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

合集下载

实验八、蟾蜍的观察与解剖

实验八、蟾蜍的观察与解剖

• 2. 五趾型附肢: 五肢型四肢坚强有力,有多个支点的关节,前
肢借肩带和肌肉间接地与头骨和脊柱关联,后肢 借腰带直接与脊柱相联,既坚硬牢固,又灵活, 不仅可以支持体重,也造就在陆上灵活运动,适 应于跳跃、奔跑等,可以说五趾型四肢出现使动 物登成为可能。
3. 皮肤: 裸露光滑,皮肤腺发达。不具鳞片或外骨骼, 角质化程度低,保水能力差,有呼吸功能。
2. 消化系统: ①食道:咽后的一条短管,位
于喉头背面,下连胃。 ②胃:消化系统最膨大部分,
略偏于体腔左侧。 ③小肠:以十二指肠接于胃
后,下为回肠。 大肠:回肠向后突然膨大 即为大肠,大肠陡直,无 各段区分,又称为直肠, 通泄殖腔。
④ 肝脏:暗红色,分左右两叶,右叶下方分出的中叶。 胆囊:左右两叶肝连接处有一绿色圆形胆囊
2. 有尾目或蝾螈目: (1)小鲵科:极北鲵
(2)隐鳃鲵科:大鲵 产于我国华南或西南的山地溪流中。
(3). 蝾螈科:
3. 无尾目或蛙形目: (1)蟾蜍科:体形短粗,背面皮肤上具有稀疏
大小不等的瘰粒。耳旁腺大,能分泌蟾酥。
(2)蛙科:
黑斑蛙(田鸡、青蛙):成体70~80毫米,背部两侧各有 一条浅色背侧褶,背面为黄绿或深绿色,后端带 灰棕色,上面有数量不等的黑斑。吻端到肛部常 有一条浅色窄的纵脊线,腹面白色。
(5)姬蛙科: 中小型陆栖蛙类。头狭而短,口小,舌端一分叉。
• 花姬蛙,别名:犁头拐、三角蚂拐。 • 体小,25-30mm。背面粉棕色,两眼间有黑褐色横纹。体背面
有若干粗细相间的倒“V”形纹套叠。
三、材料与用具|:
• 蜡盘、剪刀、镊子、解剖针、乙醚、 大头针、细玻璃管
四、实验步骤:
(一)外形观察: 身体分头、躯干、四肢三部分。躯干末端

蟾蜍的解剖及循环系统的观察

蟾蜍的解剖及循环系统的观察

蟾蜍的解剖及循环系统的观察王超雄131140009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双毁髓”手术技术2)熟练使用解剖器械3)游离蟾蜍心脏,辨别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双穿线备用4)分析心脏传导系和起搏点;学习斯氏结扎1,斯氏结扎2二:实验原理1) 蟾蜍的心脏由两心房、一心室组成;具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幼体期只有一心房和一心室。

成体心脏的位置后移,由紧挨头部腹面后移至胸腔,外包围心膜。

心房出现分隔,形成左右心房,由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圆锥组成,窦房间、房室间、心室与动脉圆锥之间都有孔和瓣膜。

2)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都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位的自律性高低不同。

哺乳动物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自动产生兴奋并依次通过心房优势传导通路、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和心室肌,使整个心脏兴奋,表现出统一的收缩和舒张。

由于窦房结是控制整个心脏活动的部位,故称为心脏起搏点。

其他自律组织受窦房结的控制而不能表现出自动节律性,称为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

当窦房结的兴奋不能下传时,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就表现出来,使心脏产生异位节律。

蛙属于两栖类动物,其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静脉窦,它产生的兴奋传到心房、心室而引起收缩。

用结扎不同部位的方法,可观察蛙心的正常起搏点和心脏不同部位自律性的高低。

三:实验动物与器械实验动物:蟾蜍(每人一只)实验器械:解剖盘、毁髓针、剪刀、镊子、大头针、丝线、任氏液四:实验过程1)取蟾蜍一只,用双毁髓法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使其仰躺在解剖盘上,用大头针固定四肢。

