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

合集下载

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

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

1网上漫游
1)相关概念2)浏览网页 3)Web页面的保存与阅读 4)更改主页 5)连接栏的使用 6)“历史”按钮的使用 7)收藏夹的使用
•万维网 •超文本链接 •统一资源定位器 •浏览器 •FTP文件传输协议
后退
前进
IE地址栏 输入搜索内 容
输入完 搜索内 容后点 击。。
• 信 息 的 搜 索
7、无线局域网
• 类型:笔记本电脑, 掌上电脑 • 种类:早期的红外 线,蓝牙, WIRELESS,LAN, WLAN
1什么是因特网
• 始于1968年,20世纪80年代 工业国家接入使用。 • 目的:将各地不同的主机以 一种对等的通信方式连接起 来。 • 我国于1994年4月正式接入因 特网。
2、TCP/IP协议工作原理
•1)TCP协议:即传输控制协 议,属于传输层。
•2)IP协议:是体系中的网络 层协议,主要作用是将不同 类型的物理网络互联在一起。
3因特网中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

服务器进程 响应
客户进程
客户进程
4因特网IP地址和域名的工 作原理
• 1)IP地址:是指TCP/IP协议中所使用 的网络层地址标识。 • 域名:TCP/IP引进了一种字符型的主 机命名制,这就是域名 例如:就是北京大学的一个 域名。Puk北京大学的缩写 edu教育机 构 cn 表示中国。
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以及数据信息,硬件包 括各种处理器、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 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驱动程序。
•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是计算机设备分布 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自治计算 机”。如CPU、系统总线、网络接口等
都要求存在并且独立
2、数据通信
• 信道:是信息传输的媒介或渠道 •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是为了传输数据,信号

因特网基础

因特网基础
搜索引擎是因特网上的一个WWW服务器,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因特网中主动搜索其他WWW服务器中的信息并对其自动索引,将索引内容存储在可供查询的大型数据库中。
网络新闻组是一种利用网络进行专题讨论的国际论坛,到目前为止USENET仍是最大规模的网络新闻组。
ISP一方面为用户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另一方面为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
3.用户可以利用个人计算机去完成许多只有大型机才能完成的任务。
网络虚拟终端:提供了一种标准的键盘定义,用来屏蔽不同计算机系统对键盘输入的差异性。
因特网用户使用的FTP客户端应用程序通常有三种类型,既传统的FTP命令行,浏览器和FTP下载工具。
这种在文本中包含与其他文本的连接特征,形成了超文本的最大特点:无序性。
选择热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选择某种信息链接线索的过程。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WWW客户机与WWW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传输协议。
HTTP会话过程包括以下4个步凑:
1. 连接。2.请求。3.应答。4.关闭。
URL由三部分组成:协议类型,主机名与路径及文件名。
WWW服务器所存储的页面是一种结构化的文档,采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书写而成。
TCP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TCP是一个端到端的传输协议,因为它可以提供一条从一台主机的一个应用程序到远程主机的另一个应用程序的直接连接。(虚拟连接)
端口就是TCP和UDP为了识别一个主机上的多个目标而设计的。 因特网的域名由TCP/来自P协议集中的域名系统进行定义。
因特网中的这种命名结构只代表着一种逻辑的组织方法,并不代表实际的物理连接。借助于一组既独立又协作的域名服务器来完成,因特网存在着大量域名服务器,每台域名服务器保存着域中主机的名字与IP地址的对照表,这组名字服务器是解析系统的核心。

计算机一级ms_office课件_第六章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

计算机一级ms_office课件_第六章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

)。
考点
基础5 因特网概述
1.何谓因特网 因特网是通过路由器将世界不同地区、规模大小不一、类型不同的网络互相连 接起来的网络,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Internet音译为“因特网”,也 称“国际互联网”。它的前身就是ARPANET网它是一个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的计算 机互联网络。 1)Internet的主要特点 (1)Internet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2)Internet使用TCP/ IP协议 (3)Internet通过路由器将各个网络互联起来 (4)Internet上的每台计算机都必须给定一个唯一的IP地址。 2)我国Internet概况 我国从1994年实现了与Internet的连接,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5大Internet主干 网: .中国科技网(CSTNET) .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 )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 .中国联通网(UNINET )
考点
6.2重要考点 考点1 上网浏览
1 浏览的相关概念 1)万维网(WWW) 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是一种建立在因特网上的全球性的、交 互的、动态的、多平台的、分布式的、超文本超媒体信息查询系统。它也是建立 在因特网上的一种网络服务。 WWW网站中包含有许多网页,又称Web页。网页是用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 Hyper Text MarkupLanguage)编写的,并在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支持下运行。一个网站的第一个Web页称为主页,它主要体现此网站 的特点和服务项目,每一个Web页都有唯一的地址(URL)来表示。 2)超文本和超链接 超文本( Hypertext)中不仅含有文本信息.而巨还可以包含图形、声音、图 象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最主要的是超文本中还包含着指向其他网页的链接,这 种链接称为超链接(Hyper Link)。

