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物流发展区位分析

合集下载

安阳物流业区位研究

安阳物流业区位研究

区的 区域性 中心城 市 , 为安 阳现代 物 流业 的发 展 也
奠定 了坚实 的基础 。
某 种意义上 可 以作 为衡 量 一个 地 区产 业 化水 平 、 城
市 化 水 平 以及 综 合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标 志 。 目前 , 国 我
( ) 二 丰富 的物流资 源 安 阳作 为河 南 省的 重要 工业 基地 之一 , 今 已 如
咽喉 、 省通衢 ” 称。从 全 国经 济地 理 区位 看 , 四 之 安
( ) 流 产 业 开 始 进 入 网络 信 息 时代 三 物
进入 2 1世纪 , 随着 电子信 息 技术 的不 断发 展 , 传统 的物流模 式正不 断 向系统化 、 息化 、 信 专业化 和

体化 的方 向发 展 , 自安 阳市 现代 物 流信 息发 展 有
文章 编 号 :6 4—5 3 ( 0 0 0 17 1 2 2 1 ) 3—0 0 O 1 8一 3
安 阳 物 流 业 区 位 研 究
汝 岩
( 安阳师范学 院建筑 工程学 院

河南 安 阳
4 50 ) 500
要 : 文 首 先 从 地 域优 势 、 流 资 源 、 流 产业 信 息 化 等 方 面 对 安 阳 物 流 发 展 的 区 位 优 势 进 行 了探 讨 , 后 从 本 物 物 然
属 矿 产 、 金 辅 助 原 料 非 金 属 矿 产 、 筑 材 料 用 非 金 冶 建
其 独特 的区位优势 享 有发 展 物 流 的优 越 条 件 , 由 但 于该 行业在 我市 尚处 于发 展 的初 期 阶段 , 因此 深 入
研 究 安 阳 物 流 产 业 的 发 展 , 于 发 挥 安 阳 四省 交 界 对

安阳县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安阳县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安阳县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为充分发挥我县产业和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服务业水平和档次,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我县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意义现代物流业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和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

发展现代物流,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现代物流业在全国得到较快发展,国际著名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物流市场的步伐加快,全国主要经济区域、各大中心城市物流领域呈现出竞相发展态势,对我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既带来了良好机遇又提出了严峻挑战。

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是我县开创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县和全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建设新局面极为重要的子战略,要以需求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服务并服从于我县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科学制定和扎实贯彻我县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对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推动我县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县物流业发展现状(一)区位交通概况安阳县地处中原,处于晋、冀、鲁、豫四省六县交界处,素有“豫北冲要、四省通衢”之称。

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和在建的石武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纵贯南北,南林高速公路西连长治、东接济南,在建的晋豫鲁铁路通道横穿全境,并在水冶镇设有万吨级货物编组站。

南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2个小时的车程,北距邯郸马头机场仅30公里,具有成为中部地区新的交通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极大优势。

县内干线公路138公里;农村公路九纵五横二环,总里程1853.6公里。

县域西部山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东部平原肥沃的土地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形成了良好的综合环境。

(二)经济发展概况安阳县是河南省重要的工业大县、农业大县,经济基础较好,综合实力较强。

安阳物流业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

安阳物流业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

安阳物流业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论文报告:安阳物流业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一、安阳物流业的现状分析二、安阳物流业的瓶颈问题三、安阳物流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四、安阳物流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五、安阳物流业发展的未来展望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服务行业,也在快速发展。

然而,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安阳,物流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瓶颈。

本文将着重分析安阳物流业的现状、瓶颈问题、发展机遇和挑战、战略对策以及未来展望。

一、安阳物流业的现状分析目前,安阳的物流业基础较为薄弱,物流设施不完善,交通、信息和金融等方面的配套服务还有待提高。

同时,安阳的物流业主要以传统的货运为主,缺少创新性和效率性。

二、安阳物流业的瓶颈问题安阳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安阳的公路、铁路、水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物流服务的效率。

2. 物流企业数量少:安阳的物流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市场竞争度不够,市场创新意识也不高。

3. 物流模式落后:目前安阳的物流仍以传统货运为主,对于电子商务、供应链等新的物流模式应用较少,始终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4. 人才短缺:安阳的物流人才数量不足,且大多数人才缺乏前沿的物流理论与技术知识。

三、安阳物流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机遇:1. 安阳地理位置优越,是河南省西部交通枢纽城市,有利于物流业的发展。

2. 安阳正在积极推进发展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对物流业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3. 安阳市政府明确提出“打造全省粮油物流交易平台城市”,提升物流交易贸易配套服务水平,注重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有助于发展物流业。

