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草船借箭》
五年级下册19草船借箭学生预习材料

草船借箭导学材料
1、把下列词语在书中画出,读准字音并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
释划横线的词语。
妒忌都督军令状迟延胶漆私自调度漫天水寨弓弩手丞相神机妙算
2、默写生字
3、熟读课文(重点是借箭的经过:6-9段)
4、给课文分段,看懂下图:
起因()周瑜让诸葛亮造箭
草船借箭经过()诸葛亮准备借箭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高潮()诸葛亮向曹操借箭
结果()借箭成功
5、画出文中句子:
1)周瑜很高兴。
招待他。
2)我愿意立下军令状。
惩罚
3)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
调度
4)第一天不见诸葛亮。
请到船里
5)这时候大雾漫天。
看不清
6)鲁肃吃惊的说。
怎么办?
7)诸葛亮笑着说。
就回去
8曹操听到鼓声。
近前)
9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
10)周瑜长叹一声。
比不上他
6、试做课后2、3、(1)(2)
7、写出《》三国演义中的3个小故事
8、总结人物性格特点。
诸葛亮周瑜
鲁肃曹操。
《草船借箭》

19草船借箭教材分析:课文结构严谨。
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
不仅如此,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
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开头部分周瑜与诸葛亮军中议事,周瑜步步紧逼,其毒计可谓蓄谋已久,大有天衣无缝、诸葛亮必死无疑之感。
诸葛亮沉着应对,还出乎常理地将造箭时间降至三天,使得周瑜都认为在开玩笑。
借箭时,曹营万箭齐发,诸葛亮饮酒取乐,完后还大呼谢谢,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
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3. 课内外联系,指导排演课本剧,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懂得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课标依据: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中解决疑问,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难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略、有肚量。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总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背景、人物间的联系。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3. 精读“借箭原因”,体会人物内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播放背景音乐《三国演义》主题曲、展示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图片。
谁能起来告诉大家几个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为我们展现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宏大场面,除了刚才同学说的几个人物之外,《三国演义》还描写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和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
例如粗中有细的张飞、英勇善战的吕布、义薄云天的关羽等等,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个和诸葛亮有关的故事——草船借箭。
(板书)2.课件出示故事背景及三国时的地形图。
19草船借箭(完美版)解析

鲁肃: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 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 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 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 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 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 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 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 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 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 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 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 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 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 《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 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 欺侮的典型。
2.懂地理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 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 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 喊。” 体会:诸葛亮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位 置,并且进行了巧妙的安排。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 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 箭。”
3.识人心
吴承恩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 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的。这部小说写 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 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 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 “空城计”,广为流传。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显示了诸葛亮丰富的天 文、地理知识。 课文还有哪个地方显示诸 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 测准确的句子?(第7节找)
自读故事结果
自读结果部分,请思考:
1、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
2 、这时周瑜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为什么 长叹一声? 3、从哪里看出周瑜的沮丧、惭愧?
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 神机妙算 ,我真比
第三段(6—9自然段)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 箭。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诸葛亮如期交箭,周 瑜自叹不如。小结: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5《草船借箭 》课件 (共19张PPT)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诸葛亮的预料准确吗?找出和这句话相对应的句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草船借箭
借箭起因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刁难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 借箭准备 诸葛亮安排巧妙 ,识人心。 借箭经过 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 借箭结果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神机妙算
字典解释: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
自由读课文第6-9自然段,细细领悟: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在旁边写下批注。
为了让敌人不明真相,迷惑敌人。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诸葛亮为什么要把船连接起来?
为了统一行动,增大受箭面积。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为什么下令军士擂鼓呐喊?
虚张声势,吸引敌人出来射箭。也为了让敌人明确射箭目标和方向。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诸葛亮到了第三天四更时候,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原句体现诸葛亮知天文,沉着冷静,早有安排,料事如神,胸有成竹。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
识曹操 小心谨慎 生性多疑
小组讨论: 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借箭成功的原因
知天文 懂地理 识人心 安排周密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生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生字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课文里“草船借箭”的全过程,充分显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非凡才干。
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生字1【擂】读音:léi巧记:手(扌)“雷”。
字义:①打②研磨组词:①擂鼓自吹自擂②擂米粉造字:形声法造句:运动员刚上场,我们就开始擂鼓助威。
笔顺:左部“扌”窄长宜正;右部“”书写略宽。
2【妒】读音:dù巧记:一“户”“女”人家。
字义:因为别人好而忌恨组词:妒忌忌妒妒火嫉妒妒火中烧嫉贤妒能造字:形声法造句:同学之间不要因互相妒忌而影响团结。
笔顺:“女”第三笔右端不出头;“户”长撇伸展。
字歌:用手来保护女子莫嫉妒庐山真广大持火登香炉3【忌】读音:jì巧记:记一半(己),忘一半(心)。
字义:①嫉妒,憎恨②怕,畏惧③禁戒组词:①忌妒②肆无忌惮③忌口造字:形声法造句:昨天,狂风肆无忌惮地刮了一夜。
笔顺:“己”略扁,竖弯钩不宜过分伸展;“心”卧钩正。
4【曹】读音:cáo巧记:一“日”歌“一”“曲”。
字义:①姓②等,辈③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组词:②尔曹③部曹功曹造字:会意法造句:笔顺:上部“口”上宽下窄,横竖布白均匀。
字歌:小曹动手做木槽遭受失败很糟糕5【督】读音:dū巧记:叔()叔的眼睛(目)看得紧。
字义:监督,监管,察看组词:督促监督督导督办督战督师督率督察造字:形声法造句:已经布置的工作,应当认真督促检查。
笔顺:上宽下窄。
“”左部书写宜正;“目”宜扁宽。
6【甘】读音:gān巧记:甜去舌,味更浓。
字义:①甘心,自愿,乐意②甜,味道好,跟“苦”相对组词:①甘愿甘拜下风②苦尽甘来造字:指事法造句:为了大家的幸福快乐,他甘愿默默奉献。
笔顺:上横宜长,两竖略向内收,内横居中。
字歌:树上结芦柑酒酣味道淡地上种甘蔗细品味甘甜7【延】读音:yán巧记:诞生无言,长寿可观。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的词语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的词语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生字组词如下:
一、晋:晋剧、晋见、晋级、东晋、秦晋之好。
二、炕:火炕、土炕、炕头、炕席、尿炕。
三、铅:铅笔、铅丝、铅印、铅华、铅粉。
四、迈:迈步、迈进、豪迈、年迈、老迈。
五、呜:呜呼、呜咽、一命呜呼、呜呼哀哉。
六、栓:枪栓、栓塞、栓剂、脑血栓、消火栓。
七、胳:胳膊、胳臂。
八、膊:胳膊、赤膊上阵。
九、劫:劫难、浩劫、劫持、抢劫、趁火打劫。
十、绸:丝绸、绸缎、彩绸、棉绸、未雨绸缪。
十一、扒:扒开、扒拉、扒皮。
十二、敌:敌人、敌我不分、势均力敌、无人能敌。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9课是《草船借箭》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如下:【多音字】:
看、干、意、好、的、都、得、大、几、假、没、子。
了、应、调、地、朝、着、乐、散、相、当、共
【近义词】
推却──推辞
迟延──耽搁
委托──托付
妒忌──嫉妒
【反义词】
推却──接受
惩罚──奖赏
必然──偶然
第19课《草船借箭》生字组词
妒嫉妒妒忌嫉贤妒能
忌顾忌忌讳禁忌横行无忌曹姓曹曹国阴曹地府
督督办督察督促监督
甘甘甜甘泉甘心同甘共苦鲁鲁莽粗鲁姓鲁鲁国
延延安延长延伸拖延
幔布幔幔子窗幔幔帐
私自私私有私人私心
寨山寨营寨寨主寨子
擂léi 擂鼓lèi 擂台
呐呐喊唢呐
援援助援军支援援救
丞丞相县丞府丞。
19、《草船借箭》

