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麟诊病一则
王应麟青紫合剂治疗小儿湿疹经验

王应麟青紫合剂治疗小儿湿疹经验发表时间:2015-10-12T10:33:31.617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6月第30卷供稿作者:陶洋[导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湿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
陶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摘要】湿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
本文从病因病机、气血脏腑辨证、治疗方法等方面总结王应麟教授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经验。
认为婴儿湿疹首要病因在母亲,多是出生前后从母体传带的,因母所致,其病因多为血分有热有毒史,治疗从“血”论治,以其家方“青紫合剂”为核心随证用药。
用药特点咸寒甘淡,酌用苦寒,强调耐心服药,内服外用并重。
【关键词】小儿湿疹;青紫合剂;王应麟【中图分类号】R7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125-01 王应麟, 我国知名的儿科临床专家,为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至今已从医50余年,出身于中医世家,为京城“小儿王”第四代传人。
本人有幸拜王老为师,侍诊抄方学习二年余获益甚多。
现将老师治疗小儿湿疹经验简述如下。
1 病因病机湿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
《诸病源候论》记载: “小儿五脏有热,熏发皮肤,外为风湿所折,湿热相搏身体,其疮初出甚小,后有脓汁浸淫渐大,故谓之浸淫疮也。
”此病在中医文献中因皮疹形态不同、发疹部位不同,而有很多病名,古人称之为“浸淫疮”、“旋耳疮”、“栗疮”等等。
”发生于1 岁以内的哺乳儿的婴儿湿疹,中医称之为“奶癣”。
古代医家对本病认识较早亦较深刻。
如《外科正宗?奶癣》记载: “奶癣因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煿,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滋成片,睡卧不安,瘙痒不绝。
”指出奶癣的发病与禀受胎温热毒密切相关。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癣候》曰: “小儿面上,癣皮如甲错,起干燥,谓之乳癣。
言儿饮奶,奶汁渍污儿面,变生此症。
07-《王应麟上腭望诊法》

王应麟小儿特殊望诊方法介绍钱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23号,100010王应麟主任医师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通过40余年中医儿科临床工作,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儿科望诊方法,在治疗小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及小儿疑难病症等方面均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笔者为王老师的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四载,获益匪浅。
现将王老师小儿特殊望诊经验总结如下。
儿科古时被称为“哑科”,患儿大多不能明确表达出自己的不适,即使是年长的患儿也很难正确的将病情表述明白,因此,望诊在儿科诊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1望头顶“污垢”1岁左右的患儿头顶部位生有泥污样、垢腻样、疤块状的“污垢”,水洗不掉,反复复生。
此种“污垢”多是婴儿湿疹所致,倡也可反映出部分患儿的病理改变。
所谓“污垢”并非指真正的泥、污物质,而是头顶部分分泌物所结成的堆积物。
观察患儿头顶的“污垢”对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据王老临床体会,“污垢”多与消化系统功能失调有一定的关系。
1.1头顶“污垢”形状、性质及颜色“污垢”有圆形、鱼鳞形、条形、点状四种。
患儿头顶部位所生的“污垢”是垢腻、油污反团聚成泥块状的物质。
常见的颜色可分为浅黄色、黄褐色、暗褐色及黑色。
1.2观察头顶“污垢”的临床意义临床所见小儿头顶“污垢”多与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关系。
(1)按色辨病辩证:头顶“污垢”色黑、多为便秘或有食滞,临床常见于体质壮实的患儿;头顶“污垢”褐色,多为腹泻或消化不良,临床常见于慢性病反复发作的体质较弱患儿。