挑战:1. 安阳的物流市场竞争度不高,市场激烈程度不够。

2. 物流公司缺乏专业人才,物流业自身发展受限。

3. 安阳交通不便,物流配送效率低下,影响着物流产业的发展。

四、安阳物流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1.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运输效率;2. 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促进市场竞争;3. 引进高端人才,加强物流知识产权保障;4. 推进物流模式创新,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关于安阳建设现代物流基地的探讨与建议

关于安阳建设现代物流基地的探讨与建议

关于安阳建设现代物流基地的探讨与建议摘要:全国东西主干线铁路、国家级万吨级重载铁路——晋豫鲁铁路通道正在加快建设,该铁路在安阳市境内与京广铁路交汇,与现有的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南(乐)长(冶)高速、107国道等,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铁路、公路交通枢纽,为安阳发展现代物流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安阳应以此为契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为豫北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基地;铁路通道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139-02目前,全国东西主干线铁路、国家级万吨级重载铁路——晋豫鲁铁路通道正在建设之中,该铁路在安阳市境内与京广线交汇,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铁路交通枢纽。

因此,笔者认为,如此优越的交通中心,为安阳建设成为豫北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不失为一个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

一、安阳建设现代物流基地的条件已经具备(一)地理位置优越安阳是河南的北大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是中原连接北部的支点。

省内与油城濮阳、煤城鹤壁相邻,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具有建设现代物流基地的地理优势。

(二)交通优势明显从道路交通情况看,安阳虽然地处河南北部,但交通条件便利。

公路交通方面:南北有京港澳高速和107国道纵贯全境,东西有南(乐)长(冶)高速连接大广高速。

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万余公里,其中,干线公路里程达到1000余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近9000公里,已经形成了东接山东、西通山西、南达郑州、北联河北的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公路运输能力强大。

铁路交通方面:京广高速铁路已经通车,京广铁路与正在建设的晋豫鲁铁路在安阳交汇,将要建设一定规模的铁路货运编组场站,物流能力大大提升。

从空运情况看,安阳豫北支线机场建设项目已经启动,机场投入使用以后,将会形成一定的立体运输能力。

三是产业资源丰富。

安阳市正在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钢铁、能源、光伏、煤炭等大型支柱立业对物流有较大的需求,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商业、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也为物流提供了充足的货运资源保障。

安阳市经济发展的区位分析

安阳市经济发展的区位分析

安阳市经济发展的区位分析安阳市位于河南省中北部,是河南省副省级市,东临新乡市、长垣市,南接汤阴县、内黄县,西邻林州市,北临安阳县。

其区位优势在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产业结构多样化等方面,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首先,交通便利是促进安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安阳市处于京广铁路、北京广州高速铁路、保定至洛阳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枢纽的交汇处,距离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仅100公里,交通网络完善。

这为安阳市的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使各类资源和产品能够快速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安阳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条件。

安阳市地处丰富的农田区,拥有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水资源,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同时,安阳市地下矿藏丰富,储量大,尤其是铝土矿资源丰富,是全国最大的铝土矿产地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铝土矿资源基地。

这为安阳市发展工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

此外,安阳市的产业结构多样化也是其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安阳市拥有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产业门类。

农业方面,安阳市以粮食产量大、优质农产品出口为主,其中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产量居全省前列。

工业方面,安阳市拥有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等多个重点产业,特别是钢铁产业,安阳市是中国钢铁生产重镇之一,拥有国内知名的钢铁企业安阳钢铁集团。

服务业方面,安阳市的商贸、金融、文化、旅游等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些产业的多样性使得安阳市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韧性和稳定性。

然而,安阳市在经济发展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产业结构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单一性和过度依赖资源的问题。

尽管安阳市的钢铁产业发达,但过度依赖重工业会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需要加大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力度。

其次,安阳市在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引进方面还存在不足。

虽然市政府致力于优化创新环境,但仍需加大投入,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和高端人才到安阳市发展。

综上所述,安阳市的区位分析显示出其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产业结构多样化等优势,为其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安阳物流业区

安阳物流业区

厚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安阳成为豫北地 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也为安阳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二) 丰富的物流资源 安阳作为河南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如今已 初步形 成 了 冶 金、 电 子、 化 工、 电 力、 机 械、 纺 织、 医 药、烟草等工业体系。 同时,安阳也拥有丰富的矿产 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已探明的有能源矿产、黑色金 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建筑材料用非金 属矿产等 9 大类 50 种( 含亚种) [2] 。 安阳滑县作为 国家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被誉为“ 豫北粮仓”, 内黄县大枣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西 部林州市是全国七大山楂生产基地之一,这些都为 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资源。 ( 三) 物流产业开始进入网络信息时代 进入 21 世纪,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物流模式正不断向系统化、信息化、专业化和 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自安阳市现代物流信息发展有 限公司暨“八卦来网”于 2006 年 8 月 8 日成立以来, 安阳物流业产业链被“ 八挂来网” 带进了网络信息 时代,这也是国内第一家免费为客户提供货源和运 力信息的专业物流信息网站。 2007 年 11 月,在地 方政府的支持下,“八挂来网” 与中国移动安阳分公 司、北京掌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三方的战略 合作以“八挂来网” 庞大的物流信息基础数据库为 基础,利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新技术,建成集物流信 息客户端系统、物流手机 WAP 系统、 物流短信系 统、位置服务系统、物流门户网站、物流通信专网的
S0 战略 倡 充分利用国家及省市促进现代化物 流发展的有利政策,营造有利于区域物 流发展的宏观环境 倡 整合和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构建以综 合物流园 区 为 主 要 依 托 的 现 代 物 流 基 础设施平台 倡 构建和完善畅通的物流通道,全面发 展综合物流体系 倡 积极推动运输物流企业的重组发展, 努力培育有综合实力的大型物流企业