第六章Internet基础

第六章Internet基础

第六章Internet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Internet的发展历史2. 掌握Internet的基本功能3. 掌握Internet的组成4. 掌握Internet的地址和域名服务5.了解Internet的接入方式二、教学重点、难点Internet的地址和域名服务三、技能培训重点、难点配置Internet的域名服务器,认识Internet的接入方式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思考、记忆;教师提问五、教具使用计算机一台、多媒体幻灯片演示六、教学内容与过程导入:提问学生家中有无计算机、计算机以怎样的方式接入Internet。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并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归纳Internet的组成,域名及接入方式。

讲授新课:(多媒体幻灯片演示或板书)第六章Internet基础6.1 Internet概述Internet 的全称是InterNetwork,中文称为国际互联网。

Internet是集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于一体的全球性计算机互联网,它是由世界范围内各种大大小小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全球性计算机网络。

6.1.1.Internet的产生Internet是由美国的军事网络ARPANET发展而来的。

6.1.2.Internet的发展1991年,时任美国国会参议员的戈尔率先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

从1994年开始,Internet开始由以科研教育服务为主向商业性计算机网络转变。

1994年11月,美国网景公司推出了其划时代的产品——Internet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 1.0,这又一次极大方便了人们在网上的搜索和浏览,因而激起了一次用户上网的高潮。

199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不再向Internet提供资金,Internet从此完全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

1996和1997年,由于各国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Internet在全球的拓展更加迅猛。

经过30年的发展,Internet已经成为连通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数千万台主机和数亿用户的网际网。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Internet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Internet应用

目前,我国在接入Internet网络基础设施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已建成中
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和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
9
6.1 计算机网络基础
6.1.3 相关知识点
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通信子网: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通 信子网由网卡、线缆、集线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 和相关软件组成。 资源子网:计算机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资 源子网由联网的服务器、工作站、共享的打印机,以及其他设备和相关
目前局域网中最常见的3个协议是Microsoft的NetBEUI、Novell的
IPX/SPX和交叉平台TCP/IP。
16
6.1 计算机网络基础
6.1.3 相关知识点
6.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
TCP/IP: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即 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包括上百个功能的协议,如:远程登录、文 件传输、电子邮件等,而TCP和IP是其中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协 议,目前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
第2代计算机网络
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了若干台计算机互连的系统,这些计算机之间不 但可以实现彼此通信,还可以实现计算机间的资源共享。这种实现计算机之
间的通信,并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称为第2代计算机网络。
7
6.1 计算机网络基础
6.1.3 相关知识点
第3代计算机网络 20世纪70年代,产生了局域网和广域网。198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 著名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Dpen System Interconnect,OSI),为计 算机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标准,使得计算机网络走上了标准化的轨道。体系结 构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称为第3代计算机网络。 第4代计算机网络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Internet在美国出现。此后,许多其他计算机网络开 始相继接入Internet,使得Internet成为计算机网络领域中发展最快、接入用 户数最多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标志着计算机网 络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崭新阶段——第4代计算机网络,也标志着人类社会进 入了信息化时代。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
编排、图片和图表插入及模板的选用。
• (4)幻灯片的插入和删除、演示顺序的改变,幻
灯片格式的设置,幻灯片放映效果的设置,多媒 体对象的插入,演示文稿的打包和打印。
第5章 电子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功能与使用
重要度
★★机操作题
所占分值
15分
第5章 电子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功能与使用
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 (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二进制的概念、整数的二进
制表示、西文字符的ASCII码表示、汉字及其编码(国标 码)、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
• (3)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病毒的防治。 • (4)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CPU、存储器
(ROM、RAM)以及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
数据透视表的建立);
• 理解: • 1.Excel 2003的操作流程; • 2. Excel 2003基本概念;
第5章 电子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功能与使用
• 本章的考试要点如下: • (1)中文PowerPoint的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
退出。
• (2)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和保存。 • (3)演示文稿视图的使用,幻灯片的制作、文字
• 本章的考试要点如下: • (1)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中文Excel的功能、运行环境、启
动和退出。
• (2)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工作表的创建、数据输入、
编辑和排版。
• (3)工作表的插入、复制、移动、重命名、保存和保护等基本
操作。
• (4)单元格的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的概念,工作表中公式的输
入与常用函数的使用。
第2章 操作系统的功能与使用
• 本章的考试要点如下: •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和分类。 • (2)Windows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文件、文件名、