临床观察,若头顶“污垢”色浅多偏虚证,色深则多偏实证。
(2)按形状辨病之轻重:头顶“污垢”呈正圆形或鱼鳞状,其“污垢”量少的为病情轻、病程短。
头顶为人身之高巅,与肮脏、经络关系极为密切。
《黄帝内经太素*经脉之一》云:“膀胱足太阳之脉,起目内眦,上额交颠……;肝足厥阴之脉……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三焦手少阳之脉……正脉别于颠。
”《黄帝内经太素*经脉之三》云:“督脉与太阳趋于目内眦,上额交颠上,入络脑……。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旅游管理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是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的临床医疗基地,是为了实现崔月犁同志生前的心愿,长期保持我国中医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而成立的。
自创立以来,平心堂坚持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汇集高水平有专长的国内名医,在中医临床科研上努力攀登医学高峰,破解生命之迷。
经过十几年的洗礼,平心堂秉承“坚守诚信,赢在细节”的文化,不断壮大。
目前有一支近百人的大夫队伍和70人的员工团队。
有甜水园和王府井店两个门店,具备强大的中医专家阵容,包括著名内科专家费开扬教授、薛伯寿教授、樊正伦教授;妇科专家柴松岩教授,皮科专家陈彤云教授,儿科专家王应麟教授,眼科专家沙凤桐教授。
平心堂的客人来自世界各地,目前与平心堂合作的保险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已超过50余家,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平安、MSH、招商信诺等国际知名保险公司。
门诊部另设有外宾诊区,医院很多大夫具备多国语言交流水平,包括英语、韩语和日语等,方便患者就医。
门诊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提供气功按摩,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中心强调整体的砭石疗法和海外患者偏爱的针灸等特色治疗服务。
气功按摩,以双手诊病,灵敏准确,触外知内,触骨知臓,探求病机,按摩手法深浅合宜,阴阳有度,调治时气意相通,疏塞自如,能令人舒畅顺达,周身通泰;砭石疗法,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中心,强调整体,无创性温和刺激,扶正祛邪,以调动肌体本身的防御能力,调和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失衡的内部获得新的平衡,来恢复健康,可防病、健身、养生、美容。
针灸,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
平心堂的用药经历了用真药——用好药——用地道药——用原生态药中医几大步,使平心堂的中药饮片质量成为上乘。
我国中药老专家金世元(国医大师)帮平心堂查药,指导认药,促使平心堂的中药饮片质量一直居于全国领先之列。
平心堂楼下展厅数十种真假药材对比,让患者清清楚楚消费,安安心心购买。
王应麟调治小儿脾胃经验

呈 相 对 的不足 , 于是 表现 为 阳常有 余 、 阴易 不足 的状 态 。历 代称 小 儿“ 阳” “ 纯 、 阳有余 阴不 足” 即基 于此 。
然所谓 阴不足 者 , 为 小儿 天癸 未 至 , 一 肾水 不 充 ; 一 为营 阴之精 微 , 往 供 不应 需 。可 见 小 儿 整体 的 阴 往 平 阳秘 上 , 胃 营 阴具 有关 键 之性 质 。此 所 以小 儿 脾
一
天化 生充 分 , 弱为 强有 望 。此所 以万 密斋 云 , 儿 转 小
“ 胃壮实 , 脾 四肢安 宁 , 胃虚 弱 , 病蜂 起” 脾 万 。再者 , 从 病 机言 , 小儿 发 病 以 伤食 、 感 为 主 , 外 均不 离 脾 胃 之损 。而 小儿 病机 变化 之易寒 易 热 , 虚易 实 , 与 易 亦
樊 惠兰 李 建
【 键 词 】 儿 科 ; 脾 胃病 ; 老 中 医经 验 关
王应麟 是 首都 医科 大学 附属 北京 中 医医 院儿科 主任 医师 、 教授 , 北京 中医药 学会 儿科 专业 委员 会主
床 可 见 , 儿 先 天 强 者不 可 恃 , 脾 胃失 调 仍 易 多 小 若
虚 时 , 神 之 复元 , 形 又赖 乎 脾 胃之 功能 。凡 此 种 种 , 将调 治脾 胃做 为保 养 小 儿 的 首要 环 节 , 有 着 充 分 是
的理 论依 据 的 。
脾 胃功能 的强 弱对 于小 儿患 者具 有举 足轻 重 的
作 用 。宋 代钱 乙创 有异 功散 、 白术 散 等 , 即是儿 科调 治脾 胃的重要 方剂 。后 又有 李东 垣 、 陈文 中 、 密斋 万
