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象形文字的图形化

合集下载

纳西族东巴画的造型特点及其传承方式研究

纳西族东巴画的造型特点及其传承方式研究

纳西族东巴画的造型特点及其传承方式研究纳西族东巴画是一种古老的图形文字系统,其涵盖了物理、心灵和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

东巴画的造型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互相呼应,既独立又连贯东巴画中的每个符号都是独立存在的,但各个符号之间又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整体。

东巴画中往往出现相同的模式、图形和符号,这些元素互相重复、添补和变化,形成了一幅幅复杂的图案。

在这些图案中,每一条线、每一个角度,都与其他线条和角度形成协调的关系。

二、注重对称和平衡感东巴画中讲究对称和平衡感,符号和图案经常被分成两部分,这些部分互为镜像,从而形成了对称的效果。

东巴画通过对称和平衡感,营造出一种安宁美妙的艺术氛围。

三、色彩缤纷,富有变化东巴画颜色的运用非常讲究,艺术家在画东巴画时,会选择不同的颜色来创造视觉效果。

他们会用红、黑、黄、蓝等颜色来填充不同的部分,使图案更加生动、鲜明。

东巴画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两种:口传和手抄。

口传是纳西族文化之长,东巴画的口传方式非常普遍。

通常,在年长的艺术家指导下,徒弟学习东巴画的技巧和基本知识,并从他们身上汲取更多的艺术经验。

手抄是另一种东巴画的传承方式。

由于东巴画是传统的图形文字,因此它的书写方式成为了其传承的关键。

学生需要通过专业的师傅的指导,到纳西族传统的东巴书房中进行学习。

在学习中,学生会先熟悉各个符号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学会在纸上书写这些符号。

换言之,手抄不仅是一种东巴画的传承方式,而且是一种东巴文化的传承方式。

总之,纳西族东巴画是一种充满深意的艺术形式,它的造型特点和传承方式都非常独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巴画正慢慢被淘汰,这使得东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尽力努力,保护和传承这种珍贵的纳西族文化遗产。

纳西族

纳西族

抢婚——仅是一种形式,并非真的强抢,而是男 女双方的一种默契,为了以“生米已成熟饭”来 搪塞对婚姻持有异议的女方父母
殉情——情侣决定殉情后,有的会把自己的决定 告诉自己最好的朋友,个别的殉情女子还会把这 一决定告诉自己的母亲,而母亲也同样会保守秘 密。大多数殉情者会选择在高山上险峻难达、草 木茂盛的地方自缢而死。
结婚证
纳西族的服饰
丽江一带纳西族男子服饰与当地汉族相同。 但是宁蒗一带的男子还喜戴手镯,老人穿 麻布无领长衫,外加青布坎肩,系腰带。 丽江纳西族妇女穿长过膝、宽腰、大袖的 大褂,外加坎肩,腰系百褶围腰,下着长 裤,披羊皮披肩。披肩上刺有七星、日、 月,象征着“披星戴月”。宁蒗纳西族妇 女穿短衫,下系长
纳西族的房屋
纳西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 式有以下几种: 三坊一照壁(最常见,最基本的房屋结构) 四合五天井 前后院、 一进两院
纳西族的节庆
纳西族节日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 三朵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三朵节是云南丽江一 带纳西族传统节日,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相传是 纳西族保护神三朵的生日。节日期间,纳西族男 女老少踏着游春赏花,小伙子骑上骏马,进行拨 旗、拾银圆赛马活动,胜者,倍受姑娘们的青睐。 晚饭后,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能歌善舞的纳西姑 娘跳起欢快的“阿哩哩”。 另还有“正月农具会”、“三月龙王庙会”、 “七月骡马交易会”
纳西族
纳西族的概况
纳西族,是羌人向南迁徙后发展成
的一个支系,大约在3世纪到云南丽江 等地定居下来。主要分布在云南、四 川和西藏三省区交界的地方。
纳西族的文字
东巴文——象形表意文字
哥巴文——音乐文字 活着的象形文字
东巴文
哥巴文
东巴舞
东巴经中,有专门记录舞蹈的经书。是我国少数 民族中仅有的舞蹈专著。书中用东巴文较完整系 统地记录了纳西族古典舞蹈类别、跳法以及道具、 服装等,具有舞谱的特征,是国内外极为罕见的 舞蹈艺术历史文献歌舞

东巴文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

东巴文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

东巴文——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的国家,你知道吗?先看看下面的图,你能猜出写的是什么吗?揭晓答案,这就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我国纳西族东巴文字。

