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赴临沂考察现代物流业的调研报告

赴临沂考察现代物流业的调研报告

赴临沂考察现代物流业的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本次调研任务是针对临沂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经过多方面的实地考察和采访,我们整理了以下报告:一、临沂市现代物流业现状1、快递业经过对多家公司的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临沂市快递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中申通、顺丰、韵达、中通等快递公司也都进入了临沂市场。

快递代收、网购物流配送业务、企业物流配送等都在市场中占据着一席之地。

2、物流仓储业临沂市物流仓储业现状相对较好,成本较低,占地面积较大,同时也在服务质量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在仓储技术方面,现代化的智能仓储系统得到普及,无人化、智能化逐渐成为了发展趋势。

3、大宗物流随着企业的发展,物流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

目前临沂市大宗物流市场需求较为稳定,它指的是大规模的货物运输,包括土石方工程、钢铁、煤炭、大型机械等行业。

二、临沂市现代物流业存在的问题1、客户服务质量低随着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客户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发严格,但有些企业在此方面的投入较低,客户服务质量下降,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2、物流管理不规范一些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着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

比如,有些物流企业没有明确责任分工,也都在自行处理配送路线等问题。

如果没有及时加以改进,这些问题将会制约企业的发展。

3、高昂成本物流企业的高昂成本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临沂市场环境中,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较高,包括劳动力成本、运营成本等都是加大了物流企业的经营难度。

三、临沂市现代物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1、加强物流能力提升对于企业而言,其物流能力的提升是其全面发展的根本。

未来,临沂市的物流企业将会加强物流能力的提升,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物流服务,拥有更高的规模和效益。

2、智能化升级未来,临沂市的物流公司将不断完善物流技术,智能化系统也将会逐步得到提升,拥有更加便捷、高效、决策科学的服务,提升物流企业的效益。

3、建立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将会成为未来临沂市物流服务的重要一环。

县物流产业情况调查报告

县物流产业情况调查报告

县物流产业情况调查报告一、引言本篇报告针对某县的物流产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该县物流行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潜力。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搜集和分析,结合实地考察和访谈,得出了以下结论。

二、物流产业概况1.1 产业规模据统计,该县物流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较完善的物流体系。

目前,该县物流企业数量约为100家,其中中小型企业占比较高。

物流从业人员总数约为2000人,年营业额约为10亿元。

1.2 产业组织与运作机制该县物流企业较为分散,主要以个体户和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大型综合性物流企业。

物流产业的运作机制较为落后,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信息化程度较低。

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同发展相对较少,互利共赢的模式尚未形成。

1.3 产业布局与地域优势该县物流产业布局相对分散,主要集中在县城及周边的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

由于该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靠近主要交通干线,具备一定的地域优势和潜力。

三、问题分析2.1 发展环境问题该县物流产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宏观经济环境相对薄弱,市场需求相对不足;其次,政府对物流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相关政策缺乏;再次,物流人员素质不高,专业化程度低,限制了物流企业的发展。

2.2 基础设施问题该县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存在较大不足。

交通运输设施相对滞后,道路网络不完善,交通拥堵严重,给物流企业的配送效率带来困扰。

同时,物流园区和仓储设施相对简陋,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2.3 信息化程度问题物流行业的信息化程度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该县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管理和操作过程仍然依赖于人工操作。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提供准确的物流信息和实时监测。

四、发展机遇与对策建议3.1 发展机遇尽管该县物流产业存在一些问题,但也面临着一些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物流需求将会逐渐增加;其次,政府逐渐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政策和资源倾斜;再次,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物流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发展机遇。

2024年天津物流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天津物流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天津物流市场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天津作为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拥有发达的物流业。

为了深入了解天津物流市场的发展情况,本报告进行了市场调研研究,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天津物流市场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以下方法: - 实地考察:参观了天津的物流企业和交通枢纽,对物流市场的实际运作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 应用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向相关企业和机构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和反馈。

4. 调研结果4.1 物流市场现状根据调研结果,天津物流市场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 运输成本高:由于天津交通拥堵和物流设施滞后,物流运输成本偏高。

- 信息不通畅:物流企业之间信息交流不畅,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

- 市场竞争激烈:天津物流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难以在价格上取得竞争优势。

4.2 物流市场发展趋势根据调研结果,天津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势如下: - 跨境电商物流增长:随着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天津将成为重要的跨境电商物流中心。