第六章 Internet及其应用

第六章 Internet及其应用

万维网提供分布式服务


万维网 站点 A





万维网站点 B

万维网站点 E
万维网 站点 C
万维网站点 D
超媒体与超文本
万维网是分布式超媒体(hypermedia)系统,它 是超文本(hypertext)系统的扩充。 一个超文本由多个信息源链接成。利用一个链 接可使用户找到另一个文档。这些文档可以位 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接在因特网上的超文本系统 中。超文本是万维网的基础。 超媒体与超文本的区别是文档内容不同。超文 本文档仅包含文本信息,而超媒体文档还包含 其他表示方式的信息,如图形、图像、声音、 动画,甚至活动视频图像。
6.2.2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
因特网采用了层次树状结构的命名方法。 任何一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都有 一个唯一的层次结构的名字,即域名。 域名的结构由标号序列组成,各标号之间用点隔 开:
… . 三级域名 . 二级域名 . 顶级域名 各标号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域名。
域名只是个逻辑概念
校园网
校园网
主机A → 本地 ISP → 第二层 ISP → NAP → 第一层 ISP → NAP → 第二层 ISP → 本地 ISP → 主机B
用户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可以通过 多种通信线路连接到ISP,但归纳起来可以 划分为两类:电话线路和数据通信线路。 常见的接入方式分为窄带接入方式和宽带 接入方式,其中前者包括Modem拨号连接 方式和ISDN方式,后者包括局域网接入、 ADSL接入、Cable Modem接入和卫星接入 等方式。
本地域名服务器采用迭代查询
根域名服务器 迭代查询 顶级域名服务器

本地域名服务器

第6章 Internet基本服务

第6章 Internet基本服务

6.5 电子邮件系统 【1.44%】
电子邮件服务(又称E-mail服务)是互联网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
它为互联网用户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提供了一种快捷、廉价的现
代化通信手段。 早期的电子邮件系统只能传输西文文本信息,而现在的电子邮件
系统不但可以传输各种文字的文本信息,而且还可以传输图像、
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nyist www ftp
pku fudan sjtu seu neu bbs
第6章 Internet基本服务
顶级域
顶级域的划分采用了两种划分模式,即组织模式和地理模式。
组织模式主要有7个顶级域名,即:
com(商业组织) edu(教育机构) gov(政府部门) mil(军事部门) net(网络机构) org(非营利组织) int(国际组织)
地理模式的顶级域是按国家进行划分的,例如,cn代表中国,us代
表美国,uk代表英国,jp代表日本,等等。
第6章 Internet基本服务
6.2.2 域名解析
把一个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需要借助于一组既独
立又协作的域名服务器完成。 在TCP/IP互联网中,对应于域名的层次结构,域名服务 器也构成一定的树状层次结构。 实际的域名解析是从本地域名服务器开始(并非总是如 此),自顶向下进行解析。 域名解析有两种方式递归解析和反复解析。
第6章 Internet基本服务
强化训练
用户已知的三个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和名字分别为:
202.130.82.97,; 130.25.98.3,; 195.100.28.7,
用户可以将其计算机的域名服务器设置为
A) B)
第6章 Internet基本服务
第6章 Internet基本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1计算机网络P265需要把握的两点:计算机网络提供资源共享的功能;组成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机设备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

1.2 数据通信 P266下面介绍几个常用术语。

1.信道是信息传输的媒介,可分为有线信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和无线信道(地波传输、短波、超短波、人造卫星中继等)。

2.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3.调制与解调普通电话线适用于传递模拟信号,但计算机产生的是离散脉冲表示的数字信号,要利用电话交换网实现计算机的数字脉冲信号的传输,就需要进行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相互转换。