2)用镊子夹起腹部皮肤,用剪刀小心剪开,用剪刀剪开体腔,将腹壁向两侧分开,暴露心脏。

3)用眼科剪依心轴方向小心剪开心包膜,完全暴露心脏。

仔细辨认心脏结构和主要血管。

4)观察并记录心脏跳动频率,并观察静窦脉、心房和心室三者收缩的时间顺序。

5)斯氏第一结扎:用眼科镊经主动脉下方穿一丝线,提起蟾蜍心尖,在心脏背面认准窦房结沟结扎以阻断窦房兴奋传播。

观察心脏跳动有无变化。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111140068 饶兵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代表性的实验动物解剖与观察,建立起对动物躯体结构和主要功能的认识。

2.了解两栖动物的摄食方式与两栖动物的营养、呼吸、排泄、生殖及血液循环器官系统的形态特征。

3.了解两栖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地生活的各个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掌握两栖动物在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实验中常用组织的准确取材,同时学习这些形态特征在生物进化史上的意义。

二、蟾蜍的获得与麻醉1.蟾蜍的获得途径主要是由野外捕获或从养殖场购买。

2.抓取方法: 抓住其后腿,有经验者也可抓住其身体或借助一块布来抓,因为蟾蜍体表粘滑且会分泌毒液。

3.麻醉:两栖类皮肤有渗透性,放入含麻醉剂的溶液中就很容易麻醉。

0.1%的甲磺酸—三卡因(MS—222)水溶液在几分钟内即可麻醉动物,所需时间因身体大小而异,可采用该方法麻醉蟾蜍。

也可用呼吸性麻醉剂,将蟾蜍放进玻璃罩或标本瓶内,同时放人浸有乙醚的棉花,几分钟后,即可达到目的。

三、实验步骤1.抓取一只麻醉过的蟾蜍,将蟾蜍轻轻置于解剖盘内,观察蛙(蟾蜍)的身体,可区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2.然后用剪刀从蟾蜍的腹部开始剪开它的体腔,再剪开它的胸腔,观察蟾蜍的各个组织的结构,并用图的形式记录下来,即将所看到的蟾蜍内部结构画下来。

四、蟾蜍外形观察结果1.头部头:呈扁等腰三角形。

眼睛:在头两侧,稍向背部突出,有上下眼睑。

瞬膜:在下眼睑的内侧,为一半透明的薄膜,该膜向上延展可覆盖眼球。

外鼻孔:两眼的前方,近于头的前端的一对小孔。

内鼻孔:拉开下颌,在口腔顶壁的前端有一对小孔。

鼻膜:在外鼻孔外缘的一对瓣状膜。

口:头端腹面有一很大的横裂。

鼓膜:眼后有一明显的褐色而稍下凹的圆形膜,是中耳腔与外界接触的地方。

蟾蜍的鼓膜较小,不明显。

耳后腺:蟾蜍鼓膜后上方有一对椭圆形的隆起,是由若干毒腺集合而成的,故又叫毒腺。

在受到压挤时,可分泌出一种乳白色的粘稠液,经加工之后即为中药“蟾酥”。

蟾蜍解剖实验(讲义)

蟾蜍解剖实验(讲义)

蟾蜍的解剖一、目的与要求1、认识蟾蜍的内部结构,从而了解两栖纲动物的一般特征;2、学习解剖动物的方法,进而了解动物体各器官系统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二、材料与用具活蟾蜍、蟾蜍皮肤横切制片、解剖蜡盘、手术刀、中、小镊子、解剖针、玻璃针、大、小剪刀、骨剪、棉花、棉线、镜头纸、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及观察(一) 外形观察取活体蟾蜍(Bufo bufo)观察,蟾蜍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体表皮肤裸露,具有疣状突起。

