顽强和毅力,改革与勇气,责任,理想,立志,献身真理等等方面,都可以成为切入的角度。总之,角度首先要选准,选准了角度,就确保了符合题意,不至于跑题,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文章取材的范围很广,可大可小。但对于大处着笔者,一定要注意防范大而空泛的毛病,不要写成革命史式的文章,切记空喊口号。最好能结合实际尤其中学生的实际来写,也要善于结合时代要求,使文章富有时代气息。材料虽已有百年历史,但是于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价值。 2011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审题立意】 今年山东卷作文采用了命题作文的形式,“这世界需要你”,其题旨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色彩和现实意义。从题目本身短语的组合构成来看,还是沿用了辩证分析的关系型话题形式,类似“春来草自 青”“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以及“光与影的辩证”。 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这世界需要你”中“这世界”三个字具有现实的指示性,需要我们认识到“这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对这种世界的现状我们持什么样的态度和评价。当我们从懵懂走向明理、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时候,其成长的历程,会让我们记住许多曾经让我们感怀的事情、回味许多曾经让我们感动的人物、体味许多曾经让我们受益的哲理,这些在我们的人生履历上留下印痕的点点滴滴,如甘泉濡湿着我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我们年轻的生命。但是,现实不仅仅是光明,背后还有更多的不平,更多的阴影,世俗红尘的拜金主义,管二代富二代的霸权和为非作歹时时冲击着我们的耳膜,道德的滑坡,食品安全的缺憾,人情的淡漠,法律的践踏等等,都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