调制解调器modem:将调制和解调两种功能结合在一起的设备。

4.带宽与传输速率5.误码率指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是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一般要求误码率低于10-6(百万分之一)。

1.3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分类 P267-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标准有很多,根据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和规模分类是最普遍采用的分类方法。

1.4网络拓朴结构P268是将构成网络的结点和连接结点的线路抽象成点和线,用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

如图6-1所示5种:1.5 网络硬件P269计算机网络系统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两部分组成。

常见网络硬件设备:1.6 网络软件P270网络软件都是高度结构化的。

为了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性,网络都划分层次,每一层都在其下层的基础上,每一层都向上一层提供特定的服务,通过网络软件—协议实现。

TCP/IP协议是当前最流行的商业化协议,4层。

TCP/IP参考模型(4层),见图6-2所示:1.7 无线局域网(WLAN) P271如图6-3所示。

WLAN中有许多计算机,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无线电调制解调器,系统另设一个天线,所有机器都与它通信,然后彼此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2 因特网基础2.1 什么是因特网 P272是通过路由器将世界不同地区、规模大小不一、类型不同的网络互相连接起来的网络,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2.2 TCP/IP协议工作原理P2722.3 因特网中C/S体系结构P273在因特网的TCP/IP环境中,联网的计算机之间进程相互通信的模式主要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模式)。

工作原理如图6-4所示。

客户向服务器发出服务请求,服务器响应客户的请求,提供客户所需的网络服务。

2.4 因特网IP地址和域名的工作原理1.IP地址P273是给TCP/IP协议中所使用的互联层地址标识。

IP协议有IPv4和IPv6两个版本。

IPv4地址用32位(4个字节)表示,分为四段,每一段用一个十进制数(0~255)表示,段和段之间用圆点“.”隔开。

如:202.112.128.50 IPv6地址用128位(16个字节)表示,地址空间是IPv4的296倍,几乎不用担心地址短缺的问题。

2.域名P274用一组由字符组成的名字代替IP地址。

格式:主机名.…….第二级域名.第一级域名如: 是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网站主页的域名。

是北京大学的一个域名。

一级域名例:CN中国、JP 日本、KR韩国、UK英国、COM商业组织、EDU 教育机构、GOV政府机关等。

3.DNS原理P274DNS域名解析服务器能进行IP地址与域名的相互转换。

2.5 下一代因特网P275目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向IPv6网络迁移。

2.6接入因特网P276通常有专线连接、局域网连接、无线连接和电话拨号连接4种。

其中使用ADSL方式拨号连接对众多个人用户和小单位来说,是最经济、简单、采用最多的接入方式。

无线连接也成为当前流行的一种接入方式。

1.ADSL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下行速率高一般在1.5~8Mbps,上行速率低一般在16~640Kbps。

2. ISP(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一般提供:分配IP地址和网关及DNS、提供联网软件、提供各种因特网服务、接入服务等。

3. 无线连接计算机要配置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另需一台无线AP(访问结点),AP要与ADSL或有线局域网连接。

§3 使用简单的因特网应用3.1 网上漫游1.相关概念●万维网WWW P277是一种建立在因特网上的全球的、交互的、超文本信息查询系统。

遵照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超文本和超连接P277超文本:不仅含有文本信息,还可包括图形、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超连接:网页中的指向其他网页的连接点,可以建立于文字或图形上。

●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P277用来描述网页的地址和访问它的协议。

URL的格式:协议://IP地址或域名/路径/文件名例:/●浏览器P278用于浏览WWW的工具,安装在客户端的机器上浏览软件。

目前最常用的有:Google公司的Chrome和Microsoft公司的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

●FTP文件传输协议P279使用FTP协议可以在因特网上将文件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不管这两台计算机位置相距多远,使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也不管它们通过什么方式接入因特网。

2.浏览网页浏览WWW必须使用某种浏览器,常用的是IE。

启动IE后,在IE窗口的地址栏中输入Web地址,浏览网页,退出操作结束IE。

3.Web 页面的保存P282保存Web页的步骤:①打开要保存的Web页面,作为当前网页;②执行“文件”/“另存为”命令;③对话框中选择要保存文件的盘符和文件夹;④在对话框的在文件名框中输入文件名⑤在对话框的文件类型框中选择4种类型之一:“网页,全部”“Web档案,单个文件”“网页,仅HTML”“文本文件”⑥单击“保存”按钮。