1.头部:具有一对大而突出的眼,具有上、下眼睑及瞬膜;眼前有成对的外鼻孔,鼻孔具有鼻瓣;眼后有鼓膜;鼓膜背侧隆起为耳腺(毒腺)(图70)。

2.躯干:颈部不明显,躯干背腹扁。

3.四肢:前肢四指,雄蟾蜍第1~3指基部有黑色椭圆形婚疣,交配时用于抱雌,后肢五趾;后肢比前肢长,适于跳跃。

处死之前可观察蟾蜍背侧两腿基部有一对后淋巴心在微微跳动(图71),淋巴心属淋巴系统。

(二) 处死:1. 穿刺法,即用解剖针从蟾蜍的枕骨大孔插入,破坏其延脑致死。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左手执蟾蜍,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夹住蟾蜍两前肢,用第四指与小指夹住两后肢,拇指在二毒腺之间(即头与脊柱交界处)按压可感知该处有一凹陷,即枕骨大孔,然后用拇指按住头,右手执解剖针由此孔插入3~4mm后,将针尖向前插入颅腔,并用针搅动破坏其脑,然后将针抽回, 再由枕骨大孔处向后插入脊柱神经管,并搅动破坏脊髓,直到后肢僵直,而后又下垂瘫软为止。

如一次未能处死,重复以上过程。

2. 麻醉过量法处死。

配置10 g/L MS-222(鱼安宁)的水溶液,将蟾蜍放入其中10-15分钟即可麻醉致死。

(三) 内部解剖及观察将蟾蜍处死后放在解剖蜡盘中,用剪刀沿腹壁中线稍偏右侧剪开腹壁,向前剪至肩带,向两侧拉开体壁,用大头针固定在蜡盘上,观察如下主要器官系统(图72)。

1.循环系统:(1) 心脏:位于体腔的前端,肝的腹面,被包围在具有两层囊壁的围心囊中,与体腔完全隔离。

心脏可分为以下四部分:①心室:一个,圆锥形,壁较厚。

医学-蟾蜍解剖

医学-蟾蜍解剖

34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24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实验步骤
喇 叭 口
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
25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实验步骤
子 宫
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
26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脂 肪 体 ,
毕 达 氏 器
实验步骤
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
27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大 孔



实验步骤
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
4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骨 大


实验步骤
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
5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实验步骤











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
6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实验步骤













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7
实验步骤










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
8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课件PPT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课件PPT

了解蟾蜍的内部结构
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蟾蜍的内部 器官结构和功能,加深对动物解剖学 的理解。
实验背景
蟾蜍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其 生理特点和生态习性都比较特殊, 是动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
之一。
蟾蜍的解剖对于学生了解动物内 部结构和器官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加深对动物学知识的理解。
本实验旨在通过蟾蜍的解剖,让 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剖技巧和动物 学知识,为后续的动物学课程打
下基础。
实验材料
01
蟾蜍尸体
02
03
04
解剖刀、镊子、解剖盘等解剖 工具
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实验讲义、解剖图谱等参考资 料
02
蟾蜍解剖基础知识
蟾蜍简介
蟾蜍属于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的一种。 蟾蜍体表通常比较粗糙,有各种颜色的斑纹,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
蟾蜍的呼吸器官是肺和皮肤,它们通常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如沼泽、水塘等。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解剖,学生们观察到了蟾蜍 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 统和排泄系统等主要器官,对蟾 蜍的生理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思考题与讨论
蟾蜍的生理特点
请讨论蟾蜍在两栖动物中的地位及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如皮肤呼吸、 卵生等。
实验技巧改进
在本次实验中,你认为有哪些操作可以进一步优化或改进?如何提高 实验的效率和安全性?
动物伦理考虑
在动物学实验中,我们应该如何平衡科学探究与动物福利?请结合本 次实验谈谈你的看法。
应用与拓展
试举一例说明本次实验结果在实际生活或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思考 如何将本次实验的经验应用到其他动物或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中。
THANKS
感谢观看
脊髓
连接脑和身体的各个部分, 负责传输神经信号。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

