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节 多维度思维训练
多元思维模型与训练

多元思维模型与训练众多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都有一个重要的认知:那就是人与人之所以不同,根本原因就在于思维的不同,所以说要想培养出优秀卓越的孩子,思维模型与训练是重中之重,本文将从一:什么是多元思维,二:多元思维的模型,三:怎样训练多元思维的模型这三大层面加以详细的阐述。
一:什么是多元思维思维呢,大致可以分为一元思维,二元思维,多元思维。
那究竟什么是一元思维呢?一元思维就是因果思维,直线思维。
它就如同我们初中学习的平面几何课中的证明过程,因为a所以b,因为b所以c,如果我们在判断事情的时候,从头至尾保持因果关系,在整个过程中不能出现相互矛盾,如果这样做了,你就做到了一元思维。
一元思维呢,在思考事物时,我们抓取的是片段式的联系,这就是线性思维,线性思维呢,它比较单调,就像两条平行的铁轨不会出轨去思考,只能沿着既定的逻辑思考。
所以我们说一元思维从定义上来说它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实际运用起来还是很复杂的。
二元思维呢就是面性思维。
也叫矛盾思维,对立思维。
二元思维是具有双向度的收敛性的思维模式。
那表现为横向与纵向的双向发展,作为层面上来说,它具备开阔性,敏锐性和网络性的特点。
思维也是人类分析事物时发现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此,有时候也把这个世界叫做二元世界,科学家也因此而发现认为二进制才是基本的逻辑推理算法,因此发明了电脑,以模拟人类的思考逻辑,时至今日电脑的发展已经可以比拟人脑了。
二元思维相较于一元思维的优势呢,它可以抓取一个面存在的联系,这就是二元思维,平面思维思维可以出轨,但是还是在一个侧面上去思考各种关系,但它不能打破空间的限制,也不能跳到其他的层面去思考另外可能存在的关系,所以说它还是有局限的。
什么是多元思维呢?它是指我们在思考问题当我们去思考事物时,多元思维让我们能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能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明显来说这种思维模式更加的深刻,思维面更加的广阔,让我们的认知能有更加的全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文三步法真神奇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一定的方法可以遵循,如何写好_语文作文亦需要我们掌握方法,正如古人所受的那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近日学习了毛继东的《作文三步法》,我觉得这里边介绍的方法真是神奇,让我一下子感到了写作文并不是一件难事了。
以前总为写作文而发愁的情况也得到了解决。
下面就是对这种方法的介绍;其内容上分三个阶段,程序上分三个步骤。
1. 内容三阶段第一阶段 : 感知能力训练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整体特征进行全方位的感受 , 被称为感知。
它包括 : 一、调动全部感觉器官感受事物;二、调动感觉器官对事物进行全方位感受;三、对事物进行换时换位换情感受。
感觉能力是感知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
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对事物的感受都是全方位的。
也都要协调各种感觉器官 , 但感觉常常停留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 , 在同一种情绪或情感状态下完成,而感知则是在全方感受的基础上通过换时换位换情对事物进行感受。
这是一种更高形态的全方位、立体感受。
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为感知创造了前提。
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就是从感觉到感知的过渡。
当然这种过渡绝不可能自发完成 ,需要有效得法的训练。
我目睹过一代又一代中学生,由于缺乏这种训练而最终未能建立起感知能力,同时也使原本很薄弱的感觉能力逐渐丧失 , 致使作文能力最终没有形成 , 并演化成根深蒂固的作文障碍。
第二阶段 :多维思维训练在感知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抽象意义上的思维加工,这一过程叫做多维思维。
与认知思维相比它增加了完成思维的前提:感知,同时也增加了思维的维度:抽象,这一思维能力的最住培养期是中学和大学时期,年龄大约在 15-25 岁之间。
多维思维常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1)后分想简单地讲就是分想加抽象 ,把自然界或生活中一种或若干种现象从背景当中分离出来,分别对其进行抽象,然后用中间特征或矛盾或关系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这一思维过程叫后分想。
因其建立在分想的基础上,加入了抽象这样一种新的思维维度,最后完成概括,这一概括不再是分想阶段那种初级形态的简单概括,而是抽取出事情本质特性的一种高级形态的概括,较之分想有了质的跃进。
高中作文写作思维序列化之一--多角度、多维度抽象思维

高中作文写作思维序列化之一--多角度、多维度抽象思维摘要:在高中语文课堂作文写作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对于高中生写作思维的指导与训练十分重要。