我国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西游记 罗贯中 施耐庵 曹雪芹 吴承恩
【草船借箭 】释义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与草船借箭意思相同的成语:借刀杀人 都是利用别人达 到自己的目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草船借箭——有误(雾)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算敌人(虚张声势,制造进攻假象, 吸引曹军注意力,引曹军射箭)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 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 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 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 乐,天亮了就回去。”
算性格(知道曹操生性多疑, 轻易不会出兵)
笑自己神机妙算 (自信的笑)
笑曹操不敢出兵 (胜利的笑) 笑周瑜不自量力 (胜利的笑)
鲁肃: 忠厚守信
曹操: 多疑、谨慎
后人赞美诸葛亮的诗:
孔 明 今 日 伏 周 郎 。
骤 有 飞 蝗 来 战 舰 ,
远 近 难 分 水 渺 茫 。
一 夜 浓 雾 满 长 江 ,
课题中的“借”换成“取”“骗”“ 偷”行不行,为什么? 1.从“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 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 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看 出,用“借”好,因为骗箭不用谢。 2.联系“火烧赤壁”来看,也应用“借”, 因为火烧赤壁时,诸葛亮把箭都还给曹操了 。 3.用“借箭”更能突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如果用“骗”,作者就不是赞美诸葛亮了。
资料袋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 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 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9 草船借箭》精品课件

资料宝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 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 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 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 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 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 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 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 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 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 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 “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 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你们看过《三国演义》 这本书吗,里面没有许多 的名人故事,今天就来学 习其中的一个,要认真学 习。
资料宝袋
作者简介: 罗贯中,明朝小说家,生于元末明初 (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 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 一说山西省祁县;一说钱塘(今浙江杭 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 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 说的鼻祖。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 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 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 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 《隋唐演义》据说和施耐庵合著《水浒 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资料宝袋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罗贯中。小 说以汉末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 成。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 泛的社会生活。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及许多故事,如 “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 广为流传。《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 之一,不仅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且在亚洲的其他国家广泛流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笑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 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 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 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 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 们近前。”
笑自己神机妙算 (自信的笑)
笑曹操不敢出兵 (轻蔑的笑) 笑周瑜不自量力 (胜利的笑)
利于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哟!)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 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 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为什么不直接写“第三天诸葛亮 把鲁肃请到船里”?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 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返回
笑鲁肃忠厚守信 (幽默、宽厚的笑)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 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 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 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 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 们近前。”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 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背景介绍: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 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 刘备,又派兵来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 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 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就是 在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北魏(曹操)
打败
攻打
西蜀(刘备) (诸葛亮)
联合
东吴(孙权) (周瑜) (鲁肃)
预习检测:
故事中出现了哪几个主要人物?每 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 一个词语来概括
鲁肃
这些人物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根 据这些人物和课题说说他们之间发生的 事情吗?
默读课文思考:
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温馨提示:找出前后有联系的句子,更有
返回
阅读拓展:
快速浏览语文主题丛书:《诸葛亮
舌战群儒》,思考: 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小妙招:抓人物关系概括故事内容)
2、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诸葛亮?
(小妙招:抓重点语句品味人物形象)
课外延伸:
阅读《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个 经典故事“火烧赤壁”。