• (5)胰腺:
• 位于胃小弯与十二指肠之间,色淡红,为不规则的分支状 腺体,输胆总管从胰腺穿过,接受胰管通入,胰液经胰管 通入输胆总管,最后进入十二指肠。观察时把肝、胃和十 二指肠向前方翻折,即可显露出胰腺的背面。
• (6)系膜:
• 为腹膜折叠而成的联系体壁与脏器的膜。胃系膜又称大 网膜,在胃的背侧,为胃与体壁间的系膜。肝、指肠韧 带又称小网膜,为胃的腹侧、肝、十二指肠间的系膜。 肠系膜为肠与体壁间的系膜。
• 肺皮动脉弓在颈腺后部分成二枝,向后者为肺动脉,向前 又转入背方的为皮动脉,通入皮肤。
• 静脉系统:在静脉窦前两角可以看到有一条很粗而壁很
薄的血管即前大静脉,前大静脉是由收集头部及身体前端 血之外颈静脉,无名静脉及锁下静脉汇合而成静脉窦的后 面接受后大静脉的血液而回心脏,成体蟾蜍后主静脉已消 失,由后肢来的股静脉分背腹二枝,背枝和臀静脉合成肾 门静脉,出肾后的肾静脉入后大静脉,腹肢形成腹静脉和 消化道来的肝门静脉相汇合,出肝形成肝静脉进入后大静 脉。 • 与左心房相连的一粗血管在离左心房不远处即分为二枝, 此即左、右静脉、皮静脉中含有多氧血是进入前大静脉的。
(二) 皮肤
• 取蛙皮肤切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先分清表皮和真皮, 然后以中倍镜观其构造。 由上皮细胞组成,分成角质层和生长层;角质层在表 皮之最外层,是由死的角质化的扁平上皮细胞组成,能不 断脱落,生长层是活的上皮细胞组成。
• 1.表皮:

• 2.真皮:
• 位于表皮之下,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紧靠表皮的真 皮内有一层色素细胞;在真皮的结缔组织间,还可看到皮 脂腺,血管,神经、平滑肌等。
(2)生殖器官
• 雌性生殖器官:
• 卵巢:一对,位于胸腹腔背方,肾的腹面。长形而多褶, 未成熟时淡黄色,成熟个体在生殖期发达,卵巢内充满黑 色卵粒,非生殖期则卵粒呈淡黄色而具有黑色颗粒。

蟾蜍(青蛙)解剖

蟾蜍(青蛙)解剖
体型皮肤实验步骤枕骨大孔枕骨大孔二麻醉捣毁脊髓法头部与身体交界处有皱褶头部与身体交界处有皱褶掏毁大脑时探针贴近背部皮肤掏毁大脑时探针贴近背部皮肤三解剖1剪开腹部皮肤剪开腹部皮肤2剪开腹面左右肢皮肤剪开腹面左右肢皮肤3胃4肝脏5胆囊6胰管输胆总管7肾脏毕达氏器蟾蜍退化的卵巢在生殖腺和脂肪体之间
蟾 蜍(青蛙)的 解 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子宫
14、脂肪体
15、毕达氏器
16、米氏管
17、泄殖腔
作业与思考
两栖动物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哪 些方面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生物实验班专用
实验目的 1. 通过蟾蜍的观察和内部解剖, 了解两栖动物消化、呼吸、泄殖 系统的形态结构及特点;
2. 掌握一般的解剖技术。
实验步骤
一、观察外形:体型、皮肤
二、麻醉
捣毁脊髓法
枕 骨 大 孔
头 部 与 身 体 交 界 处 有 皱 褶
掏 毁 大 脑 时 探 针 贴 近 背 部 皮 肤
三、解剖
1、 剪 开 腹 部 皮 肤
2、 剪 开 腹 面 左、 右 肢 皮 肤
3、胃
4、肝脏
5、胆囊
6、胰管、输胆总管
7、肾脏(毕达氏器(蟾蜍) 退化的卵巢,在生殖腺和脂肪体之间;米氏
管 退化的输卵管。