4.更改主页P284“主页”是指每次启动IE后最先显示的页面。

更改主页的步骤:①打开要成为主页的网页,作为当前网页;②“工具”/“Internet 选项”命令;③在对话框的“常规”选项卡;④在“主页”组中单击“使用当前页”按钮;⑤单击“确定”按钮。

5.“历史记录”的使用P284IE自动将浏览过的网页地址按日期先后保留在历史记录中以备查用。

6.收藏夹的使用P285用户可以将用户喜爱的网页地址保存在收藏夹中,以备使用。

3.2 信息的搜索P2881.常用的搜索引擎 百度 谷歌 搜狐 搜狗2.利用IE的激发百度检索功能操作方法:①在IE窗口的地址栏中输入,打开百度搜索引引擎的页面;②在“百度一下”按钮左边的文本框中输入查询的关键字,如“奥运会比赛项目”后,单击“百度一下”按钮,开始搜索;③在搜索结果页面中列出了所有包含关键字的网页地址,单击某一项就可以转到相应网页查看内容。

可将内容下载到指定文件夹的文件中。

3.4 电子邮件1.电子邮件概述P292电子邮件根据其地址从发送源节点出发,经过若干个网络节点的存储和转发,最终传输到目的信箱。

①电子邮件的地址格式:<用户名>@<主机域名>例:**************②电子邮件的格式:信箱头:收信人:收信人的E-mail地址(多个地址时用“;”隔开);抄送:同时可接收的其他人的E-mail地址(多个地址时用“;”隔开);主题:概括描述信件内容的主题,使接受者容易识别该邮件的属性。

⏹信箱体:希望收信人看到的正文内容,还可指定一起发送的若干个附件文件。

2.Outlook Express的使用●撰写与发送邮件P293步骤:①启动Outlook Express;②单击“新邮件”按钮,在出现的窗口中填写如下各项:收件人、抄送、主题:③在信箱体区域输入邮件内容;④单击“发送”按钮。

●在电子邮件中插入附件P296当撰写完电子邮件后,可插入若干文件作为附件。

操作如下:①单击“邮件/附件文件”按钮命令;②在对话框中选定要插入的文件的目录及文件名,然后单击“插入”按钮。

●密件抄送P297如果发件人不希望多个收件人看到这封邮件都发给了谁,就可以采用密件抄送的方式。

操作方法:①打开撰写新邮件的窗口,选输入接收人地址和抄送地址后,单击“抄送”按钮,出现如图6-28对话框;②在对话框的“密件抄送”右边的文本框中输入被密件抄送人的地址,单击“确认”按钮;③完成新邮件的其他部分,单击“发送”按钮。

●接收和阅读邮件P298①单击Outlook Express窗口左则的Outlook栏中的“收件箱”按钮;②从邮件的列表框中选一个邮件,并双击之,则邮件浏览区详细阅读或对该邮件做各种操作。

●阅读和保存附件P298如果邮件含有附件,则在邮件图标的右侧会列出附件的名称,双击该文件名打开文件,可查看附件内容。

如果要保存附件到另外的文件夹中,可右击附件文件名,选择“另存为”菜单命令,在“保存附件”窗口中指定指定保存路径,并单击“保存”按钮。

●回信与转发⏹回信:P300①看完信后可单击“答复”或“全部答复”图标,显示如图6-33的回信窗口;②编写复信内容后(回信内容可与原信内容交叉);③单击“发送”按钮。

⏹转发:P300对刚看完的信想转发他人,可操作如下:①直接在邮件阅读窗口中单击“转发”图标;②填入收信人地址,多个地址间用逗号或分号隔开;必要时加入附件;③单击“发送”按钮。

联系人得使用P301联系人时Outlook中十分有用的工具之一,可以像普通通讯录那样保存联系人的E-mail地址、邮编、通讯地址、电话和传真号码等信息,而且还可以自动填写电子邮件地址、电话拨号等功能。

可操作如下:①在Outlook“开始”选项卡的左下角选择“联系人”,打开了联系人管理视图,如图6-34所示;②在功能区上单击“新建联系人”,打开了联系人资料填写窗口,如图6-35所示;③将联系人的各项信息输入到相关选项卡的相应文本框中,并单击“保存并关闭”按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