诸 贤 将幼 儿之 调补 脾 胃发展 到新 的水 平 。北京 素有 “ 小儿 王 ” 之称 的王 应麟 教授 汲取 幼科 先l 对小 儿之 诊治 , 临床 必先 察脾 胃之厚 薄 , 处 方 遣 药尤 顾护 养 胃存 津 。王老 治病 时 , 首辨 虚实 , 又 重 在 诊视脾 胃状 态 。一 见 不 足 , 必须 及 时扶 助 脾 胃
崔应麟教授内科杂病验案3则

◎
D 5 9  ̄ E
第 2 O 1 1 3 5 卷 年 第 1 0 9 期 月 ・ 总 上 第 半 2 1 月 9 期 刊
崔应麟教授 内科杂病验案 3则※ CUI q ' / n g L
邺 L i n
纥Ⅳ
以 . P a r t y a n d G o v e r n m e n t o f f  ̄ e s fHe o n a n P r o v i n c e H o s p i t a l o f T r a a q t l b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n e , z & n e z h o u 4 5 0 0 0  ̄C h i m v 2 . G r a d e 2 0 1 3 G r du a a t e , H e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n e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4 6 , C h i a n )
崔应麟 黄 琳z 陈亚奇
( 1 河南省 中医院党政 办公 室,郑州 4 5 0 0 0 2 ;2 河 南 中医药大 学硕 士研 究 ̄ k 2 0 1 3 级 ,郑州 4 5 0 0 4 6 )
摘 要 :河南 省 中医院崔 应麟教 授 ,乃石 冠 卿先 生入 室弟子 。崔教授 精 专 内科 杂病 ,愈 人 无数 ,惜 医案散 佚 ,难 窥 师学 术之 大
Abs t r a c t :P r o f e s s o r Cu i Yi n g l i n o f He n a n P r o v i n c i a l Ho s pi t a l o f TCM,who i s t h e we l l — a c c o mp l i s h e d s t u d e n t o f S h i Gu a n q i n g , a n d i s g o o d a t g e n e r a l me di c i n e d i s e a s e s .Pr o f e s s o r Cu i Yi n g l i n h a s c u r e d p l e n t y o f p a t i e nt s .Un f o r t u n a t e l y we h a d l i t t l e me d i c a l r e c o r d s t O l e a r n o n r ma s t e r ' s a c a d e mi c wo r t h .W e r e c o r d e d t h r e e p r o v e d c a s e s t o f e a t u r e o u r f e l l o w di s c i p l e s .Ca s e o n e :a s t u d e n t o f Zh e n g z h o u No r ma l Un i — v e r s i t y wh o h a d p e r s i s t e n t d i a r r h o e a f o r t h r e e mo n t hs s o ug h t f o r P r o f e s s o r Cu i Yi n g l i n ,t h e n t h e s t u d e n t h a d n o t r e c u r r e n c e a f t e r c u r e d b y t h r e e d o s e s o f me d i c i n e wi t h t hr e e mo n t h s f o l l o w— u p v i s i t i n g .Ca s e t wo :a n o l d wo ma n who h a d b l e e d i ng g ums ,Pr o f e s s o r Cu i Yi n g l i n p r e — s c ibe r d me d i c i n e t o p u r g e e x c e s s i v e i n t e na r l h e a t i n h e a r t ,s p l e e n a n d s t o ma c h,a n d t h e n u s e d d e nt a l lo f s s a s e x t e r na l t h e r a p y .S we l l i n g a n d a c h i n g o f g u m h a d b e e n et b t e r t h a n b e f o r e . Ca s e t h r e e : a n o l d ma n who g o t l a n t e n r d i s e a s e , Pr o f e s s o r Cu i Yi n g l i n s t u c k t o p a t h o g e n e -