8、输精尿管
9、膀胱
10、卵巢、输卵管
11、未发育卵巢
12、喇叭口白色的弯曲的输卵管,其前端在肺的基部,扩大成喇叭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肺皮动脉弓在颈腺后部分成二枝,向后者为肺动脉,向前 又转入背方的为皮动脉,通入皮肤。
• 静脉系统:在静脉窦前两角可以看到有一条很粗而壁很
薄的血管即前大静脉,前大静脉是由收集头部及身体前端 血之外颈静脉,无名静脉及锁下静脉汇合而成静脉窦的后 面接受后大静脉的血液而回心脏,成体蟾蜍后主静脉已消 失,由后肢来的股静脉分背腹二枝,背枝和臀静脉合成肾 门静脉,出肾后的肾静脉入后大静脉,腹肢形成腹静脉和 消化道来的肝门静脉相汇合,出肝形成肝静脉进入后大静 脉。 • 与左心房相连的一粗血管在离左心房不远处即分为二枝, 此即左、右静脉、皮静脉中含有多氧血是进入前大静脉的。
• (2)胃:

• 也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 前宽后狭,最后突然紧缩,
• 此处即幽门,下接肠。
• 胃与食道交界处即为贲门。 Nhomakorabea• (4)肝脏:
• 暗红色,分左右两叶,左叶内下方分出小叶,称中叶;左 右叶之联结处有一淡黄绿色的胆囊,呈椭圆形,向外具二 根输胆管,一根与肝管连接,接收肝脏分泌的胆汁,另一 根则与输胆总管相接,胆囊中的胆液经此输入胆总管。输 胆总管末端通十二指肠。胆汁则由输胆总管输入十二指肠。
• B. 交感神经:蛙的交感神经系统是分别位于脊柱两旁的 深灰色的交感神经干,交感神经干包括许多串连的交感 神经节,每个交感神经节都接受一根或更多的脊神经所 分出的交通枝,借此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联。
实验作业 • 1. 绘蟾蜍泄殖系统结构图。
(四)内部结构解剖
• 将蟾蜍腹面向上放在蜡盘中,沿腹部偏右自后向前将 腹腔打开,将腹部体壁向左向右各横剪一刀,再剪去 胸骨(位于心脏上方的乳白色骨片)及胸部肌肉,将 腹壁外翻,显露内脏器官。
1、消化系统
• (1)食道:

食道由咽向后的一条短管,位于喉头的背面,下端和 胃相连。 胃为食道后方的膨大部分,
(一)外形观察
• 1.口腔
• 为消化及呼吸系统的共同器官。将口张开,观察 口腔内结构。 • (1)舌:位于口腔底部中央,前端固定,后端游离。 可翻出捕捉食物。
• (2)内鼻孔:一对椭圆形孔,位于口腔背壁近 吻端处,与外鼻孔相通。 • (3)耳咽管孔:一对,位于口腔背壁,上颌口 角附近,通入中耳。 • (4)咽:在口腔的深处,向后通入食道。 • (5)喉头:在咽的腹面,为一圆形突起,其中 央纵裂成一孔,即喉门,后通喉气管室。
• 输精细管:精巢内侧有许多细管通入肾脏,即输精细管 (输精细管位于精巢和肾脏之间的系膜上,需捏住精巢两 端轻轻提起,对着灯光仔细观察,红色细管为血管,淡 色细管即是)。精子先经输精细管进入肾脏,再流入输尿 又输精的输精尿管。
• 脂肪体:与雌性相似,位于精巢前端,黄色佛手状,其 体积大小在不同的季节里变化很大,在生殖季节脂肪体 的体积很小,临近冬眠时期,其体积很大。 • 毕达氏器:与雌性相似,位于睾丸与脂肪体之间扁平块 状结构,为退化的卵巢,终生存在。
• 肺:接喉气管室之后,位于胸腹腔之前方,肝的背面,为 一对薄壁的囊状物。结构简单,但膨胀能力大,剪破蟾蜍 的肺可见其内壁呈蜂窝状,表面布以丰富的血管。 • 皮肤:剥开皮肤,可见其内表布满微血管,为重要的辅助 呼吸器官。
3、泄殖系统
• (1)排泄器官:
• 肾脏:为一对中肾,长而扁平,暗红色,位于脊柱两 侧,紧贴背壁。