在写作过程当中,零散以及碎片化的思维模式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的水平。
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研,同时根据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序列化写作思维。
培养学生利用多角度多维度的抽象思维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
本文主要介绍培养学生多角度、多维度抽象思维的重要性以及构建思维序列化训练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作文写作;思维序列化;研究引言思维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老师苦于发展学生思维,觉得无从下手,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变着花样地采用各种新式教学方法和模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可是似乎收效甚微,并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教师对于提升学生思维所做出的巨大却无效的努力与提问自身所带有的引发学生思维的优势的矛盾现象引人深思。
语文教师在作文写作教学中逐渐地意识到了写作思维的重要性,逐渐研究起了构建写作思维序列化的教学方式。
利用构建写作思维序列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和水平。
一、培养学生多角度、多维度抽象思维的重要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确立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表述如下“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①在语文课程目标中,关于思维的要求占据四分之一,由此可见,语文学习中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提升思维品质呢?其实最寻常的提问法就能很好地帮助语文教师解决这一难题。
只要认识到提问对于思维的促进与激发的巨大价值,结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提问中不仅能检查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能帮助引导他们如何自己独立地获取知识,思考问题,这既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又可以真正地培育有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生。
议论文多维思维训练

议论文多维思维训练议论文多维思维训练一、理论训练第一步、全面扫荡分别使用下面五种关系对论题进行“扫荡”式论证:因果关系、所属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对立关系。
1)、这一过程不必形成文字,在大脑中进行即可。
2)、对生活当中任何一个议题都可以重复上述论证,坚持一段,即可形成技能定势。
一)、举例论题:小草的力量是巨大的“扫荡”式论证:1、因果思维小草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1)、有弹性,能屈能伸。
2)、有韧性,不达目的不罢休。
3)、有耐性,能坚持“长期抗战”。
4)、耐热、耐旱、耐寒。
5)、不怕践踏、KCB齿轮油泵摧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不畏贫瘠,无须呵护。
......2、所属思维小草的力量是巨大的属于小草生命个体的有:1)、根2)、茎3)、叶4)、花5)、泥土6)、露水......3、递进思维(逻辑递进,程度递进,时空递进)小草的力量是巨大的进而言之:1)、春天破土出芽,ZYB-B可调压齿轮泵夏天蓬勃生长,秋天枯萎凋零,冬天衰败腐烂(时空递进)2)、冲破泥土,冲破墙壁,冲破岩石(程度递进)3)、力量巨大,不惧艰难,生生不息(逻辑递进)......4、并列思维小草的力量是巨大的与此同类的其它植物如何?1)、肥沃田野中的草2)、贫瘠土地上的草3)、压在瓦砾和石块下的草4)、爬在地皮上的草5)、甘草、水草、可调压渣油泵碱草、野草、含羞草、乌拉草......5、对比思维小草的力量是巨大的与此相对:1)、小草的身材是矮小的2)、小草的地位是卑微的3)、大树脆弱易亡4)、最高的植物-杏仁桉:高达150米,但对土壤要求极高,只有澳洲才能生长。
......二)、训练请分别对下面论题进行“扫荡”式论证。
1、做时间的主人高压渣油泵2、成于谦虚3、宽容是美德【参考讨论稿】A、做时间的主人1、因果思维1)、时间的重要特征是:不可逆性,一去不复返。
2)、时间是生命的存在形式,失去时间就失去生命。
3)、珍惜时间才能完成学业。
多维思维训练

“作文三步法”之多维思维训练第一部分后分想训练说明:多维思维训练中的概念和理论,对于这一批在写作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较生僻,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尽量用浅显、通俗的语言来表述概念,用实例和具体场景来应证理论。
把后分想、联想等理论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中,在课文中分析这些理论在作品中的运用。
第一课时训练任务:分析并理解后分想理论。
一、简要介绍后分想理论。
从背景当中把几样有用的东西分离出来,分别对其进行抽象,然后用中间特征或矛盾、关系把它们联结起来,这一过程叫后分想。