王应麟教授治疗小儿厌食

王应麟教授治疗小儿厌食
赵静;王应麟;陶阳;徐旭英;孙明霞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王应麟教授认为,小儿厌食有先天及后天因素所致。
小儿生理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后天喂养不当,或者久病伤脾均会导致厌食。
主要责之脾胃,又与肾脏、肺脏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证型为脾胃不和。
王师治疗小儿厌食的经验方“厌食合剂”,由黄精、茯苓、佛手、木瓜、砂仁5味基础药组成,并随病情转归加减,随症配伍,具有调理脾胃、消食导滞、健脾益肾的功效,可以改善小儿厌食,增强患儿体质。
【总页数】4页(P661-664)
【作者】赵静;王应麟;陶阳;徐旭英;孙明霞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2.4
【相关文献】
1.余德钊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用药规律 [J], 韦泓娟;徐嘉辉;张畅;余德钊
2.郑启仲教授运用疏肝乐食汤\r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 [J], 高国财;韩雪;葛国岚;郑宏
3.脾主困理论在彭玉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应用 [J], 阳和平; 陈竹; 彭玉; 骆弟琴
4.张士卿教授运用对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 [J], 李玉霞; 史正刚; 吴丽萍
5.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张涤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证经验 [J], 石之易;张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应麟小儿特殊望诊方法介绍

王应麟小儿特殊望诊方法介绍
钱进
【期刊名称】《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7(48)12
【摘要】王应麟(1939~),男,自幼随祖父王子仲先生、父亲王鹏飞先生(均为已故北京著名中医儿科专家,有京都“小儿王”之称)学医。
王氏家族四代行医,以儿科、妇科为主。
王应麟主任在继承家学的同时,又接受正规的医学院校教育,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一直从事中医儿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北京中医学会儿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全国临床教学研究会儿科临床分会副理事长。
【总页数】2页(P1067-1068)
【关键词】儿科;望诊;王应麟
【作者】钱进
【作者单位】首部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7;R725.631
【相关文献】
1.介绍一种特殊眼药点滴方法 [J], 吴威;林雪;周欣;秦梅
2.介绍一种特殊眼药点滴方法 [J], 吴威;林雪;周欣;秦梅;
3.AP试样制作技巧及特殊方法介绍 [J], 林旭东
4.某750 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开关特殊结构介绍及试验方法分析 [J], 丁祥浩;叶亚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中医医院王应麟:谈中医儿科临床的经验

北京中医医院王应麟:谈中医儿科临床的经验一.中医的临床是在不断学习过程中,才能有发展和进步。
1. 中医的学习方式有三种:学院学习;随师学习;家传学习。
2. 要成为名医,就要掌握小儿的诊断、治疗的独特经验。
在临床中,一个医生的疗效体现在处方中,好的医生要掌握三套处方,才能处理好每一个病人的病症和疾病。
3. 中医一向认为治疗小儿疾病比治疗妇人、成人要困难。
其实对于儿科医生来说,治疗小儿疾病比成人要容易,但是在诊断方面比成人要困难一些。
所以中医临床医生在小儿疾病诊断方面有一套与成人不一样的方法,要掌握小儿诊断方法,除了教科书和一些中医儿科专著的诊断方法外,还要不断总结新的方法。
只有在不断学习和发挥中,才能成为好的临床医生,最终成为名医。
二.小儿疾病的特殊望诊方法:1. 上腭望诊2. 囟门望诊3. 手掌望诊三.中医用药、处方的学习与应用1. 掌握三套处方2. 学习他人的经验的方法:杂志、读方、民间方、经典方药的学习心得。