安阳市经济发展的区位分析

安阳市经济发展的区位分析

安阳市经济发展的区位分析安阳市是河南省的地级市,位于河南中部,是河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之一、安阳市的区位分析对于了解该市的经济发展潜力和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区位优势和区位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安阳市位于豫北平原和中原经济区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东邻郑州市和新乡市,西接濮阳市,南接鹤壁市,北依黄河,地处华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其次,安阳市在交通运输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安阳市内有济广高铁、京广高铁、洛阳安阳机场等重要交通设施,交通便利。

同时,市域内还有107国道、310国道、220国道、G310高速公路等主干道,与周边城市和其他省份相连,形成了良好的交通网络。

此外,安阳市还坐拥黄河航运资源,可以借助水路运输更好地连接河南省内外地区。

再次,安阳市的区位条件优越。

安阳市处于河南省的中部地区,平原地貌主导,土地资源丰富,并且市域内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铝土矿等矿产资源。

同时,安阳市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种植,农业生产发展潜力巨大。

此外,安阳市还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劳动力充沛,技术素质较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安阳市的区位分析还需要考虑其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

安阳市以制造业为主,拥有钢铁、冶金、矿业、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优势产业群。

随着“华中制造业转移”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安阳市将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安阳市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推动经济发展。

此外,安阳市还可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发展力度,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最后,安阳市的区位分析还需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安阳市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

因此,安阳市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安阳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的简要说明

关于安阳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的简要说明

关于安阳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的简要说明来源:殷都区城乡一体化办公室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兴未艾,以物流园区为主要代表的现代物流网络节点设施规划建设的快速发展尤为突出。

国家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正式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

一个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高潮正在到来,一个竞争有序的新的物流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一个城市能否在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和市场格局中占有主动的战略地位,对其现代物流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长效影响。

安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现代物流发展,提出要把安阳建成与郑州中心物流枢纽相呼应,带动豫北地区、辐射河北、山西,连接山东、京津地区的区域物流中心城市。

现代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应作为安阳市现代物流发展的突破口和重点工程。

根据安阳产业结构特点及其空间布局状况,应优先在大型工业企业集中的安阳西部地区建设发展安阳的主导物流园区——安阳综合物流园区。

安阳综合物流园区作为安阳现代物流产业聚集发展的主要基地,是安阳市构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最重要的物流节点设施,该园区的建设发展对于加快安阳现代物流业的起步发展,促进安阳工业商业企业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安阳企业和安阳经济整体市场竞争力;改善安阳投资环境、增强吸引外部资金投入安阳经济建设开发的能力;整合小型分散、无序低效的货运场站和物流交易市场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利用稀缺的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功能的优化调整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及对物流市场运行的监控管理;重点培育能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具有较知名品牌和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或企业集团;增加政府的财政税收、带动配套的相关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劳动就业、促进安阳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殷都区是安阳市的主要工业区,冶金、建材、纺织、医药等产业集中度高,拥有安钢、安电、豫北棉纺、中联、新普、辉煌、同力水泥等诸多大中型生产企业,也临近安彩、安化、安钢、林州汽车配件企业群等大型工业企业,可为安阳综合物流园区提供强劲的物流市场需求保障;殷都区接近晋东南、冀南、鲁西等周边地区、处于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西部地区资源输出的要冲,对外物资交流位置优越、联系方便;殷都区已基本形成较完备的公路铁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京广铁路、107国道纵贯南北,安李铁路、安林公路横穿东西,与京珠高速、安林高速及城市路网联系便捷,可为安阳综合物流园区提供优良的对外交通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阳物流发展区位分析
作者:王建强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5期
[摘要]文章对安阳在周边城市群中物流发展的地位做了简要的分析,指出了安阳在周边城市群中的地理地位,分析了安阳与周边城市在物流方面的差距、优势,结合河南省、安阳市的相关政策,对安阳物流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物流区位发展
作者简介:王建强,男,郑州工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方向,江苏大学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在读),安阳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主讲电子商务专业
一、安阳在周边城市群中的地位
安阳市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以及安林高速、安南高速等“三纵三横”的公路、铁路交叉全境,交通方便,在安阳市的东面以环渤海经济带为依托的城市群实力雄厚,并正向内地延伸;西面有山西省利用其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的晋东南经济区;南面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已经形成;北面以北京为核心辐射周边300多公里的城市群发展势头强劲,而安阳市处在这几个城市群和经济区的边缘地带,正是这样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安阳市在历史上就是较为著名的商贸集散地和各种物资中转之枢纽。