- 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 绿色物流发展:为了应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天津物流市场将更加注重绿色物流的发展。

5. 建议和对策5.1 政府支持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支持天津物流市场的发展: - 提供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物流企业发展,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

-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物流设施的投资,提高天津物流市场的运作效率。

5.2 企业合作物流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升竞争力: -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共同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效率。

- 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加大对物联网技术的投入,应用物联网技术提升物流效率。

6.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天津物流市场的发展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我们认为,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天津物流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山东省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山东省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山东省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近期,我们采取实地调研与书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17个市进行了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

实地考察调研了青岛、烟台、临沂、日照等8个市,听取了50余家物流企业与创造企业物流业发展情况的介绍。

对当前物流业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政策环境、企业主辅分离、创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以及影响物流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摸底。

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省物流业发展总体情况及其特点近年来,特殊是《山东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的出台,我省物流业发展环境与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物流需求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随着我省国民经济整体回升向好势头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2022年底全省社会物流总额105831亿元,同比增长22.7%;物流业增加值2871.4亿元,同比增长19.5%,占GDP比重7.28 %,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19.9%;社会物流总成本7081亿元,同比增长12.8%,占GDP 的比率下降为17.9%;物流产业完成投资2190亿元,同比增加25.7%。

全省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发送量27.45亿吨,同比增长12.34%。

从行业发展状态看,有以下特点:(一)物流市场需求增加,物流企业快速增长。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升级,物流运行模式不断浮现新变化。

创造企业加快资源整合、流程再造,不断释放物流资源。

目前,全省80%以上的规模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分离外包物流服务功能,建立了一大批以企业集团内部服务为主,逐步面向社会服务的物流企业。

物流需求不断增加,初步形成为了分离分设物流中心、合资合作物流公司与全面外包主辅剥离物流公司配套等不同形式的两业联动发展模式;商贸物流加快发展,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与传统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进城、农资与日用工业品下乡带来较大的物流需求,推动了物流企业的快速增长。

2022年全省物流总额同比增加了22.7%。

山东省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山东省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山东省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物流行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保障人民生活需求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山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和重要的物流枢纽,其物流业的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山东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趋势,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山东省物流业发展现状(一)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山东省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日益发达。

高速公路网络密集,铁路干线贯穿全省,沿海港口众多,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等港口在全国物流运输中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为物流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二)物流企业发展壮大近年来,山东省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如_____物流、_____快运等。

这些企业在物流服务、信息化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推动了山东省物流业的整体发展。

同时,一些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也在积极转型升级,向现代物流企业迈进。

(三)物流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山东省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许多物流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了货物跟踪、订单管理、车辆调度等功能的信息化。

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促进了物流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

(四)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山东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政策等,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物流业的规划引导和行业监管,推动了物流业的规范发展。

三、山东省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物流成本偏高虽然山东省的物流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物流成本仍然较高。

一方面,运输环节存在着不合理的收费和罚款,增加了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不够紧密,导致物流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

(二)物流信息化建设仍需加强虽然部分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整个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物流市场调查报告8篇

物流市场调查报告8篇

物流市场调查报告8篇物流市场调查报告1为了解我国目前大中型企业的物流运作现状,掌握供需情况,中国仓储协会于年—月,组织了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供求状况调查。

回收份有效问卷。

结果分析如下。

一、回收问卷的构成比例:其中生产企业家、商业企业家、物流企业家。

生产企业中三资企业家,外商独资企业家。

从事电信、电子与家电的企业家。

物流企业中亦有三资企业家。

二、物流执行主体: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供货方,占,成品销售物流中,%的执行主体是公司,是第三方,是采纳两种形式;与年第一次调查数据相比,全由第三方代理的比例上升个百分点。

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为公司本身。

三、外包企业物流:调查讲明在有第三方代理的情况下,生产企业使用第三方的数量通常有—家;商业企业使用第三方一般有家以上,这说明目前我国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物流“外包”主要以“分包”为主,总体来看代理的比例很小,约%左右,可见企业物流被严峻分割。

而且生产企业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干线发运,其次是市内配送和仓储、再次是包装;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在市内配送、仓储和干线发运方面比例均等,这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物流“外包”的侧重点不同。