也就是说后分想这一思维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
即分离——抽象——概括。
二、在现实生活中应证后分想理论。
假设你去参加一个婚礼,感受到了浓浓的喜庆气氛,回家后写了一篇日记。
试着分析自己的思路:到达婚礼现场,看见美丽的新娘、满脸堆笑的新郎、宾客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于是在脑海里留下热闹的印象,在日记里写下喜庆的婚礼场面。
简单地说分离就是在你感受到的众多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素材,抽象就是素材在脑海中的印象,概括即是把分离出来的素材通过一定的关系联系到一起。
我们日常生活中都在不停的进行后分想,只是那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通过学习后分想理论才明白。
三、实例演练;1、阅读教材94页《黄龙山》这篇游记中从“黄龙山”景物中分离出“海子”“五彩池”,用来体现“黄龙”之美。
2、以“菊花”为题写一段短文分离出菊花淡雅的香味和他与众不同的花期,刻画菊花是“花之君子”的特性。
第二课时一、专项训练1、请找(分离)出三样东西来表现“无私的爱”母鸡护崽、雨中母亲用身体为孩子挡雨,消防队员从烈火中救出被困群众……2、以天空为背景,分离出几样东西体现云彩的变化多端。
云彩变换着各种形状;一会儿白云朵朵,一会儿乌云密布;早上彩霞漫天、傍晚“火烧云”。
3、分离出几样表现衰老的东西。
老人,古树,老爷车,文物,皱纹。
4、分离出几样东西表现“山里人的憨厚”。
“愚公移山”,淳朴的山寨风情,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人。
【作文金点】多维思维训练

【作文金点】多维思维训练作文多维思维训练第一课时【课堂训练】要求学生当堂列出分离提纲,检测学生是否具有分想能力。
千千中国结时尚的东西,总是在循环中不断有新意出现。
传统玩意在现代中不断焕发它的新姿彩。
就连充满古色古香的中国绳结,也在新世纪展现它的独特魅力。
“中国结”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制的装饰品,由于年代久远,它从实用的绳结技艺演变成为今天的精致华美的艺术品。
人类的历史有多长,结艺的传统就有多长。
千万别小看这中国结,它是由一根细线,(一般地说,用来结艺的丝绳有100厘米长、4–6毫米粗。
)用绾、结、穿、绕、缠、编、抽等多种工艺技法循环有序地变化出来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细线编织而成的,而且上下左右对称。
每一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命名。
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吉祥饰品。
中国结,它传达出的是衷心至诚的祈求和心愿。
中国结分两大类:吉祥结和服饰结。
吉祥结因人们认为它能避邪消灾,逢凶化吉而命名;服饰结——顾名思义,多用于人们的穿着上的搭配。
传统的东西一定不怕年代的推敲。
据说中国结又称盘长结,始于唐宋时代。
到明清时期,人们赋予了中国结更加丰富的内涵。
结艺也在明清时达到了鼎盛时期。
古诗中也曾记载道:“交丝结龙凤,镂彩织云霞。
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
”大约在90年代初,现代人开始流行怀旧,结艺自然被人们所发掘。
不同的是,现代的中国结溶合了会们对生活的诠释及巧思,同时注重其体现的装饰意味,将多种技巧与之结合,使人们更欣然接受。
以前人们一般将其挂于壁上或门上,现在中国结则走进千家万户,大街小巷,商场里挂满了大大小小的中国结,,就连司机们也把中国结挂在车内,成了一种车饰。
红红火火的中国结,千姿百态的中国结,象征着吉祥的中国结,让人隐约品到了人类远古的神秘与东方的清灵,惹人遐想。
这蕴涵着悠悠古韵的手工编织工艺,或许也是一种“另类”的祝福吧,或许也可以为忙碌烦躁的现代都市增添一点咖啡的浓郁及茶的芳香。
培养学生多维思维的训练

培养学生多维思维的训练
培养学生多维思维能力是我国高校甚至教育教学所必须面对的一
大强有力的任务,可以改善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适应
社会的发展趋势。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培养学生
多维思维能力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素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多维思维能力,就需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讨
论热情,让学生多想、多思,不断尝试新的视角来思考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小型组合活动,如抢答、小结、讨论、报告等,让学生彼此交流,互相激励,帮助彼此进行解决问题的过程。
此外,培养学生多维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还包括实践实践。
学生
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一些锻炼多维思维的活动,如摄影、绘画、编程等,以及参加一些学科竞赛,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学习的理解,丰富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结合文学艺术素养等方式,编写思考引导,为学生提供多维思维能力培养的指导。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让学生探究