特别是安阳市委提出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后,全市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程控电话、移动通信、数字传输等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丰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社会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都为物流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安阳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与不足
安阳市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是豫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其中冶金、电子、医药、食品、纺织等行业实力雄厚。

安钢、安彩、安烟、大唐发电厂等全国著名的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及安化、鑫盛机床等省级骨干企业为安阳市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安阳市企业物流中1/3左右是靠企业自营式物流运力来解决的,2/3的运量分别由铁路、公路运输和其它形式的机构来完成。

这样的模式,不仅中间环节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物品损耗量大、成本高,加重了企业的负担,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尤其是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

安阳物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力。

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包括传统的运输和储运等流通企业和新型的专业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都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

(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尚待从根本上进行提高。

(三)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虽然由市政府、市道路运输协会主办的“八挂来网”物流信息中心网站已经开通,但是完善网络开发与建设,制定相关规定和网站宣传培训计划,为网站后期维护和长效运行做好配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与此同时,其它的物流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还基本未得到启用。

(四)全市物流建设起步晚,熟悉现代物流知识的专业人才不多,特别是善经营又懂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匮乏,现有从业人员素质远远跟不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五)没有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基础设施,根本无法实现将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充分结合。

(六)物流业务已初见雏形,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严重,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综合物流业这样的统一战线。

三、安阳物流与周边城市比较所具有的优势
安阳市具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是豫北地区较大的工业、贸易、旅游中心,有着“豫北咽喉”之称。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安阳已成为全省和豫北区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以下独特优势和条件:
(一)国家物流发展产业政策为物流业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发展现代物流已经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制定了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政策。

河南省出台了《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把安阳市列为“六大物流枢纽”城市之一。

安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结合安阳市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在《安阳市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提出把安阳市建成交通物流中心,并列为“一个基地,四个中心”的四个中心之首。

(二)良好的区位优势,为物流业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安阳市位于河南的最北部,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毗邻环渤海经济圈,是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中原经济区成员之一,坐落在我国中部经济带的中段地带。

随着世界制造业重心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和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和梯次推进,安阳市连贯南北、承东启西的区域性战略价值日益突出,作为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框架已初步形成,建设现代物流业的区位条件得天独厚。

(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物流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物流资源。

近几年来,由于安阳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汤阴县的食品加工、小杂粮绿色基地;滑县的优质强筋小麦基地;内黄县的林果业、蔬菜业、油料作物;安阳县的矿产资源;林州的汽车配件加工基地都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同时,齐全的工业门类布局合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其中,冶金、电子、医药、食品、纺织等工业实力雄厚,名列全省前茅。

(四)随着INTERNET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安阳市信息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

基础网络能更好地为物流苑信息平台提供交通状况信息、交通组织与管理信息、城市商务及经济地理信息等基础信息服务。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能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递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信息,为物流业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条件。

四、安阳物流发展前景
鉴于安阳市物流业的现状和问题,必须积极应对,转变思路,采取新举措来加快现代物流的建设步伐。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搞好物流结点发展规划,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通过新建、改建、重组形成布局合理的物流结点网络体系。

“十一五”期间,围绕建设安阳市物流枢纽,在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建设四个物流园区。

大力开展仓储、配送、商贸、信息和综合服务,为大型商业、连锁超市和消费品生产企业提供综合物流配送服务。

依托现有信息网络资源优势,整合政府、企业的各类信息资源,采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标准,逐步建设和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形成开放式的物流网络信息平台。

重点整合园区周边企业的仓储、铁路和公路运输等物流资源,组建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尽快过渡到完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企业集群。

按照省物流发展规划定位,把安阳建成与郑州中心城市相呼应,带动豫北地区,辐射河北、山西,连接山东、京津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

按照规划,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安阳将投入100多亿元建成10个物流园区,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安阳,将蕴含了更多现代气息的物流业引进安阳,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引导和支持工商企业系统内物流向社会化物流转变,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

构建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实现“一强五前”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玉民,李旭宏,毛海军,吴继冈,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综合评价及发展战略[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5)
[2]刘志学,张宝洲,邹安全,付国庆,城市物流战略规划环境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2005,(3)
[3]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3-10
[4]安阳地区文化,九游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