四、付款方式:在结算物流费用的过程中,最常用付款方式是首先各项物流费用分开核算,对生产企业而言其次依总量协议;对商业企业而言其次则按销售比例提成。

五、付款期限:调查讲明的生产企业和的商业企业,在付款给物流服务商时,期限在个月之内,说明付款信用良好。

六、库存期:的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平均库存期集中在周至个月;的生产企业的成品库存期集中在天至个月;%的商业企业的库存期集中在天至个月;七、单据准确率: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单据准确率在以上的比例分别为:、和。

总体来看,商业企业的单据准确率最高。

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配送及时率在以上的比例分别为:、和。

总体来看,商业企业的配送最为及时。

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货损率在%以上的比例分别为:%、和,总体来看、物流企业的货损率最低,其次是商业企业、再次是生产企业,显示出专业物流公司的作业优势。

对岳阳市现代物流业现状及发展的调查报告

对岳阳市现代物流业现状及发展的调查报告

对岳阳市现代物流业现状及发展的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对岳阳市现代物流业现状及发展的调查报告系部工商管理系专业物流管理班级1021 学号学生姓名方翠指导教师赵中平职称讲师9 月 10 日对岳阳市现代物流业现状及发展的调查报告调查目标:了解岳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发展的大致方向,以此来促进岳阳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调查时间:(起止时间) 8月1号至 8月10号调查对象:岳阳市相关物流公司。

调查方式: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访谈法。

正文: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流的概念被引入国内并得到了广泛传播。

现代物流是指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中国许多专家学者则认为:“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岳阳市现代物流的基本情况1、当前岳阳市城区注册的现代物流企业有290家,其中具有一定经营规模,有自己的仓储、运输车辆的企业13家,其余277家均为小规模经营的个体户,她们虽以现代物流业注册,实际经营范围仅是货运信息配载。

这些个体户既无仓储,也无运输工具,经营场地仅有一间门面而已,业内人士称之为“三一公司”,即:一间门面、一部电话、一套办公桌椅。

2、岳阳市城区现有各类营运货车(汽车)3121台,总计10094吨位;其中载重量20吨以上的大吨位货车150台1600吨位;危货、冷藏运输车辆171台;大吨位货物运输车辆不足,导致长期或临时驻岳经营的外地外省籍车辆每年在300台左右。

3、岳阳市现有内河航运货船302艘,总计139723吨位;其中油船14艘,3986吨位,集装箱货船4艘,312个标准集装箱位。

暂无远洋航运货船。

4、岳阳市城区现代物流业从业人员已达10000人左右。

物流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物流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物流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商贸物流业是多产业融合的复合型服务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已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与流通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业态水平明显提高,电子商务方兴未艾,商贸物流业已由国民经济的从属产业转变为先导产业。

一、发展现状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地区商务局组建以来,地区商贸物流发展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消费总量稳步快速增长。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商品流通已全面步入市场化轨道,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购物中心不断涌现,连锁经营向多业态、规范化发展,商贸流通业不断发展壮大。

2022年,全地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62亿元,同比增长18.59%。

2022年,全地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04亿元,同比增长14.5%。

2022年全地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可达112.3亿元,同比增长14.5%。

(二)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地区市场流通体系日趋完善,商贸流通业不断发展壮大。

华能商贸城、金土地农哈哈农资汽配交易市场、南疆农产品综合市场、农机物流园、翰沃建材城、大欣汽车城等专业市场以及金桥连锁超市、好家乡超市、库车亿家超市等一批龙头市场在已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地区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6个,农贸市场43个,营业规模较大购物中心和超市15家,餐饮业4550家,社会服务行业8381家。

(三)物流业异军突起。

地区商务局自2022年组建以来,不断加大专业市场及物流业建设力度,促进新兴市场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浙江物产物流园、益康仓储物流园、库车宝达物流等一批影响力的物流正在逐步壮大,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在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统计,全地区2022年登记注册的物流110户,从业人员338人,营业额16851.019万元;2022年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172户,从业人员515人,营业额22396.469万元;截止到2022年底,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249户,从业人员778人,营业额36212.869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全市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市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通辽市商务局
( 4月)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物流业的冲击,我们按照市委要求,对我市重点地区和重点物流企业进行了调查。

经过实地考察和座谈等形式,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经认真汇总分析,形成报告如下。

一、全市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化分工的加快,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市服务业中新兴复合型支柱产业,而且已经实现了由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