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维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多维思维能力。
总之,学校、家庭和教师都为学生培养多维思维能力共同贡献力量。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多维思维能力的训练,以帮助学
生提高学习尝试新视角的勇气,培养学生面对新问题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实现学生未来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思维训练课教案完整版

课程内容与安排
内容
涵盖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 性思维等多个方面,包括概念、原 理、方法、实例等。
安排
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分为多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包括 多个课时,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所学 知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
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 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03
逻辑思维训练
逻辑推理基本概念
80%
逻辑推理的定义
逻辑推理是指从已知的前提或事实 出发,根据一定的逻辑规则推导出 新的结论或事实的过程。
100%
逻辑推理的种类
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 理等。
80%
逻辑推理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逻辑 推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实例四
综合运用多种逻辑推理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或案 例。
04
创造性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定义及特点
创造性思维定义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 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特点
包括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逆向性思维等,具有独特性、新颖性、灵活性 等特征。
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
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员敢于想象、勇于创新。
问题解决与决策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 高学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水平。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加强学员之间的团队合作,锻炼沟通 能力,促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学员学习成果展示
思维导图作品展示
学员将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体现对课 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多维度思维训练创意的求同、求异思维,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以人的大脑为思维的中心点,思维的模式从外部聚合到这个中心点,或从中心点向外发散出去。
以此为基础,又引申出思维的方向性模式,即思维的定向性、侧向性和逆向性发展。
对于创意的思维形式来说,这几个方面都是进行创意创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了解、掌握并有意识地进行这种思维方法的训练,有利于我们在现代创意创作中充分开发创意潜力,提高创意思维的效率和创作能力。
求同思维就是将在创意创作过程中所感知到的对象、搜集到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聚集”起来,探求其共性和本质特征。
求同思维的运动过程中,最先表现出的是处于朦胧状态的各种信息和素材,这些信息和素材可能是杂乱的、无秩序的,其特征也并不明显突出。
但随着思维活动的不断深人,创作主题思路渐渐清晰明确,各个素材或信息的共性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具有共同特征的要素,焦点也逐渐地聚集于思维的中心,使创作的形式逐渐地完善起来。
求异思维是以思维的中心点向外辐射发散,产生多方向、多角度的捕捉创作灵感的触角。
我们如果把人的大脑比喻为一棵大树,人的思维、感受、想像等活动促使“树枝”衍生,“树枝”越多,与其他“树枝”接触的机会越多,产生的交叉点(突触)也就越多,并继续衍生新的“树枝”,结成新的突触。
如此循环往复,每一个突触都可以产生变化,新的想法也就层出不穷。