四.小儿脾胃论治五.一些疾病的治疗经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就是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今天各个医院,各个学科的带头人,你们在临产、教学、科研方面已经有一定的成就了,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经验,对于你们来说,可以不是很重要的了,所以我还是准备不从儿科疑难病经验介绍开头,谈谈如何积累个人的经验,成为自己的成名的资本。
经过20到30年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你们已经有很丰富的经验了。
现在各位想一想,那一些真正是你个人的经验和有特色的成果。
可能现在你们总结后回发现,现在自己所用的技术、技能并不是自己的,而是书本上的、老师教的、他人的成果、杂志介绍的经验等等。
就是现在有名的专家的技术、技能也只有少部分完全是自己的。
我们每个临床医生,都有要成名、成家的愿望,我体会要成名、成家,就要在临床上有自己一套临床技能,从历代名家的经历看,能够成名、成家的都是在学术上有自己的成功经验。
一. 中医临床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自己才能有发展和进步:1. 如何学习:在我们已经走过的历程中可以容易的总结出,中医临床医生的临床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不外是通过在学院学习(可以比较全面掌握中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可以鉴别今后学习的东西是否正确,但离临床实际有比较大的差距)正规的学院学的东西一定要完全掌握好,最好都背下来,成为今后处理疾病的科学依据和处理疾病的一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反复咳嗽不易痊愈,于是带孩子去博爱堂找小儿王看看去。
之前早就知道其大名,也曾经读过其写的《小儿王的育儿经》。
原来几次生病也想去找他看看,但我家孩子基本吃不了汤药,加上小儿王坐诊的地方离家有点远,于是作罢。
这次刚知道小儿王在博爱堂坐诊,离家很近。
电话咨询时药店的人员说病人不是很多,小儿王开的药量一般不大,孩子基本能接受。
因为到的早,挂好号后(挂号费100)就跟同样等候的一位妈妈聊聊天,她的儿子小学一年级,经常爱咳嗽(尤其运动出汗后),她说他们经常找小儿王开药,一般三五天的药就能好。
想起原来一位朋友也说儿子有类似情况,看来可以推荐她带儿子来这儿试试。
小儿王给孩子看病快,前后几分钟时间,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这么快能看明白吗?”该我们了,大夫开始先看孩子手,用听诊器听,然后让孩子咳嗽了一下,看了一下舌头。
我说孩子咳嗽总是不爱好,大夫接着说:“这个孩子反复咳嗽,时好时坏,吃饭很好,精神也不错,就是晚上……”我想接着说最近晚上也有咳嗽,还没等我说出来,大夫说就是晚上睡觉不安稳,出汗。
看过很多中西医大夫,进去后都是先问你怎么不好了,饭吃得好不好?大小便怎么样等等。
可这个小儿王基本没有问话,只管自顾自地说,让人惊讶的是他说的孩子的情况全对。
说完就开始开药方。
我说孩子汤药不好喂,他说这药不苦,还告诉我:“先把她咳嗽止住,下周再来,我们再说别的。
”
药方如下(药费40多):银杏6、苏子10、紫菀10、葶蒡子10、前胡10、白前10、浙贝10、灸杷叶10、冬花10、天竺黄10。
回来药煎完,的确不苦,也没什么怪味,哄着孩子很容易喝下去了。
效果如何还需时间检验。
2008年7月4日
七剂药服完了,第二次去看大夫。
大夫望闻问切后(其实基本没有问),说:“气管没什么事情了,夜里不咳了,不过早起和活动时还会咳嗽,再吃一个礼拜药后就可以了,愿意的话再来一次,帮你调理一下。
”我问大夫为什么知道孩子夜里睡不踏实?大夫说肠胃消化不好,晚上少吃点。
这真应验了“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老话。
这次药方如下:银杏6、苏子10、紫菀10、前胡10、白前10、百部10、乌梅3、灸杷叶10、冬花10、天竺黄10。
回家来我自己琢磨,孩子这个咳嗽迁延不愈也许跟吃饭太多有关?这半年,孩子饭量大增,幼儿园四点多吃饭,回来后如果碰到面条等喜欢吃的,还能吃一小碗。
孩子咳嗽有时候是嗓子痒干咳(这时咳嗽是咽部不适,大概是咽炎之类的毛病吧),有时候确实是有痰清嗓子(最近就是这样,嗓子不痛不痒并无不适)。
想起《人体使用手册》中提及,五脏六腑皆能生痰。
孩子她爸爸晚饭吃得过多时,经常到10点左右就开始喘,明显痰多(按照西医的科学诊断,他有哮喘)。
想到此,决定非周末时间我家晚饭不再做面条吃了,孩子幼儿园回来后只提供水果和牛奶或酸奶。
——这只是我自己琢磨的,对不对恐怕还要时间检验,不过老话说得好“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还是有道理的。
2008年7月11日
咳嗽基本好了,因这次咳嗽拖延时间太长,于是再吃七日药巩固一下,同时今年夏天北京天气湿热雨水多,大夫嘱注意。
这次药方如下:银杏6、苏子10、紫菀10、前胡10、白前10、百部10、茯苓10、化红6、灸杷叶10。
晚上控制饮食,冷饮还是坚决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