(4) 静脉窦。位于心脏背面、壁薄,呈三角形。
• The heart structure of a frog
• 动脉系统:全部动脉都起始于动脉园锥前方之动脉干。
动脉干前端分成左右两枝,穿过围心囊后,每枝又分成三 枝,分别形成颈总动脉弓、体动脉弓、肺皮动脉弓。 • 总颈动脉弓位于内侧,输送血液到头部,很快又分成较细 的外颈动脉和较粗的内颈动脉。内颈动脉基部有一颈腺。 • 体动脉弓位于中间、供给身体之大部血液。先伸向外方, 再环绕食道而转向背方。顺背壁在第六椎体处两弓会合成 背大动脉,然后又分出腹腔系膜动脉,尿殖动脉,后肠系 膜动脉,髂总动脉等。
• 米氏管:中肾管之一,位于肾的外侧,为退化的输卵 管,远较雌性的输卵管细瘦,前端渐渐封闭,后端左 右合一,开口于泄殖腔(观察方法同输尿管)。
4、循环系统
心脏:在胸腹腔前部腹面,可分四部分。

• •
(1) 心室:略呈三角形,位于心脏之后部,为心壁最厚 部分。
(2) 心房:分左右二心房,前者接受肺静脉的血液,后 者接受大静脉的血液。 (3) 动脉圆椎:位于心脏之腹面稍偏右侧,其上分叉的 部分称动脉干。
• 颌弓:上颌的腭方软骨。未骨化,直接与颅骨相连。
• 舌弓及鳃弓:舌颌软骨形成耳柱骨、舌弓其余部分 及鳃弓组成舌器。
• 2.脊柱:

脊柱由颈椎、胸椎、腰荐椎和尾椎组成。蛙的第三椎 骨较典型,其基本构造包括:椎体、髓弓、椎管、棘突、 横突、前关节突、后关节突。注意相邻椎骨的前、后关节 突怎样连接? 各椎体的形状如何? 椎管有什么作用?
• d. 小脑不发达,呈狭带状。 • e. 延脑呈三角形、内有菱形窦,亦称第四脑室。
The brain of a frog, (a) dorsal view, (b) ventral view
• (2)周围神经系统:
• 包括自脑分出的10对脑神经及由脊髓分出的脊神经,以 及位于脊柱两旁的交感神经干。 • A. 脊神经:去净胸腹腔中的内脏,可看到每二个椎骨之 间都通出一对脊神经,共有几对?
• 脂肪体:一对,黄色,呈佛手状,位于卵巢前端,为 储藏营养供生殖细胞发育之用。在卵巢发达的个体因 营养消耗大而常消失。
• 毕达氏器:年轻雌蟾蜍附着于卵巢与脂肪体之间的橙色球 形(有时稍扁平)器官,为退化的睾丸,司内分泌作用,成 年后退化。
雄性生殖器官:
• 精巢:位于肾的腹面,为一对细长的圆柱形器官。颜色在 个体间有差异,一般为淡黄色或灰褐色。
• 用解剖针以垂直于身体背面的方向从枕骨大孔处抵住皮肤, 然后针体转成与脊柱同方向并与背部成一个较小的角度向 前插入脑盒。由于脑盒纵向长度仅10mm 左右,故解剖针 不能刺入太深,以免穿透口腔背壁,戳破血管。解剖针尖 部在脑盒中左右划动或绕动(此时手会感到针尖在脑盒中 拨动骨头而引起的震动),将延脑捣毁。 • 然后将解剖针退出,但不要抽离皮肤,仍保持在枕骨大孔 位置。再向后插入脊髓腔中捣毁脊髓。
• 输尿管:沿肾的外缘向后伸延的一对管道,左右两管 在泄殖腔前合为一总管后通入泄殖腔背壁。在雄性个 体兼有输精功能,故称为输精尿管。
• 膀胱:位于胸腹腔后端,泄殖腔腹面的薄壁囊状物。分 左右两叶,通入泄殖腔,不与输尿管相通。
• 泄殖腔:为直肠后端的一粗短管腔,以泄殖腔孔向外 开口。为排遗、排泄和生殖细胞的共同通道。
A vertical section through amphibian skin
(三) 骨骼系统
• 可分中轴骨骼及附 肢骨骼二部分,前 者包括头骨,脊柱、 及胸骨;后者包括 前、后肢带及前、 后肢骨。
• 1.头骨: • (1)脑颅:颅骨的骨化不完全,从标本上认出头部 的一些主要骨骼,如额顶骨、蝶筛骨、鼻骨、外枕 内、前耳骨,付蝶骨等。 • (2)咽颅:
(2)生殖器官
• 雌性生殖器官:
• 卵巢:一对,位于胸腹腔背方,肾的腹面。长形而多褶, 未成熟时淡黄色,成熟个体在生殖期发达,卵巢内充满黑 色卵粒,非生殖期则卵粒呈淡黄色而具有黑色颗粒。
• 输卵管:是一对长而迂曲的管子,呈乳白色,位于输尿管的 外侧,盘曲于卵巢与背壁之间(在非生殖期则为细长的直管)。 输卵管的前端膨大呈漏斗状(喇叭口),开口于胸腹腔前端, 输卵管后端薄膜状膨大部分为子宫(薄膜囊状子宫不易观察, 须将输卵管后端提起,对着光线观察,有双层膜处为子宫, 单层膜处为系膜。子宫后端左右合一,在输尿管开口之前方 开口于泄殖腔背壁(观察方法同输尿管)。
实验十 蟾蜍的解剖