人类的大脑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就是依照这种模式进行思维活动的。
人们每接触一件事、看到一个物体,都会产生印象和记忆,接触的事物越多,想像力越丰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感受灌顶实例一、探寻创意种子创意是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
也就越强。
这种思维形式不受常规思维定势的局限,综合创作的主题、内容、对象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此作为思维空间中一个个中心点,向外发散吸收诸如创意风格、民族习俗、社会潮流等一切可能借鉴吸收的要素,将其综合在自己的创意思维中。
因此,求异思维法作为推动创意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动力,是创意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是创意思维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在创作思维过程中,以求异思维去广泛搜集素材,自由联想,寻找创作灵感和创作契机,为创意创作创造多种条件。
然后运用求同思维法对所得素材进行筛选、归纳、概括、判断等,从而产生正确的创意和结论。
这个过程也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求异——求同——再求异一一再求同,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从而产生新的认识和创作思路。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左思右想”,说话时“旁敲侧击”,这就是侧向思维的形式之一。
在创意思维中,如果只是顺着某一思路思考,往往找不到最佳的感觉而始终不能进人最好的创作状态。
这时可以让思维向左右发散,或作逆向推理,有时能得到意外的收获,从而促成创意思维的完善和创作的成功。
这种情况在创意创作中非常普遍。
达芬奇创作《最后的晚餐》时,出卖基督的叛徒犹太的形象一直没有合适的构思,。
他循着正常的思路苦思冥想,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犹太原型。
直到一天修道院院长前来警告画家,再不动手画就要扣他的酬金。
达?芬奇本来就对这个院长的贪婪和丑恶感到憎恶,此刻看到他,达?芬奇转念一想何不以他作为犹大的原型呢?于是他立即动笔把修道院院长画了下来,使这幅不朽名作中每个人都具有准确而鲜明的形象。
在一定的情况下,侧向思维能够起到拓宽和启发创作思路的重要作用。
逆向思维是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之一。
按照常规的创作思路,有时我们的作品会缺乏创造性,或是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
当你陷入思维的死角不能自拔时,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法,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反其道而行之,开辟新的创意境界。
古希腊神殿中有一个可以同时向两面观看的两面神。
无独有偶,我们中国的罗汉堂里也有个半个脸笑、半个脸哭的济公和尚。
人们从这种形象中引申出“两面神思维”方法。
依照辩证统一的规律,我们进行创意思维时,可以在常规思路的基础上作一逆向型的思维,将两种相反的事物结合起来,从中找出规律。
也可以按照对立统一的原理,置换主客观条件,使创意思维达到特殊的效果。
从古今中外服装创意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时装流行的走向常常受到逆向思维的影响。
当某一风格广为流行时,与之相反的风格即要兴起了。
如在某一时期或某种环境下,人们追求装饰华丽、造型夸张的眼饰装扮,以豪华绮丽的风格满足自己的审美心理。
当这种风格充斥大街小巷时,人们又开始进行反思,从简约、朴实中体验一种清新的境界,进而形成新的流行风格。
现代众多有创新意识的服装设计师在自己的创作理念上,往往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进行创意创作。
“多一只眼睛看世界”,打破常规,向你所接触的事物的相反方向看一看,遇事反过来想一想,在侧向——逆向——顺向之间多找些原因,多问些为什么,多几个反复,就会多一些创作思路。
在创意创作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在人们的正常创意范畴之外反其道而行之,有时能够起到出奇制胜的独特创意效果。
相关知识链接:国内外大中小学刊发28个创意课程这28门创意课程国内外大中小学刊发的很有意思、很有想象力的创意课程,值得借鉴。
前8个创意课程是美国大学开设的创意课,后面的20门课程是国内学校开设的。
1.爬树课体育部给学生提供爬树课,这门课程将教会学生:如何安全地爬上任何一棵树,并在上面自由移动,甚至在树木之间灵活穿梭。
——康奈尔大学2.星际迷航与哲学《星际迷航》是一部充满哲理的系列剧,学生们观赏《星际迷航》,阅读哲学并仔细讨论这其中的联系,思考这样的问题:时间旅行究竟有没有可能?如果现实与我们的认识彻底相反会怎么样?——乔治敦大学3.枫糖汁,原装货学生们和老师探讨枫糖汁是如何制作的以及这个制作过程自从美国原住民时代就没有改变过。
学生们还有机会进入当地的制造厂、餐馆参观制作过程,甚至亲手制作,当然也有许多试吃的机会。
——阿尔弗雷德大学4.向Youtube学习传媒研究教授AlexandraJuhasz开设的这门课程由学生们观看、讨论、评论YouTube上的视频组成。