中共丽江市委、丽江市人民政府主办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最亮眼的便是——东巴文字。

纳西族是生活在我国西南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纳西人用形同宇宙间自然符号的东巴象形文字,记述并流传下了多达三万卷的东巴经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遗产”。

先来看看这些常见文字在纳西文中怎么写?由于大量东巴经典原始手稿分散在十多个国家,学术研究分散,彼此沟通不便;而且现在只有几位年逾古稀的纳西族东巴祭司才能释读这些典籍,东巴文化亟须抢救与传承。

纳西族先民观天地、日月、山川、木石、鸟兽等物象而造型,创制了纳西象形文,主要流传于西部方言区,常用单字约1400个。

其文字形态反映了人类文字从表形图画过渡到表意、表音文字的完整过程,沿用至今成为人类唯一仍保存和使用着的完整象形文字系统。

一个东巴文可以翻译成一个汉字、一个词、甚至一句话。

而一个汉字(或词)也有很多种东巴文的翻译方法甚至无法翻译,因教派、东巴个人喜好、东巴传承之间的误差而产生写法也各有不同。

东巴文最早是写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纳西语称“思究鲁究”,意为“木迹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

后来东巴发明了东巴纸(另一说借鉴了中原的造纸技术)——一种粗糙原始但却千年不腐的纸张。

靠东巴文与东巴纸写成的东巴古籍,还有东巴自身的言传身教,东巴文化得已延续至今天。

东巴文字成为今天仅存的象形文字,用东巴文写成的东巴古籍成为丽江三大世界遗产之一——世界记忆遗产。

为研究古代丽江及丽江周边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东巴文被称作“原始文字的活化石”、“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文字”。

古埃及的圣书字有5000多年历史,也非常具有象形性,但它失传了1000多年,直到18世纪晚期才被重新发现,虽在19世纪破译成功,但很多信息已无法获得。

幼儿学习纳西东巴图画象形文字的意义

幼儿学习纳西东巴图画象形文字的意义

幼儿学习纳西东巴图画象形文字的意义作者:和月花来源:《海外文摘·学术》2017年第05期摘要:纳西东巴象形文字是处于图画文字向象形文字过度的阶段。

因此,很多东巴文的象征意义相当直观而丰富,被称为人类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2003 年东巴文献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成为我们丽江人民的重任。

而纳西东巴象形图画文字,它是以直观形象的图文形式存在,很符合幼儿的形象性思维和理解能力,深受幼儿的喜爱,并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提高幼儿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幼儿;东巴文;意义中图分类号:J292.I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05-0040-03丽江是纳西族的聚居地,也是东巴图画象形文字(以下简称东巴文)的发源地。

但由于外来人员的不断涌进,外来文化逐渐在替代本民族文化,东巴文已经严重地在失传,七八十年代的纳西人很少懂东巴文字,而九十年代城市居民中多数纳西人已经不会讲纳西语。

而被誉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的东巴文,作为我们纳西祖先的智慧结晶,如今濒临绝境,拯救和传承纳西东巴文已经势在必行。

而人类学习语言的最敏感时期就是3—6岁的幼儿时期,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学习起来就很困难。

我作为一个纳西族的幼儿教师,深深感受都传承纳西文化的必要性,于是我尝试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幼儿传授东巴文。

引导幼儿猜东巴字、学写东巴字、学唱纳西歌、学说纳西语、学习纳西童谣,结果发现幼儿对东巴文的学习非常感兴趣,而且纳西族的幼儿学得很快,因为他们具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家里老人都使用纳西语,他们已能听懂部分纳西语,学习中更加兴致勃勃。

由此带动了其他幼儿学习纳西语的兴趣,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1 学习东巴文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东巴文都是图画式的象形文字,多数东巴文都是看字就能猜出其意思。

纳西族东巴文字符号特点分析及设计启示

纳西族东巴文字符号特点分析及设计启示

CHUANMEILUNDAO 传媒论道86纳西族东巴文字符号特点分析及设计启示■ 骆龙磊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摘 要〕东巴文化对现代视觉设计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素材和新的设计思路,本文从造型特征、字体设计基本技法和构图方面对纳西族东巴文字符号的特点分析入手,寻找神秘的东巴文化对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东巴文;设计启示一、纳西族东巴文现状纳西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为数不多拥有自己文字和语言的民族,因最初期掌握这项文字的人是东巴(意译为智者),主要为东巴教徒撰写经文时所使用,所以纳西族使用的文字被称为东巴文。