一、实验目的
• 1.熟识蟾蜍的外形与内部构造,了解两栖动物 的一般特征。
二、实验用具
• 蜡盘、剪刀、镊子、解剖针。
三、实验材料
• 活体蟾蜍、蛙皮肤切片、蛙骨骼标本。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
• 捣毁脑及脊髓:
• 将头部抬起,在离吻端 1.5cm 处的背部皮肤会 形成V 形皱褶,V 形皱 褶中心的皮肤下方为枕 骨大孔。
• 2、眼: • 具上、下眼睑和瞬膜。 • 3、鼓膜 • 4、耳后腺
• 5.躯干部:
• 蟾蜍背部具有大小不一的疣粒,躯干部末端为泄殖腔孔。
• 6.四肢:
• 前肢由上臂、前臂、手三部分组成,接近躯干部处称上臂。 与上臂相连的为臂,手具4指, 近体侧为第一指,远体侧 为第四指,雄性在第一指上常有隆起,为其副性征,交配 时借以抱住雌蛙,称为婚垫。 • 后肢可分股部、胫部、足三部分,5趾,趾间具蹼。
(二) 皮肤
• 取蛙皮肤切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先分清表皮和真皮, 然后以中倍镜观其构造。 由上皮细胞组成,分成角质层和生长层;角质层在表 皮之最外层,是由死的角质化的扁平上皮细胞组成,能不 断脱落,生长层是活的上皮细胞组成。
• 1.表皮:

• 2.真皮:
• 位于表皮之下,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紧靠表皮的真 皮内有一层色素细胞;在真皮的结缔组织间,还可看到皮 脂腺,血管,神经、平滑肌等。
• (7)脾:

位于大肠前端肠系膜内的暗红色球状物。为造血器官之 一,和消化系统无关。
2、呼吸系统
• 蟾蜍的成体以肺为主要呼吸器官,皮肤亦参与呼吸作用。 • 口腔和鼻腔:蟾蜍呼吸时,空气先由外鼻孔引入鼻腔, 再经内鼻孔到达口腔。 • 喉气管室:由喉头向内通入一粗短的管子,称为喉气管 室,向口腔开口于喉门,后端通入肺囊。
• (5)胰腺:
• 位于胃小弯与十二指肠之间,色淡红,为不规则的分支状 腺体,输胆总管从胰腺穿过,接受胰管通入,胰液经胰管 通入输胆总管,最后进入十二指肠。观察时把肝、胃和十 二指肠向前方翻折,即可显露出胰腺的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