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的视频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
——匹兹学院5.垃圾的乐事从技术角度探索垃圾的分解和处理过程,尤其专注于两类垃圾:腐化的和不腐化的垃圾。
同时,学生们也探讨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社会公正问题,例如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总是位于比较贫困的社区,美国印第安人部落就是美国政府处理核废料的理想场所。
——圣塔克拉拉大学6.哈利波特与科学物理学教授George Plitnik带领学生们去检验J·KRowling的小说中出现的魔法事件,并试图通过物理学原理来解释。
——霜堡州立大学7.行走的艺术当代语言学教授Ken Keffer带领学生探索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批判力之批判》,他设计了这门3个星期的特别课程。
在户外漫步而不是在教室正襟危坐,Keffer带领学生们穿越自然保留地、战场、墓地,在完全自然地情境下讨论康德的哲学。
——森特学院8.iPhone应用程序编程对学生和正在创业的企业来说,苹果的应用程序商店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商业机遇。
这门课最酷的事情是,他们有一个直播版本,可以在iTunesU上下载。
——斯坦福大学9.闲暇教育课程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开设闲暇教育课程,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各样“高质量”的活动,并举办“闲暇节”。
节日内容很丰富:学做寿司、女声合唱《音乐剧〈猫〉选段》、剪纸、布贴等,还有游戏竞技,滚铁环、挑箩筐、丢沙包等。
全校初高中所有班级还创设了各具特色的游园活动。
闲暇教育让学生有意识地接受闲暇生活方式,因为懂得闲暇,才会懂得生活。
10.荷文化活动课程江苏省南京市行知小学开设富有活力的荷文化活动课程。
每年五月上旬,学校各班要开展一次以“咏荷”为主题的班级中队会,朗读与荷花相关的古典诗歌。
五月中旬,荷花盛开时,学校会按班级分批去艺莲苑“赏荷”。
五月下旬,喜爱绘画的学生一同参加全校百人现场画荷和荷文化节图徽设计比赛。
“六一”儿童节,学校会开展以“荷文化”为主题的全校性汇报演出和学生作品展示活动。
11.动画课程山东省莱芜市辛庄镇八一希望小学教师韩相柱开设动画课程,他在一个学期内组织学生观看了《小蝌蚪找妈妈》、《狐狸打猎人》、《雪孩子》等多部动画片,让学生了解中国动画曾经的辉煌,并用国画、木偶、剪纸等多种形式进行创作。
12.包水饺课程山东省肥城市白云山小学教师尚海涛以《包水饺》(鲁科版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材)这一主题活动为例,梳理活动中生成性课程资源出现的时机及其运用。
3次生成性课程资源——包水饺“说明书”、“家长志愿者的加盟”、“包水饺,我们在包什么”,极大地丰富了该主题实践活动。
13.阳光品格训练课程河南省洛阳市西下池小学的阳光品格训练课程以向学生的心灵播撒阳光为目的,以关于心理健康的行为故事、活动、游戏为载体,以品格训练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心教育”。
它涵盖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多个主题,每个主题由3个模块(小故事+小活动+小游戏)组成。
例如,在主题“合作真好”下,分为3个小模块——心教育小故事“魔法汤石”、心教育小活动“十面埋伏”和心教育小游戏“众志成城”。
它是一个课程模式,更是一个心教育模式,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实现了心教育理念的落地。
14.田园课程河南省郑州市艾瑞德国际学校在自己的教育农庄开启田园课程。
田园课程分为两部分:一是体验农业种植。
参加农作物种植的学生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种植,在分配的自助农耕区里翻地、刨坑、点种、浇水,学习种茄子、玉米,让学生们体验农业种植,参与基础农业实践,享受和谐自然。
二是接受科普教育。
组织学生参观“农耕文化陈列室”、蔬菜大棚区和农作物样本室、品种育苗室等,通过图文查览、影像放映等,让孩子们接受节粮、节水、环保等方面的教育。
15.影视德育课程“超越界限,众生平等”、“活着的姿态”、“动人亲情是永恒的”、“浮华的年代里,我们怎样认识爱情”……浙江省温州市第四中学将经典影视作品与德育整合,做成影视德育课程。
学校组织学生统一观影,举办主题晨会、班会、沙龙,开展观后主题征文、评比,编辑影视德育专刊、黑板报,自主开发经典影视清单与学生分享,观后推荐同类经典作品再欣赏。
16.3D打印课程在山东省淄博市太公小学创新学院的3D打印课上,学生们完成的数字模型作品及交流点评丰富多彩。
学校结合3D发展形势与学生实际需求,将课程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是掌握3D作图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第二层是掌握3D基本模型制作,第三层是完成生活实例制作训练,第四层是通过交流、实践打印出头脑中思考的东西。
经过一学期的课程实践,孩子们已经能通过建模软件,将自己的想法以模型的方式呈现在电脑上,并通过3D打印机进行打印。
17.校长聊天课程“你愿意与校长聊天吗?”、“聊什么”、“怎么聊”……浙江省杭州市良渚实验学校生成了生本性的校长聊天课程,并设计了一学期的聊天话题:我的梦想、我最喜爱的活动、我最喜爱的老师……聊天方式采用现场聊天,有专门的校长聊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