东巴文是一种由纳西族人根据自己所见创造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比甲骨文更为原始,因目前云南地区尚有传承者能识读,并且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民间仍然被书写使用,成为世界上目前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纳西族的家庭中,即使子女在学校接受汉语的教育,家人之间仍一直用纳西语进行交流。

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云南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外来人口逐渐增多,众多当地人在商业利益驱动下,汉语的云南方言渐渐地替代了纳西口语成为交流的工具,这让纳西传统文化传承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国家和当地政府对于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愈加重视,保护东巴文化的行动也在二十一世纪初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3年记录着东巴文字的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了世界记忆名录,并进行数字化记录。

二、东巴文字符号视觉特点东巴文化一直有着万物皆是地球拥有,均属于大自然的恩赐的信念,所以东巴文便是见山画山,见物画物,有着较为显著的图画文字特点,纳西族人也凭借着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记录下了属于纳西族的宇宙万事。

承载着东巴文化的东巴文,其书写以自然流畅的线条表现为主,类似我们现在所了解的简笔画绘制方法,以平面化的形式和简洁的线条,形成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别性的文字符号。

书写的过程中并不过于注重事物造型体态和比例,以一字象一物,或一事,或一意,其朴实生动有趣的形象,颇符合现代人简约时尚的审美特性。

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比甲骨文还原始,看图画能猜到大概

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比甲骨文还原始,看图画能猜到大概

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比甲骨文还原始,看图画能猜到大概。

(王建安摄影)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 —— 河南省安阳市,基本陈列以世界文字为背景,以汉字为主干,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重要组成部分,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

用功能,大致可分为古代民族文字、传统民族文字、新创与改进民族文字等类别。

图画 的 文字 。

今天,甲骨文已不再使用了。

然而,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依然保留着和甲骨文相似的象形文字,并且在一定范围内继续使用,这些文字因此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字的“活化石”。

,这是世界上至今仍然使用着的“活着”的象形文字。

纳西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约 28 万人,主要分布在滇、藏、川三省交界地区。

纳西人自称纳、纳西、摩梭等,是古文献里记载的牦牛夷、摩些蛮、摩沙夷的后代。

纳西族的文字称为“东巴文”。

东巴文在纳西语称为“斯究鲁究”,意思是木石的痕迹。

这种文字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像,后来发明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像写在纸上,成为东巴文经典。

由于这种文字主要由纳西族社会中的东巴祭司掌握使用,所以一般称之为东巴文。

东巴文属于象形表意文字类型,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字体,文字总数约 1600 个左右。

东巴文字的图画象形功能非常明显,不懂东巴文的人,从文字上看,也能猜出个大概意思。

专家认为,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看,东巴文似乎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

目前,用东巴文书写并保留下来的经文共有三万余册。

内容十分丰富,涉含哲学、历史、天文、宗教、巫医、民俗、文学、艺术等各方面。

经文按经卷分类为:祭天经、祭风经、开丧经、超荐经、祭龙王经、除秽经、求寿经、零杂经、卜算经、诵经及跳神规程。

由于历史原因,其中一万册左右收藏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等。

此外,还有两万册收藏在南京、北京、昆明、丽江等地。

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

玛雅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的演变
象形文字的联想
欣赏动画片:三十六个字的故事


思考: 一、观察动画片中的象形文字和现代文字 的不同写法。 二、动画片中怎样用象形文字来画一幅画。
创作:

Hale Waihona Puke 运用象形文字画一幅画。课后扩展:

中国纳西族所采用的东巴文和水族的水书, 是现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
东巴文
水书
什么是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 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 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 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 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中外象形文字的图片
古人的岩画像文字吗? 埃及的象形文字及其发音
象形文字中的木与这 棵大树相像吗?