全市货运总量达到1.25亿吨,比(“十五”期末)增长了97.3%;实现物流增加值70亿元,增长141%。

物流业在推动民营和个体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全市现有131家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全市物流业从业人员在5万人以上,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16%。

(一)物流规模不断扩大。

一是煤炭物流量发展迅速。

全市原煤产量5296万吨,比上年增长27.5%。

霍煤集团年产原煤4000万吨,铁路发运量占总量的90%,由霍林郭勒市与沈阳铁路局合建的煤炭物流园区,开通了“万吨大列”运煤的先河,完成煤炭发运600万吨。

开发区煤炭物流园区依托国铁与地铁交汇和主城郊区的区位与交通优势,实施西煤东运、北煤南发的战略,实现煤炭吞吐量600万吨,基本形成了蒙东地区能源基地连接东北乃至华北地区的煤炭通道和蒙东地区煤炭集散中心。

二是工业物流量快速上升。

全市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4%,工业品物流量达到700万吨,比上年增长28.3%。

近几年,先后开通了通辽至大连、通辽至锦州国际集装箱班列,建设并启动运营了设计能力8万标箱的通辽集装箱中转站,设计能力20万标箱的通辽内陆港也已于近日开工建设,集装箱运输能力大幅上升。

全市集装箱发运量突破了万箱大关,达到18000标箱,是上年的两倍多。

三是粮食物流量大幅增长。

商品粮总量约80亿斤,全市30多家较大型粮食企业承担着粮食仓储、保管、发运等物流服务的任务。

通辽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已成功与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联网并实现网上交易,预计今年网上竞价交易量在200万吨以上。

今年还将建设总投资5358万元的通辽市成品粮油物流园区。

梅花、顺通、万顺达、利牛四家企业以玉米为主要生产原料,可消化全市大半商品玉米。

全市粮食
物流基本形成了以粮食经销企业与加工企业相结合的运营格局。

四是建材物流规模不断扩大。

以木材、水泥、玻璃及新型建筑装饰材料为主的建材物流迅速发展,开发区建材市场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木材市场之一,年木材交易量60万立方米,交易额20亿元以上;奈曼蒙东水泥和库伦东蒙水泥年物流量近1000万吨;福耀集团通辽有限公司年生产玻璃30万吨,远销国内各省并出口到俄罗斯等国;通辽五金建筑材料装饰城、奈曼旗建材市场等一批新建、续建的建材市场对全市建材市场的稳定增长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五是商贸物流量稳步提高。

以生活资料为主的商贸物流量增幅很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亿元,比增长82.4%。

全市现有大型商场(营业额超亿元)7家,专卖店48家,连锁加盟店1170家。

团结路批发市场年实现交易额27亿元,物流量达30万吨,有21家物流配送企业为市场提供分检、加工、仓储、装卸和运输服务。

通辽批发城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有4个物流货栈承担着采购物流服务,4个物流配送企业承担着市区和各旗县的商品配送任务。

在农村商贸物流方面,近年来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了1000多个连锁农家店,覆盖全市105个苏木镇和国营农牧林场、780个行政村,乡镇苏木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覆盖率达到37%。

科区日升日美公司、开鲁鸿运商城、库伦力元公司等6家龙头企业承担着商品配送任务。

初步形成了以大商城、大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为龙头,覆盖城市和农村
的商贸物流运营格局。

(二)物流运作模式实现转型升级。

全市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已向现代物流运作模式转变。

据测算,去年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4亿元,比上年下降1.3%,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呈下降趋势。

一是工业物流实现了由企业自营为主向物流外包为主转变。

梅花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公司采取供应链的现代物流模式,400万吨的年采购物流和销售物流全部“外包”,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包运作,企业不养车队,不建大型库房,年可降低物流成本10%左右。

蒙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把原辅材料和产成品全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企业集中精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东蒙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年物流量在500万吨左右,主要采取外包的形式,年可降低物流成本8%左右。

从调研的21家工业企业物流业态来看:有8家工业企业物流全部外包,6家工业企业部分物流外包,3家工业企业下设物流经营公司,4家工业企业物流自营。

由此可见,大部分工业企业顺应经济发展大势,摒弃“大而全,小而全”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理念,用现代物流理念谋划企业物流,采取供应链的管理模式,整合资源,降低物流成本。

二是农业物流已由过去分散自营为主向以龙头企业为主经营转变。

自治区最大的农产品出口企业清谷新禾公司年加工杂粮、油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