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字体构造研究

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字体构造研究

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字体构造研究作者:胡瑞波张晓松徐人平胡媛王坤茜索昕煜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2期[摘 要]从许慎的“六书说”、方国瑜的“十书说”、王元鹿的“五书说”、郑飞洲的“字素组合说”到周斌的“异体字说”中比较发现,在纳西东巴文字字体构造中存在着明喻、暗喻、借喻、讽喻等构造方法,从修辞学角度研究东巴象形文字的字体构造,还原造字时的时代特征,对于汉字学研究和民族文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东巴象形文字;字体构造;明喻;暗喻;借喻;讽喻[中图分类号]J292.14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3.02.020在1980年代我国学者和志斌认为:“纳西象形文字既不是仍处于图画记事发展阶段的图画字,也还没有发展到能比较准确地代表语言的一种完整、系统的表意文字符号体系,而是一种介乎图画字和表意文字之间的象形文字符号体系。

”[1]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在《活的隐喻》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辞学的其他领域分为五类:表达式的修辞格、句法结构的修辞格、口头表达的修辞格和风格的修辞格、思想的修辞格。

”[2]这一认识影响了我们对东巴象形文字字体构造的划分方法。

因为许多语言文字都是在以象喻物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使用修辞手法对东巴象形文字的划分方法有其合理之处。

本文将对东巴文的文字结构进行追本朔源的研究,其目的就是要结合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回溯东巴象形文字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为解决东巴文字的计算机编程问题创造条件,为汉字学和民族文化的研究提供素材。

一、东巴象形文字构造的研究现状1.国外对东巴象形文字构造的研究现状最早研究东巴文字的国外学者有法国传教士佩伦·德斯古丁斯和学者吉尔上尉、梅斯内等,“1867年,法国巴黎伊特兰格教会的佩伦·德斯古丁斯第一次从云南把搜集到的东巴经摹本《高勒趣赎魂》寄回法国巴黎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西象形文字的开发利用
方法:借鉴汉字和拉丁字母文字 开发利用及艺术设计的方法,并 学习国内外对字母文字和汉字图 形化艺术设计的经验,大胆尝试 应用。
502宿舍 谢谢观赏
时间:2014年5月13日
应用 举例
日本设计师浅叶克己
Asaba 1940 - )
ADC ACADEMY
等《 部有動麗上用大 該這發之
。给 (廣漫親市片量 包些售前

泛、和,假應,裝文,日

的服,由名用 是字包本
量奖)應裝在於輸於 由就裝麒
,、的用、日東入商 知是上麟
东 紫大。建本巴即業設名納的公
巴 绶奖还築出文可設計設西奇司
1 然活着的象形文字。 哥巴文:是一种音节文字。
纳西族 象形文 字赏析
纳西族象形文字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纳西象形 文字在包
装设计中 的运用
1.纳西象形文字具有传递信息和视觉审美的双重 功能。而优秀的包装设计往往图文并茂,这就决 定象形文字应用于包装设计的可能性。 2.在包装设计中,纳西象形文字不但让消费者易 识别,且相对具有较强吸引力; 3.纳西象形文字用在包装设计上具有一定的装饰 性。 4.纳字有很多关于自然形象和原始美感的图案纹 样。能将包装信息再一次巧妙的传递给消费者。 5.纳西象形文字还可以作为—种符号,经过艺术 加工作为商品包装的标志,具有古朴典雅、赏心 悦目的艺术性。
》 奖、获、乎字轉計的計族異的
MAINICHI
、章 得美意的換與,師的文「
《 与 东 巴 交 流 》
等 。 出 版 书 籍 有
设 计 奖 、 日 本
东 京 艺 术 指 导 俱 乐
術 和 書 法 領 域 , 都
料 地 受 到 歡 迎 , 在
字 體 原 始 質 朴 、 美
成 東 巴 文 字 的 光 碟
廣 告 上 , 還 設 計 了源自他 將 東 巴 文 字 圖 樣
(Katsumi
淺 葉 克 己
「 東 巴 象 形 文 字 」
字 曾 引 發 流 行 熱 潮
日 本 茶 玄 米 」 上 市
。,
纳西族象形文字的传承
文字在目前的艺术设计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而纳西文字 是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 字!所以,它能唤起人们对 农耕时代的追溯。同时,它 也面临传承的危机。保护纳 西文字的最好方式就是运用 。纳西文字图形化艺术工作 ,不仅能推动对少数民族的 研究和应用,而且能促进旅 游产品开发,发挥更多经济 效益。
纳西族象形文字的图形化
艺术设计
目录
纳西族简介 纳西族象形文字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日本设计师浅叶克己 纳西族象形文字的传承与开发利用
纳西族简介
纳西族
纳西族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分 布于云南、四川和西藏的交界处的丽江及其 毗邻地区,云南省为纳西族主要分布省份。
纳西语分为西部、东部两大方言。 纳西族有两种传统文字:东巴文和哥巴 文。 东巴文(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兼备 表意和表音成分的象形文字,文字形态比甲 骨文还要原始。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